医院临床肛裂切除术手术方案及手术图谱
手术讲解模板:肛裂切除术

手术资料:肛裂切除术
手术步骤: 切口 由齿线至肛门口外2cm,围绕肛裂 溃疡面作一棱形或扇形切口,要深达溃疡 的基底层[图1 ⑵]。
手术资料:肛裂切除术
手术步骤:
切除肛裂 沿切口用小血管钳夹住溃疡边 缘,锐性分离至溃疡基底部,全部切除肛 裂及有病变的隐窝、肥大的肛乳头和皮垂 [图1 ⑶ ⑷]。该法优点是病变切除彻底, 创面宽大,引流通畅,便于肉芽组织从基 底生长。
手术资料:肛裂切除术
概述:
急性肛裂发病时期较短,色红、底浅、裂 口新鲜,无瘢痕形成。慢性肛裂病程较长, 反复发作,底深不整齐,上端常有肥大乳 头,下端常有前哨痔,一般称
手术资料:肛裂切除术
概述: 为肛裂“三联征”。在晚期还可并发肛周 脓肿及皮下肛瘘。
手术资料:肛裂切除术
概述: 手术相关解剖见图1.8.2.3.2-1。
手术资料:肛裂切除术
术前准备: 必要时肠道准备。
手术资料:肛裂切除术
术前准备: 术前排净大、小便。手术资 Nhomakorabea:肛裂切除术
术前准备: 必要时肛周剃毛。
手术资料:肛裂切除术
手术步骤:
探查隐窝 麻醉、消毒、带手套后,用示 指涂以消毒的液体石蜡或肥皂冻轻轻扩肛。 用肛门镜或隐窝钩探查,如发现肛裂与隐 窝相沟通或有潜行的粘膜边缘,予以切开 引流[图1 ⑴]。
手术资料:肛裂切除术
术后处理: 每次便后用1∶5000高锰酸钾温水坐浴, 坐浴后更换敷料。
手术资料:肛裂切除术
术后处理: 保持大便通畅。
手术资料:肛裂切除术
术后处理: 注意观察创面愈合是否从基底部开始,如 表面粘连,有形成桥状愈合趋势时,应将 其分开,以免再感染,拖延愈合。
手术资料:肛裂切除术
肛裂(肛门后侧括约肌切开术)临床路径【2020版】

肛裂(肛门后侧括约肌切开术)临床路径一、肛裂(肛门后侧括约肌切开术)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肛裂(ICD-10:K60.200)行肛门后侧括约肌切开术(ICD-9-CM-3:49.5200x002)。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临床表现:便后肛门疼痛、出血,肥大肛乳头脱出、前哨痔等。
2.查体示:直肠指诊肛管疼痛明显,可触及肥大的肛乳头,偶有鲜红色血液流出。
3.肛门镜提示肛管裂隙溃疡,肛乳头肥大,前哨痔。
4.根据上述检查结果进行临床分类。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肛管后侧括约肌切开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5-6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肛裂(疾病编码K60.200)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1-2天。
1.所必须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隐血;(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3)胸部正位片、常规心电图。
2.根据患者病情选择:(1)肛门镜检查;(2)超声心动图、肺功能检查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抗菌药物使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15〕)执行,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3天。
1.麻醉方式:局麻、全麻或联合腰麻。
2.手术耗材:无。
3.术中用药:麻醉常规用药、术后镇痛泵的应用。
(九)术后住院恢复4-6天。
术后用药: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15〕)执行,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十)出院标准。
1.肛周创面愈合良好,肉芽新鲜,周围皮肤无红肿、流脓。
肛裂临床诊治指南(2023版)

肛裂临床诊治指南(2023版)
1. 背景
肛裂是一种常见的肛门疾病,主要表现为肛门及直肠黏膜裂口。
患者常常在排便时感到剧痛,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本指南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最新的肛裂诊治指导,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2. 诊断
2.1 症状
肛裂的主要症状包括排便时剧痛、便血、大便不规则等。
部分患者还有排便困难和肛门瘙痒等不适症状。
2.2 体格检查
肛裂的诊断主要通过直肠指检和肛门检查,以确认病变部位和性质。
必要时还可以进行肠镜检查以排除其他病变。
3. 分类
根据肛裂的位置和程度,可将肛裂分为急性肛裂和慢性肛裂。
急性肛裂常见于产后、便秘等情况下,通常治疗后可以很快愈合;慢性肛裂病变部位更大,愈合较慢,需要更长时间的治疗。
4. 治疗
4.1 保守治疗
对于急性肛裂,可以通过改变排便习惯、增加膳食纤维摄入等措施缓解症状。
局部热敷和局部麻醉药物也可以缓解排便疼痛。
4.2 手术治疗
对于慢性肛裂或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手术治疗是必要的选择。
常用手术包括括约肌松解术、裂口切除术等。
手术后需密切观察伤口愈合情况,避免感染和并发症。
5. 康复与预防
手术治疗后,患者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康复护理,如避免便秘、保持局部卫生等。
定期复诊也很重要,以评估疗效并及时处理并发症。
6. 结语
肛裂是一种常见的肛门疾病,及时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可以帮助患者尽快康复。
本指南提供了最新的诊治指导,希望能对临床医生和患者有所帮助。
以上是肛裂临床诊治指南(2023版)的内容摘要,详细内容请参考医学文献和专家意见。
肛裂临床路径

肛裂临床路径肛裂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肛裂的住院患者。
一、肛裂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肛裂(ICD-10编码:K60.200 肛裂切除术ICD-9:49.3901:肛门内括约肌侧切术:4500201934:肛门皮下组织美兰注射神经阻滞术400201346)。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肛裂病(TCD编码:BWG030 )。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西医诊断标准:参考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病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组、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结直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制定的肛裂临床诊治指南(2006年)。
(2)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7-94)(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肛裂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肛裂。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1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肛裂的患者。
2.有肛裂切除术手术适应证,且同意接受手术。
3.患者伴肛门周围有急性脓肿、痢疾或严重腹泻、严重心肺疾病、严重肝、肾疾病或血液病者;因腹腔肿瘤或门脉高压引起的混合痔、临产期孕妇、不能配合手术的精神病患者均不进入本路径。
4.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血常规、ABO血型、RH血型、尿常规、大便常规+潜血、肝肾功能、血脂、血糖、电解质、乙型肝炎五项、丙型肝炎抗体、血清梅毒抗体、艾滋病抗体检查、凝血功能检查、胸部正位片、心电图、肛门指检。
(八)治疗方法1.肛裂切除术:2、肛门内括约肌侧切术3、肛门皮下组织美兰注射神经阻滞术:利多卡因1ml+美兰注射液1ml,肛门周围皮下注射4.术后中药坐浴熏洗、适时扩肛。
5.根据患者病情及创面情况选择药物外擦、栓剂直肠给药。
肛裂病(肛裂)诊疗方案2010

肛裂病(肛裂)诊疗方案2010骶尾部,大便干结时更甚,典型疼痛者,便时痛轻,便后痛重,先轻后重,中有间歇,呈一特殊的疼痛周期。
②便血时有时无,一般量不多,表现为手纸染血或便后滴血,色鲜红。
③瘙痒,由于肛裂溃疡的分泌物或因并发的肛窦炎、肛乳头炎等所产生的分泌物刺激所致。
④便秘既是肛裂的病因之一,肛裂反过来又可引起便秘,因排便时剧烈疼痛,患者常产生恐惧心理,从而人为地控制排便,致使大便在直肠内停留时间过长,水份吸收过多而更加干燥,排便愈困难,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2)体征:肛裂检查取适宜体位以视诊为主,检查者用双手拇指将肛缘皮肤轻轻向两侧分开,可见肛管皮肤梭形裂开、溃疡(潜行瘘道),如用探针轻触溃疡面,可引起明显疼痛。
陈旧性肛裂溃疡面颜色灰白,底深、边缘增厚,下端可形成裂痔(哨兵痔)与溃疡上端肥大的肛乳头合称肛裂三联征,指诊可发现肛门紧缩。
(二)疾病分期(1)急性期(早期肛裂):病程短,裂创新鲜,色红,底浅,边缘整齐有弹性,创面无硬结,尚未形成慢性溃疡,无肥大乳头和裂痔,疼痛剧烈。
(2)慢性期(陈旧性肛裂):病程长,反复发作,裂创底深,边缘不整或有脓性分泌物,上端邻近肛窦处肛乳头肥大,创缘下端有哨兵痔或有皮下瘘管形成,裂创底部栉膜变厚变硬,形成栉膜带。
裂口、栉膜带、赘皮性外痔(哨兵痔)、肛乳头肥大、单口内瘘、肛窦炎、肛乳头炎7种病理改变,为陈旧性肛裂的病理特征。
(三)症候诊断:1血热肠燥证:大便二、三日一行,质干硬,便时滴血或手纸染血,肛门疼痛,腹部胀满,溲黄。
裂口色红。
舌质偏红,苔黄燥,脉弦数。
2阴虚津亏证:大便干燥,数日一行,便时疼痛,点滴下血,口干咽燥,五心烦热。
裂口深红。
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
3气滞血瘀证:肛门刺痛,便时便后尤甚。
肛门紧缩,裂口色紫暗。
舌质紫暗,脉弦或涩。
三、综合治疗方案肛裂早期经硝矾洗剂熏洗坐浴,服用滑润剂或缓泻剂。
排便前溃疡局部涂以表面麻醉剂或用含麻醉剂的坐药等非手术疗法,有可能痊愈。
手术记录--肛裂

XXXXXXXXXX 医院
X光号手术记录
科室:肛肠房床号24 住院号
姓名:XXX 性别:XX 年龄:XX岁职业:无
术前诊断:肛裂
术后诊断:肛裂
手术名称:肛裂
术者:XXX 助手:护士:
手术时间:2009年03月02日15时00分开始至02日16时00分完共01时00分
麻醉种类:局麻麻醉者:XXX
术中输液:引流或填塞物:无
手术经过(含标本肉眼可见):
麻醉满意后,患者取右侧卧位,常规消毒铺巾,碘伏棉球作肛管及直肠末端清洁消毒。
用小弯刀在9点距肛缘2厘米处进刀,切断齿线下内括约肌,并手法扩肛,肛门能容纳4指,查无搏动性出血,术中出血少,凡士林油沙条包裹肛管纳于肛内,术毕安返病房。
注意切口渗出血情况。
主治医师:经治医师:。
肛门后位内括约肌部分切断及外括约肌浅部部分肌束切断术治疗肛裂

5 2
第5 卷 第1 4 期
【 关键词 】 肛裂 ; 肛门后位 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 ; 外括约肌浅部部分肌束切 断术 【 中图分类号 】 R6 5 7 1【 文献标识码 】 B 【 文章编号 】 1 6 7 4 — 9 3 1 6( 2 0 1 4 )1 4 — 0 0 5 2 ~ 0 3
DOI :1 O . 3 9 6 9 0. I S S N 1 6 7 4 — 9 3 1 6 . 2 ( 1 1 4 . 1 3 4 . 0 3 2
肛 裂是 临床 上 较 为 常 见 的肛 肠 疾 病 ,针 对 药物 治 疗 底 部 结 扎 ,防止 出 血 。观 察 无活 动 性 出血 ,纱条 填 塞 ,
( P<O . 0 5)。
本 文 通 过 治 疗 ,观 察 组 患 者 的 临 床 有 效 率 明显 优
于 对 照组 ,而 且 不 良反 应 的 发 生 率 明 显低 于 对 照组 , 这 就 说 明 中 医 针 灸 治 疗 原 发 性 三 叉 神 经 痛 的 临床 治 疗
效 果 显著 。
平均 术后 一周 V A S 疼 痛评 分为 ( 1 . 8 ±O 5 )分。 术后 并发症 的发 生 率为 4 . 3 5 %,复发 率为 4 . 3 5 %。
结论 肛 门后 位 内括 约肌 部 分切 断a .  ̄ t - 括 约肌 浅部部 分肌 束切 断 术治 疗肛 裂 的临床 疗效 显著 ,出血量 少,并发 症 少 ,创 口愈 合 快 ,
[ 2] 任 晓明 . 局部 近取 与循 经远取 相 结合 治疗三 叉神 经痛 4 0 例 [ J ]. 中 国中医药科技 ,2 0 1 0 ,2 0( 6 ):6 1 3 — 6 1 4
肛裂(肛裂手术)(缺病人版)

肛裂(肛裂手术)
【入选标准】:
1、 18岁≤年龄≤50岁。
2、无其他疾病(包括心脏病、传染病、消化系统疾病等);
3、单纯性肛裂
4、不合并其他肛门部疾病如痔疮、肛瘘和肛乳头瘤等。
5、无药物过敏史或过敏体质者。
6、服从治疗,遵守指定的本临床路径规定。
【排除标准】:
1、合并其他系统疾病且需要治疗者,不进入本临床路径。
2、不愿服从治疗,拒绝执行本规定的,将不进入本临床路径。
3、如果第二天化验检查异常,或在住院期间发生感冒、腹泻、尿潴留、心梗、胸闷、肺炎、外伤等不可预见的疾病或其他影响治疗的情况,将自动退出本路径。
【出院标准】
1、切口甲级愈合;
2、体温正常、血常规正常;
4、大便正常,排便时无便血,无肛门疼痛。
【临床路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档序号:XXYY-SSTP-001
文档编号:SSTP-20XX-001
XXX医院
肛裂切除术
编制科室:知丁
日期:年月日
肛裂切除术
Excision of Anal Fissure
【适应症】
适用于陈旧性肛裂,其底部已形成瘢痕、组织纤维化。
或长期非手术疗法不愈合者。
【术前准备】
清洁灌肠。
【麻醉】
局麻或骶管麻醉。
【体位】
截石位。
【手术步骤】
1.手指扩肛后,以肛门拉钩向两侧牵拉,显露肛裂。
沿肛裂溃疡的边缘皮肤和粘膜作一尖端指向齿状线的三角形切口(图1),用组织钳夹住溃疡边缘,将肛裂包括皮赘、肛窦、肥大乳头完全切除,使之成为引流通畅而平坦的创面(图2)。
2.显露的肛门外括约肌,将其部分肌纤维可垂直切断,以减轻由肛门外括约痉挛所致的疼痛。
创面止血后,外敷料,“丁”字形绷带固定。
便后用1/2000的高锰酸钾液坐浴,更换敷料(图2)。
图1
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