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好莱坞与新好莱坞..
好莱坞电影发展及美学特征

弗洛伦斯· 劳伦斯
玛丽·碧克馥
伊丽莎白·泰勒
玛丽莲·梦露
查理· 卓别林
约翰· 韦恩
马龙· 白兰度
西德尼· 波蒂埃
奥黛丽·赫本
3.类型化制作模式
类型电影: 一种电影艺术标准化的规范,即按照不同的类型的既定要求而创作出来的影片。 类型电影基本元素:1.公式化的情节(铁骑救美、英雄解围) 2.定型化的人物(除暴安良的牛仔、至死不屈的硬汉、仇视人类 的科学家) 3.图解式的视觉影像(代表邪恶凶险的森林,预示危险的宫堡或塔楼,象征灾害的实验室里冒泡的液体等)。 类型电影四大类型:喜剧片、西部片、犯罪片、幻想片。
1.好莱坞历史背景 2.经典好莱坞电影
知识框架
3.新好莱坞电影
4.当代好莱坞电影
1
好莱坞历史背景
好莱坞历史背景
在美国西海岸洛杉矶的郊外,有一个风景如画,阳光充足的地方。在20世纪初期,它就吸引了众多摄影师,渐渐的越来越 多的电影商人和电影公司纷纷涌来此地。形成了一个电影制作中心。电影产业的飞速发展恰恰适应了美国在这一时期的经济飞速
发展的需要,成为谋取利润的重要工具,资本的雄厚,影片产量的增多,保证了美国电影市场在世界上的倾销。
由此,洛杉矶郊外的这个小村庄最终成为一个庞大的世界电影帝国,也无形中成为美国电影的代名词——好莱坞。
1915年
好莱坞建立影城,确立好莱坞制片厂观念,好 莱坞电影开始起步。
20年代初
美国独立电影公司重组,逐渐形成了制片厂制
电视的兴起
电视行业的快速崛起,对美国电影产生了巨大
的竞争力。
动荡与危机
社会的现实让美国民族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 都发生了变化,好莱坞电影亟待革命与演变。
新好莱坞电影美学特征
5.经典好莱坞与“新好莱坞”

经典好莱坞(1908-1927年)与“新好莱坞”(1967一1976年)经典好莱坞(1908-1927年)一.起因:经典好莱坞电影基本成型于上世纪十年代。
当时观众的欣赏口味偏向于古典叙事风格,有声技术的运用也使电影中复杂的叙事与流畅的对话成为可能,这一切促成了经典好莱坞电影浓重的戏剧化风格。
同时这种风格也符合当时的制片厂制度。
二.发展时期“好莱坞”大约从1904年起,叙事形式(剧情片)成为电影产业中最突出和最重要的形式。
这时,好莱坞开始成为世界电影工业的强势力量。
1908——1927年是经典好莱坞电影的发展阶段。
1910年左右,许多电影公司开始迁往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的一个小镇,好莱坞成为电影公司的主要聚集地。
到1920年的10年间,许多小公司逐渐合并成为一些大公司。
在这种大众化生产体系的制片厂里,美国电影开始形成了完全倾向叙事形式的电影制作。
三.结果20年代末期,经典好莱坞电影已经发展出相当复杂的格式,声音和色彩等电影新技术的出现也对经典好莱坞电影的叙事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30—40年代经典叙事的好莱坞电影达到高峰,并很快风靡全球。
四.意义经典好莱坞风格的历史重要性在于到20年代后期,好莱坞风格作为叙事影片创作的独家风格已为世间大多数人所接受。
其他风格则被好莱坞风格的阴影所遮没,并且要在好莱坞风格所建立的标准面前受到评判。
对于电影史学家来说,好莱坞风格提供了一种在历史上可以界定的标准,一种美学参照系。
其他风格将被联系于这种参照系加以评估,参照系内的影片和影片创作者亦会因之而确定各自的位置。
经典好莱坞电影的“整体功能就是以一种特定的方式讲述一个特定类型的故事。
”而这种“特定的方式”就是三四十年代风靡一时的戏剧化风格,并进而形成了好莱坞全盛时期所特有的类型电影,使得好莱坞影片可以归纳为一个个“特定类型”。
因而经典好莱坞电影曾经也被称为“戏剧式电影”。
五.代表人物及代表作品1.埃德温·鲍特(1870-1941年)爱迪生电影公司下的一名摄影师和制作者,他以富有想象力的影片创作为美国叙事性电影开辟了道路。
新旧好莱坞电影美学特征之比较

新旧好莱坞电影美学特征之比较好莱坞可划分为新旧两个时期。
旧好莱坞(也称经典好莱坞)阶段大约从1930年经济大萧条开始,到1960年冷战初期结束,其间跨越了二战和战后几个重要的历史时期。
在经济上,旧好莱坞经历了从电影专利公司(MPPC)到大制片厂制度的确立过程,在艺术上,它确立了所有类型片的模式,这一模式直到新好莱坞阶段仍然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新好莱坞阶段是指从60年代至今的电影时期,在这个阶段,高成本的“重磅炸弹”策略使类型片在表达方式上发生改变,社会意义也走向了多元。
新好莱坞是旧好莱坞的延伸和发展,它是电影艺术内部和社会文化环境变化的结果。
而在本质上,好莱坞的“梦幻”功能并没有改变。
由旧好莱坞到新好莱坞是一个缓慢发展渐进的过程,为了便于比较,这里先把旧好莱坞电影的美学特征总结如下:(一)旧好莱坞的戏剧电影美学特征旧好莱坞电影创作遵循着一种戏剧电影的美学原则,其基本特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戏剧化的故事结构,类型化的人物形象和自然流畅的连续性剪辑。
1.经典好莱坞电影在结构故事和展开情节方面明显地以戏剧化作为基础:故事情节充满戏剧的冲突,故事结构完整封闭,故事发展逐次递进直到结尾的高潮并总离不开大团圆的结局。
如《卡萨布兰卡》《魂断蓝桥》。
2.在戏剧化故事情节结构模式确立之后,好莱坞经典叙事的人物形象构成也自然呈类型化的倾向。
根据戏剧冲突原则,人物形象被确立为正反两个阵营,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
例如西部片总有代表正义和法律的警长及贪婪野蛮的印地安人,警匪片有司法和犯罪的对峙。
当然,在经典好莱坞叙事中,人物形象在遵循类型原则的大前提下又有无穷的取舍和变化,但正反两方人物所构成的戏剧冲突则是好莱坞永恒的法宝。
3.好莱坞经典叙事系统的核心是前面已经提到的连续性剪辑,连续性剪辑代表了好莱坞经典叙事的特征,既是对戏剧化故事和类型化人物的发展,又是好莱坞制造梦幻和欢笑的基本前提,因为自然流畅的连续性剪辑为观众提供了一个简洁方便而又真实可信的银幕世界。
电 影 鉴 赏(二) 修改版

电影介绍
•
如《淘金记》在表 现一个淘金狂的故事 和一个爱情故事中, 一个是在饥饿中拿刀 叉吃着破皮鞋,一个 是在梦境中用叉子叉 着面包跳舞。
《淘金记》
电影介绍
美国电影
• 8、电影收益高,竞争激烈。1897年 ,爱迪生即为争夺专利进行诉讼, 到 1908 年,成立了由爱迪生控制的 电影专利公司,公司拥有 16 项专利 权。
• •
好莱坞
影城好莱坞
纽 约
美国电影
(2)好莱坞理论的特征
好莱坞本质上不是一个地域观念,不是美国电影, 而是一门生意,是一个工作流程,是工业化、流水线 作业的大工业生产。
几个基本特征: ①商业电影娱乐观众以获得利益的价值取向。
②制片厂内部分工精细、制片人中心制(而非 导演)。 ③戏剧化故事情节和定型化人物形象及明星制
早期
• 《一个国家的诞生》 于 1915 年拍摄完成。 长 12本,耗资10万美 元。在这部以美国南 北战争为背景进行表 现的影片中,出色地 发挥了电影艺术的分 镜头和剪辑的独特表 现力,并运用不同景 别、多变的角度、机 位和移动摄影等方法 ,运用“化”、“圈 人圈出”、“淡人淡 出”、“闪回”等技 巧。
类型影片的一个突出特征是文化价值上的“二元性” ;另一大特征就是重复性和可预见性,表现在类型电 影中的三个基本元素:公式化的情节、定型化的人物 、图解式的视觉形象。
•
•
好莱坞
美国电影
• (1)西部片 • 西部片是唯一一种起源与电影的起源几号同时的 电影类型。 • 是以美国西部为故事背景,以19世纪下半叶美国 人开发西部荒野土地为题材的影片。其故事情节 一般是善良的白人移民受到暴力的威胁,英雄的 牛仔或执法者除暴安良。西部片中,荒凉的千里 平原,尘土飞扬的沙漠,峰峦起伏的群山和巨大 的山岩,穿紧身裤,皮上衣,披子弹带,戴宽边 帽,骑骏马,来去飘忽,除暴安良的西部牛仔等 ,营造了一个令人心驰神往的“神话”般的世界 。西部片被认为是最能反映美国人的民族性格和 精神倾向的影片类型。
美国影史简介

高度集成的好莱坞制片厂制度,将电影创作的每一个环节都 标准化,并纳入快速运作的生产流水线,这是将电影创作工业 生产化,将电影艺术商品化的显著标识。 制片厂商在利润的驱动下,完全以市场为导向,以票房为指 针,严格遵守商业戒律,最终导致大量类型片的蓬勃发展。 三、四十年代的好莱坞类型片总体上是不反映现实的,好莱 坞精心营造了一个又一个梦幻般的银幕世界,在这个世界里, 都是一些远离现实的虚幻 景象,使观众流连忘返, 乐此不疲,忘记了现实社 会的苦痛、忧愁和烦恼而 沉迷于梦幻之中,因此好 莱坞又称为“梦工厂”。
《一个国家的诞生》
7、卓别林的喜剧观念
查尔斯·卓别林出生于1889年,他的童年有着狄更斯小说中的人物 遭遇,饱经磨难。为了谋生,这位出生于贫苦演员家庭中的孩子,最终 仍旧选择了演艺生涯。17岁时卓别林进入英国卡尔诺剧团成为一名哑剧 演员。23岁时他随卡尔诺剧团赴美国巡回演出,卓别林喜剧表演的才华 随即被老板凯塞尔和赛纳特所发现,从此卓别林步入了美国电影业。 1914 年当格里菲斯准备拍摄他的《一个国家的诞生》的时候,卓别 林在赛纳特导演的《谋生》中开始了他的第一部影片的拍摄。1915年之 后,卓别林主演了很多影片,在这个过程中,卓别林在不断地寻找着自 己的主题和探索着人物形象的表现,同时在形式技巧上也日趋成熟。 他是20世纪最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电影艺术家,世界上最著名的喜剧 电影明星,他用他的表情和动作将美国默片带到最高峰。而他作为伟大 的喜剧电影艺术家,最大的贡献是他把为笑而笑的庸俗"闹剧",提到批判 现实主义艺术的高度。他以独特的喜剧艺术表演风格和辛辣的讽刺,尖 锐的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同时,表现出对不幸命运的抗争,对 幸福生活和美好理想百折不挠的追求。
《火车大劫案》是一部以真实的 自然环境作为叙事背景,以强盗抢劫 火车上的旅客的钱财最终被警察追击 而受到惩罚的故事作为依托,突出地 表现了一个具有强烈而紧张的外部动 作和冲突的作品。 影片共分 13 段,每一段都是由一 个镜头拍摄下来的完整事件中的一部 分。影片中使用了交叉剪辑技巧,鲍 特因此成为用交叉剪辑手法营造戏剧 效果的第一位导演,从而也确立了他 在美国电影中,以及世界电影中的重 要地位。
新旧好莱坞电影美学特征之比较

新旧好莱坞电影美学特征之比较好莱坞可划分为新旧两个时期。
旧好莱坞(也称经典好莱坞)阶段大约从1930年经济大萧条开始,到1960年冷战初期结束,其间跨越了二战和战后几个重要的历史时期。
在经济上,旧好莱坞经历了从电影专利公司(MPPC)到大制片厂制度的确立过程,在艺术上,它确立了所有类型片的模式,这一模式直到新好莱坞阶段仍然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新好莱坞阶段是指从60年代至今的电影时期,在这个阶段,高成本的“重磅炸弹”策略使类型片在表达方式上发生改变,社会意义也走向了多元。
新好莱坞是旧好莱坞的延伸和发展,它是电影艺术内部和社会文化环境变化的结果。
而在本质上,好莱坞的“梦幻”功能并没有改变。
由旧好莱坞到新好莱坞是一个缓慢发展渐进的过程,为了便于比较,这里先把旧好莱坞电影的美学特征总结如下:(一)旧好莱坞的戏剧电影美学特征旧好莱坞电影创作遵循着一种戏剧电影的美学原则,其基本特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戏剧化的故事结构,类型化的人物形象和自然流畅的连续性剪辑。
1.经典好莱坞电影在结构故事和展开情节方面明显地以戏剧化作为基础:故事情节充满戏剧的冲突,故事结构完整封闭,故事发展逐次递进直到结尾的高潮并总离不开大团圆的结局。
如《卡萨布兰卡》《魂断蓝桥》。
2.在戏剧化故事情节结构模式确立之后,好莱坞经典叙事的人物形象构成也自然呈类型化的倾向。
根据戏剧冲突原则,人物形象被确立为正反两个阵营,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
例如西部片总有代表正义和法律的警长及贪婪野蛮的印地安人,警匪片有司法和犯罪的对峙。
当然,在经典好莱坞叙事中,人物形象在遵循类型原则的大前提下又有无穷的取舍和变化,但正反两方人物所构成的戏剧冲突则是好莱坞永恒的法宝。
3.好莱坞经典叙事系统的核心是前面已经提到的连续性剪辑,连续性剪辑代表了好莱坞经典叙事的特征,既是对戏剧化故事和类型化人物的发展,又是好莱坞制造梦幻和欢笑的基本前提,因为自然流畅的连续性剪辑为观众提供了一个简洁方便而又真实可信的银幕世界。
比较新旧好莱坞电影

新旧好莱坞电影比较21世纪以来电影业进入了迅速发展期,各种大片精彩纷呈。
在电影界中最令人耳熟能详的莫过于好莱坞了。
“好莱坞”有几种界定方式:最宽泛的是指美国电影业,包括不同城市、不同规模的电影制作和发行公司;狭义的“好莱坞”是指“七大金钢”公司(俗称“主流片厂”,包括时代华纳、迪斯尼、福克斯、派拉蒙、环球,哥伦比亚、米高梅);地理概念的“好莱坞”是指大洛杉矶市当中的一个镇,山坡上有个巨大的“好莱坞”(Hollywoodland)字样,但只有派拉蒙一家主流片商坐落该市。
好莱坞可划分为新旧两个时期。
旧好莱坞(也称经典好莱坞)阶段大约从1930年经济大萧条开始,到1960年冷战初期结束,其间跨越了二战和战后几个重要的历史时期。
新好莱坞阶段是指从60年代至今的电影时期,在这个阶段,高成本的“重磅炸弹”策略使类型片在表达方式上发生改变,社会意义也走向了多元。
新好莱坞是旧好莱坞的延伸和发展,它是电影艺术内部和社会文化环境变化的结果。
而在本质上,好莱坞的“梦幻”功能并没有改变。
经典好莱坞发展到新好莱坞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两者之间的比较先从经典好莱坞开始。
(一)、旧(经典)好莱坞的特点1.经典好莱坞电影在结构故事和展开情节方面明显地以戏剧化作为基础:故事情节充满戏剧的冲突,故事结构完整封闭,故事发展逐次递进直到结尾的高潮并总离不开大团圆的结局。
在戏剧化故事情节结构模式确立之后,好莱坞经典叙事的人物形象构成也自然呈类型化的倾向。
根据戏剧冲突原则,人物形象被确立为正反两个阵营,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
当然,在经典好莱坞叙事中,人物形象在遵循类型原则的大前提下又有无穷的取舍和变化,但正反两方人物所构成的戏剧冲突则是好莱坞永恒的法宝2.好莱坞经典叙事系统的核心是连续性剪辑,连续性剪辑代表了好莱坞经典叙事的特征,既是对戏剧化故事和类型化人物的发展,又是好莱坞制造梦幻和欢笑的基本前提。
由于经典叙事系统的剪辑旨在实现逼真性的要求,所以景别使用的顺序便具有了特殊涵义:先是建制镜头展现整体环境和人物,然后是中景的镜头交待人物的动作和反动作,再切入近景镜头(包括特写)将人物面部表情的重要性直接呈现给观众,最后还得回到全景镜头来结束段落叙事或重建新的时空关系。
好莱坞可划分为新旧两个时期

好莱坞可划分为新旧两个时期。
旧好莱坞(也称经典好莱坞)阶段大约从1930年经济大萧条开始,到1960年冷战初期结束,其间跨越了二战和战后几个重要的历史时期。
在经济上,旧好莱坞经历了从电影专利公司(MPPC)到大制片厂制度的确立过程,在艺术上,它确立了所有类型片的模式,这一模式直到新好莱坞阶段仍然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新好莱坞阶段是指从60年代至今的电影时期,在这个阶段,高成本的“重磅炸弹”策略使类型片在表达方式上发生改变,社会意义也走向了多元。
新好莱坞是旧好莱坞的延伸和发展,它是电影艺术内部和社会文化环境变化的结果。
而在本质上,好莱坞的“梦幻”功能并没有改变。
旧好莱坞电影由旧好莱坞到新好莱坞是一个缓慢发展渐进的过程,这里先把旧好莱坞制片厂制度(电影生产方式)作一简要介绍:一、制片厂制的特点(1)把电影业变成大规模的垄断性企业,出于垄断的需要,八大公司规模巨大、设备齐全,建有众多的巨大摄影棚和拍摄场地,广泛收罗艺术和技术方面的人才,形成一个电影的“独立王国”;(2)制片厂内部分工精细,实行的是工业生产流水线式的制作模式,制片厂强调集体的智慧和细密的分工,而个人在其中的作用几乎被消解在集体的合作之中;(3)制片人专权。
所谓“制片人”其实就是公司的老板,他全权决定着电影的生产,把创作人员看作供随意调遣的雇员,他有权任意改变剧本的情节、决定演员的阵容等等;(4)明星制度。
这种制度更多的是出于商业化的需要,在此时期,明星制是争取票房成功的核心因素。
这种制度直到50年代大制片厂制度的解体才衰落下去。
二、类型片的特征制片厂制度生产的电影都是类型片。
美国电影创作在长期创作实践中,归纳出一些成功的模式,这些模式都是商业上获得成功的一大法宝。
因为这类影片有一些固定的模式,成为一种类型,所以大制片厂的生产流水线只需对素材稍加改头换面,便可不断复制出大量大同小异、适销对路的电影产品。
一般来说,类型片有如下的特征:(1)公式化的情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经典好莱坞叙事系统
• 概念:
• 由摄影、场面调度特别是剪辑方面的常规 惯例组成,其目的在于把虚构的事件、人 物和时空自然地粘合在一起加以刘畅地展 现,并最终给予观影者貌似真实之感。
• 叙事系统: • (1)神话叙事系统 • (2)经典叙事结构:围绕谜和解谜的基本 结构来组织,事件之间具有因果的逻辑关 系 • (3)叙事电影的经典符码:故事的演进、 叙事中的因果联系、围绕叙事主线建立虚 构物化世界、中心人物建立支撑叙事
思考问题
1、在制片厂制度下就算几易其主的影片也能 创造出影视辉煌,而当给予导演充分自主 权后,为何不少导演反而失败了呢?是应 该给导演全部的自由还是应该多少对其进 行权力的限制呢?
(4)布莱恩· 德· 帕尔玛 德· 帕尔玛的优势在于他能将精湛的技巧和 高度控制的惊悚感糅合起来,讲述一些荒 诞不经而又触目惊心的故事 代表作:《铁面无私》 《狂怒》 《着装杀人》
着装杀人
好莱坞与“作者论” 好莱坞制片厂将“作者论”当做电影行业 吸引人才和促销产品的重要手段,开始注 重对“作者电影”的支持
(2)乔治· 卢卡斯 他声称自己是真正的、最大的独立电影制 作者,如果仅从投资运作,而不是从影片 精神上来定义“作者电影”和“独立电影 ”的话,卢卡斯的确是一位“作者电影” 和“独立电影”的制作者 代表作:《星球大战》 《星战前传一:幽灵的威胁》
(3)马丁· 斯科西斯 斯科西斯的拍片方法一直摇摆于商业电影 和独立制作的两极之间,试图将二者综合 起来,他将流行乐与影像相联系,使影片 动作产生舞蹈的韵律感,并不断地阐述着 “罪孽与救赎的主题” 代表作:《穷街陋巷》 《出租车司机》 《愤怒的公牛》
美国“作者电影”理论的作用: 1、超越原有批评方法的进步 2、对被忽略影片和类型进行有效拯救 3、对电影理论和方法论做出了贡献 4、提高了导演地位 5、使关注重点由内容转向风格 6、为“新好莱坞”奠定理论基础
(二)“新好莱坞”作者电影的 兴起
“新好莱坞”诞生于1967年,标志是《邦妮 与克莱德》、《毕业生》和《酷汉卢克》 的上映。
由格里菲斯开创的好莱坞创作理论
• • • • • • 1、获取利润的价值取向 2、类型化的创作模式 3、明星魅力与制片厂制度 4、戏剧化的故事与定型化的人物 5、中产阶级、中庸保守的价值观 6、追求脱离现实的梦幻风格
(二)好莱坞商业化制度
• 好莱坞电影的商业属性 a.好莱坞创建者将其视为获取利润的商品 b.了解观众的口味 c.懂得把握时机 d.运用商业管理和控制手段创造最大收益: 制片人制度、明星制度、流水线式的生产 方式
• 交叉剪辑、运用近特景表现心理、强调电 影化的表演、关注社会问题 • 事业巅峰的代表作品: • 《一个国家的诞生》—各部分由叙事主线精 心串联,交叉剪辑剪辑创造戏剧张力 • 《党同伐异》—通过四个故事连绵2500年的 历史,被认为是“理性蒙太奇”的首次伟 大实验
一个国家的诞生
党同伐异
对电影创作理论的贡献: 1、对电影语言、叙事元素的开掘与定型 2、对电影写实、表意功能的进一步探究 3、对电影剪辑、电影时空、电影节奏的创新
• 经典好莱坞叙事的基本特征 (1)戏剧化的故事结构 戏剧性冲突、故事结构完整封闭、故事发 展逐次递进至高潮、大团圆结局 (2)类型化的人物形象 人物形象氛围正反两个阵营,以及一个灰 色的中间地带,正反两方人物所构成的戏 剧冲突时好莱坞永恒的法宝
西北偏北 北非谍影
(3)核心:连续性剪辑 a.建立一个共存的可信空间,更可以在叙事 的时间和空间中编织出复杂的互动关系 b.保持银幕运动的方向感 c.实现时空逼真性的要求: 建制镜头交代环境与人物,中景交代人物 动作与反动作,近特景表现面部表情,全 景结束段落或重建新的时空关系
关山飞渡
阿拉伯的劳伦斯
(4)大团圆结局:循环性或封闭型故事结构 、成功完美的幸福结局,它取决于观众心 理的完型格式和好莱坞梦幻的完美经验
公民凯恩
蝴蝶梦
二、美国“作者电影”理论与“ 新好莱坞”
(一)美国“作者电影”论 美国“作者电影”理论的滥觞之作: 萨瑞斯《1962年作者理论笔记》 萨瑞斯提出的“作者”识别标准 (1)技术能力 (2)鲜明的个性 (3)个性和素材之间张力中呈现的本质含义
酷汉卢克
《邦妮与克莱德》体现了当代年轻人反抗的 主题:个人反抗社会,反常规和享乐主义 的生活风格强化冲突、直接反抗社会不公 正和禁锢个性自由的暴力获得了正当性 《毕业生》更为明确表现了当代年轻人内在 张力和冲突的其他方面:教育、性、婚姻和 个性自由
“好莱坞文艺复兴”: (1)弗朗西斯· 科波拉 与好莱坞之争:他作为艺术家的个性、他的 创作理念、拥有炙手可热的权利 结果:他在作者论方面对商业倾向做出的让 步意味着一中牺牲自我去换取更大的发展 空间 代表作:《教父》 《现代启示录》 《惊情四百年》
经典好莱坞与新好莱坞
一、格里菲斯和经典好莱坞理论 • (一)大卫· 格里菲斯 • (二)好莱坞商业化制度 • (三)经典好莱坞叙事系统 二、美国“作者电影”理论与“新好莱坞” • (一)美国“作者电影”理论 • (二)“新好莱坞”作者电影的兴起
一、格里菲斯和经典好莱坞理论 (一)大卫· 格里菲斯
• 初露锋芒的格里菲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