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建计算公式大全

合集下载

土建工程量计算公式大全

土建工程量计算公式大全

土建全套工程量计箅砌筑砂浆采用你说M强度等级,抹灰砂浆设计都是直接注明采用**:**:**,比如1:1:6在混合砂浆。

就不拿你说在M20说事了,这么高在强度等级在砌筑砂浆人还没有用过,比如就水泥砂浆1:3,1斤水泥三斤砂,一方约2.25吨,面积乘以厚度就得到了,根据比例一算就可以了。

计算砂浆的体积,比如你这里是2CM厚,4038.34平方,那么体积就是:4038.34*2/100=80.8立方米。

那么需要砂的数量就是80.8立方米。

如果按重量算,就是80.8*1.4=113吨。

水泥是用来填充砂子的空隙的,不必计算体积。

20M砂浆中,水泥:砂=1:5可以算的。

1M3砌体砂浆的净用量(标准砖)=1-0.24x0.115x0.053x标准砖的净用量1M3标准砖的净用量=1/[砌体厚X(标准砖长+灰缝厚)X(标准砖厚+灰缝厚)]x2x 砌体厚度的砖数。

砌体厚半砖取0.11M 一砖取0.24M 一砖半取0.365M。

砌体厚度的砖数半砖取0.5 一砖取1 一砖半取1.5。

灰缝厚度一般取0.01M。

砂浆有水灰比,可以根据这个比例算出沙子和水泥的用量,再根据工程量计算出要使用多少砂浆即可。

基础部分工程量计算一、平整场地:建筑物场地厚度在&plus mn;30cm以内的挖、填、运、找平。

1、平整场地计算规则(1)清单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2)定额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外墙外边线每边各加2米以平方米面积计算。

2、平整场地计算公式S=(A+4)×(B+4)=S底+2L外+16式中:S―――平整场地工程量;A―――建筑物长度方向外墙外边线长度;B―――建筑物宽度方向外墙外边线长度;S底―――建筑物底层建筑面积;L外―――建筑物外墙外边线周长。

该公式实用于任何由矩形组成的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场地平整工程量计算。

二、基础土方开挖计算开挖土方计算规则(1)、清单规则:挖基础土方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基础垫层底面积乘挖土深度计算。

土建算量计算公式

土建算量计算公式

一、平整场地:建筑物场地厚度在±30cm以内的挖、填、运、找平。

1、平整场地计算规则(1)清单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2)定额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外墙外边线每边各加2米以平方米面积计算。

2、平整场地计算公式S=(A+4)×(B+4)=S底+2L外+16式中:S———平整场地工程量;A———建筑物长度方向外墙外边线长度;B———建筑物宽度方向外墙外边线长度;S底———建筑物底层建筑面积;L外———建筑物外墙外边线周长。

该公式适用于任何由矩形组成的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场地平整工程量计算。

二、基础土方开挖计算开挖土方计算规则(1)、清单规则:挖基础土方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基础垫层底面积乘挖土深度计算。

(2)、定额规则:人工或机械挖土方的体积应按槽底面积乘以挖土深度计算。

槽底面积应以槽底的长乘以槽底的宽,槽底长和宽是指基础底宽外加工作面,当需要放坡时,应将放坡的土方量合并于总土方量中。

2、开挖土方计算公式:(1)、清单计算挖土方的体积:土方体积=挖土方的底面积×挖土深度。

(2)、定额规则:基槽开挖:V=(A+2C+K×H)H×L。

式中:V———基槽土方量;A———槽底宽度;C———工作面宽度;H———基槽深度;L———基槽长度。

.其中外墙基槽长度以外墙中心线计算,内墙基槽长度以内墙净长计算,交接重合出不予扣除。

基坑开挖:V=1/6H[A×B+a×b+(A+a)×(B+b)+a×b]。

式中:V———基坑体积;A—基坑上口长度;B———基坑上口宽度;a———基坑底面长度;b———基坑底面宽度。

三、回填土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本帖隐藏的内容1、基槽、基坑回填土体积=基槽(坑)挖土体积-设计室外地坪以下建(构)筑物被埋置部分的体积。

式中室外地坪以下建(构)筑物被埋置部分的体积一般包括垫层、墙基础、柱基础、以及地下建筑物、构筑物等所占体积2、室内回填土体积=主墙间净面积×回填土厚度-各种沟道所占体积主墙间净面积=S底-(L中×墙厚+L内×墙厚)式中:底———底层建筑面积;L中———外墙中心线长度;L内———内墙净长线长度。

土建专业工程造价计算公式大全

土建专业工程造价计算公式大全

第一章基础层一、柱主筋基础插筋=基础底板厚度-保护层+伸入上层的钢筋长度+Max{10D,200mm}二、基础内箍筋基础内箍筋的作用仅起一个稳固作用,也可以说是防止钢筋在浇注时受到挠动。

一般是按2根进行计算(软件中是按三根)。

第二章中间层一、柱纵筋1、 KZ中间层的纵向钢筋=层高-当前层伸出地面的高度+上一层伸出楼地面的高度二、柱箍筋1、KZ中间层的箍筋根数=N个加密区/加密区间距+N+非加密区/非加密区间距-103G101-1中,关于柱箍筋的加密区的规定如下1)首层柱箍筋的加密区有三个,分别为:下部的箍筋加密区长度取Hn/3;上部取Max{500,柱长边尺寸,Hn/6};梁节点范围内加密;如果该柱采用绑扎搭接,那么搭接范围内同时需要加密。

2)首层以上柱箍筋分别为:上、下部的箍筋加密区长度均取Max{500,柱长边尺寸,Hn/6};梁节点范围内加密;如果该柱采用绑扎搭接,那么搭接范围内同时需要加密。

第三节顶层顶层KZ因其所处位置不同,分为角柱、边柱和中柱,也因此各种柱纵筋的顶层锚固各不相同。

(参看03G101-1第37、38页)一、角柱角柱顶层纵筋长度=层净高Hn+顶层钢筋锚固值,那么角柱顶层钢筋锚固值是如何考虑的呢?弯锚(≦Lae):梁高-保护层+12da、内侧钢筋锚固长度为直锚(≧Lae):梁高-保护层≧1.5Laeb、外侧钢筋锚固长度为柱顶部第一层:≧梁高-保护层+柱宽-保护层+8d柱顶部第二层:≧梁高-保护层+柱宽-保护层注意:在GGJ V8.1中,内侧钢筋锚固长度为弯锚(≦Lae):梁高-保护层+12d直锚(≧Lae):梁高-保护层外侧钢筋锚固长度=Max{1.5Lae ,梁高-保护层+柱宽-保护层} 二、边柱边柱顶层纵筋长度=层净高Hn+顶层钢筋锚固值,那么边柱顶层钢筋锚固值是如何考虑的呢?边柱顶层纵筋的锚固分为内侧钢筋锚固和外侧钢筋锚固:a、内侧钢筋锚固长度为弯锚(≦Lae):梁高-保护层+12d直锚(≧Lae):梁高-保护层b、外侧钢筋锚固长度为:≧1.5Lae注意:在GGJ V8.1中,内侧钢筋锚固长度为弯锚(≦Lae):梁高-保护层+12d直锚(≧Lae):梁高-保护层外侧钢筋锚固长度=Max{1.5Lae ,梁高-保护层+柱宽-保护层}三、中柱中柱顶层纵筋长度=层净高Hn+顶层钢筋锚固值,那么中柱顶层钢筋锚固值是如何考虑的呢?中柱顶层纵筋的锚固长度为弯锚(≦Lae):梁高-保护层+12d直锚(≧Lae):梁高-保护层注意:在GGJ V8.1中,处理同上。

土建(基础部分)工程量计算公式汇总

土建(基础部分)工程量计算公式汇总

土建(基础部分)工程量计算公式汇总1,平整场地计算规则:建筑物场地厚度在± 30cm以内的挖、填、运、找平。

(1)清单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2)定额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外墙外边线每边各加 2 米以平面积平整场地计算公式:S=(A+4)×(B+4)=S底+2L 外+16式中:S—平整场地工程量;A—建筑物长度方向外墙外边线长度;B—建筑物宽度方向外墙外边线长度;S 底—建筑物底层建筑面积;L外—建筑物外墙外边线周长。

该公式适用于任何由矩形组成的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场地平整工程量计算。

2,基础土方开挖计算,开挖土方计算规则:(1)清单规则:挖基础土方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基础垫层底面积乘挖土深度计算。

(2)定额规则:人工或机械挖土方的体积应按槽底面积乘以挖土深度计算。

槽底面积应以槽底的长乘以槽底的宽,槽底长和宽是指基础底宽外加工作面,当需要放坡时,应将放坡的土方量合并于总土方量中。

3,开挖土方计算公式:(1)清单计算挖土方的体积:土方体积=挖土方的底面积×挖土深度。

(2)定额规则:基槽开挖:V=(A+2C+K×H)H×L式中:V—基槽土方量;A—槽底宽度;C—工作面宽度;H—基槽深度;L—基槽长度。

其中外墙基槽长度以外墙中心线计算,内墙基槽长度以内墙净长计算,交接重合出不予扣除。

基坑开挖:V=1/6H[A×B+a×b+(A+a)×(B+b)+a×b]式中:V—基坑体积;A—基坑上口长度;B—基坑上口宽度;a—基坑底面长度;b—基坑底面宽度。

4,回填土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1)基槽、基坑回填土体积=基槽(坑)挖土体积 - 设计室外地坪以下建(构)筑物被埋置部分的体积。

式中室外地坪以下建(构)筑物被埋置部分的体积一般包括垫层、墙基础、柱基础、以及地下建筑物、构筑物等所占体积。

(2)室内回填土体积=主墙间净面积×回填土厚度-各种沟道所占体积。

土方量计算的基本方法及建筑工程计算公式大全

土方量计算的基本方法及建筑工程计算公式大全

土方量计算的基本方法及建筑工程计算公式大全基本方法:1.三棱柱法:根据地形图上的地形等高线,将地块分割成一个个三棱柱,计算每个三棱柱的体积,最后将所有三棱柱的体积相加得到土方量。

2.重心法:将地块的形状简化为几个几何形状,如长方形、圆形等,计算每个几何形状的重心位置及体积,最后将所有几何形状的重心位置和体积加权平均得到土方量。

3.测区法:将地块划分为多个测区,通过实地测量每个测区的高程差和面积,计算每个测区的体积,最后将所有测区的体积相加得到土方量。

1.建筑面积计算公式:建筑面积=地面面积+屋顶面积+地下室面积+壁面面积。

2.立面积计算公式:立面积=基底面积×层数。

3.体积计算公式:体积=高度×基底面积。

4.圆的面积计算公式:面积=π×半径²。

5.圆台的体积计算公式:体积=π×(上半径²+上半径×下半径+下半径²)×高度/36.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体积=π×半径²×高度。

7.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面积=(上底+下底)×高度/28.梯形台的体积计算公式:体积=(上底+下底+上底×下底)×高度/39.梯形台的面积计算公式:面积=(上底+下底)×高度/210.斜坡的体积计算公式:体积=长度×宽度×坡度。

11.水平交通路面的土方量计算公式:土方量=面积×坡度。

12.自由坝的土方量计算公式:土方量=宽度×(底宽+顶宽)×高度/213.填土路堤的土方量计算公式:土方量=长度×宽度×(填方高度+(填方高度-地基高度)/填方坡度)。

14.地基垫层的土方量计算公式:土方量=长度×宽度×(地基高度+垫层厚度)。

15.地基基础的土方量计算公式:土方量=长度×宽度×(地基高度+基础深度)。

土木工程施工工程量计算公式汇总

土木工程施工工程量计算公式汇总

土木工程施工工程量计算公式汇总一、平整场地(建筑物场地厚度在±30cm以内的挖、填、运、找平。

)1、平整场地计算规则(1)清单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2)定额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外墙外边线每边各加2米以平方米面积计算。

2、平整场地计算公式S=(A+4)×(B+4)=S底+2L外+16式中:S—平整场地工程量;A—建筑物长度方向外墙外边线长度;B —建筑物宽度方向外墙外边线长度;S底—建筑物底层建筑面积;L 外—建筑物外墙外边线周长。

该公式适用于任何由矩形组成的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场地平整工程量计算。

二、基础土方开挖计算1、开挖土方计算规则(1)清单规则:挖基础土方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基础垫层底面积乘挖土深度计算。

(2)定额规则:人工或机械挖土方的体积应按槽底面积乘以挖土深度计算。

槽底面积应以槽底的长乘以槽底的宽,槽底长和宽是指基础底宽外加工作面,当需要放坡时,应将放坡的土方量合并于总土方量中。

2、开挖土方计算公式(1)清单计算挖土方的体积:土方体积=挖土方的底面积×挖土深度。

(2)定额规则:基槽开挖:V=(A+2C+K×H)H×L。

式中:V———基槽土方量;A———槽底宽度;C———工作面宽度;H———基槽深度;L———基槽长度。

.其中外墙基槽长度以外墙中心线计算,内墙基槽长度以内墙净长计算,交接重合出不予扣除。

基坑开挖:V=1/6H[A×B+a×b+(A+a)×(B+b)+a×b]。

式中:V———基坑体积;A—基坑上口长度;B———基坑上口宽度;a———基坑底面长度;b———基坑底面宽度。

三、回填土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1、基槽、基坑回填土体积=基槽(坑)挖土体积-设计室外地坪以下建(构)筑物被埋置部分的体积。

式中室外地坪以下建(构)筑物被埋置部分的体积一般包括垫层、墙基础、柱基础、以及地下建筑物、构筑物等所占体积2、室内回填土体积=主墙间净面积×回填土厚度-各种沟道所占体积主墙间净面积=S底-(L中×墙厚+L内×墙厚)式中:底———底层建筑面积;L中———外墙中心线长度;L内———内墙净长线长度。

土建计算公式整理

土建计算公式整理

实务计算公式整理1、平整场地=S底+2L外+162、加权平均放坡系数=(K1*H1+K2*H2)/(H1+H2)3、沟槽:a、不放坡不支挡土板=(a+2c)HLb、两边放坡不支挡土板=(a+2c+kH)HLc、一边支挡土板一边放坡=(a+2c+0.1+KH/2)HLd、两边支挡土板=(a+2c+0.2)HLa—基础垫层宽度 c—工作面宽度 H---沟槽深度 K—放坡系数L—沟槽长度(外墙:L中内墙:L净=L基底净长线)4、基坑:a、不放坡不支挡土板=(a+2c)(b+2c)Hb、两边放坡=(a+2c+kH)(b+2c+kH)H+k2H3/35、沟槽、基坑回填土工程量=挖方体积-设计室外地坪以下埋设砌筑(包括基础垫层基础等)体积6、室内回填土工程量=主墙间面积*回填厚度7、余(取)土工程量=挖土总体积-回填土总体积8、钢筋算量基本方法(除箍筋)(1)计算公式:钢筋质量=钢筋设计长度*钢筋根数*钢筋单位理论重量钢筋长度=构件长-Σ保护层厚度+Σ弯钩长+Σ弯起钢筋增加值+Σ设计搭接(锚固)长度(2)理论重量:钢筋单位理论重量(kg/m)=0.00617d2(d以mm为单位的钢筋直径)(3)弯起钢筋的增加长度弯起钢筋增加长度:ΔL =L1-L2 =ih h=梁高-2*保护层钢筋弯起后,钢筋斜长与水平投影长度的差值。

弯起角度,一般有30°、45°、60°三种弯起角度30°(梁高≤300)时:0.268×弯起高度弯起角度45°(300<梁高<800)时:0.414×弯起高度弯起角度60°(梁高≥800)时:0.577×弯起高度9、箍筋1、算量基本方法(1)箍筋公式:箍筋长度=单根箍筋长度×箍筋的根数箍筋根数计算=箍筋配置长度/箍筋间距+1(2)单根箍筋(双肢箍)的计算长度=(b+h)*2-8c+2max(10d,75mm)10、柱1、基本计算方法:柱钢筋基本公式柱纵向钢筋=柱净高+柱基础插筋+(柱顶)锚固长度2、框架柱钢筋构造KZ(1)基础层(一般框架结构采用焊接)b、基础插筋=基础高度-保护层+弯折长度弯折长度:当基础厚度hj>laE,弯折长度为max(6d,150)当基础厚度hj≤laE时,弯折长度为15d(2)底层柱b、柱纵筋地下室:地下室层纵筋长度=地下室层层高-地下室层非连接区+首层非连接区+搭接长度首层:纵筋长度=首层层高-首层非连接区+二层非连接区+搭接长度C、柱嵌固位置①无地下室时:嵌固部位在基础顶;②当有地下室:嵌固部位在地下室顶面,基础顶面是否为嵌固部位由设计决定;③嵌固部位以上非连接区长度应取不小于该层柱净高Hn的1/3;④非嵌固部位以上非连接区长度应取max{Hn/6,Hc,500}。

土建计算公式

土建计算公式

一、平整场地:建筑物场地厚度在±30cm以内的挖、填、运、找平。

1、平整场地计算规则(1)清单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2)定额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外墙外边线每边各加2米以平方米面积计算。

2、平整场地计算公式S=(A+4)×(B+4)=S底+2L外+16式中:S———平整场地工程量;A———建筑物长度方向外墙外边线长度;B———建筑物宽度方向外墙外边线长度;S底———建筑物底层建筑面积;L外———建筑物外墙外边线周长。

该公式适用于任何由矩形组成的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场地平整工程量计算。

二、基础土方开挖计算开挖土方计算规则(1)、清单规则:挖基础土方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基础垫层底面积乘挖土深度计算。

(2)、定额规则:人工或机械挖土方的体积应按槽底面积乘以挖土深度计算。

槽底面积应以槽底的长乘以槽底的宽,槽底长和宽是指基础底宽外加工作面,当需要放坡时,应将放坡的土方量合并于总土方量中。

2、开挖土方计算公式:(1)、清单计算挖土方的体积:土方体积=挖土方的底面积×挖土深度。

(2)、定额规则:基槽开挖:V=(A+2C+K×H)H×L。

式中:V———基槽土方量;A———槽底宽度;C———工作面宽度;H———基槽深度;L———基槽长度。

.其中外墙基槽长度以外墙中心线计算,内墙基槽长度以内墙净长计算,交接重合出不予扣除。

基坑开挖:V=1/6H[A×B+a×b+(A+a)×(B+b)+a×b]。

式中:V———基坑体积;A—基坑上口长度;B———基坑上口宽度;a———基坑底面长度;b———基坑底面宽度。

三、回填土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1、基槽、基坑回填土体积=基槽(坑)挖土体积-设计室外地坪以下建(构)筑物被埋置部分的体积。

式中室外地坪以下建(构)筑物被埋置部分的体积一般包括垫层、墙基础、柱基础、以及地下建筑物、构筑物等所占体积2、室内回填土体积=主墙间净面积×回填土厚度-各种沟道所占体积主墙间净面积=S底-(L中×墙厚+L内×墙厚)式中:底———底层建筑面积;L中———外墙中心线长度;L内———内墙净长线长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