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专题复习事物形象
诗歌鉴赏之事物形象

• 咏梅 陆游 •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 独自愁,更著(zhuó)风和雨。无意苦争春, 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 故。 • 说说诗中作者塑造了“梅花”怎样的形 象?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 咏梅 陆游 •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 (zhuó)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 尘,只有香如故。 • 驿站之外的断桥边,梅花孤单寂寞地绽开了花,无人 过问。暮色降临,梅花无依无靠,已经够愁苦了,却又遭 到了风雨的摧残。梅花并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艳斗宠,对百 花的妒忌与排斥毫不在乎。即使凋零了,被碾作泥土,又 化作尘土了,梅花依然和往常一样散发出缕缕清香。
• • 请缨:杀敌报国。 羌笛:思乡幽怨。“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三、提问方式及答题步骤
• • • • • • • • (一)提问方式 1.诗歌中的某某形象有什么特征? 2.简要分析诗歌中所塑造的形象。 3.作者通过塑造诗中这一形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二)答题步骤 1.总括事物特征(关注色泽、形态、环境等外在特征。) 2.结合诗句分析事物的特点,一定要分析内在神韵。 3.结合诗人自身经历,剖析形象所托之情。
• 其他: • 酒:豪放助兴,哀怨解愁。“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 妨?”“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桃李春风一杯酒, 江湖夜雨十年灯。” • 浮云:漂泊的游子。“浮云游子意,落日故园情” • 骏马:远大的志向。 • 三径:归隐者的家园。 • 投笔:弃文从武。 • 长城:守边的将领。“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 楼兰:边境之敌。“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是不还。” • 柳营:纪律严明的军营。
考点二:鉴赏事物形象
一、何为事物形象?
• 诗歌中,作者借助其抒发情感的手段。被作者赋 予了作者的情感的特定物象,也叫意象。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古代诗歌鉴赏专题(2)形象情感题

(3)请指出词人借梅花寄托了怎样的理想人格。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形象与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这首词首先 描写梅花在群芳中保持“真香纯白”,只有姑射山头的仙人能与之为伍,并说 梅花高洁,品质与生俱来,与风霜冰雪无关,写出了梅花的天性高洁;再写梅 花“真心自保,邈与尘缘隔”,为了保持自己的高洁本心,宁可远远离开尘世, 与那污浊的尘世保持距离,写出梅花的保持本心、不同流俗。然后用“俗李粗 桃”衬托梅花的高洁,那些俗艳的花朵争奇斗艳、招蜂引蝶,而梅花却在明月 的陪伴下、在清澈的溪水中映照芳姿,写出了梅花的保持本心、特立独行、不 同流俗。梅花的品格就是诗人的理想品格。
切分层次 是因为读自己仰慕的“楚客”屈原的《橘颂》引起了雅兴,而不是像三国时丹阳太守李衡那
样,想通过种橘来发家致富,给子孙留点财产。第三层,诗人从幼小的柑树,远想到它的开
花结实。第四层,尾联诗人仍以平缓的语调作达观语:“若教坐待成林日,滋味还堪养老
夫。”意思是说:如果让我等到柑树成林的时候,它的果实滋味还能够供养我这个老人的
诗歌的形象分为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三类。 高考对形象的考查重点为分析形象的特点、品味形象的深刻内涵、体会作 者在具体形象中寄托的思想情感,以此为基础,进而概括形象的象征意义或社 会意义。
解题策略
借助诗题、正文、注释等信息,大致了解他是何人、有何事,为“解人”做铺垫。尤其 1.看标题注释 是诗歌标题,往往有极强的暗示性,对于形象、情感都有提示。如诗题中常见的“怀
即事 感怀诗
①忧国忧民②反映离乱③渴望建功立业④仕途失意⑤讴歌山河(注:即事感怀,指的是诗人就 某件事抒发自己的感慨,还有一类诗叫“即景感怀”,指诗人因所见景物而引起的某种感触的 一类诗歌。不论是即事感怀还是即景感怀,都没有严格的题材界定,许多其他题材的作品,如 赠友送别诗、羁旅思乡诗、边塞征战诗、山水田园诗等,都可能是即事感怀或即景感怀,一般 把那些无法归入以上类别的由眼前之事或眼前之景而触发感慨的作品归入即事感怀或即景感怀 之作。)
诗歌鉴赏专题复习——事物形象

诗歌鉴赏专题复习(三)——事物形象(物象、意象)【复习目标】1、梳理诗歌中常见形象的类型2、掌握形象分析的方法和步骤,学会规范答题【知识链接】古典诗歌中有一类诗叫“咏物诗”,这类诗歌以某些事物为具体描写对象,在形象描写中将事物人格化。
从全诗看,即把诗人要表现的品格节操或思想感情用象征性的形象曲折的表达出来,这种象征性的形象就是事物形象。
大自然中的万物,大至山川河流,小至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的对象,都可以寄托诗人的感情。
所以所谓物象,即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
诗人通过这种象征性的物象描写来曲折地表现他的品格节操、思想感情。
作者塑造物象是为了言志、言情、言心声。
高考中对事物形象的考查主要是针对某些事物形象的象征意义设题。
通过分析事物形象的特点,来探求象征体和本体之间的联系,进而分析并把握诗歌的思想和情感。
分析思路:提炼所写物象描写特征的词语,挖掘物象内在的品格、精神,抓物与志的“契合点”,就能明白作者意在何为,情为何端。
【备考锦囊】一、咏物与写景的区别1、从描写对象上,咏物诗中只有一个主体描写对象,主要描写此物的特点;而其它的诗中多是由多个景物构成一幅总体的画面,没有主次之分。
2、从作用上,咏物诗是借详细描写物的特征来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而其它诗中的景物描写是通过一幅画面,渲染一种气氛,从侧面烘托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鉴赏诗歌事物形象的关注点1、借助相关语句或关键词来分析物象2、熟记特定物象的象征意义在阅读古典诗歌时,对于诗中出现的草木花果、鸟兽虫鱼以及月露风云等物象,我们要注意沉淀于其中的特定的含义和文化内涵。
3、鉴赏一般物象一定要结合作者的处境,了解作者的身世,分析作者所塑造的形象的象征意义。
三、答题步骤1、总结概括出诗中描绘歌咏的主要物象;2、结合诗句分析所咏物象的特点,关注描写用语及评价用语的感情色彩,尤其要分析出其内在的神韵;3、结合诗人自身经历、思想感情剖析所托之情。
【答题示例】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古典诗歌鉴赏之二形象(事物形象)

(1)这首咏物诗描写了素蝶的哪些活动?是怎样描写的? (3分) 【参考答案】这首诗描写了素蝶随蜂悠游,遇雀躲藏; 映衬日光腾起,顺着风势返回;在花丛中时出时没,于 树叶间上下翻飞。是通过素蝶与周围事物的关系、对不 同情况的反应来描写的。
【全国卷1】12.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8分) 咏素蝶诗 刘孝绰[注] 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 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 [注]刘孝绰(481-539):南朝梁文学家,彭城(今江苏 徐州)人。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 途数起数伏。
•鉴赏
• 诗中“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 颈望八荒”四句体现了“凰”高洁(或“超然脱 俗”、“清高傲世”)的品性。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 托物言志(或“比兴”、“象征”)的表现手法, 以凤凰自喻,抒发了诗人孤独无奈的苦闷心情和壮 志难酬(或“报国无门”)的悲伤情怀。根据凤凰 “饮醴泉”、“栖山冈”、“彻九州”、“望八荒” 的举动,可以判断出凤凰志向远大、高洁。显然作 者以凤凰自比(自况),根据它的心情“催藏”、 “恨”、“心伤”几个词及伤心的原因的描写“高 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和 “一去昆仑西,何时复 回翔。但恨处非位,怆悢使心伤”可以推知,作者 是孤独苦闷、壮志难酬。
(1)作者通过咏月主要抒发了怎样的感情?(3分)
(2) 从“万里”、“时时”、“夜久”三个词中任选两 个,分别简析它们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4分)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诗歌形象和情感,首 先通读全文,结合背景,从诗歌所描绘的 意象出发。 【解析】第⑴题考查诗歌景和情的关系, “月”是本诗的主要意象,抓住作者所描 写的月的特点,再结合诗人遭遇和国家的 局势作答。第⑵题考查诗歌情感,结合注 释①作答。
诗歌鉴赏专题复习事物形象

诗歌鉴赏专题复习(三)——事物形象(物象、意象)【复习目标】1、梳理诗歌中常见形象的类型2、掌握形象分析的方法和步骤,学会规范答题【知识链接】古典诗歌中有一类诗叫“咏物诗”,这类诗歌以某些事物为具体描写对象,在形象描写中将事物人格化。
从全诗看,即把诗人要表现的品格节操或思想感情用象征性的形象曲折的表达出来,这种象征性的形象就是事物形象。
大自然中的万物,大至山川河流,小至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的对象,都可以寄托诗人的感情。
所以所谓物象,即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
诗人通过这种象征性的物象描写来曲折地表现他的品格节操、思想感情。
作者塑造物象是为了言志、言情、言心声。
高考中对事物形象的考查主要是针对某些事物形象的象征意义设题。
通过分析事物形象的特点,来探求象征体和本体之间的联系,进而分析并把握诗歌的思想和情感。
分析思路:提炼所写物象描写特征的词语,挖掘物象内在的品格、精神,抓物与志的“契合点”,就能明白作者意在何为,情为何端。
【备考锦囊】一、咏物与写景的区别1、从描写对象上,咏物诗中只有一个主体描写对象,主要描写此物的特点;而其它的诗中多是由多个景物构成一幅总体的画面,没有主次之分。
2、从作用上,咏物诗是借详细描写物的特征来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而其它诗中的景物描写是通过一幅画面,渲染一种气氛,从侧面烘托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鉴赏诗歌事物形象的关注点1、借助相关语句或关键词来分析物象2、熟记特定物象的象征意义在阅读古典诗歌时,对于诗中出现的草木花果、鸟兽虫鱼以及月露风云等物象,我们要注意沉淀于其中的特定的含义和文化内涵。
3、鉴赏一般物象一定要结合作者的处境,了解作者的身世,分析作者所塑造的形象的象征意义。
三、答题步骤1、总结概括出诗中描绘歌咏的主要物象;2、结合诗句分析所咏物象的特点,关注描写用语及评价用语的感情色彩,尤其要分析出其内在的神韵;3、结合诗人自身经历、思想感情剖析所托之情。
【答题示例】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高考诗歌专项复习之鉴赏诗歌中的事物形象

【复习目标】1、掌握事物形象类题型的解题技巧。
2、提高学生诗歌鉴赏能力。
【复习重难点】掌握事物形象类题型的解题技巧一、【考点分析】(3min)物象,指有些作品以某些事物为具体描写对象,在形象描写中赋予事物以人格化。
从全诗来说,即以象征性的形象描写来曲折地表现诗人的品格节操或思想感情,或托物言志。
即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
诗人通过这种象征性的物象描写来曲折地表现他的品格节操、思想感情。
作者塑造物象是为了言志、言情、言心声。
【事物形象分类】(3min)1、具有象征意义的形象:咏物诗运用的是托物言志(象征)的手法,通过对某一具体事物的描绘来表达自己的某种理想和人格,以物喻人,言在此而意在彼。
2、具有特定含义的形象:古诗词中有一些意象具有特定的含义,比如:柳,谐音“留”古代有折柳送别之俗,所以有惜别怀远之意。
【事物形象鉴赏题的提问方式】(2min)1、某联描写了某物的什么形象?有何作用?2、某物象有什么特征?3、某物象象征什么?4、某物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或何种情怀)?5、简析某句中的物象。
二、高考真题(15min)1、(2021年重庆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渡江 [明]张弼扬子江头几问津,风波如旧客愁新。
西飞白日忙于我,南去青山冷笑人。
孤枕不胜乡国梦,敞裘犹带帝京尘④。
交游落落俱星散,吟对沙鸥一怆神。
指出“吟对沙鸥一怆神”中“沙鸥”意象的作用。
(2分)【作者简介】张弼(生卒不详),字舜元,莆田仙游人。
曾授福州司户参军,充泉州教授,未赴任而卒。
著有《葆光易解》十卷,已佚。
【解析】沙鸥,是诗人们常常用来抒发内心因漂泊无依而伤感的意象。
【参考答案要点】以到处飞翔的沙鸥衬托作者的孤单漂泊。
【高考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意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易错提醒】第二问使用的意象的作用分析不出,主要是平常对意象及作用的理解主要局限在大概了解上,没有做到具体分析。
诗歌形象鉴赏之事物形象

(4)柳营。指军营。《史记·绛侯周勃世家》记载: 汉文帝 时,汉军分扎霸上、棘门、细柳以备匈奴, 细柳营主将为周亚夫。周亚夫细柳军营纪律严明,
军容整齐,连文帝及随从也得经周亚夫的许可,才
可入营,文帝极为赞赏周亚夫治军有方。后代多以
“柳营”称纪律严明的军营。如唐代王维《观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忽过新丰市,还归细
学以致用 二、 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北陂杏花 王安石 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思考:简析下面这首诗中杏花的形象。
答案参考:
这首诗塑造了风姿绰约、妖娆 美丽,占尽春光,宁愿花落逐春水, 也不愿忍受屈辱践踏的杏花形象。通 过对芳魂无玷的杏花这一形象的描写, 表达了诗人坚守自己的节操,坚持变 法改革的志向。
评价用语的感情色彩,尤其要分析出其内在神韵。 3、结合诗人自身经历、思想感情剖析所寄托的感情。
4、分析手法。(借物喻人、借物抒情、托物言志、
象征、比见的意象 在我国古典诗歌漫长的历程中,形成了很
多传统的意象,它们蕴含的意义基本上是固定
的。如果我们熟悉了这些意象,会给鉴赏诗歌 带来很大帮助。
判官归京》:“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李 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 望乡。”范仲淹《渔家傲》:“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 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羌笛发出的凄切之音,常 让征夫怆然泪下。
第七组 闲适类意象 或表达清闲恬淡的心情,或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1)五柳。陶渊明《五柳先生传》载:宅边有五柳树,因以 号为焉。后来“五柳”就成了隐者的代称。如王维的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柳营。”
(5)请缨。汉武帝派年轻的近臣终军到南越劝说南越王 朝。终军说:“请给一根长缨,我一定把南越王抓来。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之事物形象+课件

蜂 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品格:勤劳辛苦。蜜蜂在平地与山尖间穿梭,体现其勤劳;在 广阔的空间里采蜜,体现其辛苦(3分) 感情: ①作者以蜂象征劳动人民,表达对广大的劳动人民的赞美和怜 悯之情; ②从侧面嘲讽和鞭笞了“劳者不获、获者不劳”的不公现实。(3 分)
1.这首诗中的“风凰”具有什么品格?诗人借咏凤凰表达 了怎样的情感?(6分) 品格:①品性高洁(或“超然脱俗”“清高”),却适逢秋风, 只能西去昆仑,回翔无期。(2分) ②志向远大。凤凰鸣叫响彻九州,引颈远望四海八荒, 体现了凤凰志向远大;(2分) 情感:运用了托物言志(或“比兴”“象征”)的手法,以凤 凰自喻(或“象征诗人自己”),抒发了诗人孤独无奈的苦 闷心情和壮志难酬的悲伤情怀。(2分)
侧面:对比衬托、环境烘托 咏物诗整体的手法可能是:托物言志 借物喻人 象征
问题——审题与答题格式 ①“品格”、“形象”、“特点”是相同的 概念吗?
②题有两问,能直接分条①、②、③吗?
问题——审题与答题格式 ①“品格”、“形象”、“特点”是相同的 概念吗?
②题有两问,能直接分条①、②、③吗? 不能,分别写清回答的是哪一问,分别作答
18
习
题
诗
物 形 象
歌 鉴 赏 之
事
赏析时要重点把握:①写的什么物,有什么特 征。②寄托什么志。 鉴赏诗歌事物形象的答题方法:
①抓其形 从物象的形态、色泽、特征及所处 的环境入手概括物象的特点。
②求其神 由物及人,由实到虚,求“神似”, 写出物象征的精神品格。
③析其意 借物喻人,喻的什么态度、品质、
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 阮籍 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 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适逢商风起,羽翼自摧藏。 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但恨处非位,怆悢使心伤。 【注】①商风:秋风.②怆悢(liàng):悲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
诗歌鉴赏专题复习(三)——事物形象(物象、意象)【复习目标】
1、梳理诗歌中常见形象的类型
2、掌握形象分析的方法和步骤,学会规范答题
【知识链接】
古典诗歌中有一类诗叫“咏物诗”,这类诗歌以某些事物为具体描写对象,在形象描写
中将事物人格化。
从全诗看,即把诗人要表现的品格节操或思想感情用象征性的形象曲折的
表达出来,这种象征性的形象就是事物形象。
大自然中的万物,大至山川河流,小至花鸟虫
鱼,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的对象,都可以寄托诗人的感情。
所以所谓物象,即被作者人格化
了的描写对象。
诗人通过这种象征性的物象描写来曲折地表现他的品格节操、思想感情。
作
者塑造物象是为了言志、言情、言心声。
高考中对事物形象的考查主要是针对某些事物形象的象征意义设题。
通过分析事物形象
的特点,来探求象征体和本体之间的联系,进而分析并把握诗歌的思想和情感。
分析思路:提
炼所写物象描写特征的词语,挖掘物象内在的品格、精神,抓物与志的“契合点”,就能明
白作者意在何为,情为何端。
【备考锦囊】
一、咏物与写景的区别
1、从描写对象上,咏物诗中只有一个主体描写对象,主要描写此物的特点;而其它的诗中
多是由多个景物构成一幅总体的画面,没有主次之分。
2、从作用上,咏物诗是借详细描写物的特征来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而其它诗中的景物描
写是通过一幅画面,渲染一种气氛,从侧面烘托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鉴赏诗歌事物形象的关注点
1、借助相关语句或关键词来分析物象
2、熟记特定物象的象征意义在阅读古典诗歌时,对于诗中出现的草木花果、鸟兽虫鱼以
及月露风云等物象,我们要注意沉淀于其中的特定的含义和文化内涵。
3、鉴赏一般物象一定要结合作者的处境,了解作者的身世,分析作者所塑造的形象的象征意义。
三、答题步骤
1、总结概括出诗中描绘歌咏的主要物象;
2、结合诗句分析所咏物象的特点,关注描写用语及评价用语的感情色彩,尤其要分析出其内在的神韵;
3、结合诗人自身经历、思想感情剖析所托之情。
【答题示例】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病牛李纲
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
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问:试分析病牛的形象?
【参考答案】
步骤一:诗中描绘了一头病牛形象。
步骤二:它劳累一生,一身病残,但想到的仍然是大众的温饱。
它耕种了千亩万亩土地,收
获了千箱万箱粮食,自己却一身伤痛。
步骤三:作者以牛喻人,其实描写的是一位甘心奉献而又无怨无悔的志士仁人的形象。
【课堂演练】
1.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画眉鸟王安石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本诗表现手法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从诗中能领悟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托物言志、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