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之事物形象(课堂PPT)
合集下载
《古代诗歌鉴赏之事物形象》 课件 (共36张)

湖南省溆浦县第一中学
《古代诗歌鉴赏之事物形象》 课件 (共36张)
古诗中的事物形象
事物形象,多指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 所谓物象,即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 这些物象大多带有诗人的主观色彩,曲折地表现诗人的品格和 思想感情。
《古代诗歌鉴赏之事物形象》 课件 (共36张)
《古代诗歌鉴赏之事物形象》 课件 (共36张)
《古代诗歌鉴赏之事物形象》 课件 (共36张)
《古代诗歌鉴赏之事物形象》 课件 (共36张)
6 表达讽刺
咏柳 (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译文: 杂乱的柳枝条还没有变黄,在东风的吹动下狂扭乱舞。 把它的飞 絮想蒙住日月,但不知天地之间还有清霜临降、柳叶飘零的时候啊!
亚木木系列 8
《古代诗歌鉴赏之事物形象》 课件 (共36张)
《古代诗歌鉴赏之事物形象》 课件 (共36张)
古诗中常见的事物形象
《古代诗歌鉴赏之事物形象》 课件 (共36张)
《古代诗歌鉴赏之事物形象》 课件 (共36张)
古诗中常见的事物形象
《古代诗歌鉴赏之事物形象》 课件 (共36张)
《古代诗歌鉴赏之事物形象》 课件 (共36张)
名 《师 古课 代件 诗公 歌开 鉴课 赏课 之件 事优 物质 形课 象》课件课优件秀 课(件共pp3t6张精)品课 件优秀 课件《 古代诗 歌鉴赏 之事物 形象》 课件 (共36张)
亚木木系列
9
古代诗歌鉴赏之事物形象
1
名 《师 古课 代件 诗公 歌开 鉴课 赏课 之件 事优 物质 形课 象》课件课优件秀 课(件共pp3t6张精)品课 件优秀 课件《 古代诗 歌鉴赏 之事物 形象》 课件 (共36张)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之事物形象(16张PPT)

• 【答案】 • (步骤1)本诗展现了早梅耐寒而立、凌寒独开的形象。 • (步骤2)“寒”字点明早梅生存条件的恶劣;“迥”字
表现出早梅的孤单;“白玉条“之喻、疑梅为雪之错觉, 鲜明地表现出早梅冰清玉洁之质强、超凡脱俗的自我形象。
P155: 阅读下面这首律诗,按要求作答。
边学边练 P156 第1、2题
咏山泉 储光羲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 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 恬淡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这首诗中的“山泉”具有什么 品格?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怎 样的情怀?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物 象的品格需抓住关键词句 :“不知名”“恬淡”“自清”等 ,便可了解诗人的写作意 图,即“志”。
诗中前两联体现了“古松”怎样的品格?请结合诗 句加以分析。(5分)
答案:这四句运用了比喻、夸张的手法,写出了古 松挺拔不屈、刚直豪放的品格。(2分)古松挺拔笔直, 它那如“铁衣”“紫鳞”般的松皮彰显着苍老遒劲 的气骨。古松在风中摇曳就像龙蛇舞动,枝叶摆动 的声响犹如暴风骤雨,令人心惊胆战。(3分)
【对点精练】事物形象鉴赏通关突破 4.(2016·苏州模拟)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问 题。
古松 石延年
直气森森耻屈盘,铁衣①生涩紫鳞干。 影摇千尺龙蛇动,声撼半天风雨寒。 苍藓静缘离石上,绿萝②高附入云端。 报言帝座抡才③者,便作明堂④一柱看。
【注】①铁衣:指古松的树皮。②绿萝:蔓生植物,缠绕 于树木上。③抡才:指选拔人才。④明堂:泛指朝廷。
野 菊 [宋]杨万里 未与骚人当糗粮①,况随流俗作重阳。 政②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 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 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
【注】①糗粮:干粮。首句典出屈原《离骚》“夕餐秋菊之落英”句。②政: 通“正”。
表现出早梅的孤单;“白玉条“之喻、疑梅为雪之错觉, 鲜明地表现出早梅冰清玉洁之质强、超凡脱俗的自我形象。
P155: 阅读下面这首律诗,按要求作答。
边学边练 P156 第1、2题
咏山泉 储光羲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 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 恬淡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这首诗中的“山泉”具有什么 品格?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怎 样的情怀?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物 象的品格需抓住关键词句 :“不知名”“恬淡”“自清”等 ,便可了解诗人的写作意 图,即“志”。
诗中前两联体现了“古松”怎样的品格?请结合诗 句加以分析。(5分)
答案:这四句运用了比喻、夸张的手法,写出了古 松挺拔不屈、刚直豪放的品格。(2分)古松挺拔笔直, 它那如“铁衣”“紫鳞”般的松皮彰显着苍老遒劲 的气骨。古松在风中摇曳就像龙蛇舞动,枝叶摆动 的声响犹如暴风骤雨,令人心惊胆战。(3分)
【对点精练】事物形象鉴赏通关突破 4.(2016·苏州模拟)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问 题。
古松 石延年
直气森森耻屈盘,铁衣①生涩紫鳞干。 影摇千尺龙蛇动,声撼半天风雨寒。 苍藓静缘离石上,绿萝②高附入云端。 报言帝座抡才③者,便作明堂④一柱看。
【注】①铁衣:指古松的树皮。②绿萝:蔓生植物,缠绕 于树木上。③抡才:指选拔人才。④明堂:泛指朝廷。
野 菊 [宋]杨万里 未与骚人当糗粮①,况随流俗作重阳。 政②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 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 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
【注】①糗粮:干粮。首句典出屈原《离骚》“夕餐秋菊之落英”句。②政: 通“正”。
《古代诗歌鉴赏之事物形象》课件(36张))-优秀课件

清露:清纯的露水。饮清露:古人认为蝉生性高洁,栖高饮露,其实是刺吸植物的汁液。
流:发出。流响:指蝉长鸣不已,声音传的很远。
静心做题 考出佳绩
《古代诗歌鉴赏之事物形象》 课件 (36张))-精品课件ppt(完美版)
《古代诗歌鉴赏之事物形象》 课件 (36张))-精品课件ppt(完美版)
对点练习 1
蝉
(唐)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 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
注释:垂緌(ruí):古代官帽打结下垂的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像下垂的冠缨。也指蝉 的下巴上与帽带相似的细嘴。
(2)
具有特定含意的形象
▪ 鹧鸪天
▪ 晏几道
▪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
连绵十里的亭台楼阁,紧 挨着青翠的山色延伸过去,
不似流莺取次飞 。
在百花掩映的草树丛中,
传来了杜鹃的啼鸣。它们
▪
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 热切地叫着,仿佛要同出
争奈归期未可期。
门在外的旅人搭话。可不 像那些轻浮的黄莺儿,只
亚木木系列 9
古代诗歌鉴赏之事物形象 1
湖南省溆浦县第一中学
古诗中的事物形象
事物形象,多指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 所谓物象,即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 这些物象大多带有诗人的主观色彩,曲折地表现诗人的品格和 思想感情。
亚木木系列 8
古诗中常见的事物形象
古诗中常见的事物形象
古诗中常见的事物形象
自身特点:挺拔高耸,有凌云之志
小松中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情志?
诗人自身微寒,才华出众, 却报国无门,一生潦倒。 埋没于深草里的“小松”, 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
高考复习诗歌鉴赏事物形象 PPT精品课件(共26张)

言志:
通过描绘葡萄生长 状态和需要人多加 呵护培育,表达自 己仕途困顿,渴望 有人援引的心情。
赏牡丹
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 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 花开时节动京城。
《赏牡丹》鉴赏材料
1、这首诗借赏牡丹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当时人们对牡丹的喜爱和尊宠 2、这首诗用了哪些艺术手法? (1)烘托手法的运用。这首诗写了三种名花,褒贬都 极有分寸,写芍药“妖”,是写其艳丽、妩媚之态,并 非贬意。写荷花“净”,是洁净之意,诗人并没有因为 突出牡丹而将这二花写得一无是处,但为了突出牡丹, 诗人还是将这二名花不如牡丹之处写出以烘托牡丹的高 贵富丽,令人喜爱,这是侧面烘托的手法。
3、表达志向的
早梅 齐己 万木冻欲折, 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 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 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 先发望春台。
一支先开,幽香素艳 希望他年应时而发, 在京城独占鳌头
4、写政治仕途及个人节操的 在狱咏蝉 骆宾王 西陆①蝉声唱,南冠②客思深。 不堪玄鬓③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寓意
❀归纳答题步骤:诗人笔下物+特征+结 合诗句+诗人托物言志+表达了什么感情 (表明了什么哲理/象征怎样的精神)
• 常见思想感情(咏物诗) • 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 常见思想或情感:
• 对所咏之物的喜爱; • 寄情自然,闲适自得; • 洁身自好,坚贞自守; • 渴望施展抱负,建功立业; • 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等, • 有时也用来表达某种理趣。
1、反映社会、批判现实
官仓鼠 曹邺 官仓老鼠大如斗, 见人开仓亦不走。 健儿无粮百姓饥, 谁遣朝朝入君口?
鉴赏诗歌事物形象(共14张PPT)

2、从作用上,咏物诗是借详细描写(miáoxiě) 【备考(bèikǎo)锦囊】
⑵后两句用什么(shén me)手法来表现作者的思想?
物的特征来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而其它诗
中的景物描写(miáoxiě)是通过一幅画面,
渲染一种气氛,从侧面烘托作者的思想感情
。
第四页,共14页。
鉴赏诗歌的事物(shìwù)形象(物象)
第十页,共14页。
白鹭图 刘羽
芳草垂杨(chuí yánɡ)荫碧流, 雪花公子立芳洲。 一生清意无人识, 独向斜阳叹白头。
问题:这是一首题画咏物诗,诗人笔下的白鹭是一 个怎样的形象?
白鹭是一个(yī ɡè)孤独、寂寞、追求清 高而无人理解的悲剧形象。作者借此表达自 己怀才不遇的无奈和伤感之情。
第十一页,共14页。
答题步骤与思路: 1、指出物象特点(自然属性(shǔxìng))。 2、分析物象特点(找依据) (1)结合词语具体分析 (2)把握物象的内在精神品格 3、塑造此形象的意义 体现作者的某种节操或情感,表达作者的某种向往 或追求(象征或托物言志)
第五页,共14页。
【典例分析引路】
【例题】阅读(yuèdú)下面这首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早梅 张渭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问:诗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象的?
深沉而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宁愿为理想(lǐxiǎng)而献身也不愿同流 合污的悲壮感情(步骤三) 。
第七页,共14页。
课堂演练(一)
分析下面诗歌(shīgē)中的形象。
石灰吟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答案(dá àn)】刻画了一个要把自己的清白留在 人间的石头形象。诗歌通过对经过千万次锤打出 深山,熊熊烈火焚烧也视若等闲,即使粉身碎骨 又何所畏惧,只为把一片清白长留人间的石头的 描写,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 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⑵后两句用什么(shén me)手法来表现作者的思想?
物的特征来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而其它诗
中的景物描写(miáoxiě)是通过一幅画面,
渲染一种气氛,从侧面烘托作者的思想感情
。
第四页,共14页。
鉴赏诗歌的事物(shìwù)形象(物象)
第十页,共14页。
白鹭图 刘羽
芳草垂杨(chuí yánɡ)荫碧流, 雪花公子立芳洲。 一生清意无人识, 独向斜阳叹白头。
问题:这是一首题画咏物诗,诗人笔下的白鹭是一 个怎样的形象?
白鹭是一个(yī ɡè)孤独、寂寞、追求清 高而无人理解的悲剧形象。作者借此表达自 己怀才不遇的无奈和伤感之情。
第十一页,共14页。
答题步骤与思路: 1、指出物象特点(自然属性(shǔxìng))。 2、分析物象特点(找依据) (1)结合词语具体分析 (2)把握物象的内在精神品格 3、塑造此形象的意义 体现作者的某种节操或情感,表达作者的某种向往 或追求(象征或托物言志)
第五页,共14页。
【典例分析引路】
【例题】阅读(yuèdú)下面这首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早梅 张渭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问:诗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象的?
深沉而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宁愿为理想(lǐxiǎng)而献身也不愿同流 合污的悲壮感情(步骤三) 。
第七页,共14页。
课堂演练(一)
分析下面诗歌(shīgē)中的形象。
石灰吟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答案(dá àn)】刻画了一个要把自己的清白留在 人间的石头形象。诗歌通过对经过千万次锤打出 深山,熊熊烈火焚烧也视若等闲,即使粉身碎骨 又何所畏惧,只为把一片清白长留人间的石头的 描写,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 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鉴赏诗歌中的事物形象ppt课件

(元稹《菊花》)
【知识储备——古诗中常见的事物形象】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接受服务的费用
意象 常用寓意
作品示例
松柏 杨柳 梧桐 芭蕉
挺拔傲岸,顽强 不屈,忠贞不渝
离别,伤感 春天,青春 年华易逝 世事频更
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愿为双鸿 鹄,奋翅起高飞。 (《古诗十九首·西北有高楼》)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 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秋思》)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 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 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杜甫《旅夜书怀》)
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 (唐·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 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杨花 飘零,惆怅,失落 轻浮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细 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苏轼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 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步骤三:结合诗人自身经历、思想感情剖析所寄托的
情感、理想。 (第二、三步经常合在一起来组织答案)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2012天津卷)阅读下面这首律诗,按要求作答。(8分)
高考诗歌鉴赏之事物形象(共31张PPT)

其中“物象的特征”包括外在特征和内在特征。图示如 下:
外在特征(自然属性):
物
的
外表状 态, 处 境际遇
特
征 内在特征(社会属性):
精神品格、思想性 格 、志
趣追求
2、鉴赏方法 ①鉴赏的依据——事物形象的自然属性(事物
特征)。
②鉴赏的角度——事物形象的社会属性(作 者借此抒发的感情、表现的寓意等)。
二要挖掘物象内在的品格、精神 。 练一练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答:茎干高耸,香气清淡,荷叶枯萎,荷花凋谢。 这匹马也是才华横溢却怀才不遇的诗人的写照。 表达诗人……情感(追求、理想) 诗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象的? 秋 莲 刘因 先看本诗描写了小松哪些特点。 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
三要抓物与人在品格、精神、情感上 (2分)借素质一流却境遇不好的“马”的形象来抒发自己才华超群却不被重用的怨愤之情。
早梅 齐己① 早年曾热心于功名仕进。
的相似点、“契合点”,就能明白作者 此马非凡马,房星②是本星。
B、挖掘物象内在的品格、精神,抓物与志的“契合点”(物与人一体)。
意在何为,情为何端。
(1)诗的题目为《早梅》,但诗句内容未见“早”字。请结合
诗句内容简要分析整首诗是如何围绕“早”字落笔的。(4分) (2)末联两句意味深长,表达了诗人什么心志?(3分)
早梅 齐己①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②。注:①
齐己:唐末著名诗僧。早年曾热心于功名仕进。然而科举失利,不 为他人所赏识。② 望春台:既指观赏春景的高台,又喻指京城。
(1)这首咏物诗描写了素蝶的哪些活动?是怎样描写的? (3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高风亮节。
3
具有特定含意的形象
▪ 鹧鸪天 晏几道
▪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
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 。
▪
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
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 ★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 声?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 思想感情?
答题步骤 (1)指出形象(物象)并概 括物象的基本特征; (2)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形象 (结合表现手法); (3)点出形象的意义(作者的情 感、理想、追求、品性等)。
13
▪ 马 诗 李贺 ▪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 ★阅读此诗,简析这首诗塑造了骏马什么 样的形象?抒写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4
▪ 【参考答案】古人认为杜鹃的啼叫声好像在说: “不如归去!不如归去!”极易勾起游子的思 乡之情。这首词的主题是写游子思乡,最适宜 从描写杜鹃的啼叫声入手,形象生动,委婉含 蓄。最后两句是说:不是不想回家,只是自己 也不知道回家的日期。表达了作者无法主宰自 己的生活,浪迹天涯,有家难归的感慨。
5
的 特
内在特征:精神品格、思想性格
征
志趣追求(拟人)
分析物象的社会属性(从物人一体角度抓物与 志的相似点、契合点,分析物象内在的品格、精神)
8
例(5)阅读下面一首词,谈谈你对 词中“梅”的形象的理解。
咏梅[陆 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 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 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古诗中的事物形象: 1、具有象征意义的形象 2、具有特定含意的形象 物象,即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诗人 通过这种象征性的物象描写来曲折地表现 他的品格节操、思想感情。 作者塑造物象是为了言志、言情、言心声。
6
物的形象鉴赏窍门
诗人笔下的 诗中描绘的 诗中的
诗人托物寓意
+物+ 物的 特征+
诗人借物喻人 诗人以物自喻 诗人托物明理
11
如何规范答题
早梅 张渭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诗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象的?
步骤1:本诗展现了早梅虽生存环境恶劣但耐寒而 立、高洁脱俗的形象。 步骤2:“寒”字点明早梅生存条件的恶劣;“迥” 字表现出早梅的孤单;“白玉条”之喻、疑梅为 雪之错觉,鲜明地表现出早梅冰清玉洁之质。 步骤3:作者以梅自喻,托物言志,展示了一个孤 寂傲世、坚韧刚强、超凡脱俗的自我形象。 12
17
18
1、反映社会、批判现实
官仓鼠 曹邺 官仓老鼠大如斗, 见人开仓亦不走。 健儿无粮百姓饥, 谁遣朝朝入君口?
官仓鼠体形大、胆子大
对贪官污吏搜刮百姓、 统治者坐视不管的谴责
19
2、抒发愁情幽愤的 柳 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春柳繁盛、秋柳枯凋
2
认知理解形象
具有象征意义的形象
画 菊 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从,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注]郑思肖:南宋故臣,宋亡后不仕。 ★本诗中作者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参考答案】作者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以菊花
自况,借菊花傲然不屈的品格, 表达了自己不
屈从于元朝统治者,对宋朝耿耿忠心、铮铮铁骨,
自伤迟暮、自叹身世 20
3、表达志向的
早梅 齐己 万木冻欲折, 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 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 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 先发望春台。
一支先开,幽香素艳
希望他年应时而发, 在京城独占鳌头
21
吴昭清的诗
▪ 大水溪 ▪ 游者自滔滔,桥危柱不挠。 ▪ 岭平运隔断,地陷水填高。 ▪ 月皱破纹软,山摇浪气豪。 ▪ 千年留怪石,飞瀑杂松涛。
诗歌鉴赏之事物形象
1
分析下面诗歌中的形象。
石灰吟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答案】刻画了一个要把自己的清白留在人间 的石头形象。诗歌通过对经过千万次锤打出深 山,熊熊烈火焚烧也视若等闲,即使粉身碎骨 又何所畏惧,只为把一片清白长留人间的石头 的描写,以此自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 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14
▪ 【参考答案】 ▪ 步骤1:这首诗描绘了一匹威武雄健,渴望驰骋疆场、
大显身手的骏马形象。 ▪ 步骤2:边境战场,一片肃杀悲凉景色,烘托了战马;
那骏马却企盼着披上威武的鞍具,在战场上迅捷地奔 驰,“何当”表现心理,“踏”显出轻捷矫健的风姿。 ▪ 步骤3:抒写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抱负和怀才不遇 的激愤之情。
诗人托物象征
表达诗人……情 感(追求、理想)
+寓意
表明了……生 活哲理
象征了……人物 或精神
❀归纳答题步骤:诗人笔下物+特征+结 合诗句+诗人托物言志+表达了什么感情 (表明了什么哲理/象征怎样的精神)
7
其中“物的特征”又包括外在特征 和内在特征。图示如下:
外在特征:外表状态,处境际遇
物 分析物象的自然特征
9
物 外在特征: 的 特 征 内在特征:
生长在荒僻之处,寂寞 开放,无人欣赏,备受 风雨摧残
不慕虚荣、淡泊名利、始终 保持芬芳高洁的品质,终生 不渝。
寓意:表达了诗人虽遭排挤打击,但仍然坚 持操守,终生不渝的心志。
10
答案: 诗人笔下的“梅”生长在僻静荒远处,“寂 寞开无主”,孤独寂寞愁苦,还时常遭受风 雨摧残,但它“无意苦争春”不慕虚荣,淡 泊名利,始终保持芬芳高洁的品质,至死不 渝。 诗人借梅自喻,表达自己虽然备受排 挤打击,但仍坚持操守,终生不渝的心志。
15
小结1:鉴赏咏物诗时需注意下面两个方面
①从物人一体的角度来把握事物的特源自, 如:外形、内心世界、品质、感情等。 ②运用拟人的手法来表述事物的特点。
16
小结2:鉴赏物象要注意以下几点:
(1)熟记物象的象征意义。 (2)鉴赏一般物象要注意结合作者的处境, 了解作者的身世,分析作者所塑造形象的象 征意义。 (3)抓住物象的特征与作者所寄寓的感情。
22
4、写政治仕途及个人节操的
在狱咏蝉 骆宾王
西陆①蝉声唱,南冠②客思深。 不堪玄鬓③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注:①西陆,指秋天②南冠,指囚 徒③玄鬓,指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