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菌种生技术

合集下载

食用菌生产技术 食用菌菌种制作讲义

食用菌生产技术 食用菌菌种制作讲义

四、消毒与灭菌
1、消毒与灭菌的概念
物品上存在着的微生物,为培养出食用菌的纯菌体,必须 对食用菌栽培的各环节进行杀菌,这是生产中的一项基本技术。
消毒 具有杀死致病微生物的作用或方法,称 为消毒。就食用菌菌种生产而言,消毒是指用物理 或化学方法杀灭或消除对食用菌生长发育有害的微 生物,通常只能消灭物体表面或环境中的一部分微 生物,不能达到消灭所有微生物。 灭菌 指彻底杀菌,用物理或化学等方法,杀死 物体上的一切微生物,以及它们的芽孢和孢子,使 物体成为无菌状态。
(2)灭菌设备
卧式高压灭 菌锅容量大、盛 物多,灭菌彻底, 效果好。
卧式高压灭菌锅
(2)灭菌设备
常压灭菌灶是在 自然压力下产生 100℃蒸汽进行灭菌 的炉灶,如土蒸锅。 常压灭菌灶制作简单, 造价低,很受菇农欢 迎。
常压灭菌灶
(3)接种设备
超净工作台是一种 局部层流(平行流)装置, 它能在局部造成高洁净 度的工作空间;使小房 间内的空气经预过滤器 和高效过滤器除尘、洁 净后,以垂直或水平层 流状态通过操作区,因 此,可使操作区保持既 无尘又无菌的环境。 超净工作台
二、培养基的类型 ①营养来源 培 养 基 的 类 型 ②物理状态
天然培养基 合成培养基 半合成培养基 固体培养基
液体培养基
斜面培养基
半固体培养基
③表面形式 ④用途
平面培养基
高层培养基 母种培养基 原种培养基 栽培种培养基
三、菌种培养基的制备
1、母种(一级种)培养基的配制 种菇或种木的 选择和处理 孢子、组织、 种木分离 接种 马铃薯、琼脂、 配制 葡萄糖等原料 装入试管 的培养基 灭菌 排成斜面 的培养基 培养
原种和栽培种 常用药品有
2、制种用品及材料

[食用菌技术]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

[食用菌技术]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

[食用菌技术]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前言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是否规范直接影响菌种的质量,从而影响食用菌产品的质量。

我国食用菌菌种生产采用母种、原种、栽培种的三级繁育程序。

为了实现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范化,确保菌种质量,维护菌种生产者、经营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均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农业微生物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农业部食用菌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上海)。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金霞、贾身茂、王南、左雪梅、申进文.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各种食用菌各级菌种生产的生产场地、厂房设置和布局、设备设施、使用品种、生产工艺流程、技术要求和贮存运输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各种各级食用菌苗种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4789.28---1994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染色法、培养基和试剂GB 9387--1988 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GB 9688?1988 食品包装用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品种strain经各种方法分离、诱变、杂交、筛选而选育出来具特异性、均一(一致)性和稳定性的具有同一个祖先的群体。

也常称作菌株或品系。

3.2菌种pure cu]ture经人工培养并可供进一步繁殂或栽培使用的食用菌苗丝纯培养物,包括母种、原种乳栽培种。

3.3母种 stock culture经各种方法选育得到的具有结实性的菌丝体纯培养物及其继代培养物,以玻璃试管为培养容器和单位,也称一级种、试管种。

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

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


子实体已腐烂,但又必须保留

该种菌种
离 适用 子实体小而薄,用组织分离法

范围 和孢子分离法较困难
混合菌丝培养类型,如银耳,
多采用此法
操作示范
选种菇
外观典型、大小适中、无病虫害、 八成熟、第1~2茬的子实体
种菇 消毒
用75%的酒精棉球擦拭子实体
取组 取组织块:纵剖(撕)菇体,在柄 织块 盖交界处取绿豆粒大的组织
• 选用质量合格、价格适宜的玻璃器皿、塑 料袋、消毒药品等低值易耗品。
复习思考题
1.什么叫培养基?培养基可分为哪几种类型? 2.什么叫菌种?菌种可分为哪几种类型? 3.菌种为什么要经过三级逐步扩大培养? 4.简述菌种生产的基本过程?
第二节 一级菌种制作技术
一、一级菌种的制作流程 二、一级菌种培养基的配制 三、一级菌种培养基的灭菌 四、菌种分离及纯化 五、出菇试验(鉴定) 六、转管及培养 七、菌种保藏
菌 种
二级菌种 由一级菌种扩大繁殖成的
菌丝体。
三级菌种 由二级菌种扩大繁殖成的菌丝
体,是直接用于栽培的菌种。
三者之间的关系
菌种类型 制种容器 培养基 菌株来源
用途
要求
一级菌种 (试管种、
母种)
试管
PDA、 PSA
种菇(孢 扩制二级种 纯度高,质量
子或菌肉 组织)
菌种保藏
好,绝对无杂 菌
二级菌种 (原种)
设备 电热恒温培养箱
注意
经常检查,及时剔除污染管
控制菌龄(即将长满斜面)
外观检查:菌丝白、整齐、 粗壮、有弹性、萌发快则质量 好,否则质量差
七、一级菌种的保藏
(一)保藏目的及原理 使菌种不死亡不生长不污染,

食用菌菌种培养技术

食用菌菌种培养技术

食用菌菌种培养技术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追求,食用菌作为一种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的食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

而食用菌的种植过程中,菌种的培养技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食用菌菌种培养技术的相关知识,以帮助广大爱好者更好地掌握种植技巧。

一、菌种的选择菌种选择是食用菌种植的第一步,直接影响着后续培养的成败。

一般来说,要选择具有较强生长力、耐温性强、产量高的优势菌株。

此外,根据不同的食用菌种类,还可以根据菌株的特性选择具有不同味道和营养价值的菌种。

二、菌种的保藏一般情况下,新鲜采集到的菌种不能保持很长时间,因此需要进行菌种保藏。

常用的菌种保藏方法有冷冻保存、干燥保存、液体保存等。

其中,冷冻保存是最常见的保藏方法,将菌种保存在低温下可以有效地延长其保存时间。

三、菌种的分离菌种分离是指将不同的菌落分离出来,以保持其纯度。

通常使用无菌技术将菌种分离在无菌培养基上,然后通过菌落观察和鉴定,筛选出理想的菌株。

菌种分离的关键是要保持操作环境的无菌,以避免杂菌的干扰。

四、菌种的培养基制备合适的培养基对于菌种的生长至关重要。

常见的培养基有玉米粉培养基、马铃薯胁迫培养基、木屑培养基等。

根据不同的食用菌种类,可以选择适合的培养基进行培养。

制备培养基时需要注意材料的无菌处理,以避免细菌或其他污染物的干扰。

五、菌种的培养方法菌种的培养方法一般分为液体培养和固体培养两种。

液体培养适用于对菌株数量要求较大的情况,可以利用搅拌罐或振荡培养器进行培养。

固体培养则适用于具备菌种分离要求的情况,通常使用培养基固化后在培养皿中进行培养。

六、菌种的保湿管理菌种在培养过程中需要保持适当的湿度,以促进菌丝的生长。

保持培养环境的湿度可以采取覆盖保湿膜、喷水保湿等方法。

同时,在培养箱中不断补充水分,以确保培养环境的湿度稳定。

七、菌种的温度管理每个食用菌的生长温度都有一定的范围,因此在培养过程中需要进行适当的温度管理。

一般来说,应根据菌种生长的最适温度来控制培养环境温度,并保持相对稳定的温度。

食用菌栽培技术

食用菌栽培技术

食用菌栽培技术食用菌是一种富含营养的食物,被广泛应用于烹饪和药用领域。

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增加,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本文将探讨食用菌的栽培技术,并介绍几种常见的食用菌栽培方法。

一、食用菌栽培的基本要求食用菌栽培是一项复杂的过程,需要满足一定的基本要求。

首先,栽培基质要具备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以提供菌丝生长所需的环境。

其次,栽培过程需要保持一定的通风和光照条件,以促进菌丝发育和子实体的形成。

此外,合理的饲养管理和病虫害防治也是食用菌栽培成功的关键。

二、食用菌栽培方法1. 蘑菇的栽培技术蘑菇是最常见的食用菌之一,其栽培技术也非常成熟。

蘑菇的栽培基质通常以废弃物为主,如秸秆、稻草、麦秸等。

首先,将栽培基质进行消毒处理,然后接种蘑菇菌种,培养菌种发育出菌丝。

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通过控制通风和光照,蘑菇的子实体会迅速形成。

蘑菇栽培周期约为2-3个月,可以周期性地进行采收。

2. 平菇的栽培技术平菇与蘑菇相似,但平菇更易栽培。

其栽培方法和蘑菇基本一致,但平菇的菌种接种时间和消毒处理的温度要求稍有不同。

平菇的生长适温为18-23摄氏度,较蘑菇要低。

另外,平菇的子实体形态较小,所需的光照条件较少。

平菇栽培周期约为1-2个月,周期性采收。

3. 香菇的栽培技术香菇是一种具有特殊香味的食用菌,其栽培技术与蘑菇有所不同。

香菇的栽培基质主要为木质植物的秸秆,如玉米秸秆、稻草秸秆等。

栽培过程中需要进行细菌堆肥和消毒处理。

接种菌种后,将其贴附在基质表面,通过控制温度和湿度等条件,香菇的菌丝会在基质中快速生长。

香菇的栽培周期约为1-2个月,可周期性采收。

4. 口蘑的栽培技术口蘑是一种菌类食品,具有天然的柴油味道和爽口的口感。

口蘑的栽培方法与蘑菇相似,栽培基质可以选用稻草、杂草等植物秸秆。

口蘑的培养温度要求较高,通常在20-25摄氏度的条件下培养。

菌种接种后,通过适当增加湿度和通风,可以促进口蘑的生长。

口蘑的栽培周期约为1-2个月。

食用菌简易制种技术

食用菌简易制种技术

食用菌简易制种技术食用菌作为高蛋白、低脂肪、低卡路里、高营养、健康美味的食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

而自己在家制作食用菌,不仅可以保证食材的新鲜和质量,还可以减少购买成本。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食用菌制种技术,帮助大家轻松培育出美味的食用菌。

1. 直接播种法直接播种法是一种最简单的食用菌培养方法,适用于种类较少的食用菌,如黑木耳、金针菇等。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将培养土填满培养箱,压紧。

2.在表面撒上食用菌的孢子或生物质体,注意要均匀撒播。

3.用保鲜膜覆盖箱子,确保通风良好。

4.放置在通风、遮光、适温的环境中,每天喷水保持湿度。

5.等待生长,每个食用菌的生长时间不同。

2. 木屑法木屑法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制种方法,适用于杏鲍菇、香菇、平菇等食用菌的制种。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准备干净的木屑,并用清水浸泡6-8个小时以上。

2.滤干积水,将木屑放入锅中煮沸至消毒,然后捞起沥干。

3.将木屑放进袋子中,用水泡润。

4.取出泡好水的木屑,充分挤干。

5.把泡好水的木屑放入培养箱中,压实。

6.在木屑上撒上种菌剂。

7.用保鲜膜覆盖培养箱,通风,每天喷水保湿。

8.等待生长,每个食用菌的生长时间不同。

3. 液体培养法液体培养法是一种较为复杂的制种方法,可以用来培养多种食用菌,例如秀珍菇、灵芝等。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准备好菌种发酵用的液体,可以用食用菌专用的液体培养基或配制自己的发酵液。

2.在菌种液中加入适量的种菌剂,留出足够的空间。

3.用氧气泵将液体中的微生物通入空气,促使其繁殖生长。

4.液态培养箱通电加热,控制好温度。

5.待液体内部产生大量菌株后,将液体转移到菌棒或糠包装置中进行培养。

6.填充培养基。

7.将菌棒或糠包装置放在培养箱内,通风并喷水保湿。

8.等待生长,每个食用菌的生长时间不同。

4. 多菌固体培养法多菌固体培养法是一种在凝胶体内培养多菌的方法,适用于食用菌组合培养和新品种的研究。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准备好菌种发酵用的培养基凝胶体。

食用菌栽培技术

食用菌栽培技术

食用菌栽培技术食用菌栽培技术一、食用菌对环境条件要求食用菌生长发育所需的环境条件主要是营养、温度、水分、空气、光线、酸碱度等因素。

1、营养:一般有腐生、共生、兼性寄生三种类型。

①腐生类型:分解枯草枯木获取营养,如草菇、平菇、香菇等。

②共生类型:必须在活的树木上生长,如松口蘑、牛肝菌。

③兼性寄生类型:如蜜环菌,既能在枯木上生长,又能侵入到天麻中生长。

营养物质主要是:碳原:纤维、木质素、淀粉、糖等,在酸的作用下分解供食用菌吸收。

氮原:来源于蛋白质、氨基酸、尿素、氨、硝酸盐等。

无机盐:其中以磷、钾、镁元素最重要。

2、温度:食用菌一生对温度分三个阶段要求:①菌丝体生长阶段,绝大多数的食用菌菌丝体生长范围是5-33℃,适温为20-25℃,一般菌丝体不耐高温,但草菇在40度生长良好。

②子实体分化阶段:一般比菌丝体低一些。

分为低温型:最适温度18度以下,如平菇、香菇等;秋季、冬季、初春出菇。

中温型:最适温度20-24度,如鸡腿菇、银耳等,多在春秋出菇。

高温型:最适温度24度以上,如草菇、高温平菇多在夏季生产。

③子实体发育阶段:比菌丝体要高些,但比分化阶段要低些。

3、水分:培养料含水量十分重要,栽培过程中,空气湿度也很关键。

培养料含水量一般为60%左右,空气湿度一般为85-95%。

4、空气:食用菌属好气性真菌,一定要满足通气条件。

5、光线:一般都在遮光条件下栽培,发菌需黑暗条件,子实体发育需散射光,否则出现畸型菇。

6、酸碱度:(PH值)绝大多数食用菌喜酸性环境,菌丝生长PH值最适为5-5.5,大于8则受到影响。

由于灭菌和料易酸化的关系,配料时,培养基应略高于菌丝需要值。

二、食用菌生产的基本设备食用菌生产包括制种和栽培。

制种设备较多,由简到繁,由粗到精,直至系列化、现代化生产,有一个发展过程;栽培需场所和菇房,也有一个规模和规程,都需要逐步投资和发展。

1、灭菌锅:有高压灭菌锅和常压灭菌灶两种。

高压灭菌在1.1公斤/厘米2压力下灭菌30分钟,可杀死斜面试管中的杂菌;在1.5公斤/厘米2压力下灭菌1小时,可杀死蘑菇瓶中棉子壳、木屑等培养料中杂菌。

0 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

0 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

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菌种是食用菌生产必备的生产资料,选用品质优良的菌种是保证食用菌生产获得优质高产、高效的基础。

优良的菌种应具有种性好、纯度高以及菌龄适宜等特征。

种性好,是要求菌种本身具有理想的遗传性状,对环境适应性强,高产稳产;对大多数病虫害具有高水平的的抗能力;具有较长的货架寿命。

纯度高,是指菌种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防治其它有害微生物(包括各种害虫及病原菌)的侵染,保证菌种中不隐藏任何有害生物。

菌龄适宜,是要求菌种在生活力最强的时间用于扩接下一级菌种或用于栽培生产。

如果没有优良的菌种,再好的栽培技术也不可能得到理想的经济效益;反之,如果有高产优质的良种,加上科学的生产管理,则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投入同样的人力物力便可达到更大的收获。

所以,育种和制种工作者应不断提高育种和制种技术,为广大菇农提供品质优良的菌种。

为了规范我国食用菌菌种生产、经销和使用,确保我国食用菌生产持续健康发展,菌种生产经营单位都应严格遵照该菌种生产标准执行。

第一节菌种的概念和生产流程一、菌种的概念食用菌产生的真正种子是孢子,但由于孢子是经过基因重组后的产物,后代与亲本相比可能会发生变异;而且孢子在贮藏一段时间后萌发率降低,所以,在食用菌生产中一般不用孢子作为菌种。

食用菌菌丝片段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所以栽培食用菌和其它食用菌一样,一般采用菌丝体作为菌种。

栽培食用菌使用的菌种是人工培育的纯菌丝体及其培养基的混合体。

我国采用三级扩大繁育程序(即母种、原种、栽培种)培育食用菌菌种。

二、菌种的分级根据菌种的来源,一般把菌种分为母种、原种和栽培种三级。

母种扩接制备原种,原种扩接栽培种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菌种数量的扩大,以满足生产对菌种的需要,同时增加菌种对培养料的适应性。

1. 母种:又称一级种、试管种或斜面菌种。

是采用纯种分离技术获得的、在含有琼脂的培养基上生长的具有结实能力的纯菌丝体,培养用的容器一般为玻璃试管。

纯种分离包括组织分离、孢子分离和基内菌丝分离,最常用的是组织分离和孢子分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菌 种
二级菌种 由一级菌种扩大繁殖成的
菌丝体。
三级菌种
由二级菌种扩大繁殖成的菌丝 体,是直接用于栽培的菌种。
三者之间的关系
菌种类型 制种容器 培养基 菌株来源
用途
要求
一级菌种 (试管种、
母种)
试管
PDA、 PSA
种菇(孢 子或菌肉 组织)
扩制二级种
纯度高,质量 好,绝对无杂
菌种保藏 菌
二级菌种 (原种)
栽培
菌种制作的四个基本环节
配制培养基 灭菌 接种 培养
四、菌种生产场所及设备(现场)
(一)菌种场设计基本要求
1、确定制种级别及规模
良种选育对人员素质、设备条件、种质资源的积累、工 作的连续性等都有很高的要求。在菌种生产中,由于前一级 菌种是后一级菌种的种源,前一级菌种出现质量问题比后一 级菌种出现质量问题危害更大。因此对生产和供应较前级菌 种厂家的条件和责任的要求更高。
培养基的配制 ?培养基的灭菌 ?菌种的分离 ?纯化(提纯) ?转管扩大?培养?一级菌种
二、一级菌种培养基的配制
1、培养基的概念及分类
概 根据食用菌对营养、水分、酸碱度的要求,人为配制成 念 的供食用菌生长发育的基质。
原料 来源
天然:天然有机物 合成:已知成分的化学药品 半合成:?
液体:营养液
类 型
状态
固体:天然固体原料 固体 固化:加 1.5%~2% 琼脂
表面 形状
斜面培养基 平板培养基
2、一级菌种培养基常用配方
PDA培养基
马铃薯(去皮) 200g
葡萄糖
20g
琼脂
18~23g

1000ml
PSA培养基
马铃薯(去皮) 200g
蔗糖
20g
琼脂
18~23g

1000ml
PDA培养基和PSA培养基是一级菌种最常用的培养基, 适用于大部分食用菌菌种的分离、培养和保藏,既是一种 广泛培养基,也是一种基础培养基。
菌种瓶
固体培 养基
一级菌种
扩制三级菌 纯度高,质量

好,无杂菌
三级菌种 罐头瓶、 固体培 (栽培种) 菌种袋 养基
二级菌种
用于栽培
高纯度,高质 量,无杂菌
菌种生产流程
种菇
一级菌种 二级菌种 三级菌种
菌种为何要 经过三级逐 步扩大培养
栽培
三、菌种生产工艺流程
孢子或组织分离
一级种培 养基制备
斜面
高压灭菌
目前,我国农业部已经颁布包含这方面内容的菌种管理 行政法规。今后,各菌种厂在制定规划时,应根据本身的技 术力量及设备条件,确定适宜的菌种生产级别和规模。
2、制种场地的选择
水、电、路三通,远离禽舍、畜栏、厕所等污 染源。
3、菌种场设置要求
菌种场应设原辅料仓库,原料处理场地,洗涤 室,配料室,灭菌室,冷却室,接种室,培养室 , 质检室和菌种储藏室。
一、一级菌种制作流程
1.概念 一级菌种是第一次用孢子分离法、组织分离
法或基内菌丝分离法获得的纯菌丝体及其经过转 管扩大后的菌丝体。 2.用途及要求
一级菌种是菌种生产的基础,一级菌种质量 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二级菌种和三级菌种的质量, 对食用菌生产产生根本的影响。 3、制种过程:主要包括下列几个程序:
注:一级菌种培养基配方众多,可参考课本或其他书籍。
特性
条状
属天然植物多糖 融点96℃以上 凝点40 ℃以下 冷水中不溶 透明度好、粘着力强 不被微生物分解利用
粉状
3.一级菌种培养基的配制过程
菌种是一种重要的生物资源,椐其使 用的目的不同,可以分为保藏用菌种、试验 用菌种和生产用菌种。
从食用菌栽培的角度而言,所谓的菌种 就是指生产用菌种。
狭义:是指以适宜的营养培养基为 载体进行纯培养的菌丝体,也就是培养 基质和菌丝体的联合体。或者说是指人 工培养,并供进一步繁殖的食用菌的纯 菌丝体。
菌种是食用菌生产的首要条件,菌种性 状的优劣直接影响到生产的成败。
制种工作的成败 ,既影响到菌种场的 经济效益与信誉,又间接关系到菇农的利益。
制作菌种并非易事,需要有丰富的技术 经验及企业管理知识。
二、菌种生产类型
食用菌菌种是通过三级逐步扩大培养 的方式来生产的,在生产上通常把菌种分 为一级菌种、二级菌种和三级菌种。
一级菌种
从孢子分离培养或组织分离 培养获得的纯菌丝体。
? 选用质量合格、价格适宜的玻璃器皿、塑 料袋、消毒药品等低值易耗品。
复习思考题
1.什么叫培养基?培养基可分为哪几种类型? 2.什么叫菌种?菌种可分为哪几种类型? 3.菌种为什么要经过三级逐步扩大培养? 4.简述菌种生产的基本过程?
第二节 一级菌种制作技术
一、一级菌种的制作流程 二、一级菌种培养基的配制 三、一级菌种培养基的灭菌 四、菌种分离及纯化 五、出菇试验(鉴定) 六、转管及培养 七、菌种保藏
接种
培养
筛选 提纯
原始种
中试后确 定一级种
保存
二级种培 菌种瓶
养基制备
高压灭菌
接种
一级种转管、扩大
培养
二级菌种
三级种培 罐头瓶 养基制备 菌种袋
高压或菌种
栽培
菌种制作流程
一级菌种(配制培养基→灭菌→接种→培养) ↓
二级菌种(配制培养基→灭菌→接种→培养 ) ↓
三级菌种(配制培养基→灭菌→接种→培养) ↓
灭菌设备:高压灭菌锅(手提式、立式、卧 式)、常压灭菌灶
接种设备:净化工作台、接种箱、接种室 培养设备:培养箱(电热恒温、恒温恒湿)、
培养室、培养架、空调 菌种保藏设备:电冰箱、贮藏室(二、三级菌种 )
2、基本器具 玻璃器皿 衡量器具 基础设备
3、基本药品
注意事项!
? 配置必要的生产设备。
? 生产能力与生产设备配套
食用菌菌种制作技术
《食用菌生产技术》课程组
食用菌菌种制作技术
第一节 菌种生产类型及生产流程 第二节 一级菌种制作技术 第三节 二、三级菌种制作技术
第一节 菌种生产类型及生产流程
一、菌种概念 二、菌种生产类型 三、菌种生产流程 四、菌种生产场所及设备
一、菌种概念
广义:是指以保藏、试验、栽培 和其它用途为目的,具有繁衍能力, 遗传特性相对稳定的孢子、组织或菌 丝体及其营养性或非营养性的载体。
4、菌种场的平面布局
应根据微生物易于在空气中传播及其 传播的特点规划厂房,布设流水线,以使 制种的工艺流程既便于流水作业,节约劳 力和投资,又有利于对微生物传播的控制, 提高菌种生产的成品率。下面分别介绍简 易菌种厂和规范化菌种厂的平面布局。
(二)制种基本设备及常用物品
1、制种设备
配制培养基设备:切片机、粉碎机、过筛机、 拌料机、装瓶或装袋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