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剧 草船借箭 剧本台词
《草船借箭》课本剧剧本(台词搞笑。且加入了小乔这一角色,可以给女生上台的机会)

《草船借箭》课本剧人物:小乔、周瑜、蒋干、曹操、诸葛亮、鲁肃、吴国士兵、吴国水手二人。
道具:众人服装,诸葛亮鹅毛扇,船桨(可用木棍代替)。
古筝(可以不用,无实物表演。
)茶杯1、酒杯2(可以无实物表演。
)(周瑜席地而坐,抚琴。
小乔托茶上。
)小乔:周郎,窗外已是夕阳西下,你弹琴已有半日,喝杯茶吧。
(周瑜没听见,继续弹琴。
)周郎,请用茶。
(周瑜没听见,继续弹琴。
)周郎——周瑜:(猛然回过神,停止弹琴。
)啊?哦。
(起身,接过茶喝。
)小乔:(笑)周郎琴声之中分明有靡靡之音,莫非周郎有心事?周瑜:哦,没有,没有。
弹琴解闷而已。
小乔,你什么时候也懂音律了?小乔:我虽不懂音律,可我略懂茶道。
弹琴如饮茶,需守心如一。
周郎刚才琴声散漫,分明是心神不定。
我听说曹操率兵八十万屯兵江北,虎视我东吴,大战将至,莫非周郎是惧怕曹操?周瑜:胡说!曹贼那八十万人马在我看来如同蝼蚁,有何惧哉!我担心的是那诸葛亮——小乔:诸葛先生?他不是刘玄德的军师吗?眼下孙刘联盟,诸葛先生也是我东吴的朋友,为何惧怕?周瑜:唉,眼下虽然是孙刘结盟抗曹,但那刘备岂是池中之物?倘若日后刘备与我刀兵相见,那诸葛亮足智多谋,必是我东吴之大患!不如及早除之……小乔:万万不可!周郎,大战在即,需与盟友同心协力。
若斩诸葛先生,刘玄德岂能与我军同心破曹?周瑜:哎——我几时说要斩诸葛亮了?我自有妙计,要让他自掘坟墓。
小乔:周郎不可,不可呀!周瑜:哎——妇道人家不要妄自议论军国大事。
我意已决,不要再多言了。
(把茶杯递给小乔。
)这茶不好。
来人,与我再煮一壶,我要请诸葛先生听琴品茶。
哈哈哈哈。
(边笑边下台。
)小乔:周郎……(小步跟下。
)蒋干上。
蒋干:有请曹丞相!曹操上。
(蒋干持扇子跟着曹操脚步,不停为曹操扇风。
)曹操:(唱)自起义兵把贼来讨,为国家除残暴不辞辛劳,破黄巾诛董卓把吕布尽扫,美髯公斩颜良显示他的青龙刀,灭袁术除袁绍又平刘表,只杀的桃园弟兄败当阳投夏口,十万百姓哭嚎啕,江东九郡多粮草,水陆三军战法高,统领着八十三万人马江东到,何惧那周郎孺子小儿曹,铜雀台已造好,缺少大乔和小乔,连锁战船准备好,我笑指着周郎尔往那里逃。
五年级草船借箭剧本

五年级《草船借箭》课本剧剧本演职员表时间:三国时期地点:蜀国人物:周瑜、诸葛亮、鲁肃曹操军士旁白[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妒忌。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
]周瑜:我们要跟曹军交战了。
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想了想并坚定地说)用弓箭最好。
周瑜:(点点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
(皱皱眉)可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箭。
(故作严肃地说)这是公事,请先生不要推卸(xiè)。
诸葛亮:(知道周瑜的意思)都督dū委托,当然照办。
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周瑜:(故意试探)十天能造好吗?诸葛亮:既然就要交战,(提高语调)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
周瑜:(惊奇不已)那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坚定严肃)只要三天。
周瑜:(有些生气)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
诸葛亮:怎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斩钉截铁)甘受惩罚!旁白[听见诸葛亮要立军令状,周瑜高兴极了。
让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
]诸葛亮:今天来不及了。
从明天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
旁白[说完,喝了几杯洒,诸葛亮就走了。
诸葛亮走后,一直藏在后面听的鲁肃过来了。
] 鲁肃: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诸葛亮说的是假话吧?周瑜:(冷笑道)是他自己说的,我可没逼他。
我特意吩咐军匠们,叫他们故意迟延yán,造箭用的材料,不给他备齐全。
到时候不成,定他的罪,他就没话可说了。
(接着转向鲁肃)你去探听探听,看他怎么打算,回来报告我。
[鲁肃见了诸葛亮,连忙迎上前。
]诸葛亮:三天之内要造十万支箭,得请你帮帮我的忙。
鲁肃:(故作嘲讽)都是你自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诸葛亮: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三十名军士。
船用青布幔màn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
(故意提高语气)我自有妙用。
第三天保管有十万支箭。
不过(严肃地说)不能让都督知道,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计划就完。
《草船借箭》课本剧:精彩演绎,领略三国智慧(6篇)

《草船借箭》课本剧1角色:诸葛亮:字孔明,蜀汉丞相,足智多谋,精通天文地理,对局势有敏锐洞察力,忠诚且有担当。
周瑜:东吴大都督,才华横溢,但心胸狭隘,嫉妒诸葛亮的才能,试图刁难陷害他。
鲁肃:东吴谋士,为人忠厚老实,顾全大局,敬佩诸葛亮的智慧,在诸葛亮与周瑜之间尽力周旋调和。
曹操:东汉丞相,雄才大略,奸诈多疑,在军事上有卓越的领导才能和丰富经验。
士兵甲、乙、丙等(东吴):参与军事行动,听从指挥,对诸葛亮的计划充满好奇与疑惑。
士兵丁、戊、己等(曹魏):负责守卫曹军水寨,警惕性较高,但被大雾迷惑。
第一幕:商议军事时间:上午地点:东吴都督府议事厅场景:周瑜坐在主位上,表情严肃,诸将分列两旁。
诸葛亮应周瑜之邀前来议事。
周瑜:(看向诸葛亮,皮笑肉不笑)孔明先生,如今曹操大军压境,水上交战,用何兵器最佳?诸葛亮:(拱手行礼,淡定地)都督,大江之上,自然以弓箭为先。
周瑜:(微微点头)先生所言极是。
只是我军此刻箭支短缺,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箭,十日之内可否完成?诸葛亮:(沉思片刻,自信地)曹操大军将至,若等十日,必误大事。
只需三日,亮便可得十万支箭。
周瑜:(心中暗喜,表面却故作惊讶)三日?先生莫要玩笑,这岂是轻易能办到之事?诸葛亮:(坚定地)亮怎敢玩笑,愿立军令状,三日不成,甘受军法处置。
周瑜:(立即命人拿来纸笔)好,那就立字为据。
先生可不要后悔。
(心中想着终于有机会除掉诸葛亮)诸葛亮:(挥笔立下军令状,递给周瑜)都督放心,亮定当如期完成。
第二幕:鲁肃相助时间:立军令状后,中午地点:都督府外庭院场景:诸葛亮刚走出议事厅,鲁肃迎面走来,满脸忧虑。
鲁肃:(拉住诸葛亮,着急地)孔明先生,你为何如此草率答应三日造箭?这根本是不可能完成之事啊!诸葛亮:(微笑着,轻声说)子敬莫急,我自有妙策。
只是还需你帮我一个忙。
鲁肃:(连忙点头)先生但说无妨,只要我能做到。
诸葛亮:(靠近鲁肃,低声)你需借我二十只船,每船要军士三十人,船上皆用青布为幔,各束草把千余个,分布两边。
《草船借箭》课本剧

《草船借箭》课本剧时间:东汉末年地点:东吴人物:诸葛亮周瑜鲁肃曹操军士背景: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当时曹操刚打败刘备,又派兵进攻孙权。
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
诸葛亮就是刘备派到孙权那里帮忙作战的。
周瑜担忧蜀汉在诸葛亮的帮助下将来会成为东吴大患,因此想借机铲除诸葛亮。
第一幕周瑜军帐中旁白:三军帐外,兵列罗森,战士们站在帐外,眼神坚毅,盔甲在日光下闪闪发光。
天空浓云密布,朔风渐起,旗帜在风中翻飞,一股肃杀之气悄然而至。
营帐内大家都似乎被一种莫名的东西压着,喉管发不得声。
曹操大兵压境,誓要一举荡平东吴,大家各怀心思。
周瑜:(面色凝重,严肃道)曹操号称百万大军,誓要侵伐我东吴,这可怎么办?我们势单力薄,以卵击石,我们还是投降吧,大家意下如何?旁白:众军士一阵沉默,接着你一言我一语。
将军甲:都督怎么能长大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呢。
我们誓死不降,众人异口同声。
周瑜:(见众人士气高涨,微笑道)我也是誓死不降。
曹贼百万大军,侵伐我东吴,百姓保家卫国,民心在我。
长江天险,纵有插翅也难飞渡。
曹贼久习陆战,不习水战,我们久习水战,经验丰富。
天时地利人和,我们必胜。
周瑜:(微笑看着诸葛亮,试探道)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了,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呢?诸葛亮:(羽扇轻摇,捋着胡须笑道)短兵相接,一寸长一寸强,当然是弓箭最好。
周瑜:(有些得意)对,孔明与我想到一块去了。
(话锋一转,嘴角冷冷一笑)现在军中缺的就是弓箭,我想请先生助我一臂之力,赶造十万之箭。
军情紧急,希望先生不要推辞哦。
诸葛亮:(一脸淡定,不紧不慢道)都督说的话,当然照办。
(微笑道)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周瑜:(心想诸葛亮已进入我预料之中,得意追问)十天造得好吗?诸葛亮: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
周瑜:(疑惑追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自信,一字一定)只要三天。
周瑜:(眉头一皱,且惊且疑,嘴角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微笑)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啊。
草船借箭(剧本)

草船借箭(剧本)第一幕军帐中-----------------------------------------------------(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诸葛亮欣然赴约,来到周瑜军帐中)瑜:(故装诚恳,向诸葛亮请教)即日将与曹军交战。
水路交兵,当以何兵器为先?亮:(即刻应答)大江之上,以弓箭为先。
瑜:(面带笑容)先生之言,甚合愚意。
但因军中缺箭,劳请先生监造十万枝箭。
此系公事,先生幸勿推却。
亮:(拱手)都督见委,自当效劳。
敢问十万枝箭,何时要用?瑜:(装作疑惑,心中暗喜)十日之内,可办完否?亮:曹军将至,若侯十日,必勿大事。
瑜:(甚是疑惑)先生料几日办完?亮:只消三日,便可纳箭十万。
瑜:(试探)军中无戏言。
亮:(拍拍胸脯,保证)怎敢戏都督?愿纳军令状:三日不办,甘当重罚。
(周瑜大喜,当场取了军令状,又置酒款待诸葛亮)亮:(饮酒几杯)今日已不及,来日起造。
至第三日,可采五百军士到江边搬箭。
(随后即离)肃:(小心地对着周瑜的耳朵问周瑜)孔明莫非诈乎?瑜:(春风得意)他自送死,非我逼他。
今对众要了军令状,我等即吩咐军匠人等故意延迟,凡应用对象,都不备齐。
如此,必误了日期,那时定罪,有何理说?劳请公代我前去探听。
(随即,鲁肃由周瑜营上,转入诸葛亮营上)亮:(见鲁肃,疾步向前,诚恳大呼)三日如何能造箭十万?子敬救我!肃:(无奈地叹息)公自取其祸,我如何救你?不成将汝送还江夏?亮:谢子敬一番心意。
不过,望子敬借船二十予我,每船要军士三十,上青布为幔,各束草把千余个,置于左右,吾别有妙用。
子敬,定不要让公瑾得知。
(鲁肃不知其意,回到周瑜营上,果不相提)肃:(回报周瑜)孔明言他不用造箭之物,自有妙方。
瑜:(又是疑惑)看他三日后如何交付。
第二幕凌晨大雾草船上--------------------------------------------(诸葛亮一二两日,皆未有何动静,直至第三日四更时,江上大雾漫天,甚是不清,诸葛亮密请鲁肃至船中)肃:(问诸葛亮)公召我来何事?亮:(欣然回答)特请子敬同往去取箭。
课本剧《草船借箭》

课本剧《草船借箭》时间:三国时期地点:东吴水寨、曹操水寨角色:诸葛亮、周瑜、鲁肃、曹操、军士背景:周瑜十分嫉妒诸葛亮的才华,多次想陷害他,但都未成功。
这次,周瑜又想出了一条毒计。
演员:杜巍巍【诸葛亮】、朱启航【周瑜】、周骏宣【鲁肃】、孙雅楠【曹操】、王荣荣【旁白】、其他同学【军士】第一幕:军中议事旁白:东汉末年,刘备被曹操打败,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刘备派诸葛亮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
周瑜见诸葛亮很有才干,心里很是妒忌。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
周瑜: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了。
水上交战,你觉得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摇摇扇,想了想】:用弓箭最好。
周瑜:【点点头】对,看来先生跟我想得一样呀!【皱眉】不过,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箭。
【故作严肃】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卸。
诸葛亮【拱手)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
不过不知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周瑜:十天能造好吗?诸葛亮:【想了想,算了算】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
周瑜:【好奇】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摇了摇扇子,伸出三根手指】只要三天。
周瑜:【吃惊】军情紧急,可不能能开玩笑啊。
诸葛亮:【笑了笑】我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重罚。
周瑜:【大笑】快,取文书来,让诸葛亮写军令状。
诸葛亮:【想了想】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算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
周瑜:哈哈……拿酒来!孔明先生,请!旁白:诸葛亮喝了几杯酒后就走了。
诸葛亮刚走,鲁肃就来见周瑜了。
鲁肃:【将信将疑】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的成呢?诸葛亮说的是假话吧?周瑜:【冷笑】这是他自己说的,我可没逼他。
现在我得吩咐军匠门,让他们故意延迟,造箭用的材料不给他准备齐全。
到时候造不成,定他的罪,他就没话可说了。
你去打听打听,看他怎么打算,回来报告我。
鲁肃:是!第二幕:筹备借箭旁白:鲁肃去见了诸葛亮。
诸葛亮:【诚恳】三天之内要造十万支箭,我可要请你帮忙啊!鲁肃:【怕引火上身】这都是你自找的,我怎么帮的了你的忙?诸葛亮:【请求】你借我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三十多名军士。
《草船借箭》课本剧

课本剧《草船借箭》人物:周瑜诸葛亮鲁肃曹操手下的人(包括弓弩手)若干军士若干举牌子的人道具:羽毛扇、草把子(稻草人)、竹弓箭、酒杯(一次性杯)、船(泡沫做的纸船)、鼓、鼓棒、小黑板。
【第一幕】布景:东吴大都督周瑜帐中周瑜:(上,叹一口气)唉,诸葛亮挺有才干,真是羡慕嫉妒恨啊!怎么才能让他出丑呢?(背着手踱着步,突然猛一抬头)有啦!(圆场,下)【第二幕】布景:东吴大都督周瑜帐中,诸葛亮:(与周瑜同上)都督,想和我商议什么事?周瑜: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
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用弓箭最好。
周瑜;(连连点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
(装作为难的样子)可是眼下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箭。
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
诸葛亮:(拱手)都督委托,当然照办。
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周瑜:十天造得好吗?诸葛亮:(轻轻摇摇头)既然两军马上就要交战了,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
周瑜: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低头思索片刻)只要三天。
周瑜:(暗暗吃惊,皱起眉头)军情紧急,先生可不能开玩笑。
诸葛亮:(急忙拱手)亮怎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
周瑜:(脸上露出喜色)好,咱们现在就立下军令状吧!(递给诸葛亮纸笔)诸葛亮:(微微一笑)好!(拿笔签下名字)周瑜:(对手下的人)来人,为诸葛先生摆酒席!手下的人:是!(圆场,端杯子上)都督、先生请慢用!(下)周瑜:(面带微笑)先生今天就开始吗?诸葛亮:(摇摇头)今天来不及了。
从明天起,等到了第三天,请都督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
(喝几杯酒,下)【第三幕】布景:东吴大都督周瑜帐中鲁肃:(听见了他们的对话,上,对周瑜说)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诸葛亮说的是假话吧?周瑜:(春风得意)是他自己说的,我可没逼他。
我得吩咐军匠们,叫他们故意延迟,造箭的材料,不给他准备齐全。
到时候交不出来箭,定他的罪,他就没话可说了。
你去探听探听,看他怎么打算,回来报告我。
课本剧《草船借箭》剧本

课本剧《草船借箭》剧本人物角色:诸葛亮、周瑜、鲁肃、曹操、士兵1、士兵2、士兵3、士兵4
场景:草船借箭前线
(诸葛亮、周瑜、鲁肃、士兵1、士兵2、士兵3、士兵4在前线布阵)
周瑜:孔明,我们的箭都快用完了,曹操的大军即将来袭,我们该怎么办?
诸葛亮:这个问题不用担心,我有一计,可以借箭以应敌。
鲁肃:借箭?这可如何是好?
诸葛亮:我有一计,可以用草船借箭。
我们可以在船上绑上空箭袋,到曹军的箭营边上去,借箭回来。
周瑜:好计策,我们赶快行动吧。
(士兵1、士兵2、士兵3、士兵4推着草船出发,到达曹军箭营)
士兵1:这里就是曹军箭营了。
士兵2:我们开始行动吧。
(士兵3、士兵4在草船上绑上空箭袋,士兵1、士兵2拖着箭袋往船上运)
士兵3:慢慢来,别着急。
士兵4:快点,曹军马上就要来了。
(士兵1、士兵2将箭袋拉到船上,草船开始借箭回去)周瑜:(远远地看到草船)快看,他们借箭回来了。
曹操:(看到草船)什么?他们居然用草船借箭?不可能!
(草船到达前线,诸葛亮、周瑜、鲁肃迎接)
诸葛亮:好,我们成功了。
周瑜:(拍了拍诸葛亮的肩膀)孔明,你真是神机妙算啊。
鲁肃:(鞠了一躬)谢谢诸葛先生,我们能够成功,全靠您的计策。
诸葛亮:(微笑)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大家的努力。
(全体合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本剧
草船借箭
人物:
诸葛亮
周瑜
鲁肃
兵士甲乙丙丁等(人数根据需要确定)
旁白:东汉末年,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派诸葛亮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
周瑜见诸葛亮很有才干,心里很妒忌。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
军事。
(一队军士持长枪跑步过场)
(周瑜上)
周瑜:来人!
鲁肃:臣在。
将军有何吩咐?
周瑜:鲁肃鲁大人,把诸葛亮叫来。
鲁肃: 周瑜周都督,已经派人去请了。
周瑜:好。
鲁肃:都督大人,你不会……
周瑜:哈哈哈哈,我?
兵甲:报,诸葛亮到。
周瑜:请。
诸葛先生。
诸葛亮:拜见都督大人。
周瑜:请坐。
诸葛亮:请。
将军找我,有何贵干?
周瑜:先生,曹操八十万大军压境,请先生来商议军事。
诸葛亮:大人吩咐。
周瑜:大战在即,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
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
诸葛亮:当然用弓箭最好。
周瑜: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
可是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望先生不要推却。
诸葛亮:都督委托,当然照办。
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
周瑜:十天造的好吗?
诸葛亮:既然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
周瑜: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
诸葛亮:只要三天。
鲁肃:你,你头发热了?
周瑜: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
诸葛亮: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愿受罚。
周瑜:太好了,摆酒。
诸葛亮:今天恕不奉陪,从明天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搬箭,再与将军痛饮,告辞。
(诸葛亮下)
鲁肃: 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诸葛亮他不是吹牛吧?
周瑜:哈哈,是他自己说的,我可没逼他。
到时候造不成,定他的罪,他就没话可说了。
你去探听探听,看他怎么打算,回来报告我。
鲁肃:遵命。
(下)
周瑜:都说吹牛不犯死罪,我看诸葛亮这次死定了。
(下)
诸葛亮:(端茶上)好茶,好茶。
鲁肃:(上)诸葛先生,你还有心思喝茶啊?
诸葛亮:怎么啦?
鲁肃:你立下军令状,三天之内要造十万支箭,你还不赶快去造箭?都督给你十天,你偏偏说三天,三天怎么能造出十万支箭?我看你现在还一点动
静都没有,诸葛先生,军中可无戏言,到时候……
诸葛亮:鲁大人,三天之内要造十万支箭我自有办法,不过得请你帮帮我的忙。
鲁肃:都是你自己找的,你夸下那么大的海口,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
诸葛亮:你借我二十条船,每船三十名军士,船上扎满稻草人,排在船的两侧。
鲁肃:借你二十条船,每船三十名军士,船上扎满稻草人,排在船的两侧?这干什么?
诸葛亮:不用问,我自有妙用,第三天管保有十万支箭。
鲁肃:噢?
诸葛亮:只是你不能让周瑜知道,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计划就完了。
鲁肃:好吧。
(二人下)
(周瑜上)
周瑜:鲁大人。
(鲁肃上)
鲁肃:见都督。
周瑜:鲁大人,今天是第几天了?
鲁肃: 第二天了。
周瑜:诸葛亮箭造得怎么样了
鲁肃: 启禀元帅,他还没有动手。
周瑜:噢?哈哈,三天时间,今天到期,十万支箭造不好,别怪我手下无情。
鲁肃: 唉。
(下)
诸葛亮:(上)果然好大的雾啊。
好,请鲁大人。
鲁肃:(上)诸葛大人,船都准备好了。
诸葛亮:走。
鲁肃: 天还没有亮,去哪,做什么?
诸葛亮:请你一起去取箭。
鲁肃: 哪里去取?
诸葛亮:去了就知道了。
(二人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