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江河流域面雨量等级

GBT江河流域面雨量等级
GBT江河流域面雨量等级

GB/T 20486-2017 江河流域面雨量等级

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Grade of valley area precipitation

【标准状态】现行

【全文语种】中文简体

【发布日期】2006/8/28

【实施日期】2017/12/1

【修订日期】2017/5/12

【中国标准分类号】A47

【国际标准分类号】07.060

关联标准

【代替标准】GB/T 20486-2006

【被代替标准】暂无

【引用标准】暂无

适用范围&文摘

本标准规定了江河流域面雨量的等级划分、计算方法等。本标准适用于江河流域面雨量的监测、预报、服务等业务和科学研究。

说出我国降水的分布特征

《气候》教学设计(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说出我国降水的分布特征;阅读干湿地区分布图,说出我国干湿地区的分布,知道它们的划分依据,提高学生读图、分析、综合、比较的能力,掌握分析气候特征的方法。 2.了解我国降水特点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渗透“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理念;知道我国季风的概念、特点、原因和影响范围,了解季风对我国降水时空分配和东部锋面雨带推移的影响,能从利、弊两个方面初步评价季风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我国降水的分布特点及差异。 (二)教学难点 1.干湿地区与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关系。 2.季风气候的成因及其影响。 三、教学策略 根据课标要求,在学生已有知识基础上,引导学生阅读并分析地图。以启发式教学为主,以问题推动学生的学习,理论联系实际,逐步形成区域地理学习的策略与方法。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根据教材的导学问题自学课文、绘制中国轮廓地图备用。 五、教学过程 讲授新课──读“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描述我国降水特征 教师:前面我们学习了我国的气温特征和气温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下面的图片展示了哪个自然因素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展示不同区域的建筑形式) 学生回答预设:降水。 教师:(展示建筑所在位置,学生竞猜)刚才的图片反映的情况,我们结合我国年均降水量

的分布来看一下。请同学们读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以下4个问题。 1.指出降水最多和最少的地区。 2.年降水量超过1 600毫米的地区大多在。 3.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___岭、__河附近至_____高原东南边缘。它与我国1月份的___℃等温线大体是一致的。 4.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岭、张家口市、____ 市、_____ 市至喜马拉雅山脉东缘。 5.年降水量200毫米以下的地区大多在。 6.我国降水的地区分布规律是什么?为什么? 【设计意图:问题链式的任务,让学生独立读图。】 教师:观察到现象后,我们需要思考原因,为什么我国降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学生回答预设:西北内陆离海较远,东南靠近水汽源头。 教师:同学们的意思是含有丰富水蒸气的云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运动,所以使得降水出现这种变化趋势,是什么推动了云的运动呢? 学生回答预设:风。 教师:由于我国地处世界最大大陆──亚欧大陆,面临世界最大大洋──太平洋,西南临近印度洋,海陆性质差异明显,因此,每年夏季我国盛行由海洋吹向陆地的夏季风──从太平洋吹来的东南季风和从印度洋吹来的西南季风。来自大洋的风,温暖湿润,带来丰沛降水。在夏季风从东南进入西北内陆的过程中,随着距离的增加和不断受到山脉的阻挡,影响越来越小,所以我国降水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展示广州、武汉、北京、哈尔滨年降水量柱状图) 请大家思考两个问题: 1.四城市降水的季节分配均匀吗?降水集中在哪个季节? 2.四城市的雨季长短有何差异? 学生回答预设 1.不均匀,集中在夏季。

高空作业等级划分

高空作业等级划分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高空作业标准分级 本标准为高处作业的基础标准,是高处作业时采取劳动安全防护措施和加强劳动安全科学管理的依据。本标准适用于各种高处作业。 1 基本定义 高处作业 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均称为高处作业坠落高度基准面 通过最低坠落着落点的水平面,称为坠落高度基准面。 最低坠落着落点 在作业位置可能坠落到的最低点,称为该作业位置的最低坠落着落点*。 高处作业高度 作业区各作业位置至相应坠落高度基准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中的最大值,称为该作业区的高处作业高度。 * 其可能坠落范围半径R,根据高度h不同分别是: 当高度h为2--5m时,半径R为2m;

当高度h为5m以上至15m时,半径R为3m; 当高度h为15m以上至30m时,半径R为4m; 当高度h为30m以上时,半径R为5m。 高度h为作业位置至其底部的垂直距离。 2 高处作业的级别 高处作业高度在2--5m时,称为一级高处作业。 高处作业高度在5m以上至15m时,称为二级高处作业。 高处作业高度在15m以上至30m时,称为三级高处作业。 高处作业高度在30m以上时,称为特级高处作业。 3 高处作业的种类和特殊高处作业的类别 高处作业的种类分为一般高处作业和特殊高处作业两种。 特殊高处作业包括以下几个类别: 3.2.1 在阵风风力六级(风速s)以上的情况下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强风高处作业。在高温或低温环境下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异温高处作业。 降雪时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雪天高处作业。

降雨时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雨天高处作业。 室外完全采用人工照明时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夜间高处作业。 在接近或接触带电体条件下进行的高处作业,统称为带电高处作业。 在无立足点或无牢靠立足点的条件下进行的高处作业,统称为悬空高处作业 对突然发生的各种灾害事故,进行抢救的高处作业,称为抢救高处作业。 一般高处作业系指除特殊高处作业以外的高处作业。 4 标记 高处作业的分级,以级别、类别和种类标记。一般高处作业标记时,写明级别和种类;特殊高处作业标记时,写明级别和类别,种类可省略不写。 例1:三级,一般高处作业; 例2:一级,强风高处作业; 例3:二级,异温、悬空高处作业。

中国水利统计年鉴2011_1-142010年主要城市降水量_

江河湖泊及水资源 1-14 2010年主要城市降水量 Monthly Precipitation of Major Cities in 2010 单位:毫米unit: mm 城市City 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全年 Total of Jan. Feb. Mar. Apr. May June July Aug. Sept. Oct. Nov. Dec. the Year 北京Beijing 10.4 2.6 22.2 17.5 29.5 88.7 34.0 177.8 80.8 59.0 522.5 天津Tianjin 5.0 4.4 8.1 7.9 21.0 49.8 124.7 56.4 44.5 32.1 1.5 355.4 石家庄Shijiazhuang 1.2 12.0 16.1 15.7 19.3 15.7 75.8 155.3 109.6 10.4 1.8 432.9 太原Taiyuan 9.8 6.6 27.7 26.5 4.2 52.8 124.8 104.5 19.7 376.6 呼和浩特Hohhot 2.8 2.0 23.8 21.9 75.2 17.1 37.3 97.4 125.6 64.8 1.6 469.5 沈阳Shenyang 11.6 26.2 30.6 72.7 134.8 35.5 149.1 356.9 56.0 52.4 87.1 23.7 1036.6 长春Changchun 7.1 9.6 23.4 42.2 162.0 30.5 276.3 205.9 7.9 41.0 51.7 20.7 878.3 哈尔滨Harbin 4.6 17.6 26.8 44.4 115.6 68.3 184.7 57.8 16.5 13.9 22.2 18.9 591.3 上海Shanghai 40.6 80.2 172.8 96.3 60.9 100.4 124.0 202.0 120.5 81.0 5.0 45.2 1128.9 南京Nanjing 18.8 115.6 117.8 197.9 56.1 62.1 343.2 142.1 181.1 32.1 7.6 24.0 1298.4 杭州Hangzhou 37.1 151.2 300.4 127.9 65.1 163.3 256.5 164.6 212.9 158.0 25.5 65.6 1728.1 合肥Hefei 19.7 84.2 120.7 160.7 91.7 106.5 340.5 150.5 185.7 27.7 8.0 20.9 1316.8 福州Fuzhou 63.4 138.8 166.1 326.2 173.9 315.0 122.8 53.2 132.2 61.7 10.8 40.4 1604.5 南昌Nanchang 86.9 109.4 276.7 302.5 501.0 404.4 144.1 63.1 104.5 55.5 19.6 143.5 2211.2 济南Ji’nan 6.7 21.2 15.7 11.0 37.4 84.1 155.4 421.8 64.6 1.5 1.5 820.9 郑州Zhengzhou 0.2 13.2 15.4 54.6 21.6 18.7 152.6 178.6 141.1 2.8 1.5 600.3 武汉Wuhan 28.5 49.5 150.6 140.3 138.7 152.7 389.7 83.6 91.0 83.5 14.6 15.2 1337.9 长沙Changsha 31.0 63.8 141.2 174.6 323.1 276.4 75.3 141.9 173.6 61.3 36.5 127.7 1626.4 广州Guangzhou 69.5 71.7 19.0 256.7 584.5 322.7 164.9 250.5 558.6 28.9 2.1 24.5 2353.6 南宁Nanning 150.7 3.8 9.1 126.8 168.4 282.1 326.1 103.8 161.5 2.5 10.1 32.0 1376.9 海口Haikou 52.0 22.1 7.5 60.9 136.9 113.1 219.3 424.5 109.3 1212.9 64.9 21.7 2445.1 重庆(沙坪坝)Chongqing(Shapingba) 20.8 13.4 47.4 141.6 121.9 197.1 185.0 105.6 57.2 62.5 56.7 35.5 1044.7 成都(温江)Chengdu(Wenjiang) 0.3 3.1 21.5 29.1 66.1 106.3 238.2 291.9 150.0 16.6 6.2 7.5 936.8 贵阳Guiyang 7.1 6.3 23.3 57.2 95.0 189.9 140.3 144.1 156.7 104.2 38.8 47.1 1010.0 昆明Kunming 3.4 22.1 27.9 43.6 84.3 159.5 215.4 98.8 150.1 34.9 29.1 869.1 拉萨Lhasa 0.1 2.9 5.0 8.8 35.2 86.3 142.7 70.1 8.7 359.8 西安Xi’ an 11.0 18.8 47.1 41.9 25.6 106.4 150.1 72.0 43.4 10.3 0.7 527.3 兰州(皋兰)Lanzhou(Gaolan) 0.8 0.5 0.2 16.0 47.0 44.8 10.3 18.6 31.8 20.6 1.4 192.0 西宁Xining 1.2 1.2 4.2 17.6 99.0 50.8 58.2 65.4 72.6 33.2 0.4 1.2 405.0 银川Yinchuan 10.1 0.6 5.3 31.1 67.8 34.6 4.0 39.4 13.4 206.3 乌鲁木齐Urumqi 15.6 9.5 46.8 30.0 26.2 31.2 13.2 12.5 5.1 32.5 28.3 31.5 282.4 注本表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11》。 Note Figures in the table come from China Statistical Y earbook 2011. 19

九大作业票定义、等级及预防措施。

九大作业票定义、等级及预防控制措施 作业(票据)名称: 一、高处作业 定义:凡距坠落高度基准面2m及其以上,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等级划分: 1、作业高度在2米至5米时,称为一级高处作业。 2、作业高度在5米以上至15米时,称为二级高处作业。 3、作业高度在15米以上至30米时,称为三级高处作业。 4、作业高度在30米以上时,称为特级高处作业。 预防控制措施: 1、从事高处作业人员身体素质必须符合要求并定期进行体检。 2、高空作业前,必须办理高处作业票据并对有关防护实施及个人安全防护用品进行检查,不得在安全隐患的情况下强令或强行冒险作业。 3、作业时衣着要灵便,禁止穿硬鞋、带钉和易滑的鞋,必须按规定使用安全带,安全带必须高挂低用,挂设点必须安全可靠。 4、高处作业所携带物品要堆放平稳,不得妨碍作业,并有防止坠落的措施;使用工具应防止工具坠落伤人的措施;工具用完应随手放入工具袋内;上下传递物件时,禁止抛掷。 5、使用梯子登高作业时,梯子不得缺档,不得垫高使用,使用时上端要固定牢靠,下端应有防滑措施。脚手架上禁止使用梯子登高作业。 6、单面梯工作时角度以75度左右为宜;人字梯上部夹角以35度~45度为宜。使用时第一档或第三档之间应设置拉撑。禁止两人同时在梯子上作业。在通道处使用梯子时,应有人监护或设置围栏。

7、没有安全防护设施时,禁止在屋架的上弦、支撑、挑架的挑梁和未固定的构件上行走或作业。高处作业与地面连续时,应设通讯装置,专人负责。 8、在有斜面的建筑结构层面上,应有防滑措施。 9、作业点拉警戒线设立警戒标志,并有专人监护;一级、二级高处作业由本厂安环部签字监护,三级、特高级高处作业由集团安环部签字监护,制定应急预案并有技术人员和专家到场分析评估。 作业(票据)名称: 二、动火作业 定义:是在禁火区进行能直接或间接产生明火4类常规作业,如适用电焊、气焊(割)、喷灯、电钻、砂轮等进行可能产生火焰、火花和炽热表面的非常规作业。 等级划分: 1、特殊动火作业:在生产运行状态下的易燃易爆生产装置、输送管道、 储罐、容器等部位上及其他特殊危险场所进行的动火作业,带压不置换动火作业按特殊动火作业管理。 2、一级动火作业:在设备停机状态下,在易燃易爆场所进行的除特殊 动火作业以外的动火作业,厂区易燃管道上的动火作业按一级动火作业管理。 3、二级动火作业:生产装置或系统全部停车,装置经清洗、置换、取 样分析合格并采取安全隔离措施后,可根据其火灾、爆炸危险性较小的动火作业可按二级动火作业管理。 4、三级动火作业:除二级及以上动火作业以外的禁火区动火作业。

高空作业标准

高空作业 一、空高作业概述 1、所谓高处作业是指人在一定位置为基准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国家标准 GB3608—93《高处作业分级》规定:“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作业,都称为高处作业。”根据这一规定,在建筑业中涉及到高处作业的范围是相当广泛的。在建筑物内作业时,若在2M以上的架子上进行操作,即为高处作业。 为了便于操作过程中做好防范工作,有效地防止人与物从高处坠落的事故,根据建筑行业的特点,在建筑安装工程施工中,对建筑物和构筑物结构范围以内的各种形式的洞口与临边性质的作业、悬空与攀登作业、操作平台与立体交叉作业,以及在结构主体以外的场地上和通道旁的各类洞、坑、沟、槽等工程的施工作业,只要符合上述条件的,均作为高处作业对待,并加以防护。

2 、脚手架、井架、龙门架、施工用电梯和各种吊装机械设备在施工中使用时所形成的高处作业,其安全问题,都是各工程或设备的安全技术部门各自作出规定加以处理。 3、对操作人员而言,当人员坠落时,地面可能高低不平。上述标准所称坠落高度基准面,是指通过最低的坠落着落点的水平面。而所谓最低的坠落着落点,则是指当在该作业位置上坠落时,有可能坠落到的最低之处。这可以看作是最大的坠落高度。因此,高处作业高度的衡量,以从各作业位置到相应的坠落基准面之间的垂直距离的最大值为准。 二、高处坠落事故预防、控制 依据安全管理的客观要求,运用安全与事故的运动规律和预防、控制事故的规律,为了改变人的异常行为、物的异常状态,以及人与物的异常结合,从本质上超前有效预防、控制高处坠落事故,分为具体预防、控制和综合预防、控制。

1、高处坠落事故的具体预防、控制高处坠落事故的具体预防、控制,是依据不同类型高处坠落事故的具体原因,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对每类高处坠落事故进行具体预防、控制要点。 (1)洞口坠落事故的预防、控制要点:预防留口、通道口、楼梯口、电梯口、上料平台口等都必须设有牢固、有效的安全防护设施(盖板、围栏、安全网);洞口防护设施如有损坏必须及时修缮;洞口防护设施严禁擅自移位、拆除;在洞口旁操作要小心,不应背朝洞口作业;不要在洞口旁休息、打闹或跨越洞口及从洞口盖板上行走;同时洞口还必须挂设醒目的警示标志等。 (2)脚手架上坠落事故的预防、控制要点;要按规定搭设脚手架、铺平脚手板,不准有探头板;防护栏杆要绑扎牢固,挂好安全网;脚手架载荷不得超过 270kg/m2;脚手架离墙面过宽应加设安全防护;并要实行脚手架搭设验收和使用检查制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高处作业分级标准

高处作业分级 国家标准局 高处作业分级 国家标准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3608—83(国家标准局1983年4月15日发布1984年1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为高处作业的基础标准,是高处作业时,采取劳动安全防护措施和加强劳动安全科学管理的根据。 本标准适用于各种高处作业。 1.基本定义 1.1高处作业 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米以上(含2米)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均称为高处作业。 1.2坠落高度基准面 通过最低坠落着落点的水平面,称为坠落高度基准面。

1.3最低坠落着落点 在作业位置可能坠落到的最低点,称为该作业位置的最低坠落着落点。※※其可能坠落范围半径R,根据高度h不同分别是: 当高度h为2米至5米时,半径R为2米; 当高度h为5米以上至15米时,半径R为3米; 当高度h为15米以上至30米时,半径R为4米; 当高度h为30米以上时,半径R为5米。 高度h为作业位置至其底部的垂直距离。 1.4高处作业高度 作业区各作业位置至相应坠落高度基准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中的最大值,称为该作业区的高处作业高度。 2.高处作业的级别 2.1高处作业高度在2米至5米时,称为一级高处作业。 2.2高处作业高度在5米以上至15米时,称为二级高处作业。 2.3高处作业高度在15米以上至30米时,称为三级高处作业。 2.4高处作业高度在30米以上时,称为特级高处作业。 3.高处作业的种类和特殊高处作业的类别 3.1高处作业的种类分为一般高处作业和特殊高处作业两种。 3.2特殊高处作业包括以下几个类别: 3.2.1在阵风风力六级(风速10.8米/秒)以上的情况下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强风高处作业。

最完整的基于ArcGIS的中国降水量分布图制作

《GIS应用技术》课程 课间实验报告 基于ArcGIS的中国 2011年降水量分布图制作 姓名:学号 班级: 指导教师: 测量与空间信息处理实验 基于ArcGIS的中国 2011年降水量分布图制作 一、实验目的及所用软件版本 1、实验目的 (1)了解和熟悉ArcGIS的基本操作和工作原理 (2)了解和熟悉ArcGIS底图制作、空间降水插值、地图整饰直到最后成图的整个过程的基本操作 2、实验软件所用版本 实验软件 二、实验内容及问题背景 1、实验内容 本次实验主要内容包括以下部分:

(1)底图的制作。这一部分介绍衬托专题图的底图的制作,这一部分的结果还可以作为其它专题图的底图; (2)中国年降水量插值。这一部分介绍用ArcGIS的空间插值方法将气象站点的降水量数据插值得到全国范围内的降水分布; (3)地图整饰。这一部分介绍添加地图要素和美化及最后出图; 当前绝大多数的GIS软件都能够提供对数据处理的功能,本实验以为例完成以上工作。 2、实验内容所涉及的问题背景 在今年的Esri中国用户大会上,我听了几场关于ArcGIS用于制图方面的讲座,也在体验区与Esri中国的技术老师有一些交流。一直觉得ArcGIS在空间数据管理和分析方面很强大,而在制图方面却表现得不怎么样。我看到在国内很多人制图用的是CorelDraw、AI(可能不仅仅是国内,国外的专业制图也是),诚然这些软件作为专门的图形软件,在很多方面有不可比拟的优势,但是对于地理信息制图来说,图形不能和地理信息相关联却是这些软件最大的软肋。而ArcGIS越来越注重在制图方面的发展与应用,每年举办的制图大赛就是推广之一。 三、实验原理与数学模型 本实验主要从实际要求出发,经过对以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的制作为例详细地介绍了数据的获取、预处理、空间降水插值直到最后成图的整个过程。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底图的制作。这一部分介绍衬托专题图的底图的制作,这一部分的结果还可以作为其它专题图的底图;

登高作业概念含义和分级

登高作业概念含义和分 级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登高作业概念、含义和分级一、登高作业概念 在施工现场,常常借助于登高用具或登高设施,在攀登条件下进行的高处作业,这类作业称攀登作业,亦称登高作业。 攀登作业主要是利用梯子攀登和结构安装中的登高作业。这类作业较易发生危险,因此,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应该考虑并确定施工所需要的各种登高和攀登设施。一般地说,各种登高行动应尽量利用现成条件,如借助于建筑结构和脚手架上的登高梯道或载人的垂直运输设备,如施工用电梯等。所以在整个施工工期内,所有各类人员的上下,都必须在规定的通道上行走,不允许在阳台之间等非正规通道作登高或跨越,也不能利用吊车臂架或脚手架杆件等施工设备进行攀登。 二、高处作业的含义 所谓高处作业是指人在一定位置为基准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国家标准 GB3608—93《高处作业分级》规定:“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作业,都称为高处作业。”根据这一规定,在建筑业中涉及到高处作业的范围是相当广泛的。在建筑物内作业时,若在2M以上的架子上进行操作,即为高处作业。

为了便于操作过程中做好防范工作,有效地防止人与物从高处坠落的事故,根据建筑行业的特点,在建筑安装工程施工中,对建筑物和构筑物结构范围以内的各种形式的洞口与临边性质的作业、悬空与攀登作业、操作平台与立体交叉作业,以及在结构主体以外的场地上和通道旁的各类洞、坑、沟、槽等工程的施工作业,只要符合上述条件的,均作为高处作业对待,并加以防护。 脚手架、井架、龙门架、施工用电梯和各种吊装机械设备在施工中使用时所形成的高处作业,其安全问题,都是各工程或设备的安全技术部门各自作出规定加以处理。 对操作人员而言,当人员坠落时,地面可能高低不平。上述标准所称坠落高度基准面,是指通过最低的坠落着落点的水平面。而所谓最低的坠落着落点,则是指当在该作业位置上坠落时,有可能坠落到的最低之处。这可以看作是最大的坠落高度。因此,高处作业高度的衡量,以从各作业位置到相应的坠落基准面之间的垂直距离的最大值为准。DvNews 三、高处作业分级 坠落高度越高,危险性就越大。所以,按照不同的坠落高度,高处作业又可分为I级、Ⅱ级、Ⅲ级和Ⅳ级的四个等级,其相应的高度分别是2m~5m,5m~15m,15m~30m,30m以上。

高处作业的分级和种类

编号:SM-ZD-51003 高处作业的分级和种类Organize enterprise safety management planning, guidance, inspection and decision-making, ensure the safety status, and unify the overall plan objectives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高处作业的分级和种类 简介:该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安全管理工作中组织实施企业安全管理规划、指导、检查和决策等事项,保证生产中的人、物、环境因素处于最佳安全状态,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1.高处作业的分级 (1)高处作业高度在2~5m时,称为一级高处作业。 (2)高处作业高度在5~15m时,称为二级高处作业。 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均称为高处作业。 (3)高处作业高度在15~30m时,称为三级高处作业。 (4)高处作业高度在30m以上时,称为特级高处作业。 2.高处作业的种类 高处作业的种类分为一般高处作业和特殊高处作业两种。特殊高处作业包括以下几个类别: (1)在阵风风力六级(风速10.8m/s)以上的情况下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强风高处作业。 (2)在高温或低温环境下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异温高处作业。 (3)降雪时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雪天高处作业。

高空作业等级

高空作业安全等级及相关要求 一、高空作业: 从事在坠落高空离基准面2米及以上或有坠落可能存在的工作,均称高空作业。 二、高空作业分级: 高空作业高度在2m-5m时称为一级高空作业。 高空作业高度在5m-15m时称为二级高空作业。 高空作业高度在15m-30m时称为三级高空作业。 高空作业高度在≥30m时称为特级高空作业。 三、高空作业审批: 一级高空作业由区域/车间安全工程师审批。(或由施工单位负责人及区域项目总承包安全员审批) 二级高空作业除上述审批外还须由区域/车间安全工程师及项目经理审批。(或区域项目总承包安全员及项目经理审批) 三级(及以上)高空作业除上述审批外还必须由项目安全工程师及项目部经理审批。 四、高空作业施工管理人员的职责: 1)进行高空作业必须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操作人员必须配备使用个人防护装备。 2)各施工单位安全管理人员保证高空坠落防护措施行之有效。 五、操作人员职责: 1)进行高空作业前应仔细检查个人防护装备和相关安全装置的安全可靠性。 2)如有安全问题不能解决导致高空作业人身安全无保障,可拒绝冒险作业。 六、安全规定: 1)从事高空作业人员必须健康状况良好。患有高血压、心脏病、严重贫血、高度近视、美尼尔氏症、癫痫等有禁忌症的人员,禁止从事高空作业。 2)需要进行高空作业的部门,必须在操作前认真“登高作业审批单”,经审批同意且落实各类防范措施后方能作业。 3)从事高空作业的部门在作业现场应指定专人监护。监护人员负责在作业中督促登高作业人员遵章守纪,发现危险情况时有权命令其停止作业。 4)登高作业人员必须佩带安全带,到达工作位置必须将安全带系在牢靠的挂钩点上。 5)登高作业人员移动时,要保证安全带能有效挂钩,防止坠落。 6)登高作业人员随身携带的工具必须系在身上,不得上下抛掷;随带的材料等物,应放在不易坠落的稳妥之处;较大的工具、工件等物应栓在牢固的物体上,零星工具、材料应放在工具袋中。 7)高空与地面之间传递物品时必须使用吊篮或用绳索系紧,禁止抛物。

中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

一、單選題: 1.中國年降水量空間分布,大致呈東南向西北遞減,這是受下列那一因素的影響?(A)緯度的高 低(B)地勢的高低(C)山脈的走向(D)距海遠近及夏季風向。 2.山脈迎風面和背風面雨量差異很大,由此推論有關雨量分布的敘述何者錯誤?(A)大興安嶺東 坡雨量較西坡多(B)太行山西坡雨量較東坡少(C)秦嶺北麓雨水較南麓多(D)喜馬拉雅山南麓雨水較北麓多。 3.有關中國氣候的敘述,下列說明何者正確?(A)七月0℃等溫線大致與秦嶺淮河一致(B)750 ㎜等雨量線是季風氣候和乾燥氣候的分界(C)南船北馬以500㎜等雨量線為界(D)溫帶草原氣候和沙漠氣候以250㎜等雨量線為分類依據。 4.海陸【比熱的差異】是中國形成季風因素之一,下列有關比熱的差異的敘述,何者正確?(A) 海洋比熱較陸地大(B)海洋吸熱散熱都較陸地快(C)陸地吸熱散熱都較海洋慢(D)陸地比熱較海洋大。 5.近年來台灣受到沙塵暴侵襲,空氣品質不佳,下列有關沙塵暴的敘述,何者錯誤?(A)發生在 中國西北地區(B)常見於夏季(C)人禍因素是過度使用(D)盛行於冬季季風吹送時 6.人口金字塔可以幫助我們了解一地區的人口結構。請問:從人口金字塔可觀察推算到什麼? (甲)出生、死亡率(乙)識字率(丙)扶養比(丁)男女性別比(A)甲乙丙(B)甲丙丁(C)甲乙丁 (D)乙丙丁。 7.下列有關臺灣和大陸人口的分布共同點,何者正確?(甲) 人口分布集中在開發較早的地區(乙) 人口集中在地形平坦的地區(丙)人口均集中在西半部(丁)人口分布均受氣候﹑政策影響?(A) 甲乙 (B)乙丙(C)乙丁(D)丙丁。 8.中國人口種總數約13億佔世界人口的1/5強,為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請問;下列何者「不是」 中國人口眾多所造成的問題?(A)糧食資源不足(B)人口素質低落(C)男女性別失調(D)失業率高 9.中國有【黃梅無雨半年荒】之說,顯然黃梅季節適時的雨水有利農業生產。下列有關梅雨的敘述 何者正確?(甲)在每年5、6月發生(乙)陸上氣團逐漸消退,海上氣團逐漸增強,產生滯留鋒(丙)華中梅雨比華南早約一個月(丁)入梅、出梅時間各地不同,結束的早晚與水旱災有極大關係。(A)甲乙丙(B)甲乙丁(C)乙丙丁(D)甲丙丁。 10.右圖為中國歷年都市化程度趨勢圖。由圖可知1980年代以後都市化 程度顯著加速,這種現象與下列何者有關?(A)政治民主化 (B)教育普及(C)經濟改革開放(D)人口快速增加。 11.中國的沙漠氣候區有【朝穿皮襖午穿紗,抱著火爐吃西瓜】的俗諺, 導致這種現象的主因是下列哪一種氣候特徵造成? (A)年溫差大(B)降水量少(C)多強風(D)日溫差大 12.以工業發展條件而言,眾多的人口為中國提供哪些優勢?(甲)原料(乙)市場(丙)動力(丁)勞工 (A)甲丙(B)甲丁(C)乙丙(D)乙丁。

我国的降水分布及原因

影响我国降水主要因素有哪些 我国气候特点是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范围广,雨热同期,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时间分布:季节分配不均匀,夏季多冬季少,年纪变化大。各地区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6--8月),在东部季风区,随着夏季风向北扩张,愈往北或愈深入内陆,雨量愈加集中。北方夏季降水量占全年的65--75%,而南方不到50%。呼和浩特夏季降水占全年的67.5%,赤峰占72.5%,而南宁和贵阳分别占48.8%和46.6%。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区夏季降水量占全年的70%以上,最大降水量在雅鲁藏布江西部河谷占80%以上。全国仅有少数地区,如伊犁河谷阿尔春地区四季降水均匀,各占全年的20--30%左右 空间分布: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区大于1600毫米的降水量带,有广西、云南、海南、西藏的一部分和湘西、鄂西地区,其中广西、云南、海南的一些山地以及西藏东南喜马拉雅山东南坡,年降水量可达2000毫米以上。喜马拉雅山南翼迎风坡的巴昔卡年降水量约4500毫米,是我国大陆上最大的降水中心,在全国仅次于台湾岛火烧寮(年降水量6557.8毫米)。五指山迎风坡的琼中年降水量达2447 毫米,位于印度洋西南季风迎风财坡面上的云南西盟达2812.9毫米,均为我国著名的多雨中心。达到800──1600毫米的降水量带,有广西、贵州、四川西部的大部分地区,达到400──800毫米的降水量带,分布在大兴安岭山地、内蒙古高原东南边缘和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地区;达到200─400毫米的降水量带,分布在内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东部,以及西北内陆地区的天山、阿尔泰山迎风坡低山地带。新疆、内蒙古西部、宁夏、青海、西藏北部和甘肃河西走廊的民族地区等西北广大内陆干旱地区,年降水量为100 毫米左右。准噶尔盆地为100--200毫米,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在50毫米以下。吐鲁番盆地西侧的托克逊年降水量5.9毫米,天山东端靠近中蒙边境的淖毛湖为12.5毫米,均是我国雨量最少的地方。 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大是季风气候的一个特点,每年季风退时间的迟早和雨带在某一地区停留时间的长短都使得每年的降水量出现差异。一般说,降水量多的地区,降水的年际变化较小;反之,变化就大。我国降水变化最小的地区在云南南部,全国降水变化最大的是西北干旱地区。 影响我国降水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有:大气环流、海陆位置、纬度位置、地形、下垫面、人类活动等。其中地形、下垫面、人类活动因素影响的主要是局地降水分布,而、大气环流、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是影响我国降水分布的最主要因素。 1.纬度位置决定着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进而影响降水分布。我国雨带的推移和副热带高气压的季节移动趋势是一致的,即我国的降水很大程度上受到副高的控制。五月份,北上的暖湿气流与南下的冷空气在南岭一带相遇,雨带在此徘徊,华南雨季开始;六月份,雨带随锋面推移到长江流域,并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大约摆动一个月左,阴雨连绵,此时正值梅子黄熟时节,称为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季节;七、八月份,雨带随锋面推进到华北、东北等地,我国北方降水量显著增加;九月份,北方冷空气势力增大,雨带随锋面迅速撤回到长江以南,加上有台风雨配合,此时华南雨水仍较多。有的年份,副热带高气压势力较强,北进速度快,则会出现南旱北涝的情况,有的年份,副热带高气压势力弱,长期在低纬度徘徊,则会出现南涝北旱的局面。 2.大气环流(季风)对降水的影响.我国的降水分布,东南沿海>1000mm,秦淮一线800mm,西北非季风区<400mm,南疆中部<50mm,因而可以得出中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规律:自东南

我国降水量及特征原因

中国降水—— 1引言: 大家在被北京也待了一段时间了,应该可以很明显的感受到,这是一个夏秋降水多,而冬春降水少的城市。 今天,我们就通过读图的方法,让大家了解中国的降水特征。 2空间分配: A.首先来看这张图——《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它显示的是中国各地年平均降水量的情况 B.我们先来看一下图例——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降水量范围——如这种颜色表示。。。 C.然后看图,一眼看去,很明显,从东南向西北,颜色整体上是由蓝向绿过渡,那么可以看出降水量的一个分布规律——我国年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不断减少。 原因——主要是受海陆位置影响,东南距海近,受夏季风带来的水汽影响,降水多。 西北距海远,受夏季风影响小,降水少。 D.我们再看,图中有两个极值—— 一个位于台湾的火烧寮:它的年降水量达到8408mm,是我国年降水量最多的地方 另一个位于我国的南疆托克逊,年降水量仅达5.9mm,是我国年降水量最少的地方 E. 最后,我们来看一看几条比较重要的等降水量线—— 首先是中间的这条,表示的是800mm的等降水量线,那么,结合我们已有的知识,可以发现,这条线大致通过秦岭-淮河一线,这条等降水量线和很多自然要素界限吻合。

再来看看稍北的400mm等降水量线,它从大兴安岭西坡,经过阴山、吕梁山、巴颜喀拉山、唐古拉山、冈底斯山,终止于雅鲁藏布江河谷。 这条线东南气候湿润,适宜森林生长,是我国主要农耕地带; 此线西北气候干旱,为草原地带,是我国主要牧区。 而200mm的这条则是沿着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到冈底斯山一线。是草原 和荒漠的大致分界线。 B.在时间上: 1.年内变化 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越往北部集中性越强。雨季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北方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此外,降水量的年际变化 大。 年内降水不均,主要集中在夏季(下图所示) (原因): a.降水的季节变化与夏季风的进退迟早有关。 b.降水的年际变化与夏季风进退规律反常有关。 影响降水的因素: a.纬度位置:南北跨纬度50度,来自太平洋、印度洋的水汽难以深入内陆; b.海陆位置:中纬度地区离海远近不同,降水差异大;

高处作业的分级标准

高处作业的分级标准 注:a、高处作业是以国家标准《高处作业分数》GB3608-83为基础。 b、高处作业是根据高处作业的作业高度和平均工作日高处作业的时间,并考虑高处作业种类来计算分级指数。 接触电离辐射危害程度的分级标准 注:该分级标准根据国家标准《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的规定,通过测定电离辐射作业人员的年有效剂量当量来进行评级。 接触粉尘危害程度的评价标准 注:a、该标准执行国家标准GB5817-86《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 b、该标准通过测定粉尘接触时间、肺总通气量、粉尘浓度超标倍数、粉尘游离、SO2含量来计算分级指数。 接触高温危害程度的评价标准 接触高温危害程度分级标准(一)

接触高温危害程度分级标准(二) 注:a、该指标执行国家标准GB4200-84《高温作业分级标准》 b、夏季室外通风设计计算温度小于30摄氏度的地区按表(一)分级,等于或高于30摄氏度的地区按表(二)分级。 c、对于高温高湿作业岗位,若工作地点的相对湿度大于80%,则在根据温差分出的级别上加1即作为该岗位的级别。 d、对于接触热辐射危害程度评价标准,通过测定作业岗位的接触时间和辐射热的强度来计算分级指数(见下表) 接触热辐射作业危害程度分级标准 接触局部震动危害程度的分级标准 注:该标准是根据国家标准《作业场所局部振动卫生标准》和《手动振动测量规范》的规

定,通过测定局部振动最大轴向的振动加速度和接振时间,计算4小时等能量频率计权振动加速度[ ]进行分级。 接触危害程度的评价标准 注:a、该标准执行国家标准GB2331-90《有毒作业分级》 b、该标准通过测定接触毒物的时间和毒物浓度的超标倍数,并根据毒物本身的危害程度级别来计算分级指数。 接触噪声危害程度的评价标准 注:a、该标准根据冶金工业部部颁标准《冶金工业噪声危害程度分级》进行分级。 b、测定工人在岗位上不同作业点接触噪声的强度(A声级)和接触时间,计算出工作日连续等效A声级[leqdB(A)] 井下、露天作业分级标准 注:井下、露天作业根据岗位劳动者在井下、露天环境中的平均工作日作业时间率进行分级。 其他化学性有害因素的评价标准

高空作业等级划分

高空作业标准分级 本标准为高处作业的基础标准,是高处作业时采取劳动安全防护措施和加强劳动安全科学管理的依据。本标准适用于各种高处作业。 1 基本定义 1.1 高处作业 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 以上 (含 2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 业,均称为高处作业 1.2 坠 落高度基准面 通过最低坠落着落点的水平面,称为坠落高度基准面。 1.3 最低坠落着落点 在作业位置可能坠落到的最低点,称为该作业位置的最低坠落着落点*。 1.4 高处作业高度 作业区各作业位置至相应坠落高度基准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中的最大 值,称为该作业区的高处作业高度。 * 其可能坠落范围半 径R,根据高度 h 不同分别是: 当高度 h 为 2--5m 时,半径 R 为 2m; 当高度 h 为 5m 以上至 15m 时,半径 R 为 3m; 当高度 h 为 15m 以上至 30m 时,半径 R 为 4m; 当高度 h 为 30m 以上时,半径 R 为 5m。 高度 h 为作业位置至其底部的垂直距离。 2 高处作业的级别 2.1 高处作业高度在2--5m 时,称为一级高处作业。 2.2 高处作业高度在5m 以上至 15m 时,称为二级高处作业。 2.3 高处作业高度在15m 以上至 30m 时,称为三级高处作业。 2.4 高处作业高度在30m 以上时,称为特级高处作业。 3高处作业的种类和特殊高处作业的类别 3.1 高处作业的种类分为一般高处作业和特殊高处作业两种。 3.2 特殊高处作业包括以下几个类别: 3.2.1 在阵风风力六级( 风速 10.8m/s)以上的情况下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强风高处作业。 3.2.2 在高温或低温环境下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异温高处作业。 3.2.3 降雪时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雪天高处作业。 3.2.4 降雨时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雨天高处作业。 3.2.5 室外完全采用人工照明时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夜间高处作业。 3.2.6 在接近或接触带电体条件下进行的高处作业,统称为带电高处作业。 3.2.7 在无立足点或无牢靠立足点的条件下进行的高处作业,统称为悬空高处作业 3.2.8 对突然发生的各种灾害事故,进行抢救的高处作业,称为抢救高处作业。 3.3 一般高处作业系指除特殊高处作业以外的高处作业。 4标记 高处作业的分级,以级别、类别和种类标记。一般高处作业标记时,写明级别和种类; 特殊高处作业标记时,写明级别和类别,种类可省略不写。

高空作业等级划分

高空作业等级划分-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高空作业标准分级 本标准为高处作业的基础标准,是高处作业时采取劳动安全防护措施和加强劳动安全科学管理的依据。本标准适用于各种高处作业。 1 基本定义 1.1 高处作业 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均称为高处作业 1.2 坠落高度基准面 通过最低坠落着落点的水平面,称为坠落高度基准面。 1.3 最低坠落着落点 在作业位置可能坠落到的最低点,称为该作业位置的最低坠落着落点*。 1.4 高处作业高度 作业区各作业位置至相应坠落高度基准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中的最大值,称为该作业区的高处作业高度。 * 其可能坠落范围半径R,根据高度h不同分别是: 当高度h为2--5m时,半径R为2m; 当高度h为5m以上至15m时,半径R为3m; 当高度h为15m以上至30m时,半径R为4m; 当高度h为30m以上时,半径R为5m。 高度h为作业位置至其底部的垂直距离。 2 高处作业的级别 2.1 高处作业高度在2--5m时,称为一级高处作业。 2.2 高处作业高度在5m以上至15m时,称为二级高处作业。 2.3 高处作业高度在15m以上至30m时,称为三级高处作业。 2.4 高处作业高度在30m以上时,称为特级高处作业。 3 高处作业的种类和特殊高处作业的类别 3.1 高处作业的种类分为一般高处作业和特殊高处作业两种。 3.2 特殊高处作业包括以下几个类别: 3.2.1 在阵风风力六级(风速10.8m/s)以上的情况下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强风高处作业。 3.2.2 在高温或低温环境下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异温高处作业。 3.2.3 降雪时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雪天高处作业。 3.2.4 降雨时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雨天高处作业。 3.2.5 室外完全采用人工照明时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夜间高处作业。 3.2.6 在接近或接触带电体条件下进行的高处作业,统称为带电高处作业。 3.2.7 在无立足点或无牢靠立足点的条件下进行的高处作业,统称为悬空高处作业 3.2.8 对突然发生的各种灾害事故,进行抢救的高处作业,称为抢救高处作业。 3.3 一般高处作业系指除特殊高处作业以外的高处作业。 4 标记

蒸发量

实验四流域蒸发测验 水由液态或固态转变成汽态,逸入大气中的过程称为蒸发。而蒸发量是指在一定时段内,水分经蒸发而散布到空中的量。 通常用蒸发掉的水层厚度的毫米数表示,水面或土壤的水分蒸发量,分别用不同的蒸发器测定。 一般温度越高、湿度越小、风速越大、气压越低、则蒸发量就越大;反之蒸发量就越小。 土壤蒸发量和和水面蒸发量的测定,在农业生产和水文工作上非常重要。雨量稀少、地下水源及流入径流水量不多的地区,如蒸发量很大,即易发生干旱。 蒸发使地面的水分升到空气中,而降雨降雪是空气的水分落到地面上。它们不仅是两个相反的过程,也是相互依存的两个过程。如果地面上的水分不再通过蒸发进入空气中,不出10天地球上再也看不到雨雪了。 蒸发不仅与降水相互依存,它们还与地面的河流有关。在极度干旱的地区,降水量很小。它的实际蒸发量与降水量是相等的。那里的地面上没有河流,连干枯的小河沟也没有。我国的沙漠地区就是这样的。在河流的源头或上游地区,那里的降水量比实际的蒸发是要大。这些多余的水分形成了河流,并且沿着河谷慢慢地流进了海洋或者湖泊。 在任何一个自然流域,它的蒸发、降水与河水流量都是基本平衡的。写成公式就是:任何一个闭合流域:降入流域的降水量=蒸发量+流出流域河水量。 测量 测量蒸发的仪器常用的有小型蒸发器、大型蒸发桶和蒸发皿等几种。 小型蒸发器是口径为20厘米,高约10厘米的金属的圆盆,盆口成刀刃状,为防止鸟兽饮水,器口上部套一个向外张成喇叭状的金属丝网圈。测量时,将仪器放在架子上,器口离地70厘米,每日放入定量清水,隔24小时后,用量杯测量剩余水量,所减少的水量即为蒸发量。 大型蒸发桶是一个器口面积为0.3平方米的圆柱形桶,桶底中心装一直管,直管上端装有测针座和水面指示针,桶体埋入地中,桶口略高于地面。每天20时观测,将测针插入测针座,读取水面高度,根据每天水位变化与降水量计算蒸发量。 蒸发皿的规格大都和雨量筒一样,也是20厘米直径的圆形器皿,皿口上沿也高出地面70厘米。蒸发皿深10厘米。正是因为它的厚度小于直径才称为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