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1.1太阳和影子(7)教案-附知识点梳理

合集下载

最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优秀教案全册

最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优秀教案全册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优秀教案全册第一单元1.太阳和影子【教学目标】1.了解太阳在天空中位置的变化与温度、时间变化的关系,知道同一物体在阳光下影子长短和方向变化的规律,并能运用太阳和太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来辨别方向,知道利用太阳光和太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为人们的生活做一些有益的事。

2.引导学生对日常事物进行观察、置疑,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养成长期观察的好习惯。

3.体会到宇宙万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建立起对宇宙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点】知道太阳与影子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观察一天中太阳与影子的变化规律。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

学生材料:【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猜谜导入1.师: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喜欢)好,老师考考你们。

大家仔细听:人人有个好朋友,乌黑身子乌黑头,太阳光下伴你走,一到黑处就分手。

生答(板书:影子)2.老师给大家表演一个与影子有关的节目,想看吗?(想)3.请大家注意看——师在开灯的屏幕前做动物手影:大雁。

4.游戏好玩吗?(好玩)想不想玩一玩?(想)那么谁能表演和老师不一样的?好!你来!生上台表演。

5.表演的太棒了!6.(师突然把投影灯光关上)提问:哎?影子怎么不见了?(因为没有光)7.好!要想看到影子,首先要有光。

板书:光8.可是有光就有影子吗?(教师打开幻灯机)看!怎么没有影子?(还要有物体)9.通过刚才的观察,想一想要看到清晰的影子需要那些条件呢?(要有光和物体)10.那我们来看(教师拿一块透明的薄玻璃片)哎!怎么没有影子?(因为它是透明的。

)11.小结:透明的物体,即使有光也不会有影子。

必须把光照在不透明的物体上,才能看见清晰的影子。

(板书:不透明物体)12.日常生活中,你还在什么情况下看见过影子?(月光下、灯光下、阳光下……)13.看来大家知道的还真不少,是的,灯光下、月光下、阳光下都能有物体的影子,今天我们先来研究太阳和影子。

补充课题:太阳和影子,生齐读。

苏教小学科学五上《1.1.太阳和影子》word教案(2)

苏教小学科学五上《1.1.太阳和影子》word教案(2)
2.组织学生到教室外选好参照物(如旗杆.房屋.大树等。)
3.提示:
(1)要站在同一地点观察;
(2)学生拳头有大有小,高度可能有误差,这是正常现象。
4.组织学生交流(要求学生说出在参照物的什么方位和当时太阳的高度)
5.组织学生观察教师立的标杆。(教师在早晨就立好标杆,每隔一小时,给标杆的影子画出长度和方向)
2.方法:
(1)组装日影仪或用橡皮泥固定一根10厘米的小棒在白纸,放在阳光下。
(2)用指南针确定方向,并做标识。
(3)每隔一小时,画出物体的影子,并在影子的顶端做好标记,记下当时的时间和温度,太阳和高度(拳头数)
3.提示:
观察记录延续一天;温度计放在太阳晒不到的地方。
付表格:
时间
8时
9时
10时
11时
12时
13时
14时
15时
16时
影长
温度
太阳高度
影像资料能轻松的讲学生带领到知识的学习中。为教师引入新课带来帮助。
让学生在同一地点,一段时间内观察同一物体,能让他们更真实的感受到物体产生的变化,并对物体的变化作出判断,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增强学生的观察及分析能力。
科学素养方面的训练,除了课堂的有限时间,更重要的是个长期的锻炼,也需要课外的坚持。在这一课中,涉及到时容的延伸与巩固。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太阳和影子第一课时
教学章节
第一单元
教学内容
太阳和影子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连续观测,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观察品质。
2.意识到完整的观察记录对结论的重要性。
科学探究:
1.知道一天中阳光下影子变化的规律。
2.知道简单测量太阳位置的方法,懂得研究事物要运用合适的方法。

苏教版科学五上《太阳和影子》全单元教案

苏教版科学五上《太阳和影子》全单元教案

太阳和影子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能够连续观察记录物体的影子变化。

科学知识:1、知道一天中阳光下影子变化的规律。

2、懂得一天中气温和影子与太阳的运动有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进持之以恒的观察品质。

意识到完整的观察记录对结论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认识影子的形成及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认识影子的变化规律。

教学准备教师——课间带领班级几个学生给影子的位置、长短做记号分组——记录纸,粉笔,橡皮泥。

铅笔,温度计,白纸,尺子,指南针,手电筒,细铁丝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谈话:今天,是开学的第一节科学课,老师要带同学们到操场看太阳,观察阳光下的影子。

(板书:太阳和影子)二、学习新课1、观察阳光下物体的影子(1)提要求:以小组为单位,观察阳光下哪里有影子?是什么的影子?并可以选择一些影子用粉笔把它画在地面上(2)分组活动(3)教师巡视并提问:你们有什么发现?什么情况下会出现影子?影子和实物有什么不同?(4)师生共同小结:影子的产生有2个条件,以一要有光源,二要有不透明的物体。

(5)讨论:从早上太阳升起到傍晚太阳落山,物体的影子有变化吗?2、了解影子变化规律(1)出去观察刚才做记号的影子。

(2)观察老师事先做记号的影子。

(3)汇报发现:一天中影子的长短、位置是变化的。

3、模拟太阳运动过程中影子的变化(1)谈话:一天中影子是怎样变化了?由于时间的问题,我们不能马上在课堂上观察到。

但是,我们可以进行模拟实验。

(2)看书,了解实验方法(3)学生讲述实验过程,教师补充(4)分组实验(5)汇报:影子的方向和太阳的位置有什么关系?影子的长短和太阳的高度有什么关系?(6)预测:气温的变化和太阳的运动会有关系吗?三、巩固总结1、提问:今天我们研究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疑问?课堂上没解决的问题是什么?2、课后研究活动:实际观测一天中物体影子的变化。

(1)教师讲解器材、方法,及记录纸的使用。

(2)小组商量实验时间及分工。

太阳钟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做一个用太阳的影子表示时间的钟表。

【精选】新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1.1.太阳和影子》教案(1).doc

【精选】新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1.1.太阳和影子》教案(1).doc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第一单元白天和黑夜1.太阳和影子教学目标:(一)过程与方法:1.能够通过辨认影子了解物体和影子的关系。

2.能够通过玩影子游戏感受阳光和影子的关系。

(二)知识与技能:1.认识到影子的方向和长度随时间变化而变化;2.知道这种变化是太阳(视)运动造成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到平常事物的变化中包含着科学的规律。

2.有意识地关注身边的科学。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标杆.粉笔学生准备:卡纸.铅笔等记录材料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猜谜语:你走它也走,你停它也停,白天跟着你,晚上离开你。

(影子)2. 你知道影子和什么有关吗?3. 今天我们来研究这些问题。

(板书课题)4. 室外活动:在有阳光的地方放上标杆,画上它的影子,进入教室。

二、.自主学习1. 这是谁的影子?(1)小组讨论:你认为这是谁的影子?(2)汇报。

(3)在活动记录卡上画出树和电杆的影子。

2. 认识影子是怎么形成的(1)小组交流:影子是怎么形成的?(2)汇报。

(3)小结:物体挡住光形成影子。

3. 观察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1)室外活动:再次画出标杆的影子。

1(2)观察:你发现影子变化有什么规律吗?(3)小组交流。

汇报。

(4)小结: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和方向在发生变化。

三、巩固应用1. 影子是怎么形成的。

2. 影子的变化规律是什么。

3. 课后继续研究影子,你还能发现什么?2。

太阳和影子-苏教2001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太阳和影子-苏教2001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太阳和影子-苏教2001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2.掌握制作影子的方法;
3.探究影子的特征。

教学重点
1.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2.影子的制作方法;
3.影子的特征。

教学难点
1.影子的特征的认识和探究;
2.影子的制作方法的掌握。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影子制作实物;
2.教师准备太阳系、地球等图片教具;
3.学生准备课堂笔记。

教学过程
1. 导入新知
教师出示太阳系、地球等图片教具,引导学生思考太阳对地球产生的影响。

2. 了解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教师带领学生探究太阳对地球产生的影响,介绍太阳的温度、光照等对地球的影响。

3. 影子的制作方法
教师向学生介绍影子的制作方法,并示范制作过程。

4. 探究影子的特征
教师让学生运用影子制作实物,探究影子的特征并记录下来。

5. 小结与课后作业
教师让学生进行小结,并布置课后作业:
1.制作一个能够在阳光下成影子的实物,并记录下影子的特征;
2.画一张太阳对地球产生影响的图片。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掌握制作影子的方法,并且通过实验探究影子的特征,从而更好地提高了科学素养。

对于影子制作方法的掌握可以通过反复实践和实验来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同时,课后作业也可以巩固学生对于本节课的掌握和理解。

五年级科学上册太阳和影子教案苏教版

五年级科学上册太阳和影子教案苏教版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太阳和影子一、教学目标:一科学知识与技能1.认识一天中温度和影子的变化与太阳的运动关系;2.知道产生影子的条件;知道太阳每天在天空中运动的模式;3.能利用太阳辨认方向..二过程与方法做控制变量的探究影子形成的实验;并做好实验记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尊重通过实验获得的科学证据;2.愿意合作与交流;3.乐于将太阳与影子的知识科学地应用于生活实际..二、教学重点:1.认识一天中温度和影子的变化与太阳的运动关系;2.知道产生影子的条件;知道太阳每天在天空中运动的模式;能利用太阳辨认方向..三、教学难点:1.分析影子变化的规律;2.根据影子的变化推测太阳位置的变化;四、教学准备:手电筒、铅笔、蜡烛、硬纸板等..五、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猜一猜师:人人有个好朋友;乌黑身子乌黑头;太阳光下伴你走;一到黑处就分手..2.学生猜谜..生:谜底是影子..3.师:关于影子你还知道哪些小组交流后汇报..小组一:晴天时;大树有影子.篮球架也有影子..小组二:有阳光时就有影子..小组三:有灯光时也有影子..小组四:阴天时没有影子..小组五:有太阳的时候才能看到影子..……谈话:你们知道的还真不少;影子和太阳确实有关系;我们今天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8.太阳和影子二探究新知探究影子产生的条件1.提出问题谈话:在什么情况下会有影子呢2.猜想假设小组讨论交流后汇报..在有光的情况下会有影子..3.设计方案小组交流后汇报..利用灯光.透明卡片.不透明的卡片等材料做投影游戏..4.实施探究小组内探究;师巡视指导..5.展示交流你在做游戏时;有哪些发现我的发现:“灯光越亮影子越黑”;“卡片离灯光近影子大;离得远影子小”;“透明的卡片没有影子;不透明的卡片有影子”;“关上灯就没有影子”……小结:有光;有不透明的物体是产生影子的两个条件..探究太阳与影子的关系1.提出问题谈话:一天中;阳光下同一个物体的影子的长短和方向有没有变化各是怎么样变化的2.猜想假设小组讨论后交流..一天中物体的影子早晨和傍晚长;中午短;影子和太阳的方向相反..3.制定方案我们应该怎样设计实验来验证我们的猜想呢小组交流后汇报..各小组互相补充形成方案:把铅笔立在白纸上;用手电筒的光充当太阳的光;模仿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移动;分别在铅笔的左上方.正上方和右上方慢慢移动手电筒;观察铅笔的影子的变化情况并分别画下来..更换不同高度的铅笔重复做几次..4.实施探究各个小组选择实验材料;分工合作试验..师巡视指导..5.展示交流1各小组汇报实验发现及结果..2师生总结:A阳光下任何不透明的物体都有影子;影子都在物体背着太阳的一面;在同一时刻;任何直立的物体的影子方向都是相同的..B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在一天中有方向的不同和长短的变化;物体的影子早晚最长;中午最短..影子运动的方向与太阳运动的方向相反..C 因为太阳位置的变化;会发生斜射与直射的变化..一天中的气温不同;也与直射.斜射有关;中午直射气温高;而早晚斜射气温低..探究太阳位置的变化与人类生活的关系1.各小组自由交流..2.汇报交流..师利用课件展示有关图片或播放有关视频..3.师生小结:人们可以利用太阳辨别方向..太阳位置的变化会引起影子的长短变化;影子的方向变化;温度的高低变化;会影响农民的生产及生活规律;会影响动植物的生长等..三拓展创新请课下查找资料;了解古代人们是怎样利用物体的影子计时的..我们下节课将进行交流..。

苏教版科学 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苏教版科学 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1.太阳和影子【教学目标】1.认识到影子的方向和长度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知道这种变化是太阳的运动(视)造成的。

2.能够通过辨认影子了解物体和影子的关系,能够通过玩影子游戏感受到阳光和影子的关系。

3.体验到平常事物的变化中包含着科学的规律,有意识的关注身边的科学。

【教学重点】通过一系列活动了解到影子变化有什么规律。

【教学难点】观察一天影子的变化。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日出日落图、指南针、尺、钟表、温度计、手电筒、竹篾、三幅没完成的画。

学生材料:日影仪的制作材料(木棒、橡皮泥、白纸自制)。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出示一组日出视频,引导欣赏。

2.谈感受并用几句话简单描述日出及日落情景。

板书:太阳(调动学生已有的对太阳东升西落的感知,为后续的观察太阳视运动的活动奠定基础。

)3.看看窗外的太阳,同学们能不能描述出太阳此时此刻的位置吗?(引导学生从方位和高度两方面来描述。

)4.为了形象直观地描述出此时太阳的高度,老师向大家推荐一种简单的计量方法。

(1)左手握拳,举到和眼睛一样高;(2)然后拳头一个接着一个叠上去,直到拳头刚好遮住太阳。

计算一下拳头数,这就是我们测量的太阳高度。

5.活动:现在就请同学们到教室外实地测量一下此时太阳的高度,注意记好自己此时站立的地点并做好记录。

6.回班汇报交流。

7.现在太阳是出现在(根据当时的方位),我们还会在天空什么方位看到太阳?那是在什么时候?8.请同学们早晨到校及下午放学时在刚才观察的地点观察测量一次太阳的方位及高度,完善记录表。

二、研究阳光下影子的变化1.刚才同学们站在阳光下时有没有发现身边多了什么?(板书:影子)2.你的影子是什么样子呀?阳光下你还发现了哪些影子?3.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阳光下物体的影子藏着哪些秘密,好吗?为了方便,我们要先准备一个道具,(出示日影仪)这是一个方便同学们长期观测日影的简单仪器。

4.指导制作日影仪(木棒、橡皮泥、白纸自制)。

最新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1.1太阳和影子教案

最新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1.1太阳和影子教案

1.1太阳和影子教案教学目标知道同一物体在阳光下影子长短和方向变化的规律,并能运用太阳和太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来辨别方向。

学情分析在能够辨别方向的基础上学习这门课。

重点难点同一物体在阳光下影子长短和方向变化的规律,并能运用太阳和太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来辨别方向。

教学过程活动1【讲授】太阳和影子一)游戏导入(导入的设计:意在解决影子是怎样形成的?从而引出本课要研究的内容:太阳和影子。

因为知道了影子是怎样形成的概念,为顺利解决本课的教学目标奠定的基础)幻灯机关上,学生表演无法进行,)师问:哎?影子怎么看不见了?生:因为没有光。

师:好!请回吧,看来呀要想看到清晰的影子,首先要有光?(对)有光就有影子吗?(教师打开幻灯机)哎!怎么还没有影子?生:还要有物体。

师:好,我把这个放上,有影子吗?(有)(教师拿两到三件不透明的物体进行演示。

)那我们来看,这是不是物体?我们把它放在这,(教师放一块空白的幻灯片)哎!怎么没有影子?生:因为它是透明的师:噢!透明的物体,即使有光也不会有有影子。

(教师随手把幻灯机电源关上)评析:通过游戏的突然终止与无疑的游戏中创设了一个有疑的情景,影子怎么没了?影子是怎样产生的?让学生有了强烈的解决问题的欲望,把玩游戏的无意识活动一下子转变到问题的思考上,巧妙地引导学生进入学习中,并使一个抽象的理论问题,在教师的一开一关的过程中,让学生茅塞顿开,引起学生心灵上的反应,让问题在不知不觉中解决的恰到好处。

师:那么通过刚才的观察,谁来总结一下,要想看到清晰的影子都需要那些条件呢?生:要有光和不透明的物体。

师:大家还有不同意见吗?生;没有。

师:看来呀,要看到清晰的影子,就必须把光照在不透明的物体上才能看见清晰的影子。

(板书:光不透明的物体影子)师:除了刚才的手影,你在日常生活中还在什么情况下也看见过影子?生:灯光下。

生:月光下。

生:阳光下。

??师:看来大家知道的还真不少,灯光下、月光下、阳光下都能有物体的影子,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太阳和影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太阳和影子一、教材及学情分析:《太阳和影子》一课选自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太阳与时间”单元的第2课,本课是在《认识太阳》的基础上,对太阳和影子作进一步了解,通过观察,发现太阳与影子的关系及变化规律,感受太阳位置的变化对生活的影响。

同时为后面学习利用太阳影子来计时做铺垫。

太阳的运动和影子的变化,是孩子每天都要经历的自然现象。

而这些现象却往往使学生视而不见。

他们对宇宙间的天体运动和变化,只能感知现象而缺少相关科学解释。

因此,本课的教学就是让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探究活动,认识到太阳的运动与影子之间的关系,感悟到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往往包含着值得我们探究的科学道理,激发学生探索身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记录观察数据的能力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目标:(一)科学探究:能用控制变量法做探究影子形成的实验,并作实验记录;能将观察到的现象用语言或图画描述其形态特征。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尊重通过实验获得的科学证据;愿意合作与交流;乐于将太阳与影子的知识科学应用于生活实际。

(三)科学知识:知道产生影子的条件;知道太阳每天在天空中运动的模式;认识一天中温度和影子的变化与太阳运动的关系;并能运用太阳和太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来辨别方向。

三、教学中难点分析:教学重点:了解太阳在天空中位置的变化与温度、影子变化的关系;教学难点:能运用实验探究出同一物体在阳光下影子长短和方向变化的规律,并能将太阳与影子的知识科学应用于生活实际。

四、教学准备:(一)教师准备:1.多媒体一套、两个五角星(透明和不透明)、三个太阳的图片、未完成的画影子图片,太阳资料卡等。

2.实验准备:手电筒、彩笔、硬纸板等。

(二)学生准备:记录表,直尺,铅笔等。

五、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激趣导入,初步探究——影子产生的条件(约需要5分钟)师:(玩影子图片)同学们,看他们在干什么?(做玩影子游戏),你们想玩吗?本来老师准备领大家到操场上去做游戏,可受条件限制,那今天我们就在室内看几个小节目好吗?1.播放《手影戏》视频资料。

师生讨论交流:手影戏是怎样表演的?2.模仿表演自己创作的手影游戏。

师:你能用手也来做个这样的表演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课题:影子---光)师:那有光物体就会有影子吗?老师这里还有颗五角星(透明的),我们来玩一玩。

【所有学生活动。

学生玩中学科学。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光—不透明物体---影子】3、寻找日常生活中的影子,相机导入课题。

【贴太阳,出示标题:太阳和影子】二、感性认知,深入探究——一天中,太阳位置的变化和阳光下同一物体影子的变化。

(约需要25分钟)1.探究一天中太阳位置变化的规律。

(1)交流课前观察。

(2)右手演示。

假如我们面向正南方,用你的右手当太阳,示范一下太阳的运动轨迹。

(3)贴图片描述。

根据学生观察到的现象贴太阳的三个位置学生交流自己的观察想法。

学生表演。

学生如果找不到光,就没有影子。

学生根据实际需要找产生影子的条件。

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知道必须用不透明的物体才有可能产生影子。

学生交流观察发现。

白天阳光下,灯光下,月光下。

大楼和小树的影子等等。

学生交流:早晨,太阳从东边升起;中午,太阳在上方偏南;傍晚,太阳从西边落下。

全体学生起立用右手演示太阳运动轨迹。

根据学生观察到的现象贴太阳的三个位置。

学生交流:早晨,影子让学生玩中学。

汇报交流中暗含了许多科学知识,为顺利解决本课的教学目标奠定了基础。

学生对影子的认识,可以挖掘其对科学探索积极性。

师小结:老师观察到的现象跟同学们观察的一样。

一天中,太阳在天空中运动的轨迹是一条弧线。

(箭头)2.探究一天中阳光下同一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

(1)交流观察发现。

师:细心观察可是学习科学的好办法。

哪位同学观察过,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有哪些变化呢?【如果学生记忆模糊,可以借助课件演示让学生观察;也可以让学生猜测。

】(2)贴影子活动。

师:你真细心!老师这里有三个影子,谁能上来给影子找一下位置?3.大胆质疑,模拟验证:一天中,阳光下同一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

师:他贴的准确吗?(质疑)有什么办法来证明?没有太阳怎么办?(学生自己想出探究验证的办法。

)(1)交流实验材料的选择。

(学生提出要求,各小组来领取)(2)规范实验步骤。

(3)交流注意事项。

师:实验过程中你有没有要提醒大家的地方?(老师要提醒:手电筒的高度要控制好,记录你的发现。

)。

(4)学生进行模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4.汇报发现,归纳规律。

(1)汇报交流发现。

师生共同总结归纳影子的变化规律。

(2)交流新发现。

探究过程中你们还有什么新的发现或问题吗?(3)新问题。

引导学生把实验过程中的新发现或者问题提出来。

【这个环节会出现多种可能,如果学生在西边,正午,影子在正北,傍晚,影子在东边。

影子的运动轨迹自西向北再向东,正好跟太阳运动方向相反。

早晨傍晚影子长,正午影子短。

早上傍晚影子模糊,中午影子清晰等。

学生把三个不同长短的影子贴在黑板上学生可以相互交流想办法,采用比较科学的办法学生提出要求,各小组来领取实验材料。

师生交流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学生进行模拟实验师生共同总结归纳影子的变化规律。

学生把实验过程中的新发现或者问题提出来。

科学的探究实验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索的重要途径,学生在动手实验中可以发现问题,探讨规律。

小组合作让学生在获得科学发现的同时,感受合作的愉悦。

根据学生的问题及时的进行拓展延伸,提供给学生图片资料让其在观察中发现规律是必要的,同时在此环节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没有新发现,教师出示图片:不同季节的一天正午时候同一物体的影子记录图。

你有什么发现?能解释原因吗?希望同学们课后坚持观察探究,你每天在同一个时刻,观察同一个物体的影子,作好记录,观察一年,相信你会收获更多的科学知识。

】5.补画影子,评价欣赏。

师:老师在做实验的时候用图画的方法进行了记录,可是有几幅图忘记画上影子了。

【准备了很多图片】,你能帮我完成吗?(1)分领图片,画影子。

(2)评价欣赏。

每个小组派个代表来展示,评一评谁画的最好。

(学生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把4副图打乱顺序贴到黑板上)三:理性分析,拓展延伸——太阳位置的变化与我们的生活。

(约需要10分钟)1.排顺序,估时间,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利用黑板上贴的4副图片。

2.巧评价,创情景,激发学生参与兴趣。

(1)偏心评价引起竞争。

(2)小组合作讨论积累生活应用。

(3)展示各自的生活应用。

太阳组汇报:问:利用温度的变化,你能解释一下冬天大棚蔬菜的道理吗?(图片资料也可以,也可以留到课后)师:太阳位置的变化对我们的生活影响这么大,只要我们善于思考,就会让更多的科学知识为我们的生活服务。

太阳组奖励两颗星。

影子组汇报:各小组领取未画完的影子图片进行补画。

每个小组派个代表来展示,评一评谁画的最好。

学生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

先排顺序,再估计时间各小组讨论积累相关太阳和影子的生活应用。

太阳组汇报:1、估计时间2、辨别方向。

4、中午晒被子。

为什么中午晒好?(中午温度高,杀菌。

你知道的真多,太阳位置的变化对温度还有影响,早晨,傍晚温度低,中午温度高。

)学生利用本节课的知识进行解释大棚原理。

影子组汇报:1、也可以估计时间。

2、可以乘凉。

设计画影子这一教学环节,让学生在动手画的过程中经历一种由表性认识,向科学的理性思考转变的过程,学生展示作品时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更进一步让枯燥的科学理论知识,融进意趣浓厚的绘画当中。

猜测是探究科学的重要手段,往往指明着科学探究的方向,结合学生刚才的所学,对所学知识进行逆运用,既能学以致用,又会将学习兴趣延伸。

知识来源于生活,更应该为生活服务,该环节的设置意在培养学生用所学知识科学的应用于生活实际。

这个环节根据时间机动处理,也可以放到课后指导。

问实际上古代早就利用太阳下物体的影子来计时了,发明了日晷。

3.谈收获,选问题,激励探究的持续性。

师:这节课我们探究了太阳和影子的科学知识,你一定收获很多,跟你的好朋友交流一下吧。

师总结:这节课,太阳组和影子组表现都很好,每个组奖励一个太阳资料卡,你可以把太阳的有关知识或者问题进行积累。

相信对你的课后研究一定有帮助!3、太阳镜,遮光窗帘等。

小组内相互交流,把问题放在问题卡上。

从问题卡上选一个问题进行课后研究题中开始科学探究,又在问题中延续科学探究,使学生感受到科学探究的无止境。

教师进行整体评价,激励学生继续探究。

【板书设计】:光8、太阳和影子不透明物体影子短温度高影子长温度低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各单元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白天和黑夜1 、太阳的位置和高度决定了影子的方向和长短。

太阳在东,影子在西;太阳在南,影子在北;太阳在西,影子在东。

太阳高度高,影子则短,太阳高度低,影子则长。

太阳下物体影子的方向和长度随时间变化而变化,太阳越高,影子越短。

一天中,从早到晚影子的长短依次是:长——短——长。

一天中,我们看到的太阳运动是从东往西。

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轨迹呈半圆周形。

2 、影子的长短变化和气温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一般情况下影子长,气温就低,但每天最高气温并不是影子最短的时侯,而是在下午1—2 点之间,这是因为那时地球吸收太阳热辐射最多,故气温最高。

一天中气温随着太阳高度的变化而变化,太阳越高,气温也越高。

3 、人们利用太阳的变化和影子的变化之间的规律来制造不同形状的日晷。

日晷是古代人民利用太阳影子的变化来记录时间的工具,古代计时器还有:沙漏、有刻度的蜡烛、中国古代铜壶滴漏、牛顿钟等。

4 、太阳东升西落以及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形成的。

5 、16 世纪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 日心说”——地球绕着太阳在运动,昼夜的形成是地球自转的结果。

6 、当北京是白天时(中午),华盛顿是黑夜,巴黎是清晨,夏威夷是黄昏。

7 、月相变化的规律依次为:新月-蛾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农历十五)-残月-下弦月-蛾眉月-新月月球明亮部分的形象叫做月相。

月亮相对于太阳的位置变化,形成不同的月相。

月亮在天空中的运动:我们看到的月亮也是从东边升起,从西边落下。

但它每天升起的时间不一样。

有时,白天的时候月亮也在天上,只是由于太阳光太强我们看不到而已。

8 、2008 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定在晚上20 点,美国(华盛顿)7 :00 、德国13 :00 、澳大利亚22 :00 收看实况直播。

9 、昼夜变化对动植物都有影响,如郁金香、牵牛花、合欢树等植物在一天中的不同时间状态是不一样的;很多动物在白天和黑夜的生活状态也是不一样的。

白天郁金香随太阳升起而开放;晚上,郁金香会收拢花瓣。

牵牛花凌晨4 点开放,夜里闭合。

合欢树白天叶子张开,夜晚叶子闭合。

10 、动植物、人体都有自己的生物钟。

植物不仅会在不同季节里开花,有的还会在一天中的固定时间形式放或闭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