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渗透性测试

合集下载

银行渗透性测试

银行渗透性测试

商业银行渗透测试方案一、渗透测试背景银行是网络信息技术应用最密集、应用水平最高的行业之一,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各类银行信息系统已经成为银行产品的开发推广、银行业务的展开、银行日常管理和决策的所依赖的关键组成部分。

这种依赖性使得银行面临着由于网络信息系统本身所带来的银行信息技术风险。

银行信息技术风险的主要挑战来自于基础网络信息技术的复杂性和变化,其中面对互联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风险:基于网络的电子银行,需要有完善的安全体系架构;面向Internet的银行业务面临着各种各样的互联网威胁;远程移动用户接入和内部用户接入Internet,都可能引入不同类型的威胁源;钓鱼网站对于银行网上业务和企业信誉的损害。

伴随银行业务的发展,原有的网上银行、门户网站等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功能更新和系统投产,同时,行内系统安全要求越来越高,可能受到的恶意攻击包括:信息篡改与重放、信息销毁、信息欺诈与抵赖、非授权访问、网络间谍、“黑客”入侵、病毒传播、特洛伊木马、蠕虫程序、逻辑炸弹等。

这些攻击完全能造成信息系统瘫痪、重要信息流失。

二、渗透测试的目标本项目通过渗透测试的方式,模拟黑客的攻击思路与技术手段,达到以下目标:从攻击者角度,发现网银系统、信用卡网站、门户网站和中间业务等应用系统及网关入口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检测对外提供服务的业务系统(如网银系统、信用卡网站、门户网站等)以及行内重要业务系统的威胁防御能力。

深度挖掘渗透测试范围内应用系统各个层面(应用层、网络层、系统层)的安全漏洞;检验当前安全控制措施的有效性,针对发现的安全风险及时进行整改,增强系统自身防御能力,提升安全保障体系的整体健壮性。

三、渗透测试原则与风险控制原则遵循规范渗透测试通过可控的安全测试技术对限定范围内的应用系统进行渗透测试,同时结合以下业界著名的测试框架组合成最佳实践进行操作:ISECOM制定的开源安全测试方法OSSTMM-v2.2开放Web应用安全项目OWASP-v3风险控制渗透测试过程最大的风险在于测试过程中对业务产生影响,为此我们在实施渗透测试中采取以下措施来减小风险:● 双方确认进行每一阶段的渗透测试前,必须获得客户方的书面同意和授权。

渗透测试的8个步骤展现一次完整的渗透测试过程及思路

渗透测试的8个步骤展现一次完整的渗透测试过程及思路

渗透测试的8个步骤展现⼀次完整的渗透测试过程及思路渗透测试这个事情不是随便拿个⼯具就可以做了,要了解业务还需要给出解决⽅案。

之前安全加介绍了⾦融⾏业实战微信银⾏渗透测试,运营商渗透测试实战,今天让我们来说说渗透测试的流程及渗透测试相关概念。

渗透测试流程渗透测试与⼊侵的最⼤区别渗透测试:出于保护系统的⽬的,更全⾯地找出测试对象的安全隐患。

⼊侵:不择⼿段地(甚⾄是具有破坏性的)拿到系统权限。

⼀般渗透测试流程流程并⾮万能,只是⼀个⼯具。

思考与流程并⽤,结合⾃⼰经验。

2.1 明确⽬标确定范围:测试⽬标的范围,ip,域名,内外⽹。

确定规则:能渗透到什么程度,时间?能否修改上传?能否提权等。

确定需求:web应⽤的漏洞(新上线程序)?业务逻辑漏洞(针对业务的)?⼈员权限管理漏洞(针对⼈员、权限)?等等。

(⽴体全⽅位)根据需求和⾃⼰技术能⼒来确定能不能做,能做多少。

2.2 信息收集⽅式:主动扫描,开放搜索等开放搜索:利⽤搜索引擎获得,后台,未授权页⾯,敏感url等。

基础信息:IP,⽹段,域名,端⼝系统信息:操作系统版本应⽤信息:各端⼝的应⽤,例如web应⽤,邮件应⽤等等版本信息:所有这些探测到的东西的版本。

服务信息⼈员信息:域名注册⼈员信息,web应⽤中⽹站发帖⼈的id,管理员姓名等。

防护信息:试着看能否探测到防护设备2.3 漏洞探索利⽤上⼀步中列出的各种系统,应⽤等使⽤相应的漏洞。

⽅法:1.漏扫,awvs,IBM appscan等。

2.结合漏洞去exploit-db等位置找利⽤。

3.在⽹上寻找验证poc。

内容:系统漏洞:系统没有及时打补丁Websever漏洞:Websever配置问题Web应⽤漏洞:Web应⽤开发问题其它端⼝服务漏洞:各种21/8080(st2)/7001/22/3389通信安全:明⽂传输,token在cookie中传送等。

2.4 漏洞验证将上⼀步中发现的有可能可以成功利⽤的全部漏洞都验证⼀遍。

渗透测试报告

渗透测试报告

3.2 应用层面
3.2.1 SQL 注入漏洞
� 测试过程
经过测试发现,以下的链接存在 SQL 注入漏洞: /Cbanking/content1.aspx?cid=63341603051154375 0102\'%20having%201=1-/Cbanking/list1.aspx?cid=633416031001700000104 %a5'%20having%201=1-/Ebanking/content1.aspx?cid=63414010338395507 8108' /Funds/content1.aspx?cid=63341450995295000010 3\'%20having%201=1-/International/content1.aspx?cid=633419682806093 750101' /International/list1.aspx?cid=6334145495702937501
1.3.2 渗透测试
此阶段中,渗透测试小组根据第一阶段获得的信息对网络、系统进行渗 透测试。此阶段如果成功的话,可能获得普通权限。 � 采用方法 � 常规漏洞扫描和采用商用软件进行检查 � 结合使用 ISS 与 Nessus 等商用或免费的扫描工具进行漏洞扫 描 � 采用 SolarWinds 对网络设备等进行搜索发现 � 采用 nikto、webinspect 等软件对 web 常见漏洞进行扫描 � 采用如 AppDetectiv 之类的商用软件对数据库进行扫描分析 � 对 Web 和数据库应用进行分析 � 采 用 WebProxy 、 SPIKEProxy 、 webscarab 、 ParosProxy 、 Absinthe 等工具进行分析 � 用 Ethereal 抓包协助分析 � 用 webscan、fuzzer 进行 SQL 注入和 XSS 漏洞初步分析 � 手工检测 SQL 注入和 XSS 漏洞

商业银行渗透测试解决方案

商业银行渗透测试解决方案

商业银行渗透测试解决方案商业银行渗透测试解决方案一、渗透测试背景银行是网络信息技术应用最密集、应用水平最高的行业之一,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各类银行信息系统已经成为银行产品的开发推广、银行业务的展开、银行日常管理和决策的所依赖的关键组成部分。

这种依赖性使得银行面临着由于网络信息系统本身所带来的银行信息技术风险。

银行信息技术风险的主要挑战来自于基础网络信息技术的复杂性和变化,其中面对互联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风险:基于网络的电子银行,需要有完善的安全体系架构;面向Internet的银行业务面临着各种各样的互联网威胁;远程移动用户接入和内部用户接入Internet,都可能引入不同类型的威胁源;钓鱼网站对于银行网上业务和企业信誉的损害。

伴随银行业务的发展,原有的网上银行、门户网站等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功能更新和系统投产,同时,行内系统安全要求越来越高,可能受到的恶意攻击包括:信息篡改与重放、信息销毁、信息欺诈与抵赖、非授权访问、网络间谍、“黑客”入侵、病毒传播、特洛伊木马、蠕虫程序、逻辑炸弹等。

这些攻击完全能造成信息系统瘫痪、重要信息流失。

二、渗透测试的目标本项目经过渗透测试的方式,模拟黑客的攻击思路与技术手段,达到以下目标:从攻击者角度,发现网银系统、信用卡网站、门户网站和中间业务等应用系统及网关入口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检测对外提供服务的业务系统(如网银系统、信用卡网站、门户网站等)以及行内重要业务系统的威胁防御能力。

深度挖掘渗透测试范围内应用系统各个层面(应用层、网络层、系统层)的安全漏洞;检验当前安全控制措施的有效性,针对发现的安全风险及时进行整改,增强系统自身防御能力,提升安全保障体系的整体健壮性。

三、渗透测试原则与风险控制原则遵循规范渗透测试经过可控的安全测试技术对限定范围内的应用系统进行渗透测试,同时结合以下业界著名的测试框架组合成最佳实践进行操作:ISECOM制定的开源安全测试方法OSSTMM-v2.2开放Web应用安全项目OWASP-v3风险控制渗透测试过程最大的风险在于测试过程中对业务产生影响,为此我们在实施渗透测试中采取以下措施来减小风险:双方确认进行每一阶段的渗透测试前,必须获得客户方的书面同意和授权。

民营银行信息安全建设的一般框架及经验分享

民营银行信息安全建设的一般框架及经验分享

VIEWPOINT民营银行信息安全建设的一般框架及经验分享北京中关村银行金融科技部总经理杨乾北京中关村银行金融科技部总经理 杨乾各家民营银行成立时间有限,经营也各具特点,但均从自身发展特点出发,以业务创新为驱动力,不断推动数字化转型,加速在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领域的布局。

与此同时,相关业务创新对信息安全的要求必然不断提高。

民营银行在发展过程要充分借鉴目前成熟的安全管理理论、安全建设模型,构建符合自身特点的信息安全建设理念,结合行业特点及业务特性开展建设工作,才能有效降低有关安全风险,少走弯路,多出成果。

北京中关村银行作为北京首家设立的民营银行,立足“三创”(即创客、创投、创新型企业),致力于打造“创新创业者的银行”,自建行以来坚持以科技创新为视角Viewpoint根本,在信息安全建设上基于自身业务特点并结合相关安全建设理论指导,持续开展信息安全建设,逐步建立自己的安全防御体系。

笔者在本文结合中关村银行信息安全建设中积累的经验尝试提炼与总结,管中窥豹,抛砖引玉,以期为民营银行同业的信息安全建设提供一些实践参考。

一、民营银行信息安全建设的必要性及理论1.民营银行信息系统面临的安全问题目前民营银行普遍处于信息安全建设的初期阶段,大多未形成完整的信息安全技术体系,信息系统面临以下问题:一是安全防护覆盖不全,安全能力未形成体系化。

目前随着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升,现有的安全体系明显滞后,无法应对来自互联网的多样化安全威胁。

二是应用防护能力不足,缺乏实战化应用检验机制。

安全对抗本质上是人的对抗,对民营银行而言,其业务具有开放性,安全风险系数高,迫切需要开展应用的实战化检测及加固。

三是深度检测能力不足,无法发现新型高级威胁。

民营银行生产网目前对安全事件的深度检测能力不足,无法发现新型高级威胁,还不具备业务、数据等全生命周期的深度分析能力。

2.安全建设理论由于民营银行主要以线上金融服务为主,注重业务创新,面临的风险暴露面大、风险系数高,为科学地开展信息安全建设,需要着重参考目前主流的相关安全建设理论,形成客观的安全防御思想,建设严密的安全防护体系。

渗透测试项目经验案例

渗透测试项目经验案例

渗透测试项目经验案例渗透测试是一种评估系统安全性的方法,通过模拟黑客攻击的方式来发现潜在的漏洞和弱点。

下面是十个渗透测试项目经验案例。

1. 无线网络渗透测试在这个项目中,渗透测试人员通过对无线网络进行扫描和分析,发现了一些未经授权的设备连接到网络,并成功利用漏洞进入系统。

通过提供详细的报告和建议,帮助客户修复了这些漏洞。

2. 社交工程渗透测试在这个项目中,渗透测试人员通过模拟钓鱼攻击和欺骗手段,成功获取了客户的敏感信息,比如用户名、密码和银行账号等。

通过提供培训和加强安全意识,帮助客户防范类似的攻击。

3. Web应用程序渗透测试在这个项目中,渗透测试人员对客户的Web应用程序进行了全面的测试,发现了一些常见的漏洞,比如跨站脚本攻击(XSS)和SQL注入。

通过修复这些漏洞,提高了客户的应用程序安全性。

4. 移动应用程序渗透测试在这个项目中,渗透测试人员对客户的移动应用程序进行了测试,发现了一些潜在的漏洞,比如未经授权的数据访问和不安全的数据存储。

通过修复这些漏洞,提高了客户的移动应用程序的安全性。

5. 内部网络渗透测试在这个项目中,渗透测试人员成功地从内部网络入侵客户的外部网络,获取了敏感信息,并且在系统中建立了持久性访问。

通过提供详细的报告和建议,帮助客户加强了内部网络的安全性。

6. 无线电频率渗透测试在这个项目中,渗透测试人员通过对客户的无线电频率进行扫描和分析,发现了一些未经授权的通信。

通过加密和认证的方式,帮助客户保护了无线电通信的安全性。

7. 物理安全渗透测试在这个项目中,渗透测试人员成功地通过模拟入侵和越权访问的方式,进入了客户的办公区域,并获取了敏感信息。

通过提供物理安全建议和加强门禁措施,帮助客户提高了办公区域的安全性。

8. 工控系统渗透测试在这个项目中,渗透测试人员对客户的工控系统进行了测试,发现了一些潜在的漏洞,比如默认用户名和密码和不安全的远程访问。

通过修复这些漏洞,提高了客户工控系统的安全性。

银行业SWIFT渗透测试方法与实践

银行业SWIFT渗透测试方法与实践

银行业SWIFT渗透测试方法与实践李沁蕾; 马崇清; 王贵智【期刊名称】《《中国金融电脑》》【年(卷),期】2019(000)003【总页数】4页(P75-78)【作者】李沁蕾; 马崇清; 王贵智【作者单位】中国工商银行数据中心(北京)【正文语种】中文渗透测试是通过模拟恶意黑客的攻击方法来评估网络系统安全的一种方法,是发现企业信息安全弱点、验证企业防御措施有效性的重要方式之一。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全网面临的网络威胁愈发严峻,企业对网络安全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并广泛开展关键应用的渗透测试工作。

一、SWIFT面临安全威胁2015年以来,全球银行业经历了一段不太平的时期,全球范围内使用SWIFT系统的银行,例如厄瓜多尔银行、菲律宾某银行、越南先锋银行等相继曝出被黑客盗窃大额资金的案例,尤其是2016年孟加拉国央行被盗8100万美元,更是震惊了全球各行各业,2017年黑客组织“暗影掮客”(Shadow Broker)更是爆料美国国家安全局(NSA)通过SWIFT系统入侵了国际银行系统。

为了加强SWIFT系统的安全性,SWIFT组织推出了《SWIFT客户安全控制框架》以指导银行业完善SWIFT系统在部署、运维、应用中的安全性。

从银行自身来说,必须加强内部对SWIFT系统的安全控制,在SWIFT系统建设、管理、运维的各个环节加强管控,除此之外对其开展定期的渗透测试,检验各个环节的安全管控效果也是必不可少的。

SWIFT系统不同于普通的应用系统,如何对其开展渗透测试需要全球银行业同仁共同探讨研究。

我们也对SWIFT系统进行了渗透测试,并积累了一定的方法和实践经验。

二、SWIFT渗透测试方法SWIFT系统是环球同业银行间的结算系统,它制定了全球金融机构间业务的报文标准,提供全球各金融机构交互报文的专用金融安全网络(SWIFTNet网络),其中,ALLIANCE是SWIFT开发的可唯一接入该金融安全网络的应用软件。

银行第八轮安全评估培训内容

银行第八轮安全评估培训内容

银行第八轮安全评估培训内容本次银行的第八轮安全评估培训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安全运营综述
针对银行安全运营的整体状况进行综述,对国内外安全运营趋势进行分析,以此为基础,分析我行安全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及改进方法。

二、风险评估体系建设
介绍风险评估的基本理论,以及如何建立风险评估指标、建立相关评估制度,以此确保其合法、科学、有效地运行。

三、网络安全基础
讲述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攻击方式和预防方法,包括密码学、网络安全协议、网络安全设备等方面的知识。

四、系统安全实践
通过案例和实际操作演练,深入剖析系统安全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及其解决方法,以此提高系统遭受攻击的能力。

五、应急预案及事件响应
介绍应急预案设计中的关键问题,以及在事件发生后派出的应急团队如何采取措施解决,最大程度地减轻损失。

六、渗透测试与安全评估
渗透测试可以评估一个系统的安全性,而这一环节为我们深入了
解公司在安全方面存在的漏洞提供了有利时机。

因此,本次培训会在
此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在整个培训课程中,我们将通过理论学习、案例分析、模拟演练
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地阐述上述主题,并掌握实际操作技能。

通过此次培训,我们相信银行的安全管理水平将得到提升,安全隐患
将得到更好的掌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业银行渗透测试方案
一、渗透测试背景
银行是网络信息技术应用最密集、应用水平最高的行业之一,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各类银行信息系统已经成为银行产品的开发推广、银行业务的展开、银行日常管理和决策的所依赖的关键组成部分。

这种依赖性使得银行面临着由于网络信息系统本身所带来的银行信息技术风险。

银行信息技术风险的主要挑战来自于基础网络信息技术的复杂性和变化,其中面对互联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风险:基于网络的电子银行,需要有完善的安全体系架构;
面向Internet的银行业务面临着各种各样的互联网威胁;
远程移动用户接入和内部用户接入Internet,都可能引入不同类型的威胁源;
钓鱼网站对于银行网上业务和企业信誉的损害。

伴随银行业务的发展,原有的网上银行、门户网站等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功能更新和系统投产,同时,行内系统安全要求越来越高,可能受到的恶意攻击包括:信息篡改与重放、信息销毁、信息欺诈与抵赖、非授权访问、网络间谍、“黑客”入侵、病毒传播、特洛伊木马、蠕虫程序、逻辑炸弹等。

这些攻击完全能造成信息系统瘫痪、重要信息流失。

二、渗透测试的目标
本项目通过渗透测试的方式,模拟黑客的攻击思路与技术手段,达到以下目标:
从攻击者角度,发现网银系统、信用卡网站、门户网站和中间业务等应用系统及网关入口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
检测对外提供服务的业务系统(如网银系统、信用卡网站、门户网站等)以及行内重要业务系统的威胁防御能力。

深度挖掘渗透测试范围内应用系统各个层面(应用层、网络层、系统层)的安全漏洞;
检验当前安全控制措施的有效性,针对发现的安全风险及时进行整改,增强系统自身防御能力,提升安全保障体系的整体健壮性。

三、渗透测试原则与风险控制原则
遵循规范
渗透测试通过可控的安全测试技术对限定范围内的应用系统进行渗透测试,同时结合以下业界著名的测试框架组合成最佳实践进行操作:
ISECOM制定的开源安全测试方法OSSTMM-v2.2
开放Web应用安全项目OWASP-v3
风险控制
渗透测试过程最大的风险在于测试过程中对业务产生影响,为此我们在实施渗透测试中采取以下措施来减小风险:
● 双方确认
进行每一阶段的渗透测试前,必须获得客户方的书面同意和授权。

对于任何渗透测试的对象的变更和测试条件的变更也都必须获得双方的同意并达成一致意见,方可执行。

● 工具选择
为防止造成真正的攻击,在渗透性测试项目中,启明星辰会严格选择测试工具,杜绝因工具选择不当造成的将病毒和木马植入的情况发生。

● 时间选择
为减轻渗透性测试对用户网络和系统的影响,安排在不影响正常业务运作的时间段进行,具体时间主要限制双方协调和商定的时间范围内。

● 范围控制
启明星辰承诺不会对授权范围之外的网络设备、主机和系统进行漏洞检测、攻击测试,严格按照渗透测试范围内限定的应用系统进行测试。

● 策略选择
为防止渗透性测试造成用户网络和系统的服务中断,启明星辰在渗透性测试中不使用含有拒绝服务的测试策略,不使用未经许可的方式进行渗透测试。

● 操作过程审计
为保证测试过程可审计,启明星辰将在测试过程中开启测试工具的审计日志功能,阶段性测试目标测试结束后,会将审计日志提交用户,以便用户监控测试过程。

● 项目沟通
启明星辰建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除了确定不同阶段的测试人员以外,还要确定各阶段的客户方配合人员,建立双方直接沟通的渠道;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客户方人员同时在场配合工作,并保持及时、充分、合理的沟通。

● 系统备份和恢复措施
为避免实际渗透测试过程中可能会发生不可预知的风险,因此在渗透测试前相关管理人员应对系统或关键数据进行备份、确保相关的日志审计功能正常开启,一旦在出现问题时,可以及时的恢复运转。

四、渗透测试工作内容与方法
● 渗透测试方法
渗透测试完全模拟黑客的入侵思路与技术手段,黑客的攻击入侵需要利用目标网络的安全弱点,渗透测试也是同样的道理。

以人工渗透为主,以攻击工具的使用为辅助,这样保证了整个渗透测试过程都在可以控制和调整的范围之内。

● 应用系统渗透测试方法
● 网银客户端安全测试方法
● 渗透测试流程
渗透测试流程严格依照下图执行,采用可控制的、非破坏性质的渗透测试,并在执行过程中把握好每一个步骤的信息输入/输出,控制好风险,确保对光大银行网络不造成破坏性的损害,保证渗透测试前后信息系统的可用性、可靠性保持一致。

图1渗透测试流程
● 渗透测试内容
通过可控的安全测试技术对限定范围内的应用系统进行渗透测试,同时结合业界著名的OSSTMM与OWASP测试框架组合成最佳实践进行操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