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线 CO2气体分析仪器的结构、原理、使用
红外气体分析仪的工作原理

红外气体分析仪的工作原理红外气体分析仪是一种用于检测和测量气体成分的仪器。
它利用红外线吸收光谱技术,通过测量物质对红外辐射的吸收来检测气体成分。
下面将详细介绍红外气体分析仪的工作原理。
红外线吸收光谱技术是一种基于物质对特定波长范围内的红外辐射的吸收特性的分析方法。
红外线是介于可见光和微波之间的电磁辐射的一种。
不同的物质对不同波长的红外辐射有不同的吸收特性,且吸收特性是独特的,可以用于确定物质的成分和浓度。
红外气体分析仪主要由光源、红外光谱仪、样品室和检测器组成。
首先,红外光源产生红外辐射。
通常使用的红外光源有红外灯、红外激光等。
红外辐射通过一个宽带滤光器,只保留一定范围内的红外辐射进入红外光谱仪。
红外光谱仪是红外气体分析仪的核心部件,它用于分析样品对红外辐射的吸收情况。
红外光谱仪通常由一个光栅和一个检测器组成。
光栅用于分散红外辐射成不同波长的光,而检测器用于测量各个波长的光的强度。
样品室是用于容纳气体样品的空间,通常使用的有气动比例阀。
气体样品进入样品室后,会与红外辐射发生相互作用,其中部分会被吸收,发生吸收峰。
检测器接收到红外光谱仪输出的光信号后,会将其转换成电信号,并送入放大器进行放大。
然后,放大后的信号会传输到数据处理系统,经过处理并与预设的吸收光谱进行比较,最终得出气体成分和浓度的结果。
红外气体分析仪的工作原理基于不同气体对红外辐射有不同的吸收特性。
气体的吸收特性可以通过分析其分子结构和振动模式得到。
在红外光谱中,气体分子的振动力学会导致吸收峰的出现,每种气体都有特定的吸收峰。
因此,通过测量物质对特定波长的红外辐射的吸收情况,可以确定气体的成分和浓度。
红外气体分析仪的优点是快速、准确且无需预处理气体样品。
它可以实时监测气体成分,并广泛应用于工业过程控制、环境监测、安全检测和医学诊断等领域。
总结起来,红外气体分析仪通过测量物质对特定波长范围内的红外辐射的吸收来检测气体成分和浓度。
其工作原理基于气体分子的振动和能级跃迁,通过分析吸收峰的位置和强度可以确定气体的成分和浓度。
GXH-3010E型使用说明书

GXH -- 3010E型便携式红外线分析器安装使用说明书01080254号北京市华云分析仪器研究所有限公司目录一、概述 (1)二、主要技术数据 (1)三、仪器结构与工作原理 (2)四、仪器的使用与调校 (4)五、仪器的故障及其排除 (6)六、仪器运输与保管 (7)七、仪器的成套性: (7)八、制造厂的保证 (7)感谢各位用户使用本仪器,为了能正确使用仪器,在使用前请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
一、概述GXH — 3010E 型便携式红外线分析器,是为环境监测、环境保护、农业与林业科研、人防系统、卫生监督及疾控中心研制的小型测量仪器。
仪器能快速、准确地对室内环境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进行检测。
因为仪器能用内置锂电池供电,所以还能实现对室外环境及野外作业场所的CO2进行检测。
仪器为线性化输出,直读浓度、液晶显示、保证三位有效数字。
本仪器是原GXH — 3010D 型便携式CO2分析器的改进型,除保留原机型特点外,仪器的整体结构和操作功能作了重大改进。
仪器可使用交流与直流两种供电方式,并设有充电线路及充电保护,使用非常灵活方便。
仪器的光学部件结构先进、合理,可以可靠的长期运行。
仪器的关键器件采用进口或国产军品。
因此,整个仪器具有体积小、耗电省,可靠性高的特点。
本仪器的使用环境温度在 0℃~35℃,相对湿度不大于 85% RH 。
周围环境没有腐蚀性气体及强烈的机械震动和电磁干扰。
二、主要技术数据1.基本参数a) 测量范围:0—0. 500% CO2b) 电源电压:220V±22V AC (使用外接电源时)c) 消耗功率:≤6Wd) 仪器重量:≤2.7kge) 外型尺寸(mm):210×172×85(长×宽×高)2.仪器技术指标:a) 线性误差:±2% F·Sb) 重复性:≤1%F·Sc) 稳定性:零点漂移:≤±2% F·S/h量程漂移:≤±2% F·S/3hd) 响应时间:T0~T90≤10se) 预热时间:≤5min (在实验室使用时要预热30分钟)3. 仪器额定工作条件(室内)a) 环境温度:0℃~35℃b) 相对湿度:<85% RHc) 大气压力:70~106kPad)电源电压:220V±22V AC (外接电源供电时)电源频率:50Hz±1Hz;e) 工作位置:水平位置;4. 测量气体进入仪器的被分析气体应符合下列条件:a)含水量:相对湿度<85%;b)含尘量:<0.1g/m2;c)腐蚀性气体:(SO2、H2S、NH3……)<0.005%;d)温度:0℃~35℃;e)流量:0.5 L/min~2.0L/min;三、仪器结构与工作原理1、仪器结构仪器的系统方框图如图二所示:图二仪器系统的方框图1 显示器2 检查/测量转换开关3 进气口4 切换阀 5电源开关6泵开关 7 终点电位器 8 零点电位器图三仪器示意图当仪器工作时,直流电机带动调制盘上的两种滤光片旋转,将红外线光源发出的能量调制成两种不同时间顺序的能量,一种是3.9μm的参比能量,一种是4.26μm的分析能量。
GXH-3010 3011AE 便携式红外线气体分析器 使用说明书

GXH—3010/3011AE型便携式红外线气体分析器使用说明书目录一、概述 (1)二、工作原理 (1)三、主要技术数据 (3)四、成套性 (4)五、仪器结构 (4)六、仪器的启动与操作 (5)七、维护方法 (7)八、故障及排除 (7)九、关于打印机及数据处理(选用) (8)十、运输与保管 (8)十一、制造厂的保证 (8)十二、技术支持 (8)感谢各位用户使用本仪器,为了能正确使用仪器,在使用前请仔细阅读本使用说明书。
一、概述GXH—3010/3011AE型便携式红外线气体分析器,是基于NDIR (Non-Dispersive Infra-Red)原理,即不分光红外线(也有文献翻译为非色散红外线)原理而设计制作的红外线气体分析器,其工作原理是被测气体对红外线的选择性吸收,是为环境监测、环境保护、人防系统、卫生监督及疾控中心研制的小型测量仪器。
该仪器能快速、准确地对环境中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浓度进行检测。
仪器的CO部分技术指标与GXH—3010A型便携式红外线气体分析器相同,CO2部分技术指标与GXH—3011E型便携式红外线气体分析器相同,并且可以选购小瓶标气进行标定。
仪器带有数字接口,可以根据需要选购专用微型打印机或专用数据处理软件(注:软件能在计算机上显示双路曲线,最大、最小、当前、平均值等并能保存、计算和打印)。
将几种相关参数的的仪器合在一起是当前分析仪器发展的一种趋势。
特别是在疾病控制领域,由于公共场所CO与CO2浓度是呈相关性的,所以同时测量出两种气体的浓度并直观看出其相互关系至关重要。
虽然德国、日本、美国等厂家也有便携式多参数分析仪器,但CO部分均为电化学传感器,寿命短选择性差,有些仪器CO2部分是用热导式,不符合疾病控制部门的要求。
而我公司生产的GXH—3010/3011AE型便携式红外气体分析器CO与CO2部分全部是红外传感器,而且CO能达到0.1×10-6的分辨率,这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
二氧化碳的不分光红外线气体分析仪法

二氧化碳的不分光红外线气体分析仪法1.1.原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抽入不分光红外线分析仪内,吸收特定的红外线;在一定范围内,吸收值与其浓度呈定量关系。
根据吸收值测定二氧化碳的浓度。
1.2仪器1.2.11铝塑采气袋,0.5-1.1.o1.2.2双联橡皮球。
1.2.3不分光红外线分析仪。
主要技术指标:1.3试剂1.3.1变色硅胶:于120。
C干燥2h。
1.3.2零点校准气1.3.2.1二氧化碳校准气:高纯氮(纯度99.99%)或经过烧碱石棉或碱石灰和变色硅胶净化的清洁空气。
1.3.3量程校准气1. 3.3.1二氧化碳校准气:CO2/N2标准气(0.5%),贮存于铝合金瓶内,不确定度〈2%。
临用前,用二氧化碳零点校准气稀释成所需浓度的标准气体。
1.4样品的采集、运输和保存现场采样按照GBZ159执行。
用双联橡皮球将现场空气样品打入采气袋中,放掉后,再打入现场空气,如此重复5〜6次;然后,将空气样品打满采气袋,密封进气口,带回实验室测定。
1.5分析步骤1.5.1实验室测定:按仪器操作说明,将不分光红外线分析仪调节至最佳测定状态。
将采气袋中的样品空气通过干燥管进入仪器的气室,待读数稳定后,读取二氧化碳的浓度。
1.5.2现场测定:将不分光红外线分析仪带至采样点。
按仪器操作说明,将不分光红外线分析仪调节至最佳测定状态。
直接将空气样品采入仪器内测定,待读数稳定后,读取二氧化碳的浓度。
1.6计算1.6.1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由仪器直接读取,通常不再进行计算。
1.6.2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按GBZ159规定计算。
1.7说明1.7.1本法的检出限:二氧化碳为0.001%;测定范围:二氧化碳为0∙001%〜0.5%。
若浓度超过测定范围,应选择较大量程进行测定。
1.7.2本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取决于量程校准气的不确定度和仪器稳定性误差。
1.7.3由于空气中的水分对测定有干扰,在测定样品时,应将样品空气先通过变色硅胶管,除去水分。
红外分析仪构成、原理

1红外分析仪构成1.1红外线气体分析仪红外线气体分析仪是基于红外检测原理,属于光学分析仪器中的一种。
它是利用不同气体对不同波长的红外线具有特殊的吸收能力来实现气体的组分检测的。
红外线式气体检测主要利用了气体对红外线的波长有选择的可吸收型和热效应两个特点。
红外线气体分析器是一种吸收式的、不分光型的气休分析器。
所谓吸收式即利用气体对电磁波的吸收特性。
不分光型也称为非色散型,即光源发射出连续光谱的射线,全部投射到被分析的气样上去。
利用气体的特征吸收波长及其积分特性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大部分的有机和无机气体在红外波段内都有其特征吸收峰。
有的气体还有两个或多个特证吸收峰。
具有对称结构的、无极性的双原子分子气体,如O2、H2等,以及单原子分子气体,例如Ar等,在红外线彼段内没有特征吸收峰。
因此红外线气体分析仪对这种双原子和单原子分子气体不能进行分析测量,每一台红外线气体分析器只能分析一种气体,例如一台CO2红外线气体分析器,它可以从一个多组分的混合气体中分析出CO2的体积百分比浓度,如果背景气体中的某一组分在红外线波段内有与CO2的特征吸收峰重迭的部分。
那么我们称这种背景气体为干扰组分,因此在气样进人红外线气体分析仪之前要把这种干拢组分去除掉。
水蒸汽在2.6-10µm这个很宽的波段范圈内有吸收的特性。
因此水蒸汽对红外线气体分析器来讲是一种重要的干扰组分,在分析之前都要对样气进行干燥处理,去除水分,这样才能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红外线气体分析器的工作原理:用人工方法制造一个包括被测气体特征吸收峰波长在内的连续光谱的辐射源,让这个连续光谱通过固定厚度的含有被测气体的混合组分,在混合组分的气体层中,被测气体的浓度不同,吸收固定波长红外线的能量也不相同。
继而转换成的热量也不相同,在一个特制的红外检测器中再将热量转换成温度或压力,测量这个温度或压力就可以准确地测量出被分析气体的浓度,从朗伯特一比耳定律来看,I=I o e-kcl,就是要使红外线气体分析器辐射源的发射能量连续地通过一定厚度的被分析气样,也就是说使I o、K、L确定下来。
红外气体检测分析原理

红外气体检测分析原理红外气体检测原理与气体分析仪红外线气体分析仪,是利用红外线进行气体分析。
它基于待分析组分的浓度不同,吸收的辐射能不同.剩下的辐射能使得检测器里的温度升高不同,动片薄膜两边所受的压力不同,从而产生一个电容检测器的电号。
这样,就可间接测量出待分析组分浓度。
1.比尔定律红外线气体分析仪是根据比尔定律制成的。
假定被测气体为一个无限薄的平面.强度为k的红外线垂直穿透它,则能量衰减的量为:I=I0e-KCL(比尔定律)式中:I--被介质吸收的辐射强度;I0--红外线通过介质前的辐射强度;K--待分析组分对辐射波段的吸收系数;C--待分析组分的气体浓度;L--气室长度(赦测气体层的厚度)对于一台制造好了的红外线气体分析仪,其测量组分已定,即待分析组分对辐射波段的吸收系数k一定;红外光源已定,即红外线通过介质前的辐射强度I0一定;气室长度L一定。
从比尔定律可以看出:通过测量辐射能量的衰减I,就可确定待分析组分的浓度C了。
2.分析检测原理红外线气体分析仪由两个独立的光源分别产生两束红外线,该射线束分别经过调制器,成为5Hz的射线。
根据实际需要,射线可通过一滤光镜减少背景气体中其它吸收红外线的气体组分的干扰。
红外线穿过两个气室,一个是充满连续流动的待测气体的测量室,另一个是充满不吸收背景气体的参考室。
工作时,测量室内待测气体浓度变化时,吸收的红外光量相应变化,而参考光束(参考室光束)的光量不变。
来自两个腔室的光量差通过探测器,使探测器产生压力差,成为电容探测器的电号。
该号经号调理电路放大后,送至主控制器的显示器和crt显示器。
输出号的大小与被测成分的浓度成正比。
我们所用的检测器是薄膜微音器。
接收室内充以样气中的待测组分,两个接收室中间用一个薄的金属膜隔开,在两测压力不同时膜片可以变形产生位移,膜片的一侧放一个固定的圆盘型电极。
可动膜片与固定电极构成了一个电容变进器的两极。
整个结构保持严格的密封,两接收气室内的气体为动片薄膜隔开,但在结构上安置一个大小为百分之几毫米的小孔,以使两边的气体静态平衡。
室内co2监测装置原理

室内co2监测装置原理
室内CO2监测装置原理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们对室内空气质量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而CO2作为室内空气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影响。
为了确保室内空气的新鲜度,人们研发了一种室内CO2监测装置。
室内CO2监测装置的原理是基于CO2浓度与室内空气质量之间的关系。
装置内部搭载了传感器,能够实时测量室内CO2浓度,并将数据反馈给用户。
当人们呼吸时,会将大量的CO2排放到空气中。
室内CO2监测装置通过传感器感知周围环境中的CO2浓度,当CO2浓度超过一定阈值时,装置会发出警报,提醒用户及时通风换气。
室内CO2监测装置的传感器采用了先进的红外线技术。
红外线技术能够高效地检测CO2分子的特征吸收光谱,从而准确地测量CO2浓度。
该技术具有高灵敏度、高稳定性和高可靠性的特点。
室内CO2监测装置还配备了一个小型显示屏,用于显示当前室内CO2浓度。
用户可以根据显示屏上的数据来判断室内空气质量是否达标,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室内CO2监测装置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类室内场所,如家庭、办公室、学校等。
它不仅能够帮助用户及时发现并解决室内空气污染问题,
还能够提高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质量,保障人们的健康。
室内CO2监测装置利用先进的红外线技术,能够实时监测室内CO2浓度,帮助用户了解室内空气质量,提醒及时通风换气。
它是一种科技进步的产物,为人们提供了更加舒适和健康的室内环境。
CIRAS-3说明书

应用CO2钢瓶供气,选择“Fixed reference air”,控制浓度建议输入 390ppm
应用缓冲瓶供气,选择“Ambient”
选中后按“OK” 键,接受选定。
光源类型选择:
不用光源是选择“Ambient”
用光源时选择“LED”
按键盘的“Tab”键,将光标移动到“Light Source”后的复选框,按F4“Expand List”,展开“Light Source”下拉菜单。按“ ”箭头选择调零校准方式。
将钢瓶的插入到主机中相应位置
将钢瓶的插入到主机中后,按图示旋转,旋紧,将 钢瓶刺破,供应CO2气体
温 馨 提 示 :
造危 瓶
成险 取
的性 出钢
人, ,瓶
身请 内装
伤务 有入
害必 高后
厂注 压,
家意
免,
小
责因 气时
。不 体内
正 ,不
当 具能
操 有将
作 一钢
定
24 CO2
光合仪操作方法
将仪器电池充满电,检查吸收剂,将主机和叶室连接好,叶室也光源连接好 点击仪器背面的“ON/OFF”按钮,开机,开机后几秒钟内屏幕显示:
开放式气路的优点
1. 长时间动态监测; 2. 恒态测定;CO2维持恒定值; 3. 测定光-光合响应曲线;叶室小,可以从一面 照光,遮光容易,而且容易配备光源(0~ 2500μmol m-2 s-1)。 4. 测定CO2-光合响应曲线;备有CO2源可设定 不同的CO2浓度。
5. 测定光呼吸;用N2、O2和CO2配制低氧气体(2~3% O2,360ppmCO2)与正常空气(21%O2, 360ppmCO2),测定不同气体下的光合速率之差即为光 呼吸。 6. 控制温度下光合速率的测定; 7. 湿度曲线;通过干燥剂吸收气路中的水分,从而控制气 流中的湿度。 8. 配备群体同化室,进行群体光合速率的测定; 9. 配备开放式呼吸室,测定土壤呼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
一、仪器
二、仪器的优点
1、叶室环境可以调控。如可以测在不同温度、 光强、CO2浓度下的光合作用。
2、测定参数多。 3、数据可存储,可与计算机连接。 4、反应灵敏。
5、固定叶面积,仪器自动计算各参数结果。
三、可测定的主要参数
1
2 30
显示器
四、仪器的标定
绝对值标定法 差分值标定法
绝对值标定法
调零
参比室 0
分析室 0
1
2 0
显示器
绝对值标定法
调满刻度
参比室差分值标定法
调零
参比室 300
分析室 300
1
2 0
显示器
差分值标定法
调满刻度
参比室 300
分析室 330
1
Intercellular CO 2 concentration (μmol CO 2 mol -1 )
Transpiration rate (mmol H 2 O m -2 s -1 )
Reference cell H 2 O (mmol H 2 O mol -1 )
Sample cell H 2 O (mmol H 2 O mol -1 ) Relative humidity in the sample cell (%) Flow rate to the sample cell (μmol s -1 ) T leaf℃ Temperature of leaf thermocouple (C) External quantum sensor (μmol m -2 s -1 )
按F1打开一个保存 数据的文件
文件命名
夹住叶片
输入叶面积
数据自 动与手 动保存
关闭文件及保存数据
7、关机
(1)一定要退到主菜单下关闭电源。
(2)关机后CO2和H2O的控制旋扭要放到中
间位置。
CO2和H2O的 控制旋扭
红外线 CO2气体分析仪器的 结构、原理、使用及在植物 生理研究中的应用
一、引言
植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常伴有CO2的释 放与吸收。CO2量的变化能标志植物生理 生化活性的强弱。
光 CO2+H2O 光合细胞 (CH2O)+O2
1.光合作用测定方法
改良半叶法 PH比色法 氧电极法 红外线CO2气体分析仪法
三、仪器的工作原理
红外线经过CO2气体分子时,其辐射能量减 少,被吸收的红外线辐射能量的多少与该气 体的吸收系数(K)、气体浓度(C)和气 体层的厚度(L)有关,并符合朗伯—比尔 定律,可以用下式表示: E=E0eKCL 式中:E0——入射红外线的辐射能量; E——透过的红外线的辐射能量。
四、仪器原理
1、开放式气路连接系统 (1)LI-6400领先于传统开放系统的地方 在于它将气体分析器安装于传感器头上。 这样节省了气流到达传感器的时间,并且, 严格准确地反映出叶子的变化。 (2) 开放系统的另一特点是可以通过各种 方式改变入室气体的条件,如:湿度、 CO2浓度、温度等等。
传感头与气体分析仪和叶室集于一体
4、启动后的主菜单
新的测定
功能键 分别对 应上面 的小黑 框中的 英文
键盘与 计算机 相似
主 界 面
5、校正仪器
(1)流量校准 (2)零点校准
(3)红蓝光源校准
校准时H2O 和CO2的控制旋扭要放到Bypass 位置
6、数据测量
F4是最常用的, 测量按F4
测定时H2O 和CO2的控制旋扭要放到Bypass 位置
C V 273 .15 P Pn t S 22 .4 273 .15 t 1.01325
式中:Pn——光合速率,µ mol CO2/(m2· s)。 ΔC——CO2浓度落差C1-C2,µmol/mol。 Δt——测定时间,s。 S——叶片面积,m2。 V——同化室(包括气路系统)体积,L。 t——同化室的温度,℃。 P——为气压,MPa。
2 30
显示器
五、IRGA法测定光合速率 的气路系统
开放式气路系统 密闭式气路系统
1.开放式气路系统
该系统用双气室IRGA,以气泵为动力, 将流经同化室前的空气(参比气体)泵 入参比气室,流经同化室后的空气(样 本气体)泵入分析气室,最后将气体排 出,由仪器测出参比气体和样本气体的 CO2浓度差,根据气体流量、同化室中 叶片的面积,求出叶片的光合速率。
具体的气体连接示意图
2、仪器通过公式自动计算各参 数的值
(1)自动记录结果 (2)叶面积固定=6cm2 (3)如叶面积不足6,可改变 叶面积的输入。
五、简单介绍主要操作流程
1、仪器连接
数据线和气路与主机连接
数据线和气路与感应头叶室的连接
连接好以后应该是这样
2、开机
电 源 开 关
3、程序自动启动
2.密闭式气路系统
被测植物或叶片密闭在同化室中,不与 同化室外发生任何的气体交换,同化室 内的CO2浓度因光合作用而下降,可用 IRGA测定同化室内CO2浓度的下降值, 计算光合速率。
光
C
D
P
A 330
密闭式气路系统 P. 气泵 C. 同化室 D. 干燥器 A. 红外线CO2分析仪
光合速率计算
Photosynthetic rate (μmol CO 2 m -2 s -1 ) Conductance to H 2 O (mol H 2 O m -2 s -1 )
Reference cell CO 2 (μmol CO 2 mol -1 )
Sample cell CO 2 (μmol CO 2 mol -1 )
四、 IRGA检测原理 检测器是光电导型锑化铟半导体元件。 参比气室 红外线辐射能量不变 分析气室 红外线辐射能量减少→半导体 的电阻下降 CO2浓度→红外线辐射能量→电容变化
当在半导体外加一个稳定电流时,由于受 电阻变化的影响,输出的信号电压值也随 CO2浓度而变化。
参比室 300
分析室 330
P
F
C
D
A
P F D
P. 气泵
开放式气路系统 F. 流量计 C. 同化室 D. 干燥器 A. 红外线CO2分析仪
光合速率计算
C F 273 .15 P Pn S 22.4 273 .15 t 1.01325
式中:Pn——光合速率,µ mol CO2/(m2· s)。 ΔC——CO2浓度落差C1-C2,µmol/mol。 S——叶片面积,m2。 F——气体流量,L/s。 t——同化室的温度,℃ P——为气压,MPa。
三、仪器的工作原理
CO2 气体能吸收红外线四个区段的能量, 吸 收 峰 的 波 长 分 别 在 : 2.66 µ m 、 2.77 µ m、4.26 µ m、14.99 µ m,其吸收率分 别为 0.54 %、 0.31 %、 23.2 %、 3.1 %。 峰值为 4.26 µ m 的吸收率最高,在 CO2 浓 度较低时,在特性波长( 4.26 µ m )下, 被CO2气体吸收的红外线辐射能量与CO2气 体的浓度呈线性关系。
六、在植物生理研究中的应用
测定光合速率 测定呼吸速率 作光—光合作用曲线:光补偿点,光饱和点,表观 量子产额,量子效率 作CO2—光合作用曲线:CO2补偿点,CO2饱和点 作温度—光合作用曲线:光合作用最低温度,最适 温度,最高温度 测定光呼吸速率:零气法;外推法 测定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等
2. 红外线CO2气体分析仪法的优点
迅速而准确 简单而方便 整体而连续 智能化
二、仪器的基本组成
主要由光源、气室和检测器组成
CO2 红 外 光 源
1
2
气
室
检 测 器
三、仪器的工作原理
红外线(infrared)是波长在0.75~ 400 µ m范围内的电磁波。红外线按其波 长长度划分:25~400 µ m为远红外线; 2.5~25 µ m为中红外线;0.75~2.5 µ m为近红外线。 不同气体对红外线的吸收不同。由同种 原子组成的气体分子如N2、H2、O2等均 不吸收红外线。只有由异种原子组成的 气体分子如CO、CO2、CH4、H2O等可 以吸收红外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