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8.4红外线气体分析仪
红外线气体分析仪篇PPT(完整版)

主要测量CO、CO2、NO、SO2、CH4、CmHn等气体。 红外线是靠近可见的红外光而波长较红色光大的一段光谱,肉眼看不见,属于不可见光范围。
分辨率:≤0.5% 量程 二、红外分析仪基本原理
二、红外分析仪基本原理
T90:与测量室长度和样气管线流量和电子响 应时间有关。
波段,所以不能用红外气体分析仪来测量。
红外线是靠近可见的红外光而波长较红色光大的一段光谱,肉眼看不见,属于不可见光范围。
重复性:≤0.5% 量程 红外线是靠近可见的红外光而波长较红色光大的一段光谱,肉眼看不见,属于不可见光范围。
二、红外分析仪基本原理
气体吸收了红外线光谱的辐射能后,一部分可转变成热能,使温度升高。
6.2
气体
CH4 C2H2 C2H4
吸收波长 λ/μm
3.3 , 7.7
3.7
10.5
二、红外分析仪基本原理
同一原子组成的双原子气体,如N2、 O2、Cl2、H2等,以及各种惰性气体,如Ne、Ar 等,由于在1~25µm的波长范围内没有特征吸 收波段,所以不能用红外气体分析仪来测量。
三、典型分析仪(ABB Uras 26)
红外线气体分析仪篇
一、红外线的基本知识
红外线是靠近可见的红外光而波长较红色光 大的一段光谱,肉眼看不见,属于不可见光范围。
波长为~420µm 之间。
二、红外分析仪基本原理
各种多原子气体(CO,CO2,CH4等)对红外线这一 段电磁波的辐射都能具有一定的吸收能力,而且这种 吸收能力对波长具有选择性,只有当红外光谱中某一 段光谱的频率与物质分子本身的频率一致时,该物质 分子才吸收这一段红外光谱的辐射能。我们把能吸收 的这一段红外线光谱称为该气体的特征吸收波段。气 体吸收了红外线光谱的辐射能后,一部分可转变成热 能,使温度升高。红外线光谱的辐射又特别显著,这 就能让我们利用各种元件,如热电堆、热敏电阻等去 测量红外线辐射能的大小。
红外气体分析仪原理

红外气体分析仪原理
红外气体分析仪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红外辐射与气体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来识别和测量气体的类型和浓度。
其主要原理包括红外光源、样品室、检测器和数据处理系统。
首先,红外光源产生特定频率的红外光束,并通过光学系统引导到样品室。
红外光会穿过样品室,射向内部的待测气体。
当红外光束通过气体时,气体分子会吸收特定频率的红外光能量。
吸收的光的强度与气体中特定分子的浓度相关。
接下来,检测器会测量并比较红外光源发出的光与通过样品室后的光的差异。
任何被气体分子吸收的红外光都会使检测器输出信号产生变化。
最后,数据处理系统会分析检测器输出信号,通过对比事先设定的气体吸收谱线和实际测量的谱线,来确定待测气体的种类和浓度。
红外气体分析仪具有快速、准确和灵敏的特点,并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工业过程控制以及安全防护等领域。
红外烟气分析仪原理

红外烟气分析仪原理
红外烟气分析仪(Infrared Smoke Analyzer)是一种用于测量
和分析烟气中污染物浓度的仪器。
它基于红外光吸收原理,通过检测红外光在气体中的吸收程度,来确定烟气中各种污染物的含量。
红外烟气分析仪采用了红外光源和红外光接收器。
红外光源发射出被测气体所吸收的特定波长的红外光,并通过被测气体后的光束到达红外光接收器。
红外光接收器测量红外光的强度,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
当红外光通过烟气时,烟气中的污染物会吸收特定波长的红外光。
不同的污染物对红外光的吸收程度具有特定的特征,因而可以通过测量吸收的光强度来推断污染物的浓度。
红外烟气分析仪使用一系列不同波长的红外光,以覆盖各种可能的污染物。
它可以通过多个通道同时测量不同污染物的浓度,并将结果显示在仪器的显示屏上。
红外烟气分析仪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包括环境监测、工艺控制、烟气排放监测等。
其优点在于测量速度快、准确性高、使用方便,并且能同时测量多种污染物的浓度。
由于红外烟气分析仪采用了非接触式的测量方法,因此可以实时监测烟气中的污染物浓度,无需对气体进行取样和处理,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此外,红外烟气分析仪还具有较高的抗干扰能力,可以在复杂的烟气环境下正常运行。
红外线气体分析仪的工作原理

红外线气体分析仪的工作原理在现阶段红外线气体分析仪在化工生产中使用已经十分广泛,组分控制的能力直接关系到化工生产的低能耗及高品质产品的关键因素。
如何确保红外线分析仪在生产中做到稳定、迅速、反映工艺数据是目前仪表维护人员需要提高的重要技术。
本文主要对红外分析仪的工作原理进行了剖析。
红外线气体分析仪是利用红外线进行气体分析。
它基于待分析组分的浓度不同,吸收的辐射能不同.剩下的辐射能使得检测器里的温度升高不同,动片薄膜两边所受的压力不同,从而产生一个电容检测器的电信号。
这样,就可间接测量出待分析组分的浓度。
1.比尔定律红外线气体分析仪是根据比尔定律制成的。
假定被测气体为一个无限薄的平面.强度为k的红外线垂直穿透它,则能量衰减的量为:I=I0e-KCL(比尔定律) 式中:I--被介质吸收的辐射强度;I0--红外线通过介质前的辐射强度;K--待分析组分对辐射波段的吸收系数;C--待分析组分的气体浓度;L--气室长度(赦测气体层的厚度)对于一台制造好了的红外线气体分析仪,其测量组分已定,即待分析组分对辐射波段的吸收系数k一定;红外光源已定,即红外线通过介质前的辐射强度I0一定;气室长度L一定。
从比尔定律可以看出:通过测量辐射能量的衰减I,就可确定待分析组分的浓度C了。
2.分析检测原理红外线气体分析仪由两个独立的光源分别产生两束红外线该射线束分别经过调制器,成为5Hz的射线。
根据实际需要,射线可通过一滤光镜减少背景气体中其它吸收红外线的气体组分的干扰。
红外线通过两个气室,一个是充以不断流过的被测气体的测量室,另一个是充以无吸收性质的背景气体的参比室。
工作时,当测量室内被测气体浓度变化时,吸收的红外线光量发生相应的变化,而基准光束(参比室光束)的光量不发生变化。
从二室出来的光量差通过检测器,使检测器产生压力差,并变成电容检测器的电信号。
此信号经信号调节电路放大处理后,送往显示器以及总控的CRT显示。
该输出信号的大小与被渊组分浓度成比例。
红外线气体分析器的调校

红外线气体分析器的调校考核要点:红外线气体分析器的调校1、准备要求场地准备:装置内选择一台红外线气体分析器,现场安全设施齐全分析器性能完好工具准备:仪表工所配工具齐全2、操作要求及时限必须穿戴劳动保护用品必备的工具要齐全操作时限30分钟,提前完不加分,超时限按规定评分分析器零点、量程调校是否正确3、操作程序首先向工艺人员了解分析器的使用情况,调校前通知工艺人员到达分析小屋按下列步骤进行调校(1)关闭样气阀门,切断样气(2)零点校准:切换气路,指向“标定气”,指向“零点气”;打开零点气瓶根部阀门,调节气体流量到30L/H,向分析器通入零点校准气;等显示稳定后,进入零点校准菜单,执行零点校准(在测量画面按!键进入主菜单,选中“2仪器操作”,进入“仪器操作”画面,选中“2零点校准”,进入“零点校准”画面,选中“2进行零点校准”,按!键进入“零点校准中,请等待”画面,1分钟后校准完毕,自动返回本菜单,“返回”,“返回”,“测量显示”,回到测量画面。
零点校准完毕)。
(3)量程校准:切换气路,指向“标定气”,指向“量程气”;打开量程气瓶根部阀门,调节气体流量到30L/H,向分析器通入量程校准气;等显示稳定后,进入量程校准菜单,执行量程校准(在测量画面按!键进入主菜单,选中“2仪器操作”,进入“仪器操作”画面,选中“3量程校准”,进入“量程校准”画面,选种“2进行量程校准”,按!键进入“量程校准中,请等待”画面,1分钟后校准完毕,自动返回本菜单,“返回”,“返回”,“测量显示”,回到测量画面。
量程校准完毕)。
(4)校验完毕,恢复气路,指向“取样气”,打开样气阀,调好样气流量(5)关闭标准气根部阀门(6)通知工艺人员分析器已校准,运行正常4、评分标准准备工作:10分劳保用品穿戴(5):未穿或不规范扣1-5分工具准备(5):每少一件扣1分操作程序:90分未向工艺人员了解情况,扣10分调校步骤(1)10分调校步骤(2)20分调校步骤(3)20分调校步骤(4)10分调校步骤(5)10分调校步骤(6)10分5、说明准备完毕后,应向裁判举手示意,裁判发出“开始”指令后即可开始,并计时。
2024年红外气体分析仪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红外气体分析仪市场发展现状1. 引言红外气体分析仪是一种通过测量物体的红外辐射来分析和检测气体成分的仪器。
随着环境污染和工业生产过程中废气排放的增加,对气体分析仪的需求越来越大。
红外气体分析仪以其高精度、快速性和可靠性等优势逐渐成为气体检测领域中的主要工具。
本文将对红外气体分析仪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和探讨。
2. 市场规模及增长趋势根据市场研究报告,红外气体分析仪市场在过去几年间保持了快速增长的态势。
截至2020年,全球红外气体分析仪市场规模已经达到X亿美元,并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将以X%的年复合增长率进一步扩大。
市场的增长主要受到环境监测、工业安全和生产过程控制等领域的需求推动。
3. 市场驱动因素3.1 环境监测需求的增加随着全球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各国对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高。
红外气体分析仪作为一种高效准确的环境监测仪器,在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和土壤污染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环境监测需求的增加使得红外气体分析仪市场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动。
3.2 工业安全要求的提升工业生产过程中常常会产生有害气体,如硫化氢、甲醛等。
用于监测这些有害气体浓度的红外气体分析仪在维护工人健康和保障工业安全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随着工业安全要求的提升,对红外气体分析仪市场的需求也会相应增加。
3.3 生产过程控制的需求在许多工业生产过程中,准确控制特定气体成分的浓度是非常关键的。
红外气体分析仪具有高精度和快速响应的特点,能够满足生产过程中对气体浓度的严格控制要求。
因此,在化工、制药、石油等行业,红外气体分析仪的需求不断增加。
4. 主要市场参与者和竞争格局红外气体分析仪市场存在着多家知名厂商和供应商。
主要的参与者包括公司A、公司B和公司C等。
这些公司在研发、制造和销售红外气体分析仪方面具有较高的技术能力和市场份额。
市场的竞争格局主要是由技术创新、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等因素所决定。
5. 市场发展趋势5.1 技术创新与产品升级针对市场需求和使用场景的不断变化,红外气体分析仪厂商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
红外线气体分析仪监测系统的应用及抗干扰措施

的采样式红外分析仪快20s 。
在传感器件与测量方法上的改进较少,而红外线气体分析仪智能化发展较为迅猛,使得仪器具备自动标定与补偿、自动识别图谱、实效预测和自动进行故障诊断等功能。
中国石化公司针对如何提高红外线气体分析仪的线性稳定性、重复性以及消除其零点漂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调节气室长度,对该分析仪器量程进行改造,即将仪器原有0~100µL/L 的量程改为常量测量,与改造前相比,该仪器的稳定性、重复性以及零点均有所改善,因而该举措是行之有效的[4]。
2 红外线气体分析监测系统的应用长沙瑞控公司设计的JNYQ-I-44EX 隔爆型红外线气体分析仪,可实现单组份、双组份气体检测,且可以同时分析三种气体浓度,即两路红外测量和一路氧气测量。
该系统采用智能化数字处理技术实现气体浓度的分析,双气路与双通道的结构设计,有效提高了仪器的稳定性。
并且采用大气压力补偿,可降低环境大气压力变化对仪器测量的影响,电流环输出和开关量输出相互隔离,消除了外界各种干扰对仪器测量的影响,可用于工业流程和科学实验室中在线分析CO 、CO 2、CH 4、SO 2和NO 等气体浓度监测,具有自动化程度高、功能强、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稳定性好、数字通信等特点[5-7]。
James 将非分散红外气体分析仪应用于微电子气相沉积过程中,金属烷基酰胺前驱体的测量。
利用非色散红外分析仪可测量气相沉积过程中金属前驱体戊基(二甲基胺)的分压,通过建立二甲基胺吸光度的函数,校准非色散红外分析仪的光学响应密度,并在流动试验中除去的物质质量之间的差异与流量,如重力测量和光学测定,在以上条件下可以检测到二甲基胺[8]。
植物表面附着的微藻与生物膜系统可以降低生物质回收的成本,是解决CO 2问题的一种具有潜力的方法[5]。
通过红外气体分析监测系统能够精确测量藻类生物膜上的CO 2固定能力,优化单细胞微藻的光合作用。
通过考虑样品气体与参比气体之间水蒸气浓度的差异,对气体分析仪进行了校正。
2023年仪表工理论试题库

仪表工理论试题一填空题 (A)填[气开或气关]:1)压缩机入口调整阀应选( 气关 )式。
2)压缩机旁路调整阀应选( 气关 )式。
3)压缩机出口压力调整系统, 其调整阀装于放空管线上时, 应选(气关 )式。
4)汽包蒸汽出口调整阀应选( 气关 )式。
5)汽包给水调整阀应选( 气关 )式右附加保位阀。
6)贮罐压力调整系统旳调整阀应选( 气关 )式。
1.7)贮罐液位调整系统, 当调整阀装在入口管线时, 应选( 气关 )式。
2.8)贮罐液位调整系统, 当调整阀装在出口管线时, 应选( 气开 )式。
3.关小与调整阀串联旳切断阀, 会使可调比变( 小 ), 流量特性变( 差 )。
4.调整器旳正作用一般是指测量增长, 输出( 增长 );而调整器旳反作用则指测量增长, 输出( 减少 )。
5.节流孔板前旳直管段一般规定( 10 )D, 孔板后旳直管段一般规定(5)D。
为了对旳测量, 孔板前旳直管段最佳(20 )D, 尤其是孔板前有泵或调整阀时, 更应如此。
6.在孔板加工旳技术规定中, 上游平面应和孔板中心线(垂直), 不应有(可见伤痕), 上游面和下游面应(平行), 上游入口边缘应(锐利无毛刺和伤痕)。
7.1151差压变送器采用可变电容作为敏感元件, 当差压增长时, 测量膜片发生位移, 于是低压侧旳电容量(增长), 高压侧旳电容量(减少 )。
8.调整阀所能控制旳最大流量[Qmax]与最小与流量[Qmin]之比, 称为调整阀旳(可调比), 以R表达。
9.调整阀实际可调比取决于(阀芯构造)和(配管状况)。
10.我国生产旳直通单、双座调整阀, R值为(30)。
11.被调介质流过阀门旳相对流量[Q/Qmax]与阀门相对行程[1/L]之间旳关系称为调整阀旳(流量特性)。
阀前后压差保持不变时, 上述关系称为(理想流量特性)。
12.实际使用中, 阀前后压差总是变化旳, 此时上述关系称为(工作流量特性)。
13.理想流量特性取决于(阀芯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