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埃克替尼片说明书

合集下载

[药学]新药盐酸埃克替尼

[药学]新药盐酸埃克替尼

)——戴丽萍、罗淑红、郦超群、刘芳、张丽雯、吕鹏花浙江贝达药业有限公司是一家归国学者创办,以自主知识产权创新药物的研究和开发为核心,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高新技术制药企业。

公司总部设在美丽的杭州,在北京设有新药研发中心,下设合成、分析、药理、制剂、注册报批、医学和知识产权部等,拥有60余名各类专业人才,包括6名留美博士,能完成新药合成、分析、制剂、药理和申报等新药研发的核心工作。

公司于2006年6月建立了自己的生产基地,占地40亩,厂房8000m2,拥有GMP认证的片剂和膏剂生产车间和原料药、肿瘤口服制剂等11个国药准字号生产批文。

自创业以来,公司以创新药研发为主线,在研项目包括9个国家一类新药,11个国家三类新药。

其中一类新药盐酸埃克替尼(商品名:凯美纳)已经上市销售。

已有2个三类新药已获临床批文。

研发项目获国际发明专利授权1项,国内专利授权3项,已申报专利8项,待报专利若干项,获国家科技部重大新药创制1项、“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2项、“863计划”1项、“火炬计划”1项、“、浙江省重点项目2项、杭州市重点项目1项。

目录产品简介工艺研究临床研究毒理学研究药动学研究质量研究一、产品简介产品简介生产背景在凯美纳上市之前,国内广大的肺癌患者治疗用的靶向抗癌药物全部依赖进口产品,包括吉非替尼(易瑞沙,阿斯利康)和厄洛替尼(特罗凯,罗氏制药)。

进口产品的价格十分昂贵,每片约500―660元,每天一片,病人花在这些药物上的费用每月需要16500―19800元,一般病人都难以承受。

产品简介肺癌分子靶向药盐酸埃克替尼一直被视为“国产易瑞沙”。

在2011年我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小分子靶向抗癌新药凯美纳(盐酸埃克替尼)疗效得到证实,终获成功。

盐酸埃克替尼是以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激酶为靶标的新一代靶向抗癌药,由王印祥博士领衔的浙江贝达药业自主原创,完全由我国科学工作者和肿瘤临床专家自主原创,经历8年时间研制而成,其第一个适应症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盐酸厄洛替尼片说明书

盐酸厄洛替尼片说明书

皮疹
67.3
6.4
0
10.6
1.0
0

腹泻
40.9
1.8
0
9.6
1.0
0
甲沟炎
10.9
0.9
0
0
0
0
厄洛替尼组(至少 2 例患者)中最常见严重不良事件(SAE)为呼吸困难(3 例患者;
2.7%)、胸腔积液、上消化道出血和骨痛(各有 2 例患者[1.8%]发生)。
另一项在中国23个中心进行的随机、对照、开放性的III期试验(MO20981,OPTIMAL)
第 3 页 共 35 页
尚未进行肾损伤患者(血清肌酐浓度>1.5 x ULN)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基于药代动力 学数据,轻度或中度肾损伤患者不需要剂量调整(参见【药代动力学】)。不推荐严重肾损 伤患者使用厄洛替尼。
已证实吸烟会导致厄洛替尼暴露量降低 50-60%。正在吸烟 NSCLC 患者的厄洛替尼最 大耐受剂量为 300mg。在持续吸烟的患者中,与建议的 150 mg 剂量相比,300 mg 剂量在化 疗失败后的二线治疗中未显示出疗效提高。(参见【药物相互作用】和【药代动力学】特殊 人群)。
服用厄洛替尼治疗 NSCLC 和其它晚期实体肿瘤的患者中有报告严重的不良反应,包括 致命的事件(参见【注意事项】警告-肺毒性和【用法用量】剂量调整)。 NSCLC-厄洛替尼单药治疗
具有 EGFR 基因敏感突变的 NSCLC 一线治疗 在一项 154 名患者参加的开放性随机对照的 III 期研究 ML20650 (EURTAC)中,对 75 名 EGFR 突变的 NSCLC 患者使用本品一线治疗的安全性进行了评估,未发现新的安全性信 号。 在研究 ML20650 中,使用本品治疗的患者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皮疹和腹泻(分别为 80% 和 57%,所有分级),大部分为 1 级或 2 级,不需干预即可控制。3 级皮疹和腹泻的发生率 分别为 9%和 4%。未见 4 级皮疹或腹泻。分别有 1%的患者因皮疹或腹泻而停止使用本品。 发生皮疹或腹泻的患者分别有 11%和 7%需要进行剂量调整(暂停或减量)。

规范使用分子靶向药治疗说明

规范使用分子靶向药治疗说明
⑦必须指定具有肿瘤专科资质医生管理此类病人(授权医生),详细评估,到医院农合办审批后方可使用此类药物。
②生物标志物检测
③细胞学或病理学检查
④基因检测
⑤肿瘤专科有资质的医生根据检测结果及患者病情进行多学科会诊制定个体化的精准治疗方案
①限于三级综合医院和肿瘤专科医院能够治疗肺癌的相关科室
②使用医生限定在从事肺癌诊治 5 年以上并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医师
③此类医疗机构必须具备肿瘤多学科会诊条件
④此类医பைடு நூலகம்机构必须具备有资质的分子检测实验室,能进行规范的分子检测,具有商业性质的公司出具的报告单无效。
③EGFR基因检测结果必须为阳性(组织学或血液标本检测均可接受)
④有足够的临床证据证实患者能够从吉非替尼治疗中获益,且无严重不良反应(获益是指肿瘤病灶按照肿瘤疗效评标准(按RECIST评价标准)没有进展,无严重不良反应是指未发生因吉非替尼治疗引起的不可逆转或不可耐受的伤害)
治疗的步骤
①临床影像学检查及血常规,肝肾功能检查
规范使用分子靶向药治疗说明
药品名称
通用名
盐酸埃克替尼
吉非替尼
商品名
凯美纳
易瑞沙
规格/价格
125mg×21片/盒 1399元每盒
250mg×10片/盒 2358元
生产厂家
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
适用范围
①经病理学或细胞学证实的符合吉非替尼适应症的晚期(ⅢB期或Ⅳ期)的非小细胞肺癌
②首次吉非替尼治疗前必须经影像学检查或足够临床证据,确认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包括ⅢB期或Ⅳ期)

肺癌病例讨论

肺癌病例讨论

诊治经过
入院后结合病史、体征及辅助检查结果考虑存在肺部感 染,反复住院,考虑混合感染可能性大,予以头孢噻 肟钠舒巴坦钠抗炎、甲强龙抗炎、解痉平喘、低分子 肝素钠抗凝、对症处理;经以上治疗后患者症状明显 好转。 2017-10-17患者病情平稳,排除化疗禁忌,予以2周期单 药培美曲塞500mg/m2,800mg d1 q21d;化疗期间顺利 无明显毒副反应。
病例归纳 PLC发病机制:目前存在两种观点 1.肿瘤细胞先经血行播散,然后侵入淋巴 管并在其内弥漫生长。 2.肺门或纵膈淋巴结受累,淋巴管梗阻, 淋巴管扩张,肿瘤细胞随逆流液转移到 肺外周。
肺内癌性淋巴管炎
PLC 的影像学改变主要表现 为:(1)可见从肺门向肺野呈放 射状、条索状不均 阴影及小结节、胸膜结节等。这种 改变可以单侧, 也可以双侧。(2)亦可见肺叶或肺段呈毛 玻璃影改 变。多伴纵隔、肺门淋巴结肿大及胸腔积液, 其中 纵隔、肺门淋巴结肿大达 51.2 %, 胸腔积液达 53.5%。 PLC 常常提示预后差,目前国内外 尚缺乏针对性的治疗; 对症及抗癌治疗, 临床效果差, 50%~85%的患者生存期为 3~6 个月。该病患者最终死于呼吸功能衰竭或肺动脉高 压所继发的右心衰竭。
辅助检查
D-D 16.10 mg/L、FDP 42.50 mg/L、抗凝血酶III AT3 110.20 % WBC 6.0 109/L、HGB 109 g/L、NEUT% 67.90 %、PLT 279 109/L • 超声心动:静息状态下,心内结构及血流未见明显异常,左室 收缩功能良好,EF 69%。 • 头颅MR、腹部CT未见明显转移病灶。 • 静脉彩超:右侧腋静脉、肱静脉血栓形成。 • 胸部CT(2017-9-28):右肺下叶占位,符合肺癌表现;两肺多 发小叶间隔增厚,支气管血管树增粗,考虑癌性淋巴管炎,两 肺间质纤维化伴间质性炎症,右侧少量胸腔积液。

4、国家一类新药盐酸埃克替尼的药理与临床评价

4、国家一类新药盐酸埃克替尼的药理与临床评价

[作者简介] 谭芬来,男,博士,主要从事分子医学研究工作。

联系电话:(010)67869692,E 2mail:tanfenlai@hot m ail .com 。

・新药述评・国家一类新药盐酸埃克替尼的药理与临床评价谭芬来1,张 力2,赵 琼3,刘东阳4,胡云雁1,刘 勇1,丁列明1,胡 蓓4,王印祥1(1浙江贝达药业,杭州311100;2北京协和医院呼吸科,北京100730;3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呼吸科,杭州310003;4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药理基地,北京100730) [摘要] 盐酸埃克替尼(icotinib hydr ochl oride,克美纳T M,浙江贝达药业有限公司生产,规格:100,125,150,200mg )是一种新型口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 2TKIs ),临床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1种或2种化疗的局部晚期或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

文中对盐酸埃克替尼在中国的I ~II a 期临床试验进行了总结,并对其药理作用、药动学、临床和安全性评价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盐酸埃克替尼;非小细胞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药理学;药动学[中图分类号]R983;R97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3734(2009)18-1691-04Pharmacology and cli n i ca l eva lua ti on of i coti n i b hydrochlor i deT AN Fen 2lai 1,ZHANG L i 2,Z HAO Q i ong 3,L IU Dong 2yang 4,HU Yun 2yan 1,L IU Yong 1,D ING L ie 2m ing 1,HU Bei 4,WANG Yin 2xiang1(1Zhejiang B eta Phar m a,Hangzhou Zhejiang 311100,Ch ina;2D epart m ent of R espiratory,Peking U nion M ed ical College Hospita l,B eijing 100730,Ch ina;3D epart m ent of R espiratory,The F irst A ffiliated Hospital of College of M edicine,Zhejiang U niversity,Hangzhou 310003,China ;4C linical Pha r m acology R esearch Center ,Peking U nion M edica l College Hospital,B eijing 100730,China )[Abstract] I cotinib hydr ochl oride is a novel oral ep ider mal gr owth fact or recep t or 2tyr osine kinase inhibit or (EGFR 2TKI ).It is indicated f or the treat m ent of patients with l ocally advanced or metastatic non 2s 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p revi ously treated with one or t w o che motherapy .Several phase I and II a trials in both healthy vol 2unteers and NSCLC patients have been conducted in China recently .I n this revie w we summarized the brief results fr om these trials,the phar macol ogy and phar macokinetics of icotinib hydr ochl oride .[Key words] icotinib hydr ochl oride;non 2s 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ep ider mal gr o wth fact or recep 2t or 2tyr osine kinase inhibit or (EGFR 2TKI );phar macol ogy;phar macokinetics 肺癌是全世界范围内各种恶性肿瘤中导致死亡最常见的疾病。

一例埃克替尼致间质性肺炎病例分析

一例埃克替尼致间质性肺炎病例分析

一例埃克替尼致间质性肺炎病例分析一、案例背景知识简介盐酸埃克替尼是一种口服的选择性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化学结构和阿斯利康公司的Iressa(易瑞沙,吉非替尼)及罗氏制药的Tarceva(特罗凯,厄洛替尼)相似。

EGFR-TKIs可抑制与EGFR相关细胞内酪氨酸激酶的磷酸化,其抗肿瘤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在肿瘤治疗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且此类药物一般耐受性良好,不良反应较少,在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实践指南中吉非替尼及厄洛替尼可用于体力状态为3~4分的不适合化疗患者的二、三线及多线治疗。

此类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为皮疹及腹泻,多可耐受,严重的不良反应为间质性肺病。

本案例主要介绍一例使用盐酸埃克替尼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病例,分析其发生的相关因素,探讨如何尽早发现及尽可能减少此类不良反应的发生,以更大限度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二、病例内容简介患者,男性,58岁,因“确诊左肺鳞癌21个月余,多发骨转移、双肺转移8个月余”于2011年6月16日入院。

自诉患高血压3年,血压最高155/101mmHg,规律服用卡托普利,服药后血压控制在120/80mmHg,无食物药物过敏史,吸烟30年,40支/日,已戒烟。

时有咳嗽咳痰,呈灰黑色,量多,不易咳出,偶感胸闷。

实验室检查示:C反应蛋白9.92mg/dl,降钙素原0.55ng/ml,白细胞计数8.5×109/L,中性粒细胞0.960。

先后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3g,每天2次,及美罗培南0.5g,每8小时1次联合苯磺酸左氧氟沙星0.4g,每天1次。

2011年7月3日,患者诉近两日仍有发热,体温最高达38.6℃,咳嗽、咳痰,痰量较前减少,呈灰黑或黄色,偶感胸闷。

查体:呼吸运动正常,左肺下叶背端呼吸音明显减弱,右肺下叶呼吸音较前减弱,实验室检查示:白细胞计数9.4×109/L,中性粒细胞0.847,同时给予抗感染、对症支持治疗。

在多线多周期化疗后,选择埃克替尼靶向治疗,具体用药为:埃克替尼片125mg,每天3次。

分子靶向药物

分子靶向药物

分子靶向药物类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页次:1/1页100篇文章/页找了一下之前孙燕院士的靶向治疗文章中对靶向药物的总结:1、信号转导: TK酶抑制剂—吉非替尼、厄洛替尼、伊马替尼、达沙替尼、尼罗替尼、索拉非尼、舒尼替尼、凡德他尼、埃克替尼2、新生血管: 小分子化合物—恩度;单克隆抗体—贝伐单抗3、调控基因: 曲妥珠单抗4、EGFR受体: 小分子化合物—TKIs;单克隆抗体—西妥昔单抗、尼妥珠单抗、帕尼单抗5、表面受体: 利妥昔单抗因为这个是2010年总结的药物,过了1年多,所以里面肯定不全,先将这些慢慢的进行整理,后面再逐步添加新的。

吉非替尼商品名:易瑞沙英文名:Gefitinib Tablet 、Iressa、ZD1839结构式:适应症及作用机制:吉非替尼( gefitinib)是第一个批准用于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分子靶向药物,通过竞争性结合到酪氨酸激酶的ATP结合区,抑制EGFR 酪氨酸激酶的活化,并能抑制EGFR的磷酸化作用和下游区的信号转导通路。

规格:250mg x 10 片/盒用法用量:推荐剂量为250mg(1片)每日1次,空腹或与食物同服。

不推荐用于儿童或青少年,对于这一患者群的安全性和疗效尚未进行研究。

不良反应:最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 ADRs )为腹泻、皮疹、瘙痒、皮肤干燥和痤疮,发生率20%以上,一般见于服药后一个月内,通常是可逆性的。

更多阅读分子靶向药物易瑞沙Iressa 吉非替尼治疗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吉非替尼治疗晚期NSCLC2012-03-12 回复阳光明媚3楼厄洛替尼商品名:特罗凯英文名:Erlotinib Hydrochloride Tablets, Tarceva结构式:适应症及作用机制:可试用于两个或两个以上化疗方案失败的局部晚期或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的三线治疗。

厄洛替尼(erlotinib) 可与ATP 结合区可逆性结合,并且完全抑制EGFR 酪氨酸激酶的自主磷酸化作用,从而阻断下游区EGFR 信号通路,引起细胞周期停滞,以及抑制血管生成。

埃克替尼的合成工艺研究

埃克替尼的合成工艺研究

2016年12月埃克替尼的合成工艺研究刘魏王芹芳李亚楠赵晶晶彭冲(华北制药集团新药研究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微生物药物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河北省工业微生物代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抗体药物研制国家重点实验室,河北石家庄050015)摘要:盐酸埃克替尼,是一种新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不仅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效,可以改善疾病相关症状,而且对其他实体瘤也有抗肿瘤作用,包括前列腺癌、乳癌等。

本文就其合成方法进行综述,以咨为医药开发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埃克替尼;非小细胞肺癌;合成;Icotinib 盐酸埃克替尼(Icotinib,I),结构式如图1,化学名4-[(3-乙炔基苯基)氨基]-6,7-苯并-12-冠-4-喹唑啉盐酸盐,是一种新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临床前实验及同类药的研究提示其可与EGFR 酪氨酸激酶特异性结合,阻断EGFR 相关的信号传导,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生长[1-2]。

图1盐酸埃克替尼结构式盐酸埃克替尼是2011年由浙江贝达药业自主开发而成的一种抗肿瘤靶向治疗的药物,是中国第一个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小分子抗肿瘤药[3]。

埃克替尼不仅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效,可以改善疾病相关症状,而且对其他实体瘤也有抗肿瘤作用,包括前列腺癌、乳腺癌等。

同其他同类药,易瑞沙(Iressa)和特罗凯(Tarceva)相比,药效差不多,但毒性最低。

其高效和低毒等特征为埃克替尼争取市场份额带来极大的优势。

关于埃克替尼的合成路线,文献报道了几条合成路线,关键步骤在构建十二冠醚,还有之后苯并嘧啶环的构建。

相关合成路线主要是在原专利基础上进行改进如替换毒性试剂等。

1通过3,4-二羟基苯甲酸乙酯构建十二冠醚王印祥等[4]二缩三乙二醇为起始原料,经过保护后和3,4-二羟基苯甲酸乙酯构建十二冠醚结构,后又经硝化、还原、缓和、氯化、取代得到埃克替尼,该制备方法需要使用高毒试剂——氯化剂,如(COCl)2或三氯氧膦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核准日期:2011年06月07日修改日期:2011年11月01日2012年04月16日2013年07月10日2013年09月18日2014年10月22日盐酸埃克替尼片说明书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在医师指导下使用【药品名称】通用名称:盐酸埃克替尼片商品名称:凯美纳®英文名称:Icotinib Hydrochloride Tablets汉语拼音:YansuanAiketiniPian【成份】本品主要成份为盐酸埃克替尼。

化学名称:4-[(3-乙炔基苯基)氨基]-喹唑啉并[6,7-b]-12-冠-4 盐酸盐。

化学结构式:分子式:C22H21N3O4·HCl分子量:427.88【性状】本品为棕红色薄膜衣片,去除包衣后显类白色。

【适应症】本品单药适用于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具有敏感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一线治疗。

(见【临床试验】)本品单药可试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至少一个化疗方案失败后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既往化疗主要是指以铂类为基础的联合化疗。

不推荐本品用于EGFR野生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规格】125mg/片。

【用法用量】本品的推荐剂量为每次125mg(1片),每天三次。

口服,空腹或与食物同服,高热量食物可能明显增加药物的吸收(见【临床试验】)。

剂量调整:当患者出现不能耐受的皮疹、腹泻等不良反应时,可暂停(1-2周)用药直至症状缓解或消失;随后恢复每次125mg(1片),每天三次的剂量;对转氨酶轻度升高(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及AS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低于100 IU/L)患者可继续服药但应密切监测;对转氨酶升高比较明显(ALT及AST在100 IU/L以上)的患者,可暂停给药并密切监测转氨酶,当转氨酶恢复(ALT及AST均低于100 IU/L,或正常)后可恢复给药(见【不良反应】)。

对在不同年龄和性别等患者血药浓度资料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血药浓度不受年龄和性别等因素的影响,故不推荐根据年龄和性别调整剂量。

特殊人群:目前尚无针对儿童或孕妇的临床研究结果。

针对老年患者及肝、肾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研究正在进行中。

【不良反应】埃克替尼的安全性评估主要基于支持注册的III期临床试验(ICOGEN)以及上市后IV期临床试验收集的安全性信息。

总体上,埃克替尼耐受性良好。

III期临床试验ICOGEN研究是在既往接受过一个或两个化疗后失败的局部晚期(IIIB或IV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开展的随机、双盲、对照、多中心研究。

399例受试者按1:1随机接受了盐酸埃克替尼片125mg每天三次或吉非替尼150mg每天一次给药。

最常报告的不良反应为皮疹(40.0%)、腹泻(18.5%)和转氨酶升高(8.0%),绝大多数为I-II级,一般见于服药后1-3周内,通常是可逆性的,无需特殊处理,可自行消失。

表1列出了在ICOGEN试验中报道的常见不良反应及其严重程度。

另外一项单臂、多中心、Ⅲ期扩展研究(BD-IC-IV01),其研究人群、给药方案等均与ICOGEN 研究中埃克替尼组相同。

共127例患者进入安全性分析集,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8%,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皮疹(26.0%)、转氨酶升高(14.2%)和腹泻(11.8%),与ICOGEN研究结果一致。

上市后IV期临床试验该试验为多中心、单臂、开放性IV期临床观察研究,以安全性观察为主要目的。

2011年8月正式启动,截至2013年10月28日,共收集6673例可评价患者的安全性信息。

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0%,非常常见的不良反应为皮疹,发生率为17.0%,常见不良反应为腹泻,发生率为8.3%;均以轻度为主;III度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5%,未见IV度不良反应,共有19例患者因不能耐受毒副反应停药。

上市后IV期研究中共收集到219例EGFR突变患者一线使用埃克替尼治疗的安全性数据,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6%,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皮疹(25.6%),腹泻(9.1%),转氨酶升高(3.2%)。

不良反应以轻中度为主,III度及以上不良反应少见。

与总体人群相似。

所有临床研究以下是所有临床研究中在接受埃克替尼 125mg 单药治疗的患者中观察到的不良反应。

根据以下的术语对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进行分级:非常常见(≥1/10);常见(≥1/100,<1/10);少见(≥1/1,000, <1/100);罕见(≥1/10,000, <1/1000);非常罕见(<1/10,000),包括个例报告。

这些研究中非常常见的不良反应见表1,其他频率的不良反应分类总结如下。

消化系统异常常见不良反应:包括食欲不振、呕吐和腹痛;少见不良反应:便秘、口腔黏膜炎、大便干燥、黑便、口干、口腔红肿、呕血、胃溃疡和胃胀。

罕见不良反应:溃疡性口炎。

肾功能异常少见不良反应:尿蛋白升高、蛋白尿、肌酐升高、尿白细胞升高、尿常规异常、尿素氮升高、排尿疼痛、肾功能损害。

肝功能异常少见不良反应:胆红素升高和谷氨酰转肽酶(GGT)升高。

呼吸道、胸部异常少见不良反应:咳嗽、鼻腔干燥、鼻衄、呼吸困难、咯血、上呼吸道感染、鼻内黄痂、肺部感染、咳痰、流涕、声音嘶哑、胸部不适、胸腔积液、间质性肺病(ILD)。

皮肤和皮下组织异常少见不良反应:甲沟炎、皮肤瘙痒、皮肤干燥、脱皮、手足综合症、指甲改变、皮肤皲裂、脱发、皮肤反应、痤疮、面部危险三角区感染、皮肤水泡、四肢皲裂和色素沉着。

眼疾罕见不良反应:眼痛和干眼病。

血液系统异常少见不良反应:白细胞下降、中性粒细胞减少、血红蛋白下降、血小板降低、红细胞下降、贫血、舌部淤血。

罕见不良反应:白细胞增多。

神经系统罕见不良反应:失神和嗜睡。

实验室检查异常少见不良反应:低钠血症和血糖升高。

其他少见不良反应:疼痛、乏力(I-III级)、发热、头晕、胸闷、过敏、四肢麻木、头痛、味觉改变、下肢水肿、心包积液、心悸、牙齿脱落、肢端肿胀、阳痿,低血压和指端麻木。

间质性肺炎(ILD)ILD是EGFR-TKI类药物治疗中少见但严重的不良反应。

在埃克替尼的I期临床研究中出现2例疑似ILD患者,其中1例进行了进一步病理检查后,排除了ILD并确认为疾病进展,与研究药物无关;另一例因未获得病理检查结果,所以尚无法排除。

Ⅲ期试验(ICOGEN)中在埃克替尼和吉非替尼组均未出现ILD的患者;单臂Ⅲ期研究中出现1例间质性肺炎,患者停药1月后死亡;上市后IV期研究中共报告3例间质性肺炎(ILD),停药并予激素积极治疗后2例好转,1例患者停药5月后死亡。

所有ILD患者既往均接受过至少4个周期化疗,经CT确诊,最短在给药后1周出现,最长在给药后4个月出现。

【禁忌】已知对该活性物质或该产品任一赋形剂有严重过敏反应者。

【注意事项】1、据文献报道,接受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治疗的东方人群间质性肺病发生率分别为2-3%和1-2%。

在支持注册的ICOGEN临床研究中,两组均未观察到发生间质性肺病。

在单臂Ⅲ期扩展研究和IV期研究中分别报告了1例和3例间质性肺炎(详见【不良反应】)。

间质性肺病患者通常出现急性呼吸困难,伴有咳嗽、低热、呼吸道不适和动脉血氧不饱和等。

该症状进展迅速,病情严重,并可致患者死亡。

放射学检查常显示肺浸润或间质有毛玻璃样阴影。

经治医生治疗期间应密切监测间质性肺病发生的迹象,如果患者出现新的急性发作或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咳嗽,应中断本品治疗,立即进行相关检查。

当证实有间质性肺病时,应停止用药,并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治疗。

文献报道,出现间质性肺病的高风险因素包括:吸烟、较差的体力状态(PS≥2)、在CT扫描上正常肺组织覆盖范围≤50%、距非小细胞肺癌诊断时间较短(<6个月)、原有间质性肺炎、年龄较大(≥ 55岁)、伴有心脏疾病。

存在上述高风险因素的患者治疗时应谨慎。

2、在临床试验和上市后使用中已观察到少数患者一过性肝转氨酶升高(见【不良反应】)。

因此,建议定期检查肝功能,特别是在用药的前一个月内。

肝转氨酶轻度升高的患者应慎用本品。

中度或以上转氨酶升高的患者需暂停用药,监测转氨酶直至转氨酶升高缓解或消失可恢复用药(见【用法用量】)。

3、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即刻就医:新的急性发作或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咳嗽;严重或持续的腹泻、恶心、呕吐或厌食。

4、对驾驶及操纵机器能力的影响:在本品治疗期间,可出现乏力的症状,因此在驾驶或操纵机器时服药应谨慎。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1、目前尚无本品用于妊娠期女性的临床资料。

动物实验结果表明,在器官发生期给予可对母体产生毒性的高剂量埃克替尼,在大鼠中可观察到死胎率升高,部分胎鼠颈背部或眼周淤血。

在大鼠中未观察到外观、内脏畸形及骨化率异常。

建议育龄女性在接受本品治疗期间避免妊娠。

2、哺乳期使用:目前尚无本品用于哺乳期女性的临床资料。

尚不知埃克替尼或其代谢产物是否会分泌入人乳中。

建议哺乳母亲在接受本品治疗期间停止母乳喂养。

【儿童用药】目前尚无本品用于18岁以下儿童或青少年患者安全性与疗效的资料,故不推荐使用。

【老年用药】在I/II期研究中对25例接受125mg Tid剂量的药代动力学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在65岁以上患者与65岁以下患者相比,两者间血药浓度无明显差异,连续多次给药后的血浆谷浓度分别为1115.8±413.2 ng/ml(>65岁)和917.0±286.3 ng/ml(<65岁),两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38)。

此外,血浆谷浓度在不同的性别间也无显著性差异(P=0.56),男性1191.9±588.4 ng/ml,女性936.7 ±132.2 ng/ml。

Ⅲ期ICOGEN研究中19.0%的受试者年龄超过65岁。

与65岁以下受试者相比,65岁以上患者的平均用药时间(月)略高于65岁以下组(5.0个月vs4.0个月),皮疹(28.9% vs 43.2%)、腹泻(15.8% vs 22.8%)和转氨酶升高(0.0% vs 6.2%)的发生率略低于后者,而疗效接近(ORR:28.9% vs 27.2%;DCR:78.9% vs 74.1%)。

但均无统计学差异,具体结果见表3。

表3 ICOGEN研究中65岁以上与65岁以下的受试者用药剂量及疗效比较指标年龄≥65岁年龄<65岁P值比例(例数)19%(38)81%(162)用药时间(月)# 5.0 4.0 0.80*客观缓解率(ORR)28.9% 27.2% 0.82*疾病控制率(DCR)78.9% 74.1% 0.53**:统计学检验均无显著性意义。

#:患者平均用药时间,由于每位患者每天的用药量一定,均为3片,基本等同患者的用药剂量。

【药物相互作用】目前埃克替尼尚未进行正式的药物相互作用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