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乐理 第二单元节奏及节拍
基本乐理基本知识(二)

基本乐理基本知识(⼆)基本乐理记谱法的基础知识第⼀章第⼀章记谱法的基础知识⽤⾳符、休⽌符及其它符号来记录乐曲进⾏的⽅法称为记谱法。
随着⾳乐历史的发展,各个不同的时期由于⾳乐内容的不同⽽产⽣了各种的记谱⽅法。
如⼯尺谱、简谱、五线谱等。
五线谱⼀、五线谱⼀、由五条距离相等的平⾏线来记录⾳符与休⽌符,称为五线谱。
五线谱⾃下⽽上来计算五条线,及由五条线所产⽣的间。
分别称为第⼀线、第⼀间、第⼆线、第⼆间、第三线、第三间、第四线、第四间、第五线。
为了记录超出五线谱范围的更⾼或更低的⾳,在五线谱的上⽅和下⽅分别加上与之平⾏的短线,称为加线,由加线形成的间称为加间,上加线⾃下⽽上计算,分别是上加⼀间,上加⼀线,上加⼆间,上加⼆线,上加三间,上加三线,上加四间。
下加线⾃上⽽下计算,分别为下加⼀间,下加⼀线,下加⼆间,下加⼆线,下加三间,下加三线,下加四间。
虽然计算上、下加线与间的⽅法不同,但记录⾳符的⾼低位置与五线谱的⾼低位置是⼀致的。
线和间的位置越⾼,记录的⾳越⾼,反之则越低。
⾳的分组等⾳⾳的分组⼆、⾳名唱名等⾳⼆、⾳名唱名任何物体的振动都能产⽣⾳。
振动状态相对规则,在⾳乐中使⽤的,有固定⾳⾼的⾳称为基本乐⾳。
将基本乐⾳按⾼低次序排列起来,使它独⽴成为⾳级,并⽤字母的⽅式来标记七个具有独⽴名称的基本⾳级,分别为C、D、E、F、G、A、B,这就是⾳名。
⾳名表⽰⾳的⾼度,可⽤⼤写字母,⼩写字母两种形式标记。
另⼀种标记⾳级的⽅式为:Do、Re、Mi、Fa、Sol、La、Si,称为唱名。
两个相邻基本⾳级最⼩的⾳⾼距离是半⾳,如E-F、B-C构成半⾳,其余的相邻⾳级相互构成全⾳,全⾳的距离等于两个半⾳。
例三、谱号谱号是⽤来确定⾳符在五线谱上绝对⾳⾼的符号。
谱号书写的位置在五线谱的左端,或更换谱号的地⽅。
将谱号记在五线谱的某⼀线上,便确定了这条线上的⾳符,所具有的固定⾳名及⾳⾼,同时也确定了其它各线或间上⾳符的⾳名、⾳⾼。
常⽤的谱号有G谱号,F谱号,C谱号。
《基本乐理》课程 节奏、节拍等

《基本乐理》课程教案2007-11-03 09:19:25| 分类:教案|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 授课教师:----授课班级:文学艺术系07-6班授课时间:2007年10月31日下午第一节课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一、掌握节奏与节拍的知识,了解节奏、节拍的区别,以及节奏、节拍在音乐表现中的重大意义。
二、通过本课学习对以后打节奏起到指导作用。
教学内容:节奏节拍拍子拍号重音的概念教学重点:节奏节拍拍子教学难点:节奏与节拍的区别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雪绒花1= F -3 - 5 ︱2 -–- ︱1 - 5 ︱4 -–- ︱3 -–3 ︱345 ︱6 - - ︱5 - - ‖通过此旋律复习音的性质:音高音值音量音色音符:二、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在军训时走齐步和正步时,我们是怎么喊口令的?“一二一、一二一”,这是非常有规律的口令,起到了统一步伐的作用,口令和步伐是一致的,形成了很好听的节奏:哒哒哒哒今天我们就学习节奏节拍。
三、讲授新课:1.节奏:狭义的讲就是指音乐中长短相同或不同的音符(或休止符),按一定的规律组织起来,称为节奏。
它主要是指音的长短。
广义的节奏不仅包含音乐进行中各个音的长短组织关系,而且蕴涵着强弱拍交替,以及力度、速度、重音、推进力、动感等多方面的因素,这些因素便是“一定的规律”。
(举例)2.节拍:⑴重音:和周围音相比,在音响方面较强的音,称为重音。
它用>、∧来表示,表示这个音要唱(奏) 得坚强有力。
⑵节拍:是指音乐中相同时值的强拍与弱拍有规律地循环反复,称为节拍。
如:节奏与节拍的关系:节奏与节拍在音乐中永远是同时存在、密不可分,二者可谓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节奏与节拍又是有区别的,节奏具有多样性,是在某种节拍基础上不同时值的音灵活的、千变万化的组织形式;节拍具有均匀性,节拍是强弱规律性的反复交替,没有时值变化。
节奏是灵活的,节拍是机械的。
“节奏包含着节拍的特点,而节拍却不能概括节奏的全部意义。
音乐基础乐理知识旋律,节奏,节拍,速度

音乐基础乐理知识旋律,节奏,节拍,速度一、基础知识作曲家创作乐曲,也象文学家写诗歌、小说一样,有一套表情达意的体系,那就是音乐语言。
音乐语言包括很多要素:旋律、节奏、节拍、速度、力度、音区、音色、和声、复调、调式、调性等。
一首音乐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美,要通过多种要素才能表现出来。
【旋律】又称曲调,它是按照一定的高低、长短和强弱关系而组成的音的线条。
它是塑造音乐形象最主要的手段,是音乐的灵魂。
【节奏】各音在进行时的长短关系和强弱关系。
由于不同高低的音同时也是不同长短和不同强弱的音,因此旋律中必须包括节奏这一要素。
【节拍】强拍和弱拍的均匀的交替。
节拍有多种不同的组合方式,叫?quot;拍子'',正常的节奏是按照一定的拍子而进行的。
【速度】快慢的程度。
为使音乐准确地表达出所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必须使作品按一定的速度演唱或演奏。
【力度】强弱的程度。
音的强弱变化对音乐形象的塑造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音区】音的高低范围。
不同音区的音在表达思想感情时各有不同的功能和特点。
【音色】不同人声、不同乐器及不同组合的音响上的特色。
通过音色的对比和变化,可以丰富和加强音乐的表现力。
【和声】两个以上的音按一定规律同时结合。
和弦进行的强和弱、稳定与不稳定、协和与不协和,以及不稳定、不协和和弦对稳定、协和和弦的倾向性,构成了和声的功能体系。
和声的功能作用,直接影响到力度的强弱、节奏的松紧和动力的大小。
此外,和声的音响效果还有明暗的区别和疏密浓淡之分,从而使和声具有渲染色彩的作用。
【复调】两个或几个旋律的同时结合。
不同旋律的同时结合叫做对比复调,同一旋律隔开一定肘间的先后模仿称为模仿复调。
运用复调手法,可以丰富音乐形象,加强音乐发展的气势和声部的独立性,造成前呼后应、此起彼落的效果。
【调式】从音乐作品的旋律与和声中所用的高低不同的音归纳出来的音列。
这些音互相联系并保持着一定的倾向性。
而调性则是调式的中心音(主音)的音高。
基本乐理-第二单元.节拍节奏的强弱规律doc

基本乐理第二单元(第三讲节拍、节奏的强弱规律)2009-9 20:50第三讲节拍、节奏的强弱规律在音乐中,强弱的变化最能体现出音乐的情感特性,它是处理音乐的关键所在,是最能表现乐感的关键因素,所以对于在节拍、节奏中的强弱规律就一定要准确地把握好,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音乐的律动。
第一节各种拍子的强弱规律3.1.1 二拍子在二拍子的乐曲中,强弱规律是一强一弱交替地出现,这种规律更容易表现出音乐的律动感,强弱的对比较强,能产生较强的动感,所以常用在进行曲或欢快的乐曲之中,特别是在快速的乐曲中,更能得到充分的展现。
二拍子的特点就是单一、对称和方整。
我们在演奏、演唱二拍子的音乐时,要准确地把握住它的基本强弱规律,要突出它的第一拍强拍,并要注意第二拍的弱拍,让这两拍有明显的对比,才能使人在听觉上感受到二拍子的律动。
如果将这二者的强弱关系弄反了,就可能使整个乐曲面目全非、见笑大方。
咱们的领袖毛泽东3.1.2 三拍子在三拍子的乐曲中,其强弱规律是一强二弱,强拍每隔两拍才出现一次,与二拍子相比就显得不是那么紧张、急促了,但三拍子的乐曲缺少对称和方整性,多的是流畅和灵活,并且具有强烈的不平衡感,正是如此才让三拍子的乐曲显现出圆舞曲的风格特征,而慢速的三拍子乐曲又能表现出音乐的优雅与抒情性的特点。
我们在演奏、演唱三拍子的音乐时,要依照它的基本强弱规律来进行演奏、演唱,突出它的第一拍强拍和后两拍在弱拍,体现出三拍子乐曲的摇曳性特征。
正是这种摇曳的律动才形成了与二拍子相对应的两种基本的节拍类型。
在一些音乐中常会出现二拍子与三拍子先后出现在同一首乐曲的现象,在这里我们就可以仔细来感受不同的单拍子类型之间的区别和不同的情趣。
小步舞曲(贝多芬)3.1.3 四拍子在四拍子的乐曲中,其强弱规律是强、弱、次强、弱,其中的次强拍是很有意思的,它相对于强拍来说是弱拍,而相对于弱拍来说又是强拍,但总体来说,次强拍在整个小节中仍然是处于绝对的弱拍地位,所以在四拍子中也可以说是一强三弱。
流行音乐乐理教程(二)节奏

X
X XXXX X X
X XX X XX XXX X X X XXXX X X X X X XX X X XX
节奏练习
X X X X X X XXXX X X X X XX X X XXXX X X XXX X X XX
3
X X X X X XX X
3
X X X X X X X XX
3
XXXX XXX XX
4、前十六(后八)节奏
前十六节奏属于比较中性的节奏 型,舒缓时则舒缓,急促时则急速。
一般情况和其他节奏结合使用, 较少持续使用。
5、前八(后十六)节奏
后十六节奏的特征和前十六节奏 相似。也属于比较中性的节奏型,舒 缓时则舒缓,急促时则急速。
一般情况和其他节奏结合使用, 较少持续使用。
6、八分附点节奏 7、后八分附点节奏
三、“反拍”节奏
“反拍”节奏即强调反拍的重音,如 在4/4拍里强调二四拍,削弱一三拍的强 音效果,或在一三拍休止。
“反拍”节奏与人的脉搏跳动规律相 反,它打破了人在生活节奏中的正常期待 值,因此给人一种强烈的逆动感或是一种 “对抗”的冲动。
四、“连音”节奏
“连音”节奏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 基本节奏型作连音组合,这样即改变了基 本节奏的常规律动,也丰富了流行歌曲的 情感表达。
从听觉上讲,这样非常规的连音组合, 给人一种不平稳的新鲜感,让人耳目一新。
四、“连音”节奏
“连音”节奏是流行歌曲区别于传统 歌曲最大的特点之一,正是这种节奏的复 杂性使它摆脱了单板的节奏规律,更适合 现代人追求变化、新颖的心理。
实际上,大部分流行歌曲都会用到 “连音”节奏,只是结合程度不一样而已。
1、四分节奏
四分节奏一般在速度较快的舞 曲、雄壮歌曲、民谣或抒情的3/4拍 歌曲中出现较多。
钢琴的基本乐理知识

钢琴的基本乐理知识一、学钢琴的基础乐理知识之节奏与节拍节奏是一个广义词,它包括了音乐中与时间有关的所有因素,这里概括了拍子、小节、循环周期和重音的位置。
在音乐里节奏是至关重要的,音乐犹如千军万马节奏把它们有序的组织在一起,按着音乐的强弱、长短,使它们有序的进行着,如果没有节奏,音乐就会杂乱无章,不成其为音乐。
节拍是指强拍和弱拍的组合规律。
有很多有强有弱的音,在长度相同的时间内,按照一定的次序反复出现,形成有规律的强弱变化,这就是节拍的作用。
说到节拍,不可不说“拍子”。
“拍子”用简单的话来说你用一个手掌来拍。
手掌一下、一上,这就叫做一拍,(如果用两只手对拍的话,那么一张一合,就叫一拍)单单拍下去,叫做半拍,再抬起来,也是半拍,这样算起来一上、一下加起来就是一拍(等于半拍加半拍)。
拍号是用分数的形式来标画的,分母表示拍子的时值也就是说用几分音符来当一拍,分子表示每一小节里有几拍,前面说过了2/4拍就是以四分音符为一拍,一小节有2拍,3/4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三拍……读法是先读分母,再读分子,比如2/4叫四二拍,3/4叫四三拍,6/8叫八六拍。
拍号要写成分数的形式,是因为在五线谱中把全音符作为整数1看待。
全音符是1,二分音符是全音符的一半,自然是1/2,四分音符的时值就是1/4,以四分音符为例,每小节有2拍,(两个四分音符)时,拍号就要写为2/4,如果每小节有三拍(三个四分音符)就标画成3/4,这样以此类推。
二、学钢琴的基础乐理知识之五线谱五线谱是用来记载音符的五条平行横线。
五线谱的五条线和由五条线所形成的间,都自下而上计算的。
假使音乐作品是写在数行五线谱上,那么,这数行五线谱还要用连谱号连结起来。
在五线谱上音的位置愈高,音也愈高,反之音的位置愈低,音也愈低,但到底高多少?低多少?却无法确定。
在五线谱上要确定音的高低,必须用谱号来标明。
谱号记在五线谱的某一条线上,便使这条线具有了固定的音级名称和高度,同时也确定了其他各线上或间内的音级名称和高度。
节拍节奏的基础乐理知识

节拍节奏的基础乐理知识
音乐中的节奏和节拍是非常重要的基础乐理知识。
节奏是指音乐
中的时间流动,也就是一段音乐中各个音符的长短和节奏感的强度变化。
而节拍则是指一段音乐中的主要节奏感,也就是每个小节前的强
调拍子。
在音乐中,常见的节拍有二拍和四拍。
二拍的节拍感是每两个拍
子强调一次,如“轻重、轻重”;而四拍的节拍感则是每四个拍子强
调一次,如“轻轻重轻”。
这些节拍感一般由节拍器或指挥家来带领
演奏者演奏,以保持整个乐曲的统一。
除了节拍感以外,音乐中还有各种不同的节奏类型。
最常见的是
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等。
全音符是
最长的音符,它的长度等于一个小节的时间长度。
而二分音符则是全
音符的一半,四分音符则是二分音符的一半,以此类推。
根据不同的
音符长度和强度,可以组合出各种不同的节奏。
除了节奏和节拍,还有一些特殊的乐符或符号可以影响音乐的节
奏感。
例如连线符号常会出现在两个音符之间,表示两个音符的长度
应该合并为一个节奏。
另外,三连音则是三个同音符组成的音乐元素,它的长度应该等于一个四分音符的长度。
这些符号的运用可以在音乐
中增加更多的节奏变化,使乐曲更加生动有趣。
总的来说,音乐的节奏和节拍是音乐创作、演奏和听众接收的基础知识。
学习和掌握这些知识,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音乐,同时也对于音乐创作和演奏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乐理2

变拍子
拍子⑥
• 一拍子:每小节只有一拍的拍子叫一拍 子。无弱拍,多快速,表现强烈情绪。 常见于变拍子中,多用于戏曲音乐。 • 自由拍子:强弱拍的出现无一定规律, 节奏速度较自由的拍子叫自由拍子(散 拍子、散板)。其重音位置和单位拍子 时值并无明显固定,可根据演唱(奏) 抒情的需要自由处理。
一拍子
基本乐理⑵
节奏、节拍①
•
•
•
•
节奏(广义):事物匀整地交替进行。 音乐中的节奏(狭义):由音值的长短 与强弱拍位所构成的组织形态。 节奏包括音的长短组合和强弱组合两个 方面。 节拍:指在乐曲中,强弱拍有规律的交 替。
节奏、节拍②
•
•
节奏与节拍:节拍仅是音的强弱规律性 的反复交替;节奏则是在某种节拍基础 上的音的时值长短方面富于变化的组织 形态;节奏可概括节拍,而节拍则并不 能概括节奏的全部涵义。 节奏、节拍在音乐中式永远并行的,节 拍与节奏的变化使得音乐(表现)发生 变化。
音值组合谱例
音值组合法②
2、用一个音符表示全小节时值; 3、休止符的组合法与音符的组合法一致, 整小节休止用全休止符; 4、附点音符可不按每拍彼此分开的规则; 5、每拍最末音符的附点是占用下拍时值而 组成,则附点因明显性不足而不用; 6、钢琴谱中,左右手交替演奏同一旋律或 华彩经过句,不用休止符补足声部。
拍子②
• 单拍子:每小节有两个或三个单位拍的 拍子叫单拍子,其特点是每小节只有一 个强拍。 • 现代拍子的基础是二拍子和三拍子。二 拍子是一强拍与一弱拍交替出现(强弱 均匀交替),其性质是刚健的;三拍子 是一强拍后续以两弱拍(强弱不等数交 替),其性质是优美的。
单拍子
拍子③
• 复拍子:由同类单拍子(二拍子或三拍子)复 合而成的拍子,叫复拍子。其特点是每小节不 止一个强拍(由几个单拍子合成就有几个强拍, 小节以首拍为强拍,其他强拍为次强拍)。 • 其强弱交替效果较单拍子更细微深刻富层次感, 有平稳、沉着、含蓄、浓厚的特点,常用于表 现宽广、雄伟、庄严的乐曲(尤其是颂歌性质 和叙事性质的乐曲,常采用四拍子,抒情性乐 曲也喜用六拍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本乐理第二单元节奏及节拍(第一讲节奏与节拍)
2009-07-01 20:52
第二单元节奏及节拍
节奏与节拍是音乐中极为重要的音乐元素,它与音高一起共同构成了音乐的旋律,人们把其中的节奏节拍称为音乐的骨架。
试想,如果音乐中没有节奏、节拍,只是一些音符杂乱无章地堆砌在一起,那将是怎样的一种情况?
所以说在音乐中节奏节拍是极为重要的,任何一段旋律也离不开节奏节拍。
第一讲节奏与节拍在音乐中,节奏与节拍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节奏存在于节拍之中;节拍也离不开节奏。
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音乐的骨架,来支撑起音乐的律动。
有时人们容易将这二者弄混,其实只要搞明白二者的侧重点就可以很轻易清楚它们的区别。
1.1 基本概念
1.1.1 节奏节奏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的两种,广义的节奏可以理解为音乐中所有的布局、段落、快慢、长短等等各方面的因素,人们甚至是经常将“节奏”一词用于生活之中,如:生活的节奏、说话的节奏、运动的节奏等。
这种情况就是将节奏的概念扩展,使它的外延扩大,这就包括有时间方面、空间方面、社会方面的因素,是将节奏这一概念借用到音乐以外的其它领域。
狭义的节奏则是我们在乐理中和其它音乐理论中所常用到的基本概念。
它是特指音与音之间的长短关系,严格地说:节奏就是用强弱组织起来的音的长短关系。
这就说明节奏不但有长短关系、而且是有一定强弱关系的,但节奏的概念中是以长短关系为主的,虽然强弱关系是不能缺少的关键因素(因为根据定义可知,没有强弱就无法组织起音的长短),正是有了强弱才能表现出节奏的律动。
单纯的节奏是不考虑音高因素的。
京剧盗御马
1.1.2 节拍在音乐中,节拍就是有强有弱的相同的时间片段,按照一定的顺序循环重复,就形成了节拍。
通过定义我们可以知道,在节拍中,强弱的关系也是不可缺少的因素,但它与节奏
不同的是,节拍偏重的是时间片段、而且是相同的、并且要循环重复。
如一强一弱的循环重复(两拍子)、一强两弱的循环重复(三拍子)等,可见在这种循环重复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强弱关系的顺序。
在节拍中,这种相同的时间片段就叫做“单位拍”,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一拍”。
处于强关系的单位拍就是强拍、处于弱关系的单位拍就是弱拍。
节奏与节拍永远是同时存在的,是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
节奏必然存在于某种节拍之中,而节拍中也必然含有一定的节奏。
节奏型是指在音乐中具有典型意义的节奏。
也就是说,并不是任何的节奏都可以叫做节奏型,只有那些能够表达一定音乐意义的节奏组合,才叫节奏型。
不同的节奏型有不同的音乐含义,对于表达音乐的内涵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命运交响曲
在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中的典型节奏型是:并贯穿于整个乐曲的始终,形成了鲜明的“命运”主题。
1.1.3 拍子拍子是用固定的一种音符来代表某个节拍的单位拍,并且表示出该节拍的循环规律。
如在两拍的循环中是以四分音符为单位拍,那么这种拍子就叫做“四二拍子”,其它“四”代表四分音符、“二”代表两拍为一个循环。
小白杨雪绒花我爱你塞北的雪献给爱丽丝平安夜爱的
罗曼史
常见的拍子有:、、、、、、等等。
但有时人们常说的“二拍子”、“三拍子”,并不指明单位拍是什么样的音符,这时,“拍子”一词就只表示该节拍的强弱循环规律,它的真正含义是“节拍”。
第二节小节与小节线
在乐曲中,从一个强拍到下一个强拍之间的部分就是一个小节。
雪绒花我爱你塞北的雪
每两个小节之间用竖直的线将小节彼此分开,这条竖线就叫做“小节线”。
小节线的作用就是作为强拍的标记写在强拍的前面。
也就是说,凡是在小节线的后面就一定是强拍。
小节线一般是实线,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是虚线(如用于散拍子、混合拍子时)。
双小节线又叫复纵线或段落线,表示乐曲中的一个乐段。
一细一粗的两条竖线叫做终止线,表示乐曲的结束。
第三节弱起小节
乐曲由拍子的弱部分(弱拍或后半拍)开始,叫做“弱起乐曲”或“弱起”。
弱起乐曲的第一个小节线之前的部分叫“弱起小节”。
弱起既可以用在乐曲中,也可以用在乐曲中间的乐句中,称作“弱起乐句”。
噢,苏姗娜梦幻曲(舒曼)长江之歌
弱起小节属于不完全小节或不完整小节。
由不完全小节开始的乐曲,其结尾一般也是不完全小节,这两个不完全小节相加就等于一个完整的小节。
而在计算乐曲的小节数时,则是从第一个完整小节开始算起的。
第四节拍号
在音乐中,用来表示不同拍子的记号就叫拍号。
拍号用分数的形式来表示,其中分母代表以几分音符为一个单位拍(即单位拍的基本时值),分子则表示出每个小节之中有几个单位拍。
在五线谱中分数线用第三线来代替,不用另外划线。
兵哥哥
拍号的读法是先读分母,后读分子,分数线不必读出。
如:或在简谱中的则表示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演奏二拍。
读作:四二拍。
或在简谱中的则表示以八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演奏三拍。
读作:八三拍。
拍号只在乐曲开始的第一小节标记一次,记写在调号的后面,之后的每行谱子上就
不用再标记了。
但如果在乐曲中间需要变换拍子,则需要在所变换拍子的那一小节写出新的拍号,直到再次变换拍子。
常见的拍号有:
拍号含
义强弱规律
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二
拍●〇
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三
拍●〇〇
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四
拍●〇〇
以八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三
拍●〇〇
以八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六
拍●〇〇〇〇
+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五
拍●〇〇〇
+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五
拍●〇〇〇
●代表强拍〇代表弱拍代表
次强拍
另外,四四拍的拍号也可以用“C”来标记,二二拍也可以用“”来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