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气藏开发难点及开发方式
气藏开发方案提纲

气藏开发方案提纲一、背景天然气是一种清洁、高效、便捷的能源。
它在我们的经济和生活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拥有稳定的天然气供应对其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气藏是天然气最主要的形成和储存地质体。
对气藏的开发和生产,不仅决定了天然气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而且对于地质工程、勘探技术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因此,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气藏开发方案是非常必要的。
二、目的本文档的目的是为气藏开发工程的设计和实施提供一个科学合理、系统全面的建议方案,以保证气藏的开发和生产是安全高效的。
三、主要内容3.1 气藏调查针对目标气藏的各项物理、化学性质、地理位置等进行详尽的调查和分析,明确气藏的具体特征。
3.2 气藏评估根据气藏调查的结果,进行气藏评估,确定气藏的储量、含气性、运移性等指标,为后续的开发方案提供依据。
3.3 气藏开发方案设计依据气藏调查和评估的结果,结合现代气藏开发的技术、经验和成果,设计出科学合理、经济实用的气藏开发方案,包括开发方法、开发步骤、技术路线和关键技术等。
3.4 勘探开发方案实施将气藏开发方案的设计落实到实际的开发施工中,并针对开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及时调整和优化。
3.5 安全环保管理在气藏开发过程中,对环境保护、劳动安全、社会稳定等方面进行综合管理,确保气藏开发的可持续性。
四、工作流程1.气藏调查2.气藏评估3.气藏开发方案设计4.勘探开发方案实施5.安全环保管理五、总结气藏开发方案的制定对于天然气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地质工程和勘探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方案提纲根据气藏调查和评估结果,设计出科学合理、经济实用的开发方案,注重安全环保管理,为气藏开发工程的设计和实施提供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气田开发面临问题与解决对策

气田开发面临问题与解决对策摘要:通过对油气田开发新技术优化的研究,不断提高油气田开发的效果,通过对油气田开发新工艺技术出优化设计,采取最有效的技术措施,对于不同的开发区块采取不同的开发方式,使油气田的开发达到最佳的效果。
满足油气田生产节能降耗的技术要求,不断应用油气田生产的新技术措施,提高油气田开发的水平,形成数字化的油气田生产管理模式。
关键词:气田开发;面临问题;解决对策一、开发难度1储层砂体是连续的,但是有效的储层砂体缺失分散布局的,含气性以及砂岩的位置、厚度都不具备关联性,导致了开采工作无法顺利进行。
2地震波速度横向变化比较小,主要是因为横向地层上的地震反射较为迟缓,地震的方法来进行储层的预测难度较高,并且比价不容易确定井位。
3气井压力会迅速下降,单井无法实现稳定性进行,从试井中可以发现,储气层通透性比较差,单井难以有效控制储量。
对于小井距、密集网的气田井,应该根据常规方法确定,其会直接影响开发经济效益。
4应用了大量的新工艺、新技术都很难真正的提升产量,对于整个气田的开采存在一定的影响。
5该气田的开采并没有成功经验可以学习,目前国内外都没有类似气田的开采实际案例,导致了开发难度进一步提升。
二、气田开发新技术措施1页岩气压裂技术措施的应用对于页岩气井的开发,属于致密性的储层结构,开发难度比较大。
实施必要的压裂技术措施,能够提高页岩气的产能。
一般可以优化氮气泡沫压裂技术、清水压裂技术、重复压裂技术以及水平井的分段压裂技术措施,针对不同的页岩气井,采取不同的压裂施工,达到增产的效果,同时,应用最少的投入,产出更多的页岩气,提高页岩气开发的经济效益。
2油藏数值模拟技术措施的优化油藏的数值模拟技术措施是油气藏开发的关键技术措施,促进油气藏开发的智能化和数字化发展。
通过油藏的数值模拟,在实验室内重现油藏的情况,为合理开发油气藏奠定了基础。
通过油藏数值的模拟,采取先进的工艺技术措施,得到最佳的油气产能,使油气田开发达到最佳的状态。
气藏开发方案提纲

气藏开发方案提纲背景介绍气体资源是我们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气藏资源已经逐渐衰竭,需要开发新的气藏资源,以满足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
然而,气藏开发需要经过复杂的工艺和技术,需要统筹考虑各种因素,以确保开发方案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因此,本方案提纲将探讨气藏开发的核心问题,并提出可行性方案,以满足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
方案目标•开发新的气体资源,满足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
•研发新的开发工艺和技术,提高气藏开发的效率和经济性。
•统筹考虑各种因素,制定可行性开发方案。
方案问题及解决方案问题1:气藏位置和开采难度•解决方案:利用现代地质勘探技术,对特定地区的气藏进行准确定位和位置评估,结合勘探数据和实地考察,制定气藏开发计划,确保开采难度最小化。
问题2:气藏开发工艺和技术•解决方案:根据气藏的特性和勘探数据,分析和尝试各种开发工艺和技术,结合实地开发情况,制定最佳气藏开发工艺和技术方案,并不断完善和更新气藏开发技术。
问题3:气藏开发成本和经济效益•解决方案:制定详细的成本评估和经济效益分析,考虑开发成本、气体品质、生产效率和市场需求等因素,并不断优化开发方案和产业链布局,提高气藏开发的经济性和效益。
方案实施•第一阶段:勘察和定位气藏。
•第二阶段:研究开发工艺和技术方案。
•第三阶段:评估成本和经济效益。
•第四阶段:制定可行性气藏开发方案并实施。
•第五阶段:不断完善和优化气藏开发方案,并开展相关技术研究和人才培训,以推动气藏开发工作的持续发展。
总结气藏开发是我国的重大工程,需要全面考虑各种因素,制定最佳的开发方案,并优化产业布局和技术创新,以确保开发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本方案提纲针对气藏开发的核心问题,提出了可行性开发方案,希望能够对气藏开发工作的推进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气藏开发方案提纲

气藏开发方案提纲1. 概述本文档旨在提供气藏开发的详细方案。
2. 资源评估在进入气藏开发之前,我们需要对气藏资源进行评估。
这包括储量、渗透率、可采储量等方面的考虑。
3. 设计气藏开发方案气藏开发方案的设计应该基于气藏评估结果,包括钻井位置、钻井深度及采收方案。
3.1 钻井位置根据气藏储量和渗透率,我们可以确定合适的钻井位置。
经过研究和实践,一般采用双侧井设计。
钻井垂直度和平行度应符合相关要求。
3.2 钻井深度根据气藏的分布情况,我们可以确定钻井深度。
一般情况下,钻井深度越深,可采储量越高。
但是,钻井深度也受到许多其他因素的影响,如地表大气压、地质构造等。
3.3 采收方案采收方案是指采出气藏的方法。
常用的采收方案包括自然压力开采、注水开采、注气开采等。
4. 实施气藏开发方案根据气藏开发方案的设计,我们可以进入实施阶段。
这包括钻井,采收和储存气体。
在这个阶段,有一些问题需要注意。
4.1 钻井根据气藏开发方案中的钻井设计,实施钻井工作。
此外,保证钻井设备和工人的安全。
4.2 采收根据采收方案,进行采收。
此外,应评估采收效果并及时对采收方案进行调整。
4.3 储存气藏开发后,需要对气体进行储存。
储存方式包括地下储存和地上储存。
应根据储存需求和市场需求,选择合适的储存方案。
5. 安全管理在气藏开发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管理。
要确保钻井设备、现场作业和人员安全。
此外,也要注意环境保护。
6. 总结气藏开发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对气藏进行全面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设计气藏开发方案。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管理,同时及时对方案进行调整。
浅析凝析气藏的开发特征及技术措施

地层边底水不活跃
●地层边底水的含水量是影响凝析气藏开发的重要因素之一
●地层边底水的压力变化对凝析气藏的开发也有一定影响
●地层边底水的温度变化可能也会对凝析气藏的开发产生影响
地层边底水不活跃
●地层边底水的不活跃性会增加凝析气藏的开发难度
●底层边底水的不活跃性会导致开发成本的增加
●底层边底水的不活跃性会影响到凝析气藏的产量
含凝析油较多
●凝析气藏与凝析油藏的区别:1、凝析气藏与凝析油藏在含油量 上有所不同,2、凝析气藏与凝析油藏的开发方式有所不同。
●凝析气藏中含凝析油的特点:1、凝析气藏中含有一定量的凝析 油,2、凝析气藏中的凝析油可以提供额外收益,3、凝析气藏 含凝析油会对开发产生影响。
含凝析油较多
● 凝析气藏的开发需要考虑凝析油的处理方式,可以采用凝析油回注技术, 需要合理的处理凝析油资源。
浅析凝析气藏的开发特征 及技术措施
凝析气藏
凝析气藏,在油气藏勘探及开采实践中常常见到这种现象:在地 下深处高温高压条件下的烃类气体经采到地面后,由于温度和压 力降低,反而会凝结出液态石油,这种液态的轻质油就是凝析油, 这种气藏就是凝析气藏。凝析气藏相态变化存在一定的特殊性, 比 一般的气藏资源更加复杂, 其含有凝析油的特点决定了特殊的开发 特征, 要求运用特殊开发方式进行开发, 特别是要结合气藏资源的 天然气、凝析油和原油性质特点以及整体开发特征, 科学选择开发 方式, 提升整体油气采收率。
●凝析气藏开发中, 纯凝析气藏多采用衰竭式开发、保持压力开发等方式, 而 带有油环的凝汽气藏可先对气藏进行衰竭式开发, 对油环暂时不动;也可以 同步开发油气藏;还可以先进行油环开发, 对凝析气区域进行保压。对岩性、 构造双重控制下的凝析气藏, 原始凝析油含量多在400克/立方米以上, 存在 较多油环和原油资源。作为凝析气藏开发最常用的方式, 衰竭式开发中气 藏所处地层压力不断下降,井筒流体受压降后反凝析作用会析出原油, 进一 步加快了压降进程, 造成采收率下降。因此, 对该类气藏资源的开发要特别 注意生产压差的控制。
攻克复杂气藏开发技术难题

攻克复杂气藏开发技术难题一、我国天然气工业现状及发展远景(一)我国能源现状及需求矛盾我国一次能源资源比较丰富,常规资源总量超过8321亿吨标准煤,探明剩余可采总储量1392亿吨标准煤,资源总量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
能源结构以煤为主,占87.4%,石油、天然气资源相对贫乏,仅占3.1%。
能源生产和消费主要表现出以下特点:一是人均能源拥有量低,能耗高。
我国人均煤炭探明储量仅为世界平均值的45.5%,人均石油可采储量仅为世界平均值的 10.7%,天然气为4.9%。
而值得关注的是,我国万元GDP总能耗是世界水平的3倍,能源的低水平利用造成能源的大量浪费,进一步加剧能源供应的紧张局势。
二是我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能源自给率达到94%,但石油和天然气自给率低。
我国是世界第二大能源生产国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能源生产和消费以煤炭为主,占总量的68%左右;石油和天然气工业尽管得到了较快发展,但仍满足不了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
我国1993年开始成为石油净进口国,目前对进口原油的依存度已超过40%。
三是资源勘探程度低,地域分布不均。
目前,我国煤炭资源探明程度17.5%,石油可采资源量探明程度不到30%,天然气为12.5%,从能源地域分布看,煤炭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地区,石油和天然气的主产区-东部地区资源开发已进入中后期,勘探逐步转向西北部的三大盆地和海洋,是今后资源接替的主阵地。
西北部地区远离经济发达区,“北煤南运”,“西电(煤、气)东送”建设投资大,能源输送损耗高。
四是石油和天然气供需矛盾突出。
我国是世界上石油消费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2004年石油消费创历史新高,年增长4220万吨,增长率高达15.8%,位居世界第一,远高于同期国内原油产量2%的年增长率;同期国内天然气年产量增长率高达22%,供需矛盾将进一步加剧。
(二) 我国天然气工业现状及需求矛盾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天然气工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储量大幅度增长,产量稳步上升,输配气系统快速发展,四大产区和八大区域市场格局基本形成(东北地区、渤海湾、长江三角洲、东南沿海、中部、西南部、中西部、西部共八大区域市场),为国内天然气大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不同气藏开发难点及开发方式

不同气藏开发难点及开发方式一、水驱气藏开发难点:与气驱气藏相比较,水驱气藏有采气速度小、产能递减快、采收率低、投资大和成本高等特点。
1、采气速度低为了控制水驱气藏特别是非均质水驱气藏的选择性水侵或边底水的突进,水驱气藏开发中采气速度低于气驱气藏。
2、产能递减快边底水较活跃的水驱气藏,开发过程中气井出水是迟早要发生的,边底水侵入气井的主要产气层段,使气体相对渗透率降低,且气井出水后,井筒内流体密度加大,增加井底回压,使气井产量大幅度递减,甚至水淹。
3、采收率低在非均质水驱气藏中,水窜形成多种方式的水封气,同时气井的水淹也使气藏废弃压力高于气驱气藏,因而降低了水驱气藏的采收率。
气藏非均质性越强,水侵强度越大,气藏一次采收率越低。
4、建设投资大,采气成本高由于水驱气藏建设中,增加了卤水转输、处理、泵站、管网、回注井等配套建设和二次采气中排水采气井下工艺,地面配套设备以及补充开发井增多,因而投入资金多,操作费用高,使水驱气藏的采气成本大大高于气驱气藏.由于水驱气藏在天然气开发中的重要地位,五十年代以来,国内外科技工作者,围绕水驱气藏开发中的诸多难点,开展了大量理论、实验和气田现场研究工作,我国四川盆地天然气田开发已有较长的历史,水驱气藏从威远气田算起,三十多年来做了大量科研攻关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总结了水驱气藏的开发地质规律,形成了系列配套的采气工艺技术,获得了良好的开发效果和经济效益。
本章以四川水驱气藏开发实例为主,从气藏工程的角度,说明水驱气藏开发的地质特征和动态特征,以供同类气藏开发借鉴和参考。
二、水驱气藏开发阶段的划分和特征根据气藏、气井产水情况及生产方式,水驱气藏开发阶段可划分为:无水采气阶段、气水同产阶段及二次采气人工助排阶段(排水采气阶段)。
有时为了分析气藏水侵对产气量的影响,也同时使用根据气藏稳产情况划分产量上升、稳定和递减三个阶段。
1、无水采气阶段无水采气阶段是水驱气藏开发初期,生产气井尚未出地层水的开采阶段(不包括已钻穿气水界面的气水同产井)。
复杂气藏勘探开发技术难题及对策思考

大型火山岩天然气田的发现, 是我国天然气勘 移的研究和应用力度。近些年来自主研发的基于建 探领域的重大突破。火山岩气藏储层非均质性强、 模的随机射线追踪处理技术, 多参数、 多属性综合预 物性差、 储集空间复杂; 储层渗透率低、 巨厚、 底水分 布复杂, 这类气藏开发方面我们缺乏经验, 如何有效 开发火山岩气藏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 ( 6) 高含硫、 高含二氧化碳天然气集输工艺问题 高浓度的 H 2 S 和 CO2 溶于水后, 会对金属造成 严重电化学腐蚀、 氢脆 应力开裂 , 对于高含 H 2 S 和 CO 2 天然气的集输 , 目前的技术难点是高压抗硫材 料的选择、 防腐技术和集输管网泄漏检测等。干气 输送工艺存在脱水工艺和生产污水处理等关键技术 问题。 ( 7) 安全生产问题 中毒三类。产生的原因主要有腐蚀、 超压、 泄漏、 违 反操作规程等因素。在高含硫气田设计、 安全生产 操作等方面的相关标准和规范还不完善。 上述问题是我国天然气开发面临的现实的技术 难题 , 研究和解决这些难题, 对提高我国天然气开发 水平、 促进天然气工业的快速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 意义。 测和数据结构特征处理技术是储层及含气性预测的 有效工具, 应大力提倡推广应用。 ( 2) 探索集成复杂地质条件和超深井高速优质 钻井技术 针对我国海相超深复杂地质气藏特点造成的钻 井工程难题 , 重点要解决气体钻井装备的配套 , 以及 与之相关的空气锤、 井壁稳定添加剂、 井下防爆技术 等配套技术 ; 针对高倾角地层的垂直钻井技术 ; 旋转 固井、 管外封隔固井、 多凝水泥浆体系固井技术; 防 漏堵漏泥浆体系、 水膨性有机堵漏剂等技术; 旋转地 质导向钻井技术、 钻具、 钻头优化组合等关键技术, 测和检测手段, 加快形成具有地区特色的钻井系统 配套技术。 ( 3) 研究高含硫气井测试配套技术 目前高含硫气藏出于安全和环保因素考虑, 存 在测试时间短、 测试方法简单、 资料录取不齐全等问 题 , 影响了对气藏的正确认识和评价。因此, 需要针 对高含硫气藏特点, 研究气井测试配套技术和装备, 研究短时测试理论 , 以取全取准每口探井的静动态 资料, 为开发好气田奠定基础。 3. 加强关键技术攻关 , 形成复杂气藏安全 、 高效 开发配套技术 复杂气藏实现高效开发, 综合集成一套从地下 到井筒再到地面的开发配套技术是关键。为此, 近 期应重点攻关气藏精细描述、 储层改造、 井筒技术、 高含硫天然气集输和安全测控技术。 ( 1) 发展复杂气藏描述技术 气藏描述是合理制定气藏开发方案和技术措施 的基础。针对河流相沉积储层, 综合利用岩心、 测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同气藏开发难点及开发方式一、水驱气藏开发难点:与气驱气藏相比较,水驱气藏有采气速度小、产能递减快、采收率低、投资大和成本高等特点。
1、采气速度低为了控制水驱气藏特别是非均质水驱气藏的选择性水侵或边底水的突进,水驱气藏开发中采气速度低于气驱气藏。
2、产能递减快边底水较活跃的水驱气藏,开发过程中气井出水是迟早要发生的,边底水侵入气井的主要产气层段,使气体相对渗透率降低,且气井出水后,井筒内流体密度加大,增加井底回压,使气井产量大幅度递减,甚至水淹。
3、采收率低在非均质水驱气藏中,水窜形成多种方式的水封气,同时气井的水淹也使气藏废弃压力高于气驱气藏,因而降低了水驱气藏的采收率。
气藏非均质性越强,水侵强度越大,气藏一次采收率越低。
4、建设投资大,采气成本高由于水驱气藏建设中,增加了卤水转输、处理、泵站、管网、回注井等配套建设和二次采气中排水采气井下工艺,地面配套设备以及补充开发井增多,因而投入资金多,操作费用高,使水驱气藏的采气成本大大高于气驱气藏。
由于水驱气藏在天然气开发中的重要地位,五十年代以来,国内外科技工作者,围绕水驱气藏开发中的诸多难点,开展了大量理论、实验和气田现场研究工作,我国四川盆地天然气田开发已有较长的历史,水驱气藏从威远气田算起,三十多年来做了大量科研攻关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总结了水驱气藏的开发地质规律,形成了系列配套的采气工艺技术,获得了良好的开发效果和经济效益。
本章以四川水驱气藏开发实例为主,从气藏工程的角度,说明水驱气藏开发的地质特征和动态特征,以供同类气藏开发借鉴和参考。
二、水驱气藏开发阶段的划分和特征根据气藏、气井产水情况及生产方式,水驱气藏开发阶段可划分为:无水采气阶段、气水同产阶段及二次采气人工助排阶段(排水采气阶段)。
有时为了分析气藏水侵对产气量的影响,也同时使用根据气藏稳产情况划分产量上升、稳定和递减三个阶段。
1、无水采气阶段无水采气阶段是水驱气藏开发初期,生产气井尚未出地层水的开采阶段(不包括已钻穿气水界面的气水同产井)。
此阶段气井所产的水全部是凝析水。
一旦气井出水或气藏的主产气井出地层水,即进入气水同产阶段。
无水采气阶段有时包括气藏的试采期、产能建设期甚至部分稳产期。
由于水驱气藏边底水水侵的滞后性,该阶段气藏的动态特征与气驱气藏相近似、气井产气量稳定、自然递减率小、地层压力、井口压力下降缓慢与累积采气量相适应,气藏单位压降采气量基本是一常数,因此,该阶段也是应用动态法复核容积法储量的最好时机。
无水采气阶段也是通过试井、生产测井、生产井动态资料的录取,油、气、水分析,开发试验区及水井、观察井等气藏监测系统资料的录取,对气藏地质和动态特征深化认识的阶段。
从而对静态地质模型进行调整、进而优化开发方案。
尽量延长气藏、气井的无水采气期,是水驱气藏减少水封气的形成、提高采收率的重要措施。
无水采气期越长,气藏稳产期也越长,稳产期末采出程度也越高,因此,加强无水采气期的动态基础工作,对提高气藏的开发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2、气水同产阶段对于水活跃和水次活跃的边底水气藏来说,气水同产是气藏主要的生产阶段。
该阶段可能跨越产量上升期、稳产期及递减期,也可能只包括稳产期及递减期。
当气藏(或裂缝系统)第一口气井或主产气井产出地层水时,气藏便进入气水同产阶段,它标志着气藏水侵已经在气井生产中直接表露出来。
气井出水后,最主要的动态特征是产能递减增快,产水量明显增加,水气比上升,井口流动压力下降,套油压差增大,甚至水淹停产。
气井产量的下降,必然破坏了气藏的稳产条件,气藏的稳产主要靠增加开发补充井及接替井来弥补产量递减,当补充井的接替产能不足以弥补气藏产能的递减时,气藏进入递减期。
非均质水驱气藏,气水同产阶段也是气藏选择性水侵形成水封气的主要阶段,对于整装气藏要合理配产,出水气井要控制合理产量(压差)来控制选择性水侵的波及范围、减缓气井的递减及水封气的形成。
对于多裂缝系统气藏不能控水采气,要优化气井的水气比,实施早期排水,来减轻后期排水采气的难度,并达到提高采收率的目的。
从第一口气井出水开始,就要开展排水采气工艺技术的论证和试验,做好人工助排工艺技术选型及接替的准备工作。
在气水同产阶段,人工助排的排水采气工作,开展得早一点为好,它不仅可以减缓气井的递减,少打补充井,而且增大排水量可减少气藏净水侵量,消耗水体能量,有益于提高最终采收率。
3、排水采气阶段无水采气及气水同产两个阶段是依靠气藏自然能量驱动,统称为“一次采气”,人工助排阶段是由于气井的自然能量已不足以克服井筒内流体的回压,需要用物理和机械的外力来降低井筒内回压使气井恢复生产,故称为“二次采气”。
也有的封闭性边底水气藏同时采用水体排水来降低水体压力,以减小水侵强度,延长生产气井的自喷生产期。
这种“内排”“外截”的排水采气方式都属于二次采气范筹。
该阶段主要的动态特征是气藏产水量明显增加,气藏气产量递减减缓,也可能出现一段时期的上升和稳产,初期产水量增加幅度大于产气量的增加幅度,故水气比明显上升。
气藏或气井排水采气效果的好坏,决定于“排侵比”,即单位时间排水量与水侵量之比,当排侵比>1时即为“强排水”,气井才能恢复生产,气藏净水侵量下降,水封气才能解封而逐渐产出,相对稳产条件便能得到改善。
水活跃的气藏人工助排阶段还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气井排水采气阶段和气藏排水采气阶段。
气井排水采气阶段是气藏仅部分气井出水或水淹,以提高气井产量和复活水淹井为目的阶段,对气藏整体来说,排侵比仍小于1。
气藏可能出现短期的产量回升,但仍属递减期。
气藏排水采气阶段,是气藏已全面水侵,根据气藏排水采气方案,以提高气藏采收率为主要目标,实施气藏整体有计划超水侵量排水(排侵比>1),使净水侵量逐渐减小,从根本上改善气藏内的气水关系,以提高气藏开发后期的采气速度,并保持较长时期稳产或减缓产量的递减幅度。
三、底水气藏水侵特征1、均质底水气藏水侵特征均质底水气藏在气藏相对均衡开发的前题下气水界面边界压力下降均匀,由于储层性质各向同性,从整体上说,水侵呈垂直活塞式推进,气水界面前缘呈连续面向上驱动、水驱效率高且补充了气藏能量,对气藏开发有利。
但对均质底水气藏的气井来说,在生产过程中,气井井底流动压力必然低于气藏地层压力,在气井井底下面的底水必然会形成水锥,当水锥高度大于气井井底距气水界面高度时,气井便出地层水。
渗透性较好的均质气藏,可采取减小生产压差或关井来“压锥”,使水锥高度减小甚至使水锥消失,而有的低孔低渗的均质气藏,“压锥”效果并不理想,吸附于孔壁的水膜不会消失,产能难以恢复。
因此,均质底水气藏的气井控制合理生产制度和水锥高度,是提高气藏开发效果的重要环节。
2、非均质底水气藏水侵特征非均质裂缝—孔隙(洞穴)型底水气藏水侵的基本特征是非连续面沿裂缝纵横侵复合模式(见图5-6)不存在气水界面纵横向整体推进含气面积基本不变,轴部气井最早出水2)裂缝是水侵的主要通道(现场称选择性水侵)3)气井水侵的三种类型根据气井出水特征,气井水侵有三种类型,即大缝型、小缝型及横向型。
四、边水气藏水侵特征1、均质边水气藏水侵特征均质孔隙型边水气藏,在气藏相对均衡开发的前题下,气藏各部位压力均匀下降,边界压力基本相等,整体上水侵呈环状横向推进,气水界面前缘呈连续面向气藏高部位驱动。
同样水驱效率高,且补充了气藏能量,可延长气井稳产期,气藏采收率较高。
2、非均质边水气藏水侵特征非均质边水气藏。
水侵的基本特征是局部性“横侵纵窜”复合式的模式:一种是沿构造裂缝发育带或砂岩高渗带选择性水侵;一种是沿断层裂缝带平行断层走向水窜,而断层裂缝不发育的翼、端部的水体在开发过程中,基本不动。
五、异常高压气藏开发特征我国高压和异常高压气藏所占比例很大,占气藏总数1/3以上,其中碳酸盐岩异常高压和高压气藏又占这1/3的58%,与常压气藏相比,它们有许多特征。
1、特征之一是气藏能量大,相应的储量也大在相同的储层孔隙体积条件下,气藏压力愈高,储量就愈大,驱气的能量也就愈足。
另外,异常高压气藏的驱动力源多,驱动的能量更大。
除常压气藏所具有的气体本身的膨胀能和边、底水膨胀能外,还有一些特别的驱动力和能量,主要有:1)储层岩石和束缚水膨胀所引起的驱动力和能量。
2)储层内岩石的挤压和破碎所引起的驱动力和能量。
3)从邻层泥页岩向气藏的水侵所引起的驱动力和能量。
2、特征之二是储层岩石具有明显的变形它会影响用物质平衡方程计算的储量和气藏开发的动态特征。
它会影响气层渗透率和孔隙度的变化,从而影响气井的产能。
它会在气藏开发后期低压阶段出现气藏压力系统分割的现象。
3、特征之三是异常高压使天然气形成和聚集更加分散。
我国有像塔里木克拉2号这样的大型异常高压气藏,但也有相当部分中、小型异常高压气藏和凝析气藏,地质储量一般小于50×108m3,其中80%的气藏储量小于10×108m3。
如四川盆地的自生自储的碳酸盐岩异常高压气藏,成烃期早于构造圈闭形成期和烃类聚集期,长期存于储层内的异常高压烃类和水,在形成圈闭和具备聚集条件时,就会向聚集场所运移。
圈闭愈小,充气压力愈高,形成了异常高压的小气藏。
但如果储层物性好、厚度大、分布稳定和容积大的圈闭,则往往会形成常压的整装大气藏。
4、特点之四是钻井完井的难度增加这是显而易见的。
由于其特殊的高压(有时还伴随着高温)环境,增加了钻井工程的复杂性和技术难度,高温高压钻井时间长,费用高。
下面列举几点:1)钻井装备、工具、井自身结构和固井等耐压和气密封要求很高。
2)储层形变大,易使井下油、套管被挤毁,在管材选择上要特别注意。
3)孔隙压力和地层破裂压力差值小,钻井的范围或窗口极小,稍有偏差,就会造成钻井液的漏失。
4)在异常高压、高温下,钻井液密度不再是一个常数,会随着地层压力和温度的增加而变化,其稳定性和流变性变差,常常导致钻井液的凝胶作用和重晶石沉淀,还可能出现其他的问题。
5、特点之五是在气藏投入开发之前,要开展储层应力敏感性实验研究塔里木油公司在编制克拉2异常高压大型气田开发方案前,和有关研究院所、石油高校合作,开展了这方面的系列实验和理论研究,它主要包括:六、凝析气藏的开发特征凝析气藏通常指地下聚集的烃类混合物在储集层温度和压力下,汽油馏分至煤油馏分以及少量高分子烃类呈均一蒸汽状态分散在天然气中。
凝析气藏的基本特点是,在地层条件下,天然气和凝析油呈单一的气相状态,并在一定的压力范围内符合反凝析(又称逆行凝析)规律。
所以凝析气藏既不同于油藏,也不同于干气气藏,其开发的特殊性表现在:1)在凝析气藏开发过程中,凝析油气体系会发生反凝析现象。
随着凝析气藏的衰竭式开发,地层压力降到初始凝析压力(上露点压力)以下某个压力(最大凝析压力)区间内,会有一部分凝析油在储层中析出,并滞留在储层岩石孔隙表面而造成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