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技术变革学习:新版《美国国家学生教育技术标准》解读
《美国教育技术标准》概要介绍

《美国教育技术标准》概要介绍《美国教育技术标准》概要介绍本文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教育技术协会(ISTE)及其《美国教育技术标准》(NETS)进行了详尽的介绍。
该标准共有三个子标准:面向学生的美国教育技术标准(NETS·S)、面向教师的美国教育技术标准(NETS·T)、面向教育管理人员的美国教育技术标准(NETS·A)。
我国在制定《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的过程中也参考了这三个标准,但两国的标准还是存在很大不同。
关键词:国际教育技术协会(ISTE)美国教育技术标准(NETS)面向学生的美国教育技术标准(NETS·S)面向教师的美国教育技术标准(NETS·T)面向教育管理人员的美国教育技术标准(NETS·A)1.引言国际教育技术协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echnology in Education,简称ISTE)是一个占据教育技术领域主导地位,拥有遍及全球会员和非盈利的专业组织。
协会的宗旨是提倡运用信息技术来促进教学和管理,其成员包括教师、信息技术专家、教学管理者。
由该协会负责起草的NETS系列标准无论是在美国还是在全球都有极其广泛的影响。
中国在制定适应本国国情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时也同样参考了美国的NETS系列标准,但两国的标准又存在很大的不同。
本文将会系统地介绍ISTE基本情况、NETS项目的背景与目标,及其NETS的三个标准的基本内容与各阶段要求。
2.国际教育技术协会国际教育技术协会(ISTE)自1998年开始,经过几年时间对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专家、教育管理层、师资培训部门的调查,组织了许多有关学生信息技术教育的研究会议、信息技术论坛,并通过互联网和问卷方式向社会群体及个人进行了广泛的意见调查。
在这些工作的基础上,ISTE集中了全美主要的教育专业团体,包括课程专家、各州教育部的代表、中小学校长、教师、学校董事会成员、图书馆员、重要的大公司的代表、教育技术专家等的智慧,于1998年6月推出了针对学生的美国教育技术标准(National Educational Technology Standards for Students, NETS·S);2000年6月,又推出了面向教师的美国教育技术标准(National Educational Technology Standards for Teachers, NETS·T);2001年11月,发表了面向管理者的美国教育技术标准(National Educational Technology Standards for Administrators, NETS·A)。
新版美国学生教育技术标准的解读与思考

维度 在 旧版 中都 能够找到其雏 形 , 在顺序上有 所调整 , 但 内容上 进一 步完 善 。 六大 维度互 相促 进 、 新 相辅相 成 。 每一个 维度 对创 造力 的培养都有着 重要推动作 用 。 ( ) 现建 构主义 学 习思想 。 2体 建构 主义 观点 包括 主动建 构 、 自主建构 和新 旧重组 . 强调 学 习的主 动性 、 社会 性和情 境性 。 新
1 新版 N T ・ 的 结构 及 内容 E SS
11 新 版 N S S 体 系 结 构 . ET ・ 的
表 1 新版 美 国N s S内容 体 系结 构 ET ・
12 新 版 NE S・ 的 内容 特 点 . T S
() 1强调使用技 术学 习的能力 。 标准列举 了大量 的针对性学
基础 上 , 阐述 了现 阶 段 中 小 学 信 息 技 术 教 育 的 阶 段 性 发 展 与 教 育 理 念 更 新 。 关 键 词 : E S S 信 息 技 术 教 育 ; 新 教 育 N T ・; 创 中 图 分 类 号 :4 — 5 G 0 07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2 7 0 (0 0 0 — 0 2 0 17 — 80 2 1 )4 0 7 — 2
美 国 IT 组 织 (ne ai a S ce rT c n l yi d — SE It t n l oi yf eh o g nE u n r o t o o
() 1 能够 运用 已有知识 产生 新思 想 、 产 品或新过 程 。 新 () 2 能够把 原创 性行 为视 为 自我 和团体 的一种 表达方 式 。 () 3 能够使 用模 型与仿 真 系统探 究复杂 系统 与问题 。 () 4 能够预 见未 来发展 趋势 , 推测 各种 可能 性 。 技术 素养概 要 由低到 高 、 由浅入 深地 围绕6 能力维 度 , 个 按 照4 学 习阶段分 类 , 个 分别 列举 了4 种学 习活动 。 0 每一项 学 习活 动一般 都 围绕 多个 素质维 度培养 。 每一个学 习活 动表 述后 面括 号 内 的数 字 , 用来 表示所 对应某 一个 素质 维度 。 ,一 2 如 9 l 年级学 生的第4 学习 活动“ 项 利用 特殊课 程 的模 拟 , 去实 践批判 性思 维 过 程 。 14 ” 其 中 的( , ) 示该 学 习 活动 体 现 了“ ( ,), 14 表 创新 与变 革 ” “ 判性思 维 、 :批 解决 问题 与决策 ” 个素质 维度 的培养 。 两
面向学生的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标准

面向学生的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标准(第二版)National Educational Technology Standards for Students: The Next Generation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echnology in Education, ISTE)■秦炜炜/译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在全球信息化一日千里的今天,学生应该拥有什么知识和具备哪些能力才能有效地学习和高效地生活……”——美国国际教育技术协会(ISTE)CEO Don Knezek博士1. 创新与变革学生具有创新思维能力,并能使用技术工具建构知识、开发新的产品与过程。
能够运用已有知识产生新思想、新产品或新过程。
能够把创作原创性作品视为自我和团体的一种表达方式。
能使用模型与仿真系统探究复杂系统与问题。
能够预见未来发展趋势,推测各种可能性。
2. 交流与协作学生能够使用多种媒体与数字化环境通过与他人交流协作(包括远程协作)促进相互之间的学习。
能够应用多种数字化环境和媒体与同龄人、专家或其他人进行交互、协作与发表作品。
能够运用多种媒体和方式与多种受众有效地交流信息与思想。
能够通过与其他文化背景的学习者交流沟通发展自身的文化理解能力与全球意识。
能够通过创作原创性作品或解决问题为项目团队贡献力量。
3. 熟练运用信息开展研究学生应具备使用数字化工具搜集、评价和使用信息的能力。
能够设计相应策略指导问题探究。
能够应用多种媒体从多种信息源中查找、组织、分析、评价、综合和符合道德规范地使用信息。
能够根据特定任务恰当地评价、选择信息资源与数字化工具。
能够处理数据,报告结果。
4. 批判性思维、解决问题与决策学生能够运用批判性思维技能与恰当的数字化工具与资源进行研究的设计实施、项目管理、问题解决,并做出合理的决策。
能够发现和确定亟待解决的难题与值得研究的重大问题。
能够设计制定一个解决方案或完成一个项目有关活动的管理。
弥合教育数字鸿沟——美国《国家教育技术规划(NETP_2024)》报告要点与思考

弥合教育数字鸿沟——美国《国家教育技术规划(NETP 2024)》报告要点与思考兰国帅1,2 杜水莲1 肖 琪1 宋 帆1 宋梦琪1 丁琳琳1(1. 河南大学 教育学部,河南开封 475004;2. 河南省教育政策研究院,河南开封 475004)[摘要] 2024年1月,美国教育部发布第七版《国家教育技术规划(NETP 2024)》,从教育数字资源访问、数字教育教学设计和教育数字化使用领域等角度,提出了数字访问、设计和使用三种教育数字鸿沟,呼吁采取行动,为支持学习技术的获取、设计和使用的不平等建立系统解决方案。
了解该规划有助于厘清教育数字化转型中存在的数字鸿沟,为学习者和教育者提供公平获取教育技术的机会。
文章采用内容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阐述美国发布该规划的背景和目的,比较了七版规划的差异,分析和勾勒规划的侧重点,并从技术整合视角论述了教育数字化转型中存在的数字鸿沟及其缓解策略,最后从教育强国建设视角反思了该规划对我国教育技术发展规划的启示,以期为加速教育数字化转型,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提供参考。
[关键词] 国家教育技术规划;数字访问鸿沟;数字设计鸿沟;数字使用鸿沟;教育强国;教育数字化转型[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2179(2024)02−0059−101996年,美国发布了首版《国家教育技术规划(NETP )》,随后又分别于2000、2005、2010、2016和2017年发布了规划。
这些规划强调了不同时期美国教育技术的发展重点,为美国教育技术未来发展方向和行动策略指明了方向(王媛媛等,2016)。
2024年1月,美国教育部发布了最新版《国家教育技术规划(NETP 2024)》(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2024),从教育数字资源访问、数字教育教学设计和教育数字化使用三方面,提出了数字访问鸿沟、数字设计鸿沟和数字使用鸿沟,并对如何缩小这三种鸿沟提出了缓解策略,呼吁各界采取行动,为改善学习技术的获取、设计和使用的不平等建立系统解决方案。
美国国家学生教育技术标准新旧三版对比分析

学生标 准 都是 每个 维度 下设有 4个 具体 指标 ,因此 分 别涉及 24个 、28个 指标 。三个 版本 维度 的 增 加 与指标 的进一 步细 分 ,体现 了新版 学 生标准 的不 断丰 富与优 化 。
第 一版
(1998年 )
第 二版
(2oo7年 )
第 三 版
(2016雄 )
(1)增 加 维度和 具 体指 标 ,使标 准 的 内容 更丰 富 美 国 国家学 生 教育技 术标 准三 个版 本 的维度 关 系如 图 l所 示 。从维 度来 看 , 1998版 NETS 学 生标 准与 2007版 NETS学 生标 准都 含有 6个 维度 ,而 2016版 ISTE学 生标准 含 有 7个 维度 ; 从 具体 指标 来看 ,1998版 NETS学 生标 准涉 及 14个 指标 ,2007版 NETS学生 标准 和 2016版 ISTE
美 国国家学生教育技术标准新 旧三版对 比分析
李 凌 云
(南京 晓庄 学院 教师教育学院 ,江苏南京 211171)
摘要 :文章针对 美国 国际教育技术协会分别于 1998年、2007年、2016年颁布 的三个 不同版本的美国国家学生教 育技 术标准,分 析 了三版标准关注 主题 的演进 、维度与顺序的变化 ,并重 点对具体 维度及各 维度 下的具体 指标 进 行 了对 比分析 ,最后探讨 了美 国国家学生教 育技术标准对研制适合 中国现状 的教 育技术标准 的启 示。文章的 研 究可为构建适合 中国现状的学生教育技术标准、更新信 息技术课 程标准、推进信 息技术 与课程整合提供参考。 关键词 :教育技术 ;国家标准 ;ISTE;NETS
【中 图分类 号 】G40-057 【文献 标 识码 】A 【论文 编 号 】1009-----8097(2018)01— O019-_07 IDO1]10.3969/j.issn.1009-8097.2018.O1.003
谈新版美国NETS·S对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启发

国际 教育技术 协会 ( nen t n l Itrai a o
sce r eh o g d ct n 简 称 oi yf c nl yi E uai , t oT o n o
IT 在19 ~ 0 1 S E) 9 8 2 0 年推 出第一版美国 “ 国家 学生教 育技 术标 准 ”( ain l N t a o
Ed c to a c n l g t n a d o u a i n lTe h o o y S a d r s f r
1 . 强调使 用技术学 习的能力。新标 准强调使用技术学习的能力列举了大量 的针对性学习活动, 凸显了 “ 创造力与创
新”的培养。 六大素质维度互相促进 , 相
9 l年级学生的第4 ~2 项学习活动 “. 4 利用
特殊课程 的模拟 , 去实践批判性思维过
的基础上, 阐述 了 阶段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现
“ 术教 育到创新 教 育”的战略 转向 。 从技
程 。 1 4”, 中的 ( , 表示该学习 (, ) 其 1 4)
活动体现了 “. 1 创新与变革 ; . 4批判性思
学生, 即使是他们将来并不从事技术工 作, 也有培养其技术和信息素养 的必要
4能够通过创作原创性作品或解决 )
问题 为项 目团队贡献 力 量 。
构主义学习思想 : 提倡学生自主发现、 自
主探索 , 真实 的情景中通过 解决问题 在
性, 具备必要的技术 和信息素养可 以使 他们对 自己的工作得心应手 , 得更 大 取
Su e t , t d n s 以下 简称 N T S) E S・ 。制定 N T ・ 的目的在于使全体 学生1 的基本要求 。 1 纪学校所 面临的挑战 2世
美国国家教育技术学生标准及其对我国信息技术教育的启示

,
年
表
新 的 学 习 环 境 与 传 统 学 习 环 境 比较 表
理 交 流 做 出决策 以及 会学 习 社会希望学校把 儿 童 培养 成 为 不 断技 术 化 的 和 以 信 息 为基 础 的 世 界 中的 好 公 民 有 生 产 力 的社 会 成 员 国 家 领 导
教 育 部 以及 其 他 联 邦机 构 认 识 到 技 术 在 教 育 中 的 基本作 用
。
收稿 日期 加 一 张 〔 者 简介 〕 倩 苇 作
一 一
,
女 四 川 三 台人 华南 师 范 大 学教 育信息技 术 学 院博 士 生
,
,
。
外 国教 育研 究 力 市 场谋 得 一 份 工 作 或 进 一 步接 受 高 层 次 的 教 育
和 培 训 雇 主 希 望 雇 员 诚 实 可 靠 有 素 养 并 能推
课 程 教 学 中的 个 案 关 〔 键
中图 分 类 号
这 些 对 于 我 国 中 小 学信 息 技 术 教 育 的 开 展 有 重 要 的 启 示
。
词 〕信 息 技 术 课 程 信 息 素 养 技 术 素 养 教 育技 术 标 准 信 息技 术 教 育
文 献 标 识码 〕
、
文 章编 号 〕
一
一
一
未 来 是 一 个 不 断 变化 的 飞 速发 展 的 社 会
有 效 地 用 技 术 的 课 程 实例
,
年
月
。
育部 通 过 国家教 育技术 标 准 研究 项 目
学 与教 中使 用 技术 的 标 准 提 供 在 教 与 学 中
耐
。
,
简称
,
将 技 术 与课 程 结 合 起
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标准_学生版(五篇)

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标准_学生版(五篇)第一篇: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标准_学生版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标准(学生版)National Educational Technology Standars for Students 面向学生的基础技术标准分为六大类 , 每一类中的标准都要求向学生介绍、强化 , 并使之掌握。
这些分类提供了一个框架 , 用于把具备技术素养的学生的特征中所包含的绩效指标与基础标准联系起来 , 教师可依这些标准和特征为准绳设计基于技术的活动 , 使学生成功地学习、交流、获得生活技能。
1.基本操作与慨念λ学生能够表现出对技术系统的本质和操作的充分理解。
λ学生能够熟练地使用技术。
2.社会、道德和人文方面的要求λ学生能够理解与技术相关的道德、文化和社会问题。
λ学生能够负责任地使用技术系统、信息和软件。
λ学生对技术用于支持终身学习、协作、个人追求和提高学习效率持积极态度。
3.技术作为提高学习效率的工具λ学生能够使用技术工具 , 加强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并激发创造力。
λ学生能够使用高效率工具, 在信息化环境中协作学习, 准备出版物 , 制作有创新性的作品。
4.技术作为交流的工具λ学生能够通过远程通讯与同龄人、专家和他人协作,发表作品并进行互动交流。
λ学生能够使用多种媒体和方式与多种受众有效地交流信息与思想。
5.技术作为研究的工具λ学生能够使用技术工具 , 从多种信息源中查找、评价和收集信息。
λ学生能够运用技术工具 , 处理数据 , 报告结果。
λ学生能够评价和选择新的信息资源和新技术, 以完成特定的学习任务。
6.技术作为解决问题与决策的工具λ学生能够使用技术资源 , 解决问题 , 做出合理决策。
λ学生能够使用技术 , 发展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
(二)各年级学生的技能标准:学生的技能是通过教育活动而获得的,通过信息技能的引入、不断强化、最后达到熟练掌握,体现在个人的学习和工作之中,最后表现为一些基本的、现实的、可达到的目标,那就是培养了具有终生学习能力,颇有成就的新一代公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利用技术变革学习:新版《美国国家学生教育技术标准》解读作者:杨金勇孟红娟来源:《中国电化教育》2018年第06期摘要:《国家教育技术标准:学生标准》由美国国际教育技术协会制定,在《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标准》体系中具有枢纽地位。
该文基于《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标准》发展演变,结合新时代中国特色教育信息化事业的创新发展,对最新版本《国家教育技术标准:学生标准》的内容进行了深入解读,揭示了该标准从早期“学习使用技术”到其后“使用技术学习”再到如今“利用技术变革学习”演进的内在逻辑及其意义,并认为新标准的启示在于:重视信息素养,构建符合国情的学生信息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估模型;倡导创客学习,推行整合知、行、思、创过程的新型学习方式;推进课程改革,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深度有效融合,并把其从信息技术与单一学科课程教学的融合推进到信息技术支持下的跨学科课程教学的融合,真正实现信息技术支持下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关键词:国际教育技术协会;美国国家学生教育技术标准;学习变革;创新人才培养《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标准》(National EducationalTechnology Standards,简称NETS)是由知名专业组织美国国际教育技术协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echnologyin Education,简称ISTE)颁布的一系列教育技术标准,包括《国家教育技术标准:学生标准》(NationalEducational Technology Standards for Students,简称NETS-S1、《国家教育技术标准:教师标准》(National Educational Technology Standardsfor Teachers,简称NETS-T)和《国家教育技术标准:管理者标准》(National Educational TechnologyStandards for Administrators,简称NETS-A)。
这套具有鲜明体系化特征的标准因其高屋建瓴的战略眼光、面向实践的现实可操作性,以及多次与时俱进修订发布,世界各地产生了广泛影响,引领了信息技术在学校教学、学习与管理中的深度应用。
其中《教师标准》在国内备受关注,不仅学术界有较多关注和研究,某种程度上也促进了我国相关标准的发布,例如由教育部主导,于2004年12月印发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f试行)》,2014年5月印发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準f试行)》。
然而,国内关于《学生标准》和《管理者标准》的研究则相对较少。
在“以学定教”成为普遍共识的今天,《学生标准》相对于《教师标准》来说,具有更根本、更重要的地位与价值。
笔者认为《学生标准》在NETS标准体系中具有重要核心地位,如果没有对《学生标准》的深刻理解与科学把握,就很难对《教师标准》和《管理者标准》,进而对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中的推广应用形成更加深刻认识。
为此,笔者尝试通过解读最新版《学生标准》,深化对21世纪新一代学习者的认识,为我国新时代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创新发展和人才培养提供有益启示。
NETS-S至今发布了3个版本。
第一版于1998年发布,它指明了信息技术时代学生应该掌握的教育技术知识与技能,包括了解相关基本概念和实践,了解相关社会、伦理、人文问题,掌握技术效率工具,掌握技术通信工具,掌握技术研究工具,掌握解决问题和决策的技术工具等。
该标准作为对学生教育技术知识和能力的要求预期,一经推出,便在美国乃至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关注。
第二版于2007年发布,该标准认为新时期的学生应该具备六种能力素质,即创造力与创新能力,交流与协作的能力,研究能力和信息娴熟度,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与决策能力,数字化时代的公民职责,技术操作与概念理解能力等。
与1998年版本标准相比,2007年版本标准内容更丰富、结构更完整、体系更完备,且学生教育技术素养的核心也从“学习使用技术”(Learning to Use Technology)转向了“使用技术学习”(using Technology to Learn)。
第三版于2016年6月发布,新标准认为,要“利用技术变革学习”(Transformative Learning with Technology),而不只是简单地使用技术进行学习。
如果说从1998年版本标准“学习使用技术”到2007年版本标准“使用技术学习”在思想引领上是一次巨大的范式转换,那么我们可以认为2016年版本标准“利用技术变革学习”则是又一次巨大的思想飞跃。
2016年版本ISTE-S与2007年版本ISTE-S的结构基本是一致的,分为七个能力素质维度:包括赋能学习者、数字公民、知识建构者、创新设计者、计算思维者、创意传播者、全球协作者,每个维度又包括四个指标,具体内容如下。
(一)赋能学习者在学习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学习者能够充分运用各种技术开展学习,让技术在自己选择、实现并展示达成学习目标的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学生能够:明确表达并设定个人学习目标,科学使用技术制定实现学习目标的策略,自主反思学习过程以提高学习效果;建立学习网络,打造能够支持自身学习过程的个性化学习环境;使用技术挖掘一些反馈信息,以了解并提高学习者的实践水平,并使用技术多样化地展示学习者的学习成果;理解技术的基本操作概念,具备选择和使用技术的能力、排除技术故障的能力和利用所学知识探索新技术的能力。
(二)数字公民了解数字互联时代个体在生活、学习、工作等方面的权利、责任与机会,以身作则,确保自身行为安全合法、合乎道德。
学生能够:培养并管理自身的数字身份与名誉,并认识到自己的行为表现在数字世界中具有持久性;以正确、安全、合法、合乎道德的方式使用网络设备及其应用技术(如网络社交工具)等;理解并尊重知识产权,在使用或分享知识产权时,能够遵守相关规则与义务;管理个人数据,保护自身隐私与安全,并能意识到数据采集技术在跟踪在线用户上的追溯功能。
(三)知识建构者擅于批判性地组织和使用各种资源,能够使用数字工具建构知识、创造作品,并为自己和他人创造有意义的学习经验。
学生能够:规划并采用有效的研究策略,为自身的智力发展和创意追求提供有力的信息或资源;评估信息、媒介、数据或其它资源的准确性、透视度、可信度和相关性;使用多样化的工具和方法对所获得的数字资源进行组织、加工和建构,从而创造出有意义的联结或结论;通过积极探究真实世界的问题,提出想法和原理,寻求问题答案和解决方法,由此来构建知识。
(四)创新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可以运用各种技术手段去鉴别、分析和解决问题,提出新颖有效、富有想象力的解决方案。
学生能够:了解并经历一个精心设计的成熟设计流程,该过程包括产生想法、验证理论、创造新意作品或解决真实问题等;选择并使用数字工具规划和管理设计流程,设计过程中除了要考虑约束性条件,还要评估相关风险;开发设计原型,并通过循环迭代法不断验证、优化和发展设计原型;展现出对不确定性与模糊性的容忍力、毅力以及处理开放性问题的能力。
(五)计算思维者为理解和解决问题,学生能够利用技术工具的优势去研发和验证问题解决方案,从而制定出相应策略并加以应用。
学生能够:在探究和寻找问题解决方案时,制定出如数据分析、抽象建模、算法思维等技术方法适用的问题定义;收集数据或识别关联数据集,使用数字工具对其进行分析,并以多样化的方式呈现数据,从而促进问题解决与决策制定;分解问题,提取关键信息,开发描述性模型,从而理解复杂系统或促进问题解决;理解自动化操作是如何实现的,运用算法思维设计序列化步骤去创建和验证自动化解决方案。
(六)创意传播者针对不同目的,能够使用恰当的平台、工具、样式、版式和数字媒介,清晰地与人交流,并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学生能够:选用恰当的平台和工具,以满足创作和交流的需要;进行原创,或者负责任地对数字资源进行重新调整或整合,从而塑造出新的作品;通过创造或运用各种数字对象(例如可视化工具、建立模型、仿真模拟等),清晰有效地传播复杂的想法;针对不同的目标受众,发布或呈现定制化的信息和媒介内容。
(七)全球协作者借助数字工具与他人协作,在当地和全球的团队中有效地开展工作,从而拓宽个人视野,丰富知识。
学生能够:使用数字工具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学习者建立联系,通过交流增进理解、增益见闻;借助协同技术与同伴、专家、社群成员等其他人进行合作,从多个角度审视事件和问题;为项目团队做出建设性贡献,积极承担各种角色与责任,为达成共同目标而努力工作;探索当地与全球性问题,使用协同技术与他人合作,共同探究问题解決方案。
NETS-S作为一套系统规划制定的、指向21世纪的学生能力标准体系,对利用技术促进教育变革的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该标准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指导课程改革,NETS-S是新时期课程设计的依据和出发点,基于学生能力标准的顶层设计,可以指导课程的改革与创新,建立基于NETS-S的新课程体系,并指导各学段和各学科课程目标之间做好纵向衔接和横向整合;二是指导教学实践,NETS-S明确了21世纪应该培养学生什么样的能力,可以指导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更好地贯彻落实各项教育方针政策,克服当前存在的“知识本位”现象;三是引导学生学习,NETS-S反映了未来社会的需求和期望,可以帮助学生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而朝着这一目标不断努力;四是指导教育评价,NETS-S可以作为检验和评价教学效果、学习结果乃至教育质量的依据。
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从根本上讲,核心与关键是改变学习。
从“学习使用技术”到“使用技术学习”再到“利用技术变革学习”,三个本版的ISTE-S的更新是一个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的过程。
它所展现的逻辑可以被称为信息技术变革教育的“三部曲”。
现在,这一“三部曲”已经演奏到了最后一段,即将迎来技术变革教育的高潮。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新时代,学习正在发生一场静悄悄的革命。
2016年版本ISTE-S正是对这场学习的革命的呼应与引领,在很多方面对我国新时代教育信息化创新发展,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教育强国梦,具重要启发意义,笔者选择学生信息素养、学习方式、课程改革三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一)重视信息素养,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学生信息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估模型信息技术在社会生活各领域的深度应用,已经让“数字化生存”从理想变成了现实。
驾驭信息技术成为现在和未来的人们生存与发展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其地位一如传统教育中的读写算素养那样重要。
2016年版本ISTE-S突出指明了学生的数字公民身份,要求更加注重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且多次强调了学生使用数字工具的能力,例如“知识建构者”维度中的“使用数字工具建构知识、创造作品”;“创新设计者”维度中的“使用数字工具规划和管理设计流程”;“计算思维者”维度中的“使用数字工具分析和呈现相关数据”;“全球协作者”维度中的“使用数字工具与他人协作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