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部真菌感染影像鉴别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临床常见真菌检验—深部感染真菌(微生物检验课件)

临床常见真菌检验—深部感染真菌(微生物检验课件)

GM试验--侵袭性曲霉菌感染的早期诊断
• 检测的是半乳甘露聚糖(glactomannan,GM),半乳甘露聚糖是 广泛存在于曲霉和青霉细胞壁的一种多糖,菌细胞壁表面菌丝生 长时,半乳甘露聚糖从薄弱的菌丝顶端释放,是最早释放的抗原, 可以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进行检测。
GM试验
• 曲霉菌感染部位主要集中在肺部,从而引起肺部侵袭性曲霉,诊 断曲霉菌在肺部是定植还是侵袭性生长,关键在于其是否合成 GM,GM试验是诊断侵 袭性曲霉感染的微生物检查证据之一。
二、深部感染真菌
——深部感染真菌是指可引起机体深部 组织和内脏疾病的一群真菌。
深部感染真菌
致病性真菌 组织胞浆菌、球孢子菌等
条件致病真菌 白假丝酵母菌、新隐球菌等
二、深部感染真菌
白3;、椭圆形,出芽繁殖,可形成假菌丝;
酵母样菌落,在玉米培养基上可形成厚膜
孢子;
二、深部感染真菌 2.临床意义
二、深部感染真菌 3. 微生物学检验 脑脊液离心 沉淀涂片
新型隐球菌 墨汁负染镜检
鉴定: 糖同化试验 酚氧化酶试验(新型隐球菌 黑色菌落) 脲酶试验
二、深部感染真菌
其他真菌
曲霉菌
二、深部感染真菌
其他真菌
毛霉菌
G试验GM试验
• G试验 又称1,3-β-D葡聚糖试验,检测的是真菌的细胞壁成分1,3β-D葡聚糖,人体的吞噬细胞吞噬真菌后,能持续释放该物质, 使血液及体液中含量增高。1,3-β-D葡聚糖可特异性激活鲎变形细 胞裂解物中的G因子,引起裂解物凝固,故称G试验。
G试验
• 真菌细胞壁成分1,3-β-D葡聚糖
G因子,活化G因子 凝固酶原,凝固酶 显色,光度法测定
G试验
• G试验适用于除隐球菌和毛霉菌外的所有深部真菌感染的早期诊 断

深部真菌病.ppt7.14

深部真菌病.ppt7.14

2019
-
4
地方性真菌感染
地方性真菌感染 常见致病菌
荚膜组织胞浆菌、 荚膜组织胞浆菌杜氏 变种或马皮疽荚膜组 织胞浆菌
感染部位
肺部、皮肤、淋 巴结、骨
诊断
根据患者流行 区接触史、临 床表现,结合 实验室和组织 病理学检查进 行,获得病原 学证据可以确 诊。
组织胞浆菌病
球孢子菌病
粗球孢子菌
呼吸系统:原发 无症状感染、肺 炎及皮肤、骨骼、 泌尿生殖系等肺 外感染
中枢神经系统 和肺,也可侵 隐球菌性脑膜炎、脑膜脑炎、 病原学证据是诊 犯骨、皮肤、 脑脊液常规 、脑脊液 脑脓肿或脑和脊髓的肉芽肿, 断与鉴别的关键, 黏膜或其他脏 病原学检查 、隐球菌 新型隐球菌 以脑膜炎最为多见,起病多较 新型隐球菌较易 器,其中中枢 荚膜抗原检测 、影像 及其变种 隐匿;肺隐球菌病症状不明显, 发现,涂片墨汁 神经系统隐球 学表现多种多样,但缺 易被忽略;皮肤、黏膜、骨及 染色或培养是极 菌病占70%~ 乏特异性。 其他脏器损害少见。 其重要的手段 80%,临床常 见
皮炎芽生菌
皮炎芽生菌
2019
-
5
药物治疗

组织胞浆菌病:轻到到中度的急性肺组织胞浆菌病一般不用治疗,但出现低 氧血症或病程持续超过1个月需要治疗。慢性肺组织胞浆菌病、中枢神经系统 组织胞浆菌病和播散型组织胞浆菌病诊断确立后应立即治疗。治疗中应监测 伊曲康唑血药浓度,因疗程长,药学监护应加强患者的依从性,重点关注肝 肾功能变化及其他可能的严重不良反应。 中重度急性肺组织胞浆菌病:首选两性霉素B含脂制剂,3~5mg/kg・d), 静脉应用1~2周,继以口服伊曲康唑200mg,每天3次,3天后改为每天2次, 疗程12周。初初始治疗的1~2周应加用甲泼尼龙,以预防可能出现的呼吸并 发症。 轻中度急性肺组织胞浆菌病:伴低氧血症或病程>1个月:口服伊曲康200mg, 每天3次,3天后改为每天1~2次,疗程6~12周。 慢性空洞性肺组织胞浆菌病:口服伊曲康唑200mg,每天3次,3天后改为每 天2次,疗程至少12个月。有复发风险的患者疗程应延长至18~24个月。 播散型组织胞浆菌病:伊曲康唑200mg,口服,每天2次,疗程12个月。

深部真菌病ppt课件

深部真菌病ppt课件
12
念珠菌性间擦疹
13
念珠菌性间擦疹
14
2、念珠菌性甲沟炎和甲真菌病
甲沟红肿,触之发硬,甲上皮消失,重者 甲周见暗红色堤状隆起,压痛,引起甲床炎。 念珠菌从甲床向甲深部感染,使甲下角质增殖 和甲混浊,表面有横嵴和沟纹,高低不平,即 为甲念珠菌病。
15
念珠菌性甲沟炎
甲念珠菌病
16
3、慢性皮肤粘膜念珠菌病
25
2、全身治疗
消化道念珠菌病:制霉菌素片100万U/次, 3次/日。 内脏念珠菌病:二性霉素B 0.5-1mg/(kg.d) 静滴,伊曲康唑口服 0.2g/d,平均一月。
甲念珠菌病:口服伊曲康唑。 阴道念珠菌病:伊曲康唑口服 0.2g/d,连 服7日,或0.4g/d,连服3日。 氟康唑单剂量口服150mg。 慢性皮肤粘膜念珠菌病:氟康唑50mg/日。
27
双相型真菌 荚膜组织胞浆菌、粗球孢子菌、 申克孢子丝菌、副球孢子菌、马尔尼菲青霉菌 在组织内和37℃培养时表现为酵母,而在普通 培养基和室温培养时表现为霉菌。双相型真菌 能引起皮肤和内脏的感染,有时预后严重,是 医学真菌中最重要的一组病原菌。
临床表现
1、局限性皮肤型 损害似初疮,局限于原发 部位,周围可有卫星病灶,但不沿淋巴管传播。 病变具有多形性,如:增殖性潰疡、疣状结节、 浸润性斑块、丘疹、毛囊性脓疱、疖肿或梅毒 样损害。
3
鹅 口 疮 (
thrush

4
念珠菌病(Candidiasis)
口腔念珠菌病:鹅口疮(thrush)
5
2、外阴阴道念珠菌病 育龄妇女常见,表现为
①白带增多,呈豆渣样或水样、脓性有臭味 ②外阴瘙痒,有抓痕,表皮水肿、潮红糜烂 ③性交痛,也可无,性接触是重要传播途径

深部真菌病ppt医学课件

深部真菌病ppt医学课件
深部真菌病
深部真菌病
深部真菌病:是真菌侵犯人体内脏、皮下组织和黏膜所致的感染,致 病原包括条件致病真菌和真性致病真菌。
致病原:条件致病菌和真性致病真菌 条件致病真菌:念珠菌、曲霉和隐球菌常见,多侵犯免疫功能受损的
宿主,是目前我国最常见的真菌感染。 真性致病真菌:组织胞浆菌、粗球孢子菌和副球孢子菌,可侵犯正常
预防治疗
适用于艾滋病患者等易感高危人群及其治疗后长期抑制。常用复方磺 胺甲嗯唑,剂量为甲氧苄啶50mg/kg・d)和磺胺甲嗯唑25mg/kg・d), 分2次口服,每周3次,连续服用。也可用喷他脒气溶胶雾化吸入,剂 量为每次300mg,1次/月。 抗感染治疗成功的基础是纠正恢复患者的免疫功能,因此需加强支 持和免疫增强治疗。耶氏肺孢菌对多种抗真菌药物均不敏感,病原治 疗可选择药物包括复方磺胺甲嗯唑(SMZ/TMP)、喷他脒或氨苯砜联 用甲氧苄啶等联合用药,其中SMZ/TMP为首选,不能耐受者可选喷他 脒,两者都不能耐受可选氨苯砜联用甲氧苄啶,疗效与SMZ/TMP相当。 非急性期可口服给药,急性期建议静脉用药。
Hale Waihona Puke 结合患者高危因素决定
隐球菌病
中枢神经系统
新型隐球菌 及其变种
和肺,也可侵 犯骨、皮肤、 黏膜或其他脏 器,其中中枢 神经系统隐球 菌病占70%~ 80%,临床常
隐 脑 以 隐 易 其球 脓 脑 匿 被 他菌 肿 膜 ; 忽 脏性 或 炎 肺 略 器隐脑 脑 最 ; 损球膜 和 为 皮 害菌炎 脊 多 肤 少病、 髓 见 、 见症脑 的 , 黏 。状膜 肉 起 膜不脑 芽 病 、明炎肿 多 骨显、, 较 及,病 荚 学 乏脑原 膜 表 特脊学 抗 现 异液检 原 多 性常查 检 种 。规测多、、样、隐脑,影球脊但像菌液缺

真菌感染的影像学表现ppt课件

真菌感染的影像学表现ppt课件
急性过敏性支气管炎—肺纹理增多、边缘模糊 过敏性支气管肺曲菌病—中心性支气管扩张伴
粘液嵌塞 曲霉球—空气新月征 慢性坏死性曲菌病—空洞 侵袭性肺曲菌病—肺内结节或肿块周围环状磨
玻璃影(晕圈征)
56
57
曲霉菌病肺炎
影像表现
急性过敏性支气管炎—肺纹理增多、边缘模糊 过敏性支气管肺曲菌病—中心性支气管扩张伴
• 结节或肿块边缘不清,周围有毛玻璃样改变 ——称“晕”征(邻近结节灶的肺部小动脉 被浸润,造成出血性梗死和灶周水肿)(日 晕征、光晕征)感染5天之内出现,(75%以 上)在一周之内消失
急性者消失快,慢性者平均约7周
22
23
34/M,AIDS,多发结节及晕圈征,曲霉菌肺炎
24
25
男,33岁,咳嗽,咯血痰半年余
粘液嵌塞 曲霉球—空气新月征 慢性坏死性曲菌病—空洞 侵袭性肺曲菌病—肺内结节或肿块周围环状磨
玻璃影(晕圈征)
58
43 / M 哮喘
过敏性支气管 肺曲霉菌病
59
43 / M 哮喘
治疗二个月后
60
曲霉菌病肺炎
影像表现
急性过敏性支气管炎—肺纹理增多、边缘模糊 过敏性支气管肺曲菌病—中心性支气管扩张伴
③结节影 ④肿块影
“晕圈”征
⑤空气半月征
⑥支气管扩张
⑦其他
10
11
12
真菌性肺炎的影像诊断
影像学表现
①肺纹理增粗紊乱---支气管炎
②片状致密影和空洞---肺炎(空气支气管征)
③结节影 ④肿块影
“晕圈”征
⑤空气半月征
⑥支气管扩张
⑦其他
13
真菌性肺炎的影像诊断
影像学表现
②片状致密影和空洞---肺炎 • 肺内单发或多发大片状致密影, 沿肺段或肺叶分布,边缘不清 • 其内可见单个或多个空洞

肺部真菌感染影像学分析PPT课件

肺部真菌感染影像学分析PPT课件
35
病理改变
大体病理形态上曲菌球灰褐色或褐黄色,质地 松脆,周围有纤维包膜。 镜下见曲菌球是菌丝缠绕形成的团块,并混有 坏死的细胞体和炎细胞。周围有纤维结缔组织 和慢性炎症。 洞壁可见丰富的支气管血管增生。 曲菌一般不侵及空洞(腔)壁,故曲菌球在空 洞(腔)内可随体位改变而移动。洞壁上可见 草酸钙沉积。
6、胸腔积液、气胸、纵隔淋巴结增大:外带病变邻近胸膜,易出现胸膜病 变(轻度胸膜肥厚、少量胸腔积液等),淋巴结呈环形强化。
7
肺念珠菌病
病原
主要为白色念珠菌,其次为热带念珠菌
AIDS常发生机会性感染,病毒、细菌、真菌及寄生
虫感染,绝大多数为白色念珠菌感染
诊断
深部咳出的痰液连续3次培养出同一种菌种 的念珠菌有诊断价值
33
曲霉菌球 Aspergilloma
34
又称腐生型(saprophytic type)曲菌病, 不伴组织坏死。 霉菌球位于已经存在的肺内空洞或扩张 的支气管内,成分:霉菌菌丝、粘液和 坏死细胞碎片 肺内空洞或空腔病变常见:结核、支气 管扩张,其次癌性空洞、肺脓肿、支气 管囊肿、肺隔离症、肺大泡等 可双侧发病。
45
过敏性的支气管肺曲霉菌病 (APBP)
46
患者有长期的哮喘病史。 对曲霉菌的高敏反应引起。
Ⅰ型变态反应,释放IgG和IgE抗体。 Ⅲ型变态反应,抗体复合物和炎性细胞引起
支气管粘膜和管壁破坏和支气管扩张 大量粘液产生,粘液栓产生。
病理:嵌塞的粘液栓内可见曲霉菌和嗜 酸粒细胞,邻近支气管壁纤维化和慢性 炎性浸润,有大量的嗜酸性粒细胞。 扩张的支气管主要累及段和亚段支气管。
3、磨玻璃样影:病理上为真菌感染后肺泡间质综合征(淋巴细胞、浆细胞、 巨噬细胞及嗜酸性细胞间质侵润),影像上表现为淡薄模糊影,边界不 清,呈分散或弥漫分布,在淡薄影内可见血管

深部真菌感染诊断 PPT课件

深部真菌感染诊断  PPT课件
★深部真菌感染√ ★流行现状 ★药敏解读 ★早期诊断技术 ★诊断策略
深部真菌感染定义

Systemic fungal infections, SFI
-真菌入侵血流,造成严重感染. -可以是条件致病真菌攻击免疫低下患者; 也可以是特殊地理区域致病真菌引起的感染, 如组织胞浆菌、青霉菌 或 球孢子菌. -异于表浅真菌感染,SFI可致命.
cal cgl
cal 41%
ctr ckr csp yea afu afl asp pen
ckr 2%
mou
ctr 11%
cgl 9%
4987例
肺泡灌洗液标本分离的真菌构成情况
mou 18% cal 26%
cal cgl ctr
pen 14% cgl 7% asp 7% afl 4% afu 13% csp 7% ctr 4%
年代
• 烟曲霉(342例)
160 140 120
烟曲霉例数
100 80 60 40 20 0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年代
• 黄曲霉(165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90 80 70
黄曲霉例数
60 50 40 30 20 10 0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S S S / I? S S S S
S=敏感 S-DD=剂量依赖敏感 I=中介 R=耐药 Pappas PG et al, Clin Infect Dis 2004;38:161-89; Bartizal K et al, 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 1997;41:2326-32; Patterson TF. J Chemother 1999;11:504-12; Pfaller MA et al, 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 2002;46:1723-7; Pfaller MA et al, J Clin Microbiol 2002;40:852-6

真菌感染的诊断ppt课件

真菌感染的诊断ppt课件
/
检查抗原抗体n常用补体结合、凝集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放射免疫测定等。如隐球菌乳胶凝集试验n真菌代谢产物:气(液)相色谱分析法
一是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科学的发展观,权力必须为职工群众谋利益,绝不能为个人或少数人谋取私利血清学检测
/
一是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科学的发展观,权力必须为职工群众谋利益,绝不能为个人或少数人谋取私利其他检测方法n 血浆(1-3) - -D葡聚糖测定: 是真菌细胞壁的 重要成分, 正常人血浆含量<4.0pg/ml,真菌感 染患者血中浓度迅速上升,并与病情平行变化, 2h之内可出结果n PCR法: 用真菌特异性DNA片断为引物进行扩 增, 该法特异性为100%,敏感度高,可扩增出仅含15个念珠菌的标本, 24h得结果。目前除白色念球菌外,尚有组织胞浆菌核基因探针n PFLP:限制性内切酶片断长度多态性分析
/
肺部真菌感染的治疗
/
一是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科学的发展观,权力必须为职工群众谋利益,绝不能为个人或少数人谋取私利
/
n 存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n 发热、咳痰、肺部啰音 n 鹅口疮n 肺部浸润影n 抗菌药物治疗无效
肺部真菌感染临床诊断标准
/
一是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科学的发展观,权力必须为职工群众谋利益,绝不能为个人或少数人谋取私利
一是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科学的发展观,权力必须为职工群众谋利益,绝不能为个人或少数人谋取私利拟诊真菌感染具备下列其中一项者 n 血培养阳性>1次n 锁穿管尖培养阳性>1次n 同一部位的标本涂片菌丝阳性>2次 n 同一部位标本真菌培养阳性>2次n 同一部位标本涂片菌丝阳性和芽孢阳性>1次伴真菌培养阳性>1次n >2个部位培养出同一真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疾病:肺炎、出血、PAP、AIP、肿瘤等
.
15
.
16
实变( Consolidation)
概念:肺泡内空气被病理组织取代,片 状高密度遮盖肺血管影 病理:炎症、阻塞、细胞浸润等 疾病:肺炎、阻塞不张、肿瘤性病变等
.
17
.
18
AIDS:念珠菌感染,两肺野弥漫实变
.
19
淋巴细胞白血病并念珠菌感染:多个结节沿支气管血管束分布
哮喘 (-) 支气管内感染-同上
非炎性病变-过敏性肺泡炎 组织细胞增多征 肿瘤性病变-BAC(肺泡癌) 血管及血管周围源性-肺水肿 血管炎 滑石肺
.
23
小叶中心结节 离胸膜及叶间裂5-10mm区域无结节分布
.
24
树芽征
-代表扩张及黏液或脓液填塞的小叶中心支气管
.
25
.
26
.
27
晕征
Halo Sign
CT 病灶弥散分布,两侧肺野广泛的斑片或大片的实变,磨 玻璃样改变,多发小结节,常伴有其他的肺部疾病,如结核、 肺囊虫肺炎及细菌感染。 慢性期呈纤维索条影、代偿性肺气 肿
.
10
兔子动物实验
念珠菌肺部感染 影像与病理
1、实变:呈肺叶或肺段分布,病理上代表 支气管肺炎或出血性肺梗塞;
2、磨玻璃样改变:代表支气管肺炎或间质 性肺炎;
淋巴瘤肺浸润 细支气管肺泡癌
.
5
一般表现 诊断标准
肺真菌病CT表现
结节或团块,实变、磨玻璃样改变、增厚的支气管血管束、 淋巴结增大、胸腔积液及多种表现的结合。
结节或团块的分布可分为小叶中心分布、外周淋巴分布及随 机分布。
1、团块:结节大于30mm,最大横断面上,取长径与宽径的 平均值。
2、实变:潜在的血管堵塞所致的密度增高影。
.
2
外源性
真菌多在土壤、腐木中,飞扬空气中 可吸入肺内如曲霉菌、隐球菌等



体内寄生菌引起肺部感染

内源性
淋巴、血行循环到肺部
长时间的静脉置管
.
3
诊断真菌病基本方法
临床表现 影像学 免疫学 真菌学 病理学
.
4
肺部真菌感染影像分型
五种 类型
肺炎型、肿瘤型、曲菌球型、胸膜炎型、粟粒型
四种 类型
曲菌球型、实变型、弥散型、结节型
CT:
发现病变;缩小鉴别诊断的范围 指导支气管镜和外科活检。 监测治疗效果。
影像学表现
实变或毛玻璃影
结节(肉芽肿)或团块,伴或不伴“晕征”
小叶核心结节,“树芽征”
间质性改变
.
13
几个常见概念
.
14
毛玻璃影(Ground-glass Opacity)
朦胧的密度增高,可见血管影 原因
肺泡容积减小 肺泡部分填充,通常伴有间质和肺泡壁增厚 肺内灌注增加 肺间质和肺泡壁增厚
.
20
树芽征
树枝发芽征”(Tree-in-Bud ) 3-5mm大小的结节状和短线状影像, 并与支气管血管束相连,使病变的支气 管树如树枝的枝芽,称为“树芽征
机理:管腔内黏液嵌塞+ 管壁增厚 部位:细支气管
疾病:细支气管炎
.
21.22 Nhomakorabea根据是否存在树芽征-缩小鉴别诊断范围
(+) 支气管内播散-TB 支气管肺炎 与感染有关的气道疾病-支扩 囊性纤维化 引起黏液栓的气道疾病-过敏性支气管肺霉菌病
3、磨玻璃样改变:为肺野内出现模糊密度增高影,而无潜在 的血管堵塞。
4、晕征:围绕结节周围的磨玻璃样改变。
5、空气半月征:为新月状的空腔形状。
6、淋巴结增大:淋巴结大小大于1cm。
.
6
影像征象与临床、病理
1、斑点斑片或大片状实变:常见于念珠菌与曲菌。两肺出现小片或大片的 渗出实变阴影,边界不清,密度不均,呈多肺段、多肺叶分布。大面 积的实变可见空气支气管征及空洞。合并结核时,病变更为弥散
临床表现
支气管炎型
剧咳,少量白色粘液痰或浓痰
肺炎型
大多见于免疫抑制或极度衰弱病人。呈急 性肺炎或败血症表现,出现畏寒、发热、 咳嗽、白色粘液胶冻样痰,带血丝或坏死 组织,呈酵母臭味。
.
9
影像表现
X线 两肺纹理增多,呈弥漫性小片状、斑点状阴影,部分 可融合成大片致密影,边缘模糊,形态多变。大多位于中下 肺野,部分伴胸膜改变
.
7
肺念珠菌病
病原
主要为白色念珠菌,其次为热带念珠菌
AIDS常发生机会性感染,病毒、细菌、真菌及寄生 虫感染,绝大多数为白色念珠菌感染
诊断
深部咳出的痰液连续3次培养出同一种菌种 的念珠菌有诊断价值
病理
初期:急性化脓性炎症伴脓肿形成(实变+中心凝固 性坏死)
后期:干酪样坏死、空洞、纤维化、肉芽肿
.
8
3、多发结节:围绕支气管血管束或胸膜下, 病理上为出血性肉芽肿。
.
11
(归纳)真菌的致病因素
病菌:曲霉菌、放线菌、奴卡氏菌、白色念珠菌、 新型隐球菌 等
机体:免疫力 、大量抗菌素、长期激素、抗癌 药
也可见于免疫力正常的患者
途径:直接吸入或血性感染
.
12
影像检查方法
胸片和CT
CT检查优于X线检查。
肺部真菌感染影像学分析
.
1
慢性消耗性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尿毒症等 机体 免疫功能低下


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敏感菌被抑制,真菌得以大量

繁殖




皮质激素的应用:抑制炎症反应--细胞免疫
发 因
破坏淋巴细胞--体液免疫降低

放疗、抗肿瘤药、免疫抑制剂的使用降低机体免疫力, 损伤正常组织细胞,利于真菌侵入
形态:环状磨玻璃影包围结节和实变 部位:肉芽肿或肿块周围肺泡 机理:肺泡部分充盈或肺泡壁增厚 疾病:肉芽肿(真菌、韦格);肺腺癌; 出血性肺转移;
.
28
.
29
Wegener’s 肉芽肿
-----------------------------------------
.
30
43/M T-cell 型
4、肿块与空洞:常见于隐球菌。单发或多发,薄壁空洞。肿块常呈分叶状、 密度均匀,增强呈轻度强化或侵润表现
5、曲菌球:中空的薄壁空腔伴有球形病变,随体位而改变,在球形病变与 空腔之间可见空气半月征
6、胸腔积液、气胸、纵隔淋巴结增大:外带病变邻近胸膜,易出现胸膜病 变(轻度胸膜肥厚、少量胸腔积液等),淋巴结呈环形强化。
2、结节影:不同形态、单发或多发,大多分布于下肺野,边界清楚,有时 可见分叶和毛刺征。结节周围可见晕征(出血与水肿)。多发结节需 与转移瘤鉴别、粟粒状结节需与血播结核鉴别(临床+实验室)
3、磨玻璃样影:病理上为真菌感染后肺泡间质综合征(淋巴细胞、浆细胞、 巨噬细胞及嗜酸性细胞间质侵润),影像上表现为淡薄模糊影,边界 不清,呈分散或弥漫分布,在淡薄影内可见血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