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岩气

合集下载

页岩气简介

页岩气简介

页岩气简介一、什么是页岩气1.定义页岩气是从页岩层中开采出来的天然气,是一种重要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

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加大,页岩气在美国、加拿大等地已是重要的替代能源。

2011年底,国务院正式批准页岩气为我国第172个独立矿种,这意味着页岩气的勘查和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

这里有两个概念:页岩气——是地质学分类;非常规天然气——却是一个石油工程分类。

2.页岩气的产生与储存状态地质历史上形成的富含有机质的泥页岩层系(可包括煤层),在实践中当不强调地质术语的准确性时可统而简之地称为暗色页岩。

其中特别富含可生油有机质且后期尚未经历深埋条件下的高温压者,因其中有机质在人工加热分馏可产出各类油品(如汽、柴油等),特称油(母)页岩。

而大部分这类页岩在后期经历深埋、有机质在热演化过程中产生大量气态和液态烃类。

其中气态的天然气液态的石油可从生烃层系中运移出去赋存于有孔隙的储层中。

他们在孔渗条件好的储层中高度富集便形成常规油气,因致密而孔隙度渗透性差,并使其油气难采出的就是非常规的致密(储层)油气。

己大量进入储层的油在近地表情况下受地下水氧化和生物降解就形成了非常规的重(稠)油和(沥青质)油砂、甚至更难利用的固体沥青矿。

而在生烃层中不可避免仍有大量气态和液态烃以吸附状态和游离状态而残留,留在煤层中的为煤层气、留在页岩(类)中者则为页岩油、气。

页岩气的赋存状态以吸附和游离为主,也有少量溶解态(图1)。

裂缝和孔隙是页岩气主要的储集空间。

但页岩本身物性很差,孔隙度和渗透率都很低。

因而局部的高孔渗区和裂缝发育区就有可能成为页岩气的“甜点”。

页岩孔隙可以分为原生孔和次生孔隙两种类型。

通常原生孔隙比较常见,但大多由于压实作用而变得十分微小。

地层水和有机酸等与页岩中不稳定矿物反应形成的次生孔隙也对页岩气的赋存具有重要意义。

构造裂缝和成岩裂缝是页岩裂缝的两种基本类型。

构造裂缝相对于成岩裂缝具有长度更长、开角更大等特点,因而是更有利的页岩气储集空间。

页岩气及其勘探开发

页岩气及其勘探开发

中国页岩气产业发展现状
资源丰富
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页岩 气资源潜力,主要分布在 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等 地区。
技术进步
中国在页岩气勘探开发方 面取得重要技术突破,自 主研发的压裂技术和水平 钻井技术取得广泛应用。
政策支持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页 岩气产业发展的政策,鼓 励企业加大勘探开发力度, 推动产业快速发展。
工作原理
通过向页岩层注入大量高 压水,使页岩层产生裂缝, 增加天然气的渗透性,从 而使其更容易被开采。
应用范围
广泛应用于页岩气田的勘 探和开发,是实现页岩气 商业化开发的关键技术之 一。
多段压裂技术
定义
多段压裂技术是一种将多个压裂段组合在一起进行压裂的方法,以 提高压裂效率和产量。
工作原理
将页岩层分割成多个小段,对每个小段进行单独的压裂处理,使整 个页岩层形成复杂的裂缝网络,提高天然气的渗透性和产量。
美国页岩气田
以得克萨斯州和俄亥俄州为主的美国页岩气田,拥有世界领先的勘探开发技术。 地球物理勘探和钻井勘探在该地区的应用已经非常成熟,为美国成为全球最大 的页岩气生产国奠定了础。
03 页岩气开发技术
水力压裂技术
01
02
03
定义
水力压裂技术是一种利用 高压水将页岩层压裂,使 页岩中的天然气能够释放 出来并被收集的技术。
页岩气产业发展前景与挑战
1 2
前景广阔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持续增长,页岩气作为一种清 洁、高效的能源资源,其市场需求将进一步扩大。
技术挑战
页岩气开采技术难度较大,需要不断改进和创新 技术,以提高开采效率和降低成本。
3
环境压力
页岩气开采过程中可能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如 水资源消耗、地震等,需要在环境保护和产业发 展之间寻求平衡。

页岩气相关内容

页岩气相关内容

专题一相关知识与资料1、页岩气简介1.1概述页岩气是指赋存于富有机质泥页岩及其夹层中,以吸附或游离状态为主要存在方式的非常规天然气,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资源。

页岩气是油气资源中新的矿种;它属于非常规天然气中的重要组成部份。

非常规天然气定义:通常而言,泛指相对于常规天然气之外,在非传统的储集层、笼型固态沉积物等非常规地质条件下存在的天然气资源。

主要包括致密气、煤层气、页岩气、火成岩气和天然气水合物等。

1.2特点1)气藏开发特点气层压力低:一般不会自喷,以水平井为主,需压裂改造措施;单井产量较低:初期气产量递减快,后期趋于稳定;平均日产1万方~2万方;页岩气采收率低:通常小于5% ~20%不等投入高:前期勘探开发投入大(单口井450万美元),且难以形成稳定的投资回报产量递减快:需要打很多口井以形成规模化生产与供应;生产周期长:单井经济寿命长,30年~50年。

由于页岩气有不同于常规天然气的特点,页岩气藏开发需要大面积、规模化、连续钻井。

2)成藏机理特点①页岩气成藏机理兼具煤层吸附气和常规圈闭气藏特征,体现出了复杂的多机理递变特点。

②在页岩气的成藏过程中,天然气的赋存方式和成藏类型逐渐改变,含气丰度和富集程度逐渐增加。

③完整的页岩气成藏与演化可分为3个主要的作用过程,自身构成了从吸附聚集、膨胀造隙富集到活塞武推进或置换武运移的机理序列。

④相应的成藏条件和成藏机理变化对页岩气的成藏与分布产生了控制和影响作用,岩性特征变化和裂缝发育状况对页岩气藏中天然气的赋存特征和分布规律具有控制作用。

1.3形成和分布页岩气的形成和富集有着自身独特的特点,往往分布在盆地内厚度较大、分布广的页岩烃源岩地层中。

较常规天然气相比,页岩气开发具有开采寿命长和生产周期长的优点,大部分产气页岩分布范围广、厚度大,且普遍含气,这使得页岩气井能够长期地以稳定的速率产气。

生烃源岩中一部分烃运移至背斜构造中形成常规天然气,尚未逸散出的烃则以吸附或游离状态留存在暗色泥页岩或高碳泥页岩中形成页岩气。

页岩气

页岩气

1.吸附机理
页岩气赋存机理
4、裂缝、孔隙: 裂缝、孔隙会使 孔隙度增高,增 大页岩中颗粒的 比表面积。 5、压力:从吸 附等温线上可以 看出,岩石中的 吸附气含量随压 力的增加而增大。
总甲烷含量、吸附甲烷含量与压力的关系
2.游离机理
页岩气赋存机理
游离状态的页岩气存在于页岩的孔隙或裂隙中,气体可以自由 流动,其数量的多少决定于页岩内自由的空间(当气体分子满足 了吸附后,多余的气体分子一部分就以游离状态进入岩石孔隙和 裂隙中)。
(二)页岩气赋存机理
页岩气是典型的自生自储模式,因而无运移或极短距离运移, 就导致了其就近赋存的特点。页岩气主体上表现为吸附(干酪 根和粘土颗粒表面)或游离(天然裂缝和粒间孔隙)状态,甚 至在干酪根和沥青质中以溶解状态存在。
页岩气赋存机理
1、吸附机理 2、游离机理 3、溶解机理 4、综合机理
页岩气是由烃源岩连续生成 的生物化学成因气、热成因 气或两者的混合,在烃源岩 系统( 页岩系统:页岩及页岩中
游离或溶解方式赋存的天然 气。(张金川教授)
夹层状的粉砂岩、粉砂质泥岩、泥 质粉砂岩、甚至砂岩 )中以吸附、
储集页岩气的泥页岩
Page 3
2.页岩气的分布
据2005 年RHS的 统计,全球 页岩气资源 量为456 万亿立方米, 主要分布在 北美(最 多)、亚洲、 欧洲和非洲 等地。
浅谈页岩气
主讲人:
主要内容
一、页岩气的概述
1、页岩气的定义 2、页岩气的分布
二、页岩气的成藏机理
1、页岩气生成机理 2、页岩气赋存机理 3、页岩气运聚机理 4、页岩气产出机理
三、页岩气的勘探和开发
1、页岩气的勘探 2、页岩气的开发

页岩气

页岩气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四、页岩气的识别
1 .含气页岩岩性特点 2 .页岩气成藏边界条件 3 .页岩气快速识别
含气页岩岩性特点
当地层主含气及产气段以致密砂岩为主,具有生、供气能力和特点的泥、 当地层主含气及产气段以致密砂岩为主,具有生、供气能力和特点的泥、 页岩段作为夹层时,则形成具有活塞式成藏特点的根缘气。因此。 页岩段作为夹层时,则形成具有活塞式成藏特点的根缘气。因此。泥页 岩地层中砂质夹层的发育有力地促进了纯泥、页岩地层中的天然气排出, 岩地层中砂质夹层的发育有力地促进了纯泥、页岩地层中的天然气排出, 极大地复杂了页岩地层中的天然气成藏过程。 极大地复杂了页岩地层中的天然气成藏过程。
泥页岩发育特征
从震旦纪到早侏罗世, 中扬子地区发育了广泛的海相沉积和 陆相碎屑岩沉积,分布面积大,累计最大厚度超过10km,形成了 下震旦统(陡山沱组)、下寒武统、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 (龙马溪组)、下二叠统(栖霞组)、上二叠统(龙潭组和大隆组)、 下侏罗统6 套以黑色页岩为主体特点的烃源岩层系。 其中下寒武统、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二叠 系、下侏罗统4 套烃源岩是区域主力烃源岩。研究认为,南方地 区与美国东部页岩气产地(阿巴拉契亚等盆地)具有诸多的气藏条 件可比性,下寒武统、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分布广、厚度 大、有机质丰富,是中扬子地区页岩气发育的有利层位。
五、中扬子地区下古生界页岩气 资源勘探潜力
1.区域地质背景 2.页岩气有利勘探区 3 .页岩气潜力分析
区域地质背景
中扬子区位于扬子板块中部, 泛指 建始-彭水断裂以东、襄樊-广济断裂以南、江南 -雪峰隆起以北的地区(图1),包括现在行政区 划上的湖北省大部、湖南省西北部及重庆东部、江 西北部等地区,总面积约15.5×104km2。地处扬子 陆块中部,南有雪峰江南造山带, 北有东秦岭造 山带, 构造单元划分为14 个次级构造单元,油气 勘探区域划分为江汉平原区、湘鄂西区、鄂西渝东 区3 个区域。

页岩气简介

页岩气简介

中国政策与法规
页岩气产业政策
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页岩气产业发展的政策,包括财政补贴、税收优惠、市场准入等方面的支持措施。
环保法规
中国政府在页岩气开发过程中,加强了环保法规的制定和执行,要求企业严格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确保页岩 气开发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政策与法规发展趋势
强化监管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各国政府将加强对页岩气开发的监管力度,以确保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的 平衡。
技术创新
鼓励页岩气产业技术创新,提高开采效率和安全性,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06
页岩气开发前景展望
技术进步与成本降低
水平钻井技术
通过水平钻井技术,能够更有效地开发页岩气资源,提高单井产 量和采收率。
多段压裂技术
多段压裂技术能够将水、砂和化学剂注入地层,使岩石破裂,释 放出更多的天然气。
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
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应用,如实时监测、数据分析等,有助于 优化页岩气开发过程,降低成本。
全球页岩气资源潜力
北美地区
北美地区拥有丰富的页岩气资源,尤其是美国和 加拿大。
欧洲地区
欧洲地区也具有较大的页岩气资源潜力,如波兰 、乌克兰等国家。
亚洲地区
亚洲地区的中国、印度和东盟国家也是页岩气资 源的重要地区。
பைடு நூலகம்
对地区经济的影响
1 2 3
促进就业增长
页岩气开发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包括开采、运 输、加工等方面的工作,为地区创造了大量的就 业机会。
推动相关产业发展
页岩气开发利用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如设备 制造、技术服务等,进一步促进了地区经济的繁 荣。
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随着页岩气产量的增加,政府可以获得更多的税 收和资源收益,有助于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页岩气相关资料

页岩气相关资料

页岩气系列资料总结藏南日喀则地区白垩纪泥岩、页岩有机质丰度及其油气地质意义一、页岩气的定义页岩气指主体位于暗色泥页岩或高碳泥页岩中(亦可存在于泥页岩层系中的粉、细砂岩,粉砂质泥岩或砂岩夹层中),以吸附或游离状态为主要存在方式(也包括溶解气)的连续式富集(连续型油气藏是指低孔低渗储集体系中油气运聚条件相似、含流体饱和度不均的非圈闭油气藏,具有巨大的储集空间和模糊的油气藏边界,其存在几乎不依赖于水柱压力,主要指非常规气藏,包括致密砂岩气、页岩、深盆气、煤层气、浅层微生物气、天然气水合物6种主要类型/为不间断充注、连续聚集/连续分布成藏)的天然气聚集。

从某种意义来说,页岩气藏的形成是天然气在烃源岩中大规模滞留的结果。

Curtis认为页岩气系统基本上是生物成因、热成因或者生物—热成因的连续型天然气聚集,页岩气可以是储存在天然裂隙和粒间孔隙内的游离气,也可以是干酪根和页岩颗粒表面的吸附气或是干酪根和沥青中的溶解气。

张金川等认为页岩气是指主体位于暗色泥页岩或高碳泥页岩中,以吸附或游离状态为主要存在方式的天然气聚集,为天然气生成之后在源岩层内就近聚集的结果,表现为典型的“原地”成藏模式。

二、页岩气的类型1、按气源成因分类:是最常采用的分类方式。

北美地区目前发现的页岩气藏存在3种气源,即生物成因、热成因以及两者的混合成因,其中以热成因为主,生物成因及混合成因仅存在于美国东部的个别盆地中。

盆地斜坡/中心,倾油有机质经历充分热降解或热裂解,热成因页岩气较发育;有机质成熟度较低、水动力条件优越的盆地边缘,生物成因气发育。

热成因型页岩气又可分为3个亚类:①高热成熟度型,如美国Fort Worth盆地的Barnett 页岩气藏;②低热成熟度型,如Illinois盆地的New Albany页岩气藏;③混合岩性型,即大套页岩与砂岩和粉砂岩夹层共同储气,如East Texas盆地的Bossier页岩气藏。

热成因气的形成有干酪根成气、原油裂解成气和沥青裂解成气3种途径: 原油及沥青二次裂解生成的天然气量大小主要取决于烃源岩中有机质丰度、类型以及液态烃残留量,和储层的吸附作用。

《页岩气的形成条件及含气性影响因素研究》

《页岩气的形成条件及含气性影响因素研究》

《页岩气的形成条件及含气性影响因素研究》篇一一、引言页岩气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资源,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开发。

为了更好地了解页岩气的形成条件及含气性影响因素,本文将详细探讨页岩气的形成条件、含气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对页岩气开采的影响。

二、页岩气的形成条件页岩气的形成主要受地质条件影响,其形成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地质年代与地质层位:页岩气主要形成于古生代以来的沉积盆地中,特别是富含有机质的泥页岩层系。

2. 沉积环境:页岩的沉积环境对页岩气的形成至关重要,一般而言,在静水环境、缺氧条件下形成的泥页岩更有利于页岩气的生成。

3. 成熟度:页岩气的生成需要一定的地质时间,因此页岩的成熟度是影响页岩气形成的重要因素。

随着成熟度的提高,有机质向气态转化的能力增强。

三、含气性影响因素页岩气的含气性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有机质含量:页岩中的有机质含量越高,其生成页岩气的潜力越大,含气性也相应增强。

2. 矿物成分:页岩的矿物成分对页岩气的吸附性和储集性有重要影响。

一般来说,粘土矿物含量较高的页岩具有较好的储气性能。

3. 孔隙结构:页岩的孔隙结构对页岩气的储集和运移具有重要影响。

孔隙度大、连通性好的页岩具有较好的储气和生产能力。

4. 地质压力与温度:地质压力和温度对页岩气的生成、运移和保存具有重要影响。

一般来说,较高的地质压力和适当的温度有利于页岩气的保存。

四、影响因素对页岩气开采的影响上述影响因素对页岩气的开采具有重要影响。

首先,了解页岩的形成条件和含气性影响因素有助于确定有利的目标区域。

其次,这些因素也影响了页岩气的开采难度和成本。

例如,粘土矿物含量较高的页岩具有较好的储气性能,但也可能导致钻井和开采过程中的技术难题。

地质压力和温度的适当范围有利于页岩气的保存和开采,但过高或过低的压力和温度可能对开采造成不利影响。

五、结论通过对页岩气的形成条件及含气性影响因素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页岩气的生成、储集和运移规律,为页岩气的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年以来,中国天然气供应却出现了严重短缺。去年冬天,在中国华中和华南地区, 大面积的“气荒”不期而至,严重影响了工业、交通,甚至居民的常生活。
2009年,中国共消费天然气约 850亿立方米,国内生产不足800亿方。专家预计,2010
年至2015年,中国天然气的产量增速在8.5%左右,而消费量增速可能在12%以上,2015 年中国天然气需求量将达到2000亿立方米,供需缺口可能超过600亿立方米。
页岩气展望
益于页岩气的异军突起,2009年美国天然气产量首次超过了俄罗斯,坐上了天然气
生产国的头把交椅。IEA预测,世界范围内的非常规天然气产量将会从 2007年的3670亿 立方米,增长到2030年的6290亿立方米。据此有人推测,像煤炭被石油代替,进而退出
主导能源一样,不久之后,页岩气可能代替石油,成为未来能源格局的主导能源。
美国最大的马塞勒斯页岩气田尚处于始发阶段。其泥质岩层巨厚, 有8-80米,埋藏深度700-3000米。为开发该气田,需钻探10-22万口井, 每口井价值300万-400万美元。因此,仅用于钻井的投资至少为3000亿 美元,或者说,每开采一千立方米的页岩气,仅向钻井投资就需197美 元。 从目前情况看,马塞勒斯页岩气销售价格不得低于 350-500美元/千立 方米,否则难收回成本。
“上帝在关上一扇窗的 时候,总会打开另一扇
窗。”而这扇窗户,正 是非常规能源。
什么是非常规天然气资源?
非常规天然气资源,是指尚未充分认识、还没有可以借鉴的 成熟技术和经验进行开发的一类天然气资源。主要包括: 致密气(致密砂岩气、火山岩气、碳酸盐岩气)。 煤层气(瓦斯) 。 页(泥)岩气。 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 。
是最现实的低碳资源。其特性如下:
(1)分子结构简单,80%-99%是甲烷气体;
(2)热值高,每立方米甲烷气体的热值是50200千焦; (3)低碳,减少了高碳排放的机会;
(4)低污染或无污染。
因此,开发非常规天然气是利用低碳资源的最佳选择。
全球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全球页岩气资源量约456万亿立方米,相当于煤层气和致密气
一种低成本增产方法。该方法有效地改善单井产量与生产动态特性,在页岩气
井生产中起着积极作用,压裂后产量接近甚至超过初次压裂时期。直井中的重 复压裂可以在原生产层再次射孔,注入的压裂液体积至少比其最初的水力压裂 多出25%,可使采收率增加30%-80%。
页岩气压裂工艺技术
重复压裂技术
美国天然气研究所(GRI)研究证实,重复压裂能够以0. 1美元/mcf(1
2009年8月,国土资源部天然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在重庆市綦江
县启动了中国首个页岩气资源勘查项目。 2009年11月,中国石油与壳牌合作开发的中国首个页岩气合作 项目即《富顺-永川区块页岩气项目》在成都启动。 2010年,在四川盆地川东地区、云贵地区开辟两个页岩气开发 试采示范区。 国家规划将川渝黔鄂页岩气资源战略调查先导试验区作为近期重 要的建产阵地,力争到2015年,页岩气可采储量达1,000亿立方 米,产能达到30亿-50亿立方米。
岩气井的产量。同步压裂最初是两口互相接近且深度大致相同水平井间的同时
压裂,目前已发展到3口、甚至4口井间同时压裂。
页岩气压裂工艺技术
4、重复压裂技术
当页岩气井初始压裂处理已经无效或现有的支撑剂因时间关系损坏或质量
下降,导致气体产量大幅下降时,重复压裂能重建储层到井眼的线性流,恢复 或增加生产产能,可使估计最终采收率提高8%~10%,可采储量增加60%,是
国内外水平井应用情司位于阿科马盆地Woodford页岩气聚集带的Tipton-1H-23井经 过7段水力压裂措施改造后,增产效果显著,页岩气产量高达14.16×104m3/d。
页岩气压裂工艺技术
6、裂缝综合监测技术
页岩气井实施压裂改造后,需要有效的方法来确定压裂作业效果,获取压
液,替代通常使用的凝胶压裂液,可以在不减产的前提下节约30%的成本,以这
种压裂液作为前置液来提供支撑剂输送。目前已成为美国页岩气井最主要的增 产措施。
页岩气压裂工艺技术
清水压裂技术
清水压裂技术提高岩石渗透率的依据是:①天然的缝面不吻合 和产生粗糙缝面剪切应力使缝面偏移;同时在裂缝扩展时,水力裂
缝将开启早已存在的天然裂缝,提高岩层的渗透率;②水压裂采用
3500米。页岩气层深度的增加无疑在我们本不成熟的技术上又增添
了难度。
开采成本高
页岩气勘探开发需要巨大投资,而目前来看,投入产出效益并不理想。从经济 角度看,有的页岩气田开发并不合算。因为页岩气分布相当分散,即使在美国,不 同地区页岩气的赋存状态、开发技术参数都差异很大。页岩气田的含气泥质岩层巨 厚,有的埋藏很深,不仅开采成本很高,相邻开发井间进行对比都很困难,所以为 勘探开发页岩气,在页岩气田打的井必须比常规气田多得多,开采成本很高。
的压裂液主要为清水,是一种清洁压裂技术,这也是提高岩层渗透
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页岩气压裂工艺技术
3、同步压裂技术
这项技术是近几年在美国沃斯堡盆地Barnett页岩气开发中成功应用的最新 压裂技术。 同时对配对井(offset wells)进行压裂,即同时对两口(或两口以上)的井进行 压裂。在同步压裂中,采用使压力液及支撑剂在高压下从1口井向另1口井运移 距离最短的方法,来增加压裂缝网络的密度及表面积,该技术可以快速提高页
水溶气。
无机气以及盆地中心气、浅层生物气等。
非常规天然气资源的成藏特征
构造气藏
构造油藏 煤层气 生物成因型页岩气藏 岩性气藏 转换带
生油窗 页岩油藏
热成因型页岩气藏 致密砂岩气藏 生气窗
据Richard M.Pollastro等,2007
几十公里
如果说煤炭是高碳,石油是中碳,那么非常规天然气就
的总和,主要分布在北美、中亚和中国、中东和北非以及拉美等地 区。
108.7 99.8
72.2 59.9 65.5 50.1
北美
拉丁美洲
中东和北非
中亚和中国
太平洋地区
其他
美国是目前唯一实现页岩气商业开采的国家。 2008年 页岩气总产量600亿立方米,2009年年底,当地页岩气产
量就已达到900亿立方米,达到全美国天然气供应量的1/3,
mcf=28.317m3)的成本增加储量,远低于收购天然气储量0.54美元/mcf或发现和开
发天然气储量0.75美元/mcf的平均成本。 得克萨斯州Newark East气田Barnett页岩新井完井和老井采用重复压裂方
法压裂后,页岩气井产量与估计最终可采储量都接近甚至超过初次压裂时期。
页岩气压裂工艺技术

氮气泡沫压裂液和常规水基压裂液相比只有固体支撑剂和少量压裂液进
入地层;
氮气泡沫压裂液可在裂缝壁面形成阻挡层,从而大大降低压裂液向地层
内滤失的速度,减少滤失量,减轻压裂液对地层的伤害;
返排效果好。
页岩气压裂工艺技术
2、清水压裂技术
清水压裂是利用含有减阻剂、粘土稳定剂和必要的表面活性剂的水为压裂
O,T
C,S,T3x
C-O,S
中国页岩气资源
渝页1井 国内第一口页岩气勘探井位置示意图
加快页岩气勘探开发步伐
目前,中国石油决策:“大力推进页岩气勘探开发”,其下 属的西南油气田公司、浙江油田公司和煤层气公司已投身页岩 气的勘探评价,并与壳牌、康菲、挪威国家石油公司等广泛开 展合作研究及试采开发。
压裂监测——IntelliFrac技术集成了世界领先的压裂增产技术和微震监测技 术,可以使作业公司在实施增产措施的过程中监测裂缝面积,实时对压裂作业 进行控制。 压裂定位控制——Frac-Hook多分支套管压裂技术,可以更好地定位压裂位
置,更精确地控制分支井筒,提供有选择性的高压压裂能力。
多级压裂能力——FracPoint EX技术,使用投球或滑套一次起下封隔完井, 在Williston油田成功完成24级裸眼封隔压裂。
气页岩分布范围广、厚度大,且普遍含气,使得页岩气井能够长期 地稳定产气。但页岩气储集层渗透率低,开采难度较大。目前,页 岩气生产采用水力压裂法,用高压把水、化学品和砂注入岩石,破 碎围岩,释出气体。所以,页岩气生产需要大量的水。寿命长是页 岩气开发的显著特点。页岩气田开采寿命一般可达30~50年,甚至 更长。
中国页岩气资源量
中国页岩气资源广泛分布于海相、陆上海相盆地,在全国范围内 各地质历史时期都存在页岩气资源。
中国海相地层沉积面积达 300万平方公里,其中陆上海相 沉积达280万平方公里。 2006年中国石油研究,中 国页岩气资源量100万亿立方米。
中国主要盆地页岩分布图
P
C-O,T-J
C-P P,J
气藏特点
页岩气藏的储层一般呈低孔、低渗透率的物性特征,气流的阻 力比常规天然气大,所有的井都需要实施储层压裂改造才能开采出 来,而我国至今还没有形成成熟的技术。 另一方面,页岩气采收率比常规天然气低,常规天然气采收率 在60%以上,而页岩气仅为5%~60%。中国页岩气藏的储层与美国相 比有所差异,如四川盆地的页岩气层埋深要比美国的大,美国的页 岩气层深度在 800 ~ 2600 米,而四川盆地的页岩气层埋深在 2000 ~
2009 年 11 月奥巴马政府同意通过投资中国的页岩天然气开发,来
跟我国共享这一领域的技术
2010年5月25日,中美战略对话又发布了《中美能源安全合作联合
声明》,这都标准着两国在页岩气上的合作已经上升到了国家层面
“十二五”期间,国家将出台包括税收、补贴等在内的多重政策,
鼓励和支持我国页岩气等非常规资源的勘探开发。到2020年,中国
5、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
在水平井段采用分段压裂,能有效产生裂缝网络,尽可能提高最终采收率, 同时节约成本。最初水平井的压裂阶段一般采用单段或2段,目前已增至7段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