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工艺学论文

合集下载

对乙醇纯化过程的化学工程分析论文.doc

对乙醇纯化过程的化学工程分析论文.doc

对乙醇纯化过程的化学工程分析论文乙醇是生物质液体能源物质的主要形式,也是化石燃料最可能的替代品。

目前乙醇的工业制造已经十分成熟。

例如以淀粉类和糖类作为发酵原材料,采用微生物法发酵生产乙醇是一项成熟的技术。

另外,用木纤维素材料包括秸秆等农业废弃物,城市固体废弃物、办公废纸、杂草、锯末等以及市政废水中的固体局部等进行乙醇生产的研究也已经有很多相关的文献和材料。

本文简单介绍了乙醇的发酵工艺,着重对于乙醇的纯化过程经行了化学工程分析。

发酵方式有直接发酵法、间接发酵法、混合菌种发酵、同步糖化发酵法(SSF法)、非等温同步糖化发酵法和固定化细胞发酵法(NSSF法)。

这里只介绍典型的SSF法和NSSF法。

SSF法:当纤维素生物质作为原料的时候,纤维素酶对于纤维素生物质的水解被水解产物——葡萄糖和纤维二糖所抑制,从而开展了同步糖化发酵法。

同步糖化发酵法是将酶水解和乙醇发酵结合起来,在同一发酵罐中进行,而且因发酵罐内的纤维素水解速度远低于葡萄糖消耗速度,从而使葡萄糖的浓度保持很低。

乙醇对于纤维素酶的抑制作用不如纤维二糖和葡萄糖的抑制作用大,所以水解的同时将糖转化成乙醇会为动力学方面创造有利条件,并且会提高纤维素酶的效率。

NSSF法:ZHANGWEN WU 等于1998 年提出了利用非等温同步发酵法(NSSF法)生产乙醇的工艺流程。

这个工艺流程包含一个水解塔和一个发酵罐,不含酵母细胞的流体在两者之间循环。

该设计使水解和发酵可在各自最正确的温度下进行,可消除水解产物对酶的抑制作用,但显然也增加了流程的复杂化。

传统的从发酵液中别离乙醇-水混合液一般分两步:先用普通精馏方法得到质量分数为92.4%的乙醇,再用共沸精馏、萃取精馏、液液萃取、吸附或其它方法得到无水乙醇。

但是,但由于溶液较高的蒸发热,精馏在操作过程中需要很高的能耗;并且随着原料中乙醇浓度的提高,精馏塔中回流比必须相应地提高,进一步提高了本钱。

新型的乙醇纯化方法包括萃取法、超临界流体法和渗透蒸发膜别离法。

浅议酒精的生产工艺优化措施

浅议酒精的生产工艺优化措施

浅议酒精的生产工艺优化措施摘要:在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背景下,酒精以其清洁能源的优势被广泛运用于各个行业,且有力的起到了促进各行业发展及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

因此优化酒精生产工艺,提升酒精生产效率已成为行业重要研究课题。

关键词:酒精;生产工艺;优化措施作为重要化工原料之一,酒精被广泛运用于医疗领域及化工等工业领域,且起到了推动这些行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目前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酒精生产工艺愈发稳定,其可再生性、环保价值等潜能得到有效激发,酒精也以清洁能源的优势被广泛运用交通运输等全新领域,并有力的起到了保护环境节约能源等重要作用,对于社会及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但我国酒精酿造工业还处于初级阶段,仍缺乏必要的科技投入及生产管理的力度,酒精的潜能并未得到深度激发,同时也存在高污染、高能耗的现象。

因此强化酒精生产工艺科技投入力度,以提升酒精生产质量、纯度等角度优化酒精生产工艺,以高效开展生产管理工作提升酒精生产效率,已成为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相关企业的重要任务。

一、酒精生产工艺及发展历程分析分析酒精又名“乙醇”,化学分子式为C2H60,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是一种易挥发、易燃易爆的不导电液体。

酒精的水溶性较好,与水融合可形成共沸混合物。

一定纯度的酒精能够消灭细菌,因此酒精不仅常被运用于医疗行业,还广泛运用于防腐剂层面。

现阶段我国酒精酿造的主要原料是大米、小麦、红薯等淀粉质,其主要生产方法就是利用上述含淀粉原料,在微生物作用下将淀粉水解为葡萄糖,再进一步发酵生成酒精。

整个生产过程包括原料粉碎、蒸煮、糖化剂制备、糖化、酒母制备、发酵及蒸馏等工序。

伴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的飞速发展,酒精共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其制作流程及工艺也愈发成熟。

20世纪30年代前,发酵法是制作酒精的唯一方案,既将植物淀粉经过一般化学作用转化为酒精,但这种方案植物淀粉的需求量较大,极易影响如小麦、玉米等农产的供应,不利于国家粮食安全,因此在大批量生产中运用较少。

酿酒工艺学论文

酿酒工艺学论文

题目: 桃金娘果酒的研制摘要 在对桃金娘果实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加工特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 对桃金娘果酒的加 工工艺及有关问题进行了研究 , 并研制出了品质优良的桃金娘果酒。

关键词 桃金娘 果酒桃金娘 ( Rhodom yrtus tomentosa ( Ait. ) Hassk ) 又名山稔、 岗稔、 稔子、 桃娘、 唐莲 , 是桃金娘科桃金娘属常绿多花小灌木。

广泛 分布于广西、 广东、 海南、 福建等省区 , 资 源极其丰富。

其果实为紫黑色浆果 , 果肉紫 红色 , 肉质多汁 , 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和药用 成分 , 可鲜食 , 对贫血、 病后体虚、 神经衰 弱、 耳鸣、 遗精等有疗效 , 是一种难得的药 膳同源新资源 ,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通 过对桃金娘果实的化学成分及其加工特性进 行分析以后 ,我们认为桃金娘果除了鲜食、药 用和加工果汁外 ,也是加工果酒的良好原料。

为此, 我们进行了桃金娘果酒的研制, 试图能为桃金娘资源的开发利用开辟一条新的途径。

1 试验材料与研究方法自1988年以来, 我们先后多次从广西、广东等省区采集样品进行了试验研究, 现将以广西融水的样品进行试验研究的结果整理如下: 1. 1 桃金娘果的主要化学成分分析 1. 1. 1 主要化学成分含量(见表1)总酸还原型黄酮类物质 花青素名称 水分 总糖 还原糖 蛋白质脂肪(以柠檬酸计 )氨基酸Vc ( mg)果胶质单宁( mg) ( mg)含量 62. 99 11. 259. 651. 82 11. 20 0. 462. 23 28. 60 1. 53 1. 3339. 5812. 111. 1. 2 氨基酸含量(见表2)1. 1. 3 矿物质含量(见表3)1. 1. 4 表1、表2、表3中各成分的分析方 法见文献1. 2 酒母制备我们从湖南省轻工研究所菌种室购买了多种酵母菌种进行了预试验, 并选定了由轻工部食品发酵所分离出的1450号果酒酵母,经过四级扩大培养制得酒母。

酒精工艺学论文

酒精工艺学论文

酒精蒸馏工艺的改进生工091赵云辉200911805109摘要:通过对现有技术的了解,对酒精蒸馏工艺的三塔流程技术进行一系列的改进,改为六塔差压流程,并再次对六塔差压流程做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最后,通过现有的新技术和科技,简单介绍一下膜技术在酒精蒸馏工艺中的应用和前景。

关键词:酒精蒸馏改进六塔差压蒸馏膜馏随着全球石油能源的紧缺,越来越多目光将聚焦在了石油的替代品-酒精。

但由于酒精工业的发展有限,很少有国家使用这种替代品。

目前,大部分酒精生产商制造酒精都是靠微生物发酵技术,并通过蒸馏工艺对生产的粗酒精提纯。

这种工艺比较复杂,有待提高的地方很多,下面,我就蒸馏工段作一个简单的改进。

1.从三塔连续蒸馏改进到六塔差压蒸馏将三塔连续蒸馏工艺改为六塔差压式蒸馏时,增加了次精馏塔,工业酒精塔(杂醇油塔)和脱甲醇塔,这样即减少了酒精中的杂质,提高了酒精的纯度,同时还将蒸汽循环利用,节省了蒸汽和水的消耗。

1.1六塔差压式的主要流程1.1.1醪液经过预热后进入粗塔,粗塔在负压下工作,目的是增大杂质和酒精间的相对挥发度,同时在负压时温度较低,减少了蛋白质等有机物质的分解破坏,并减少了酒糟在塔中的结垢。

另外,粗塔用二次精馏顶端蒸汽在再沸器中加热离心液产生的蒸汽进行加热的。

1.1.2粗塔顶部30度GL左右的酒精直接进入一次精馏塔,其顶部的酒精度为80-85度GL左右。

从顶部出来的蒸汽一部分进入纯化塔进行除杂,一部分进行回流。

一次精馏塔用直接蒸汽加热。

1.1.3从一次精馏塔出来的80-85度GL左右的酒精进入纯化塔,同时从塔顶加入二次精馏塔底部的余馏水(酸度为0.1),也就是采用水萃取蒸馏。

同时,头级杂质聚集在塔顶,经过冷凝回收酒精后将不凝气体(醛)排入大气。

由于塔顶经过了稀释(顶部约为35度GL 左右),则中间杂质也会聚集在塔顶,这时取部部分回流液加入工业酒精塔进行去杂。

该塔采用直接蒸汽加热,处于负压状态。

1.1.4从纯化塔底部出来的酒精溶液(约15度GL)进入二次精馏塔,此时在二次精馏塔中间取中间杂质,并送入纯化塔再次除杂。

酒的生产工艺论文

酒的生产工艺论文

酒的生产工艺论文第一篇:酒的生产工艺论文白酒发酵工艺探讨【摘要】:白酒自自中国古代以来就深受各界人士的喜爱,经过代代人的努力如今已发展成一门庞大的产业。

白酒酿造大多是固态发酵,其主要产物是乙醇。

分析检测,白酒中大部分是乙醇和水,还含有占总量2%左右的其他香味物质。

由于这些香味物质在酒中种类的多少和相互比例的不同才是酒有别于酒精,具有独特的风格。

白酒中的香味物质主要是醇类、酯类、醛类、酮类、芳香族化合物等物质。

关键词:白酒发酵工艺流程1、酒的历史我国是酒的故乡,也是酒文化的发源地,是世界上酿酒最早的国家之一。

酒的酿造,在我国已有相当悠久的历史。

在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中,酒与文化的发展基本上是同步进行的。

大体上,古酒约分两种:一为果实谷类酿成之色酒,二为蒸馏酒。

有色酒起源于古代,据《神农本草》所载,酒起源于远古与神农时代。

《世本八种》(增订本)陈其荣谓:“仪狄始作,酒醪,变五味,少康(一作杜康)作秣酒。

”仪狄、少康皆夏朝人。

即夏代始有酒。

余以为此种酒,恐是果实花木为之,非谷类之酒。

谷类之酒应起于农业兴盛之后。

陆柞蕃著《粤西偶记》关于果实花木之酒,有如下记载:(广西)平乐等府深山中,猿猴极多,善采百花酿酒。

樵子入山,得其巢穴者,其酒多至数石,饮之香美异常,名猿酒。

若此记载真有其事,则先民于草木繁茂花果山地之生活中,采花作酒,自是可能。

谷类酿成之酒,应始于殷。

殷代农业生产盛,已为多数学者公认。

农产物既盛,用之作酒,势所必然。

以朱芳圃编《甲骨学》下册文十四,酒字,凡二十一见;郭沫若《殷墟文字研究》,复有“酒,受酋年”之文。

受酋年,即出酒丰富之年。

而殷人以酗酒亡国,史书所载,斑斑可考。

据有关资料记载,地球上最早的酒,应是落地野果自然发酵而成的。

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认为,酒的出现,不是人类的发明,而是天工的造化。

而且,我们可以从《史记•殷本纪》关于纣王“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为长夜之饮”的记载,以及《诗经》中“十月获稻、为此春酒”和“为此春酒,以介眉寿”的诗句中推知,约在六千年前,人工酿酒就开始了。

【精编完整版】《酿造酒工艺学》毕业论文

【精编完整版】《酿造酒工艺学》毕业论文

目录目录 (I)第一章总论 (1)1.1文献综述 (1)1.1.1啤酒工业概述 (1)1.1.2啤酒酿造业存在的问题 (1)1.2 啤酒设计概述 (2)1.2.1设计目的意义 (2)1.2.2设计依据 (2)1.2.3 设计内容 (2)1.2.4 指导思想 (2)1.3糖化车间布置 (3)1.3.1 车间布置应符合生产工艺的要求 (3)1.3.2车间管道布置设计的原则 (3)第二章糖化车间工艺 (4)2.1工艺方法的选择 (4)2.1.1原料粉碎 (4)2.1.2糖化 (4)2.1.3糖化醪过滤 (5)2.1.4麦汁煮沸 (5)2.1.5麦汁澄清设备 (5)2.2糖化的工艺流程 (5)2.2.1糖化工艺流程图 (5)2.2.2糊化 (7)2.2.3糖化 (7)2.2.4糖化醪过滤 (7)2.2.5麦汁煮沸酒花的添加 (7)2.2.6麦汁热凝固物的沉淀 (7)2.2.7麦汁冷却 (7)第三章物料衡算及设备选型 (8)3.1物料衡算 (8)3.1.1工艺技术指标 (8)3.1.2糖化物料计算 (8)3.1.3生产100L12°淡色啤酒的物料衡算 (8)3.1.4年产15万吨12°P普通啤酒的物料计算 (9)3.2设备选型 (10)3.2.1 糖化锅结构设计 (10)3.2.2 糖化锅的尺寸计算 (10)3.2.3 搅拌功率计算 (11)3.2.4 升气管直径 (13)3.2.5 糖化醪出口管 (13)3.2.6 锅体结构设计 (14)3.2.7 人孔 (14)3.2.8 视镜 (14)3.2.9过滤槽 (14)3.2.10回旋沉淀槽 (15)第四章结语 (16)参考文献 (17)致谢 (18)第一章总论1.1文献综述1.1.1啤酒工业概述啤酒的历史悠久,大约起源于9000年前的地中海南岸地区,以后逐渐传入欧美及东亚地区。

我国的啤酒生产只有100年的历史。

啤酒是世界上产销量最大的酒种,近几年来,啤酒的产销量几乎以15%的速度巨增,我国去年啤酒增长量为10亿升。

乙醇生产工艺文献综述资料

乙醇生产工艺文献综述资料

乙醇生产工艺文献综述前言本文写的是年产18000吨纯度为80%乙醇的生产工艺文献综述。

乙醇是工业上最常见的溶剂,也是非常重要的化工原料之一,是无色、无毒、无致癌性、污染性和腐蚀性小的液体混合物。

因其良好的理化性能,而被广泛地应用于化工、日化、医药等行业。

近些年来,由于燃料价格的上涨,乙醇燃料越来越有取代传统燃料的趋势,且已在郑州、济南等地的公交、出租车行业内被采用。

山东业已推出了推广燃料乙醇的法规。

乙醇简介乙醇的结构简式为C2H5OH,俗称酒精,它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易燃、易挥发的无色透明液体,它的水溶液具有特殊的、令人愉快的香味,并略带刺激性。

乙醇的用途很广,可用乙醇来制造醋酸、饮料、香精、染料、燃料等。

医疗上也常用体积分数为70%——75%的乙醇作消毒剂等。

性状乙醇(纯)为无色透明液体,有特殊香味的气味,易挥发。

能与水、氯仿、乙醚、甲醇、丙酮和其他多数有机溶剂混溶,相对密度(d15.56)0.816,易燃,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组成/成分——乙醇的线键式乙醇分子是由是由C、H、O 三种原子构成(乙基和羟基两部分组成),可以看成是乙烷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羟基取代的产物,也可以看成是水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乙基取代的产物。

乙醇分子中的羰键(碳氧键)和羟键(氢氧键)比较容易断裂。

理化常数密度:0.78945 g/cm^3; (液) 20°C熔点:-114.3 °C (158.8 K)沸点:78.4 °C (351.6 K)在水中溶解时:p Ka =15.9黏度:1.200 mPa·s (cP),20.0 °C分子偶极矩:5.64 fC·fm (1.69 D) (气)折光率:1.3614相对密度(水=1):0.79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1.59饱和蒸气压(kPa):5.33(19℃)燃烧热(kJ/mol):1365.5临界温度(℃):243.1临界压力(MPa):6.38闪点(℃):12引燃温度(℃):363爆炸上限%(V/V):19.0爆炸下限%(V/V):3.3溶解性:与水混溶,可混溶于醚、氯仿、甘油等多数有机溶剂。

分析酒精的生产工艺优化措施

分析酒精的生产工艺优化措施

分析酒精的生产工艺优化措施摘要:乙醇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被大量运用于食品,医药,化工,科学研究等诸多领域。

与此同时,因为经济危机的影响,和世界石油危机所导致的能源匮乏问题接二连三地显现出来,因此,酒精可以成为一种取代石油的新能源,它能够对目前石油危机所造成的能源匮乏问题起到很好的减轻作用。

由于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内的酒精生产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目前,国内的酒精生产公司的数目正在持续地增多,与此同时,国内酒精的年产量已位居世界第三。

然而,酒精领域的发展所面对的挑战和问题也日益增长。

本文对目前我国乙醇工业的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单的研究,同时对今后乙醇工业的发展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关键词:酒精;生产工艺;优化前言我国的酒精工业经历了近百年的发展历程,20世纪初,俄国人在哈尔滨建立了酒类工业企业,然而该酒类工业企业的发展十分缓慢。

新中国建立之初,仅有沿海地区、东北地区和四川地区几个小作坊,酒精年产量不足万吨,专业酒厂多为1000吨左右,基础很差。

改革开放后,尤其是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将我国的酒精产业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通过这些年的发展,我国的酒精行业在生产工艺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不过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在生产节能、总体运用等方面与国际上的前沿水平还存在着部分的差距。

由于国内经济的高速发展,在从以往方案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酒精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了非常关键的地位,它在工业和轻工业与服务业中所占的比例也在不断增加,给国家的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显著的奉献。

1酒精生产的现状和问题1.1规范厂商少目前,国内生产酒精的公司数量达到了上万个,当中,产量在万吨级之上的大约有一百多个,大部分公司的生产能力都只有几千吨,因为其缺少了一套标准的管控体系和专业的制造技术,操作能力和生产实效都不太高。

1.2原料单一现阶段,国内乙醇的材料仍以玉米为重点,其构造较为单调,在整体材料中的比例很大。

目前,包括乙醇在内的玉米加工领域的发展速度很快,这使得玉米的耗费量有了很大的增长,造成了材料供给的匮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酒精蒸馏工艺的改进
生工091赵云辉
200911805109
摘要:通过对现有技术的了解,对酒精蒸馏工艺的三塔流程技术进行一系列的改进,改为六塔差压流程,并再次对六塔差压流程做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最后,通过现有的新技术和科技,简单介绍一下膜技术在酒精蒸馏工艺中的应用和前景。

关键词:酒精蒸馏改进六塔差压蒸馏膜馏
随着全球石油能源的紧缺,越来越多目光将聚焦在了石油的替代品-酒精。

但由于酒精工业的发展有限,很少有国家使用这种替代品。

目前,大部分酒精生产商制造酒精都是靠微生物发酵技术,并通过蒸馏工艺对生产的粗酒精提纯。

这种工艺比较复杂,有待提高的地方很多,下面,我就蒸馏工段作一个简单的改进。

1.从三塔连续蒸馏改进到六塔差压蒸馏
将三塔连续蒸馏工艺改为六塔差压式蒸馏时,增加了次精馏塔,工业酒精塔(杂醇油塔)和脱甲醇塔,这样即减少了酒精中的杂质,提高了酒精的纯度,同时还将蒸汽循环利用,节省了蒸汽和水的消耗。

1.1六塔差压式的主要流程
1.1.1醪液经过预热后进入粗塔,粗塔在负压下工作,目的是增大杂质和酒精间的相对挥发度,同时在负压时温度较低,减少了蛋白质等有机物质的分解破坏,并减少了酒糟在塔中的结垢。

另外,粗塔用二次精馏顶端蒸汽在再沸器中加热离心液产生的蒸汽进行加热的。

1.1.2粗塔顶部30度GL左右的酒精直接进入一次精馏塔,其顶部的酒精度为80-85度GL左右。

从顶部出来的蒸汽一部分进入纯化塔进行除杂,一部分进行回流。

一次精馏塔用直接蒸汽加热。

1.1.3从一次精馏塔出来的80-85度GL左右的酒精进入纯化塔,同时从塔顶加入二次精馏塔底部的余馏水(酸度为0.1),也就是采用水萃取蒸馏。

同时,头级杂质聚集在塔顶,经过冷凝回收酒精后将不凝气体(醛)排入大气。

由于塔顶经过了稀释(顶部约为35度GL 左右),则中间杂质也会聚集在塔顶,这时取部部分回流液加入工业酒精塔进行去杂。

该塔采用直接蒸汽加热,处于负压状态。

1.1.4从纯化塔底部出来的酒精溶液(约15度GL)进入二次精馏塔,此时在二次精馏塔中间取中间杂质,并送入纯化塔再次除杂。

顶部的96%的酒精仍有少量头级杂质,则进行部分回流,从顶部出来的酒精液(经测定已达标)进入脱甲醇塔,进一步去除甲醇。

该塔用直接蒸汽加热。

1.1.5进入脱甲醇塔的96%的酒精通过进一步除杂,甲醇聚集在塔顶,取部分回流液作为工业酒精,从塔底出来的酒精溶液则成为优质的食用级酒精。

该塔是用纯化塔回流液作为热源,且处于负压状态。

1.1.6进入工业酒精塔的35度GL左右的含杂较多的酒精液通过
蒸馏在塔顶浓缩到96%,取这部分为工业酒精,同时在中部取杂醇油,用分离器分离。

该塔采用直接蒸汽加热。

1.1.7真空泵抽走的不凝气体将通过洗涤塔进行洗涤,防止酒气的损失。

1.2杂质的去除
和三塔连继蒸馏相比,六塔差压式流程更加有利于杂质的去除。

这不是单纯的某个塔所能完成的,是在所有的塔的共同作用下才使得酒精的纯度再一次提高。

1.2.1在三塔的基础上增加了一次精馏塔,进一步去除了酒精中的的有机酸
1.2.2纯化塔和工业酒精塔的同时使用,一方面去除了醛类杂质,另一方面有力地去除了杂醇油等杂质,为后续流程中酒精的纯化做了很好的基础。

1.2.3另外,虽然在精馏塔中出来的酒精已经达到标准,但后面又加了一道脱甲醇的工序,进一步去除了甲醇,使得食用酒精又提升了一个层次。

1.3蒸汽的合理利用
在酒精的蒸馏过程中,蒸汽的消耗是很大的,也就能量的消耗是极的的,果能通过改进某一设备减少蒸汽量的消耗,那么这将对工厂节约大量的成本,从而可以将更多的钱投资到其他的改进方案中。

1.3.1在六塔差压式流程中,采用差压的同时,降低了溶液的沸点,使得物质本身对能量的需求减少,同时增大了物间的相对挥发度,
因而从本质上除低了所需的能量消耗。

1.3.2在这个流程中,采用差压式可以使和蒸汽多次利用,从而减少了总能量的消耗。

比如,用二次精馏塔顶部的回流蒸汽加热离心分离液产生蒸汽从而对粗塔进行加热。

这样做一方面使得回流液无需冷凝水处理,从而节省了水资源;另一方面也使得粗塔无需生蒸汽进行加热,从而节省了大量能量;同时,也对离心液进行了浓缩,使得浓缩所需的能量进一步减少。

是一举三得。

另外,在这个流程中,用纯化塔顶部的回流蒸汽对脱甲醇塔进行加热,从而节约了大量的能量。

而以上的这些节约能量的流程都是在差压下进行的,使得差压成为一个基础的工艺流程
2.对六塔差压式流程作进一步的改进
虽然上述的六塔差压式流程相对三塔式的流程已经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改进,但每个流程都是有缺点的,我们可以找到这些缺点,对其进行更进一步的改进。

2.1在上述运用二次精馏塔塔顶蒸汽加热离心液产生蒸汽对粗塔进行加热时,设备是很复杂的,并且所需设备的量较多,造成了消耗的电量也是很多的,这样就增大了工厂的投资成本。

我们可以这样改进,用二次精馏塔塔顶蒸汽通过再沸器直接对粗塔出来的酒糟液进行加热,这样在粗塔塔底就形成了一个很好加热器,即无需要复杂的设备和高消耗量的电能,同时也浓缩了粗塔的酒糟液,有利于后序的一
系列操作。

2.2上述的操作流程中,醛和杂醇油的分离都要在纯化塔中进行,纯化塔的分离压力是很大的,我们可以这样改进。

增加一次精馏塔的塔板数,这样可以从塔中间取出一部的杂醇油直接送往工业酒精塔,从而减小了纯化塔的压力,实现纯化塔对杂质更好的分离能力。

同时,可以用纯化塔顶部蒸汽冷凝加热一次精馏塔,而无需用生蒸汽直接加热,从而节约了大量的能量。

2.3对二次精馏塔我们可以这样改进,将二次精馏塔取出的杂醇油直接送入工业酒精塔,同时将工业酒精塔的部分回流液送入纯化塔,这样做可以进一步地除杂,同时主要是减少工业酒精的产量,提高食用酒精的产量。

2.4上述的流程中,用二次精馏的余馏水蒸汽直接送入纯化塔加热并稀释,这对酒精的质量有一定的损害,因为二次精馏的余馏水中有一定的杂质。

我们可以这样改进,有二次精馏的余馏水加热处理过的干净的水,再将干净的水送入纯化塔,从而减少了余馏水中的杂质对纯化塔的影响,提高了酒精的品质。

3.从本质上对蒸馏工艺再进行改进
目前,国外已经有一些制酒工厂在运用特殊的膜进行酒精的生产和分离,但由于技术和商业因素的限制,这种技术还没有得到广泛的运用。

但随着膜技术的发展,膜的制造和维护将会变得越来越简单和经济,这将会吸引更多的厂商来运用膜技术生产酒精,从而会节省绝
大部分的能量消耗和投资,使得酒精生产更加地物美价廉。

我的设想是,运用膜技术将精馏塔作进一步改进,并且将塔板换为有特殊透过作用的膜,经过层层的分离,可以得到各种纯物质,并最终得到无水乙醇。

结语:三塔式流程和六塔差压式流程都是将不凝结性的头级杂质直接排入大气,这对空气有着一定程度上的污染,因此我认为,应该设法将排出的头级杂质进行回收,一方面可以减少对空气的污染,另一方面可以生产另外一个副产品,使得生产酒精这个工艺更加经济。

随着酒精工艺的不断发展,各种工艺流程将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改进,但每个流程都有着缺点,我们可以通过对流程的详细分析找到其中的缺点并对其进行改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