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作文教案:观察日记种子发芽
观察种子发芽过程二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观察种子发芽过程-二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随着科技的发展,学生们已经渐渐失去了对自然的感知和探索。
在二年级下册的综合实践活动中,我选择了观察种子发芽过程的主题,让学生们近距离接触、观察植物,感受植物生长的奥秘。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种子发芽的过程,培养他们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探究能力。
2.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和合作的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的精神。
3. 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拓展他们的视野。
教学环节:一、课前准备1. 确定实验的种子品种,如大豆、小麦或绿豆等。
2. 面包屑或干燥的沙子作为播种介质。
3. 小透明塑料盒、纸巾、喷壶。
4. 让学生绘制种子的结构简图,并进行投影。
5. 安排学生分组,每组2-3人。
二、实验过程1. 观察和分析种子的结构和功能。
发给学生豆子并让他们观察豆子,了解豆子的外部形状和内部结构;利用投影仪给学生展示豆子的结构简图,并进行讲解;2. 种植种子,观察种子的发芽过程。
在小透明塑料盒中铺上一层干燥的面包屑或沙子,并向内浇上适量的清水,使其稍微湿润;在面包屑或沙子的上面平均播放豆子,将种子稍微按压,再覆盖一层面包屑或沙子;用喷壶喷水,保持适量的湿度,盖上盒子盖,放在阴凉的地方,观察豆子的发芽过程。
3. 讨论和总结让学生观察种子的发芽过程,记录各组观察到的现象和结果;让学生合作,讨论和总结各组的观察到的现象和结果;通过讨论,对种子的发芽过程进行解释和总结。
三、实验效果评估1. 了解学生对于种子发芽过程的了解程度和自主探究能力。
2. 通过观察、记录、讨论和总结,判断学生能否掌握实验的关键知识和实验技能。
3. 分析并评估实验结果,以便进一步改善和提高实验效果。
结语:通过这次实践活动,不仅使学生深入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动手实践的机会。
在实验中,他们学会了观察、记录、讨论和总结的方法和技巧,培养了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
这些能力都将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扎实的基础。
关于《种子发芽》教案(通用5篇)

《种子发芽》教案关于《种子发芽》教案(通用5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种子发芽》教案(通用5篇),欢迎大家分享。
《种子发芽》教案1活动目标:1、听音乐,感知种子发芽的生长过程。
2、学习音乐的变化学习用动作来表现种子发芽的过程。
3、让幼儿知道歌曲的名称,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词内容。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种子发芽的图片、磁带及录音机。
活动过程:一、谈话,了解生活经验,引出主题。
1、教师引导(1)教师提问:你知道种子是什么样的吗?请你动作把它表现出啦。
(幼儿交流讨论)(2)教师提问:你知道小树是怎么生长的吗?你怎样用动作来表现小树生长。
(3)我们用身体来表现种子发芽生长的过程。
二、出示图式,幼儿观察。
1、春天到了,许多树长出了绿色的叶子,真漂亮。
那种子发芽和你们说的一样吗?(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2、师:种子发芽是怎样长成一棵小树的?三、倾听、欣赏音乐。
1、教师播放音乐,提问,幼儿倾听表达:听了这段音乐,你们听到前后有不一样的地方吗?猜猜“哪一段是种子生长?哪一段是种子破土而出?”2、幼儿第二次完整欣赏、感受音乐3、分段欣赏、理解音乐形象并创编种子的生长过程(1)请幼儿做小种子,来表现种子的生长过程。
(2)请幼儿想象各种不同的种子,并提醒幼儿调整幼儿自己的动作幅度。
(3)再次引导幼儿小树生长、摇动的动作表现。
(4)教师与幼儿一起来讨论不同的种子生长的过程。
(5)师幼共同表演。
活动反思:先通过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示种子是什么样子的,从而了解幼儿原先对种子概念的意识。
再通过再次提问小树的生长,为幼儿后面了解小树的生长做个铺垫。
通过图片的展示,让幼儿又原先头脑中的图样变为直观式的图样,原先知道的幼儿再次重现表象,不知道的幼儿重新习得表象,接着通过幼儿引导观察种子发芽是怎样的一个连贯性过程。
种子发芽实验观察日记

种子发芽实验观察日记第一天:今天我们开始进行种子发芽实验。
实验材料包括五颗豌豆种子、五颗玉米种子、五颗小麦种子和五颗向日葵种子。
首先,我们准备好了一个装满湿润土壤的种子盘,并在每个格子里埋下了一颗种子。
接下来,我们将种子盘放在室温下的阳光照射充足的地方。
希望它们能够顺利地发芽。
第二天:今天我们发现,豌豆种子已经开始发芽了。
它们的种子皮上出现了一道细细的裂缝,里面的嫩绿色胚芽露出头来。
而玉米种子、小麦种子和向日葵种子还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
我们继续等待它们的发芽情况。
第三天:今天是种子发芽实验的第三天。
除了豌豆种子之外,其他的种子也开始发芽了。
玉米种子的胚芽很长,嫩绿的叶片从土壤中逐渐伸展出来。
小麦种子和向日葵种子的发芽情况也比较好,它们的胚芽在土壤中展示出嫩黄色和嫩绿色。
我们对这些观察结果感到非常兴奋。
第四天:今天,种子发芽实验已经过去了四天。
现在每颗种子都发芽了,然而它们的生长速度并不相同。
豌豆种子和向日葵种子的幼芽长得最快,它们的根系开始向下生长,嫩苗也变得更长更粗。
玉米种子的情况稍微慢一些,它们的根系虽然开始向下延伸,似乎需要更多的时间来生长。
至于小麦种子,嫩苗的生长速度最慢,但是我们相信它们会慢慢追赶上来。
第五天:今天我注意到,向日葵种子的嫩叶已经展开,看上去非常可爱。
而其他种子的嫩叶也出现了,它们变得越来越绿,同时也向着阳光的方向倾斜。
这是因为植物需要阳光进行光合作用,来制造自己所需的养分。
我们为自己的观察到的变化感到骄傲。
第六天:今天我看到玉米种子的嫩苗变得更高了。
豌豆种子和小麦种子的嫩苗也变得更加茁壮。
向日葵种子的嫩芽变得粗壮了。
我意识到,种子发芽只是植物生长的起点,它们还需要继续生长和发展才能成为健壮的植物。
第七天:今天是种子发芽实验的第七天,我们完成了观察。
豌豆种子、玉米种子、小麦种子和向日葵种子都顺利地发芽并且生长良好。
每颗种子都有了健康的根系和嫩叶。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植物的生长过程。
种子发芽生长过程观察日记

种子发芽生长过程观察日记
日期:XXXX年XX月XX日
今天,我购买了一些种子,并决定记录下它们生长的过程。
我想通过观察,了解种子是如何发芽、生长的。
首先,我将种子浸泡在水中约8小时,直到它们变得稍微膨胀。
然后,我将种子转移到土壤中,并保持土壤湿润。
日期:XXXX年XX月XX日
今天,我发现种子开始发芽了!它们的小绿芽从土壤中探出头来,仿佛在向我展示它们的生命力。
我非常兴奋,因为这是我第一次尝试种植。
日期:XXXX年XX月XX日
小绿芽继续生长,每天都有新的变化。
它们变得越来越高,也越来越粗壮。
我看到了根部的发育,它们深深地扎入土壤中,为植物提供了支撑。
日期:XXXX年XX月XX日
今天,我发现植物开花了!它们的美丽花朵仿佛在向我微笑。
我感到非常开心,因为这是我努力的成果。
日期:XXXX年XX月XX日
今天,我收获了果实!这是我种植的植物生长出来的果实,我感到非常自豪。
通过这个过程,我了解到了生命的奇迹和自然的力量。
总结:通过观察种子的发芽、生长过程,我学到了很多关于生命的知识。
这个过程让我更加欣赏大自然的奇妙,也让我更加热爱生活。
我期待着下一次种植的机会,继续探索生命的奥秘。
《种子发芽了作业设计方案》

《种子发芽了》作业设计方案一、教学背景分析《种子发芽了》是小学生自然科学课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进修本课程,学生可以了解植物发展的过程,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和珍爱认识。
本课程适合小学生进行进修,可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进修兴趣,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种子的发芽过程,认识植物发展的基本原理。
2. 能力目标:观察和记录种子的发芽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珍爱认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认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种子的发芽过程,植物发展的基本原理。
难点:观察和记录种子的发芽过程,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1. 教学内容:(1)种子的结构和功能;(2)种子的发芽过程;(3)植物发展的基本原理。
2. 教学方法:(1)讲授相结合:通过讲解种子的结构和功能,引导学生了解种子的发芽过程;(2)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观察和记录种子的发芽过程,培养他们的实验能力;(3)讨论交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观察结果,增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五、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环节:通过展示种子和植物的图片,引导学生讨论种子的作用和植物的发展过程,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进修兴趣。
2. 播放视频:播放关于种子发芽过程的视频,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种子的发芽过程,为后续实验做准备。
3. 实验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种子发芽实验,每组选择一种植物种子进行观察和记录,记录种子的发芽时间、发芽方式等信息。
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实验结果,比较不同植物种子的发芽情况,总结规律和结论。
5. 练习应用:安置种子发芽实验的作业,让学生在家中进行实验,并填写实验报告,加深对种子发芽过程的理解和掌握。
6. 总结提升:通过总结本节课的进修内容,引导学生深化对种子发芽过程的认识,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珍爱认识。
六、教学评判1. 实验报告评判:评判学生的实验报告,看是否能准确记录种子的发芽过程并总结规律。
小学三年级作文植物的生长观察种子发芽的过程的观察日记

植物的生长观察种子发芽的过程的观察日记植物的生长观察:种子发芽的过程的观察日记今天早上,我在家里的阳台上观察到了一颗种子发芽的奇妙过程。
我非常激动,于是决定记录下这个观察日记。
早上八点,我用小铲子轻轻地挖了一个小坑,然后放进去一颗棕色的种子。
我给它浇了适量的水,然后小心翼翼地盖上土壤。
这颗种子看起来很安静,没有任何动静。
过了一天,我来到阳台上再次观察。
惊喜的事情发生了!我看到土壤上冒出了一点绿绿的东西。
我仔细一看,原来是种子已经破土而出,露出了它短短的根。
根部还只有一点点,略显稚嫩,但已经勇敢地探索出来了。
这让我想起人类的成长,每个人都要经过艰辛的努力才能成长壮大。
经过又一天的等待,我看到种子长出了一个又一个细细的绿苗。
它们弯曲着身子,带着初生的力量向着阳光伸展。
我发现,这些绿苗非常脆弱,稍稍一碰就会轻轻摇晃。
它们就像小宝宝刚学会走路一样,需要我们的保护和呵护。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周过去了。
惊喜再次出现在我的眼前。
绿苗长高了,它们的叶子变得格外茂盛。
背对着花盆,我看到每一片叶子的背面都有一层细细的绒毛,宛如细密的羽毛一样柔软。
还有一片小小的叶子上,有两只微小的虫子在爬行。
它们正在享受着这绿叶的温暖和柔软。
这让我明白,植物也有生命,它们和我们一样,需要水和阳光的滋润来成长。
通过这次观察,我惊叹于大自然的神奇之处。
从一颗平凡的种子发芽,到长成茁壮的绿苗,每一个过程都充满了力量和生命的迹象。
我喜欢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它让我更加了解了自然界的奥妙。
我希望以后还能有更多的机会观察和学习植物的成长,为我们的大自然添上一抹绿色的色彩。
种子发芽二年级作文

种子发芽二年级作文种子发芽二年级作文(精选篇1)前天,我在花盆里看见了一点点绿绿的嫩芽,我激动地大叫:“妈妈,快来看,草莓的种子发芽了!”妈妈忙走过来说:“太好了,经过我们的努力,种子终于发芽了!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啊!”妈妈又说:“乐乐,你还记得我们是怎么培育它的吗?”我自豪地说:“当然,我们先把种子放进花泥里,放在阳台上,让它天天生长在温暖的阳光里,然后经常给它浇水。
”“是的,没有阳光和水,种子就发不了芽!”妈妈笑咪咪地说。
昨天一大早,我一穿好衣服就迫不及待地来到阳台上看小苗苗,发现它比前天长大了一些,长出了两片嫩绿的叶片来,在微风中轻轻地摇动着,好像在快乐地跳舞呢。
我拿了小杯子,给它浇了水,小声地说:“小苗苗快长大,长出很多又大又红的草莓给我吃!”妈妈听见了,哈哈大笑地说:“你这个小谗猫,起得这么早来浇水,原来是想早日吃到自己最爱吃的草莓啊!”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我的小草莓长大了,长出了很多很多又大又红的草莓,我开心地笑了,笑地很甜很甜。
种子发芽二年级作文(精选篇2)雨水过后,妈妈在屋前的花坛里撒下了一包种子,种子黑褐色,与芝麻一般大小。
此后,每天下午放学,我都要来到花坛跟前“巡视”一番,30多天过去了,一切照旧。
我有点按耐不住急切的心情,于是问妈妈:“这么长时间了,为什么种子还没有发芽呢?”妈妈说:“可能是天气乍暖还寒吧,种子发芽需要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充足的阳光。
等天气再暖一点,嫩芽就出来了。
”又过了一段日子,迎来了连续几天的晴好天气,太阳暖暖的普照着大地。
可很快,天气又阴沉下来,冷冷的,伴着寒风。
一天放学,我又来到花坛边观察。
在黑色泥土的缝隙中,我发现一棵棵嫩绿色的芽。
两片对称的小绿叶像两个逗号,小得不能再小了。
不仔细盯着看,都发现不了它们的存在。
感觉太娇小了,似乎都经不起任何的风吹雨打!我屏住呼吸,看着它们,心里掠过一丝丝的惊喜:一个个绿色的生命在春暖花开的季节里又将绽放!一颗种子虽然渺小,但它们的生命力是多么顽强。
《种子发芽》活动教案设计

《种子发芽》活动教案设计《种子发芽》活动教案设计「篇一」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知道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
科学探究目标1.能够使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设计种子发芽实验,研究种子发芽所需条件的过程。
2.能够结合自己的实验计划开展实践研究,观察并记录种子发芽状况的活动。
科学态度目标1.表现出对种子发芽条件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
2.感受对比实验对变量控制的严格要求,发展严谨的科学思维。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意识到植物生长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重点:能够科学地设计对比实验,研究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
难点:经历设计种子发芽实验的过程,设置对比实验中的公平条件。
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玻璃皿、绿豆种子、土壤、滴管、水、纸巾、标签纸、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准备:苹果、教学课件。
聚焦1.引入:(教学提示:出示从中间切开的苹果剖面。
)大家看到苹果中间几颗小小的黑色物体了吗?你们认为它们是什么?(预设:苹果的种子。
)2.提问:许多植物的新生命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
种子发芽需要条件吗?(预设:需要。
)需要哪些条件呢?(预设:空气、水、适宜的温度;空气、水、土壤、阳光;)3.揭题:大家的想法有些不同,到底谁的观点正确呢?看来我们需要通过实验研究去寻找答案了。
(板书:种子发芽实验)【设计意图】由于学生已经观察过凤仙花种子的萌发,对种子发芽的条件有了一定的认识,所以再通过常见的苹果种子来引发学生思考会更具有针对性,也将学生引向用科学的方法研究种子发芽的条件,揭示了课题。
探索与研讨探索一:预测绿豆发芽所必需的条件1.提问:(教学提示:出示绿豆种子。
)如果想要这些绿豆种子发芽,你们刚才提到的那些条件中哪些是必需的.呢?(预设:水、阳光、土壤和空气。
)2.追问:大家的回答中提到土壤是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你们打算如何用实验去验证呢?(预设:将一部分绿豆种子种在土壤里,另一部分不种在土壤里,观察种子的发芽情况。
)3.讲解:看来,我们需要设置两个实验组来进行对比,而且在实验中我们只能改变要研究的条件,同时保证其他条件不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二年级作文教案:观察日记种子发芽课前导入:
聊聊春天吧!谁能说说你从哪里发现了春天?你搜集到了哪些关于春天的词语?
一、导入新课
万物生长都有一个过程,植物也不例外。
说到春天植物开花,必须要经历怎样的过程?(发芽、长叶……)这个时候正是植物发芽的好时候,前几天,老师让同学们回家在水中泡豆子,观察种子发芽的过程,谁来说说,你都有哪些发现?你种的豆子都发芽了吗?不用问老师也知道,我不光知道大家泡的豆子发芽了,我还知道:……你知道我是从哪知道的吗?对,都在大家的观察日记中。
这节课,我们就来展示、交流观察日记。
(板书课题)指点“察”,以后不会写的字要么加拼音,要么查字典,不要随着印象写。
二、展示交流
1、在交流之前,老师先对这次观察记录活动的完成情况进行一下总结:(课件出示)书写工整的、观察认真的、语句通顺、标点正确的、描写生动的。
这些同学完成的很认真,刚才没有点到的那一项就是你以后努力的方向。
2、下面我们就来展示交流。
你们说说怎么交流好?(让写的好的同学读……)
3、写的好的同学有很多,一节课的时间要想一一读到,不够,这样,老师从中挑选了几篇展示给大家,大家欣赏欣赏、评价评价,说说别人哪里写的好。
4、展示评价,师相机指导:写出了所见、所感、所思、所得。
5、剩下的时间,同学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交换一下彼此的日记,看看别
人的日记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相互介绍一下描写的经验。
6、自己修改,再读读。
三、小结
观察有意思吗?是啊,观察的孩子会发现更多有趣的事,其实生活中、自然中像这样有趣的事情还有很多,只要你多多观察、细细去想,及时记录,就会有丰硕的收获。
作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