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残留胶体金快速检测试纸
胶体金试纸条使用方法

胶体金试纸条使用方法引言:胶体金试纸条是一种常用的检测工具,广泛应用于医疗、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等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胶体金试纸条的使用方法,包括前期准备、检测步骤和结果判读等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正确使用胶体金试纸条,获得准确的检测结果。
一、前期准备1. 准备工具和材料:胶体金试纸条、样品、试管、吸管、计时器、去离子水等。
2. 检查胶体金试纸条包装是否完好,过期的试纸条不得使用。
3. 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样品采集容器,并确保容器干净无污染。
4. 检查样品是否合适,根据胶体金试纸条的使用说明,选择适宜的样品。
二、检测步骤1. 取出一根胶体金试纸条并将其放置在水平的台面上。
2. 使用吸管或滴管,将待测样品滴在试纸条上。
注意滴加样品的数量要适量,不要过多或过少。
3. 等待一定的时间,一般为几分钟至十几分钟,根据试纸条上的指示时间为准。
4. 在等待的过程中,可进行其他样品的准备工作或者做其他操作。
5. 检测时间到后,观察试纸条的变化,注意观察试纸条上的颜色变化或其他指示标记的变化。
6. 根据试纸条上的指示,将试纸条与参考颜色对照,确定检测结果。
三、结果判读1. 根据试纸条上的颜色变化和参考颜色对照,确定检测结果。
2. 一般来说,颜色越深表示待测物浓度越高,颜色越浅表示浓度越低。
但具体判读标准需根据试纸条的使用说明来确定。
3. 注意观察试纸条上的其他指示标记,如加号、减号或数字等,根据指示标记的变化来判断检测结果。
4. 将检测结果记录下来,并根据需要进行数据分析或进一步的处理。
四、注意事项1. 使用胶体金试纸条前,务必阅读并理解使用说明,按照说明操作。
2. 检测过程中要注意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避免操作失误导致结果偏差。
3. 根据试纸条的特点,注意样品的保存和处理方法,避免样品的污染或变质。
4. 不同类型的试纸条适用于不同的样品,选择合适的试纸条进行检测。
5. 注意试纸条的保质期,过期的试纸条不得使用。
6. 试纸条使用后,应妥善保存,避免潮湿或受到其他污染。
草甘膦胶体金检测说明书

草甘膦胶体金检测说明书【产品名称】草甘膦胶体金检测试纸卡(茶叶)【产品用途】本产品用于快速检测茶叶样本中的草甘膦残留定性检测。
【产品性能】鲜茶叶:草甘膦:0.05ug/ml (ppm)干茶叶:草甘膦:0.05ug/ml (ppm)【产品组成】(1)10个试纸条(2)1 份说明书(3)10瓶样本提取液(4)10管样品稀释液(5)1瓶检测缓冲液,125 mL (6)3瓶衍生化试剂,100 µL/瓶。
(7)3瓶衍生化试剂稀释液,4 mL/瓶。
【检验原理】本产品应用竞争抑制胶体金免疫层析的原理,将草甘膦衍生物抗原先固定于硝酸纤维素膜的测试区,根据金标垫上的金标抗体迁移到该测试区后,能被T 线捕获的多少来定性判断待测样品中草甘膦衍生物的含量。
【样品处理方法】1)向衍生化试剂瓶中加入3.5 mL衍生化试剂稀释液,充分混匀。
注:稀释后的衍生化试剂请在当天使用。
2)在用于检测标准样品、控制样品及被测样品的试管上贴上相应的标签。
3)移取250 µL标准样品、控制样品及被测样品溶液到对应的一次性试管中。
4)向每支试管中加入1.0 mL检测缓冲液,涡旋振荡使之混匀。
5)向每支试管中加入100 µL稀释后的衍生化试剂。
立刻涡旋振荡每支试管,使之混匀。
6)室温条件下孵育10分钟。
7)衍生化后的标准样品、控制样品及被测样品溶液【检测步骤】(1)从原包装袋中取出所需数目的试纸条,打开后请在一个小时内尽快使用;(2)取70ul混匀的样本液或用滴管取混匀的样本液3-4滴垂直滴于加样孔中;(3)液体流动时开始计时,反应5-10min,判读结果,超过10min,结果可作为参考。
如遇阳性结果,需用确证方法验证。
【结果判读】1. 阴性:C线和T线显色基本一致或T线较C深,均表示组织样本中草甘膦药物浓度低于检测限。
2. 阳性:T线比C线显色明显减弱,表示组织样本中草甘膦药物浓度等于或高于检测限。
3. 无效:若C线不显色,表明存在不正确的操作或试纸卡已变质损坏,可以换一个试纸卡重新测试。
甲霜灵、吡虫啉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与色谱仪检测蔬菜农药残留比对试验分析

检 测 的 应 用 手段 , 适 合 在 蔬 菜 生产 基 地 、 专 业 合 作 社 等 地 推 广应 用 。
关键 词 : 甲霜 灵 ; 吡 虫啉 ; 胶体金 ; 色谱 仪 ; 比 对试 验
甲霜灵 属 酰苯 胺 类 高 效 内吸杀 菌 剂 , 对 果 蔬
霜灵 、 吡虫 啉进 行 试 纸 条检 测 和色 谱 仪 检测 比对
4 结 论
试 验结果 表 明 , 含 钙量 较高 的苹果 果实 , 在贮
藏 期 间的失 水量 明显 低 于含 钙量 较 低 的 果 实 , 不
2 3 %; 其 硬度 和糖 度降 低变 化差 别不 大 , 材 料 2分 别 比材料 1降低 的 幅度 少 0 . 1和 0 . 5 ; 材 料 2在
g / 升, 生 产批 号 : HNP 3 2 0 6 3 一A7 5 9 8 , 生产厂家 :
江苏 剑牌 农药 化工 有 限公 司 , 生产 日期 : 2 0 1 2 年 2
月 8 日。
农 药 残 留胶体 金 免 疫层 析 试 纸 的实 地 应 用成 效 , 探 索 快速便 捷 的农 药残 留检 测 方 法 , 选择农药 甲
胶体金试纸条的制备

抗体与胶体金的偶联机制
抗体活性的保持
在抗体与胶体金结合过程中,应确保 抗体的活性不受影响,以保证检测的 灵敏度和特异性。
抗体与胶体金的结合是通过共价键或非共价 键实现的。共价键结合力较强,但不易解离 ;非共价键结合力较弱,但易于解离。
试纸条的制备工艺
基材选择与处理
选择合适的支持膜作为试纸条的基材,如硝酸纤维素膜、 聚酯膜等,并进行预处理,以提高其亲水性和结合力。
流感检测
在流感高发季节,胶体金试纸条可以快速检测流 感病毒抗原,为防控流感提供有力支持。
食品安全检测
农药残留检测
胶体金试纸条可用于检测果蔬等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保障食品 安全。
兽药残留检测
通过胶体金试纸条检测肉类、禽蛋等食品中的兽药残留,有助于 监控食品安全,防止药物滥用。
重金属离子检测
用于检测食品中重金属离子的胶体金试纸条,能够快速、准确地 检测出食品中的重金属含量。
新材料的应用
高分子材料
研究新型高分子材料,提高试纸条的灵敏度、稳定性和耐用性。
纳米材料
利用纳米材料的特点,增强试纸条的信号放大效果和特异性。
生物材料
探索生物相容性更好的生物材料,降低试纸条对人体的潜在风险。
新技术的开发
免疫分析技术
研究更高效、特异的免疫分析技术,提高试纸条的检测准 确性。
微流控技术
环境监测
1 2
水质监测
胶体金试纸条可用于快速检测水体中的有害物质, 如铅、汞、砷等,确保水质安全。
大气污染监测
通过胶体金试纸条检测大气中的有害气体和颗粒 物,有助于及时发现和防控空气污染。
3
土壤污染监测
胶体金试纸条可用于检测土壤中的重金属和有机 污染物,为土壤污染治理提供依据。
农药残留胶体金快速检测试纸介绍

农药残留胶体金快速检测试纸介绍好风光好风光恢复供货才农药残留胶体金快速检测试纸介绍国家十五重大科技专项“食品安全关键技术”农药残留胶体金免疫快速检测试纸课题成果万华牌国家十一五“食品安全综合示范——蔬菜安全生产质量控制技术研究课题”科技成果原理及产品介绍:农药残留胶体金检测试纸是属于国际医学界普遍公认的POCT方法,美国国家临床生化科学院(NACB)在其制定的“POCT循证文件”的草案中,将POCT定义为“在接近患者治疗处,由未接受临床试验室科学训练的临床人员或患者(自我监测、检测)进行的临床实验室检验。
是一种操作简单快速的方法,监测结果与理化仪器——色谱仪检测结果相一致或相近似。
胶体金免疫快速诊断试纸其原理是利用单克隆抗体建立诊断系统,多克隆抗体建立对照系统。
用胶体金标记单克隆抗体,多克隆抗体或免疫原建立一套装置系统。
它是应用胶体化学、有机合成化学、免疫学、物理学和材料学的精华综合学科集一体的高科技,实现了复杂的原理与简单操作的统一。
产品按国家GB2763-2005《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或国际农药残留限量标准设定Cutoff值,能半定量检测出最大限量标准值。
Cutoff值以上表现一条红线,为阳性,代表农药残留超标;Cutoff值以下表现两条红线,代表农药不超标。
适合于蔬菜种植者采摘上市前自行检测,作为农药不超标的把关手段。
也适合有目的性的单一品种的抽检。
万华公司现有农药残留胶体金快速检测试纸19种(明细见下表),其中包含了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三大类。
最大残留限量标准 (mg/kg) Cutoff 分类产品名称采用方法 mg/kg 美国日本欧盟中国10/黄瓜—— 0.05/黄瓜 2/蔬菜甲萘威检测试纸 2 竞争法0.05/黄瓜 0.05/黄瓜 0.05/黄瓜 0.1/叶菜毒死蜱检测试纸 0.1 竞争法杀虫剂—— 2/菠菜 0.1/茶叶 3/苹果残杀威检测试纸 2 竞争法吡虫啉检测试纸 0.5/黄瓜 1/黄瓜———— 1 竞争法————霜霉威检测试纸 1.5/黄瓜 2/黄瓜 5 竞争法0.5/黄瓜 0.5/黄瓜甲霜灵检测试纸 1/黄瓜 2/黄瓜 0.5 竞争法—— 0.5/黄瓜苯菌灵检测试纸 1/黄瓜 3/黄瓜 10 竞争法杀菌剂 0.1/茶叶——苯霜灵检测试纸—— 0.05/黄瓜 2 /0.05 竞争法1/黄瓜 5/蔬菜百菌清检测试纸 5/黄瓜 5/黄瓜 5 竞争法—— 5/苹果福美双检测试纸———— 5 竞争法—— 0.5/花生甲草胺检测试纸—— 0.01/大白菜 0.5 竞争法除草剂——2 乙草胺检测试纸—— 0.05/葱 2/0.1 竞争法—— 5 异丙草胺检测试纸———— 5 竞争法—— 0.5/大豆异丙甲草胺检测试纸 0.3/豇豆 0.1/大白菜 0.5 竞争法—— 0.04 除草定检测试纸———— 0.04 竞争法—— 0.2/苹果西玛津检测试纸 0.25~10 0.01/葱 0.25 竞争法0.1/茶叶 0.05/玉米莠去津检测试纸—— 0.02/菠菜 0.05 竞争法—— 0.1 0.1 溴苯腈检测试纸 0.1 0.2/大麦竞争法 /0.2—— 0.1/粮食绿麦隆检测试纸—— 0.03/矿泉水 0.5 竞争法农药残留胶体金快速检测试纸使用说明【适应范围】可用于食品生产基地或生产者在产品上市前进行自检,也可用于国家监督检查和家庭自检。
胶体金试纸条在蔬菜农药残留农户自检中的应用2[1]
![胶体金试纸条在蔬菜农药残留农户自检中的应用2[1]](https://img.taocdn.com/s3/m/9b3dbb2bcfc789eb172dc83b.png)
胶体金试纸条在蔬菜农药残留农户自检中的应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关乎食品安全、“三农”问题和对外贸易发展的重大社会问题,历来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近年来,随着我国质量安全管理力度进一步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升,蔬菜质量安全状况的改善尤为明显。
但由于我国以家庭小农散户为主体的农业生产方式,农药超标蔬菜问题并未彻底杜绝,蔬菜质量安全依然面临诸多隐患。
究其原因,缺乏适用于源头农户的经济快捷的自检手段是关键因素之一。
本文探讨了胶体金试纸条在农户自检农药残留中的应用。
一、农药残留超标的危害及我国蔬菜农药残留现状分析据统计,目前仍然存在2%~10%的农残超标,以每人每天消耗0.5kg蔬菜计算,每天有3900万人吃农药超标的蔬菜。
如果实行准入制度,每天将有195 00 t蔬菜遭到销毁。
按每kg 1~2元计算,每日将损失1 950万~3 900万元,每年将有71亿~142亿元损失。
可见,农药残留超标造成的经济损失是很大的。
蔬菜中农药残留超标对人体健康危害严重,可以致癌、致突变、致畸性[1]。
发达国家都相应的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进行约束,如日本出台的肯定列表制度,欧盟和美国也在不断出台和修订农药残留的标准。
我国食品安全法和农产品安全法对有关于农药残留也有相关规定,然而农药残留超标的蔬菜还是经常流向市场,不但危害消费者的身体健康而且严重影响蔬菜的出口贸易。
2007年7月26日农业部发布《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概况》中提到2007年1月、4月两次监测,蔬菜中农药残留平均合格率为93.6%,其中,蔬菜生产基地合格率为96.7%,批发市场、超市和农贸市场的合格率分别为93.7%、91.7%和92.5%。
2008年5月27日农业部发布对全国37个城市蔬菜农药残留第二次例行监测结果合格率为96.7%。
2009年4月农业部组织有关检测机构在全国138个主要大中城市开展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工作,蔬菜的合格率为95.9%,总体上我国蔬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率在逐年下降,其质量安全合格率逐年提高,但是,农药残留超标问题仍然存在。
竞争法(小分子物质检测)胶体金试纸原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竞争法(小分子物质检测)胶体金试纸原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竞争法(小分子物质检测)胶体金试纸原理是一种基于胶体金试纸的检测方法,旨在通过竞争法测定样品中的小分子物质含量。
胶体金试纸是一种简单、快速、便携且经济的检测工具,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竞争法是一种常见的定量分析方法,通过测定样品中小分子物质与特定抗体(或核酸探针)之间的竞争关系,来间接测定样品中小分子物质的含量。
胶体金试纸是竞争法中常用的检测平台。
它的工作原理基于胶体金颗粒的表面增强效应和颜色变化。
当胶体金颗粒与特定抗体结合形成复合物时,由于表面增强效应的存在,胶体金颗粒会呈现出明显的红色。
而当样品中的小分子物质存在时,它会竞争与特定抗体结合,导致胶体金颗粒与抗体的结合减弱,进而使试纸上的颜色变浅或消失。
小分子物质检测在许多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在医学领域,小分子物质的检测可以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监测。
例如,血液中的可溶性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可以帮助早期发现和监测肿瘤的进展情况。
在食品安全领域,小分子物质的检测可以用于检测食品中的有害物质残留,保障公众的饮食安全。
此外,小分子物质的检测还在环境监测、化工工业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本文旨在探讨竞争法(小分子物质检测)胶体金试纸原理及其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前景。
首先,我们将介绍胶体金试纸的基本原理,包括胶体金颗粒的制备、特定抗体的修饰和胶体金试纸的构建。
然后,我们将阐述小分子物质检测在不同领域的重要性,并重点讨论其在医学和食品安全领域的应用案例。
最后,我们将展望胶体金试纸在竞争法中的潜在应用前景,并提出未来发展的方向。
通过研究竞争法(小分子物质检测)胶体金试纸原理及其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这种检测方法在不同领域的潜力,为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推广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支持。
同时,我们也可以进一步探索和提出更加高效、灵敏和可靠的小分子物质检测技术,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和安全。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如下所示: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讨论和分析:第一部分,引言。
胶体金法快速检测茶叶中甲氰菊酯农药残留

的样品还需要加无水硫酸钠,对于含糖量高的样品则需要加 1.3.2 快速检测方法
入适量的水以降低糖浓度 [3]。
茶叶甲氰菊酯速测法采用广东达元绿洲食品安全科技股
随着我国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的不断完善,茶叶中最大农 份有限公司研制的速测卡,参照说明书操作,有效期内使用。
药残留限量参数不断扩增,农药残留限量值不断修订,趋于 1.3.3 检出限试验
茶叶成分繁杂,用常规方法处理的提取物往往对农药残留的 药 及 其 代 谢 物 残 留 量 的 测 定 气 相 色 谱 - 质 谱 联 用 法》
检测干扰较大,耗时耗材,甚至导致检测器的污染。为了前 (GB 23200.113—2018)中 对 茶 叶 菊 酯 类 农 药 的 方 法 进 行
处理的高效提取,通常经过 3 次或多次提取,对于含水量高 测定。
关键词:免疫胶体金;甲氰菊酯;农药残留;茶叶
“茶”作为中国特色传统饮品,其食用安全问题不仅关 1 材料与方法 系到国家形象,影响我国茶叶产品进出口市场竞争力 [1]。影 1.1 样品来源
响食品安全的主要问题是农药残留。部分农药因为是脂溶性
采集茶叶市场 20 份茶叶样品,包含绿茶、毛尖、龙井、
的,难以被雨水冲刷除去,若加上打药时间与采摘时间过短, 单枞、铁观音、普洱茶、红茶及乌龙茶。
法研究进展 [J]. 湖北农业科学 ,2019,58(17):5-8.
[4] 廖先骏 , 李富根 , 朴秀英 , 等 .2019 版食品中农药残留 限量标准配套检测方法的变化分析 [J]. 现代农药 ,2019,18(6):
1-4.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食品安
全国家标准 植物源性食品中 208 种农药及其代谢物残留量的 测定 气相色谱 - 质谱联用法 :GB 23200.113—2018[S]. 北京 : 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药残留胶体金快速检测试纸介绍
国家十五重大科技专项“食品安全关键技术”农药残留胶体金免疫快速检测试纸课题成果国家十一五
、“食品安全综合示范一一蔬菜安全生产质量控制技术研究课题”科技成果
原理及产品介绍:
农药残留胶体金检测试纸是属于国际医学界普遍公认的POCT方法,美国国家临床生
化科学院(NACB )在其制定的“ POCT循证文件”的草案中,将POCT定义为“在接近患者治疗处,由未接受临床试验室科学训练的临床人员或患者(自我监测、检测)进行的临床实验室检验。
是一种操作简单快速的方法,监测结果与理化仪器一一色谱仪检测结果相一致或相近似。
胶体金免疫快速诊断试纸其原理是利用单克隆抗体建立诊断系统,多克隆抗体建立对照系统。
用胶体金标记单克隆抗体,多克隆抗体或免疫原建立一套装置系统。
它是应用胶体化学、有机合成化学、免疫学、物理学和材料学的精华综合学科集一体的高科技,实现了复杂的原理与简单操作的统一。
产品按国家GB2763-2005《食品中农药最大
残留限量》标准或国际农药残留限量标准设定Cutoff值,能半定量检测出最大限量标准值。
Cutoff值以上表现一条红线,为阳性,代表农药残留超标;Cutoff值以下表现两条红线,
代表农药不超标。
适合于蔬菜种植者采摘上市前自行检测,作为农药不超标的把关手段。
也适合有目的性的单一品种的抽检。
万华公司现有农药残留胶体金快速检测试纸19种(明细见下表),其中包含了杀虫剂、
杀菌剂和除草剂三大类。
自检。
【样品的前处理方法】
参照农药残留分析样品的采样方法(NY/T 789-2004 )进行样品的采集、处理、贮存。
整体测定法:选取有代表性的蔬菜样品,擦去表面泥土,剪成1cm左右见方碎片(叶
类剪成宽度为1cm左右的样品,果菜类、块茎类取1-2mm厚度左右的表皮样品),取5〜
50g放入带盖瓶中,加入等量的水,振摇50次,静置6min以上。
【检验方法】
条型:
撕开铝箔袋,取出检测试纸条。
将试纸条MAX端浸入样品液中(液面不得超过MAX
线),此时样本液在毛细管作用下向试纸条的另一端缓缓移行,将固相的金标抗体溶解并带动它向前移行。
1〜5分钟观察结果,最长不超过5分钟。
板型:
撕开铝箔袋,取出检测板和塑料滴管,平放在桌面上。
用吸管吸取样品液并滴2〜3滴
于检测板的圆孔(S)中,此时样本液在毛细管作用下向试纸条的另一端缓缓移行,将固相的金标抗体溶解并带动它向前移行。
1〜5分钟观察结果,最长不超过 5分钟。
【检验结果的解释】 条型:
Si
阴性:在检测区( T )及控制区(C )各出现一条红线。
临界值(Cut-off )判断:在控制区( C )出现一条红线,在检测区出现一条模糊的 阴影线(Shadow )。
阳性:仅在控制区(
C )出现一条红线。
无效:在控制区( C )未出现色带,表明检测失败或检测条无效,请另取检测条重 新检测。
板型:
阴性:在检测区( T )及控制区(C )各出现一条红线。
临界值(Cut-off )判断:在控制区( C )出现一条红线,在检测区出现一条模糊的 阴影线(Shadow )。
阳性:仅在控制区( C )出现一条红线。
无效:在控制区( C )未出现色带,表明检测失败或检测条无效,请另取检测条重
新检测。
阴性 邻界值 阳性
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