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七年级科学下册期中考试试题
七年级科学下册 期中精选试卷(Word版 含解析)

七年级科学下册期中精选试卷(Word版含解析)一、选择题1.老鹰的视觉非常灵敏,能在几千米的高空准确无误地辨别地上的动物,如蛇、田鼠等,它形成视觉的部位是()A.眼睛B.视网膜C.大脑D.视觉神经2.在没有任何其它光照的情况下,舞台追光灯发出的绿光照在穿白上衣、蓝裙子的舞蹈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A.全身呈绿色B.上衣呈绿色,裙子呈黑色C.上衣呈绿色,裙子不变色D.上衣呈绿色,裙子呈青色3.如图所示为一款新型耳机,佩戴时不堵塞耳朵,将耳机贴在额骨两侧,耳机发出的振动信号传到听觉神经后,我们就可以听到声音了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佩戴者能听到声音说明固体可以传声B.这种耳机发出的是超声波信号C.这种耳机可以帮助部分听力障碍患者听到声音D.听力健全的人在户外活动时使用这款耳机,也不影响他听周周围环境中的声音,从而可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使用者的安全4.小明在饭店看到一种自动门,当有人靠近时,门会实现自动开闭。
小明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很想知道自动门是如何实现自动控制的。
为此他反复做了几次试验:当他轻轻地靠近自动门时,门自动打开;当把一个足球滚向自动门时,门自动打开;当把一面底部装有滚珠的无色透明大玻璃板,直立着滑向自动门时,门不打开。
根据探究试验的结果,小明对自动门的自控原理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你认为最合理的猜想是()A.自动门“听”到来者的声音时,通过声控装置实现自动开闭B.自动门探测到靠近的物体发射出的红外线,通过光控装置实现自动开闭C.自动门本身能发射出一种红外线信号,当此种信号被靠近的物体反射时,就会实现自动开闭D.靠近门的物体通过空气能产生一种压力传给自动门,实现自动开闭5.小张以25.2km/h 的速度前进,小王以 6m/s 的速度跑步前进,小李骑自行车每分钟通过的路程是 0.54km。
则( )A.三人速度一样大B.小李速度最大C.小王速度最大D.小张速度最大6.杭州地铁正在建设中,为解决噪声扰民的问题,地铁公司对部分设备安装了消声装置,这种减弱噪声的途径是在( )A.声源处B.传播过程中C.人耳处D.声源和人耳处7.一种神秘的声波武器——“金嗓子”,实际要阻挡这一武器的袭击,只要用薄薄的一层( )A.半导体B.磁性物质C.真空带D.金属物质8.如图所示,笔在水中发生了“折断”,以下四幅光路图中,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的是()A.B.C. D.9.在烧杯中静置着一只彩色气球,气球里充有气体 a,某同学收集好一瓶气体 b,倾斜倒入烧杯中,发现气球竟浮起来,用手轻轻将其按下,手一松气球又会上浮,十分有趣,请猜测 a、b 分别是什么气体A.a 是氢气,b 是二氧化碳B.a 是二氧化碳,b 是氧气C.a 是空气,b 是二氧化碳D.a 是氧气,b 是一氧化碳10.古筝、古琴都是中国独特的、重要的民族乐器,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在古装影视剧中也常常出现它们的身影。
七年级科学下册期中精选试卷(Word版 含解析)

七年级科学下册期中精选试卷(Word版含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叙述与图中情景不相符的是()A.日食现象能证明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B.“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我们看到桃花是红色的,是因为桃花吸收了红光,反射了其他颜色的光C.汽车喷哑光漆,可以减少镜面反射D.透过窗户上的雨滴看远处飞过的飞机,看到的是上下左右全部颠倒的缩小的实像2.下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B.降低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C.40℃时,70g 水最多可溶解乙 30gD.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甲大3.如图所示,光在玻璃和空气的界面 CD同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入射角为 30°,界面左侧是空气B.折射角为 45°,界面右侧是玻璃C.入射角为 60°,界面右侧是空气D.折射角为 45°,界面左侧是玻璃4.已知声音在铁、水、空气中传播速度为 5200m/s、1500m/s、340m/s,人耳能分辨前后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大于 0.1 秒.有一段长 18 米的铁管装满水.将你的耳朵贴在装满水的铁管一端,请人在另一端敲击一下,你能听到的敲击声的次数是()A.1 次B.2 次C.3 次D.4 次5.桃树的一个枝条上的三朵花分别被害虫吃掉了花瓣、雄蕊和雌蕊。
则这个枝条上最多结果情况()A.花不完整,无结果B.结出 1 个桃子C.结出 2 个桃子D.结出 3 个桃子6.被虫蛀过的种子,一般都不能萌发成幼苗,其原因往往是( )A.种子感染了病毒,失去了萌发能力B.萌发时外界条件不适宜C.种子的胚被虫子蛀咬破坏,失去了活性D.种皮被破坏,失去保护作用7.下列有关估测量正确的是( )A.成人的体重约 50NB.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 10m/sC.中学生身高 160mD.两个鸡蛋质量约 100g8.眼睛是人体重要的感觉器官,视觉形成的部位在()A.瞳孔B.视网膜C.晶状体D.大脑9.如图是家蚕发育的全过程,正确的排序是()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①④③②D.①④②③10.如图,一束太阳光射到三棱镜上,在棱镜后侧光屏上AB范围内观察到不同颜色的光,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B处应是紫光B.将照相底片放到AB范围A处的外侧,底片会感光C.经过三棱镜光会发生折射,所以光经过三棱镜都会色散D.将温度计放到AB范围A处的外侧,会看到温度的示数变大11.如图是学习声学知识时,同学们所做的一个探究实验示意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该探究通过实验+推理的方式证明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B.当玻璃罩内空气逐渐抽出,铃声减弱C.抽气时听到的声音越来越小是由于音调变低的缘故D.在几乎听不到铃声时,把空气逐渐放入玻璃罩内,铃声又逐渐加强12.古筝、古琴都是中国独特的、重要的民族乐器,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在古装影视剧中也常常出现它们的身影。
七年级科学下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doc

七年级科学下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下列能为人体胚胎初期发育提供营养的是()A、卵细胞中的细胞质B、卵细胞中的细胞核C、母体的子宫D、卵细胞细胞质中的卵黄2.“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这是南宋诗人陆游《村居书喜》中的两句诗,诗中“花气袭人”和“鹊声穿树”描述了诗人的哪些感觉( )A.听觉和视觉B.嗅觉和视觉C.触觉和味觉D.嗅觉和听觉3.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区别是()A.是否产生生殖细胞B.亲代是否有性别区别C.后代是否有性别区别D.是否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形成受精卵4.由桃树的种子直接长大后,结出的桃子叫毛桃,其个小味道又不佳。
桃树种植户将一段水蜜桃的枝条作为接穗,嫁接到毛桃的砧木上,结果是()A、接穗上只结水蜜桃B、接穗上既结水蜜桃又结毛桃C、接穗上只结毛桃D、砧木上只结水蜜桃5.破伤风是伤口感染破伤风杆菌引起的,当伤口暴露在外时,破伤风杆菌是不能繁殖的,只有当伤口深,坏组织多,隔绝空气时,破伤风杆菌才能生长繁殖。
这说明破伤风杆菌的生长繁殖不需要() A.有机物 B.水分 C.适宜的温度 D.氧气6.绿色开花植物完成受精作用后,发育成果实和种子的结构分别是()A.子房和花药B.子房壁和胚珠C.子房和胚珠D.子房壁和花丝7.如果没有重力,下列哪些现象不会发生()A、飞扬的尘土就不会落回地面B、茶杯里的水就倒不到嘴里C、人头撞到墙上不会感到疼痛D、人轻轻一跳就会离开地球8.现在生活中的食物、饮用水、空气等等都不同程度的受了污染,致使不孕不育者逐年增多,现代科学上采取:取出母亲的卵细胞与父亲的精子,在试管中受精并培养成胚胎,移回母亲子宫着床,继续发育形成胎儿直至分娩,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试管婴儿”技术。
与“试管婴儿”的产生相应的受精和生殖方式是 ( )A.体内受精、胎生 B.体外受精、卵生C.体外受精、胎生 D.体内受精、胎生9.学生们正在教室内上课,为了减小校园外汽车的噪声干扰,下列措施可行的是()A.在校园周围植树B.将教室的窗户打开C.在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D.每个学生都带一个防噪声耳罩 10.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是()A、平面镜使物体成等大的虚像B、月光下的人影C、小孔成像D、用放大镜观察到动植物标本放大的虚像11.同学们现将迈入或已进入青春期,你认为这个阶段最突出的特征是()A.身高、体重迅速增加 B.性发育和性成熟C.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大大增强 D.心肌收缩力显著增加12.图中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三棱镜分解白光B.笔在水面处“折断C.水面上山的“倒影”D.手影游戏13.在下列常见植物的生殖现象中①马铃薯块茎繁殖;②草莓匍匐茎的繁殖;③落地生根的种子繁殖;④洋葱鳞茎的繁殖;⑤枇杷种子的繁殖。
七年级科学下册 期中精选试卷综合测试(Word版 含答案)

七年级科学下册期中精选试卷综合测试(Word版含答案)一、选择题1.老鹰的视觉非常灵敏,能在几千米的高空准确无误地辨别地上的动物,如蛇、田鼠等,它形成视觉的部位是()A.眼睛B.视网膜C.大脑D.视觉神经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水电解可以得到氢气和氧气,所以水中有氢气和氧气B.水电解时水分子被破坏C.水电解能生成氢气和氧气,所以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D.水在电解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3.某小组利用天平、弹簧测力计、钩码若干,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 的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次数质量m/kg重力G/N重力和质量的比值(N/kg)10.10.989.820.2 1.969.830.3 2.949.8A.小红认为本实验中多次实验的目的是为了减小误差B.小张认为利用原有器材,在月球表面也可以完成本实验C.小亮处理数据时,算出每组重力与质量的比值(如上表),可得出重力与质量成正比D.小明处理数据时,给出重力 G 与质量 m 的关系图(如图),可得出重力与质量成正比4.一种神秘的声波武器——“金嗓子”,实际要阻挡这一武器的袭击,只要用薄薄的一层( ) A.半导体B.磁性物质C.真空带D.金属物质5.关于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下列示意图正确的是( )A.B.C.D.6.(如图,若要让反射光线中目标,在激光笔不动的情况下,可将平面镜()A.竖直向上移动B.竖直向下移动C.水平向右移动D.水平向左移动7.如图所示,笔在水中发生了“折断”,以下四幅光路图中,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的是()A.B.C. D.8.青春期是儿童逐渐发育为成人的重要时期。
下列关于青春期描述正确的是()A.一般男孩比女孩早1~2年发育B.男女第一性征开始出现C.生殖器官逐步发育和成熟D.身高和体重停止增长9.在 0℃的环境中,把 0℃的冰投入到 0 ℃的水中,将会发生的现象是A.冰全部熔化B.冰有少部分熔化C.水有少部分凝固D.冰和水的原有质量不变10.如图是学习声学知识时,同学们所做的一个探究实验示意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该探究通过实验+推理的方式证明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B.当玻璃罩内空气逐渐抽出,铃声减弱C.抽气时听到的声音越来越小是由于音调变低的缘故D.在几乎听不到铃声时,把空气逐渐放入玻璃罩内,铃声又逐渐加强11.若图中的a、b分别代表蕨和西瓜两种植物,阴影部分代表它们之间的共同点,下列不属于阴影部分的是()A.由细胞组成B.能进行光合作用C.能利用种子繁殖D.有根、茎和叶的分化12.如图所示,固定有磁体的小车A、B靠的较近,松手后两车向相反方向运动。
七年级科学下册 期中精选试卷(Word版 含解析)

七年级科学下册期中精选试卷(Word版含解析)一、选择题1.观察菜豆种子的结构时,要看到完整的胚的组成,下列操作可行的是()A.只需剥去菜豆种子的种皮即可B.用刀片在菜豆种子中央纵向剖开C.剥去种皮,掰开合着的两片子叶D.剥去种皮,然后用显微镜仔细观察2.由桃核萌发直接长成的桃树,所结出的桃子叫毛桃,毛桃个小味差。
桃树种植户将一段水蜜桃的枝条作为接穗,嫁接到毛桃的砧木上,结果是()A.接穗上只结水蜜桃B.接穗上既结水蜜桃又结毛桃C.接穗上只结毛桃D.砧木上只结水蜜桃3.根据图回答:经过数个小时,U 形管 A,B 两处的液面会出现的情况是(实验装置足以维持实验过程中小白鼠的生命活动,氢氧化钠溶液会吸收二氧化碳,瓶口密封,忽略水蒸气和温度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A.A 处上升,B 处下降B.A、B 两处都下降C.A 处下降,B 处上升D.A、B 两处都不变4.下列取用试剂的操作图示错误的是()A.用药匙取用粉末B.用纸槽取用粉末C.倾倒液体D.取用块状固体5.青春期是儿童逐渐发育为成人的重要时期。
下列关于青春期描述正确的是()A.一般男孩比女孩早1~2年发育B.男女第一性征开始出现C.生殖器官逐步发育和成熟D.身高和体重停止增长6.中华鲟是地球上最古老的脊椎动物,近年来由于自然繁殖能力降低,鲟鱼濒临灭绝。
目前,长江水产研究所已经掌握了鲟鱼的人工取卵和孵化技术,每年培育出达到设计规格的幼鲟1万尾左右,下列有关鲟鱼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鲟鱼属于鱼类,体外受精B.鲟鱼作为古生物,在研究生物进化、地质、地貌等地球变迁有重要意义C.鲟鱼可以进行人工孵化主要是因为其胚胎发育的过程在体外进行D.鲟鱼的人工取卵和孵化技术说明我国克隆技术的日渐成熟7.音调细而高,骨盆宽大的第二性征是在下列哪项激素的作用下产生的()A.雌性激素B.雄性激素C.甲状腺激素D.生长激素8.如图为人类的生长发育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人的快速生长的时期为A和DB.七年级的学生一般正处于D阶段C.D阶段里不仅体重和身高迅速发展,第二性征也会慢慢出现D.M点代表婴儿的出生9.对于某个特定的自然区域而言,下列概念所包含的内容范围,从大到小为()A.群落、生态系统、种群、个体B.生态系统、群落、种群、个体C.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D.生态系统、种群、群落、个体10.如图所示,小花想搬起一块石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石头没有被搬动,以地面为参照物,它是静止的B.若石头没被搬起,是因为石头受到的惯性力较大C.若石头被搬起,说明力可以改变石头惯性的大小D.若石头没被搬起,此时石头受到的重力和石头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11.如图所示,水中映出拱桥的倒影,其桥孔与倒影构成了一个圆形,如果桥下的水面上升,桥孔与倒影构成的图形形状是()A.B.C.D.12.为了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小宇设计了下面几个实验,如图所示,你认为不能够完成探究目的的是( )A.硬纸板接触齿数不同的齿轮B.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C.改变薄塑料尺滑过梳子的速度D.改变吹笔帽的力度13.关于光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在不同物质中传播速度相同B.“水中月”比天空中的月亮离我们更近C.如图所示,一束光线射向平面镜,那么这束光线的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分别为40º、40ºD.清澈的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是由于光的折射造成的14.下列有关植物生殖方式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①是嫁接,是人工营养繁殖B.②是组织培养,植物繁殖的速度很快C.③中种子萌发最先长出的是胚芽D.①②是无性生殖,③是有性生殖15.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通过各种关系而彼此联系,其中最主要的是()A.生态关系B.能量关系C.物质关系D.食物关系16.在一个养分充足的淡水湖中,有很多绿藻,使得这一水域出现了一定的污染。
七年级科学下册期中精选试卷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七年级科学下册期中精选试卷测试卷(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在敲响大古钟后,即使停止了对大钟的撞击,大钟仍然“余音未止”,其根本原因是A.大钟还在振动B.钟的回声仍在回响C.钟停止振动,空气还在振动D.人的听觉发生了“延迟”2.在没有任何其它光照的情况下,舞台追光灯发出的绿光照在穿白上衣、蓝裙子的舞蹈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A.全身呈绿色B.上衣呈绿色,裙子呈黑色C.上衣呈绿色,裙子不变色D.上衣呈绿色,裙子呈青色3.如图所示, 四个相同的玻璃瓶内装有深度不同的水.用筷子轻轻敲击瓶口或用嘴贴着瓶口吹气, 会发出不同的声音.下列关于所发出声音的判断中正确的是()A.用筷子轻轻敲击瓶口,甲瓶的音调最高B.用嘴贴着瓶口吹气,甲瓶的音调最高C.用筷子轻轻敲击瓶口,丁瓶的音调最低D.用嘴贴着瓶口吹气,丁瓶的音调最高4.下列不属于光源的是( )A.正在工作的电脑显示屏B.闪闪发光的霓红灯 C.闪闪发光的红宝石D.点燃的蜡烛5.如图为考生信息识别的条形码(样码)。
当扫描器上照射它时,黑色条纹将()A.吸收所有的光B.反射黑色的光C.透过所有的光D.反射所有的光6.为了探究环境温度对菜豆种子萌发的影响,小安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①选用60粒菜豆种子,将种子随机平均分为3组,分别放入三个垫有二层干滤纸的培养皿内;②用记号笔在每个培养皿上做好标记(如图所示),然后将三个培养皿分别放到4o C、25o C、40o C的培养箱中恒温培养7天;③观察并记录哪个培养皿的菜豆种子先发芽,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A.该探究涉及的实验方法是对照法B.甲同学觉得①步骤有问题,应选择籽粒饱满、均匀一致的菜豆种子,并且认为数量太多会造成浪费,建议每组3颗即可C.乙同学认为②步骤有问题,垫好滤纸后应尽可能多的往上面洒水,保持水分充足D.丙同学认为③步骤有问题,建议观察并记录每个培养皿中萌发的菜豆种子数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凸透镜只对平行光有会聚作用B.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入射角等于反射角C.一束太阳光可以通过三棱镜分解为不同的色光D.人离平面镜越近,人在平面镜中成的像就越大8.音调细而高,骨盆宽大的第二性征是在下列哪项激素的作用下产生的()A.雌性激素B.雄性激素C.甲状腺激素D.生长激素9.如图所示,水中映出拱桥的倒影,其桥孔与倒影构成了一个圆形,如果桥下的水面上升,桥孔与倒影构成的图形形状是()A.B.C.D.10.“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白胖子”说的是花生的某些结构,结合概念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麻屋子”指的是①B.“红帐子”指的是果皮C.“白胖子”指的是②中的胚D.花生的果实属于组织11.下列关于如图四种微生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甲用孢子繁殖后代,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B.人们酿酒、做面包离不开乙,它的繁殖是出芽生殖C.图丁有细胞壁、细胞膜,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D.图中乙和丙属于真核生物,甲和丁属于原核生物12.甲、乙两人同时从A地到B地,甲先骑自行车到中点后改为跑步,而乙则是先跑步,到中点后改为骑自行车,最后两人同时到达B地。
七年级科学下册期中精选试卷(Word版 含解析)

七年级科学下册期中精选试卷(Word版含解析)一、选择题1.观察菜豆种子的结构时,要看到完整的胚的组成,下列操作可行的是()A.只需剥去菜豆种子的种皮即可B.用刀片在菜豆种子中央纵向剖开C.剥去种皮,掰开合着的两片子叶D.剥去种皮,然后用显微镜仔细观察2.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气体不可直接从空气分离获得的是A.用作医疗急救的氧气B.用作焊接保护气的稀有气体C.用作食品防腐剂的氮气D.用作清洁燃料的氢气3.下列现象不能证明空气存在的是A.风吹草动B.月光通过窗户照在桌子上C.向空瓶子中灌水有气泡逸出D.空烧杯倒立在水中,水不能进入空烧杯中4.下列体育运动比赛项目中,等效于用速度作为评价标准的是( )A.排球B.马拉松C.立定跳远D.实心球5.温州茶山镇的“丁岙杨梅”果大味甜,为使当地周边的一些果实品质差,但根茎良好的杨梅植株具有“丁岙杨梅”的优良性状,可采用最佳的繁殖方式是()A.嫁接B.种子繁殖C.扦插D.压条6.耳是重要感觉器官,下列有关人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耳可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B.耳廓可以收集外界传来的声音C.声波带动鼓膜振动后直接传导到耳蜗D.遇到巨大声响张开嘴可平衡鼓膜内外空气压力7.为了探究环境温度对菜豆种子萌发的影响,小安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①选用60粒菜豆种子,将种子随机平均分为3组,分别放入三个垫有二层干滤纸的培养皿内;②用记号笔在每个培养皿上做好标记(如图所示),然后将三个培养皿分别放到4o C、25o C、40o C的培养箱中恒温培养7天;③观察并记录哪个培养皿的菜豆种子先发芽,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A.该探究涉及的实验方法是对照法B.甲同学觉得①步骤有问题,应选择籽粒饱满、均匀一致的菜豆种子,并且认为数量太多会造成浪费,建议每组3颗即可C.乙同学认为②步骤有问题,垫好滤纸后应尽可能多的往上面洒水,保持水分充足D.丙同学认为③步骤有问题,建议观察并记录每个培养皿中萌发的菜豆种子数8.在烧杯中静置着一只彩色气球,气球里充有气体 a,某同学收集好一瓶气体 b,倾斜倒入烧杯中,发现气球竟浮起来,用手轻轻将其按下,手一松气球又会上浮,十分有趣,请猜测 a、b 分别是什么气体A.a 是氢气,b 是二氧化碳B.a 是二氧化碳,b 是氧气C.a 是空气,b 是二氧化碳D.a 是氧气,b 是一氧化碳9.如图是女性生殖系统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宫外孕是指受精卵在乙体腔以外的部位着床B.男性生殖系统中,与丁功能类似的器官是睾丸C.受精是人类发育过程的开始,在乙中进行D.进入青春期后,小安体内性激素分泌失调,脸上长满了青春痘,这与图中甲的功能有关10.光射到镜面上,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120°,若使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变为100°,下列方法可行的是()A.镜面不动,入射光线向镜面旋转10°B.镜面不动,入射光线远离镜面旋转20°C.入射光线不动,镜面顺时针旋转20°D.入射光线不动,镜面逆时针旋转10°11.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弹簧的拉力成正比。
七年级科学下册期中精选试卷测试卷(解析版)

七年级科学下册期中精选试卷测试卷(解析版)一、选择题1.眼睛是人体重要的感觉器官,视觉形成的部位在()A.瞳孔B.视网膜C.晶状体D.大脑2.如图,某温度下,向一定量的水中不断加入食盐粉末,并搅拌,能正确表示加入食盐的量 m 与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w 关系的图像是A.B.C.D.3.在海上想要获得淡水,可采用如图所示的“充气式太阳能蒸馏器”。
它是通过太阳照射充气物内的海水,产生大量水蒸气,水蒸气在透明罩内壁形成水珠,收集即可。
在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先汽化,后液化B.先沸腾,后凝固C.先液化,后汽化D.先蒸发,后沸腾4.如图所示,光在玻璃和空气的界面 CD同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入射角为 30°,界面左侧是空气B.折射角为 45°,界面右侧是玻璃C.入射角为 60°,界面右侧是空气D.折射角为 45°,界面左侧是玻璃5.已知声音在铁、水、空气中传播速度为 5200m/s、1500m/s、340m/s,人耳能分辨前后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大于 0.1 秒.有一段长 18 米的铁管装满水.将你的耳朵贴在装满水的铁管一端,请人在另一端敲击一下,你能听到的敲击声的次数是()A.1 次B.2 次C.3 次D.4 次6.关于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下列示意图正确的是( )A.B.C.D.7.下列说法或做法中,正确..的是()A.在青春期女孩乳房已开始发育,所以应该穿紧身衣服束胸以免被同学发现;B.部分男孩在青春期开始长胡须,看起来很不好看,所以应该趁早拔掉;C.发现同学特别是异性同学长腋毛而取笑他(她);D.每个人进入青春期的时间和所表现出的情况是有差异的8.温州茶山镇的“丁岙杨梅”果大味甜,为使当地周边的一些果实品质差,但根茎良好的杨梅植株具有“丁岙杨梅”的优良性状,可采用最佳的繁殖方式是()A.嫁接B.种子繁殖C.扦插D.压条9.若图中的a、b分别代表蕨和西瓜两种植物,阴影部分代表它们之间的共同点,下列不属于阴影部分的是()A.由细胞组成B.能进行光合作用C.能利用种子繁殖D.有根、茎和叶的分化10.五一期间,爸爸带着小科驾车去温州游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科学期中考试(问卷)出卷人:张若虹审核人:张福勇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在“人面桃花相映红”这句诗中,用光学知识解释桃花红的原因是()A.桃花自己能发出红光 B.桃花吸收红光 C.桃花反射红光 D.以上说法都不对2.赛跑时,终点裁判员看见发号员的信号枪冒烟就开始计时,而不能等听到枪声时再计时。
这是因为( )A.怕裁判员听不到枪声耽误计时 B.看枪烟计时方便些C、听枪声计时成绩偏低 D.听枪声计时成绩偏高3.下列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4.足球运动员把足球踢向空中(如下图)。
若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表示足球在空中飞行时的受力图中,正确的是(G表示重力,F表示脚对球的作用力)(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投出的铅球落地前受到重力和推力 B.马拉车前进,马对车施力,同时车也对马施力C. 两个物体不接触,就不会有力的作用 D.地球对人有吸引力,但人对地球没有吸引力6. 气球下面吊着一个物体,上升到一定高度时,绳子突然断裂,如不计空气阻力,下列情况有可能发生的是 ( )A.绳子一断,吊着的物体立即落下 B.绳子一断,吊着的物体与气球一起继续上升C.绳子一断,吊着的物体上升一段再落下 D.绳子一断,吊着的物体随风飘向高的地方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7.把一个透明且均匀的玻璃球切成a、b、c、d、e五块,其截面如图所示,其中能够使平行光发散)A.只有bB.a、c、d、eC.a、b、cD.a、b、c、d、e均可8.下列表示平面镜和凸透镜成像情况的图中,正确的是()A B C D9.在演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发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小球被多次弹开。
在此实验中,小球的作用是( )A .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B .使音叉的振动时间延长C .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D .使声波多次反射形成回声10.人听到声音的过程为 ( )A .声音 → 耳廓 → 听小骨 → 鼓膜 → 耳蜗 → 听神经B .声音 → 耳廓 → 耳蜗 → 听小骨 → 鼓膜 → 听神经C .声音 → 耳廓 → 鼓膜 → 耳蜗 → 听小骨 → 听神经D .声音 → 耳廓 → 鼓膜 → 听小骨 → 耳蜗 → 听神经11.用一架镜头焦距不变的照相机先给某人照了一张全身像,如果再给此人照一张同样尺寸的半身像,则应该( )A .后移相机(增大人机距离),缩短暗箱长度B .后移相机(增大人机距离),增长暗箱长度C .前移相机(缩短人机距离),缩短暗箱长度D .前移相机(缩短人机距离),增大暗箱长度12. 在平静的水面上有树的倒影,那是树的: ( )A.实像B.虚像C.影子D.实物13. 如图所示,一同学实验时在弹簧测力计的两侧沿水平方向各加6牛拉力,并使其保持静止,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A .0牛B .3牛C .6牛D .12牛14.手机A 的号码为12345670002。
手机B 的号码为12345670008。
手机A 拨手机B 时,手机B 发出响声且屏幕上显示A 的号码12345670002,若将手机A 置于一透明真空玻璃罩中,用手机B 拨叫手机A ,则手机A 将( )A .有响声,并显示B 的号码12345670008 B .没响声,但显示B 的号码12345670008C .没有响声,但显示A 的号码12345670008D .既没响声,也不显示号码15.田汉词、聂耳曲、诞生于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战争年代的《义勇军进行曲》,现在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为捍卫国家和民族的尊严,中华民族的坚强斗志和不屈精神永远不会被磨灭。
在上图的国歌音乐简谱中,有许多不同的数字,那么这些数字代表了不同的( )A .音调高低B .响度大小C .音色D .声音长短16.李老师用同样的力吹一根吸管,并将它不断剪短,她在研究声音的( )A .响度与吸管材料的关系。
B .音调与吸管材料的关系。
C .音调与吸管长短的关系。
D .音色与吸管粗细的关系。
17. 丁俊晖是中国第一个台球世界冠军。
在2006-3-26斯洛克北京公开赛中,出现了如图所示的情形:母球遇到障碍球的直线 阻挡,而不能直接击中目标球(A 是母球,B 是障碍球,C 是目标球)。
只见丁俊晖将A 朝E 点击出反弹后成功打中球C ,从而 避免罚分。
在这里,他应用到了许多科学知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他运用到光的反射的知识B .他运用到平面镜成像的知识C .他运用到光的折射的知识D .他运用到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知识18.一光线射向一个装水的烧杯如图所示,若往烧杯中加水,则有关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入射角变大和折射角变小B .入射角不变和折射角不变C .入射角变小和折射角变小D .入射角变大和折射角变大19.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乘客没有发生倾倒现象;当汽车突然刹车时,乘客向前倾.在这两种情况中 ( )A. 前者有惯性,后者没有惯性B. 前者没有惯性,后者有惯性 E A ’ABC 第17题C. 前者惯性小,后者惯性大D. 前者有惯性,后者也有惯性20.从水面上方看水中的鱼,看到鱼的位置比实际的浅,这是由于()A.光在水中不沿直线传播 B.光在水面处发生反射C.光从水中射人空气中发生圻射 D.人们眼睛所产生的错觉21.美国贝尔通讯公司的科学家们发明了一种信用卡,这种信用卡只能对它们主人的声音作出反应,这种信用卡设计的主要依据是()A.不同的人声音的音调不同B.不同的人声音的音色不同。
C.不同的人声音的响度不同 D.不同的人声音的频率不同。
22.一位跳伞运动员在下落过程中,看到身旁的直升飞机在向上运动,直升飞机相对地面的运动()A. 一定上升B. 一定下降C. 一定静止D. 无法判断三、填空题(本大题共46分)23.唐诗《枫桥夜泊》中的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的钟声是因为钟受到僧人的撞击产生发出的,客船上的人能辨别出传来的是“钟声”,他是根据声音的______来判定的。
(4分)24.近视眼是青少年常患的一种疾病。
近视眼究竟是怎么回事?某校兴趣小组同学进行了以下探究实验:如图(a)所示,把近视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中间,使光屏上映出清晰的像,标出光屏位置,表示近视眼的视网膜位置。
拿开眼镜,屏上的像变得模糊,向透镜方向移动光屏,像又变得清晰,再标出光屏位置。
观察眼球结构图(b)并结合以上实验,回答:(8分)(1)你认为眼球中的晶状体相当于实验中的。
(2)近视眼患者不戴眼镜时,看见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填“前方”或“后方”)。
(3)矫正近视眼应配戴的眼镜是透镜,其作用是。
25.如下右图所示,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先后把蜡烛放在a、b、c和d点,同时调整光屏位置,那么:(6分)(1)蜡烛放在点时,屏上出现的像最大。
(2)如果把蜡烛从b点移到d点,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变,像的大小变。
26.A、B、C三块凸透镜,分别用它们做成像实验时,保持物体与凸透镜距离相等,得到成像的记录如下表,则三块凸透镜的焦距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 (2分)透镜像的性质A放大正立虚像B 缩小倒立实像C 放大倒立实像(a)(b)27.公共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用固定于路边的照相机连续两次对其拍摄,两次拍摄的时间间隔为2秒,车身长为12米,如上右图所示,则可知这辆汽车的速度是_______米/秒。
我们说这辆汽车在行驶是以_______为参照物。
(2分)28.如图所示,一铁路桥长400m,一个人在铁路桥上行走,当人走到距前方桥头220m处时,发现迎面驶来一列火车,火车速度为40m/s,火车距前方桥头800m,这个人至少 m/s 的速度转身跑步才能安全离开铁路桥。
(2分)29.108km/h=___________m/s。
(2分)30.如下左图有一平面镜与水平桌面成45°,若小球沿着水平桌面水平向左滚动,则其像向方向运动。
(填水平向左,水平向右,竖直向上,竖直向下)(2分)31.如上右图实验室测量力的工具是,如图所示所测拉力F大小为牛。
(2分)32.人站在窗前照镜子,他想更清晰地看到自己的像,应该让正对窗口(选填“人”或“镜面”)。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千米/秒。
(2分)33. 如右图所示,将一根弹簧挂在天花板上,某人用方向相同的两个力作用于弹簧。
此时,力的作用效果表现为;同时可知力F1 F2, 分析比较可知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有关。
(6分)34.有一种“隐形飞机”,可以有效避开雷达的探测,秘密之一在于它的表面有一层特殊材料,这种材料能够_________(填“增强”或“减弱”)对电磁波吸收作用,秘密之二在于它的表面制成特殊形状,这种形状能够______(填“增强”或“减弱”)电磁波反射回雷达设备。
(4分)35.某同学身高1.7米,站在一块长1米竖立的平面镜前,当他以0.5米/秒的速度离开镜时,他在镜的像以_____的速度离开他,他在镜中的象大小如何变?___。
(4分)四、探究实验题:(每空2分,35题7分共28分。
)36.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情况如下左图所示,回答:(1)图中A是玻璃板,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放在“烛焰”上的手指被烧痛(选填“会”或“不会”),在实验中观察到的像是 (填“实”或“虚”)像;在记录数据表中发现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与像到玻璃板的距离有几组不相等。
(2)根据如上右图该同学留下的实验记录,是________(填“能”或“不能”)得出“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的结论。
(3)在玻璃板的同一侧,该同学通过玻璃板看到了同一个蜡烛的两个像,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4)为了便于测量及减小误差,必须保证玻璃板_____(选填“水平”、“竖直”或“倾斜”)放置。
37.某科学兴趣小组想探究从高处落下的小球从放手到落地的时间与哪些因素有关,大家经过讨论,提出以下猜想:猜想1:小球从放手到落地的时间,可能与小球的质量有关。
猜想2:小球从放手到落地的时间,可能与小球下落的高度有关。
为了检验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来了精密计时器、刻度尺和几个质量不同的小钢球进行实验,得到下表数据:序号小球质量(克)小球下落高度(米)从顶处到落地的时间(秒)1 10 1.5 0.552 10 1.0 0.453 20 1.0 0.454 30 1.00.455 10 2.0 0.64(1)为验证猜想1,应选用序号为做实验。
(2)为验证猜想2,应选用序号为做实验。
(3)实验结论:38. 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在________上依次放蜡烛、凸透镜和________。
①某同学只能在光屏下边缘看到一个残缺的像,这是由于烛焰、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_ ______的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