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 X射线物相定性分析
X射线衍射技术及物相定性分析

2.掌握 X 射线衍射物相定性分析的原理和实验方法。
3.熟悉 PDF 卡片的查找方法和物相检索方法。
二、实验原理概述
1.X 射线衍射仪的工作原院理
学
图 1 是X射线衍射工仪程光路图,它是由高压发生器提供一个给定的高压到X射线管的两极,
阴极产生的阴极电学子与流碰撞到阳极时产生X射线,X射线经S1、FS后照射到样品表面,衍射
科
料
材
学
大
图1
X
射线南衍射仪光路图 中
计算机记录下样品转动过程中每一步的衍射强度数据(I)和检测器位置(2θ),并以 2θ
为横坐标,强度 I 为纵坐标绘制出衍射谱图(见图 2)。
图 2 X 射线衍射谱
1
2.物相定性分析原理
X 射线入射到金属多晶体上,产生衍射的充要条件是
⎧2d sinθ = nλ ⎨⎩F (hkl) ≠ 0
学 大 工程 一中个南物相。
学与 一种物相衍射谱中的d-I/I1 (I1是衍射图谱中最强峰的强度值) 的数值取决于该物质的组
料科 成与结构,其中I/I1称为相对强度。当两个样品d-I/I1 的数值都对应相等时,这两个样品就是
材 组成与结构相同的同一种物相。因此,当一未知物相的样品的衍射谱上的 d-I/I1的数值与某
狭缝
1°,1°,0.15°,0.15mm
扫描方式
θ-2θ 连续扫描
1. 数据处理和结果输出
①用 Jade 软件打开测量图谱。
②单击常用工具栏中的 S/M 按钮,输入样品中包含的元素等参数,系统自动检索出与
样品衍射谱最匹配的 100 种 PDF 卡片并列表显示。
3
③在检索结果列表中,根据谱线角度匹配情况并参考强度匹配情况,选择最匹配的 PDF
材料分析基础实验报告之X射线衍射(XRD)物相分析【范本模板】

实验一 X射线衍射仪的结构与测试方法一、实验目的1、掌握X射线衍射的基本原理;2、了解X射线衍射仪的基本结构和操作步骤;3、掌握X射线衍射分析的样品制备方法;4、了解X射线的辐射及其防护方法二、实验原理根据晶体对X射线的衍射特征-衍射线的位置、强度及数量来鉴定结晶物质之物相的方法,就是X射线物相分析法。
每一种结晶物质都有各自独特的化学组成和晶体结构。
没有任何两种物质,它们的晶胞大小、质点种类及其在晶胞中的排列方式是完全一致的。
当X射线波长与晶体面间距值大致相当时就可以产生衍射。
因此,当X射线被晶体衍射时,每一种结晶物质都有自己独特的衍射花样,它们的特征可以用各个衍射晶面间距d和衍射线的相对强度I/I1来表征。
其中晶面间距d与晶胞的形状和大小有关,相对强度则与质点的种类及其在晶胞中的位置有关。
所以任何一种结晶物质的衍射数据d和I/I1是其晶体结构的必然反映,因而可以根据它们来鉴别结晶物质的物相。
三、实验设备丹东方圆仪器有限公司的D2700型X射线粉末衍射仪一台;玛瑙研体一个;化学药品或实际样品若干(Li4Ti5O12)。
四、实验内容1、采用玛瑙研体研磨样品,在玻璃样品架上制备一个合格试验样品;2、选择合适的试验参数,获得XRD图谱一张;3、理解样品、测试参数与XRD图谱特征的关系。
五、实验步骤1、开机1)打开总电源2)启动计算机3)将冷却水循环装置的机箱上的开关拨至运行位置,确认冷却水系统运行,水温正常(19—22℃);4)按下衍射仪ON绿色按键打开衍射仪主机开关5)启动高压部分(a)必须逐渐提升高压,稳定后再提高电流。
电压不超过40kV,管电流上限是40mA,一般为30mA。
(b)当超过4天未使用X光管时,必须进行光管的预热。
在25kV高压,预热10分钟;30kV,预热5分钟;35kV,预热5分钟。
(c)预热结束关机后,至少间隔30分钟以上方可再次开机实验。
6)将制备好的样品放入衍射仪样品台上;7)关好衍射仪门.2、样品测试1)在电脑上启动操作程序2)进入程序界面后,鼠标左键点击“测量”菜单,再点击“样品测量”命令,进入样品测量命令3)等待仪器自检完成后,设定好右边的控制参数;4)鼠标左键点击“开始测量”,保存输出文件;5)此时仪器立即开始采集数据,并在控制界面显示;(a)工作电压与电流:一般设为40kV,40mA;(b)扫描范围:起始角度>5°,终止角度<80°;(c)步进角度:推荐0.02°,一般在0.02—0。
实验:X射线衍射法进行物相定性分析1

X射线衍射法进行物相定性分析实验目的及要求⏹了解X射线衍射仪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无机非金属材料X射线衍射分析的制样方法;⏹掌握X射线衍射物相定性分析的方法和步骤。
物相定性分析的基本原理2dsinθ=λ晶胞中原子种类、数量、排列方式(1) 任何一种物相都有其特征的衍射谱;任何两种物相的衍射谱不可能完全相同;多相样品的衍射峰是各物相衍射峰的机械叠加。
(2)制备标准单相物质的衍射花样:PDF卡片待分析物质(样品)的衍射花样与之对照,从而确定物质的组成相实验设备与结构D/max-RB型X射线衍射仪D/Max-RB型X射线衍射仪构造示意图主要组成部分有X射线发生器、测角仪、探测器、计算机控制处理系统等。
一、X射线管1、X-ray产生原理凡是高速运动的电子流或其它高能辐射流(如γ射线,X射线,中子流等)被突然减速时均能产生X射线。
热能 + 电磁波2、X射线机X射线管是X射线机的核心部件。
封闭式热阴极X射线管:热阴极、阳极、窗口、聚焦座、管座等滤波片可以获得近似的纯的kα辐射源为避免样品强烈吸收入射X射线产生荧光幅射,对分析结果产生干扰。
必须根据所测样品的化学成分选用不同靶材的X 射线管。
原则是:靶材的Kα谱应位于试样元素K吸收限的右近邻或左面远离试样元素K吸收限的低质量吸收系数处。
二、测角仪测角仪是X射线衍射仪的核心部件梭拉光栏梭拉光栏防散射光栏衍射仪的光路图X射线经线状焦点S发出,经发散狭缝DS后,成为扇形光束照射在平板试样上,产生衍射,衍射线经接收狭缝RS进入探测器(即计数管)后被转换成电信号记录下来。
为了限制X射线的发散,在照射路径中加入S1梭拉光栏限制X射线在高度方向的发散,加入DS发散狭缝光栏限制X射线的照射宽度。
试样产生的衍射线也会发散,同样在试样到探测器的光路中也设置防散射光栏SS、梭拉光栏S2和接收狭缝光栏RS,这样限制后仅让聚焦照向探测器的衍射线进入探测器,其余杂散射线均被光栏遮挡。
◆工作时,试样与探测器同时转动,但转动的角速度为1 : 2的比例关系。
X射线物相分析实验报告

实验X射线物相分析1.了解X射线衍射仪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2.掌握X射线衍射物相定性分析的原理、实验方法以及物相检索方法。
二、实验原理当一束单色X射线照射到某一结晶物质上,由于晶体中原子的排列具有周期性,当某一层原子面的晶面间距d与X射线入射角之间满足布拉格(Bragg)方程:2d sin = (为入射X射线的波长)时,就会产生衍射现象。
X射线物相分析就是指通过比较结晶物质的X射线衍射花样来分析待测试样中含有何种或哪几种结晶物质(物相)。
任何一种结晶物质都有自己特定的结构参数,即点阵类型、晶胞大小、晶胞中原子或离子的数目、位置等等。
这些结构参数与X射线的衍射角和衍射强度I 有着对应关系,结构参数不同则X射线衍射花样也各不相同。
因此,当X射线被晶体衍射时,每一种结晶物质都有自己独特的衍射花样,不存在两种衍射花样完全相同的物质。
通常用表征衍射线位置的晶面间距d(或衍射角2)和衍射线相对强度I的数据来代表衍射花样,即以晶面间距d为横坐标,衍射相对强度I为纵坐标绘制X射线衍射图谱。
目前已知的结晶物质有成千上万种。
事先在一定的规范条件下对所有已知的结晶物质进行X射线衍射,获得一套所有结晶物质的标准X射线衍射图谱(即d-I数据),建立成数据库。
当对某种材料进行物相分析时,只需要将其X射线衍射图谱与数据库中的标准X射线衍射图谱进行比对,就可以确定材料的物相,如同根据指纹来鉴别人一样。
各种已知物相X射线衍射花样的收集、校订和编辑出版工作目前由国际性组织“粉末衍射标准联合委员会(JCPDS)”负责,每一种物相的X射线衍射花样制成一张卡片,称为粉末衍射卡,简称PDF卡,或称JCPDS卡。
通常的X射线物相分析即是利用PDF卡片进行物相检索和分析。
当多种结晶物质同时产生衍射时,其衍射花样也是各种物质自身衍射花样的机械叠加——它们相互独立,不会相互干涉。
逐一比较就可以在重叠的衍射花样中剥离出各自的衍射花样,分析标定后即可鉴别出各自物相。
实验:X射线衍射法进行物相定性分析1

实验:X射线衍射法进行物相定性分析1
X射线衍射法是物相分析的一种重要手段,通过衍射图谱的分析可以确定样品的晶体结构和物相组成。
本实验选用了Cu管作为X射线管,通过旋转样品和测量X射线衍射的强度来获取样品的衍射图谱,并对其进行分析。
实验步骤:
1.制备样品:选用了两种不同晶体结构的样品,分别是纯Fe和无序的Fe-10Ni合金。
将样品研磨成细粉末,用细铜网包裹成小束,保持紧密。
2.测量样品的X射线衍射图谱:将Cu管电压设置为40kV,电流为30mA,使其发射X 射线,并将样品放置在样品台上,保持样品细铜网与X射线的垂直方向。
利用物理学中的蒙蒂卡洛法,通过许多随机数据点在样品和探测器间隔中计算出每个角度的强度数据。
在一定角度范围内旋转样品,利用计算机将每个角度的数据转化为强度数据,并绘制出样品的X射线衍射图谱。
分析结果:
分析纯Fe的衍射图谱,可以发现其峰位与标准铁的衍射图谱一致,证明其组成为纯Fe的晶体结构。
分析Fe-10Ni的衍射图谱,发现其具有明显的衍射峰,但是衍射峰的位置与标准Fe和Ni的衍射图谱均不一致,说明该样品为Fe-10Ni的无序合金,其晶体结构无规则分布。
总结:
本实验选用X射线衍射法对纯Fe和Fe-10Ni的样品进行了物相分析,并成功地确定了它们的晶体结构和物相组分。
X射线衍射法具有非破坏性、精度高、可重复性好等优点,是物相分析中重要的手段之一。
实验一-X射线衍射技术及物相分析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学习了解X射线衍射仪的结构和工作原理;2.掌握X射线衍射物相定性分析的方法和步骤;3.给定实验样品,设计实验方案,做出正确分析鉴定结果。
二、实验仪器本实验使用的仪器是Rigaku UltimaⅣX射线衍射仪。
主要由冷却循环水系统、X射线衍射仪和计算机控制处理系统三部分组成。
X射线衍射仪主要由X射线发生器即X射线管、测角仪、X射线探测器等构成。
射线管X射线管主要分密闭式和可拆卸式两种。
广泛使用的是密闭式,由阴极灯丝、阳极、聚焦罩等组成,功率大部分在1~2千瓦。
可拆卸式X射线管又称旋转阳极靶,其功率比密闭式大许多倍,一般为12~60千瓦。
常用的X射线靶材有W、Ag、Mo、Ni、Co、Fe、Cr、Cu等。
X射线管线焦点为1×10平方毫米,取出角为3~6度。
此X射线管为密闭式,功率为2千瓦。
X射线靶材为Cu。
选择阳极靶的基本要求:尽可能避免靶材产生的特征X射线激发样品的荧光辐射,以降低衍射花样的背底,使图样清晰。
2.测角仪测角仪是粉末X射线衍射仪的核心部件,主要由索拉光阑、发散狭缝、接收狭缝、防散射狭缝、样品座及闪烁探测器等组成。
(1)衍射仪一般利用线焦点作为X射线源S。
如果采用焦斑尺寸为1×10平方毫米的常规X射线管,出射角6°时,实际有效焦宽为毫米,成为×10平方毫米的线状X射线源。
(2)从S发射的X射线,其水平方向的发散角被第一个狭缝限制之后,照射试样。
这个狭缝称为发散狭缝(DS),生产厂供给1/6°、1/2°、1°、2°、4°的发散狭缝和测角仪调整用0.05毫米宽的狭缝。
(3)从试样上衍射的X射线束,在F处聚焦,放在这个位置的第二个狭缝,称为接收狭缝(RS).生产厂供给毫米、毫米、毫米宽的接收狭缝。
(4)第三个狭缝是防止空气散射等非试样散射X射线进入计数管,称为防散射狭缝(SS)。
SS和DS配对,生产厂供给与发散狭缝的发射角相同的防散射狭缝。
实验1 X射线衍射技术及单物相定性分析

实验1 X 射线衍射技术及单物相定性分析一、实验目的要求1.了解衍射仪的结构与原理。
2.学习样品的制备方法和实验参量的选择等衍射实验技术。
3.熟悉JCPDS 卡片及其检索方法。
4.根据衍射图谱或数据,学会单物相鉴定方法。
二、衍射仪的结构及原理衍射仪是进行X 射线分析的重要设备,主要由X 射线发生器、测角仪、记录仪和水冷却系统组成。
新型的衍射仪还带有条件输入和数据处理系统。
图1示出了X 射线衍射仪框图。
X 射线发生器主要由高压控制系统和X 光管组成,它是产生X 射线的装置,由X 光管发射出的X 射线包括连续X 射线光谱和特征X 射线光谱。
测角仪是衍射仪的重要部分,其光路图如图2。
X 射线源焦点与计数管窗口分别位于测角仪圆周上,样品位于测角仪圆的正中心。
在入射光路上有固定式梭拉狭缝和可调式发射狭缝,在反射光路上也有固定式梭拉狭缝和可调式防散射狭缝与接收狭 缝。
在计数管前装有单色器。
当给X 光管加以高压,产生的X 射线经由发射狭缝射到样品上时,晶体中与样品表面平行的面网,在符合布拉格条件时即可产生衍射而被计数管接收。
当计数管在测角仪圆所在平面内扫射时,在某些角位置能满足布拉格条件的面网所产生的衍射线将被计数管依次记录并转换成电脉冲信号,经放大处理后通过记录仪描绘成衍射图。
图1 X 射线衍射仪框图 图2 测角仪光路示意图1、测角仪圆2、试样3、滤波片S 光源S 1、S 2梭拉狭缝K 发散狭缝L 防散射狭缝F 接收狭缝 C 计数管定性相分析的原理根据晶体对X射线的衍射特征——衍射线的方向及强度来鉴定结晶物质的物相的方法,就是X射线物相分析法。
每一种结晶物质都有各自独特的化学组成和晶体结构。
没有任何两种物质,它们的晶胞大小、质点种类及其在晶胞中的排列方式是完全一致的。
因此,当X 射线被晶体衍射时,每一种结晶物质都有自己独特的衍射花样,它们的特征可以用各个反射面网的间距d和反射线的相对强度I/I0来表征。
其中面网间距d与晶胞的形状和大小有关,相对强度则与质点的种类及其在晶胞中的位置有关。
实验一X射线衍射物相分析

《现代材料微观分析方法》
实验一:X射线衍射物相分析
一、实验目的:
1. 熟悉PDF卡片和三种索引。
2.根据衍射图谱或数据,学会单物相鉴定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物相分析的原理:X射线衍射及其衍射花样
三、实验步骤:
七步法进行单物相分析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
根据衍射图谱,进行相应的计算,得到相关的数据,然后进行标定,得到最终的标定结果(物相、卡片号、干涉面指数)。
五、实验小结
总结实验中的一些注意事项和心得体会。
X射线源为CuKα: 波长λ=0.15406 nm
α
α
α
α
α
X射线源为CuKα: 波长λ=0.15406 nm
X射线源为CuKα: 波长λ=0.15406 n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1 X射线物相定性分析
一、实验目的
1.了解X射线衍射仪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2.掌握X射线衍射物相定性分析的原理、实验方法以及物相检索方法。
二、实验原理
当一束单色X射线照射到某一结晶物质上,由于晶体中原子的排列具有周期性,当某一层原子面的晶面间距d与X射线入射角θ之间满足布拉格(Bragg)方程:2d sinθ= λ(λ为入射X射线的波长)时,就会产生衍射现象。
X射线物相分析就是指通过比较结晶物质的X射线衍射花样来分析待测试样中含有何种或哪几种结晶物质(物相)。
任何一种结晶物质都有自己特定的结构参数,即点阵类型、晶胞大小、晶胞中原子或离子的数目、位置等等。
这些结构参数与X射线的衍射角θ和衍射强度I有着对应关系,结构参数不同则X射线衍射花样也各不相同。
因此,当X射线被晶体衍射时,每一种结晶物质都有自己独特的衍射花样,不存在两种衍射花样完全相同的物质。
通常用表征衍射线位置的晶面间距d(或衍射角2θ)和衍射线相对强度I的数据来代表衍射花样,即以晶面间距d为横坐标,衍射相对强度I为纵坐标绘制X射线衍射图谱。
目前已知的结晶物质有成千上万种。
事先在一定的规范条件下对所有已知的结晶物质进行X射线衍射,获得一套所有结晶物质的标准X射线衍射图谱(即d-I数据),建立成数据库。
当对某种材料进行物相分析时,只需要将其X射线衍射图谱与数据库中的标准X射线衍射图谱进行比对,就可以确定材料的物相,如同根据指纹来鉴别人一样。
各种已知物相X射线衍射花样的收集、校订和编辑出版工作目前由国际性组织“粉末衍射标准联合委员会(JCPDS)”负责,每一种物相的X射线衍射花样制成一张卡片,称为粉末衍射卡,简称PDF卡,或称JCPDS卡。
通常的X射线物相分析即是利用PDF卡片进行物相检索和分析。
当多种结晶物质同时产生衍射时,其衍射花样也是各种物质自身衍射花样的机械叠加——它们相互独立,不会相互干涉。
逐一比较就可以在重叠的衍射花样
中剥离出各自的衍射花样,分析标定后即可鉴别出各自物相。
三、实验仪器
本实验使用的仪器是日本Rigaku 有限公司生产的Rigaku Ultima IV型X射线衍射仪,主要由X射线发生器(即X射线管)、测角仪、X射线探测器、计算机控制处理系统等组成。
四、实验步骤
1.样品制备
对于粉末样品,通常要求其颗粒的平均粒径控制在5μm左右,即过320目(约40μm)的筛子,还要求试样无择优取向。
因此,通常应用玛瑙研钵对待测样品进行充分研磨后使用。
对于块状样品应切割出合适的大小,即不超过铝制样品架的矩形孔洞的尺寸,另外还要用砂轮和砂纸将其测试面磨得平整光滑。
2.充填试样
将适量研磨好的试样粉末填入样品架的凹槽中,使粉末试样在凹槽里均匀分布,并用平整光滑的玻片将其压紧;将槽外或高出样品架的多余粉末刮去,然后重新将样品压平实,使样品表面与样品架边缘在同一水平面上。
块状样品直接用橡皮泥或石蜡粘在铝制样品架的矩形孔洞中,要求样品表面与铝制样品架表面平齐。
3.样品测试
(1)开机前的准备和检查
将制备好的试样插入衍射仪样品台,盖上顶盖关闭防护罩;开启水龙头,使冷却水流通;检查X光管窗口应关闭,管电流、管电压表指示应在最小位置;接通总电源,打开稳压电源。
(2)开机操作
开启衍射仪总电源,启动循环水泵;等待几分钟后,打开计算机X射线衍射仪应用软件,设置管电压、管电流至需要值,设置合适的衍射条件及参数,开始样品测试。
(3)停机操作
测量完毕,系统自动保存测试数据,关闭X射线衍射仪应用软件;取出试
样;15分钟后关闭循环水泵,关闭水源;关闭衍射仪总电源及线路总电源。
4.物相检索
根据测试获得的待分析试样的衍射数据,利用MDI Jade软件在计算机上进行PDF卡片的自动检索,并判定唯一准确的PDF卡片,并计算衍射曲线的d值(或2 值)、相对强度、衍射峰宽等数据。
(1)选择扫描范围为20°-80°,用连续扫描方式扫描,得到样品的“全谱”;
(2)用Jade软件打开测量图谱;
(3)根据图谱情况,进行“图谱光滑”和“扣除背景和Kα2”操作(为了减少信息的损失,可省略)
(4)用鼠标右键点击“S/M”按钮,打开检索条件设置对话框,去掉“Use chemistry filter”选项的对号,同时选择多种PDF子库,检索对象选择为主相(S/M Focus on Major Phases)再点击“OK”按钮,进入“Search/Match Display”窗口。
(5)系统自动检索出与样品衍射谱最匹配的100种PDF卡片并列表显示。
(6)在检索结果列表中,根据谱线角度匹配情况并参考强度匹配情况,选择最匹配的PDF卡片作为物相鉴定结果。
(7)检索完成后,鼠标右键点击常用工具栏中的“打印机”按钮,转到“打印预览”窗口,可保存/复制/打印/编辑检索结果。
如图所示。
(8)在物相鉴定后,选择菜单命令“Report-Peak ID(Extended)”,打开峰检索报告。
在这个报告里列出了每一个峰的衍射角、面间距、测量的峰强度(峰高)、对应的物相和晶面指数,同时也列出了标准卡片上的衍射角、标准衍射角与测量值之间的差值,如图所示。
五、实验报告要求
1.用实验报告专用纸撰写实验报告,简述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仪器、实验步骤(并注明相应的测试条件)等。
2.实验结果:将实验数据和物相检索所得到的标准物质数据以表格形式列出,要求写出样品名称(中英文)、PDF卡片编号,实验数据和PDF卡片标准数据中衍射线的晶面间距d值、相对强度值及干涉面指数(HKL)。
3.结论:确定待测试样所属的物相或包含哪几种物相。
Rigaku Ultima IV 简要操作步骤和MDI Jade软件(助教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