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氧化还原反应

合集下载

初中化学知识点的氧化还原反应

初中化学知识点的氧化还原反应

初中化学知识点的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中重要的一种反应类型。

在这种反应中,物质的电荷状态发生改变,由于同步发生的电子转移。

氧化还原反应中的两个重要概念是氧化和还原。

氧化是指物质失去电子,而还原则指物质获得电子。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接受电子,而还原剂则捐赠电子。

氧化还原反应可以通过化学方程式表示。

一般来说,氧化剂的符号在化学方程式的右侧,而还原剂的符号在化学方程式的左侧。

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电子转移可以通过方程式中的电子数的增减来表示。

在初中化学中,我们经常遇到的一些氧化还原反应有:1. 金属与非金属氧化物的反应:金属与非金属氧化物在反应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例如,钠和氧气反应得到氧化钠,化学方程式为:4Na + O2 → 2Na2O在这个反应中,钠被氧气氧化成氧化钠,称为钠的氧化反应;氧气被钠还原成氧化钠,称为氧气的还原反应。

2. 非金属与非金属氧化反应:非金属元素与氧气反应也是一种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例如,硫与氧气反应得到二氧化硫,化学方程式为:S + O2 → SO2在这个反应中,硫被氧气氧化成二氧化硫,称为硫的氧化反应;氧气被硫还原成二氧化硫,称为氧气的还原反应。

3. 金属与酸的反应:金属与酸反应也是一种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例如,铁与盐酸反应得到氯化铁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Fe + 2HCl → FeCl2 + H2在这个反应中,铁被酸氧化成氯化铁,称为铁的氧化反应;酸被铁还原成氯化铁和氢气,称为酸的还原反应。

以上是初中化学知识点中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一些示例。

在实际的化学实验中,我们可以通过观察物质的颜色变化、气体的产生等现象来判断是否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同时,我们可以通过平衡化学方程式,以及电荷的增减来进一步理解反应过程。

总之,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中重要的一种反应类型,掌握了这一概念,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化学反应。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满足您关于初中化学知识点的氧化还原反应的要求。

初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总结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反应中的一种重要类型,常常涉及物质的电子转移。

在初中化学学习中,我们需要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常见类型、判断方法以及反应的影响因素等知识点。

1.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氧化是指物质失去电子,还原是指物质获得电子。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存在电子的转移,即电子从被氧化物质转移到还原物质上。

2. 氧化还原反应的常见类型:a. 金属与非金属氧化物的反应:金属氧化物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时,一般产生盐和水。

例如:2Na + Cl2 → 2NaCl。

b. 金属与非金属的直接反应:金属与非金属直接反应会生成盐。

例如:Mg + Br2 → MgBr2。

c. 过渡金属的氧化还原反应:过渡金属可以具有多种化合价,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例如:Fe2+ + Cr2O72- → Fe3+ + Cr3+。

d. 元素的氧化还原反应:元素本身也可以参与氧化还原反应。

例如:2Na +Cl2 → 2NaCl。

3. 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方法:a. 氧化数的变化:氧化数表示元素在化合物中所带的电荷数,反应中氧化数发生变化则为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数的增加为氧化,氧化数的减少为还原。

b. 氢和氧原子数的变化:如果反应物中的氢原子数和氧原子数不平衡,说明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c. 电子的转移:当反应中发生电子的转移时,即一个物质失去电子(氧化),另一个物质获得电子(还原),可以确定为氧化还原反应。

4. 影响氧化还原反应的因素:a. 温度:温度的升高有助于反应剧烈进行,促进氧化还原反应。

b. 浓度:浓度的增加可以增大反应速度,加速氧化还原反应的进行。

c. 催化剂:适量添加催化剂可以提高氧化还原反应的速度,降低活化能。

d. 光照:光照可以改变某些物质的氧化还原性质,促进反应的进行。

5. 氧化还原反应的常见应用:a. 电池:电池是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如常见的锌碳电池和铅酸蓄电池。

b. 腐蚀:金属在氧气和水的存在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导致金属腐蚀。

初中化学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和平衡技巧

初中化学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和平衡技巧

初中化学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和平衡技巧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性质和变化规律的科学,其中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准确判断氧化还原反应并掌握平衡技巧是初中化学学习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初中化学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和平衡技巧。

一、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在化学实验或化学方程式中,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是非常关键的。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判断氧化还原反应:1. 氧化态的变化:氧化还原反应中,物质的氧化态会发生变化。

通常来说,元素的氧化态为0,当元素失去电子时,其氧化态增大;当元素获得电子时,其氧化态减小。

因此,观察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和生成物氧化态的变化可以初步判断氧化还原反应。

2. 电子的转移: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的转移是必不可少的。

氧化反应指的是物质失去电子,还原反应指的是物质获得电子。

因此,观察化学方程式中电子的转移情况也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氧化还原反应。

3. 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是指能够氧化其他物质的物质,而还原剂是指能够还原其他物质的物质。

通过观察化学方程式中的物质,我们可以判断出哪些是氧化剂,哪些是还原剂。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观察和判断,我们可以有效地确定一个反应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

二、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技巧氧化还原反应中,平衡方程式的编写是非常重要的,这涉及到了化学计算和实验操作的准确性。

以下是一些掌握平衡技巧的方法:1. 氧化态法:在编写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方程式时,可以通过氧化态法来进行平衡。

首先,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氧化态,然后平衡氧化态变化相等的物质,最后根据需要平衡其他物质。

2. 电子法:在编写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方程式时,可以通过电子法来进行平衡。

首先,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氧化态变化,然后根据电子的转移情况平衡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电子数目。

3. 氧、氢法:在编写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方程式时,可以通过氧、氢法来进行平衡。

首先,平衡含有氧和氢的物质,然后再平衡其他物质。

初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分析

初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分析

初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分析在初中化学的学习中,氧化还原反应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它不仅是化学反应的重要类型之一,还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许多实际应用密切相关。

首先,让我们来理解一下什么是氧化还原反应。

简单地说,氧化还原反应是一种在反应过程中,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化学反应。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存在着氧化剂和还原剂。

氧化剂在反应中能够得到电子,使其他物质被氧化,自身被还原;而还原剂则会失去电子,使自身被氧化,其他物质被还原。

比如说,铜和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铜这个反应。

铜的化合价从 0 价升高到了+2 价,失去了电子,发生了氧化反应,所以铜在这里是还原剂。

而氧气的化合价从0 价降低到了-2 价,得到了电子,发生了还原反应,氧气就是氧化剂。

那么,如何判断一个反应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呢?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观察元素的化合价是否发生了变化。

如果有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发生了改变,那么这个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反之,如果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变化,那它就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比如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氢元素的化合价从 0 价升高到了+1 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从 0 价降低到了-2 价,这显然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

再比如碳酸钙在高温下分解为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在这个反应中,各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它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比如金属的冶炼,像炼铁,就是利用一氧化碳将铁矿石中的氧化铁还原为铁单质。

在电池中,也发生着氧化还原反应,通过化学反应实现了电能的转化和储存。

接下来,我们深入探讨一下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从还原剂转移到氧化剂。

这种电子的转移导致了元素化合价的升降。

例如,在锌和稀硫酸的反应中,锌原子失去了两个电子变成了锌离子,这两个电子转移给了氢离子,使其变成了氢气。

这里的电子转移就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对于我们学习化学也非常重要。

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及口诀

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及口诀

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及口诀
一、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
氧化还原反应啊,就是那种在反应过程中有电子转移的反应呢。

这里的电子转移包括电子的得失或者电子对的偏移哦。

比如说,在铜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这个反应里,铜原子失去电子变成铜离子,氧原子得到电子变成氧离子,这就是典型的氧化还原反应啦。

再比如说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氢原子和氯原子之间是共用电子对的,但是在反应的时候电子对会偏向氯原子,这也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呢。

二、氧化还原反应中的一些概念
1. 氧化剂和还原剂
氧化剂就是在反应中得到电子的物质,它能让别的物质氧化,自己却被还原了呢。

就像氧气在很多反应里都是氧化剂,因为它老是爱得电子。

还原剂呢,刚好相反,是在反应中失去电子的物质,它让别的物质还原,自己被氧化了。

像金属单质一般都是还原剂,因为它们很容易失去电子。

2. 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
氧化产物就是还原剂被氧化后得到的产物,还原产物就是氧化剂被还原后得到的产物。

还是拿铜和氧气反应来说,氧化铜就是氧化产物,因为铜被氧化了;这里没有特别明显的还原产物,不过在别的反应里就很容易区分啦。

三、氧化还原反应的口诀
1. “升失氧,降得还,若说剂,正相反”
这个口诀超级好用哦。

“升失氧”就是说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降得还”就是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若说剂,正相反”的意思是,如果说氧化剂和还原剂的话,那就是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啦。

2. “失电子者被氧化,得电子者被还原”
这个口诀简单直白,直接告诉你判断氧化还原反应中物质被氧化还是被还原的关键就是看电子的得失情况呢。

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整理及习题

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整理及习题

氧化还原反应定义:元素化合价有变化(或有电子转移)的反应。

本质(实质):有电子的转移(得失或偏移) 特点(标志):有化合价的升降氧化剂:降得还 还原剂:升失氧注意:可通过联想记忆法来记大家都知道:在氧化还原反应中O 2作氧化剂,化合价是降低的。

由此便可推知所有氧化剂都是化合价降低的,反过来还原剂化合价是升高的。

注意:①所含元素化合价既有升高又有降低的反应物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例:2KClO 3 = 2KCl + 3O 2↑ KClO 3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l 2 + H 2O = HCl + HClO Cl 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②所含元素既有化合价降低得来的又有化合价升高得来的的生成物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例:2Fe 3+ + Fe = 3Fe 2+ Fe 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2FeCl 2 + Cl 2 = 2FeCl 3 FeCl 3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基本反应类型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 置换反应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 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判断:①氧化还原反应中一定有一种物质被氧化,另一种物质被还原。

②氧化还原反应中一定有一种元素化合价升高,另一种元素化合价降低。

③有单质参加的化学反应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④有单质生成的化学反应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一.双线桥和单线桥 1.双线桥法:表示同种元素在反应前后得失电子的情况。

+ 氧化产物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①同种元素间建桥,标出“得到”或“失去”字样以及得失电子数目;②箭头从反应物出发,指向生成物;③箭头方向不代表电子转移方向,只代表电子转移前后变化。

22O 2H22 + 2H2O失2×e- 失2×2e-22O失1e-2.单线桥法:①反应物间建桥,不标“得到”或“失去”字样;②箭头从失去电子元素(升高)出发,指向得到电子(降低)的元素。

化学氧化还原反应归纳总结

化学氧化还原反应归纳总结
解释: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得到氧化产物;化合价降低,得 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得到还原产物。如果谈氧化剂还原性的话,那么就反过 来,得到氧化产物的对应的是还原性,得到还原产物的对应的是氧化剂。
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的转移表示方法——双线桥法 双线桥法
注意事项: (1)箭头必须由反应物指向生成物,且两端对准同种元素。 (2)箭头方向不代表电子转移方向,仅表示电子转移前后的变化。 (3)在“桥”上标明电子的“得”与“失”,得(或失)电子数=元素化合价变化数 ×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原子数,且得失电子总数应相等。
又有还原性,如 ( Fe2+、S、Cl2)。
应用于判断元素或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
3.强弱律:强氧化性的氧化剂跟强还原性的还原性反应,生成弱还原性的还原 产物和弱氧化性的氧化产物。
氧化剂 + 还原性 = 还原产物+氧化产物




强氧化性 强还原性 弱还原性 弱氧化性
应用于在适宜条件下,用氧化性强的物质制备氧化性弱的物质;用还原性强 的物质制备还原性弱的物质;用于比较物质间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

中失电子被氧化,而不是失电子被还原。
答案:A
1.守恒律:对于一个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升高总数与降低总数相等; 还原性失电子总数与氧化剂得电子总数相等;反应前后电荷总数相等(离子 反应)。
应用于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
2.价态律:元素处于最高价,只有氧化性(如Fe3+、KMnO4中
等);元素
处于最低价,只有还原性(如S2-、I-等);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
【例1】 (2009·福建理综,6)下列类型的反应,一定发生电子转移的是(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2024年中考化学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讲解

2024年中考化学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讲解

2024年中考化学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讲解在化学的世界里,氧化还原反应就像是一场电子的“旅行”,它们在不同的物质之间转移,带来了物质性质的变化和各种奇妙的化学现象。

对于即将参加 2024 年中考的同学们来说,理解和掌握氧化还原反应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咱们来聊聊什么是氧化还原反应。

简单地说,氧化还原反应就是在化学反应中,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

这里的化合价就像是元素的“身份证号码”,它的变化反映了元素在反应中的得失电子情况。

比如说,氢气(H₂)和氧气(O₂)反应生成水(H₂O),这个反应就是一个典型的氧化还原反应。

在氢气中,氢元素的化合价是0 价,在水中氢元素的化合价变成了+1 价,这说明氢原子失去了电子,发生了氧化反应;而氧气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是 0 价,在水中氧元素的化合价变成了-2 价,这表明氧原子得到了电子,发生了还原反应。

那怎么判断一个反应是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呢?其实很简单,只要看看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有没有变化就行。

如果有变化,那就是氧化还原反应;如果没有变化,那就不是。

氧化还原反应有一些重要的概念,咱们得搞清楚。

比如氧化剂和还原剂。

氧化剂在反应中是得到电子的物质,它会使其他物质发生氧化反应,自己则被还原;还原剂则是失去电子的物质,它会使其他物质发生还原反应,自己被氧化。

再比如说氧化性和还原性。

氧化性是指物质得到电子的能力,氧化性强的物质容易得到电子;还原性则是指物质失去电子的能力,还原性强的物质容易失去电子。

氧化还原反应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

比如金属的腐蚀,铁生锈就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电池的工作原理也是基于氧化还原反应,通过化学反应实现电能的转化。

在中考中,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考点有不少。

其中,要求同学们能够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判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从而确定是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还会考查氧化剂、还原剂的判断,以及氧化性、还原性的比较。

为了更好地应对中考中的氧化还原反应相关题目,同学们要多做一些练习题,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氧化还原反应考点
考点4.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及有关计算 1.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平 (1)配平三原则:①电子守恒②质量守恒③电荷守恒。 (2)配平要点(口诀): 一标化合价,二看价变化;(第一步) 三求升降数,数字相交叉;(第二步) 再查其他物,配平靠观察;(第三步) 系数有分母,最后消去它。(第四步) 2.氧化还原方程式的有关计算
2 氧化还原反应考点
考点3.氧化还原规律 1.得失电子守恒规律 2.归中规律 3.先后规律 4.价态规律
考试中涉及氧化还原的题目,其中大多要利用得失电子守恒规律。如:判 断氧化产物或还原产物,求某元素反应前后的化合价,配平氧化还原方程 式等。所以,看到此类题目,注意用该规律,总之一句话: 哪儿有氧(化)还(原 )反应,哪儿有得失(电子)守恒。
2 氧化还原反应考点
考点2. 4.据“三表”判断 (1)根据元素周期表判断 (2)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判断 (3)根据非金属活动顺序表判断 5.依据“两池”判断 (1)两种不同的金属构成原电池的两极。负极金属是电子流出的极,正极金 属是电子流入的极。其还原性:正极<负极。 (2)用惰性电极电解混合溶液时,在阴极先放电的阳离子氧化性较强,在阳 极先放电的阴离子还原性较强。 6.依据“三度”判断(“三度”即浓度、温度、酸碱度)
教研的结束就是行动的 开始!
方法点击 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是高考的重点也是高考的难点,做这种类型 的题时,要抓住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和特征;得失电子守恒,即得失电子 总数相等或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
3 高考真题解析
(2016年全国2卷) 10. 某班同学用如下实验探究Fe2+、Fe3+的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取一定量氯化铁、氯化亚铁固体,均配制成0.1mol/L的溶液.在FeCl2溶液中需加入少量铁屑,其目的 是. (2)甲组同学取2mLFeCl2溶液.加入几滴氯水,再加入1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说明Cl2可将Fe2+氧化.FeCl2 溶液与氯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乙组同学认为甲组的实验不够严谨,该组同学在2mLFeCl2溶液中CN溶液,溶液变红,煤油的作用是 . (4)丙组同学取10mL0.1mol/LKI溶液,加入6mL0.1mol/LFeCl3溶液混合.分别取2mL此溶液于3 支试管中进行如 下实验: ①第一支试管中加入1mLCCl4充分振荡、静置,CCl4层呈紫色; ②第二只试管中加入1滴K3[Fe(CN)6]溶液,生成蓝色沉淀; ③第三支试管中加入1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 实验②检验的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实验①和③说明:在I﹣过量的情况下,溶液中仍含有 (填离子 符号),由此可以证明该氧化还原反应为 . (5)丁组同学向盛有H2O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几滴酸化的FeCl2溶液,溶液变成棕黄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为 ;一段时间后,溶液中有气泡出现,并放热,随后有红褐色沉淀生成.产生气泡的原因是 ;生成沉 淀的原因是 (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
氧化还原反应
目录 CONTENTS
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 氧化还原考点 高考真题解析
1 氧化还原基本概念
2 氧化还原反应考点
考点1. (1)常见的氧化剂 ①非金属单质:如Cl2、O2、Br2等。 ②含有高价态元素的化合物:浓H2SO4、HNO3、KMnO4、MnO2、KClO3、 K2Cr2O7等。 ③某些金属性较弱的高价态离子:Fe3+、Ag+、Pb4+、Cu2+等。 ④过氧化物:Na2O2、H2O2等。 (2)常见的还原剂 ①活泼金属:K、Na、Mg、Al等。 ②非金属离子及低价态化合物:S2-、H2S、I-、SO2、H2SO3、Na2SO3等。 ③低价阳离子:Fe2+、Cu+等。 ④非金属单质及其氢化物:H2、C、CO、NH3等。 方法点击 强氧化剂与强还原剂相遇时,一般都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2 氧化还原反应考点
考点2.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弱的比较规律 1.依据反应式来判断 氧化剂+还原剂 氧化产物+还原产物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口诀:比什么“性”找什么剂,“产物”之“性”小于“剂”。 2.依据反应条件来判断 当不同的氧化剂作用于同一还原剂时,如氧化产物价态相同,可依据反应 条件的难易程度来判断。 3.依据产物价态的高低来判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