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大网络新闻传播-网络新闻传播复习提纲题型版
暨大新闻学真题

2000年新闻学试题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1996年至今,我国共组建了()个报也集团,其中,最新组建的是()报业集团。
2.范长江提出,新闻就是()。
3.新闻5w就是指新闻事实应包括()、()、()、()、()五个基本要素。
(可用中文填写)4.()是当前妨碍新闻职业道德建设的最突出的问题。
5.新闻价值的要素(特殊要素)包括()、()、()、()和()。
6.我国新闻工作基本原则的核心是()原则。
7.广义的信息可分为()信息、()信息、()信息三个层次。
8.象征符号的功能指()之间没有自然的、必然的联系。
9.被称为“第四媒介”的是()。
二、选择题(从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将其序号填入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10分)1.近年来发展最快的报纸类型是()。
a.晚报b.文化娱乐报c.都市报d.晨报2.舆论监督和新闻自由有着()a.直接联系b.间接联系c.没有联系d.联系不紧密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新闻传媒影响最大的是促进了它们的()。
a.新闻策划b.扩版增张c.引进人才d.经营管理4.对传播学集大成者的美国学者是()a.拉斯韦尔b.施拉姆c.霍夫兰d.拉扎斯菲尔德5.加拿大学者麦克卢汉认为,媒介是()a.人际传播b.口头传播c.人体器官d.讯息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新闻和宣传应当等同起来对待。
()2.“两个轮子一起转”是指报业的编务与经营管理应以同等力度运作。
()3.毛泽东认为:“搞新闻工作,要政治家办报”。
()4.“两极传播”模式源自60年代提出的有限效果论。
()5.网络传播的交互性是指以受众为中心的传播的双向交流。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5分)1.舆论导向2.新闻本源3.受众4.大众传播五、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怎样正确认识“新闻官司”增多这一社会现象?2.霍夫兰的说服(劝服)传播研究有哪些主要内容?六、案例分析题(本题10分)当面临重大的政治、经济、社会和自然时间时,如重要人事变动、经济增长或出现危机、物价调整及增设储蓄利息税、自然灾害及防灾抗灾等,新闻媒介应怎样进行报道和引导?新闻业务1.为什么写新闻要选择最佳角度?怎样选择最佳新闻角度?(10分)2.什么是人物通讯?怎样写好人物通讯?写人物通讯应处理好什么问题?(10分)3.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的关系怎样?(10分)4.新闻线索的性质是什么?(10分)5.新闻编辑的任务是什么?(10分)6.“声画的双主体构成论”与贯常的“声画关系论”有何本质差异?(20分)7.电视新闻为何拒绝节目主持人?(15分)8.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是什么样式的节目?为什么?(10分)9.广播是如何分类的?(5分)中外新闻式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1.中国史籍记载最早的新闻检查制度是()朝的()制度。
网络新闻传播复习提纲(题型版)

网络新闻传播复习提纲一、填空1. 新闻传播学一般划分为理论新闻传播学、应用新闻传播学、历史新闻传播学。
2. 1.1969年,美国国防部资助一个有关广域网络的项目,开发出一个运用包交换技术的网络,称为ARPANET3.互联网形成、发展的三个阶段:(1)略具雏形的ARPANET(1969-1986)(2)在科研教育中发展的NSFNET(1986-1992)(3)在商业化运做中飞跃的互联网阶段(1992-)4.世界上第一家报纸网络版:美国的《圣何塞信使报》。
中国第一家网络电子日报:《中国贸易报》5.新闻价值的要素及各要素的含义:时新性、重要性、接近性、显著性、趣味性6.新闻与宣传的区别:传播职能、出发点、归宿点传播方式均不同7.网络新闻价值判断的新标准是:实时性、重要性、趣味性、实用性。
8.记者使用互联网的主要方式有三种:信息获取型、人际联络型、信息获取与人际联络结合型9.新闻工作者需要经常访问的网站:权威传媒网站、商业综合门户网站、与自己的报道领域有关的网站一些政府和机构网站10.搜索引擎的种类:严格意义上的搜索引擎、目录索引引擎、元搜索引擎我国新闻工作者常用的一些搜索引擎:Google搜索、百度、雅虎中国、新浪网搜索引擎、搜狐、网易搜索、天网中英文搜索11.新闻工作者常用的数据库:文献摘要数据库、书籍与名录数据库、法规与政府文件数据库、人物查询与公众记录数据库我国的数据库存在问题:资源缺乏保证,更新频率低,服务范围窄。
12. 电子邮件采访的局限性:互动性较差、采访的真实性难以把握、安全性较差13.网络寻呼机即ICQ,以及由此衍生的OICQ,CICQ,PICQ等。
网络寻呼机的功能:在线提醒、网上闲聊、发送消息13.网络BBS的分类(六种):校园BBS,商业产品BBS,小型局域BBS,兴趣BBS,商业网站BBS,网络新闻媒体建立的BBS14.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将人类处理的信息分为五种形式:视觉、听觉、符号、语义、行为15. 新闻报道策划的要求:创新性、动态程序和稳定性、适应性与反馈性16. 新闻的筛选:标准是新闻的真实性、新鲜性、全面性与平衡性二、名词解释1. 网络新闻传播就是以互联网作为媒介而开展的新闻传播活动。
新闻学-网络传播复习题

1、网络广告144:是指在网络上做的广告,利用网站上的广告横幅、文本链接、多媒体的方法,在互联网刊登或发布广告,通过网络传递到互联网用户的一种高科技广告运作方式。
与传统的四大传播媒体(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相比,网络广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作为新兴媒体,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看好。
2、网络传播48:人类利用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技术进行的数字化信息传播。
网络传播得以实现的物质基础是通信网络、广播电视网络和计算机网络,它提供的是双向互动的多媒体信息的交流、传播和共享的平台。
网络传播与传统的通信网络和大众传媒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它除了提供一个通信和传播的渠道以外,还提供了一个公共空间。
在这样一个虚拟的空间里,人类的各种传播得到了融合。
3、媒介即讯息251:是麦克卢汉提出的一个重要论点。
他认为,某种新的媒介一旦出现,无论其内容如何,媒介本身就会改变人们的思考方式和行为方式。
因此,Web2.0作为新的网络媒介技术,本身就是一种讯息,它带来的不仅是信息传播方式的变革,也是人们生活方式和组织方式的变革。
4、《后工业社会的来临》5:是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的代表作,源于1959年他在奥地利的一次学术会议上首先提出的“后工业社会”的概念。
该书预测了发达国家的社会结构的变化以及工业社会的未来发展趋势。
他认为,在后工业社会,人们的活动都与信息的搜集、传递、过滤和使用有关。
信息将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知识将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
(事实上,他所提出的“后工业社会”的发展,就是信息产业兴起和传统产业信息化的过程,以知识为基础的信息革命正是后工业社会来临的突出标志。
)(作者内容影响)5、网络舆论187:是指相当业务数量的个人、群体或组织在网络上形成并通过网络传播的对共同关心的公共事务表达的倾向一致的议论。
作为社会舆论的一种形态,除了具有一般舆论的共性以外,还有自已的特殊性。
这些特殊性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网络传播的特性决定的。
暨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考研真题

暨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考研真题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暨南大学学硕:新闻传播史论一、名词解释(选做4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多选不给分)1.《新闻学大意》2.舰队街3.舆论反转4.首因效应5.网络直播6.长尾理论二、简答题(选做3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多选不给分)1.简述近代中国民营报纸的活动内容及意义/贡献2.简述大众传播的社会整合功能3.简述受众传播的伦理与边界4.简述电视新闻节目的组成部分/要素5.简述品牌命名的市场化运作三、论述题(选做2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多选不给分)1.论述延安时期共产党办报/新闻活动的优良传统2.请结合实际,论述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的原则3.论述电视作品如何展现中国传统文化基因4.论述互联网广告存在的伦理问题及解决四、分析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题干给出了一段米歇尔·福柯关于话语权力的话,结合题干分析建立/增强国际话语权的意义。
2.题干给出了有关人民日报/人民网对今日头条新闻APP算法推荐的评论/批评,围绕题干结合新闻传播学理论分析人工智能技术的影响。
学硕:新闻传播实务一、名词解释(选做4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多选不给分)1.新新闻主义2.标题党3.视觉采访4.结构性段落5.植入性广告6.场景营销二、简答题(选做3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多选不给分)1.简述新闻语言和文学语言的差异2.简述解释性报道选题的现实意义/依据3.简述优秀新闻评论为什么要“思想有高度,内容有厚度,语言有力度,理性有深度”4.简述媒介融合背景下网络视频新闻的发展特点5.简述广告文案写作如何把握消费者心理三、论述题(选做2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多选不给分)1.受众的阅读方式和习惯发生变化,请论述如何加强新闻报道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可读性2.试论述80年代以来新闻图片认识以及使用的变化,并说明原因3.试论述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新闻应如何应对4.就双十一热潮论述“传播即营销”的现实意义四、实务题(选做1小题,每小题50分,共50分,多选不给分)1.新闻实务题以《南方日报》编辑部口吻做一个有关改革开放40周年的专题策划(600字),并就策划主题写一篇评论/编辑部文章(600字)2.广告实务题广告策划“以德树人”一分钟公益广告策划(创意阐述+脚本写作)专硕:34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一、名词解释(选做4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多选不给分)1.显性采访2.新闻角度3.稿件配置4.谈话性评论5.对比蒙太奇P理论二、简答题(选做3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多选不给分)1.简答新媒体环境下新闻写作要突出哪些特点2.简述新闻报道中常见的逻辑错误3.简述新闻稿件编辑把关的流程和意义4.简述新闻发言人为什么要真实准确又讲求策略5.简述公益广告的要求三、论述题(选做2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多选不给分)1.新闻报道的活力在于发现,试结合案例说明记者/新闻工作者如何提升新闻发现力2.试举例说明如何增强新闻评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3.试举例说明新媒体语境下突发事件媒体沟通的新特点和新路径4.论述广告代理制对于广告业的影响/意义四、实务题(选做1小题,每小题50分,共50分,多选不给分)1.新闻实务题题干给出环保部10月份一次例行新闻发布会的材料,讲的是京津冀环保局(厅)局(厅)长出席答记者问,主要围绕煤炭污染治理的问题。
暨大新闻实务考试真题整理

暨大实务真题整理新闻采访新闻记者新闻记者的素质与成名(2007简答)新闻职业道德(2007)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2005论述)新闻发现力学硕新闻鼻(2014,2011)如何培养新闻敏感(2010简答)MJC新闻敏感(2016,2011)新闻报道的活力在于发现,世界和案例说明记者/新闻工作者如何提高新闻发现力(2018论述)新闻鼻(2014)新闻发现力(2012)新闻来源学硕新闻线索(2011)MJC再生性新闻线索(2019)新闻点(2017)新闻线索(2013)新闻采访策划如何做好新闻采访的策划和采访(2014简答)新闻采访准备学硕采访准备(2019)采访路线(2004,2009,2010)新闻采访应该收集哪些新闻材料(2004)采访环节(2003)新闻记者应坚持怎样的采访路线(2002论述)MJC如何做好新闻采访的策划与准备(2014简答)新闻采访的基本方法(2011简答)新闻采访类型学硕视觉采访(2018)钓鱼式采访(2017)观察采访(2013,2008)交叉采访(2012)隐形采访有哪些利弊(2007简答)现场观察(2005)现场观察内容(2003简答)集体采访(2002)MJC显性采访(2018)采访提问方式学硕闭合式提问(2016,2015)MJC闭合式提问(2018,2015)采访记录采访札记(2006)新闻采访的真实性内容和保真(2005)新媒体语境学硕简述新媒体环境下新闻采访的原则及变化(2014论述)MJC新媒体时代记者的基本功(2018简答)为什么说新闻采访是一门倾听的艺术(2017简答)为什么说新闻工作者“在路上才有时代,在基层心理才有群众,在现场才有感动”,结合案例阐述之(2017论述)新闻角度(2018)简述新媒体环境下新闻采访的原则及变化(2014论述)新闻媒体和记者走基层的必要性(2013)现场报道有何特点和要求(2012简答)结合具体的案例,谈谈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原则(2011论述)新闻写作第一章 消息概论用事实说话(2011)新闻语言和文学语言的差异(2018简答)新闻语言特点(2003简答)第二章 消息的构成要素:标题和导语学硕标题党(2018)简述新闻报道中引语的使用规范(2016简答)。
网络传播考试要点

1冯·诺依曼结构(1)使用单一的处理部件来完成计算、存储以及通信的工作;(2)存储单元是定长的线性组织;(3)存储空间的单元是直接寻址的;(4)使用机器语言,指令通过操作码来完成简单的操作;(5)对计算进行集中的顺序控制。
2到目前为止,计算机的发展已经经过了四代,分别是哪四代,便分析其变与区别。
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1946~1958)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1959~1964)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1965~1970)第四代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1971至今)人工智能计算机3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及其组成结构定义:简单地说就是将各自独立的计算机处理节点通过线路连接成为计算机系统。
节点之间可以通信,可以交流信息。
网络将分散在各地的信息系统联结起来,做到跨越时空的资源(包括人、计算机、信息)共享。
计算机信息网络的组成:通信设施、计算机(或计算机网络)、数据资料和人这些个体组成。
4每种计算机网络中都有大量的软件、硬件,名称也各不相同,但是任何一个网络必须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至少两台分离的计算机;能保持计算机之间进行接触的通道;保证计算机之间相互通信的规则。
5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构成:网络通信系统网络操作系统网络应用系统6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基本功能资源共享功能通信功能协同功能网络服务文件服务打印服务电子邮件服务信息发布服务网络通信服务Internet服务网络管理服务7计算机信息网络的分类:局域网(LAN, Local Area Network)都市网(MAN, Metropolitan Network)广域网(WAN, Wide Area Network)8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84年公布了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OSI/RM: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 Reference Model),这一模型解决了不同计算机系统和不同网络之间的兼容和相互连接问题,目前已被公认为计算机网络互联的基本结构模型。
网络新闻传播学复习提纲

◆传播科技的影响⏹传播科技的威力可轻易地将个人意识变成群体意识⏹信息由于传播技术及存储技术而成为资讯,形成资讯市场⏹传播模式回归到追求双向互动式的人性本能立即反应状态◆我们的主要武器是“所有市民都是记者”,我们要组成“新闻游击队”的新闻联盟,展开第二次NGO(News Guerrilla Organization)运动。
◆我们的主要战术有三:一、打破当记者的门槛;二、打破新闻稿的写作格式;三、打破媒体之间的障碍。
◆网络新媒介对新闻传播的影响⏹对传统媒体实务的冲击,媒体从业者的社会角色、工作手段和业务运作方式及素质要求发生了并将继续发生着巨大变化。
⏹对传统传播学理论的改造,包括传播学总体框架的调整、传播分类的变化、基本概念的重新界定、传播模式的创新,以及原有理论的修正。
网络传播◆(一)媒介特征⏹数字化◆即把模拟信号经过取样、量化和编码后,转化为“0”“1”数字所组合的信号◆模拟信号是连续变化的电磁波◆离散的数字0,1的不同排列组合⏹多媒体◆把文字、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各种表现形式组合起来,统一于数字信号,并能同时展示再现。
◆在看“电视”时你随时可以“翻开”“电视”里的“报纸”,在读“报纸”时你又随时可以“摁亮”“报纸”中的“电视”◆可视化,图形化的影响不可小觑⏹开放性◆网络可以进行各种类型的信息服务,这些信息可以来自各种类型的提供者,可以给各种类型的用户使用,可以经过各种类型的网络服务机构,而且,这种连接是没有障碍的(理论上)。
◆无远弗界(二)传播特征⏹双向互动反馈的即时性传受身份的双重性⏹小众化分众化传播个人化传播⏹信息存储与提取的便利性(三)媒介功能⏹传承并发展了传统媒体的四大功能环境监测决策参与文化传承与教育娱乐功能⏹融合并拓展了人际传播的功能⏹穿越时空的交流与分享⏹“面对面”的交流⏹跨越传统人际范围的交往⏹“网缘关系”、“人脉”,“虚胜于实”⏹心理需求的极度释放⏹“虐猫女”,各类门……暴力倾向;窥视欲……网络传播的典型形式网站传播网络社区传播即时通信社交网络传播维基传播We media时代专业新闻的存在必要⏹参与传播人数的增加,并不意味着对信息需求的充分满足⏹非专业人员参与网络传播,会导致信息的复杂化⏹专业大众传媒作为一种产业,是国民经济的一部分,其存在是经济有效运行的需要We media时代专业新闻的生存法则⏹作新闻传播的主导者⏹作新闻专业水准的标杆⏹作信息海洋的导航者⏹作社会环境的主要监测者⏹作产业的重要支柱⏹作专业又不单纯的新闻人受众如何参与新闻生产?启动性生产资源性生产扩散性生产互动性生产提升性生产中国网民多集中在城镇,以10-39岁的学生群体为大多数、男性略占优势、中学学历、低收入的群体中受众的一般心理特征:认知心理好奇心理从众心理表现心理移情心理攻击心理网络作为大众传播平台时的受众心理信息寻求心理参与心理好奇心理网络作为人际传播平台时的受众心理寻求被认同的心理渴望交流的心理代入/补偿的心理逃避的心理网民个体行为的一般特征个性化(表达方式、表达内容、行为方式)自由性【空间上的全球化(穿越性)、时间上的高速性(比特没有重量、体积,能以光速传播。
网络传播学资料复习大纲(1)

网络传播学资料复习大纲1、1974年文特.瑟夫和鲍勃.坎提出了TCP协议和IP协议,1983年被认定为网络的标准协议,也被认为是全球互联网正式诞生的标志2、蒂姆.伯纳斯.李在1989年提出的WWW(World Wide Web——万维网)的技术构想,从根本上为互联网成为一种传播媒介奠定了基础,这也可以看做是互联网技术发展的第二次变革3、网页制作的基础技术SGML、HTML与XML6、新一代的电子报纸诞生于2001年,一家名为Der Standard的德国报纸在这一年的4月12日发行了它的电子版报纸,同年10月,美国的《纽约时报》也推出了自己的电子化版本7、台湾地区飞行网创办的《爱美丽Me》是第一家发行量过100万的数字化女性杂志8、南方网开发的电子杂志《WOW!ZINE.物志》正式创刊,成为中国第一家由主流媒体集团创办的电子杂志;《财经时报》创办的中国首家财经电子杂志《财经文画》10、BBS是一种多对多的交流的服务形式11、搜索引擎的基本形式有两种,即网络蜘蛛型搜索引擎(简称搜索引擎)!!谷歌、百度!!和基于人工分类目录的搜索引擎(简称分类目录)!!雅虎!!。
12、BT下载是P2P技术的一种应用方式,是互联网上一种新型的信息传输方式13、博客,在台湾译为“部落格”。
14、维客的原名为wiki(也译为维基),据说wiki一词来源于夏威夷语的“wee kee wee kee”原意为“快点快点”,它是一种新技术,也是一种超文本系统。
维客的概念兴起于1995年,当时在PUCC工作的沃德.坎安宁开发了一个叫“波特兰模式知识库”的工具15、维基百科(Wikipedia)的最初构想是由拉里.格桑提出的,2002年维基词典(Wiktionary)正式启动,它的宗旨是建立一个包含了所有语言的词典16、社会化书签:也称为网络书签,也有人称为“网摘”等,它是子2004年起网络中出现的一种新的内容标引方法17、网络传播的具体形式有网站传播、社区传播、即使通信传播、博客传播等;网络媒介中的传播既可以是“点对面”的,也可以是“点对点”、“点对面”的,可以是一级传播,也可以是多级传播,也可以是同步传播,也可以是异步传播22、网络中人际传播的方式:电子邮件、聊天、博客、网络游戏23、从聊天的方式看,网络聊天包括文字聊天、语音聊天、视频聊天24、QQ与MSN在中国是两种主要的即时通信工具25、文字交流仍是网络人际传播中的主要手段26、“可匿名性”使个体在网络中的表现与物理世界的表现大相径庭27、“营销式病毒”为我们认识即时通信等工具所构建的人际传播网络提供启发28、德国社会学家L.威瑟依据组织性的强弱将群体分成组织群体和非组织群体29、依据群体成员间关系的亲密程度划分为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依据群体的正规化程度及成员间的互动关系来划分,可分为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依据成员对群体的心理归属来分,可分为内群体和外群体;依据成员的身份归属来分,可分为所属群体和参照群体;依据群体内人际关系发生的缘由及性质分为群体群体、地缘群体与业缘群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新闻传播复习提纲一、填空1. 新闻传播学一般划分为理论新闻传播学、应用新闻传播学、历史新闻传播学。
2. 1.1969年,美国国防部资助一个有关广域网络的项目,开发出一个运用包交换技术的网络,称为ARPANET3.互联网形成、发展的三个阶段:(1)略具雏形的ARPANET(1969-1986)(2)在科研教育中发展的NSFNET(1986-1992)(3)在商业化运做中飞跃的互联网阶段(1992-)4.世界上第一家报纸网络版:美国的《圣何塞信使报》。
中国第一家网络电子日报:《中国贸易报》5.新闻价值的要素及各要素的含义:时新性、重要性、接近性、显著性、趣味性6.新闻与宣传的区别:传播职能、出发点、归宿点传播方式均不同7.网络新闻价值判断的新标准是:实时性、重要性、趣味性、实用性。
8.记者使用互联网的主要方式有三种:信息获取型、人际联络型、信息获取与人际联络结合型9.新闻工作者需要经常访问的网站:权威传媒网站、商业综合门户网站、与自己的报道领域有关的网站一些政府和机构网站10.搜索引擎的种类:严格意义上的搜索引擎、目录索引引擎、元搜索引擎我国新闻工作者常用的一些搜索引擎:Google搜索、百度、雅虎中国、新浪网搜索引擎、搜狐、网易搜索、天网中英文搜索11.新闻工作者常用的数据库:文献摘要数据库、书籍与名录数据库、法规与政府文件数据库、人物查询与公众记录数据库我国的数据库存在问题:资源缺乏保证,更新频率低,服务范围窄。
12. 电子邮件采访的局限性:互动性较差、采访的真实性难以把握、安全性较差13.网络寻呼机即ICQ,以及由此衍生的OICQ,CICQ,PICQ等。
网络寻呼机的功能:在线提醒、网上闲聊、发送消息13.网络BBS的分类(六种):校园BBS,商业产品BBS,小型局域BBS,兴趣BBS,商业网站BBS,网络新闻媒体建立的BBS14.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将人类处理的信息分为五种形式:视觉、听觉、符号、语义、行为15. 新闻报道策划的要求:创新性、动态程序和稳定性、适应性与反馈性16. 新闻的筛选:标准是新闻的真实性、新鲜性、全面性与平衡性二、名词解释1. 网络新闻传播就是以互联网作为媒介而开展的新闻传播活动。
广义上,互联网在传播新闻和信息方面具有媒体的性质和功能,可以较笼统的称为“网络媒体”。
严格来说,网络媒体是指由报刊社、电台、电视台、通讯社等传统新闻机构创办的媒体网站和从事新闻传播的商业网站,以及其他发布新闻信息的各种网站。
2. 多媒体包括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多媒体通信技术两大领域。
这种技术可以集文字、图像、录像、动画、音响等多种媒体与一身,给用户以视、声、光、华并存的全新的视听感受。
3. 超文本包含与其他资料相链接的资料,它既能处理文本,也能处理图形和声音。
4. 分组交换将资料分成不同的部分分别传输,这些被分为相同大小的“块”的数据上都有标记,并在网络中一站一站地传递,每一站都有记录,直至到达目的地。
5. 交互性人们在信息交流系统中发送、传播和接受信息时表现为实时交互的操作方式。
6. 网络新闻通过互联网传播的新近变动和正在变动的事实的报道和评论。
网络新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网络新闻是在互联网上传播的一切新闻性信息及其评说,狭义的网络新闻是指网络媒体所传播的新闻报道及其评论。
7. 上网媒体以原子形态出现的传统媒体所设立的网站。
8.网上媒体指以比特为原生态形式出现的网站。
9. 新闻价值新闻满足受众认知客观现实变动情况的需要的属性。
10. 宣传价值新闻满足媒体宣传自己的思想观点、政治主张、权利要求等需要的属性。
11. 实时性的定义网络新闻对软新闻更加重视和突出,在价值取向的侧重点上表现为对趣味性的侧重。
12. 新闻的真实性就是指新闻工作者在报道过程中如实的描述、解释、分析新近变动的事实、使新闻报道与其反映的客观事实相符合、相一致、不可有些许的误差和歪曲。
13. 新闻的客观性原则就是指新闻记者本着客观的态度并运用客观的报道的手法来报道新近发生或变动的事实,不因为主观偏见而歪曲事实。
客观性原则的具体内涵:对事实的高度重视;将事实与言论分开;公正的报道立场;客观的报道方法14. 新闻的倾向性就是作者或新闻机构对于客观事实的态度在新闻报道中的反映,是作者或新闻机构的立场、观点、方法、兴趣的体现。
15. 电子布告栏的含义电子布告栏系统(BBS)作为一种个人与团体远程通讯手段,其出现早于因特网的正式形成,可追溯到70年代的美国。
电子布告栏系统从诞生之日起就带有十分明确的个性化的人文色彩。
作为一种远程电子通讯手段,电子布告栏系统允许一定范围内的用户方便快捷地进行信息和文件资源的共享。
16. 网络记者指为网络媒体采集新闻、报道新闻的职业新闻工作者。
网络记者的分类:(1)网络媒体自身工作人员,持有记者证(2)网络媒体自身工作人员,不持有记者证,平时主要担负编辑工作(3)在传统媒体工作的记者,为网络媒体采写稿件17.网络新闻编辑编辑通常有两种含义:(1)编辑工作(2)编辑职业(即专业人员)网络新闻编辑的定义也有两种:(1)基于网络媒体这一传播媒介充分运用网络传播手段,对网络新闻报道的内容和形式进行组织的编辑工作。
(2)在网络媒体从事新闻编辑工作的人员。
18.线性编辑方式是指记者和编辑对所采集的大量新闻素材(分别包括文字、图片、声音、影像)进行整理,从中选出新闻报道所需要并能容纳的片段,按先后顺序组合成新闻成品的工作方式。
19. 把关人含义1947年,库尔特*卢因在《群体生活的渠道》一文中提出了“把关人”的概念,认为大众传媒的决策者、编辑、记者充当着传播把关人的职能,他们居于信息网的中心,高高在上,决定着信息的采编、汇总、过滤和流向,形成了配置信息资源、控制信息传播的特权。
20. 新闻资源整合即通过分析媒体、组织及个人提供的新闻资源,运用筛选、集成、配置和深度加工等编辑方法,编辑出符合网络特点的新闻,进而增加其新闻价值。
21. 新闻策划的含义不是指策划新闻事件,而是指策划新闻传播活动,主要是指策划新闻报道,是编采人员对具体新闻事实的报道进行有创意的谋划与设计,目的是为了更好的配置与运用新闻资源,办出特色,取得最佳效益。
22. .新闻专题指对一个关注程度较高的或者持续时间较长的新闻事件进行集合式的报道。
23. 新闻评论是对新近报道的新闻或者还没有发表但具有新闻意义的事实加以评析论说的文章,具有显著的新闻时效性、现实针对性、政治方向性和群众教育性。
网络新闻评论:指在网络媒体上就某一新近发生的新闻事实,迅速、及时进行评述,阐明道理,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意见。
24. 网络传播工作者指在网络站点通过互联网进行信息传播的职业传播者。
广义的网络新闻传播队伍:指在互联网上传播新闻和信息的所有人。
狭义的网络新闻传播队伍:也叫网络新闻工作者,是专业新闻机构包括新闻网站中,在互联网平台上专门从事新闻信息的采集、处理和发布的工作人员。
25. 新闻的梳理对选定的新闻进行净化和优化处理,主要包括新闻的纠错与综合两个方面。
如何对新闻信息综合编排:首先是对同类事件的综合;其次是对某一时段新闻的综合;在此是对同一事件的综合。
26. 网络新闻传播的美学性原则网络由一定的色彩、线条、图象以及文字等要素构成具体的传播形式。
不同的要素组合,将产生不同的审美效果,编辑必须注重页面设计的美感。
三、简答题1. 网络新闻传播在整个新闻事业中的定位(一)辨证地对待网络新闻传播的优势与局限了解:从媒体技术、传播过程及其对社会的影响出发,比较互联网与传统媒体。
(见书表格)认识: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在优势和局限方面具有互补性,网络媒体自身优势与局限在一定程度上的抵消性,必然使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在互补格局中求生存求发展。
(二)在竞争与合作中发展网络新闻事业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之间,媒体网站和商业网站之间存在着优势互补,必然在合作中求发展:一体化合作、利益型合作、整合型合作、业务性合作网络新闻事业要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途径:找准网络媒体的优势、明确网络媒体的市场定位、不断创新2.新闻真实性的要求:一.必须确有其事二.对事实的描述必须真实三.对事实的分析必须符合实际3.影响网络新闻真实性的因素:一.网络新闻采访(电子邮件)影响新闻真实性二.通过互联网搜集新闻素材不能保证新闻真实性三.网络黑客对信息篡改影响新闻真实性四.不规范的网络新闻传播威胁新闻真实性4.坚持网络新闻真实性的意义:一.坚持网络新闻真实性是新闻记者职业道德的体现二.网络新闻真实性是满足网络受众新闻需求的重要保证三.网络新闻的真实性是网络媒体在竞争中获胜的根本保障5. 网络环境下凸显出来的新闻主观性或倾向性一.不可避免的新闻主观性或倾向性二.交互式的网络新闻传播有利于人们对主观意见的表达。
三.对复杂新闻事件的深度报道使一定程度的主观性信息在传播中表露6.新闻倾向性的表现方式(1)新闻选择:报还是不报、报道什么、什么时候报道、从什么角度报道……一切都是经过新闻从业人员和新闻机构的精心思考、细致安排的,都带有明显的倾向性。
(2)新闻表述:被选择出来加以报道的新闻事实,必须经过记者和媒体的加工,通过一定的语言、文字、图像表述出来,才会成为人们所感知的新闻,而如何表述就体现出明显的倾向性。
(3)编排手段,或版面语言:西方报纸常用的一些编排手法,诸如突出、平衡、淹没、抬高、抑低、夭折、隐瞒、删削、淡化等,都十分隐蔽而巧妙睇体现自己的倾向性。
(4)发表言论,或新闻评论:客观性原则的倡导者和实践者都做到了把新闻与言论分开,但并不排斥言论。
社论向来被视为报纸的灵魂。
每逢重大事件发生,新闻媒体总是旗帜鲜明地发表言论来阐明自己的立场7. 如何坚持客观性和倾向性的统一(一)大力强化新闻客观性的根基作用——只有建立在客观性基础上的倾向性,才是有说服力的。
(二)善于在客观报道中表达自己的倾向性。
(三)充分发挥新闻倾向性的主导作用。
总之,客观性与倾向性是辨证统一关系,客观性是基础,倾向性是主导。
倾向性在总体上制约着客观性,客观性又在微观上支撑着倾向性。
8. 网络新闻应如何坚持雅正性,避免煽情化(一)网络新闻工作者要发挥“把关人”的职能,把握好网络新闻价值选择的标准。
(二)处理好网络新闻中硬新闻和软新闻的关系:把握好网络新闻中硬新闻和软新闻的比例;要灵活处理硬新闻和软新闻的报道风格。
(三)网络新闻可运用高质量的深度报道来增强雅正性。
9. 网络新闻传播中怎么样做好舆论导向呢?(一)利用各种适合网络特点的编辑手段引导舆论。
运用时间和空间手段来评价新闻事件;运用稿件集合的合力指向表达编辑意图;运用多媒体形式凸显编辑意图;在网页中以特殊手段形成“强势”(二)利用言论功能来引导舆论,即网络新闻编辑可以通过撰写评论、配置评论来进行“直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