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船-寄母亲
纸船寄母亲读后感字

纸船寄母亲读后感字《纸船寄母亲读后感》冰心的《纸船——寄母亲》,这首诗用一只小小的纸船,承载了对母亲深深的思念和爱,读完让我的内心泛起层层涟漪。
诗中那一句“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总是留着——留着”,让我仿佛看到了作者小心翼翼地把每一张纸都珍藏起来的样子。
她是多么珍惜这些纸张啊,就像珍惜与母亲相处的每一刻时光。
而当她把纸叠成一只只纸船,“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我的心也跟着那一只只纸船起起伏伏。
我不禁想起了自己小时候的一些事儿。
那时候,我还在上小学,特别喜欢做手工。
有一次,学校组织了一场手工比赛,要求我们用废旧物品做出有创意的东西。
我想来想去,决定用家里的旧纸盒做一艘小船。
我找来了剪刀、胶水、彩笔,兴致勃勃地开始动手。
先把纸盒剪成船的形状,这可不容易,边边角角总是剪不整齐,急得我直跺脚。
“哎呀,这可怎么办呀!”我嘴里嘟囔着。
妈妈听到了我的抱怨,走过来轻轻拍了拍我的头说:“别着急,慢慢来,我们一起想办法。
”在妈妈的帮助下,我终于剪出了还算满意的船型。
接下来就是装饰小船啦。
我用彩笔在船上画了各种各样的图案,有蓝天白云,有花草树木,还有我和爸爸妈妈手牵手的画面。
我画得特别认真,一笔一划都饱含着我对家人的爱。
画完后,我还在船身上贴上了一些亮晶晶的贴纸,让小船看起来更加漂亮。
当我终于完成了我的小船,满心欢喜地拿给妈妈看时,妈妈竖起大拇指称赞道:“宝贝,你做得太棒了!这小船真好看!”那一刻,我觉得自己的努力都值了。
后来,我把这艘小船放在了我的书桌上,每天看着它,心里就觉得特别温暖。
就像冰心诗中的纸船一样,虽然它可能没有真的飘向远方,但它承载着我的梦想和对家人的爱。
冰心在诗中说“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我能深深感受到她对母亲的那种眷恋和无奈。
而我,通过自己制作小船的经历,也更加明白了,爱有时候不需要华丽的言语,一个小小的举动,一件亲手制作的小物件,都能传递出最真挚的情感。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拓展名篇)冰心:纸船——寄母亲

纸船——寄母亲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
原创不容易,【关注】,不迷路!
冰心
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
总是留着
留着,
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
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地叠着,
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他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
不要惊讶他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万水千山,求他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来!
【素材积累】
不要叹人生苦短,若把人一生的足迹连接起来,也是一条长长的路;若把人一生的光阴装订起来,也是一本厚厚的书。
开拓一条怎样的路,装订一本怎样的书,这是一个人生命价值与内涵的体现。
有的人的足迹云烟一样消散无痕,有的人却是一本耐读的厚书,被历史的清风轻轻翻动着,给一代又一代的人以深情的启迪与深刻的昭示。
《纸船——寄母亲》 教案

《纸船——寄母亲》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纸船——寄母亲》的主题思想,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提高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
3.培养学生通过阅读理解、感悟文本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学会借鉴课文表达情感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感悟课文,借鉴课文表达情感的方法。
三、教学准备1.课文《纸船——寄母亲》2.生字词卡片3.课件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谈谈自己与母亲之间的感情。
2.提问:你们知道作者为什么要写《纸船——寄母亲》这篇文章吗?(二)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互相学习。
3.学生分享阅读感受,教师点评、指导。
(三)课堂讲解1.教师通过课件展示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2.教师讲解生字词,帮助学生掌握字词。
3.教师分析课文结构,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
(四)课堂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哪些语句让你感受到了作者的思念之情?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指导。
(五)写作训练1.学生借鉴课文表达情感的方法,写一篇关于自己与母亲的故事。
2.学生展示作品,教师点评、指导。
2.布置作业: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五、课后反思1.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否真正理解课文的主旨?2.学生在写作训练中,能否借鉴课文表达情感的方法?3.教师在教学中,是否关注到了每一个学生的需求?六、教学反思1.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较为深入,能够体会到作者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2.学生在写作训练中,部分学生能够借鉴课文表达情感的方法,但仍有部分学生需要进一步引导。
3.在课堂讨论环节,部分学生参与度较高,但仍有部分学生较为沉默。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多地关注每一个学生的需求,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纸船——寄母亲》中的情感表达,特别是作者对母亲的深切思念。
读纸船寄母亲现代诗的读后感

读纸船寄母亲现代诗的读后感《读〈纸船——寄母亲〉有感》《纸船——寄母亲》这首诗,初读之时,就仿佛把我带到了一片充满思念与温情的海洋里。
读到“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总是留着——留着,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我感觉诗人对纸船的态度是那样的珍视。
这让我想起自己小的时候,会把一些带有特殊图案或者字迹的纸张留下来,因为那上面似乎承载着一种难以言说的情愫。
而诗人留着纸张,是为了叠成纸船,寄托对母亲深深的思念。
母亲的形象在这里虽然还没有直接描写,但透过诗人对待纸船小心翼翼的举动,我们能感受到这种思念背后母亲的重要性。
特别触动我的是“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诗人如此执着于让纸船漂到母亲那里,哪怕遇到了重重困难,就像我们在生活中为了到达目标,即使道路坎坷也永不放弃一样。
这让我联想到自己曾经为了给远在他乡的朋友送去一份亲手做的礼物,途中也遇到各种波折,但那种执着让我继续坚持。
后来我明白了,这份对纸船的执着不仅仅是一种行为,更是诗人内心深处无法排解的思念之情的外化。
没有办法直接陪伴在母亲身边,就只能通过这些小小的、看似脆弱实则充满力量的纸船去传达自己对母亲的爱。
我觉得作者想表达的是对母亲那种浓烈到无法散去的思念。
在面对着与母亲的分离,纸船成为了唯一的慰藉。
它带着诗人的心和深深的眷恋,飘向远方的母亲。
而且这首诗不仅仅是对母亲思念的书写,还能让读者意识到亲情的珍贵。
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我们常常忙于各种事情,离家人的距离或许很近,但心的距离可能在无意中变远。
这首诗就像一个警钟,提醒我们珍惜与家人的情感联系。
对了还想说,每一次重新读这首诗都会有新的感觉。
或许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对诗中的思念、对母爱的理解都会有所不同。
它就像一首永远唱不完的歌,每一个音符都可能在不同的时刻击中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纸船——寄母亲

文/冰心纸船——寄母亲我/从不肯妄弃妄弃/一张纸一张纸,总是/留着留着——留着叠成/一只一只很小很小的船儿,从舟上舟上/抛下在海海里。
有的/被天风天风吹卷到/舟舟中的窗窗里,有的被海浪海浪打湿/,沾在/船头船头上。
我仍是仍是不灰心地/每天每天地叠着,总希望/有一只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很小的白船儿,不要惊讶它它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至爱的女儿女儿含着泪泪叠的,万水千山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爱和悲哀悲哀/归去。
朗诵技巧《纸船——寄母亲》是现代诗人冰心于1923年所写的一首关于母爱的现代诗。
在留学途中,冰心面对大海,她以赤子之心,寄情于慈母。
这首诗歌以孩童的口吻,通过“叠纸船”这一活动,托物寓情,抒发对母亲的爱与思念。
通过对作者和写作背景的回顾,我们为朗诵诗歌定下整体的情感基调:欢快的、深情的。
在朗诵时,要注意发音位置不要靠后和使用胸腔共鸣,避免读出年龄感。
如果声音本身比较成熟可以将发音位置稍稍靠前,但要注意不要勒住嗓子读出“夹音”,而让听众听出做作之感。
(注:加黑为重读,“/”为断句)文/阎美伊50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根据诗意,我们将这首诗歌分为三小节,第一节是前4句,从自己折纸作船写起,充满童趣,我们在朗诵时语气要欢快,表现出孩童的烂漫。
第1句“我/从不肯妄弃/一张纸”,语速稍缓,断句要稍微断开,给听众留下一些疑问感,即作者为什么不肯妄弃一张纸?要做什么?第2句“总是/留着——留着”,前一个“留着”要稍微拖长,让人感到话未说完;第二个则要利索地结束。
“叠成/一只只很小的船儿”,注意“一只只”语速要快,不要重读,因为“很小的船儿”如果拖音去读,听起来就是“大船”了。
“从舟上/抛下在海里”,要注意语调的起伏也要像“小船”一样成抛物线的落势。
第二节是诗歌的第5-8句,第5句和第6句“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要注意做出对比,不要形成一样的句势,同时情绪要逐渐递进,到“沾在/船头上”语速稍缓,语气中带着一些失望。
24.诗两首之《纸船--寄母亲》

为什么借纸船来抒情? 在太平洋舟中无法与母亲通音信, 惟有幻想纸船能载着她的爱和悲哀 归去,又有童稚气,适合表达子女 的心态。 因为环境的变化,我们每个人 有时都会思念自己的同学、伙伴以 及长辈。每当这种思念之情难以排 遣的时候,你又是通过怎样的方式 来寄托你的思念之情的?
纸船 — —寄母亲 我/从来不肯/妄弃了/一张纸, 总是/留着——留着, 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 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 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他/到的 地方去。
纸船 — —寄母亲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 小的/白船儿, 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万水/千山, 求他/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 去。
纸冰 心Biblioteka 船------寄母亲
小小的花,
也想抬起头来, 感谢春光的爱——
……
母亲啊! 你是那春光吗?
——冰心《繁星· 一〇二》
影的 水 作 乐 冰 响童 》 有 人 心 较心 , 诗 , : 大和 冰 集 现 原 。圣 心 《 代 名 洁的繁著谢 的诗星名婉 母以》作莹 爱抒,家, 为写《,福 主纯春代建 ,真 表长
“一只一只”点出所叠 纸船的数量多,表明诗人 对母亲的思念极深。
第二节中,诗人精心叠 成的纸船抛入大海后,发生了什 么结果?
令人心碎
明知没有结果还是不灰心地叠,这 在表达自己的情感上有什么作用? 实际中是否可能,愿望能 否实现,这对诗人来说并不重 要,最重要的是,这是诗人是 否寄托思念、排解孤独、忧伤 的惟一方式,只有这样,才能 最充分地表达出诗人那种刻骨 铭心的思念之情。
冰心抒情诗《纸船―寄母亲》

冰心抒情诗《纸船―寄母亲》篇一:冰心《纸船-寄母亲》阅读答案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总是留着――留着。
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地每天的叠着,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1.文中“我”指(),“你”指(),“它”指(),“她”指()。
2.诗中的“白船儿”象征诗人对谁的思念与热爱?3.诗人所为纸船就是无法越过“万水千山”抵达母亲身边的,为何还要“不灰心每天砌着”?4.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是母亲节,世界各地都要举行隆重的庆祝活动,以颂扬母亲的伟大。
母爱是什么?1.”我”所指的就是冰心。
“你”所指的就是母亲。
“它”所指的就是小船。
“她”所指的就是女儿。
2.寓意着对作者母亲的思念与爱好。
3.因为这就是抒发了作者对母亲无穷的快乐与诚挚的思念之情。
4.母爱就鹿一首田园诗,谨严清澈,和雅温和;母爱就是一幅山水画,洗脸回去铅华雕饰,遗留下清新自然;母爱就象一首深情的歌,婉转悠扬,轻吟浅唱;母爱就是一阵和煦的风,吹起回去朔雪飞舞,增添春光无穷。
望采纳!!请不要复制我的答案!!谢谢!!篇二:冰心《纸船--递母亲》篇三: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4《纸船―寄母亲》(冀教版)纸船―递母亲教材分析:冰心的《纸船》,这首诗就是返回家乡的游子对日夜思念的母亲的深情呼唤,就是送给母亲的一曲深情的颂歌。
古今中外抒发母爱的诗作很多,这首诗却有著自己的独有之处,诗人以孩子般的善良和天真,从儿童的游戏世界中找出了一个可以倾注对母亲无穷恋念中介物―纸船。
以纸船为题,并以此进行自己的情思,托物言情,剥夺纸船特别的含义。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知诗的内容和体会作者筹钱纸船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教学中注意培养想象能力和欣赏能力,背诵冰心的《纸船―寄母亲》。
冰心抒情诗《纸船—寄母亲》

冰心抒情诗《纸船—寄母亲》篇一:冰心《纸船-寄母亲》阅读答案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总是留着——留着。
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地每天的叠着,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1.文中“我”指(),“你”指(),“它”指(),“她”指()。
2.诗中的“白船儿”象征诗人对谁的思念与热爱?3.诗人明知纸船是无法越过“万水千山”到达母亲身边的,为何还要“不灰心每天叠着”?4.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是母亲节,世界各地都要举行隆重的庆祝活动,以颂扬母亲的伟大。
母爱是什么?1.”我”指的是冰心。
“你”指的是母亲。
“它”指的是小船。
“她”指的是女儿。
2.象征着对作者母亲的思念与热爱。
3.因为这是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无限的爱与深切的思念之情。
4.母爱就象一首田园诗,幽远纯净,和雅清淡;母爱就是一幅山水画,洗去铅华雕饰,留下清新自然;母爱就象一首深情的歌,婉转悠扬,轻吟浅唱;母爱就是一阵和煦的风,吹去朔雪纷飞,带来春光无限。
望采纳!!请不要复制我的答案!!谢谢!!篇二:冰心《纸船--寄母亲》篇三:五年级语文上册:14《纸船—寄母亲》(冀教版)纸船—寄母亲教材分析:冰心的《纸船》,这首诗是离开家乡的游子对日夜思念的母亲的深情呼唤,是献给母亲的一曲深情的颂歌。
古今中外表达母爱的诗作很多,这首诗却有着自己的独特之处,诗人以孩子般的纯洁和天真,从儿童的游戏世界中找到了一个可以寄托对母亲无限恋念中介物—纸船。
以纸船为题,并以此展开自己的情思,托物言情,赋予纸船特别的含义。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诗的内容和体会作者借纸船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教学中注意培养想象能力和欣赏能力,背诵冰心的《纸船—寄母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练笔:
如果你也有一只载着梦的纸船, 你会放进怎样的梦?不妨试着做一首小 诗,把你的梦想写下来。
课下作业: 背诵《纸船—寄母亲》
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 总是/留着--留着, 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 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地/每天/叠着, 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 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讨论:
“纸船”在本诗中有什么作用?作者 为什么要借纸船来抒发自己对母亲的思念 之情?
总结归纳
纸船是一个寄托对母亲无限思念的 中介物,作者借助纸船,仿佛可以载 着自己对母亲的爱、眷恋和思念,回 到母亲身边一样。这种写作手法我们 称之为借物抒情,表达了诗人对母亲 的思念与深爱以及远离母亲的悲伤之 情。
母女情深,感人肺腑!
纸船——寄母亲
—---1999) 原名谢婉莹,现代散文家、 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 作家,她的父亲是一个思 想开明的军官,她1923年 毕业于燕京大学,同年赴 美留学。晚年被尊称“文 坛祖母”。
诗歌朗诵注意以下几点:
1、 语调:忧伤、深沉、 2、 节奏、重音、停顿 3、 语速:平缓、适中
自主学习
1、默读课文,诗歌可以分为几小节?每节各表 达了什么内容? •第一节——叠纸船; (表明自己心的虔诚) •第二节——抛纸船; (希望它能到所想的地方) •第三节——梦纸船; (作者的幻想,希望纸船能进入母亲的梦中)
合作探究
2、再次默读课文,思考:诗人对母亲的思 念与深情是否由来已久,从哪里可以看出 来? 3、你觉得课文中哪些词语和句子还能表达 出这种情感?用横线画出来批注,并和你 的朋友交流一下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