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3 仿用句式

合集下载

仿用句式、正确运用常见修辞

仿用句式、正确运用常见修辞
比喻可以使语言更加形象化、具体化,增强读者的感知力,使抽象的概念 变得易于理解。
比喻可以分为明喻、暗喻、借喻等类型,根据不同的语境和表达需求选择 合适的比喻方式。
拟人
拟人是一种修辞手法,将事物人 格化,赋予其人类的特点和情感。
通过拟人手法,可以将事物描写 得更加生动有趣,增强文章的感
染力。
在写作中,可以根据需要选择适 当的拟人方式,如把动物、植物 等非人类事物赋予人的形态、情
新闻报道的仿用句式与修辞运用
总结词
客观报道事实
VS
详细描述
新闻报道通过仿用句式和修辞手法,能够 客观地报道事实真相,保证新闻报道的真 实性和可信度。
新闻报道的仿用句式与修辞运用
总结词
突出新闻价值
详细描述
新闻报道中的仿用句式和修辞手法能够突出 新闻的价值和意义,使读者更加关注新闻事
件的发展和影响。
仿用句式的分类
句型仿用
模仿现有的句型结构,替换其中的词语或成分,形成 新的句子。
表达方式仿用
模仿现有的表达方式,通过改变词语的排列顺序或使 用近义词等方式,创造出新的表达方式。
修辞手法仿用
模仿现有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创造 出新的修辞手法。
仿用句式的应用场景
文学创作
在小说、散文、诗歌等文学作品中,通 过仿用句式来增强语言的艺术性和表现
03 在使用仿用句式和修辞时,应适度控制,保持文 章的整体风格和内容的一致性。
注意语境和受众的适应性
01
根据文章的主题、风格和受众选择合适的仿用句式和修辞 手法。
02
考虑文章语境,确保仿用句式和修辞与上下பைடு நூலகம்协调一致。
03
了解受众的文化背景和阅读习惯,以便更好地选择适合他 们的仿用句式和修辞手法。

专题13 赏析句子表达效果-2023年高考语文知识点过关

专题13  赏析句子表达效果-2023年高考语文知识点过关

第3讲 赏析句子表达效果
1 专项对点练
[答案] ①原文以“色彩”“表情”“面容”为中心词的三个 短语单独成句,有强调作用,句子也更活泼;②三个分句构成排比 句式,更整齐,更有节奏感和韵律美;③原句状语前置,使得主语 “人们”和谓语中心词“相信”靠近,使句子结构紧凑,更易于理 解句意。
谢谢观看 THANK YOU!
思维角度
分析表达效果
长句能使表达严密、精确、细腻,语意
句式 特点
贯通,气势磅礴。 短句短小精悍、生动明快、活泼有力、 长句和 节奏感强,能简明扼要地叙述事实,简 短句 洁生动地表现人物、事物的迅速变化, 表达作者(人物)紧张、激越的情绪或果
长短句结合既简 洁明快、生动活 泼,又严密周 详、细腻委婉。
第3讲 赏析句子表达效果
一、赏析句子表达效果的常见思维角度
1 专项对点练
思维角度
分析表达效果
首先找出语句中使用的修辞手法,然后结合语句分析这种修辞手
修辞 手法
法的效果、好处。如比喻句生动形象;拟人句把物人格化,富于 情趣;排比句能增强语言的气势,起突出强调的作用……不同的 修辞手法在不同的语境中所起到的作用各不相同,因此,要结合
第3讲 赏析句子表达效果
1 专项对点练
饰是使社会活跃化的色彩,是让时代生动化的表情,是让思想观念 解放的面容。服装随着文明进化被赋予了文化功能,能够附着具有 无限表达可能性的社会文明符号,是重要的文化载体。
第3讲 赏析句子表达效果
1 专项对点练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人们在生活观念解放过程中, 相信多元化的服饰是使社会活跃化、生动化的色彩与表情,是让思 想观念解放的面容。”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 更好,为什么?

仿用句式(教案)

仿用句式(教案)

仿用句式(教案)教学目标1.明确仿写的要求;2.掌握仿写的方法、步骤;3.提高仿写的能力。

教学过程考点阐释:句式的“仿用”是指在一定的语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参照题干所提供的句式,另造一个或多个句式相同、内容与上下文衔接的句子。

本能力点主要以笔答题的形式出现,一般占4分左右。

其基本要求是:明确题目要求,服从表达需要,掌握句式特点,参照所仿句式,注意内容的连贯,确保文面整洁。

教学设想。

导入:仿写是一种高级的思维创造活动,高品位的仿写,那丰富的联想与想象,深邃、睿智的思想,以及富有感染力的亮丽的辞藻会给你的语言、文章增光添彩,给人带来美的享受。

案例分析:例1:依照例句,任选一种事物,用“事物+否定+想象”的格式造一个句子。

(3分)教师的周围飘着粉笔屑,不,那不是粉笔屑,它是教师撒出的智慧的花朵。

评价例作:1.校园里有一块草地,不,那不是草地,它是莘莘学子课后休憩的绿色地毯。

2.母亲的额上刻着深深的皱纹,不,那不是皱纹,它是岁月留下的痕迹。

3.建筑工人的周围布满了灰尘,不,那不是灰尘,它是建筑工人撒出的勤劳的硕果。

4.医生的周围飘着药的气味,不,那不是药的气味,它是医生呼出的温暖的气息。

5.农民的身上淌满了汗水,不,那不是汗水,它是农民播种出的幸福的果实。

6.清洁工人的周围堆满着垃圾,不,那不是垃圾,它是清洁工人美好心灵的结晶。

7.冬天的空中飘着雪花,不,那不是雪花,它是冬姑娘捎来的问候信。

8.泰山的周围绕着云雾,不,那不是云雾,它是泰山散发的灵秀之气。

分析:1、2句陈述对象不一致(1分);3、4、5、句比喻不当(1分);6句比喻不当且句子结构不一致(0分);7、8句比喻有新意,但7句有转换主语之嫌;两句在立意、意境上有问题(1/2分)。

注意:后一个分句还要有象征意义参考:教师前方有一块黑板,不,那不是黑板,它是教师播种知识的沃土。

例2:请“O”为内容,仿照下面的示例写出一个句子。

要求每个句子都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使上下文形成排比。

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 专题升级训练 专题13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 专题升级训练 专题13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高考第二轮复习语文安徽版专题升级训练十三选用、仿用、变换句式1.根据下面的一段文字,给“拍客”下一个定义。

不超过40个字。

互联网时代出现了这样一群人,他们有社会责任感和爱心,眼界开阔,留意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从中择取社会“热点”,用手机、数码相机或数码摄像机等数码设备拍下图像或视频,用来表达对百姓生活和人文历史的理解与思考,然后以发送彩信或电子邮件的方式,上传到网络分享、传播。

他们被称做“拍客”。

成为“拍客”,不需要高超的摄影技术,妇孺皆可,老少皆宜。

2.仿照下面的句子,以“自己”为写作对象,仿用原句的修辞手法,再写两句,与原句构成排比。

自己善良才能感知世界的美好,阴谋家的世界则只是永远跳不出来的暗算的陷阱;3.仿照所给的句子,续写两句话,使语意前后连贯,构成一组排比句。

与其咒骂黑暗,不如点亮一支蜡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下面一句话改写成一个以“不少有关抗金北伐的建议”为开头的单句,可适当增减词语,但不能改变原意。

辛弃疾初来南方任职,对朝廷的怯懦和畏缩并不了解,加上宋高宗曾赞许过他的英勇行为,所以他在这一时期,曾热情洋溢地写出了不少有关抗金北伐的建议。

5.把下面这个长句改写成几个较短的句子,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连报考都有严格限制的英国伊顿公学,凭借它曾经是英国殖民地上层家庭男孩首选的地位和与众不同的高贵气质而成为一所举世闻名的私立中学。

6.仿照下面的示例,自拟一个描写对象,写一组句子,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示例相同。

晶莹的露水,即使是一滴,也会感激草尖的柔嫩,拥抱朝霞的艳丽,向往蓝天的广阔。

7.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梦想”,时代背景、生活经历不同,梦想的内容也因人而异。

请在所给课文中任选两篇,仿照横线前的语句续写两句话,与原句构成排比。

曹操《短歌行》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痛恨种族歧视的镣铐和枷锁,马丁·路德·金的梦想是自由和正义,渴盼黑人和白人平等友好相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仿用句式种类及解析

仿用句式种类及解析

仿用句式种类及解析胡波整理一、考点解析:所谓“仿用句式”就是按照题目已经给出的语句的形式,再另外写出与之相仿的句子。

只是句式仿用,文字内容不能完全一样。

仿例造句是近年来高考中出现的较新的题型,在近十年高考中就考过多次,同时,它又是难度较大的题。

这类题往往涉及语法结构、表达方式、语意连贯、风格谐调等方面。

它是有效地考查考生的分析能力、综合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好题,因此备受高考命题者的青睐。

仿用句式时充分考虑语言环境,在句子结构、句式、修辞等方面符合题干的要求。

二、解题思路:1、明确模仿内容2、找全其模仿点(找规律)语法角度;修辞角度;色彩角度;表述角度。

(仿用句式,要找全句式上的模仿点。

近年来高考考仿用句式,经常与“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结合在一起考查,仿用句式时,要同时符合修辞方面的要求。

仿用类试题往往带有很大的综合性,不只是单纯对句子结构方式的模仿,同时还会兼及内容和修辞等多方面的要求,难度自然要大大增加。

)3、确定陈述对象4、开始尝试模仿三、类型及例题解析:(一)嵌入式所写句子夹在已供材料中间,一般限定了句子表达的思维空间,要求与前后语句搭配得当,句式或前或后要相同。

如:例1、在下面横线处填入适当的语句,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

(1999年全国高考试题第27题,5分)人民共和国迎来了她五十诞辰。

五十年像一条长河,有急流也有缓流;五十年像一幅画卷,有冷色也有暖色;————,————;五十年像一部史诗,有痛苦也有欢乐。

长河永远奔流,画卷刚刚展开,——————,史诗还在续写。

我们共和国正迈着坚定的步伐,跨入新的时代!(二)续写式根据例句的内容和句式,续写一个或多个句子。

如:例1、在画线部分填上恰当的话,使分号前后内容、句式对应,修辞方法相同。

(2001年全国高考试题第26题,6分)悲观者说,希望是地平线,就算看得见,也永远走不到;乐观者说,希望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

2023年高考语文仿用、变换句式专题

2023年高考语文仿用、变换句式专题
。 学生甲:加减乘除,算不尽您付出的辛劳。
栏目导航
11
学生乙:② 。
答案:(示例一)①用黑板谱就奉献,任劳任怨 ②诗词歌赋,颂不完您播撒的爱心 (示例二)①用汗水浇灌希望,孜孜不倦 ②赤橙黄绿,画不完您多彩的人生 (示例三)①用教鞭挥洒青春,呕心沥血 ②春夏秋冬,数不完您流下的汗水 (示例四)①用双手托起未来,无怨无悔 ②琴瑟笙箫,奏不完您绚丽的乐章
栏目导航
27
答案:(示例一)不如诗歌的吟唱接近真理,因为历史只是记述个别的事实,而诗歌 能表现人类普遍的情绪和意义。
(示例二)只是记述个别的事实,因而不如能够表现人类普遍情绪和意义的诗歌的吟 唱更接近真理。
栏目导航
28
C 素能练 专题集训
1.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两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 相同。
栏目导航
24
解析:本题考查变换句式的能力。把握题干要求,把散句变成整句。首先要对散句 进行分析,抓住散句之间的联系,把分别对应的散句联系起来,形成完整的句子即可。
答案:教育需要激情,激情让教育显示出无穷的生命力;教育需要诗意,诗意让教 育洋溢着浪漫主义的情怀。追求产生激情,激情使追求的主旋律铿锵有力;追求产生诗 意,诗意使追求的调色板光彩照人。
栏目导航
9 嵌入式仿写
所写句子夹在已提供材料中间,一般限定了句子表达的思维空间,要求与前后语句 搭配得当,句式与前面或后面相同。
栏目导航
10
●即学即练 3.以下是某中学庆祝教师节文艺演出的一段主持词。仿照画线部分的句式,在空 缺处补写相应的语句。要求:句式一致,字数相等,语意相关。 学生甲:老师,您坚守一方净土,用粉笔书写忠诚,默默无闻。 学生乙:老师,你勤耕三尺讲台,①

2020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13 仿用句式 附专项习题 含解析答案

2020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13 仿用句式 附专项习题 含解析答案

专题十三仿用句式高考命题规律.多以主观题的形式考查。

仿用句式的常见题型主要有命题(话题)式、自由(开放)式、补写(续写)式和对联式。

2.选材时代感强。

所选背景材料大都贴近生活实际,更加注重人文性、实用性,关注文化内涵。

3.综合性较强。

仿写题涉及语法结构、表达方式、语意连贯、修辞运用、风格协调等许多方面,反映出考生理解、表达运用等多层级的能力要求。

命题角度仿用句式高考真题体验·对方向1.(2018全国Ⅱ卷·21)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

诸子争鸣,造纸印刷、筑长城开运河,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创造精神。

材料:奋斗团结梦想建强国谋复兴御外侮卫家国脱贫困奔小康垦田拓海开天辟地守望相助抗灾治水逐日奔月同舟共济,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奋斗精神。

同舟共济、守望相助、御外侮卫家国,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团结精神。

开天辟地、逐日奔月、建强国谋复兴,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梦想精神。

,扩展语句的能力。

答题的关键是先把后两行的词语按照“奋斗”“团结”“梦想”分组,分组正确了,解答就容易了。

每组前两个四字词语的语序可以互换。

2.(2017浙江·5)归谬法是指为反对错误观点,先假设这个观点是正确的,由此推论得出荒谬结论的论证方法。

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写一句话。

要求:符合归谬逻辑,句式基本一致,语言简洁明了。

例句:如果作品水平越高,知音越少,那么谁也不懂的东西就是世界上的绝作了。

答案示例如果语言是生产工具,能够生产出物质资料,那么夸夸其谈的人就可以是百万富翁了。

解析本题考查仿用句式的能力。

作答本题,首先要明确题干要求:①内容上“符合归谬逻辑”,归谬法是间接反驳方法之一,为了反驳某论题(或某论据),先假定它为真,然后由它推出荒谬的结论;②句式与例句“基本一致”,即为“如果……那么……”的形式;③“语言简洁明了”,字数不能太多。

最后,对照例句选择对象进行仿写。

3.(2015湖北·21)仿照示例,从下列构字部件中任选两个不同的部件,另组一个汉字,并用该字组成一个双音词,再以该词立意,写两句感想。

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练专题13选用、仿用、变换句式——仿用句式(含解析)

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练专题13选用、仿用、变换句式——仿用句式(含解析)

专题13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仿用句式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蚂蚁爬过暴雨前的树丛”,想起这句话是站在窗前,看到窗外三环路上涌动的车流。

远远地望去,那些金属的小铁盒子,在四只滚动的胶皮轮子上,像一队蚂蚁似地列队而行。

这令人想起了童年,童年最有自然特色的体验,就是在暴雨前夕,蹲在花园的树丛前,看一队蚂蚁匆匆地搬家。

当我们的孩子不能蹲下来,在树丛边看到一队蚂蚁爬过他的童年,这也许是件小得不能再小的事情了,但它是一个信号,就是我们已经成为了②“城市动物”。

我们生活在一切都经过计算机程式化了的世界中:像一架架煌煌大作,每一本书都经典,都文化,同时也都落满灰尘;___________;___________!城市用各种办法填充我们的需求甚至欲望,把我们填得满满的,以至于内心没有一个小角落放下一个③“自己”。

于是,我们被一种力量召唤,走出去,到空旷的草原、荒漠和群山间去,去像一只蚂蚁爬过暴雨前的树丛。

1.下列各句中引号的用法与选段中三处引号的用法都不相同的一句是()A.“关关雎鸠”的洲就在不远的雎鸠岛,那是黄河中唯一有人居住的洲。

B.几个“慈祥”的老板把捡来的菜叶用盐浸浸就算作工友的菜肴。

C.青菜挑子上带着一束束大白莲花骨朵出卖,在北方大概只有济南能这么“阔气”。

D.每一个爸爸的肩膀,都曾是孩子的“战场”。

2.仿照文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续写两句话,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字数上可略有不同。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顺利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三名航天员送入太空,这次任务是我国建设航天强国新的里程碑。

而这距离2003年,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天,成为我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转眼已过了18年。

______而航天梦,归根结底是科技梦,只有不断改革创新,大力发展科技,才能实现我国的强国目标,使我国真正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科技强国,要攻坚克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十三仿用句式高考命题规律.多以主观题的形式考查。

仿用句式的常见题型主要有命题(话题)式、自由(开放)式、补写(续写)式和对联式。

2.选材时代感强。

所选背景材料大都贴近生活实际,更加注重人文性、实用性,关注文化内涵。

3.综合性较强。

仿写题涉及语法结构、表达方式、语意连贯、修辞运用、风格协调等许多方面,反映出考生理解、表达运用等多层级的能力要求。

命题角度仿用句式高考真题体验·对方向1.(2018全国Ⅱ卷·21)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

诸子争鸣,造纸印刷、筑长城开运河,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创造精神。

材料:奋斗团结梦想建强国谋复兴御外侮卫家国脱贫困奔小康垦田拓海开天辟地守望相助抗灾治水逐日奔月同舟共济,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奋斗精神。

同舟共济、守望相助、御外侮卫家国,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团结精神。

开天辟地、逐日奔月、建强国谋复兴,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梦想精神。

,扩展语句的能力。

答题的关键是先把后两行的词语按照“奋斗”“团结”“梦想”分组,分组正确了,解答就容易了。

每组前两个四字词语的语序可以互换。

2.(2017浙江·5)归谬法是指为反对错误观点,先假设这个观点是正确的,由此推论得出荒谬结论的论证方法。

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写一句话。

要求:符合归谬逻辑,句式基本一致,语言简洁明了。

例句:如果作品水平越高,知音越少,那么谁也不懂的东西就是世界上的绝作了。

,能够生产出物质资料,那么夸夸其谈的人就可以是百万富翁了。

作答本题,首先要明确题干要求:①内容上“符合归谬逻辑”,归谬法是间接反驳方法之一,为了反驳某论题(或某论据),先假定它为真,然后由它推出荒谬的结论;②句式与例句“基本一致”,即为“如果……那么……”的形式;③“语言简洁明了”,字数不能太多。

最后,对照例句选择对象进行仿写。

3.(2015湖北·21)仿照示例,从下列构字部件中任选两个不同的部件,另组一个汉字,并用该字组成一个双音词,再以该词立意,写两句感想。

要求:①立意积极;②语句整齐;③不超过20字;④构字、组词不必单独列出,包含于感想之中即可。

构字部件:禾亻口日又月言构字词示例:+又→友→友善感想示例:行友善..营造温馨社会讲真诚建设美好家园日+月→明→文明)创文明..社会建和谐中国(2)(禾+日→香→书香)博览群书通晓天下事理沐浴书香..养成高尚人格,意在引导考生据此构字,如“明”“信”“和”等;依字组词,即以该字为语素组成词语,如“文明”“诚信”“和睦”等;据词造句,既考查语言运用能力,又彰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结合示例弄清题目要求,依次组字,组词,造句。

难点在造句上,要求以该词为中心,两个句子的句式整齐,尽量运用对偶。

4.(2015天津·20)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许多汉字如山、日、水、火、土、木……都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

请参照例句,任选一个字写一段话。

要求100字以内。

(7分)例:“月”字形如弯弯的月牙,“月”加“日”是“明媚”的“明”。

“月”在中华文化中总是与清纯、静谧、乡情相联系,“朗月清风”让人神清气爽,“月是故乡明”则勾起人们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

水”字形如滔滔的水流,大水叫“川”,“大江东去”,意境阔大;小水叫“溪”,“兰芽浸溪”,意境清新。

在中华文化中与水有关的字很多,这些字体现了中国人的智慧和情怀。

“海纳百川”,要人有宽广的胸襟。

,按字、词、成语、诗句的顺序进行联想,注意字数的限制。

(要点:包含文化信息;语意准确,语言通畅。

)5.(2012课标全国高考·17)依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梅花在冰天雪地的季节吐蕾,意在教导我们:学会坚强;昙花于万籁俱寂的深夜绽放,意在提醒我们:不要张扬。

桃花在生命旺盛的初夏凋零,意在教导我们:学会放下;枫叶于五彩绚烂的深秋飘落,意在提醒我们:不要逞强。

(2)山泉在崎岖险峻的石缝叮咚,意在教导我们:学会快乐;青苔于阴暗潮湿的山下翠绿,意在提醒我们:不要放弃。

,要注意拟人修辞、象征寓意、句式结构等方面。

6.(2011课标全国高考·17)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平凡是泥土,孕育着收获,只要你肯耕耘;平凡是苗圃,孕育着烂漫,只要你肯浇灌;平凡是细流,孕育着浩瀚,只要你肯积聚。

,孕育着大厦,只要你肯建造;时间是水滴,孕育着大海,只要你肯流淌;时间是绿叶,孕育着森林,只要你肯成长。

:一是句子的结构,这里要注意“……是……,……着……,只要你肯……”的句式。

二是语意,这三句话的基本语意为“平凡”中孕育着“成功”,只是它需要你用努力去争取。

三是修辞手法,这里用了比喻、排比两种修辞手法。

新题演练提能·刷高分1.(2018山东青岛一模)仿照下面的例句,再写两个句子。

要求:主旨与例句一致,句式相似。

例句:创造新陆地的,不是那滚滚的波浪,却是它底下细小的泥沙。

,不是那招摇的枝条,却是它地下潜行的根系。

“平凡与伟大、小事与伟大的事的辩证关系”,仿句也应表达这一主旨;句式上要和例句保持一致,即“……的,不是……,却是……”。

2.(2018山东德州一模)仿照句中画横线的部分,续写两个句子,要求表达简明准确,内容合理。

人生是一张填不满的纸,汉字是一部读不完的书。

中华汉字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舍”得给“予”他人,自己才能活得快乐,才能“舒”心;;上别人,超过别人“今”天努力一“点”,明天才有资格指挥别人,命“令”别人,主要目的不在于形式的相似,而在于内容,要求从汉字的结构中体现哲理,如“赶”分解为“走”和“干”,然后解释其中蕴含的哲理:不停地走,不停地干,才会赶上别人,超过别人。

3.(2018河南洛阳第一次统一考试)阅读下面的文段,仿照画线的句子,另写两句话。

要求:使用相同的推论方法,句式基本一致,每句不超过50字。

当下,随着教育和就业形势的变化,新的“读书无用论”有所抬头,一些家长认为,付出了成本毕业后还不一定有好收益,现在的大学不用上!暂不论其他方面,只因为付出了成本却暂时没有回报就能否定大学教育的价值吗?婴儿需要父母付出极大的关爱,却不能回报父母什么,难道父母就不养儿育女了吗???教育是关系长久的大事。

“风物长宜放眼量”,仅仅以短期的物质收益来考量教育的价值,未免失之狭隘!,却不能马上收获谷物,难道农民就不春种夏耘了吗相对论的创立耗费了爱因斯坦十几年的心血,却未能让他快速变现,难道爱因斯坦就放弃向未知的探索吗“读书无用论”,从内容上看,画线及仿写部分是论证“不能因为付出了成本却暂时没有回报而否定大学教育的价值”这一观点的依据;从形式上看,要使用“……(体现一种付出),却不能……(获得某种回报),难道就(放弃)……”的句式。

4.(2018福建宁德期末考试)归谬法是指为反对错误观点,先假设这个观点是正确的,由此推论得出荒谬结论的论证方法。

仿照下面的示例,另选话题,写一句话。

要求:符合归谬逻辑,句式基本一致,语言简洁明了。

例句:如果说,不上大学就没有出息,就成不了才,那么瓦特、高尔基、爱迪生、富兰克林等就都是没出息的人了!因为他们都没有上过大学。

,不是中文系毕业的,就成不了作家,那么鲁迅、周作人、沈从文、余华等都不是作家了!因为他们都不是中文系毕业的。

②如果说,不是年长的,就写不出流传久远的文学作品,那么王勃、李贺就写不出流传久远的作品了!因为王勃、李贺去世时才27岁。

“如果说……不……就……那么……因为……”的句式;内容上要符合归谬法的要求。

5.(原创)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

重整旗鼓,从头再来,哪里跌倒哪里爬起,这是正确做事不服输的精神。

材料坚持进取借力不到长城非好汉它山之石可攻玉咬定青山不放松登高而招锲而不舍逆水行舟借力打力绝不气馁定点打铁,借力打力,它山之石可攻玉,这是正确做事借力的精神。

锲而不舍,定点打铁,咬定青山不放松,这是正确做事坚持的精神。

逆水行舟,绝不气馁,不到长城非好汉,这是正确做事进取的精神。

,解答时先要对材料中的词语意思进行理解归类,然后再比对示例句子,分析其句间关系,最后参照示例作答即可。

6.(原创)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万丈高楼平地起,道出了打好基础的真谛。

材料心境复习谦逊不管风吹浪打温故可以知新虚心使人进步虚怀若谷心如止水查缺补漏不耻下问充耳不闻亡羊补牢,充耳不闻,不管风吹浪打,道出了良好心境的真谛。

查缺补漏,亡羊补牢,温故可以知新,道出了及时复习的真谛。

虚怀若谷,不耻下问,虚心使人进步,道出了谦逊好学的真谛。

,解答时先要对材料的词语意思进行理解归类,然后再比对示例句子,分析其句间关系,最后参照示例作答即可。

7.(原创)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

苏武牧羊,持节出使,臣心一片“磁针石”,告诉我们要忠于祖国。

材料担当法治出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把权力关在笼子里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弃医从文革故鼎新有法可依鞠躬尽瘁规矩方圆承前启后,鞠躬尽瘁,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告诉我们要敢于担当。

规矩方圆,有法可依,把权力关在笼子里,告诉我们要厉行法治。

承前启后,革故鼎新,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告诉我们要推陈出新。

,解答时先要对材料的词语意思进行理解归类,然后再比对示例句子,分析其句间关系,最后参照示例作答即可。

8.(原创)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

朝三暮四,见异思迁,这山望着那山高,奉劝我们做事要专心致志。

材料主见全面坚持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墙头上草顺风倒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一曝十寒人云亦云兼听则明见异思迁随波逐流偏信则暗,偏信则暗,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奉劝我们做事要注重全面。

一曝十寒,半途而废,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奉劝我们做事要贵在坚持。

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墙头上草顺风倒,奉劝我们做事应有自己的主见。

,解答时先要对材料的词语意思进行理解归类,然后再比对示例句子,分析其句间关系,最后参照示例作答即可。

9.按照下面句子特点,再另外仿写三个句子。

读李白,让我们感受到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旷世豪情;①②③“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的世事沧桑;②读杜甫,让我们领悟到了“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伟大胸怀;③读苏轼,让我们体会到了“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旷达态度。

,首先要选择确立三个古代诗人,并要分别选择相关代表性诗句,与“感受到……旷世豪情”的动宾句式保持一致。

10.互联网上的论坛是网民发表感言的地方。

现在中国教育的“文学天籁”论坛向大家征集话题“我最喜欢的课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