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七仿用变换句式和选用句式(含修辞)

合集下载

高考复习选用、仿用、变换句式(含修辞)ppt

高考复习选用、仿用、变换句式(含修辞)ppt

各式各样的句子交错使用,散而不乱,灵活多变,生动形象。
3.肯定句与否定句 肯定句是对事物作出肯定判断,否定句是对事物作出否定判断,双重否定句比 一般的肯定句语气更强烈,更肯定。 4.主动句与被动句
主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作的发出者,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作的承受者。
5.口语句式与书面语句式 口语句式结构松散,表意灵活,短句多,活泼生动,经常出现在口头表达中。 书面语句式结构严谨,多附加成分和并列成分,多用关联词,有时用文言词,表意 严谨,富有文采,沉稳。
3.变换句式 是根据既定的表达要求而变换表述形式。这里应强调的是仅改变句子的形式, 而不改变句子的内容。
总之,以上三点体现了高考对考生在句式的运用能力方面的要求。就近几年高
考试题来看,仿用句式考查的最多,其次是变换句式,选用句式出现得较少。
二、命题规律 1.题型较固定 基本上是以主观题型放在第Ⅱ卷中,重点考查动态的表达能力和实际操作能 力。 2.考查角度多变 考点题型的相对稳定与角度、设计的推陈出新相映生辉。其中仿写题目形式多 样。如:对联仿写,诗歌仿写,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的仿写都是近几年常
都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请参照例句,任选一个字写一段话。要求100字以内。 例: “月 ”字形如弯弯的月牙, “月”加 “日”是“明媚”的 “ 明”。 “ 月” 在中华文化中总是与清纯、静谧、乡情相联系,“朗月清风” 让人神清气爽,“月 是故乡明”则勾起人们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
【解析】
本题考查仿写句子的能力。作答时,要先把握例句的内容和特点,
【解析】
本题考查选用句式及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从“开阔的画面及其意
境”“ 眷恋故土的情怀 ”等语句可以看出,横线上的内容应该是《江山万里图》所 表现出来的意境。A项,诗句出自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意思是诗人对吴越十 分向往,梦到一夜便飞到月光映照下的镜湖。B项,诗句出自《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

2024年高考语文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复习

2024年高考语文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复习

一、选用句式:
1.并列句: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2.疑问句:春天来了,花儿为何如此美丽?
3.倒装句:在远方,雄浑的山峦似乎是触摸不到的。

4.比喻句:你是我的太阳,照亮我的世界。

5.感叹句:哇,这幅画真是太美了!
6.省略句:昨天下雨了,今天却是晴天。

7.插入语:他们正在快乐地玩耍,大笑,欢呼。

8.宾语从句:我想知道她是否会来参加聚会。

二、仿用句式:
1.仿用一些名人的名言:人的一生应该充满了热情和勇气。

2.仿用经典文学作品中的名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3.仿用他人的评论或观点:有人认为,生活就像一本书,每一页都值
得仔细品味。

4.仿用宋词、唐诗等古代诗歌: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5.仿用网络上流行的口号或标语:团结起来,共同为美好的未来努力!
三、变换句式:
1.改变主动语态为被动语态或反之:
主动:李雷修了一条路。

被动:一条路被李雷修了。

2.改变陈述句为疑问句或反之:
陈述:你是个好人。

疑问:你是个好人吗?
3.改变简单句为复合句或反之:
简单句:他去了超市。

复合句:他去了超市,买了一些日常用品。

4.改变从句的位置或引导词:
原句:我们要努力奋斗,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改句:要实现自己的梦想,我们要努力奋斗。

5.改变句子结构或短语:
原句:我喜欢跑步,因为它既锻炼身体又能放松心情。

改句:我因为跑步而喜欢它,它既锻炼身体又能放松心情。

专题七选用、仿用、变换句式含修辞

专题七选用、仿用、变换句式含修辞

(2)拟物。 赋予人以物的特性,把它当作物一样来描述,或把 甲事物当作乙事物来描述的一种比拟。根据被比拟对象 的属性,拟物又可分为人物拟物和事物拟物两小类。 例如:①指导员讲得真来劲儿,嘎子竖起耳朵听。(人
物拟物:以某种动物警听之态来比拟人物的聆听)
②布鲁诺的思想在自由的人民当中翱翔。(事物拟物: 以鸟自由地飞翔来比拟“布鲁诺思想”在人民中的广泛 传播)
第一部分 语言文字应用
专题七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含 修辞)
近几年全国卷几乎没有考查过选用、仿用和变换句式 (含修辞),只有 2013 年全国大纲卷考查了仿用句式,2013 年以前,仿用句式是全国卷考查的重点,几乎每年必考; 变换句式在 2011 年考查过。其他省份对本考点均有涉及。 仿写时一般涉及比喻、对偶、排比、比拟等修辞手法,句 式变换重点是长短句互换。
果。
(7)以材料、工具代事物。 以制造该事物所用的原料、材料、工具等代替事物。 例如:住房的事是笔杆子(借体)们要那样吹,与周志
允同志本人无关。 “笔杆子”(借体)是写文章的人最主要、最有代表性
的工具,用来代文人、作者、记者(本体)等。
(三)比拟 比拟指把物当作人来写,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甲 事物当作乙事物来写的修辞方式。 1.特点 有本体和拟体,拟体虽然是明确的,但一般不出现, 而只是把适用于拟体的词用在被拟体上。
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常常与语言表达连贯、得体、准 确、鲜明、生动或其他考点综合考查,涉及语法、修辞等 诸多方面。
考点突破一 掌握常见的 9 种修辞手法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是《考试说明》中明 确规定的考点。修辞不但在“语言文字运用”中显性考 查,而且在阅读和写作中隐性考查,“修辞”是学好语文 的基本素养之一,有必要对修辞进行专门系统的研究, 为同学们补上这一课。

高考语文备考 中等生百日捷进提升系列 专题07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和准确使用修辞(含解析)不分版本

高考语文备考 中等生百日捷进提升系列 专题07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和准确使用修辞(含解析)不分版本

高考语文备考中等生百日捷进提升系列专题07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和准确使用修辞(含解析)不分版本专题07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和准确使用修辞☞根底勤梳理名篇名句不离口1.在《劝学》中连用了“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等五个比喻,论证了学习的意义在于能够提高自己,改变自己,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来阐述“〞的观点。

2.孔子曰:“学而时习之〞,又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

〞荀子在《劝学》中提出“〞的观点,继承并开展了孔子对学习的认识。

3.刘禹锡诗云:“芳林新叶催新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和荀子〔作品〕中的“青,,。

〞都表达出学生可以超过老师或后人超过前人的思想。

4.荀子在《劝学》中指出:“青,,〞与韩愈的“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思想一致。

5.“,〞,通过“木〞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6.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是后天不断广泛学习改造获得的。

“金〞要锋利,需“就砺〞;人要改造成为“〞的君子,就要“〞,可见,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答案】1荀子学不可以已2学不可以已3劝学》取之于蓝而青于蓝4取之于蓝而青于蓝5 故木受绳那么直金就砺那么利6知明而行无过博学而日三省乎己易错成语勤温习35.在眼前出现一位纳西族老太太,那张脸上已有不少皱纹,一身纳西族的装束却装戴得一尘不染。

〔装戴得一尘不染,搭配不当。

〕36.他以疯狂的热情投身于政界,很快地成为外乡上的头面人物,一举而实现了衣锦还乡的世代农民的梦。

〔衣锦还乡,旧指富贵以后回到故土。

含有向乡里夸耀的意思。

此人是“外乡上的头面人物〞,无须回乡。

〕37.石景山区开办了北京第一家打工子弟学校,招收了126名新生,但这对8万多名打工子弟来说,实在是缺乏挂齿。

〔缺乏挂齿,表示不值得一提,含轻视或自谦之意。

这里是感慨数量太少,应换为“杯水车薪〞。

〕38.有德之人不会以权谋私,不会贪污受贿,虽然清贫点,但活得坦荡,没有水落石出之虑,也没有半夜敲门之惊。

2022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专题07 语言表达之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讲)

2022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专题07 语言表达之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讲)

备战2022高考一轮讲练测专题7:语言表达之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讲案)目标明讲1.了解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考纲要求及基本题型。

2.掌握选用、仿用、变换句式命题规律及答题技巧。

考点详讲◇考点一:选用句式【真题回放】1.【2022年高考浙江卷】填入下面空缺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贾母因要带着刘姥姥散闷,遂携了刘姥姥至山前树下盘桓了半晌,又说与他这是什么树,这是什么石,这是什么花。

刘姥姥一一的领会,又向贾母道:“谁知城里不但人尊贵,连雀儿也是尊贵的。

__________。

”众人不解……刘姥姥道:“那廊上金架子上站的绿毛红嘴是鹦鹉哥儿,我是认得的。

那笼子里是黑老鸹子,怎么又长出凤头来,也会说话呢。

”众人听了,又都笑将起来。

A.这雀儿到了你们这里,变得既俊有会说话了B.偏这雀儿到了你们这里,他会说话了,也变俊了C.偏这雀儿到了你们这里,他也变俊了,也会说话了D.这雀儿到了你们这里,变得既会说话又俊了2.【年高考新课标2卷】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辣,我们都不陌生,很多人无辣不欢甚至吃辣上瘾,这是因为辣椒素等辣味物质刺激舌头、口腔的神经末梢时,会在大脑中形成类似灼烧的感觉,机体就反射性地出现心跳加速、唾液及汗液分泌增多等现象,,内啡肽又促进多巴胺的分泌,多巴胺能在短时间内令人高度兴奋,带来“辣椒素快感”,慢慢地我们吃辣就上癌了。

A.大脑在这些兴奋性的刺激下把内啡肽释放出来B.内啡肽因这些兴奋性的刺激而被大脑释放出来C.这些兴奋性的刺激使大脑释放出内啡肽D.这些兴奋性的刺激使大脑把内啡肽释放出来【规律探秘】题型为客观选择题,提供一个语境,要求考生根据语境的需要来选择恰当的句式,句式的选用常常针对上下文的连贯性、内容的准确性、表达的清晰性和文字的感染力等方面进行考查,试题选材注重体现文化内涵,并贴近生活。

年高考有3套试卷单独设题考查,2022年高考只有浙江卷设题考查了选用句式,并与连贯考点相结合,体现了一种综合考查的特点。

高考选用、仿用、变换句式(修辞)

高考选用、仿用、变换句式(修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丙同学说:我喜欢有审美情趣的作品,这样的作品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15世纪开始,数学活动的中心由于资本主义的萌芽又返移欧洲,并随着资产阶级 革命中心的转移而在欧洲不同国家之间转移。文艺复兴时期,伽利略等人在天文计 算方面的成就标志着数学活动中心转移到了意大利;这个活动中心 A ; B 数学活动中心。 【名师剖析】 本题既考查了图文转换,又考查了句式变换。首先要把图表内容转换 成文字,然后把图二图三的内容按横线的提示进行句式变换。 答案 A.(这个活动中心)随着17世纪资产阶级革命转移到了英国,它的标志是牛顿 对微积分的研究及牛顿学派的学术成就;B.受18世纪大革命的影响,加上蒙日对微 分几何的贡献和蒙日学派的研究成果,法国成为(数学活动中心)。
【名师剖析】 本题考查仿写能力。仿写时注意分析甲同学的话的内容和结构。内容 上要与加点词“深刻思想”“审美情趣”相关联,结构上要与例句相同,并使整组
句子构成排比句式。
答案 启迪我们的智慧,提升我们的境界;陶冶我们的情操,净化我们的心灵。
考纲解读 考点透析 最新考题直析 应考方法盘点 专题突破通练 备考简料清点
考纲解读
考点透析
最新考题直析
应考方法盘点
专题突破通练
备考简料清点
(2010·安徽)某校开展“名著导读· 我喜爱的作品”活动,三位同学交流了
各自的看法。请仿照甲同学的表述,将乙、丙同学的发言补写完整。

2021浙江高考语文一轮培优 专题七 句式的选用、仿用和变换,常见修辞方法的正确运用(试题部分)

2021浙江高考语文一轮培优 专题七 句式的选用、仿用和变换,常见修辞方法的正确运用(试题部分)

专题七句式的选用、仿用和变换,常见修辞方法的正确运用探考情悟真题【考情探究】考纲要求阐释五年考情常考题型考点年份句式选用句式仿用句式变换修辞运用句式的选用、仿用和变换,常见修辞方法的正确运用1.句式选用:能根据特定的语言环境选用恰当的句式来更好地表情达意。

2.句式仿用:给定仿用“母句”,规定话题或情境,涉及修辞、句式、表达等内容。

3.句式变换:将所提供的句子准确变换为题干要求的句子。

4.常见的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

考试主要考查修辞特点、修辞效果。

2019主观题选择题201820175.归谬法是指为反对错误观点,先假设这个观点是正确的,由此推论得出荒谬结论的论证方法。

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写一句话。

要求:符合归谬逻辑,句式基本一致,语言简洁明了。

201620155.填入下面空缺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预测热度★★★★★★★★★★★分析解读1.浙江卷的语言文字运用题中,句式仿用题的考查频率比较高,往往有限定话题型仿写、不限定话题型仿写等形式。

以前主要针对所给语境进行句式仿写,2017年的高考题仿写考查归谬逻辑。

2.句式的选用、变换主要集中在句子重组和长短句、单复句、整散句的变换等题型上,主要是根据不同语境和要求,通过句式的选、变,更好地表达思想感情和观点。

3.修辞的考查还是以高考要求的九种修辞为主要对象,2017年高考将其糅合在扩写中,而2018年、2019年高考没有单独设题。

预计2021年有可能出现。

【真题探秘】【考点集训】1.(2019汤溪中学月考,5,4分)请你仿照《朗读者》里董卿的开场白,续写两个句子。

古往今来,有太多太多的文字,在描写着各种各样的遇见:“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这是撩动心弦的遇见“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

”这是宝玉和黛玉之间,初次见面时欢喜的遇见;;。

所以说,遇见仿佛是一种神奇的安排,它是一切的开始。

答案(示例)“幸会,今晚你好吗?”这是《罗马假日》里,安妮公主糊里糊涂的遇见“遇到你之前,我没有想过结婚,遇到你之后,我结婚没有想过和别的人。

【高考语文】高考复习选用、仿用、变换句式ppt

【高考语文】高考复习选用、仿用、变换句式ppt

借代
• • • • • • • 借相关的事物来来代替所表达的事物。 特征代本质 花白胡子如是说。 具体代抽象 枪杆子里出政权。 专有名词代泛称 我们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 部分代整体 不拿百姓的一针一线。 结果代原因 专弄文墨,为壮士捧腹 材料代本体 五十年间万事空,懒将白发对青铜
借喻和借代
• 相同点:都不出现本体,只出现喻体和借体。 • 不同点:比喻在相似,借代在相关。 • 借喻可以变换成“象”的明喻形式。 • 例 他精心培育祖国花朵。 • “花朵”与“孩子”有相似形性,没有相关 性。 • 借代不可以变换成“象”的明喻形式。 • 例 前面一群红领巾正在做游戏。 • “红领巾”代“少年儿童”二者有相关性,但 无相似性。
• 要求在规定的语境中,拟出一个恰当的比喻句,并 且与所给出的语句组成排比格式,还要注意前后呼 应。首先,在第一条横线上要写出的比喻句“五十 年 像 ……” 。 与 前 后 的 语 句 构 成 排 比 , 其 中 , “像……”是难点,因为还要在第二条横线上将其扩 展,且要用“有……也有……”的格式。难点就在于 是否具有丰富的联想和想像能力,有没有较深刻的 认识能力。第三条横线上填写的语句要与第一、二 条横线所写的内容呼应,还要与其前后语句构成排 比,这又是一个难点,但相比前面,要容易一些。 • 修辞作为一种表达手段,如果仅仅限于能够识别某 些修辞显然是不够的。《考试说明》提出“正确运 用常见的修辞方法”,着重在“运用”上考查修辞。
• 解析 :考查比喻运用。 • 一个层次高的比喻领属三个低一层的比喻,还 要组成排比的形式。 • 解答这一试题,首先要正确理解所给语例的比 喻和所表达的意义。四句话本体的中心是 “海”。“浪花”“涛声”“鱼虾、海鸥”是 “海”的局部细节或与“海”密切相联。四个 喻体的中心是“字典”,“部首”“音 序”“文字”是“字典”的组成部分,各自发 挥作用。不仅如此,四个喻体与四个本体之间 合要求。同时,还应该根 据试题的要求,“选择新的本体和喻体,意思 完整”。不满足这样的要求,也不能得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七| 仿用、变换句式和选用句式(含修辞)——形似神合,意定形变明朝的民族英雄、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于谦(1398-1457)同时是一位诗人。

他写的一首传诵不绝的七绝《石灰吟》,表达了他高尚的节操和凌云的壮志: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的《石灰吟》是七言绝句。

它的平仄要求是: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除了一定条件下的“一三五不论”外,二四六必须分明,而七(即句末的字)不在话下。

第三句如果写成“粉身碎骨全不怕”,即成仄平仄仄平仄仄,既与第二句失粘,又与第四句失对,就不能成为绝句了。

于谦是诗人,深谙诗律,所以他把“粉身碎骨”调整了一下,写成“粉骨碎身”,意思不变,而平仄合律了。

这是诗人于谦的高明之处。

引用此诗的人不可不察啊。

一、真题体验1.(2009·湖北高考)对“幸福”的理解因人而异。

请仿照示例,将下面作品中两个人物的话补写完整,表达人物对“幸福”的理解。

要求:①符合人物的思想性格;②句式相近,每句话补写的字数不超过30字。

(4分)这首诗常常被人在文章中引用,而引用时往往把第三句写成“粉身碎骨全不怕”。

引用此诗的人大概是感到成语中只有“粉身碎骨”,没有“粉骨碎身”,于是把原诗中的“粉骨碎身”改成“粉身碎骨”;或者没有认真看清原文,凭自己的直觉写成“粉身碎骨”。

这些人之所以弄错,原因在于他们不懂得古典诗的格律规范。

示例:《守财奴》中的葛朗台说:我的幸福就是金子,守住金库的钥匙,就守住了我的幸福。

(1)《项链》中的玛蒂尔德说:我的幸福就是(2)《荷花淀》中的水生说:我的幸福就是参考答案:(示例)(1)钻石项链,拥有了钻石项链,就拥有了我的幸福。

(2)家乡白洋淀,保卫了白洋淀,就保卫了我的幸福。

2.(2007·湖北高考)为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会,请以“这是一个欢乐的世界”开头,续写一段歌词。

要求每行语句不与第一段完全重复,句式基本对应,大体押韵。

(4分) 这是一个欢乐的世界。

这是一个欢乐的世界,沐浴奥运风,我们青春豪迈心连着心,手拉着手,朋友走到一起来,共着一个梦想,友谊的圣火传递千秋万代。

参考答案:(示例)(这是一个欢乐的世界)高擎五环旗,我们激情满怀。

山连着山,水连着水,大家走到一起来。

同在一个地球,文明的种子撒遍五洲四海。

二、考情分析近几年湖北高考对仿用、变换句式和选用句式(含修辞)的考查统计如下:综上分析,湖北高考仿用、变换句式和选用句式(含修辞)题特点如下:1.时代感强近几年湖北高考没有考查仿用句式、变换句式这些考点。

2009年、2007年也仅涉及仿写,未考变换句式。

“幸福观”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都是当时的热点话题,时代感强。

2.题型较为固定从全国各省市近几年的考查情况看,本考点基本上是主观题型。

无论是仿用句式还是变换句式,都是考查考生在具体语境中运用语言的能力。

3.考查综合性进一步加强从全国各省市近几年的考查情况看,本考点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常常与语言表达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或其他考点综合考查,涉及语法、修辞等诸多方面。

第1讲仿用句式仿用句式要求考生按照规定的话题(或情境),仿照给定的(或暗示的)修辞手法、句式特点,写一个或一组主旨统一、内容属同一话题的新句子。

这类试题往往涉及修辞、句式、表达、照应等内容,是近年来高考考查的重点和难点,它主要考查考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联想能力和创造能力。

仿写句子的常见题型一般分为以下五种:命题(话题)式仿写、自由(开放)式仿写、嵌入(填空)式仿写、续写式仿写、对联式仿写。

命题(话题)式仿写命题(话题)式仿写,即给出一个语言材料作为例句,以同一话题或另外提出新的命题内容(即话题),按例句格式进行仿写。

[例1](2011·四川高考)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许多文化景点或文学意象,常常会引发我们的情思。

请从下列词语中选择一个作开头,仿照例句写一句话。

要求:①体现景点或意象特征;②句式一致;③运用拟人和反问的修辞手法。

(5分)康桥边城雨巷蜀道例句:赤壁,你的雄奇伟岸,你的大气磅礴,你的壮丽多姿,不正好激荡起我心中的豪情吗?[自主尝试][解析] 仿写时,除了看题目要求外,还要看所给例句的结构特点。

仿写不仅追求“形似”,更要追求内容上的“神似”。

例句句式上运用了拟人、排比、反问的修辞手法,内容上突出了事物的特征,所以考生一定要选择自己熟悉的景点或意象来进行仿写,并使其在句式上、修辞上、风格上、语气上与例句保持一致。

[参考答案] (示例)康桥,你的明净艳丽,你的温婉灵动,你的宁静神秘,不正好唤醒了我生命的觉悟吗?[例2] (2008·宁夏、海南卷)仿照下面的示例,以“机遇”为话题,写几个比喻句,并形成排比。

(6分)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强者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是一道万丈深渊。

[自主尝试][解析] 本题把修辞和仿写结合起来考查,注意四点:内容贴切,语言通顺,形成排比,三种身份程度依次递减。

[参考答案] 机遇对于有心者是一条登天梯,对于路过者是一条捷径,对于无心者是一条死胡同。

(三个比喻恰当、形式一致且三个比喻句程度依次递减即可给满分)[解题方略] 命题(话题)式仿写题的解题方法1.审清被仿写句的句式特点,仿写句要与被仿写句句式(如例句结构、思想感情等)保持一致。

2.分析被仿写句的修辞特点,仿写句要与被仿写句所用的修辞保持一致。

3.看清题中要求仿写的话题,不要脱离要求,另立话题。

4.依据仿写话题展开联想和想象,写出形象合理的语句。

如对[例1]例句的分析:(1)分析被仿写句的句式主体这个主体一般是仿写句可以套用的部分,也就是仿写达到“形似”的要素。

话题(赤壁)⎩⎪⎨⎪⎧ 你的……你的……,不正好……我……吗?你的……由此可见,被仿写句从整体上采用了第二人称表达、运用了排比修辞以及反问句,这是仿写从宏观上必须保证的三大点。

(2)分析被仿写句的细节构成所谓细节构成,是指被仿写句子在选词、组句、表达情感方面体现出来的内在而又鲜明的特点,是保证仿写能达到“神似”的要素。

落实细节,要求我们做好词或短语的选用和谐调工作,并注意在此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修辞的落实、情感的倾向等。

分析排比部分的中心词,可发现如下特点:三个四字短语,并列式结构,形容词性,表达话题对象值得赞美的特点,和第二人称“你”组合,形成拟人手法,并体现深情赞美的情味。

仿写时,此处词语的选择要注意落实以上特点。

分析反问句部分的动词和名词特点,可以发现:“激荡起”和“心中的豪情”是动宾关系,其中名词“心中的豪情”为偏正结构,动词带助词(起),共同表达话题对象;引起的“我”的深层次的正面的心理、思维、情感反应,可以是心灵的、情感的、精神的、灵魂的、思绪的、感慨的、情怀的等等反应。

这也是仿写时必须要落实的。

自由(开放)式仿写自由(开放)式仿写是给出一个语言材料作为例句,仿写内容不确定(可自由发挥),句式依照例句而进行的仿写。

[例3](2013·浙江高考)仿照下面示例,用比喻的手法描述一组事物。

要求合乎事理,句式和结构与示例相似,不得选择“青天”“月亮”“芭蕉叶”“露珠”作为描述对象。

(5分)[示例]青天,是一片芭蕉叶,月亮是一滴露珠。

手指,轻轻一点,它就落了。

[自主尝试][解析]本题考查仿写的能力。

解答仿写类题目,要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入手。

本题例句前两句运用了比喻中的暗喻,采用“……是……”的形式,而且两个比喻的本体和喻体都有内在联系;最后一句要承第二个比喻写一个哲理性句子。

仿写的句子要符合上述要求。

[参考答案](示例一)荷叶,是一个大玉盘,水滴是一个音符。

微风,轻轻一吹,它就响了。

(示例二)心灵,是一片夜空,烦恼是一颗流星。

眼睛,微微一眨,它就灭了。

[解题方略]解答自由(开放)式仿写题的关键点1.联想相称。

即运用相同或相似联想、相对或相反联想以及相关联想等几种联想方式进行创造性思维,来选择恰当的话题,最恰当的话题应是既和例句中的陈述对象属性一致,意蕴一致,同时也为自己所熟悉,以保证自己有一定的积累,能灵活自如地仿写。

如[例3]例句中的“青天、芭蕉叶、月亮、露珠”都属有鲜明积极特征的自然事物。

2.其他如句式一致、结构一致、修辞一致、情感格调一致等,都是仿写句子的共性要求,不再赘述。

嵌入(填空)式仿写所写句子夹在已供材料中间,一般限定了句子表达的思维空间,要求与前后语句搭配得当,句式与前面或后面相同。

[例4](2012·天津高考)请补写出空缺处的语句,与前两句构成排比,使语段意思连贯,风格统一。

(4分)作一次心灵旅行,就以那一本本零落的古卷残页为车票,感受着穿越时空的欣喜。

我与李白共攀蜀道,与辛弃疾拍遍栏杆,,。

无论是漠北黄沙,还是江南水乡,我都一一留下足迹。

[自主尝试][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做到跟原句的“与李白共攀蜀道,与辛弃疾拍遍栏杆”的句式相符,其次要做到与后文的“漠北黄沙”和“江南水乡”呼应。

[参考答案]与岑参同赏“梨花”与柳永泛舟钱塘[解题方略]嵌入(填空)式仿写解题关键解答嵌入(填空)式仿写题的关键是研究语段语境,根据例句的上级语境和例句本身,明确对空缺的句子的潜在要求,选择符合这个要求的对象,按仿写句子的一般方式进行仿写即可。

第一步,分析语境。

如上题要明确“心灵旅行,古卷残页,穿越时空,欣喜”为上级语境,该语境要求其下属句子(例句+空缺句)表达这样的内容:以古代诗文为纽带,与古代文人、墨客、诗家史家同游的心灵之旅。

第二步,分析例句,进行仿写。

续写式仿写续写式仿写题一般要求为:根据例句的内容和句式,续写一个或多个句子。

[例5](2012·四川高考)按照要求续写句子。

要求:①运用比喻修辞手法;②“回忆”与“希望”的内容形成对比;③语意连贯。

(6分)回忆和希望的关系,我们或许可以这样说:回忆毕竟是远了、暗了的暮霭,希望才是近了、亮了的晨光;回忆,希望;回忆,希望。

[自主尝试][解析]本题考查仿写句子和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题干明确要求使用比喻和对比的修辞手法,要精心选择可以对比的意象,做到句式协调,语意连贯。

[参考答案](示例)(回忆)毕竟是秋日的缤纷落叶(希望)才是枝头的盎然春意(回忆)毕竟是扬尘远去的背影(希望)才是迎面而来的微笑[解题方略]续写式仿写题的解题方法1.结合语境,辨明例句所用的修辞手法及语法知识。

如[例5]就明确了修辞运用要求。

2.找出母句以及母句框架。

如[例5]的母句框架是“回忆毕竟是……,希望才是……”。

3.揣摩句中所阐述的意义,即悟透所给例句的意义,使仿写的句子和原句话题一致、内容一致、风格一致,前后呼应,整体协调。

如[例5]“回忆”和“希望”是正反对比。

4.联想、想象,组织成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