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对比阅读理解大全
(精华版)《岳阳楼记》对比阅读十篇

《岳阳楼记》对比阅读十篇及答案一:【甲】岳阳楼记(节选)(12分)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
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乙】养竹记(节选)竹似贤,何战?竹本固.出以树德。
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
竹性直。
直以立身。
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以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者,竹节贞,贞以立志。
君子见其节,则思酯名行,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焉。
【注】①本固:根部稳面。
②倚:偏颇。
③体道:躬行正道。
④虚受:虚心接受。
⑤贞:坚贞。
⑥庭实:这里指将竹子种植在庭院中,随时观赏。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1)谪守巴陵郡谪:(2)增其旧制旧制:(3)竹似贤贤:(4)夷险一致者夷:2.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4分)(1)子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2)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
3.【乙】文中“夫如是”的“是”具体指什么?(2分))4.下列对两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甲】文“大观”指“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B【甲】文中“迁客骚人,多会于此”的主要原因是巴陵郡“政通人和,百废具兴”C.【甲】文中的滕子京就是【乙】文“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的真实写照。
D.【甲】文主要运用叙述、描写的表达方式记事绘景,【乙】文则主要运用议论阐说“竹”理。
二:【甲】岳阳楼记(节选)(10分)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岳阳楼记》对比阅读十篇(附答案和课外译文)

《岳阳楼记》对比阅读十篇(附答案和课外译文)一、(甲)若夫霪雨霏霏,吾谁与归?(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乙)蝜蝂者,善负小虫也。
行遇物,辄持取,印其首负之。
背愈重,虽困剧①不止也。
其背甚涩,物积因②不散,卒踬仆③不能起。
人或怜之,为去其负,苟能行,又持取如故。
又好上高,极其力不已,至坠地死。
今世之嗜取者,遇货④不避,以厚其室,不知为己累也,唯恐其不积。
及其怠而踬也,黜弃之,迁徙之,亦以病.矣。
苟能起,又不艾,日思高其位,大其禄,而贪取滋甚,以近于危坠,观前之死亡不知戒。
虽其形魁然大者也,其名人也,而智则小虫也,亦足哀夫!(选自柳宗元《蝜蝂传》)注释:①困剧:非常困倦疲累。
②因:因而。
③踬仆:倒下。
④货:货物。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4分)(1)薄暮冥冥薄:(2)至若春和景明景:(3)先天下之忧而忧先:(4)黜弃之,迁徙之,亦以病矣病:11.选出下列加点虚词含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及其怠而.踬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B.不以.物喜屠暴起,以.刀劈狼首(《狼》)C.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山不在高,有仙则.名(《陋室铭》)D.人或怜之.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12.甲文中不是..用来表现范仲淹忧国忧民的一项是()(2分)A.去国怀乡,忧谗畏讥B.不以物喜,不以己悲C.是进亦忧,退亦忧D.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13.理解填空(2分)甲文中弘扬的是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乙文中讽刺的是一种行为。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1)微斯人,吾谁与归?(2)行遇物,辄持取,昂其首负之。
二、阅读下面【甲】【乙】两段选文,完成11-14题。
(10分)【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乙】劫盗张海将过高邮,知军晁仲约①度不能御,谕军中富民,出金帛牛酒迎劳之。
事闻,朝廷大怒,富弼②议欲诛仲约。
仲淹曰:“郡县兵械足以战守,遇故不御,而反赂之,法在必诛。
《岳阳楼记》对比阅读

《岳阳楼记》对比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乖乖,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乙]范文正公,苏州人,平生好施与①,择其亲而贫、疏②而贤者,咸施之。
方贵显时,置田千亩,号曰“义田”,以养济群族之人。
日.有食,岁有衣,嫁娶凶葬③皆有赡。
(选自钱公辅《义田记》,有删改)[注]①施与:帮助。
②疏:疏远。
③嫁娶凶葬:婚嫁丧葬。
1.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B.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C.予尝求/古仁人之心D.以养济/群族之人2.解释下列加点字在句中的意思。
(1)属.予作文以记之(2)连月不开.(3)沙鸥翔集.(4)日.有食3.将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2)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
4.请从[甲][乙]两文简要概括范仲淹的人生态度。
《岳阳楼记》的比较阅读

《岳阳楼记》的比较阅读(一)[甲]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乙]王①,帝第五子元杰也。
尝于邸中为假山,费数百万。
既成,召僚属,置酒共观之,众皆叹美,坦②独俯首不视。
王强使视之,坦曰:“但见血山耳,安得假山!”王惊问其故,对曰:“坦在田舍时,见州县催税,上下相急,父子兄弟鞭笞苦楚,血流满身。
此假山皆民租所出,非血山而何!”是时,帝③亦为假山未成,闻之亟毁焉。
(选自《纲鉴易知录》)[注]①王:指益王赵元杰,字明哲。
②坦:姚坦,当时在益王府任职。
③帝:宋太宗。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
(4分)(1)先天下之忧而忧先:(2)微斯人,吾谁与归归:(3)尝于邸中为假山为:(4)王强使视之使:2.翻译句子。
(2分)(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但见血山耳,安得假山!3.选文乙中姚坦具有什么样的品质?姚坦的言行是选文甲中哪句话的真实写照?(4分)(二)【甲】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唯,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桔倾样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项;沙鸥翔集,锦鲜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暖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嗯!微斯人,吾谁与归?【乙】齐人有好猎者,旷日持久而不得兽,入则羞对其家室,出则愧对其知友,其所以不得之故,乃狗劣也。
欲得良狗,人曰:“君宜致力于耕作。
《岳阳楼记》与课外对比阅读训练及答案汇集(8套)

(一)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小题。
(一)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二)登南昌滕王阁,赣大水西来注北,阁与水称,杰①然大观。
然不若武昌黄鹤楼。
虽水与滕王来去不殊②,而楼制工巧奇丽,立黄鹄矶上,且三面临水,又西对晴川楼、汉阳城为佳。
总之有不如岳州岳阳楼。
君山一发,洞庭万顷,水天一色,杳无际涯,非若滕王、黄鹤眼界③可指,故其胜为最,三楼皆西向,岳阳更雄。
(节选自王士性《广游志》)(注)①杰:高大。
②殊:差别。
③眼界:视力所能看到的范围。
67.下面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①去国怀乡________②长烟一空________③宠辱偕忘________④赣大水西来注北________68.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69.语段(一)迁客骚人的“悲”从何而来?请简要分析。
70.语段(二)是怎样写岳阳楼的?它写岳阳楼的目的与语段(一)有什么不同?【答案】67.国都;全;一起;从西边68.浮动的光像跳动的金子,静静地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
69.迁客骚人的“心”是从不同的自然景物引发出的不同的感触,即“悲”与“喜”两种不同的心境。
通过文中的“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登斯楼也,则有忧谗畏讥……”他们受自然风物好坏的影响,即“以物喜,以己悲”。
《岳阳楼记》课内外对比阅读答案精选八篇

《岳阳楼记》课内外对比阅读答案精选八篇篇1:《岳阳楼记》课内外对比阅读答案《岳阳楼记》课内外对比阅读答案【甲】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乙】滕子京负①大才,为众忌疾,自庆阳帅谪巴陵,愤郁颇见辞色。
文正与之同年,友善,爱其才,恐后贻②祸。
然滕豪迈自负,罕受人言,正(文正)患无隙以规③之。
子京忽以书抵文正,求《岳阳楼记》。
故《记》中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其意盖有在矣。
(选自范公偁《过庭录》)【注】①负:依仗。
②贻:遗留。
③规:劝诫。
10.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2分)景:书:11.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微斯人,吾谁与归?译文:(2)愤郁颇见辞色。
译文:12.用原文来回答。
(2分)【甲】文中体现范仲淹政治态度的句子是:【乙】文中表现范仲淹对滕子京态度的句子是:13.从范仲淹、滕子京身上我们可以获得哪些人生启示?(2分)[参考答案]10.景:日光书:书信11.(1)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2)他的悲愤郁闷之情常常表现在文章(言辞)中和脸上。
12.【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乙】:“友善,爱其才,(加“恐后贻祸”也可得分。
)”13.①我们要忧国忧民(吃苦在前,享乐在后)。
②做人要有宽阔的胸襟。
③对朋友要真诚帮助。
④要善于接受他人意见。
⑤做人要谦虚。
篇2:《岳阳楼记》课内外阅读训练及答案《岳阳楼记》课内外阅读训练及答案比较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1—4题。
《岳阳楼记》与课外对比阅读训练及答案汇集(8套)

(一)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小题。
(一)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二)登南昌滕王阁,赣大水西来注北,阁与水称,杰①然大观。
然不若武昌黄鹤楼。
虽水与滕王来去不殊②,而楼制工巧奇丽,立黄鹄矶上,且三面临水,又西对晴川楼、汉阳城为佳。
总之有不如岳州岳阳楼。
君山一发,洞庭万顷,水天一色,杳无际涯,非若滕王、黄鹤眼界③可指,故其胜为最,三楼皆西向,岳阳更雄。
(节选自王士性《广游志》)(注)①杰:高大。
②殊:差别。
③眼界:视力所能看到的范围。
67.下面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①去国怀乡________②长烟一空________③宠辱偕忘________④赣大水西来注北________68.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69.语段(一)迁客骚人的“悲”从何而来?请简要分析。
70.语段(二)是怎样写岳阳楼的?它写岳阳楼的目的与语段(一)有什么不同?【答案】67.国都;全;一起;从西边68.浮动的光像跳动的金子,静静地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
69.迁客骚人的“心”是从不同的自然景物引发出的不同的感触,即“悲”与“喜”两种不同的心境。
通过文中的“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登斯楼也,则有忧谗畏讥……”他们受自然风物好坏的影响,即“以物喜,以己悲”。
《岳阳楼记》对比阅读理解大全

《岳阳楼记》对比阅读理解大全一、【甲】嗟夫!----噫!微斯人,吾谁与归?(选自《岳阳楼记》)【乙】杨万里①为人刚而偏②。
孝宗③始爱其才,以问周必大,必大无善语,由此不见用。
韩侂胄④用事,欲网罗四方知名士相羽翼,尝筑南园。
属万里为之记,许以掖垣⑤。
万里曰:“官可弃,记不作可。
”侂胄恚,改命他人。
卧家十五年,皆其柄国之日也。
侂胄专僭⑥日益甚,万里忧愤,怏怏成疾。
家人知其忧国也,凡邸⑦吏之报时政者皆不以告。
忽族子⑧自外至,遽言侂胄用兵事。
万里恸哭失声,亟呼纸书曰:“韩侂胄奸臣,专权无上,动兵残民,谋危社稷,吾头颅如许⑨,报国无路,惟有孤愤!”又书十四言别妻子,落笔而逝。
(选自《宋史·杨万里传》)[注]①杨万里:南宋诗人,力主抗金。
②偏:固执。
③孝宗:指宋孝宗赵昚(shèn)。
④韩侂(tuō)胄:南宋重臣,以外戚身份专政十多年,位在左右丞相之上。
⑤掖垣:泛指高官。
⑥僭(jiàn):超越本分。
⑦邸(dǐ):此指官府。
⑧族子:宗族里的年轻人。
⑨吾头颅如许:意为我头发已白,年已老。
杨万里为人刚正而固执。
宋孝宗当初爱惜他的才干,向周必大打听杨万里的情况,周必大没有说杨万里的好处,因此他没有被起用。
韩侂胄专权之后,想要网罗四方的知名人士做他的羽翼,有一次修筑了南园。
嘱咐杨万里为南园写一篇记,答应让杨万里做高官。
杨万里曰:“官可以不做,记是不能写的。
”侂胄山峰生气,改叫他人去写。
杨万里在家闲居十五年,都是韩侂胄专权的日子。
韩侂胄日益专权了,杨万里心中忧愤,怏怏不乐,终于病倒了。
家人知他是忧新国事情,凡是和时政有关的事情都不告诉他。
有一天宗族里有个年轻人族子忽然从外面回来了,说起韩侂胄用兵的事情。
杨万里失声痛苦,急忙叫拿来纸写道:“韩侂胄奸臣,擅自专权,目无无皇上,大动干戈,残害人民,图谋危害国家,我这么大岁数了,没有办法报效国家,只有愤愤不平!”又写下了十四个字告别妻子儿女,写罢就去世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岳阳楼记》对比阅读理解大全一、【甲】嗟夫!----噫!微斯人,吾谁与归?(选自《岳阳楼记》)【乙】杨万里①为人刚而偏②。
孝宗③始爱其才,以问周必大,必大无善语,由此不见用。
韩侂胄④用事,欲网罗四方知名士相羽翼,尝筑南园。
属万里为之记,许以掖垣⑤。
万里曰:“官可弃,记不作可。
”侂胄恚,改命他人。
卧家十五年,皆其柄国之日也。
侂胄专僭⑥日益甚,万里忧愤,怏怏成疾。
家人知其忧国也,凡邸⑦吏之报时政者皆不以告。
忽族子⑧自外至,遽言侂胄用兵事。
万里恸哭失声,亟呼纸书曰:“韩侂胄奸臣,专权无上,动兵残民,谋危社稷,吾头颅如许⑨,报国无路,惟有孤愤!”又书十四言别妻子,落笔而逝。
(选自《宋史·杨万里传》)[注]①杨万里:南宋诗人,力主抗金。
②偏:固执。
③孝宗:指宋孝宗赵昚(shèn)。
④韩侂(tuō)胄:南宋重臣,以外戚身份专政十多年,位在左右丞相之上。
⑤掖垣:泛指高官。
⑥僭(jiàn):超越本分。
⑦邸(dǐ):此指官府。
⑧族子:宗族里的年轻人。
⑨吾头颅如许:意为我头发已白,年已老。
杨万里为人刚正而固执。
宋孝宗当初爱惜他的才干,向周必大打听杨万里的情况,周必大没有说杨万里的好处,因此他没有被起用。
韩侂胄专权之后,想要网罗四方的知名人士做他的羽翼,有一次修筑了南园。
嘱咐杨万里为南园写一篇记,答应让杨万里做高官。
杨万里曰:“官可以不做,记是不能写的。
”侂胄山峰生气,改叫他人去写。
杨万里在家闲居十五年,都是韩侂胄专权的日子。
韩侂胄日益专权了,杨万里心中忧愤,怏怏不乐,终于病倒了。
家人知他是忧新国事情,凡是和时政有关的事情都不告诉他。
有一天宗族里有个年轻人族子忽然从外面回来了,说起韩侂胄用兵的事情。
杨万里失声痛苦,急忙叫拿来纸写道:“韩侂胄奸臣,擅自专权,目无无皇上,大动干戈,残害人民,图谋危害国家,我这么大岁数了,没有办法报效国家,只有愤愤不平!”又写下了十四个字告别妻子儿女,写罢就去世了。
1、解释(3)由此不见用被4)遽言侂胄用兵事立刻2、翻译(2)属万里为之记,许以掖垣。
嘱咐杨万里(为南园)写一篇记,许诺(答应)让杨万里做高官。
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甲文的内容。
表达了作者的旷达胸襟和远大的政治抱负。
4、请写出乙文中表现杨万里宁可不做官也不屈从恶势力的一句话。
官可弃,记不作可。
5、请用自己的话概括选文中杨万里和范仲淹的共同点。
说说你从他们身上得到的启示。
(3分)忧国忧民(2分)。
启示:1、我要像他们一样,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1、我要像范仲淹那样,有旷达胸襟和远大的政治抱负;2、我要像杨万里那样,保持人格独立,不屈服于恶势力,敢于斗争。
二、【甲文】嗟夫!-----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乙文】吴玠①素服飞,愿与交欢,饰名姝遗之。
飞曰:“主上宵旰,岂大将安乐时?”却不受,玠益敬服。
少豪饮,帝戒之曰:“卿异时到河朔,乃可饮。
”遂绝不饮。
帝初为飞营第,飞曰:“敌未灭,何以家为?”或曰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节选自《宋史》)『注释』(1)吴玠:南宋抗金名将。
(2)飞:南宋抗金名将岳飞。
(3)交欢;结为好友。
交,结交。
欢,友好关系。
(4)姝:美女。
(5)主上宵旰:皇上勤于政事。
主上,皇帝。
宵旰,“宵衣旰食”的略语。
(6)却:推辞。
(7)初:当初。
(8)第:府第,住宅。
(9)何以家为;为什么要安家呢?(10)或:有人。
1.解释(1)或异二者之为为(2)吴玠素服飞素(3)饰名姝遗之遗(4)玠益敬服益(1)思想感情(2)一向(3)赠送(4)更加2.翻译(3)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4)主上宵旰,岂大将安乐时?(3)文官不爱钱财,武官不怕死,这样的话,天下就太平了。
(4)皇帝都勤于政事,通道我们武将去追求享乐吗?3.比较上面两段文字,甲文作者提出的观点和乙文所记岳飞的品质有哪些共同点?乙文所记的几件事中又有哪些是甲文没有论及的?相同点都是忧国忧民,不考虑自己。
甲文中没有的两件事;不贪美色,不求财富。
4.甲文中提到的“古仁人之心”,既包括为人处世的旷达胸襟,也含有高尚的政治抱负。
以下几篇课文中各提出了怎样的“仁人之心”?请把课文中的有关句子默写在下面横线上。
(1)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2)龚自珍《已亥杂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仍护花。
四、下面文言选段,完成11——15题。
(10分)[甲]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乙]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明景和,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记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11.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组是(2分)A.哀转久绝消失群响毕绝消失B.属引凄异延续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一类C.至若春和景明和暧地利不如人和和顺D.把酒临风面对临溪而渔靠近答[ ]12.下列句子加点的“则”字与“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中的“则”字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入则无法家拂士如果B.诚如是,则霸业可成也那么C.(驴)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可是D.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就答[ ]1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译文:14.甲选区文第2段和乙选文2段中的景物描写分别渲染了什么样的气氛?甲选文第2段:乙选文第2段:15.结合具体语境,说说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使用的妙处。
(1)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答:(1分)(2)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答:(1分)一.11.A 12.D 13.沙洲上的白鸥时而展翅高飞,时而聚集在一起,五光十色的鱼儿在水里游来游去。
14.渲染了一种凄凉萧杀的气氛。
渲染了一种恬静、畅快、明朗的气氛。
15.(1)“飞”形象一写出了瀑布从天而降,落下深谷的气势。
(2)“怒”以拟人的手法写出了风势之大,声音之响。
二.2004年临沂市(一)《岳阳楼记》选段,回答10-13题。
(8分)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鉴物之情,得无异乎?10.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2分)胜:晖:11.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2分)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译文:12.概括第二段文字的中心。
(2分)答:13.“前人之述备矣”中的“前人之述具体指什么?(2分)答:二.10.胜:美好晖:日光11.这就是岳旭楼的雄伟景象12.写洞庭湖全景(2分) 13.唐贤今人诗赋三.2004年大连市二、文言文(15分)(一)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6.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2分)①登斯楼也斯:②则有心旷神怡怡:7.解释下列各句中的“然”字。
(3分)满目萧然(《岳阳楼记》) 然:吴广以为然(《陈涉世家》) 然: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公输》) 然:8.由“渔歌互答”,你能联想到《三峡》中哪两句渔歌?(2分)三.(一)(7分) 6.(2分)①斯:这,这个。
②怡:愉快、愉悦、和悦7.(3分)①……的样子②对(的)、是(的)、正确③这样8.(2分)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四.2004朱周市二、(本大题含23个小题,共50分)文言文选段,完成4~13题。
(15分)[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前人之述备矣。
4.在(甲)段横线上填写原文。
(1分)5.(甲)段描写的内容是(1分)6.“朝晖夕阴”的“晖”,意思是(1分)7.请你写出两句初中课内学过的含“涯”字的古诗名句,要求句中的“涯”与(甲)段中“横无际涯”的“涯”表意相同。
(2分)答:四.3评分说明:此题为开放性试题。
围绕作者观点谈出同意、不完全同意、不同意的理由1分,理由充分1分,表述1分(标准同2)。
4.衔远山,吞长江(错字、多字、漏字均不得分)5.岳阳楼之大观(或洞庭湖(岳阳楼)的雄伟景象)6. 日光(或阳光)7. ①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或天涯若比邻) ②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或断肠人在天涯) (标准同4)五.2004北京海淀卷四、文言文,完成22~26小题。
(12分)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霪雨霏霏,连日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22.“去”在古汉语中有多种意思,请你为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去”选择正确的义项,将所选字母填涂在答题卡上。
(2分)去:A.距离B.离开C.除掉,去掉①去国怀乡②去粗取精,去伪存真③委而去之④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23.用现代汉语说出下面语句的意思。
(2分)浮光跃金,静影沉璧译文:24.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诗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与选文第一段所描写的洞庭湖的景色、气势相近,都突出了洞庭湖的特点。
(2分)25.选文第二段描绘的画面特点是,第三段描绘的画面特点是;如果请你朗读第二、三两段文字,应注意分别读出和的语气语调。
(4分)26.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这三段文字是为了借题发挥引出议论,阐明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与他同时代的欧阳修则在《醉翁亭记》中以“乐”字贯穿全篇,抒写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