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氧化还原反应练习题.docx

合集下载

氧化还原反应专题复习 (2)

氧化还原反应专题复习 (2)

2008 年高考化学第二轮专题复习一 (氧化还原反应 )一. 选择题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吻合题意,每题 3 分共 30 分 )1. 三聚氰酸 [C 3N 3(OH) 3 ]可用于除掉汽车尾气中的 NO 2。

其反应原理为:C 3N 3(OH) 3△8HNCO+6NO 2△3HNCO ;7N 2+8CO 2+4H 2O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 C 3N 3(OH) 3 与 HNCO 为同一物质B .HNCO 是一种很强的氧化剂C .1 molNO 2 在反应中转移的电子为4molD .反应中 NO 2 是还原剂2. 跟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方便的小包装食品已被宽泛接受,为了防范富脂食品氧化变质,延伸食品的保质期,在包装袋中常放入抗氧化性物质,以下不属于抗氧化性物质的是A 生石灰B 还原铁粉C 亚硝酸钠D 维生素 C3..金属铝与稀盐酸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

从反应种类的角度解析,该反应属于下边: ① 置换反应 ②氧化还原反应 ③离子反应 ④取代反应 ⑤放热反应⑥复分解反应 中的几个 A 3 个 B 4 个 C5个D 6 个4.硫酸铜遇到黄铁矿 (FeS 2)可以发生反应: CuSO 4+ FeS 2+ H 2 O - Cu 2S + FeSO 4 + H 2SO 4 ,在 该反应中,被氧化的硫原子与被还原的硫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 7︰3B 3︰7C 7︰ 5D 5︰ 75.某中学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施老师指导下做了一个以以下图的实验,发现烧杯中酸性KMnO 4 溶液退色。

若将烧杯中的溶液换成含有少许 KSCN 的 FeCl 2冰溶液,溶液显红色。

判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 该条件下生成的水分子化学性质比较开朗B 该条件下 H 2 被冷却为液态氢,液氢的水溶液拥有还原性 酸性 KMnO 4C 该条件下 H 2 燃烧生成了拥有还原性的物质H 2溶液D 该条件下 H 2 燃烧的产物中可能含有必定量的H 2O 26.84 消毒液和双氧水都是常用的杀菌消毒剂,若将两者混杂,马上发生以下反应:NaClO + H 2O 2 = O 2 ↑+ NaCl + H 2O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H 2O 2 在反应中失掉电子B NaClO 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 O 2 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D 混杂液拥有更强的杀菌消毒能力 7.希尔实验是将分别出的叶绿素加到草酸铁溶液中,经光照后发生反应: 4Fe 3+ +2H 2 O4Fe 2+ + 4H + + O 2 ↑。

高考化学专题练习-氧化还原反应(含解析)

高考化学专题练习-氧化还原反应(含解析)

高考化学专题练习-氧化还原反应(含解析)一、单选题1.对于反应3Cl2+6NaOH ==5NaCl+NaClO3+3H2O,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 Cl2是氧化剂,NaOH是还原剂B. 被氧化的Cl原子和被还原的Cl原子的物质的量的比为5∶1C. 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D. 每生成1mol的NaClO3转移6mol的电子2.下列反应中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 SO3+H2O=H2SO4B. 2Na+Cl22NaClC. Fe+CuSO4=FeSO4+CuD. K2SO4+BaCl2=BaSO4↓+2KCl3.常温下,往H2O2溶液中滴加少量FeSO4溶液,可发生如下两个反应:2Fe2++H2O2+2H+→2Fe3++2H2O、2Fe3++H2O2→2Fe2++O2↑+2H+,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H2O2的氧化性比Fe3+强,其还原性比Fe2+强B. 在H2O2分解过程中,Fe2+和Fe3+的总量保持不变C. 在H2O2分解过程中,溶液的pH逐渐下降D. H2O2生产过程要严格避免混入Fe2+4.一定条件下硝酸铵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5NH4NO3═2HNO3+4N2↑+9H2O,在反应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氮原子数之比为()A. 5:3B. 5:4C. 1:1D. 3:55.下列实验中,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实验现象结论A. 将SO2通入BaCl2溶液,然后滴入稀硝酸产生白色沉淀,白色沉淀不消失所得沉淀为BaSO3,后转化为BaSO4B. 将浓硫酸滴入含少量水的蔗糖中,并搅拌得黑色蓬松的固体及刺激性气味气体该过程中浓硫酸仅体现吸水性和脱水性C. 用黄豆粒大小的金属钠分别与水、乙醇反应前者反应更剧烈羟基的活动性:水>乙醇D. 向10mL0.1mol/LNaOH溶液中加入1mL0.1mol/L MgCl2溶液,再向混合液中滴加0.1mol/L CuCl2溶液产生蓝色沉淀Cu(OH)2比Mg(OH)2更难溶A. AB. BC. CD. D6.过氧化氢在下列三个反应中:①H2O2+H2S═2H2O+S↓、②2H2O22H2O+O2↑、③H2O2+Cl2═2HCl+O2,所起的作用是()A. 起相同作用B. 起不同作用C. 只起氧化剂的作用D. 只起还原剂的作用7.Fe3O4可表示为FeO•Fe2O3,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新型磁性材料.水热法制备Fe3O4纳米级颗粒的反应为3Fe2++2S2O32﹣+O2+xOH﹣=Fe3O4+S4O62﹣+yH2O.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每生成1mol Fe3O4,反应转移的电子总数为4mol B. 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1:5C. 3mol Fe2+被氧化时,消耗O2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22.4LD. x=48.明代宋应星著的《天工开物》中有关于“火法”冶炼锌的工艺记载:“炉甘石十斤,装载入一泥罐内,……然后逐层用煤炭饼垫盛,其底铺薪,发火煅红,……,冷淀,毁罐取出,……,即倭铅也。

高考化学试题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练习

高考化学试题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练习

练习三——氧化还原反应一、基础知识整理:1、概念:凡有的化学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

2、特征(判别方法):。

3、本质:反应过程有或。

4、从微观粒子的角度认识电子转移与氧化还原的关系:(1)氧化还原氧化:电子(化合价)的变化。

还原:电子(化合价)的变化。

(2)氧化剂与还原剂氧化剂:电子(化合价)的物质。

还原剂:电子(化合价)的物质。

(3)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氧化产物:剂在反应中电子后被氧化形成的生成物。

还原产物:剂在反应中电子后被还原形成的生成物。

5、几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化合价升高→电子→被→是剂→具有性。

化合价降低→电子→被→是剂→具有性。

二、练习题:1.有关氧化还原反应实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是否有元素的电子转移B.是否有元素的化合价的变化C.是否有氧元素的参加D.是否有原子的重新组合2.下列有关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B.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C.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D.复分解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3.下列有关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反应中,其原理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实验室中用稀硫酸与锌粒反应制取H2B.实验室中用高锰酸钾加热分解制取O2C.实验室中用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加热制取Cl2D.实验室中用稀盐酸与石灰石反应制取CO24.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Na2CO3+CaCl2===CaCO3↓+2NaCl B.Fe+CuSO4===Cu+FeSO4C.2NaHCO3Na2CO3+CO2↑+H2O D.CaO+H2O===Ca(OH)25.氧化还原反应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

下列生产、生活中的事例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金属冶炼B.燃放鞭炮C.食物腐败D.点制豆腐6.从硫元素的化合价态上判断,下列物质中的硫元素不能表现氧化性的是()A.Na2S B.S C.SO2 D.H2SO47.下列说法中,能够判断一个反应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反应前后,元素是否有电子转移B.反应前后,元素是否有化合价变化C.反应前后,是否有氧元素参加D.反应前后,是否有氢元素参加8.把3.6g铜粉放入100mL 4mol·L—1硝酸溶液中,反应完全后被还原的硝酸的质量是()A、7.2gB、10.8gC、6.3gD、2.4g9.下列水溶液中的各组离子因为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是()A.Na+、Ba2+、Cl-、SO42-B.Ca2+、HCO3-、C1-、K+C.NO3-、K+、I-、H+ D.H+、Cl-、Na+、CO32-10.某单质能和浓硝酸反应,若参加反应的单质与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则组成该单质的元素在产物中的化合价可能是( )A.+1 B.+2 C.+3 D.+411.下列化学变化中,需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A.C→CO2B.CO2→CO C.CuO→Cu D.H2SO4→BaSO412.氧化还原反应发生在同种元素之间的是()A.Zn+2HCl=ZnCl2+H2↑B.2H2S+SO2=3S+2H2OC.H2+CuO=Cu +H2O D.2H2O 2H2↑+O2↑13.下列反应中氯元素全部被氧化的是()A.5Cl2+I2+6H2O=10HCl+2HIO3B.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C.MnO2+4HCl=MnCl2+2H2O+Cl2↑D.2NaCl+2H2O2NaOH+Cl2↑+H2↑14.下列反应中,电子转移发生在同种元素之间的是()A.2H2S+SO2=3S+2H2OB.2KMnO 4K2MnO4+MnO2+O2↑C.2KClO32KCl+3O2↑D.Cu2O+H2SO4=CuSO4+Cu+H2O15.氢化钙可以作为生氢剂(其中CaH2中氢元素为-1价),反应方程式如下:CaH2+2H2O=Ca(OH)2+2H2↑,其中水的作用是()A.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B.是氧化剂C.是还原剂D.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16.一定条件下硝酸铵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5NH4NO3=2HNO3+4N2+9H2O,在反应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氮原子数之比为()A.5∶3 B.5∶4 C.1∶1 D.3∶517.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______电子,发生的反应是_________反应;还原剂________电子,发生的反应是____________反应。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氧化还原反应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氧化还原反应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氧化还原反应一、单选题1.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且水作还原剂的是()A.CaO + H2O=Ca(OH)2B.Cl2 + H2O=HCl + HClOC.2F2 + 2H2O=4HF+ O2D.2Na + 2H2O=2NaOH + H2↑2.已知反应:aFeSO4+bNa2O2=cNa2FeO4+2Na2O+dNa2SO4+eO2↑,已知a=2,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3a=bB.氧化性:Na2O2<Na2FeO4C.每生成1 mol Na2FeO4,反应有4 mol电子转移D.每消耗3 mol Na2O2,产生1molO23.联氨(N2H4)可用于处理锅炉水中的溶解氧,防止锅炉被腐蚀,其中一种反应机理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①转化中N2H4是还原剂B.工业上也可使用Na2SO3处理锅炉水中的溶解氧C.1mol N2H4可处理水中1.5 molO2D.③中发生反应后溶液的pH增大4.汽车剧烈碰撞时,安全气囊中发生反应10NaN3+2KNO3=K2O+5Na2O+16N2↑。

若氧化产物比还原产物多0.7mol,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生成15.68LN2(标准状况) B.有0.1molKNO3被氧化C.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25mol D.被氧化的N原子的物质的量为1.5mol 5.R、X、Y和Z是四种元素,其在常见化合物中化合价均为+2价,且X2+与单质R不反应;X2++Z=X+Z2+;Y+Z2+=Y2++Z。

下列氧化性顺序正确的是()A.X2+>R2+>Y2+>Z2+B.Y2+>Z2+>R2+>X2+C.Z2+>X2+>R2+>Y2+D.R2+>X2+>Z2+>Y2+6.下列变化中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 A .2H +→H 2 B .Fe 3+→Fe 2+ C .H 2S →SO 2D .232CO CO -→7.已知:2KMnO 4 + 16HCl = 2KCl + 2MnCl 2 + 5Cl 2↑ + 8H 2O , 2FeCl 2 + Cl 2 = 2FeCl 3,下列物质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 .KMnO 4 >Cl 2 >FeCl 3 B .Cl 2 >KMnO 4 >FeCl 3 C .FeCl 3 >Cl 2 >KMnO 4D .FeCl 3 >KMnO 4 >Cl 28.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不容易得电子的物质,肯定容易失去电子 B .失电子越多,氧化能力越强C .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得失或偏移)D .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是还原反应 二、多选题9.对于反应3Cl 2+6NaOH=5NaCl+NaClO 3+3H 2O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Cl 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B .NaClO 3是还原产物C .每生成1mol 的NaClO 3转移6mol 电子D .被氧化的Cl 原子和被还原的Cl 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510.以太阳能为热源分解Fe 3O 4,铁氧化合物循环分解水制H 2的过程如图所示。

高三化学练习题:氧化还原反应

高三化学练习题:氧化还原反应

高三化学练习题:氧化还原反应一、选择题:1. 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 2Na + Cl2 → 2NaClB) AgNO3 + NaCl → AgCl + NaNO3C) 2H2 + O2 → 2H2OD) CaCO3 → CaO + CO22. Na2S + H2O2 → Na2SO4 + H2O,在该反应中,H2O2的作用是:A) 氧化剂B) 还原剂C) 酸化剂D) 中和剂3. 在电化学池中,写出下列反应的氧化还原半反应方程式:Pb(s) + 2H+(aq) → Pb2+(aq) + H2(g)A) Pb2+(aq) + 2e- → Pb(s)B) 2H+(aq) + 2e- → H2(g)C) Pb2+(aq) + 4e- → Pb(s)D) 2H2O(l) + 2e- → H2(g) + 2OH-(aq)二、填空题:1. Cl2 + 2NaI → 2NaCl + I2,该反应中,Cl2被____________。

2. Fe2O3 + 2Al → 2Fe + Al2O3,该反应中,Al被____________。

3. 在下列反应中,化合态氧被还原的反应是:_______。

4. 在化学反应中,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称为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1. 请解释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和特征。

2. 在化学反应中,为了区分氧化剂和还原剂,有一条简单的判断准则,即:氧化剂是能够______________;而还原剂是能够______________。

请填上空缺,并解释原因。

3. 某化合物X能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试判断该化合物X的氧化性。

四、实验题:假设实验室已经配好以下试剂:- 稀盐酸 (HCl)- 锌粉 (Zn)- 硫酸铜 (CuSO4)- 白磷 (P4)请写出合适的实验方案,以展示氧化还原反应。

说明所使用试剂的化学性质和反应过程。

注意:实验过程涉及化学试剂,请确保在有合适的实验条件和指导下进行。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讲练测_专题05_氧化还原反应(测)_含解析(有答案)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讲练测_专题05_氧化还原反应(测)_含解析(有答案)

专题五氧化还原反应总分100分时间45分钟班级_______ 学号_______ 得分_______(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5分,共50分)1.【黑龙江哈六中2016届上期中】某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FeBr2、FeI2,若先向该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氯气,再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原溶液中的Br-一定被氧化;②通入氯气之后原溶液中的Fe2+一定有部分或全部被氧化;③不能确定溶液,静置、分液,向上层溶通入氯气后的溶液中是否存在Fe2+;④若取少量所得溶液,再加入CCl4溶液,只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的I-、Fe2+、Br-均被完全氧化液中加入足量的AgNO3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B2.【湖南常德一中2016届第三次月考】美、德两国成功合成具有化学特性的氢铝化合物(AlH3)n,关于氢铝化合物的推测不正确的是()A.氢铝化合物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和氢气B.与H2O反应生成2.24 LH2(标况下),转移的电子为0.2 molC.氢铝化合物中氢显-1价D.氢铝化合物具有强还原性【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与水发生AlH3+3H2O=Al(OH)3+3H2↑,A.由方程式可知反应生成氢氧化铝和氢气,A正确;B.与H2O反应生成2.24 L H2(标况下),氢气的物质的量为0.1mol,转移的电子为0.1mol,B错误;C.(AlH3)n中H为-1价,C正确;D.H元素化合价为最低价态,具有还原性,D正确;答案为B。

−N2+H2O(未3.【湖南常德一中2016届第三次月考】一定条件下,氨气与一氧化氮发生反应:NH3+NO−→配平)。

在该反应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氮原子数之比为()A.2∶3 B.3∶2 C.4∶5 D.5∶6【答案】A4.【内蒙古巴彦淖尔一中2016届9月月考】在2KI+O3+H2O===2KOH+I2+O2的反应中,当有2 mol的KI被氧化时,被还原的氧原子为()A.1 mol B.1/2 molC.2/3 mol D.1/3 mol【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碘元素的化合价从-1价升高到0价,失去1个电子,氧元素的化合价从0价降低到-2价,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可知2 mol的KI被氧化时,失去2mol电子,所以被还原的氧原子为2mol÷2=1mol,答案选A。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分层训练—氧化还原反应(含解析)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分层训练—氧化还原反应(含解析)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分层训练—氧化还原反应(含解析)一、单选题1.(2022·山东济宁·高三期中)下列文献记载内容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旧唐书•严震传》:“梁汉之间,刀耕火耨”B.唐代诗人刘禹锡《浪淘沙》:“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C.葛洪《肘后备急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D.《吕氏春秋》:“金柔锡柔,合两柔则刚"【答案】A【解析】A.“刀耕火耨”古人播种前先伐去树木烧掉野草,涉及到燃烧过程,为氧化还原反应,A正确;B.“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说的是沙里淘金,利用沙子与金的密度不同,用水流使两者分离,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B错误;C.由“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可知,水作溶剂,可萃取青蒿素,涉及的是萃取操作,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C错误;D.“金柔锡柔,合两柔则刚”这里指的是合金,不涉及化学反应,D错误;故本题选A。

2.(2022·陕西·汉中市龙岗学校高三阶段练习)下列过程所用的物质中,利用了其氧化性的是A.用SO2的水溶液吸收Br2B.用锌块防止钢铁船体腐蚀C.用FeCl3溶液腐蚀铜板D.用铁粉防止FeSO4溶液氧化【答案】C【解析】A.用SO2的水溶液吸收Br2,S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利用其还原性,选项A错误;D.是化合反应,同时碳的化合价发生变化,是氧化还原反应,选项D不符合;答案选A。

6.(2022·宁夏·青铜峡市宁朔中学高三开学考试)下列化学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正确的是A.B.C.D.【答案】C【解析】A.在该反应中Si元素化合价降低4价,得到电子4e-个;C元素化合价升高2×2价,失去电子2×2e-个,得失电子标反了,应该为,A错误;B.在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Na是2个,电子转移数目是2e-,应该为,B错误;C.电子转移数目和方向与反应事实吻合,C正确;D.在该反应中Cu失去电子,浓硫酸中的S得到电子,电子转移方向标反了,应该为:,D 错误。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氧化还原反应》练习题含答案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氧化还原反应》练习题含答案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氧化还原反应》练习题含答案1.(2022·河北省邢台市“五校联盟”部分重点学校高三联考)下列变化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食物腐败B.长期放置的无色浓硝酸变黄C.石英遇强碱表面变暗D.长期放置的氯水的酸性增强【答案】C【解析】A项,食物的腐败为缓慢氧化,涉及氧化还原反应,故A不选;B项,久置浓硝酸变黄是因为硝酸分解生成二氧化氮、氧气和水,反应过程中有元素化合价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B不选;C项,石英遇强碱表面变暗是由于SiO2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硅酸钠和水,无化合价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C选;D项,长期放置的氯水中的次氯酸见光分解生成HCl和氧气,Cl元素和O元素化合价有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D不选;故选C。

2.(2022·辽宁省名校高三第四次联合考试)下列现象或事实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浓硫酸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浓度降低B.FeSO4溶液使酸性高锰酸钾的紫色褪去C.烧碱溶液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变质D.氯化铁溶液在空气中蒸干不能得到对应的溶质【答案】B【解析】A项,浓硫酸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浓度降低是因为浓硫酸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没有发生化学反应,故不选A;B项,FeSO4溶液中Fe 2+具有还原性,酸性高锰酸钾具有氧化性,两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选B;C项,CO2与NaOH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元素化合价均没有发生改变,故不选C;D项,氯化铁溶液在空气中蒸干,由于发生水解反应,得到的物质为氢氧化铁,元素化合价均没有发生改变,故不选D;故选B。

3.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化合反应的是A.Na2CO3+CO2+H2O===2NaHCO3 B.4Fe(OH)2+O2+2H2O===4Fe(OH)3 C.2Na2O2+2CO2===2Na2CO3+O2 D.Ca(OH)2+2NH4Cl===CaCl2+2NH3↑+2H2O【答案】B【解析】A项,Na2CO3+CO2+H2O=2NaHCO3中三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是化合反应,但反应过程中没有化合价的变化,所以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B项,4Fe(OH)2+O2+2H2O=4Fe(OH)3三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是化合反应,反应前铁的化合价为+2价,反应后升高到+3价,为还原剂,反应前氧的化合价为0价,反应后化合价下降到-2价,为氧化剂,所以此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故B符合题意;C项,2Na2O2+2CO2=2Na2CO3+O2反应前两种物质,反应后为两种物质,所以不是化合反应,此反应中存在化合价的变化,为氧化还原反应,故C不符合题意;D项,Ca(OH)2+2NH4Cl=CaCl2+2NH3↑+2H2O反应前两种物质,反应后三种物质,所以不是化合反应,反应过程中没有化合价变化,因此为非氧化还原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扬子中学高三年级专题训练 ( 氧化还原反应二 )班级 ________姓名 ________得分 _________1.以油类为溶剂的防锈漆称为油基防锈漆,由于环保方面的原因, 目前要推广使用水基防锈漆,但水基漆较易溶解O 2,在干燥之前易导致金属表面产生锈斑,为此要在水基漆中加入缓蚀剂,以下可作为缓蚀剂添加的是 b5E2RGbCAPA . KMnO 4B .NaNO 2C . FeCl 3D .HNO 3p1EanqFDPw2.下列物质转化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D .SO 2→ SA .SO 3→ SO 2B .HCl → Cl 2C .Na → Na2-+DXDiTa9E3d3.下列反应所生成的气体中,含有被还原的元素是A .炭粉和二氧化硅均匀混和后强热B .石英和纯碱均匀混和后强热C .铜片放入浓硫酸中加热D .铝粉放入氢氧化钾溶液中振荡4.已知: 2Fe + 3Br 2= 2FeBr 32Fe 3++ 2I —= 2Fe 2++ I 2,现将Fe( NO 3) 2 溶液分别滴入到以下溶液中:① H 2SO 4 ② HNO 3 ③溴水④碘水,其中能使2 + 转变成3 +的是Fe Fe RTCrpUDGiTA .只有②③B .①②③C .②③④D .全部5.下列反应中有一种物质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的是A . 2KI + Br 2= 2KBr + I 2B . 2AgNO 32Ag + 2NO 2 ↑+ O 2 ↑5PCzVD7HxAC .Cu 2( OH ) 2CO 3 2CuO + CO 2↑+ H 2OD .2Na 2O 2+2H 2O = 4NaOH + O 2↑ jLBHrnAILg6.下列反应中,水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但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 . 2Na 2O 2+2H 2O = 4NaOH + O 2↑B .C +H 2O CO +H 2C .Cl 2+H 2O = HCl +HClOD . 2F 2+ 2H 2O = 4HF + O 27.有甲、乙、丙、丁四种金属,仅甲在自然界主要以游离态存在;丙盐的水溶液不能用丁制的容器盛放; 丁与乙盐的水溶液不反应。

则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可能是 xHAQX74J0X A .甲乙丙丁B .丁乙丙甲C .丙乙丁甲D .乙丁丙甲8.在反应 3BrF 3+5H 2O=HBrO 3+Br 2+9HF+O 2 中,若有 5mol 水发生氧化反应,则被还原的BrF 3 物质的量为 LDAYtRyKfE5 10A . 2molB .5molC . 3molD . 3mol Zzz6ZB2Ltk9.单质 A 能从盐溶液中置换出单质B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 A 、B 都是金属时, A 一定比 B 的金属活动性强B .当 A 、B 都是非金属时, A 一定比 B 的非金属活动性强C .当 A 是金属时, B 可能是金属,也可能是非金属D .当 A 是非金属时, B 可能是非金属,也可能是金属10.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阳离子只有氧化性,阴离子只有还原性B.含氧酸可作氧化剂而无氧酸则不能C.失电子难的原子获得电子的能力就强D.氯气分子可作氧化剂,但也可被其他氧化剂所氧化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强氧化剂和弱还原剂易发生氧化还原反应B.实验室制氯气的反应中,氯离子通过还原反应生成氯气C.由 HgCl 2生成 Hg2Cl 2时,汞元素被还原了D. I-、 Br -、 Cl -的还原性依次减弱,氧化性依次增强12. C1SO3H 称为氯磺酸,是一种强酸。

对于反应:ClSO 3H+HCOOH=CO+HCl+H2SO4 有如下判断,其中较合理的是dvzfvkwMI1A .此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B.此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C.反应后溶液的pH 值变小 D .反应后溶液的pH 值增大13.在一定条件下, PbO2与Cr3+反应,产物是 Cr 2O72-和Pb2+,则与 1mol Cr3+反应所需 PbO2的物质的量为rqyn14ZNXIA . 3. 0molB . 1. 5mol C. 1. 0mol D.0. 75mol EmxvxOtOco 14. R2O8n-离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把Mn 2+离子氧化为MnO 4-,若反应后 R2O8n-离子变为RO42-离子,又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 2,则 n 值是SixE2yXPq5A . 4B . 3C. 2D.16ewMyirQFL2215.已知 A 2O n可将 B 2-氧化为 B 单质 , A 2O n则被还原为 A 3+, 又知 100mL 的 0. 3mol/ L 的22A 2O n与 150mL 的 0. 6mol/ LB 2-恰好完全反应,则 A 2O n中的 n 值为kavU42VRUsA . 4B . 5C. 6D. 7y6v3ALoS89 16.已知 Cu 2S 与某浓度的硝酸反应时,生成硝酸铜和硫酸,若反应中Cu2 S 与 HNO 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 13,则该反应的还原产物为M2ub6vSTnPA.N2O B. NO C.NO 2D. N 2O30YujCfmUCw 17.在 KI 和 KIO 3混合溶液中通入H2S 发生反应后,生成碘、硫酸钾和水,在此反应中被氧化的碘元素与被还原的碘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eUts8ZQVRdA.5: 1B.1: 1C.1: 3D.1: 5sQsAEJkW5T 18.臭氧可以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化学方程式为:KI+O 3+H 2O→ KOH+I 2 +O 2( 未配平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GMsIasNXkAA . O3在反应中被还原为O2B.该反应的还原产物为I 2C.1mol O 3在反应中得到2mol 电子D .反应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物质的量之比为1: 319.实验室可通过以下反应来制取碘:+-2NO+O 2=2NO 2;2H +2I +NO 2=NO+I 2+H 2O。

在这一过程中,每制取1mol I 2时,所消耗氧化剂的质量是TIrRGchYzgA .16g B.28g C.32g D.46g7EqZcWLZNX 20.根据下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序号氧化剂还原剂其它反应物氧化产物还原产物①Cl 2FeBr2FeCl3②KMnO 4H2O2H 2SO4O2MnSO 4③KClO 3HCl ( 浓)Cl2Cl 2④KMnO 4HCl ( 浓)Cl2MnCl 2A .表中第①组反应的氧化产物一定只有FeCl3( 实为 Fe3+)3+2+B.氧化性比较 : KMnO 4>Cl 2>Fe>Br 2>Fe2+-C.还原性比较 : H 2O2>Mn>Cl D.④的离子方程式配平后,+的化学计量数为16H21.在铁与铜的混和物中,加入不足量的稀硝酸,充分反应后剩余金属m1g,再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充分振荡后,剩余金属m2g, m1与 m2的关系是lzq7IGf02EA . m1一定大于 m2B. m1可能等于 m2C. m1一定等于 m2D. m1可能大于 m222.有 A 、B、C、D 四种金属,将 A 、B 用导线连接后浸入稀 H 2SO4中, A 上放出氢气, B逐渐溶解生成 B 2+;电解含A2+和 C2+的混合溶液时,阴极上先析出2C;将 D 放入含 B+的硝酸溶液中, D 表面有 B 析出,同时生成D2+。

则这四种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zvpgeqJ1hk。

23. KClO 3和浓盐酸在一定温度下反应会生成绿黄色的易爆物二氧化氯,其变化可表述为NrpoJac3v1____KClO 3+____HCl ( 浓 ) =____KCl+____ClO 2↑+____Cl 2↑+____H 2O1nowfTG4KI(1)请配平上述化学方程式。

(2)浓盐酸在反应中显示出来的性质是________( 填编号 )①只有还原性②还原性和酸性③只有氧化性④氧化性和酸性(3) 产生 0. 1mol Cl 2,则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 。

(4)氧化剂是 ________,还原剂是 ________;氧化产物是 ________,还原产物是 ________。

fjnFLDa5Zo24.某化学反应的反应物和产物为:KMnO 4 + KI + H 2SO4→ MnSO 4 + I 2 + KIO 3 + K 2SO4 + H2O tfnNhnE6e5(1)该反应的氧化剂是(2)如果该反应方程式中 I 2和 KIO 3的系数都是 5①KMnO 4的系数是②在给出的化学式上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KMnO 4 + KI + H 2SO4→(3)如果没有对该方程式中的某些系数作限定,可能的配平系数有许多组。

原因是_____________HbmVN777s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V7l4jRB8Hs 25. A 、 B、 C、 D、 E 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五种化合物,它们分别由两种元素组成。

甲、乙、丙、丁是单质,甲、丙、 A 、 C、 D 常温下均为气体, B 是液体, E 是黑色固体,这些单质和化合物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反应条件均无注明 ): 83lcPA59W9(1)写出下列物质的分子式:甲、 B。

(2)在以上有关转化的反应中充当还原剂的物质有(填写化学式)。

(3)写出化合物 A 的电子式。

(4)写出单质丁跟化合物 B 反应生成化合物 E 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mZkklkzaaP26.当 140g 铁粉跟 213g 氯气充分反应后, 加入适量的水 , 完全溶解后无残余固体, 加入稀释至 2L。

AVktR43bpw(1)求溶液中氯化铁的物质的量浓度。

(2)若要求溶液中只含溶质氯化铁,还需在此溶液通入标准状况下的氯气多少升?27.黄铜矿 ( 主要成分 CuFeS2) 是提取铜的主要原料ORjBnOwcEd(1)取 12. 5g 黄铜矿样品,经测定含 3. 60g 硫 ( 杂质不含硫 ) ,矿样中 CuFeS2含量为 _______。

2MiJTy0dTT(2) 已知: 2CuFeS2+4O 2800 o CCu2S+3SO2+2FeO( 炉渣 )产物Cu2S 在 1200 ℃高温下继续反应:2Cu2S+3O2→ 2Cu2O+2SO22Cu2O+Cu2S→6Cu+SO2gIiSpiue7A假定各步反应都完全,完成下列计算:①由 6mol CuFeS 2生成 6mol Cu ,求消耗 O2的物质的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