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三年级美术-红灯停绿灯行教案

合集下载

红灯停绿灯行美术教案

红灯停绿灯行美术教案

红灯停绿灯行美术教案教案标题:红灯停绿灯行美术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交通信号灯的含义和作用。

2. 学习绘画和创作技巧,培养学生的美术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3. 提高学生对交通安全的认识和意识。

教学内容:1. 介绍交通信号灯的含义和作用,包括红灯、绿灯和黄灯的意义。

2. 学习绘画和创作技巧,如线条运用、色彩运用等。

3. 创作交通信号灯相关的美术作品。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交通信号灯的图片或实物。

2. 提前准备绘画和创作所需的画纸、颜料、画笔等材料。

3. 准备学生作品展示的场地。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教师出示交通信号灯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并了解红灯、绿灯和黄灯的含义和作用。

2. 通过提问和讨论,激发学生对交通安全的思考和兴趣。

知识讲解:1. 介绍交通信号灯的含义和作用,解释红灯停、绿灯行和黄灯警示的意义。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交通信号灯对交通安全至关重要。

技巧示范:1. 教师示范绘画和创作技巧,如线条运用、色彩运用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创意。

2. 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交通信号灯的形状、颜色和特点,以便在创作中加以运用。

创作实践:1.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技巧,自由创作交通信号灯相关的美术作品。

2.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可以选择绘画、拼贴、雕塑等形式进行创作。

作品展示: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互相欣赏和评价。

2. 教师指导学生讨论作品中表达的交通安全意义和美术创作技巧。

总结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和技巧,总结交通信号灯的含义和作用。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创作过程中的体会和收获,以及对交通安全的新认识。

拓展活动:1. 邀请交通警察或相关专家进行交通安全知识讲解和互动活动。

2. 组织学生参观交通信号灯的实际使用场景,加深对交通信号灯的理解和认识。

评估方式:1. 教师观察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2. 对学生的美术作品进行评价,包括表达能力、创造力和技巧运用等方面。

2024年美术红绿灯教案(精选篇)

2024年美术红绿灯教案(精选篇)

2024年美术红绿灯教案(精选篇)美术红绿灯教案 1活动目标1、认识红绿灯,知道红绿灯的用途。

2、知道汽车、行人在马路上要遵守交通规则,听从红绿灯的指挥。

3、体验模仿游戏的快乐。

4、知道在发生危险时如何自救。

5、初步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准备1、马路、交通红绿灯图片。

2、十字路口视频,小司机的音乐。

3、自制红绿灯一个、呼啦圈若干、交叉路口的场地布置。

4、电教设备:电脑。

活动过程(一)体验游戏,导入活动1、观看图片,体验当小司机。

教师:今天,我们来当小司机。

看,小司机们快快准备好,到马路上来开车吧!2、出示信号灯,再次体验当小司机。

教师:刚才小司机们有的撞来撞去,马路上可危险了!现在老师带来了什么?教师:那我们一起来开车吧,开车的时候可要看清红绿灯哦!3、说说红绿灯的作用和益处。

教师:你们觉得马路上要不要红绿灯?为什么?幼儿讨论。

教师小结:马路上的红绿灯是为了让马路上的车子有秩序地行进,不发生危险。

(二)出示红绿灯,让幼儿了解红绿灯的作用1、出示红绿灯的图片,幼儿讨论。

教师:这是什么?红灯表示什么?绿灯表示什么?黄灯呢?教师:红灯亮了表示要停,绿灯亮了表示走,黄灯亮了表示等一等。

老师还把它变成了一首儿歌,我们来听一听:“马路上面车子多,交通灯儿来指挥,红灯亮了停一停,绿灯亮了走一走,黄灯亮了等一等。

”2、幼儿学念交通信号灯的儿歌。

教师:我们也来学一学,说一说。

3、教师小结:红绿灯和交警叔叔差不多是一样的.,都是来管理交通的,红绿灯就像交警叔叔的哨子一样,所以在过马路的时候,不用交警叔叔吹哨子,我们抬头看一下是亮什么灯就行了。

红灯要停,绿灯才能向前行。

(三)观看视频,知道汽车、行人在马路上要遵守交通规则,听从红绿灯的指挥1、教师:汽车和行人为什么停下?什么时候才能走?红绿灯亮了汽车会怎么样?(汽车过十字路口)2、教师:看一看人行横道灯是什么样子?行人怎样过马路?(行人过马路)3、教师小结:马路上有很多的车和行人,因此在十字路口设置了红绿灯,不管是车还是行人,看见红灯都要停下,看见绿灯才能走,这样才不会发生交通事故。

小学美术《红灯停绿灯行》教案

小学美术《红灯停绿灯行》教案
此外,学生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围绕交通信号灯在生活中的应用展开了热烈观点和想法,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这样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思考能力和沟通能力。
在总结回顾环节,我发现学生们对本节课的知识点有了较好的掌握。但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及时解答他们的疑问,以提高教学效果。
小学美术《红灯停绿灯行》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小学美术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多彩的交通》,围绕《红灯停绿灯行》主题进行教学。教学内容主要包括:
1.交通信号灯的基本知识:红灯、绿灯、黄灯的含义及其作用。
2.交通信号灯的设计与绘制:学习运用水彩画技法,设计并绘制独特的交通信号灯。
3.创意表现:结合交通信号灯,运用联想和想象,创作一幅以交通安全为主题的作品。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绘制的交通信号灯作品。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交通信号灯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二、核心素养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交通信号灯的基本知识,学会运用水彩画技法绘制交通信号灯,提高绘画表现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实践,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学会运用联想和想象进行艺术创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交通安全,树立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培养珍爱生命、关爱他人的情感态度。
本节课核心素养目标紧密围绕新教材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美术学科素养,提高其综合素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小学三年级上册美术《红灯停 绿灯行》教案及反思

小学三年级上册美术《红灯停 绿灯行》教案及反思
2.总结安全过马路时,要做到一看二慢三快速通过
四、绘画方法
1.那怎样把刚才的场景呈现在画面中呢?画一幅交通路口的场景图,分为哪几步呢?
2.绘画方法: 第一步先构图,也就是说如何安排自己的画面,安排好人物、车辆、道路、交通标志在画面的位置。我画一个横向的斑马线,安排在画面的前面,红绿信号灯在斑马线的旁边。把车辆安排在这个位置,后面是背景。 第二步画出主体人物,过马路时行人比较多一些,注意人物的取舍。抓住人物的动态,人物在行走时应如何画呢,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微视频,请看. 第三步画出信号灯和斑马线,我找一个同学上来帮助一下老师,注意与人物前后遮挡关系。 第四步添画背景,车辆、房屋、大树等(学生上台拼摆)使画面丰富饱满。注意近大远小的透视规律。 最后涂上漂亮的颜色。这样一幅完整的交通路口场景图就完成了。
三、 游戏:模仿过马路的游戏“红灯停、绿灯行”
1.刚才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的交通标志,那应该怎样安全过马路呢,(课件出示)安全过马路,我是文明小学生。找图片,我请一位学生模拟一下你平时是怎样过马路的?其余的同学要认真观察,思考问题。请你先走 生:走。让学生左右观看,大步走、 你看他在走的时候动态一腿在前,胳膊左右摆动 假如和你的小伙伴过马路应注意什么呢,两个人在一起走。(如果是两个人一起走,聊天,可以手牵手) 师:两个人或者三个人走路不要只顾着聊天,更不能追逐打闹.也要时刻观察
红绿灯的颜色,排列顺序分别是红黄绿。这三种颜色色彩鲜亮,比较醒目,容易区分。这个是行人指示灯,是一个站立的人物标志,当绿灯亮起时允许行人通过人行横道。
二、认识交通标志
1.除了红绿信号灯之外,还有“永不下岗的交通警”--------交通标志。在日常生活中会见到不同种类的交通标志,你都见过哪些?课前老师让同学们提前预习并收集了,下面请小组汇报一下.

第9课红灯停绿灯行(教案)湘美版(2012)美术三年级上册

第9课红灯停绿灯行(教案)湘美版(2012)美术三年级上册

教案第9课红灯停绿灯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交通信号灯的基本知识,掌握红灯停、绿灯行的交通规则。

2. 培养学生遵守交通规则、关爱生命、安全出行的意识。

3. 提高学生的美术表现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交通信号灯的基本知识:红灯、绿灯、黄灯的含义及作用。

2. 交通规则:红灯停、绿灯行的原则。

3. 交通安全的宣传教育:遵守交通规则、关爱生命、安全出行。

4. 美术创作:以交通信号灯为主题,进行绘画或手工制作。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红灯停、绿灯行的交通规则,提高交通安全意识。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关注交通安全,将交通安全意识融入日常生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交通信号灯模型、交通安全宣传图片、多媒体课件。

2. 学具:绘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交通信号灯模型,引导学生认识红灯、绿灯、黄灯,并讲解其含义及作用。

2. 新课内容:讲解红灯停、绿灯行的交通规则,强调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结合交通安全宣传图片,分析交通事故案例,警示学生关爱生命、安全出行。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绘画或手工制作,以交通信号灯为主题,创作美术作品。

4.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鼓励性评价和建议。

六、板书设计1. 课题:第9课红灯停绿灯行2. 交通信号灯:红灯、绿灯、黄灯3. 交通规则:红灯停、绿灯行4. 交通安全:遵守交通规则、关爱生命、安全出行七、作业设计1. 绘画作业:学生以交通信号灯为主题,进行绘画创作。

2. 手工制作:学生利用废旧物品制作交通信号灯模型。

3. 观察与思考: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交通信号灯,思考如何遵守交通规则,确保安全出行。

八、课后反思1.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教学内容是否充实,教学过程是否顺畅,教学效果是否良好。

2.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本节课的反馈意见,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

三年级美术上册《红灯停绿灯行》教案、教学设计

三年级美术上册《红灯停绿灯行》教案、教学设计
4.设想四: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将遵守交通规则、关爱生命的意识融入到教学过程中。
实施策略:在课堂导入、示范、练习等环节,教师适时引入交通安全知识,提醒学生遵守交通规则,关爱生命。同时,通过课堂讨论、作品展示等途径,引导学生认识到美术创作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他们的人文关怀。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三年级美术上册《红灯停绿灯行》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了解交通信号灯的基本知识,认识红灯、绿灯、黄灯的含义,理解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运用线条、形状、颜色等基本美术元素,表现交通信号灯的能力。
3.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中的交通场景,运用绘画技巧进行创作,提高学生的绘画表现力。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细致观察交通信号灯的细节,并在画作中表现出光影、色彩的变化。
2.重点:提高学生的绘画表现力,使其能够独立完成富有创意的交通信号灯画作。
难点:如何帮助学生突破绘画技巧的瓶颈,提高画面效果。
3.重点:培养学生遵守交通规则、关爱生命的意识。
难点:如何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融入到美术教学过程中,使学生能够内化为自己的行为。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一张交通信号灯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见过这样的交通信号灯吗?它有什么作用呢?”
2.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交通信号灯是维护交通秩序的重要工具,它能够指导行人和车辆有序通行,保障我们的生命安全。
3.接着,教师提出本节课的主题:“今天我们将要学习如何用美术的方式表现交通信号灯,让我们的画作也能传递出安全、文明的信息。”
c.背景处理:适当表现背景,使交通信号灯更加突出。
3.教师强调在绘画过程中要注意交通安全,遵守交通规则,将关爱生命的意识融入画作。

三年级美术红灯停绿灯行板书设计

三年级美术红灯停绿灯行板书设计

三年级美术红灯停绿灯行板书设计一、黑板布局划分。

1. 标题区。

- 位于黑板上方正中央,用较大字体书写“红灯停绿灯行”,这是本节课的主题。

2. 知识讲解区。

- 占黑板左侧大部分空间,用于讲解交通信号灯的相关知识、绘画步骤等主要内容。

3. 作品展示区。

- 在黑板右侧,用于展示学生的优秀作品或者教师示范作品。

4. 互动区。

- 黑板下方预留一小部分空间,用于记录学生的回答、问题或者补充知识点等互动内容。

二、知识讲解区板书内容。

(一)交通信号灯的认识。

1. 信号灯组成。

- 画三个圆形信号灯(简单示意即可),分别涂上红、黄、绿三种颜色。

- 简单解释:“同学们,交通信号灯是保障我们交通安全的重要设施。

红灯亮起的时候,车辆和行人都要停止前进;黄灯闪烁的时候,是提醒我们要做好停止或者准备通行的准备;绿灯亮起,就可以安全通行啦。

”2. 信号灯的作用。

- 书写:“保障交通安全,维持交通秩序。

”- 举例说明:“如果没有交通信号灯,马路上的车辆和行人就会乱作一团,很容易发生危险。

”(二)绘画相关。

1. 绘画步骤。

- 步骤一:构图。

- 画一个简单的十字路口(两条相交的直线表示道路)。

- 在十字路口的合适位置画上交通信号灯(一个灯杆,三个灯)。

- 步骤二:描绘细节。

- 给信号灯细致地涂上红、黄、绿颜色。

- 在信号灯下方画一些等待过马路的行人或者停着的车辆。

- 步骤三:背景添加。

- 在道路两旁画一些建筑物(简单的长方形表示高楼大厦)。

- 给天空画上几朵云彩。

2. 色彩搭配。

- 强调:“交通信号灯的颜色要鲜明,红、黄、绿对比强烈。

”- 在旁边画一个色轮(简单示意),指出红、黄、绿在色轮中的位置,说明它们是对比色,这样的搭配在画面中很醒目。

三、作品展示区。

1. 教师示范作品。

- 画一幅完整的以“红灯停绿灯行”为主题的画。

画面中有清晰的十字路口、交通信号灯、行人和车辆,背景有简单的建筑和天空。

- 在作品旁边简单标注绘画要点,如构图合理、色彩鲜明等。

湘美版美术三年级上册《9. 红灯停 绿灯行》教学设计4

湘美版美术三年级上册《9. 红灯停 绿灯行》教学设计4

湘美版美术三年级上册《9. 红灯停绿灯行》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9. 红灯停绿灯行》是湘美版美术三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的方式,表现出红绿灯的规则和重要性。

教材中提供了红绿灯的图片和简单的制作步骤,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象,创作出独特的红绿灯作品。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绘画和手工制作能力,对于红绿灯的规则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他们可能对于如何将红绿灯的规则和重要性通过艺术的方式表现出来还不够清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出有自己特色的作品。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红绿灯的规则和重要性,培养学生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

2.引导学生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的方式,表达出自己对红绿灯规则的理解和想象。

3.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和创造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红绿灯的规则和重要性,培养学生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的方式,表达出自己对红绿灯规则的理解和想象。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示范法、引导法、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实践等方式,完成对红绿灯作品的设计和制作。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课件、教具等。

2.绘画和手工制作的材料,如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3.红绿灯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红绿灯的作用和重要性,让学生意识到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2.呈现(10分钟)展示红绿灯的图片和视频资料,让学生了解红绿灯的规则和标志,同时引导学生观察红绿灯的形状、颜色等特征。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合作,根据自己对红绿灯的理解和想象,设计并制作出红绿灯的作品。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出有自己特色的作品。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和体会,让学生在交流中巩固对红绿灯规则的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美术第九课《红灯停绿灯行》教案
万安中心小学黄秋萍
教学目标:
1、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知晓其颜色、形状、符号所代表的意义;
2、能用绘画的形式大胆地表现通过交叉路口的情形,即在交通路口中将交通标志、人物、车辆以及道路的关系表现清楚;
3、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有意观察,记忆表现能力;
4、培养学生关心社会的情感,增强学生社会体验的经验,教育学生注意交通安全。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常见交通标志,尝试表现学生过马路的情形。

教学难点:描绘学生过马路的情形,较准确体现“车来人往,各自行”。

教学准备:
学生:画画纸、铅笔、橡皮擦、水彩笔、油画棒
老师: 范画、课件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
遵守交通规则对于我们来说非常重要,所以今天我们要一起来学习《红灯停绿灯行》。

那么请问,你们知道一些什么交通规则呢?
板书课题:红灯停绿灯行
二、认识一些常见的交通安全标志
1、交流信息,说一说你认识的交通标志。

2、你在什么地方看到过这种标志?
3、看课件中的图片认识:
指示标志:人行横道;
禁令标志:禁止行人进入;
警示标志:注意儿童;
三、了解身边的危险
1、说一说画中的小朋友做得怎样?
2、我们要向他们学习吗?
3、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4、小结:生活中经常有一些细小的隐患,一个不小心就容易出现危险的现象,但是,只要我们每个人具有安全意识,对自己的生命负责任,就会避免事故的发生。

四、作品欣赏及步骤讲解
步骤:①画出过马路的人物动态等特征
②添画交通信号灯
③运动遮挡法画出人行横道线
④适当添画街道上的车辆或房屋等
五、学生创作及作业要求:
1、画一幅小朋友放学回家安全通过交叉路口的画;
2、画花、树、房子、人等布置在马路的两边;
3、学生绘画,教师指导
六、学生作品展示与评价
七、总结。

如今我们的马路越来越宽阔,交通也越来越繁忙,小朋友从小就要做一个遵守交通规则的好公民。

师生齐读儿歌结束本课。

人和车,靠右行
过街要走斑马线
红灯停,绿灯行
交通顺畅好心情
有理数加减法练习
一. 填空题
1.把(+6 ) –(–5)+( –3) –(+7)改写成省略加号和括号的形式
________ 。

它的两种读法是
和。

2. 如果m<0,n>0,|m|>|n|,那么m+n__________0。

二 .选择题
3.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之差为零;
B. 一个较大的数减去一个较小的数一定得
正数;
C. 零减去任何一个数仍得这个数;
D. 差不可能大于被减数。

4.两个有理数相加,如果和比其中任何加数都小,那么这两个加数()
(A)都是正数(B)都是负数(C)互为相反数(D)异号
5.两个非零有理数的和为正数,那么这两个有理数为()
(A)都是正数(B)至少有一个为正数(C)正数大于负数(D)正数大于负
数的绝对值或都为正数。

三.计算题
6.计算下列个式的值:
①. (–3)+(–5)②. (-3.26)+(+3.2)③. (-5)–(-8)
④. (+3.14)-(+2.34) ⑤. -(-5)-|-3| ⑥.
5-|-(-3)|
⑦. (+4)–(–23) –(+13)+( –7) –(+5);⑧. –(–3.21) –(+2.47) –(–1.53)
+(+1.29);
⑨. 3–15+5–7–6 ⑩.–3.2–4.7+5.3–2.2+2.8
7. 某单位一星期内收入和支出情况如下:+853.5元,+237.2元,-325元,+138.5
元,-280元,-520元,+103元,那么,这一星期内该单位是盈余还是亏损?盈
余或亏损多少元?
提示:本题中正数表示收入,负数表示支出,将七天的收入或支出数相加后,和
为正数表示盈余,和为负数表示亏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