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老中医对癌症治疗用药心得
一名老中医对癌症治疗用药心得1、夏枯草:...

一名老中医对癌症治疗用药心得1、夏枯草:...一名老中医对癌症治疗用药心得1、夏枯草:应用于淋巴癌或者其他癌症引起的淋巴结肿大效佳,常用量30--100克。
取其解毒散结之效。
2、天花粉:一般应用于癌症肿块破溃,症见浓汁略稠,有臭味。
如乳腺癌,皮肤癌,鼻咽癌等。
用量一般15--60克,取其消肿排排脓之功。
另外用于各种癌症引起的咽干,口渴,咽痛效果亦可,取其清热生津之效。
3、皂角刺:用于癌症肿块未溃或者已溃,未溃者引之消散,已溃者引之排脓。
常用量30--60克,量小无效。
4、鸡血藤和石韦:此两味为对药,用于放化疗治疗癌症时引起的血细胞减少。
这是沈绍功家传经验,验证于临床,经得起重复。
无论是白细胞还是红细胞等减少均效。
常用量鸡血藤15克,石韦10克,石韦不能应用量大,对肾有刺激。
由于是家传,用药机理无法解释。
5、石菖蒲和郁金:用于改善癌症病人的忧郁情绪,是沈氏所传的对药,我加于治疗癌症方药中,对神情抑郁,悲观的癌症病人确实起到了缓解的作用。
常用量是每味药各10克。
6、山慈菇:现代医学证实,山慈菇是一味不可多得的治疗癌症的高效药物。
能治疗多种癌症,如食道癌,胃癌,乳腺癌,甲腺癌其有小毒,用量不宜过大,一般打粉应用,6--15克左右,我常常作为治疗癌症的基础用药,基本上每方必加。
7、牡蛎、浙贝母,玄参:此三味药既是程钟龄的消瘰丸,凡是没有破溃的癌瘤大多加用,效果非凡。
一般用量:生牡蛎30克,玄参15克,浙贝母6--12克;生牡蛎和浙贝母最好打粉应用,效果较佳。
浙贝母也可以应用川贝母,平贝母和大贝母代替,但川贝价格昂贵。
大贝母散结的效果比较优良。
我现在正尝试应用,而且价格比较便宜。
8、生黄芪:生黄芪具有托毒生肌之效,不论虚实寒热之癌瘤都可以应用。
一般用量30--200克,破溃的用量应该大些,如治疗乳腺癌已经破溃溃烂,应用量多在百克以上,同时还输液黄芪注射液30毫升,相当于生药60克。
我们一般作为治各种癌症的基础用药,作为各种抗癌药的一个动力。
薛汉荣运用参苓白术散加味辨治肺癌经验

薛汉荣运用参苓白术散加味辨治肺癌经验
薛汉荣,是我国著名的中医肿瘤专家,他擅长运用中药治疗各种癌症,尤其是肺癌。
而在其治疗肺癌的经验中,参苓白术散加味是他常用的一个方子。
参苓白术散是一种常用的清热利水方,主要成分有白术、茯苓、苍术、黄芪、桔梗等,这些药材具有滋阴清热、利水消肿的功效。
而在治疗肺癌时,薛汉荣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将参苓白术散加味,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具体加味方式有以下几种:
一、加入生薯淀粉
肺癌患者常伴有消化系统不适,如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因此在方子中加入生薯
淀粉可以缓解消化不良症状,提高患者的食欲。
二、加入薏米仁
薏米仁具有利水消肿、健脾和胃的功效,可以增强参苓白术散的利水消肿作用,同时
还可以改善肺癌患者的脾胃功能,达到调理全身气血的目的。
三、加入清热解毒药材
肺癌患者体内常有毒热积聚,因此在参苓白术散中加入一些清热解毒的药材,如金银花、连翘、黄连等,可以清除体内毒热,降低患者的发热情况。
四、加入免疫增强药材
肺癌患者常常伴随着免疫力下降的情况,因此在方子中加入一些免疫增强的药材,如
黄芪、人参、五味子等,可以增强患者的免疫力,帮助患者更好的抵抗癌症。
通过以上的加味方式,薛汉荣成功地治愈了众多肺癌患者。
同时,他也提醒大家,虽
然参苓白术散加味在治疗肺癌中效果显著,但是每个患者的病情不同,需要具体情况具体
分析,方子中的药材用量、用药方法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
希望大家能够及时
就医,尽早发现、治疗肺癌,让癌症远离我们的生活。
李秀荣治疗乳腺癌药对经验总结及验案举隅

李秀荣教授系全国名老中医专家焦中华教授的学术继承人,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常务委员,山东中医药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博士生导师,致力于肿瘤的中西医结合临床、教学、科研工作30余载,临床经验丰富、学术造诣深厚。
现将李秀荣教授应用药对治疗乳腺癌的临证经验进行整理和提炼,以飨同道。
传统药对多来源于历代医家临床实践中的遣方用药经验,是通过相对固定的两味或多味中药参合、伍用以达到协同增效、配伍减毒的目的[1]。
《神农本草经》中就已提出“当用相须、相使者良”这一中药配伍理论的基本准则。
在乳腺癌的药对应用中,李教授强调辨证论治、辨证选方用药,认为深刻的辨析病因病机、研判证候是沟通中医理法方药、提高中药抗肿瘤疗效的桥梁与关键;同时李教授注重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在参考现代抗肿瘤药理学研究的基础上,筛选出对乳腺肿瘤细胞有抑制作用的中药药对。
李教授认为本病病位在乳腺,组方遣药时应把握贯穿于乳腺癌发生、发展始末的2个基本病机,即肝郁脾弱、充任失和的“虚”与痰浊、瘀血、毒热博结、胶固瘀塞经络,进而聚结成核、化生癌毒、癌肿的“实”。
强调应在扶正培本的基础上,注重通畅乳络以消除癌毒变生的病理环境,若因冲任、气血空虚,乳络失于濡养、温煦而瘀塞者,当补之、温之使通;因邪留经络、热毒灼脉,乳络焦枯、挛塞而瘀阻者,当消之、清之使通,用药始终贯彻“通络”思想。
以下根据药物功效,对李教授治疗乳腺癌的常用药对逐一总结并分析。
1益气健脾通络药对李教授在乳腺癌的治疗中推崇“治瘤首健脾胃”,习用黄芪、太子参、党参、白术、茯苓、陈皮等药物相互配伍,以奏健脾益气之功,多选甘缓、平和之品,以求补养而不碍脾胃运化。
其中代表性药对为黄芪-白术-茯苓。
黄芪甘温入脾,补气之长,为补中益气要药。
现代药理学研究[2]证实,黄芪中有效组分黄芪甲苷,可通过调控Bax/Bcl -2/Caspase -3凋亡信号通路,以诱导人乳腺癌MCF -7凋亡;黄芪多糖可有效提高机体免疫功能,降低恶性肿瘤化疗过程的骨髓抑制[3]。
一位中医二十几年治疗癌症的经验总结

一位中医二十几年治疗癌症的经验总结1、癌症病人舌苔大部分是薄白,舌质淡。
其它的腻苔,黄腻苔,光剥苔很少见。
2、癌症病人九成是大便干。
大便稀的比较少。
病人手术后,凡大便次数多的,大便稀的,效果好。
这个腹泻我认为是病人自体排毒,不能治疗。
曾有一个食道癌术后三年的病人,让我治腹泻,我对他说,不是治不好,而是不能治。
你现在除了腹泻,别的啥事没有,你治腹泻干吗,那是你的身体排毒呢。
病人说,腹泻后觉的没劲儿。
我说没劲儿也不能治。
这位病人很不高兴的走了。
停了十多天,又来了,说医生,我后悔呀,我找别的医生把腹泻治好了,现在不能吃饭了。
我只好开药给他,吃后又腹泻了,当然也能吃饭了。
象这样除了拉肚子,别无毛病的癌症病人,最好的办法是不理他。
一般病人是不会复发和转移的。
但要是治的病人不拉肚子了,那就麻烦了。
我常给病人讲,癌症啊,不怕大便稀,就怕大便干。
病人大便干咋办呢?小陷胸汤就不错。
3、【肝癌的治疗】上,配合介入十分必要。
凡是介入1次或2次后吃中药的,失败的极少,好多病人都过了三年了,有的都六七年了,还很好。
肝癌的西医治疗,数介入效果好,但不能按西医的要求一个月做一次,一般做一到两次就行了,然后吃中药,疗效理想。
有的病人两三年后肝上又长了肿块,没事,再做一两次介入,然后吃中药又没事了。
不介入光吃中药的,十个里也就好一两个,比起介入后再吃中药疗效差远了。
4、有的癌症出血,比如肺癌痰中带血,要用活血化瘀的药。
我县一个肺癌,痰中血丝好几个月,一直没控制住,我让他吃了点水蛭,很快就不出血了。
我现在很少用云南白药来止血,总感觉这个药效没有十年前好了,加量服用也不理想。
有时候用三七粉,效果还可以。
5、化疗期间我从不让病人吃中药。
以前有个病人肺癌,吃中药很好,偷偷去化疗,边吃中药边化疗,结果骨髓抑制死在医院了,家属问医院要说法,医院说是中药引起的骨髓抑制。
所以后来我就不让病人化疗时吃中药了。
但放疗时可以。
这时一加一大于二。
有个吕村的食道癌,放疗时吃中药,放疗后,医生说他的效果是多少年来最好的。
陆明教授运用中医药治疗肺癌经验总结

陆明教授运用中医药治疗肺癌经验总结陆明作为中医学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名专家,是国家第五批名老中医学术继承指导老师。
陆明教授长期坚持中医诊疗、教学、科研工作,在中医内科疑难杂病、恶性肺癌等方面有丰富经验和独到见解。
陆明教授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严谨的治学态度、力求创新的治学精神,已成为后学者一份宝贵财富。
作为第五批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从事中西医结合诊治肿瘤疾病十余年,近年随先生侍诊,聆听教诲,受益匪浅。
现试将陆明教授运用中医药治疗肺癌经验总结如下,以飨同道。
1.陆明教授诊疗肺癌的诸多理论见解肺癌是常见的肿瘤疾病之一,近年来,发病率、死亡率皆有逐年递增的趋势。
尤其因大部分患者发现肺癌时已处于中晚期,增加了治疗难度。
与此同时,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癌达到的临床效果甚佳,中医药结合化疗、靶向治疗肺癌的方法日益受到重视。
中医学认为,肺癌的形成主要是正气虚损,阴阳失调,六淫之邪乘虚而入,邪内滞于肺,导致肺脏功能失调,肺气阻郁,气机不畅,血行受限,津液失布,津聚为痰,痰凝气滞,气滞血瘀,瘀阻络脉,因而成疾[1]。
陆明教授认为,肺癌的病机为本虚标实,实证以痰瘀互结为主,特别是晚期肺癌患者多有远处脏器转移,恶病质,正气亏虚,且痰瘀证候明显;虚证则以气虚、阴虚为根本病理改变;虚实夹杂以肺阴亏损、热毒内盛为主,肺癌的病因为正气亏虚,外感邪毒,情志抑郁、痰湿内停,湿、毒、郁、痰、瘀复合为积[2]。
因此,在治疗肺癌的过程中应以扶正为主,并注重肺、脾、肾三方面的辨证治疗。
1.1 治疗肺癌善用虫类药陆明教授认为虫类药乃血肉有形之品,以咸味、辛味居多,气温或平,且多有小毒。
辛味“能散,能行”,加之性温,多能通,可消除壅滞;咸以入血、软坚散结,《素问·宣明五气篇》曰“咸走血”;又以取类比象法,虫类药性善走窜,剔邪搜络,攻坚破积,其药效多强,药力多猛,一般用于重症、顽症的治疗,抗肺癌效果甚佳。
张定荣主任中医师辨治恶性肿瘤学术经验总结

张定荣主任中医师辨治恶性肿瘤学术经验总结摘要】本文从肺癌、食管癌、胃癌三个病种及放化疗毒副作用的中医药治疗来总结张定荣主任中医师辨治恶性肿瘤的学术经验。
【关键词】肺癌食管癌胃癌中医药放疗化疗张定荣,四川苍溪县人,从事临床工作三十余年。
四川省第五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苍溪县名中医。
现任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会员、四川省抗癌协会会员,市中医学会第四届常务理事、市中医学会中西医结合内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苍溪县中医药专委会主任。
张师从医三十余年来,对中药减轻肿瘤放化疗毒性颇有经验,在临床工作中,让恶性肿瘤患者体质增强,不但增强患者对放化疗的耐受性,而且通过中医药增强放化疗的抗肿瘤作用。
我有幸跟随其学习,聆听老师的谆谆教诲,跟随张师上临床,坐门诊,通过对典型医案的收集、整理,以及辨证规律、临证思路的探究,现总结其学术经验如下:1.食管癌的中医药治疗经验总结:食管癌属于中医“噎嗝病”范畴,本病的发生多因忧思郁怒,情志不遂,七情郁结;或嗜酒无度,恣食辛香燥热等物,损伤脾胃,造成气滞食凝,积聚成块;或高年衰老,正气志虚,正不胜邪,瘤邪乘虚侵入而成。
张师在临床上将其分为四个证型:1)痰气互阻证治法:开郁降气,化痰散结。
主方:旋覆代赭汤合四逆散加减。
2)血瘀痰滞证治法:祛瘀散结,化痰解毒。
主方:血府逐瘀汤加减。
3)阴虚热结证治法:滋养津液,泻热散结。
主方:增液汤合沙参麦冬汤加减。
4)气虚阳微证。
治法:益气养血,温阳开结。
主方:当归补血汤合桂枝人参汤加减。
气虚阳微证在食管癌晚期患者中多见,现在最新的食管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各项研究[1],均以“痰、瘀、热、虚”为要,与张师的理念一致。
2.肺癌的中医药治疗经验总结:肺癌属于中医“肺积、息贲、咳嗽、喘息、胸痛、劳咳、痰饮”等病证的范畴。
病机多由于邪毒犯肺,宣降失司,津液不布,痰瘀互结形成癌肿,癌肿形成耗气伤津,而出现虚实夹杂证。
张师临床上将其分为五个证型:1)肺脾气虚证治法:补益肺气为主。
中草药治疗癌证经验体会

中草藥治療癌證经验体会笔者三十多年来用中药治疗癌症,略有心得,介绍如下。
癌證的病因是風、寒、邪息毒和熱毒進入全身日久成為寒毒,膠結難解,影響到人的心臟、肝、腎,經絡不通,全身腫大。
癌症的病機,多有變化,非常復雜,癌症之所以難治就在於癌症病人經常出現寒熱錯雜,虛實夾雜,陰陽互見,癌毒攻身。
就拿噎膈來說吧,五噎氣、憂、食、勞、思,五膈、憂、恚、寒、熱。
但歷代醫家關於噎膈病機的論述還是各有所見,各有所長,缺乏了全面的中肯之論。
現代中医對噎膈病機的認識全則全矣,但仍有泛泛而談之嫌,沒有找出病機的特殊性,因而在病因病機上分為憂思鬱怒,飲食所傷、寒溫失宜,房勞傷腎四種,证型上分為痰氣交阻,津虧熱結,痰瘀內結,氣虛陽微四類,這種分型論治看起來頭頭是道,但在臨床的癌證病人卻很難對號,在不同的病人身上,可以有熱、寒、氣、痰、瘀、虛等不同或兼夾,但本病的基本病機是貫穿始終的,衹不過或隱或現或強或弱而已。
如果我們不能抓住病因病機,就衹有見痰治痰,見血治血,見虛補虛了,往往是熱尚未去,寒又復起,潤燥則痰泛,化痰則傷陰,且痰血未化,已體虛不耐了。
所以我認為噎膈的基本病機是癌毒膠固,陰衰陽結,寒熱錯雜,痰氣血瘀,上下不通,本虛標實,癌毒才是噎膈頑固難愈的本質問題。
癌毒膠固與陰衰陽結,難分難解,衹有既針對癌毒又針對陰衰陽結,寒熱錯雜,痰氣血瘀,上下不通的復雜病機才能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抗癌扶正,養陽通陽,清熱散寒,化痰活血。
治療方有:石打穿30g、鵝管石12g、威靈仙12g、人參6g、當歸12g、內花蓉5g、槍子10g、生薑6g、枇杷葉12g、降香12g、代赭石20g、瓜蒌12g、竹茹12g,水煎服,每日1劑,10天一個療程。
食道癌、胃癌症病人,先服中藥三個療程,後服草藥仙鴿草20g、三豆跟20g、野椒葉20g、天鵝草20g、餓馬黄20g、白花蛇舌草30g、黃連20g、鐵樹葉50g、猴桃根20g、馬鞭草20g,三個療程,治好了食道癌14人,胃癌病16人,效果滿意,具有藥力平穩、見效快而持久的特點,部分患者經活檢證實查不到癌細胞。
中医治疗癌症心得体会书

中医治疗癌症心得体会书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癌症的治疗越来越多地依赖于化疗、放疗和手术等西医手段。
但是,一些患者并不愿意通过这些方式来治疗,因为这些治疗方式常常会给患者带来很多副作用,使人感到身心俱疲。
而中医治疗癌症因其疗效渐趋明显,不再是传统医学的封建迷信,成为了更多人的选择。
我是一位从事中医治疗癌症的医生,多年来,我和我的团队接诊了很多患者,并且取得了一些不错的治疗效果。
在这里,我想和大家分享下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中医治疗癌症需要个性化诊疗。
每个人的体质、病情以及病程都有所不同,因此,治疗方法也需要因人而异。
针对患者的不同病情,我们需要对症下药,制定出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有时候,我们甚至需要同步运用多种治疗方式,如针灸、中药、推拿、气功等,以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其次,中医治疗癌症需要患者积极参与。
治疗过程并不是医生独自完成的,患者本身的身心状态对治疗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对于患者而言,积极的心态和态度是至关重要的。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保持信心和耐心,充分发扬自身的意志力,与医生共同拼博。
另外,在中医治疗癌症这个过程中,营养调理也是不可缺少的。
合理的饮食和营养补充,能够帮助患者更快地康复。
对于患者而言,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微量元素和蛋白质的食物是最好的选择。
同时,中药调补也需要根据身体状况进行针对性调整。
最后,中医治疗癌症需要坚持治疗。
治疗癌症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需要坚定的信心和不懈的努力。
中医治疗癌症的效果并不会立竿见影,如果想要达到预期的效果,就需要保持长时间的治疗,并且坚持日常的调护。
总之,中医治疗癌症已逐渐被广大患者所接受,但是,它并不是传统医学的封建迷信,而是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所积累的宝贵经验。
我们相信,只要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和医生真心信任并共同合作,就一定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救治更多的患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老中医对癌症治疗用药心得
1、夏枯草:应用于淋巴癌或者其他癌症引起的淋巴结肿大效佳,常用量30--100克。
取其解毒散结之效。
2、天花粉:一般应用于癌症肿块破溃,症见浓汁略稠,有臭味。
如乳腺癌,皮肤癌,鼻咽癌等。
用量一般15--60克,取其消肿排排脓之功。
另外用于各种癌症引起的咽干,口渴,咽痛效果亦可,取其清热生津之效。
3、皂角刺:用于癌症肿块未溃或者已溃,未溃者引之消散,已溃者引之排脓。
常用量30--60克,量小无效。
4、鸡血藤和石韦:此两味为对药,用于放化疗治疗癌症时引起的血细胞减少。
这是沈绍功家传经验,验证于临床,经得起重复。
无论是白细胞还是红细胞等减少均效。
常用量鸡血藤15克,石韦10克,石韦不能应用量大,对肾有刺激。
由于是家传,用药机理无法解释。
5、石菖蒲和郁金:用于改善癌症病人的忧郁情绪,是沈氏所传的对药,我加于治疗癌症方药中,对神情抑郁,悲观的癌症病人确实起到了缓解的作用。
常用量是每味药各10克。
6、山慈菇:现代医学证实,山慈菇是一味不可多得的治疗癌症的高效药物。
能治疗多种癌症,如食道癌,胃癌,乳腺癌,甲腺癌其有小毒,用量不宜过大,一般打粉应用,6--15克左右,我常常作为治疗癌症的基础用药,基本上每方必加。
7、牡蛎、浙贝母,玄参:此三味药既是程钟龄的消瘰丸,凡是没有破溃的癌瘤大多加用,效果非凡。
一般用量:生牡蛎30克,玄参15克,浙贝母6--12克;生牡蛎和浙贝母最好打粉应用,效果较佳。
浙贝母也可以应用川贝母,平贝母和大贝母代替,但川贝价格昂贵。
大贝母散结的效果比较优良。
我现在正尝试应用,而且价格比较便宜。
8、生黄芪:生黄芪具有托毒生肌之效,不论虚实寒热之癌瘤都可以应用。
一般用量30--200克,破溃的用量应该大些,如治疗乳腺癌已经破溃溃烂,应用量多在百克以上,同时还输液黄芪注射液30毫升,相当于生药60克。
我们一般作为治各种癌症的基础用药,作为各种抗癌药的一个动力。
9、仙鹤草:现代医学研究其有抗癌之效,我把其作为治疗各种癌症的基础用药。
用量15--100克不等,仙鹤草不单是一味止血收涩之药,其补虚之功亦宏,有类似于激素样作用,干祖望称仙鹤草为中草药中的激素.
,
10、生薏苡仁:现代研究其可以治疗各种癌症,我治疗癌瘤时基本上每方必用,常用量30克。
有时嘱咐癌症病人每天早晨用薏苡仁熬粥代替早餐。
既可以增加营养,又可以抗癌,一举两得。
11、白花蛇舌草和半枝莲:二药是医学界公认的治疗癌症有效的药物之一,可以治疗多种癌症。
但是用量必须加大,最少的30 克打底,最大可以应用到200克。
和其他药物联合应用时一般不超过100克,这两药质轻,比较占空间。
我应用此药,一般大手去抓,根本不
用称重,每每都超过实际重量。
12、鳖甲:取其散结之性,多用于治疗乳腺癌和肝癌,效果比较不错。
因其质地坚硬,多打粉应用,一般6--15克。
13、蒲公英:取其清热解毒而不伤胃,常用于乳腺癌,胃癌,食道癌的辅助治疗,用量多为15--100克,同时癌症伴感染用之效果较佳。
特别是癌症病人就用化疗,胃伤饮食难进,此时又伴有感染,而不伤胃的蒲公英正好派上用场。
14、败酱草,生地榆,苦参:此三味主要用于肠癌患者,败酱草用量一般较大,30--60克,苦参用量较小,一般10克即可,量大伤胃。
生地榆一般用量15--30克,特别对于伴出血的肠癌效佳。
15、五灵脂。
蚕沙,细辛,徐长卿:此四药主要用于癌症的止痛。
五灵脂和蚕沙可以应用各种癌症的疼痛。
用量一般不超过10克即可。
这也是从沈绍功治癌经验得来,确实有效,屡屡用之。
细辛擅长治疗脑瘤引起的头痛,或者其他癌症转移到脑引起的头痛。
用量一般在10--30克之间。
超过10克时,应该久煎40分钟以上。
细辛的毒素主要含在挥发油当中,久煎后一般不会引起毒副作用。
徐长卿具有镇静和止痛两方面的功效,一般用量15克左右。
16、元胡于川楝子:此二药相和即金铃子散,主要用于各种癌瘤引起的疼痛。
止痛效果大家比较公认。
一般应用元胡10--20克川楝子10克;元胡质地坚硬,比较难熬出有效成分,
应该打粉冲服,川楝子有小毒用量不宜过大。
17、山豆根和蚤休:主要用于治疗鼻咽癌,喉癌,口腔癌,腮腺癌等,山豆根有小毒,用量多在15克,蚤休又名重楼,七叶一枝花,近年价格昂贵,质地坚硬,多打粉应用,一般6--10克左右。
蚤休还可以应用治疗其他的癌症,特别是伴有感染的效果特佳
18、海藻与甘草:这个药对用于各种癌症表现为肿块坚硬,效果较佳。
海藻15--30克;生甘草5--10克。
《本草》十八反言言:“海藻反甘草。
”但历代医家从临床出发,证明两药同时应用,不但没有副作用,而且治疗效果特佳。
例如治疗乳腺增生,乳腺癌,甲状腺癌,甲状腺瘤等。
19、丹参:一味丹参,功同四物,活血祛瘀,安神定志。
是一位比较理想的辅助抗癌药。
一般用量30克,作为治疗各种癌症的基础用药,基本上治疗癌症时每方必用。
20、生代赭石:此药似乎没有抗癌之功,但是可以治疗放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和缺铁性贫血。
也可以配合他药治疗食道癌和胃癌,一般用量30克左右,单治疗贫血一般我只取5--10克,取其以铁补铁之效。
因为代赭石是含铁矿石。
21、三七:近代研究其有抗癌之性,各种癌瘤均可以用之。
但我们比较多用于止血与止痛。
用量6--10克,分两次冲服。
22、龙葵:近代研究其治疗膀胱癌和肠癌等疗效较佳,我多用于肠癌,用量15--30克,有
小毒,不可骤然应用大剂量,应该循序渐进。
23、金钱草:现代医学证实其治疗肝癌,膀胱癌和肾癌效果不错,用量宜大,小则无效。
多用50克以上,此药质地轻柔,熬药比较占空间。
24、鱼腥草和芦根:此二药我多用于治疗肺癌,而且还有利水之功效,用于肺癌引起的胸腔积液效佳。
用量多在30克以上。
以上是我临床上治疗各种癌症应用中草药的肤浅经验,是在参考了各位医林前辈抗癌经验和现代医学研究成果而来。
目前看来看效果还可以,希望各位同仁进一步发展拓宽。
癌症是非常难以治愈的一种疾病,离我们的理想相去甚远。
癌症的治疗是世界医学界共同面对的难关,目前基本上承认我们中医药治疗癌症的优势所在,无论是在术前还是术后,放化疗前还是放化疗后,中医药都发挥了西医意想不到的显著疗效。
由于印度尼西亚多半信奉伊斯兰教,为了尊重他们的民俗和信仰,我们一直没有应用虫类和动物类药物,非常遗憾,没有这方面的验证经验
Welcome To Download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