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人类遗传病》教案
高中生物_人类遗传病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必修二 5.3《人类遗传病》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完成任务,举例说出人类遗传病的主要类型。
、完成任务,举例说出人类遗传病的主要类型。
2、完成资料分析,探讨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
、完成资料分析,探讨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
3、通过了解相关前沿信息,关注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
、通过了解相关前沿信息,关注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
二、评价设计1、通过目标检测一的习题,判断学生是否掌握人类遗传病的主要类型。
、通过目标检测一的习题,判断学生是否掌握人类遗传病的主要类型。
2、通过小组合作展示,判断学生是否能说出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
、通过小组合作展示,判断学生是否能说出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
3、通过设置的问题,判断学生是否了解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
、通过设置的问题,判断学生是否了解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
三、教学重难点人类遗传病的主要类型;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
人类遗传病的主要类型;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
四、教学方法PPT 演示法、小组分析讨论法、讲述法、指导法、情景分析演示法、小组分析讨论法、讲述法、指导法、情景分析五、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新课导入 [微视频]展示人类遗传病视频。
展示人类遗传病视频。
引出本节内容。
引出本节内容。
学生初步了解一下人类遗传病的相关内容。
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引出本节内容。
节内容。
一、人类遗传病的主要类型[思考]:下列这些疾病中,哪些是遗传病?哪些是传染病?病?通过这些疾病归纳总结出遗传病的概念。
传病的概念。
区分遗传病、先天性疾病和家族性疾病之间的关系。
家族性疾病之间的关系。
任务一:阅读资料二及课本单基因遗传病内容,尝试建构单基因遗传病类型概念图。
图。
通过以往知识经验建立遗传病的概念。
立遗传病的概念。
通过给定的例子,构建概念图。
概念图。
掌握构建概念图的方法,方便以后的学习。
学习。
任务二:阅读资料三、课本多基因遗传病内容及生活经验,分析多基因遗传病的特点。
人类遗传病课教案

人类遗传病课教案【篇一:人类遗传病——公开课教案】《第3节人类遗传病》教案(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1、人类遗传病的概念。
2、通过对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和特点的分析讲解,使学生能举例说明人类遗传病的种类。
3、掌握利用系谱图分析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方式。
二、学习重点1、人类常见遗传病的类型。
2、掌握利用系谱图分析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方式。
三、学习难点2、掌握利用系谱图分析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方式。
四、教学过程:五、板书设计人类遗传病一、人类遗传病概述: 1、概念2、发病率升高的原因3、类型(1)单基因遗传病:(2)多基因遗传病:(3)染色体异常遗传病:二、人类遗传病的危害三、优生: 1概念2措施【篇二:人类遗传病教学设计】《人类遗传病》教学设计穆棱一中何智慧一设计理念:新课标倡导探究性学习,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目的是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乐于探究,逐步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本节教学设计恰好能充分体现以上新课标的理念。
在教学过程中我首先让学生查阅遗传病及人类基因组计划资料,我也准备了大量的图文资料,从而使学生思考,体验,感悟。
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通过师生间互动,交流,讨论,构建知识。
二教材分析:三学情分析:发现问题,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相关的资料收集看似简单,若能利用自已搜索到的资料在辩论中展示将大大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四教学目标的确定:根据课标要求及学生实际情况,确定本节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①描述遗传病的基本特征,初步判断和识别常见的人类遗传病;②说出监测和预防人类遗传病的主要措施,遗传咨询的程序和内容。
③说出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研究对目标,概述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意义。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①通过介绍遗传病对人类的危害对学生进行人口素质教育、②关注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
正确认识遗传学研究的新成就对解决人类面临的问题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和应用价值及负面影响。
人类遗传病教案

《人类遗传病》的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人类遗传病的主要类型及特点。
2、了解遗传病的监测与预防措施。
3、理解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的概念,以及什么是近亲结婚和近亲结婚的危害。
4、了解相关政策、法规。
(二)能力目标:1、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观察、分析和判断遗传病的类型及特征。
2、通过复习旧知识引出新知识,学生能够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学会知识迁移的学习方法。
(三)情感目标1、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激发学生对健康体魄的热爱和对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的关注。
2、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树立积极面对生活的人生观。
二、教学重点、难点1、人类常见遗传病的类型以及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
(教学重点)2、如何开展及组织好人类遗传病的调查。
(教学难点)3、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意义及其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教学难点)三、教学方法以讲授法为主,配合讨论法。
四、课时本课题授课时数为1课时。
五、课前准备为了保证本节课的教学生动有趣,我在课前收集一些遗传病患者的图片,并且让学生在课前阅读课本。
六、教学过程各位同学好,在今天的新课开始前,大家先阅读多媒体上的故事:[展示]19世纪,英国王室维多利亚女王和她的表哥阿尔伯特结婚,他们一共生育了九个子女,然而,他们的大儿子却在一次意外创伤中流血不止而死亡。
后来才得知他患的是血友病,并且女王为该病的携带者。
他们的四个儿子中有三个都是血友病患者,女孩中有两个是该病的携带者,由于19世纪的欧洲婚姻的嫁娶多讲究门当户对,为保持王室血统的“纯洁”,女王的孙子孙女们也都在欧洲各国的皇室中通婚,结果使得血友病基因通过女王的后代传到俄国、西班牙等一些皇室。
[提问]同学们,通过材料可以看出,血友病是一种遗传病,可以通过亲代传递给子代,那么是不是所有的疾病都能通过亲代传递给子代?不是所有疾病都能通过亲代传递给子代,比如:流行性感冒、心脏病、非典等。
(板书:第三节人类遗传病)并非所有疾病都能通过亲代传递给子代,只有遗传病才能通过亲代传递给子代,那么遗传病究竟指的是什么样的疾病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90页第二自然段,遗传病的概念。
《第5章第3节人类遗传病》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2

《人类遗传病》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人类遗传病的概念和类型。
2. 掌握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的基本方法。
3. 培养学生对生物科学知识的兴趣,增强对人类健康生活的关注。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及预防措施。
2. 教学难点:理解遗传病的发病机制及基因诊断技术的应用。
三、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图片和视频,以辅助解释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和预防措施。
2. 准备基因诊断相关模型,帮助学生理解基因诊断技术在遗传病预防中的应用。
3. 提前与学生家长沟通,了解可能的遗传病家庭背景,以便更好地组织课堂教学。
4. 准备课堂练习和作业,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向学生介绍人类遗传病的概念和分类,以及在现实生活中人类遗传病的重要性和关注度。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遗传病案例,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铺垫。
2. 人类遗传病案例分析教师选择几个具有代表性的遗传病案例,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这些遗传病的发病原因、表现形式、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
通过案例分析,学生可以更直观地了解人类遗传病的特征和危害,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3. 人类基因与遗传病的关系教师介绍人类基因的结构和功能,让学生了解基因与遗传病之间的联系。
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实例,让学生了解基因突变、染色体异常等遗传学基础理论在人类遗传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4. 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教师向学生介绍遗传病的监测方法和预防措施,如产前诊断、遗传咨询、避免近亲结婚等。
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实例,让学生了解遗传病预防的重要性,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做好遗传病的预防工作。
5.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人类遗传病的特点、危害和预防措施,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同时,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关注人类遗传病问题,为预防和控制遗传病做出自己的贡献。
6. 课后作业学生完成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并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预防遗传病的发生。
人教必修2教案:5-3 人类遗传病

5-3 人类遗传病1.人类遗传病的概念由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
2.单基因遗传病(1)概念: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2)类型和实例①由显性致病基因引起的疾病:多指、并指、软骨发育不全、抗维生素D佝偻病等。
②由隐性致病基因引起的疾病:镰状细胞贫血、白化病、先天性聋哑、苯丙酮尿症等。
3.多基因遗传病(1)概念:受两对或两对以上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2)特点:在群体中的发病率比较高。
(3)实例:主要包括一些先天性发育异常和一些常见病,如唇裂、无脑儿、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哮喘病和青少年型糖尿病等。
4.染色体异常遗传病(1)概念:由染色体变异引起的遗传病。
(2)类型①染色体结构异常,如猫叫综合征等。
②染色体数目异常,如21三体综合征等。
5.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1)调查时,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如红绿色盲、白化病等。
(2)遗传病发病率的计算公式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某种遗传病的患者数某种遗传病的被调查人数×100%二、遗传病的检测和预防1.遗传咨询的内容和步骤2.产前诊断3.基因检测(1)概念:通过检测人体细胞中的DNA序列,以了解人体的基因状况。
(2)意义:①可以精确地诊断病因②可以预测个体患病的风险,从而帮助个体通过改善生存环境和生活习惯,规避和延缓疾病的发生。
③预测后代患病概率。
(3)争议:人们担心由于缺陷基因的检出,在就业、保险等方面受到不平等待遇。
4.基因治疗:用正常基因取代或修补患者细胞中有缺陷的基因,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1.判正误(对的画“√”,错的画“×”)(1)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会患遗传病。
(×)(2)单基因遗传病是指受一个基因控制的疾病。
(×)(3)青少年型糖尿病是由多个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4)进行遗传咨询首先要分析并确定遗传病的遗传方式。
(×)(5)开展遗传病的检测,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地预防遗传病的产生和发展。
5.3 人类遗传病教案(教学设计)

教育实习教案(本人本次实习第个教案)学院专业实习生姓名上课时间年月日周节次课学院指导教师签字实习学校指导教师签字注:须于上课前写好。
西南大学教育实习教案但如果在某种原因下,控制该酶的基因异常,由原来的Aa变成了aa ,那么它不能控制该酶的合成,那苯丙氨酸就不能走这个途径,而是在相关酶的作用下转变为苯丙酮酸,苯丙酮酸在体内积累,会影响婴幼儿的智力发育,会对神经系统造成损伤,并且从尿液排出,所以尿液会有异味。
【展示】“西红柿女孩”故事【讲述】那目前呢,这个病可以通过食物疗法来控制,比如这个小孩在生下来就被检测出患这个病,那她的食物中就不能含有苯丙氨酸,没有苯丙氨酸,苯丙酮酸就不会在体内积累,就不会影响智力,食物疗法也是目前唯一治疗治疗苯丙酮尿症的方法。
(二)、多基因遗传病【讲述】多基因遗传病是由两对以上基因控制的人类遗传病。
目前已发现的多基因遗传病有100多种,如唇裂、无脑儿、原发型高血压及青少年型糖尿病等。
【讲述】多基因遗传病的特点是在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由于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其中任何一个基因异常,都有可能导致患病,所以发病率高。
第二个特点是常表现出家族聚集现象,由于在同一家族中不同成员存在相同致病基因的几率较高,所以常表现出家族聚集。
除此之外,比较容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环境影响基因表达,由多对等位基因控制,更容易受环境影响。
1、在群体中发病率比较高2、家族聚集现象3、易受环境影响由于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影响,所以一般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三)、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展示染色体遗传病的图片,介绍染色体异常遗传病的概念、分类和特点。
【概念】由染色体异常引起的遗传病。
【展示图片并讲述】如果人的染色体发生异常,可引起许多遗传性疾病。
比如染色体结构发生异常,人的第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而患病,患病儿童哭声轻,音调高,很像猫叫而取名为“猫叫综合症”;又比如染色体的非整倍体变异,人的第21号染色体为3条的,患者智力低下,身体发育缓慢,外眼角上斜(银幕出示“21三体”综合症患儿图),口常半张,即为“21三体”综合症。
5.3人类遗传病教案-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

5.3 人类遗传病《课程标准解读》发展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是高中生物学课程的设计宗旨和核心任务。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包括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等4个方面。
本学期学习的模块是《遗传与进化》。
【教学目标】1.举例说出人类常见遗传病的类型2.调查人群中遗传病的方法和注意事项3.遗传病的检测和预防,关爱遗传病患者【教学过程】课前提问:1.染色体变异的概念及类型 2.染色体组的概念及判断方法3.几倍体和单倍体的判断4.单倍体育种的过程、原理及优点新授课一、人类常见遗传病的类型概念: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1.单基因遗传病: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常染色体显性:多指、并指、软骨发育不全显性遗传病染色体显性:抗维生素D佝偻病常染色体隐性:白化病、苯丙酮尿症、先天性聋哑、镰刀型细胞贫血症隐性遗传病X染色体隐性:红绿色盲、血友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2.常见类型:唇裂、无脑儿、哮喘、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青少年型糖尿病特点:①具家族聚集现象②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③在群体中发病率较高3.染色体异常遗传病:由于染色体数目或结构畸变而引起的遗传病常染色体异常:21三体综合征、猫叫综合征性染色体异常:XO、XXY、XXX、XYY等二、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1.调查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①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②广大人群随机抽查③群体足够大2.调查某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①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②患者家系中调查三、遗传病的检测和预防1.遗传咨询(主要手段)①检查、了解病史,作出遗传诊断②分析遗传病的传递方式③推断后代发病几率④提出建议2.产前诊断【课堂探究】1. 遗传病和先天性疾病的区别2. 遗传病和传染病的区别【课后作业】课后题【板书设计】5.3人类遗传病【教学反思】本节课的难点是遗传病和先天性疾病的区别、遗传病和传染病的区别,课堂上学生的反应还不错,其他的知识点重点是记背,还要注意检查的落实。
人类遗传病教案

人类遗传病教案学校:XXX学科:生物第五章第3节《人类遗传病》一、教材分析《人类遗传病》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第5章第3节教学内容,主要研究“人类常见遗传病的类型”,“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和“人类基因组计划与人体健康”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人类遗传病及其病例(2).什么是遗传病及遗传病对人类的危害(3).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4).人类基因组计划与人体健康2.能力目标:探讨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关注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人类遗传病的主要类型。
难点:(1)多基因遗传病的概念。
(2)近亲结婚的含义及禁止近亲结婚的原因。
四、学情分析学生初中已经研究了几种遗传病,教材前几章已经出现伴性遗传病和常染色体遗传病,所以学生对本节内容有一定基础。
另外“人类遗传病的类型”是了解水平的内容,学生通过自学就可以达到研究目的。
五、教学方法。
1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2.新授课讲授基本环节:预搜检、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六、课前准备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搜检、总结疑惑搜检落实了学生的预情况并相识了学生的疑惑,使讲授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医药卫生条件的改善,人类传染性疾病已得到控制,而人的生殖细胞或受精卵里的遗传物质在数量,结构或功能上发生改变,使由此发育成的个体患先天性遗传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却有逐年增高的趋势。
今天,我们来研究这方面的知识。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探究一、人类常见遗传病的类型学生分组讨论1.甚么是遗传病?举例?2.怎样做到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3.甚么是人类基因组打算?什么是遗传病问:感冒发热是不是遗传病?为什么?教师讲述:遗传病是由于人的生殖细胞或受精卵里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人类遗传性疾病,而感冒发烧是由感冒病原体引起的流行症,两者有着根本的区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注人类遗传病》教学设计
一、设计理念
新课程倡导探究性学习和注重与现实生活联系的教学理念。
本节课有选择地设计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活跃的气氛中参与讨论,自主构建知识。
在整个认知过程中,教师主要扮演引导的角色,采用赏识性评价法,激励他们在讨论探究中有更深入了的思考,在精彩展示中有更精彩的表现。
促进同学间的交流、合作、互助,力求在和谐、宽松、民主的课堂环境中实现学生知识和能力协同发展的新课堂。
二、教学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苏教版高中生物第4章第5节的内容。
学生在学习遗传和变异的基础知识后,向学生介绍关于遗传病的知识,既是对以前所学知识的总结归纳,又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进一步补充,也是对遗传基本规律以及遗传方式判断的巩固复习。
本节核心是“人类基因遗传病的概念”、“人类遗传病的类型”、“遗传病的检测和预防”三块内容,主要讲述人类遗传病及其监测与预防的常识性知识,与生活联系紧密,学生进行学习兴趣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启发学生自学探究,帮助学生建构整个知识系统的框架。
(二)学生分析
学生在初中的学习也对一些常见遗传病,对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有一定了解,同时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已经掌握了遗传基本规律、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会导致生物性状改变及其危害。
同时,高一学生具有收集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整理的能力所以课前教师可以布置学生选择一种遗传病进行调查,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举例说出人类常见遗传病的类型。
(2)概述人类遗传病的产生原因、监测和预防的方法。
(3)简述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
2.能力目标
(1)通过对人类遗传病类型的分类学习,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和总结能力。
(2)进行人类遗传病的调查,培养学生的分析数据、处理数据及撰写调查报告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关注遗传病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的危害。
(2)关注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
认同遗传学研究的新成就对解决人类面临的问题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和应用价值,积极思考遗传学与其他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联系,为普及遗传学知识做出贡献。
(3)关爱遗传病人,向乐观不屈、奋斗不止的疾患人士学习,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激发学生的责任感和上进心。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人类常见遗传病的类型以及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
2、教学难点:
(1)如何开展及组织好人类遗传病的调查
(2)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意义及其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五、教学策略
本节课主要采取抛锚式的教学模式,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使得学生在一个系统的、真实
的问题背景中产生学习需要,通过自主构建知识体系,在合作和探究中获得情感的体验和能力的提升。
在学法的引导上,主要采取调查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让学生体验获得知识的过程和合作学习的快乐,养成团队合作的意识,形成勇于展示和表达的态度,同时提升分析、处理数据和概括综合的能力。
六、教学过程
岁,男方为25—35岁较佳。
讨论:
产前诊断能及早发现有严重遗传病和严重畸形的胎儿,是优生的重要措施之一。
产前诊断的方法有哪些?母亲生育年龄越大,积累
变异的因素越多,引起遗
传病的概率越大。
(1)羊水检查、B超检查;
(2)孕妇血细胞检查;
3)绒毛细胞检查、基因
诊断。
决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反思
根据本节知识的性质,教学中就要尽可能多的和生活实际相联系。
我通过展示大量图片和资料,同时播放与课堂教学密切相关的视频,吸引了学生的眼球,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提升了整个课堂的教学效果,同时在调查活动中,引导学生通过调查人类遗传病的发病率和遗传方式,培养了学生分析数据、处理数据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主要把课堂交给学生,因此在合作探究时间的把控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八、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