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鲵人工养殖技术及日常疾病的防治
大鲵养殖技术大全

大鲵养殖技术大全大鲵养殖技术1、养殖场地建设。
娃娃鱼喜静、喜阴,所以养殖场地**好选择在山区或人烟稀少的环境,这种环境相对独立安静,还较为阴凉,有利于娃娃鱼生长。
养殖场地内一定要暗,池地一定要光滑,养殖池不宜过大,有很好的排灌措施。
养殖产地内要有孵化池、幼鲵池、饵料池等,养殖池在修建好之后不要立即放入娃娃鱼饲养。
由于建池会使用水泥,而水泥的碱性较大,碱性过强会造成娃娃鱼大批死亡,所以新建场地一定要处理,将碱性降下来在饲养。
2、种苗投放。
养殖时去娃娃鱼人工养殖中心购买种苗,为保证养殖成活率,做好选择体型较大,达100克以上的幼苗。
投放是也要注意方法,娃娃鱼看似温顺,但其实它们的性格凶狠好斗,如果因食物缺乏而饥饿时,常常厮咬打斗,严重者会导致娃娃鱼死亡,所以投放是一定要暗生长阶段分类投放。
3、饲养。
娃娃鱼食谱极为广泛,各种鱼虾,昆虫以及猪、羊、鸡的内脏即可成为它的食物,但是一定要新鲜的。
由于娃娃鱼的特性,一般养殖户都在山区和人烟稀少地区养殖,所以为了解决食物来源,所以在养殖时会附带养殖一些小鱼小虾或蚯蚓、黄粉虫之类的。
饲养要注意不让其出现自相残杀的现象,注意天气和水温的变化,观察它的摄食量,定时定期投喂。
4、管理。
娃娃鱼养殖**重要的是水质管理,娃娃鱼对水质要求极为严格,喜洁怕脏,一般自来水都可能达不到它的养殖要求,需水质清晰、无污染的溪水和泉水**。
另外娃娃鱼适合生长水温在16-22度,水温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娃娃鱼的生长,严重者会造成娃娃鱼的死亡。
养大鲵违法吗?1.私自饲养娃娃鱼是违法行为。
娃娃鱼的经济价值较高,人们过度捕捞作为食用日趋严重,加之江河污染、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致使大鲵数量锐减,许多地方资源枯竭甚至濒临绝灭。
为了保护这一资源,我国已将大鲵列人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并严禁捕猎,如因科研、展出、繁殖饲养等需要,须经主管部门批准方能捕捉。
2.吃娃娃鱼犯不犯法?娃娃鱼野生的不能吃,吃了是犯法的,人工养殖的是可以吃的。
大鲵的人工养殖技术

鱼、 、 虾 蟹等 , 可投 喂动物 内脏 , 等 , 配合 饵 料 目 也 鱼块 人工
前 还在研 究开 发之 中。各地 可 根 据 当地 饲 料 资源 情 况 而
决 定投饵 品种 。
3 2 投饲 方 法 .
为 了提高饲 料利 用率 , 降低 饲料 成本 , 投
人工 养殖 大鲵 其 养殖 池 须 分 阶段 设 计 建造 。其 养 殖
池 面积应 视大 鲵规格 大小 而定 。幼 鲵 池 面积 l一1 m , 0 成
饲 必须 坚持 四定 投饲 法 , 即定 时 、 位 、 定 定质 、 量 。 定 3 2 1 定 时 即根据 娃娃鱼 生物 学 习性夜 间摄 食 特点按 ..
时投 饲 , 同时 也要 根据季 节 、 水温 、 质状况 适 当提前 或推 水
鲵池 面积 1 0—4 m 或 4 0 0—10 ; 0 m 大鲵 各 阶段 养 殖池 , 其 形状 以长 方形 或椭 圆形 为 佳 , 宽 比为 3 2 其 高度 要 求 长 :, 在所 养殖 大鲵 其全长 的 2—3倍 , 殖 场池 四周 及底 部 应 养 光滑 , 顶部 建 防逃 设 施 或加 盖 防逃 网 , 池 内可 设 计 多个 在 洞穴, 便于 大鲵 隐蔽躲 藏 , 各养 殖 池 应 建 造独 立 的 排灌 设 施 , 到水 位能有 效调 节 , 做 水进 出 自如 , 污 方便 。整 个养 排
大鲵 , 称娃娃 鱼 , 俗 两柄 纲大鲵 属 , 国家 二级 重点 保 是 护 野生动 物 。中 国大鲵 是一 种名 贵 的野 生 动物 , 有很 高 具 的经济价 值 。大 鲵 在 我 国广 泛 分 布 , 新 疆 、 藏 、 除 西 内蒙
大鲵养殖条件,大鲵养殖技术与管理

大鲵养殖条件,大鲵养殖技术与管理概述:养殖大鲵需要准确掌握其生态特点和养殖技巧,同时要**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在饲养时,可以选择蚯蚓、小鱼、虾等饲料,也可以使用专门的大鲵饲料。
大鲵需要在适宜的环境中生长,需要提供充足的空间和自然光照。
大鲵需要在比较湿润的环境中生长,**在山区或丘陵地带养殖。
养殖场地应该选择在山坡或者河湖旁边,以便于引入自然水源。
2、养殖模式大鲵可以采用池塘养殖、笼养和水族箱养殖等方法。
其中,池塘养殖是比较常用的一种方法,需要建造合适大小的水池,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3、水质管理大鲵是一种水生动物,对水质要求比较高,水中的PH 值应该在6.5-8.5之间,水温应该在10-25℃之间,氧气含量应该足够,水质应该清洁无污染。
养殖时需要定期测试水质,确保水质清洁无污染。
可以使用滤网或者过滤器来保持水质良好。
4、水温管理大鲵喜欢水温较高的环境,在养殖时需要控制水温,确保水温在适宜的范围内。
可以使用加热器或者降温器来调节水温。
5、饲喂方法大鲵是肉食性动物,需要提供适当的饲料。
在饲养时,可以选择蚯蚓、小鱼、虾等饲料,也可以使用专门的大鲵饲料。
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过度喂养,以免造成消化不良和过度肥胖。
6、疾病管理大鲵容易受到细菌和寄生虫的感染,需要定期检查身体健康状况,及时预防和治疗疾病。
可以使用专门的药物来预防和治疗疾病。
7、环境管理大鲵需要在适宜的环境中生长,需要提供充足的空间和自然光照。
可以在水族箱周围固定泡沫板或者使用加热棒等方式,以**水族箱内外环境的温度差不超过5℃,防止大鲵受冷受冻。
需要注意的是,大鲵是一种保护动物,不要随意购买和养殖,并且需要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大鲵的人工养殖及疫病防治技术

[ 3 ] 郑慈英. 珠江鱼类志 [ M] . 北京: 科 学 出版社 , 1 9 8 9 : 1 7 5
—
1 7 6 .
[ 4 ] 伍律 , 郑建 州 , 吕克祥 , 等. 贵州鱼类志 [ M] . 贵阳: 贵 州
人 民 出版 社 . 1 9 8 9 : 1 5 7 - 1 5 8 .
大 的珍 稀 两 栖 动 物 , 因其 叫 声 似 婴 儿 哭 声 , 故 又 称
物, 主要 分 布于湖 南 、 贵州 、 陕西 等省 的山涧溪 流 中 , 以水生 昆虫 、 鱼、 蟹、 虾、 蛙 等 为食 , 是 农 业产 业 化 和
“ 娃娃 鱼 ”
。大 鲵属 于我 国二级 保 护两栖 野 生动
4 j 5 J I l 化
野生 鲈 鲤 进 人 驯 养 池 后 随 即根 据 鲈鲤 规 格 大 小, 在 驯养 池 中投 人 规 格 3 0 —8 0 g / 尾 的鲤 鱼 、 鲫 鱼
是 否 正常 , 调节 流水 池进水 量 , 保 证 出水 口处 溶解 氧
不低于 5 mg / L 。 每 天早 、 晚 2次巡 查 驯化 池 , 注 意 观察 鲈鲤摄 食 和活动 情况 , 及 时捞 出池 中杂物 , 保 证 驯化 池 中清洁 干 净 。每 1 5 d泼 洒 1 次 苯 甲溴 胺 溶
5 饲 养 管 理
投喂 的人 工配 合 饲 料 可 以选 用 鲤 鱼 种 饲料 . 饲
[ 5 ] 刘必生 , 李建光 , 李正友 , 等. 鲈鲤含 肉率及肌 肉营养 成
分测定与 品质评 价 [ J ] . 贵州农业科 学 , 2 0 1 1 , 3 9 ( 1 1 ) :
1 66 -1 7 O.
料 要 求粗 蛋 白 ≥4 2 , 粗 脂 肪 ≤1 0 , 粗纤 维 ≤3 , 粗 灰 分
大鲵养殖管理制度

大鲵养殖管理制度一、引言大鲵是一种珍稀的两栖动物,属于中国特有的濒危物种。
它们的体型庞大,外表呈黑褐色,因此也被称为“中国巨蟾”。
大鲵的生态环境要求苛刻,一旦离开自然环境,就需要人工养殖和管理,以维持其种群数量和健康状态。
本文将讨论大鲵养殖管理制度,包括养殖场环境的建设、日常管理、饲养管理、疫病防控以及保护措施等方面的内容。
二、养殖场环境的建设1. 场地选址:大鲵的养殖场应建在远离污染源的地方,如工厂、化工厂、垃圾处理场等,以避免对大鲵的生长和健康造成危害。
同时,场地还应选择在水源丰富的地方,以确保养殖期间有充足的水资源供给。
2. 建设围栏:为了确保大鲵的安全,养殖场应该建立围栏,避免大鲵逃跑或者被外界物体侵害。
3. 环境适温:大鲵对环境的适温要求较高,养殖场应该保持一定的温度,以提供给大鲵一个适宜的生长环境。
同时,要做好通风排污的工作,保持场地的空气新鲜。
4. 设施建设:在养殖场内,需要兴建饲养池、观测亭、饲养房、消毒设施等,以确保大鲵的生产和饲养过程的顺利进行。
三、日常管理1. 人员管理:对于养殖场工作人员,应该进行专业的培训,包括对大鲵的基本认识、饲养技术、疫病防控等方面的知识。
同时,应该明确责任,明确每个人员的职责和任务。
2. 观察记录:每天都需要对大鲵的体态、活动、食欲等情况进行观察,并做好相关记录。
这对于发现大鲵的异常情况或者疾病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3. 清洁消毒:定期对养殖场进行清洁消毒,保持场地的卫生,减少疾病传播的可能。
四、饲养管理1. 饲料供给:大鲵的饲料主要由动物性食物组成,比如小鱼、虾、蚯蚓等。
提供足够丰富的食物,确保大鲵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2. 饲养密度:根据养殖场的实际情况,合理控制大鲵的饲养密度,避免过度饲养导致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恶化。
3. 饲养技术:要掌握大鲵的饲养技术,包括投喂方法、投喂量、投喂时间等,确保饲养的科学合理。
五、疫病防控1. 预防接种:对于大鲵的主要疾病,要进行预防接种,提高大鲵的抵抗力,降低疾病发生的几率。
大鲵的生活习性及人工养殖技术

留坝县农村实用技术普及丛书(十三)大鲵的生活习性及人工养殖技术杨永斌杨文杰留坝县科学技术局留坝县科学技术协会大鲵的生活习性及人工养殖技术大鲵作为一种传统的名贵药用动物,在美容、益肤方面有显著成效。
现代临床观察,大鲵有滋阴补肾、止血行气的功效,对贫血、霍乱、痢疾、血经等有显著疗效。
大鲵体内含有丰富的金属硫蛋白(MT),能清除人体内自由基和过量重金属离子,能起到调节人体微循环、预防重金属中毒、延缓衰老的作用,并有可能用于老年痴呆和癌症的辅助治疗,在医药方面有广阔的开发价值。
大鲵肉味鲜美、营养丰富,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8种是人体必需氨基酸,含有50多种天然生物活性物质,皮肤含有大量胶原蛋白及表皮活性增白因子CHF,在美容方面有潜在开发价值。
在家庭、宾馆、公园,大鲵可供人们休闲、观赏。
一、大鲵的形态特征及生活习性1、大鲵的大鲵又叫娃娃鱼,体表裸露,皮肤光滑,全身布满不规则点状或斑块状青灰色素,体色常因环境的改变而变化。
腹部为灰白色,头部宽扁,口大略呈半园形、具有捕捉食物的锋利牙齿。
幼体具鳃,用鳃呼吸。
成体不具鳃,用肺呼吸。
无眼睑,鼻孔每侧各1个,具有前、后肢各一对,前肢4指,后肢为5趾,两后肢腹部间具有一生殖孔,外端与排泄孔相吻合。
2、大鲵的生活习性大鲵属水陆两栖变温动物,常生活在深山密林溪流中,喜在水域的中下层活动,可在0℃~30℃的水中生存,适宜水温为14℃~24℃,最佳水温18℃~23℃。
当水温低于12℃和高于25℃时,摄食减少,行动迟钝,生长缓慢。
当水温在10℃以下摄食下降,4℃以下时开始冬眠,完全停止进食。
大鲵对水体中的溶氧和水质要求极其严格,水中溶氧在5mg/L以上时,水质清爽无污染,最适合大鲵的生长发育。
孵化繁殖和幼体阶段,水体中的溶解氧必须保持在5.5mg/L以上,培苗池的水体要保持常流状态。
PH值适宜范围为6.0~9.0,最适PH值为6.8~8.2。
在自然生态环境中,大鲵常营底栖生活,白天隐居在洞穴之内,夜间爬出洞穴四处觅食,并喜阴暗,怕强光、惊吓。
大鲵的人工养殖及疾病防治技术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在进行大鲵的养殖和疾病防治过程中,其技术也在不断地改进和提高,由于其自身拥有极高的营养价值,所以深受人们的重视。
本文首先就大鲵的人工养殖技术进行论述,再主要阐述大鲵的疾病防治技术。
关键词:大鲵;人工养殖;疾病防治技术1 大鲵简介大鲵,属于有尾目,隐鳃鲵科,是国家II级保护物种,它名之曰鱼而非鱼,它可以用肺呼吸,是世界现存两栖类中体形最大、寿命最长的古老动物,处于由水生向陆生脊椎动物过渡的中间地位,笔者所在的广东连南大鲵省级自然保护区建立了200多m2的大鲵仿生态池,投放大鲵重建大鲵种群,对大鲵的养殖、疾病防治等有着较多的经验。
2 大鲵的人工养殖技术在进行大鲵的人工养殖时,第一,其既可以在室内养殖也可以在室外养殖,其养殖所需的水源可以自由的排灌,能够溶解氧气,使得大鲵有充足的氧气吸收,同时要确保其养殖所用的水符合其渔业用水标准。
在进行大鲵的养殖时,根据大鲵的不同成长阶段,将其大鲵分开进行养殖。
第二,在进行大鲵种苗放养时,其种苗的选择有一定的要求,同时需要对其养殖池进行消毒,并尽量制造符合大鲵生长的环境。
第三,在对大鲵进行饲料投喂时,首先,要定期进行投喂,根据大鲵的生长情况,定期在晚上为其投喂饲料,其次,要固定每次为大鲵投喂饲料的地点,再次,要确保大鲵食用的饲料是鲜活的,并且其饲料的种类不要任意更换,最后,根据大鲵生长的不同阶段,其体重也在随之增加,所以其投喂的饲料也要进行合理的调整。
第四,除此之外,在对大鲵的养殖进行日常的管理时,要充分的了解其生态习性,并定期清理其养殖环境。
3 大鲵的疾病防治技术一般在进行大鲵的养殖时,由于其人工养殖与其在自然界中生长的环境条件不同,所以其身体生长各方面都会产生一定的变化。
一般在进行人工养殖时,由于其养殖的数量较多,再加上其养殖空间的限制,所以通常其养殖中的有害物质含量会逐渐增加。
除此之外,在进行大鲵的人工养殖时,通常其饲料的质量无法确保,使得大鲵的生长所需的营养无法有效的供给,大鲵之间互相侵犯的现象严重,因为伤口产生的感染现象频繁发生,因此,在进行人工养殖时,为了提高养殖质量,就需要做好大鲵养殖的疾病预防和治疗技术。
大鲵的日常喂养和病害认识的简单介绍

主题: 大鲵的日常喂养和病害认识的简单介绍
饵料消毒:聚维酮碘溶液按100公斤水添加一毫升的聚饵料鱼,方可投喂。投喂食三天以后将饵料鱼捞起来用:大鲵功能性营养补充添加剂投喂,以来给饵料补充营养和能量,喂食之后在用聚维酮碘消毒一次即可投喂!
4: 如是溶氧度不够的水体,要及时的调节水体的溶氧度,在流水的下方增加打击力,可以适当的增加溶氧度。
5:做到上述的一些步骤之后,我们清洗池子每十天一次即可,清洗的时候尽量不要把大鲵遗留在消毒水中
6:每年步入吃食旺季,3---5月就开始适当的添加保肝解毒宁+免疫多糖+电解维他,等药物给大鲵保肝护肝增加营养。每月连续三次为宜。生态池杀菌在这个季节每半个月一次,进入六月则要注意观察和加强营养!生产后的大鲵要注意进食的多元化和营养成分。。(此步骤适合生态繁殖)
16;维生素匮乏:会出现畸形,身体溃烂,生长速度缓慢等现象。
17;寄生虫:在大鲵体表会出现白色线状的东西,这种发病和致死率都比较低。体内寄生虫则从外观除了鱼体消瘦外,别的很难发现什么,在鱼体内大量寄生的时候会导致大鲵死亡,少量寄生只会影响大鲵的生长速度,不会致命。
18;水霉:身体出现绒毛状态,霉菌会无孔不入,一般会在十八度以下出现,在十八度水温以下的时候注意鱼体不要出现划伤和咬伤的现象。
1:做到一池一网,不要混合使用,以便防止病毒细菌相互传播!种鱼沟要在最下方余留下一空生态池子,来存留病鱼,以防感染。手在触碰到病鱼之后,要及时清理,一池鱼可以例外!
2: 按鱼头的长度来定水位,要达到娃娃鱼头可以抬出水面合适。
3: 水不可以过脏,中午要做到巡池一次,发现粪便和水质过脏要及时清理和更换新的水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生物肥料就成为今后研究的重点 方向之一 。
2 1 年第 3期 01
生物肥料是指一类含有大量 活的微生物 的特殊肥料 , 在我 国已有 5 0多年 的历史 , 最早应用于农作物种植 , 主 要作为土壤肥料。上个 世纪 5 O年代最先 推广应用大豆 、 绿肥根际固氮菌 , 八十年代后 , 又应用了秸秆腐熟剂 、 畜禽 粪便及有机垃圾发酵剂 、 微生物接种剂 、 生物有机肥料 、 光合 细菌肥 料 、 复合微生物肥料等 。生 物肥料 的作用 是利 用微生物 的有关性质 , 如对氮素 的固定 、 对土壤 中有机质和矿物 态养分的分解 、 对作物生 长的刺激等作用提供作 物生长所需要的氮素养分或提高土壤 中难利用矿物态养 分的有效性 , 而促进作 物对 养分的吸收和生长 , 高其 从 提 产量和品质。由于生物肥料 的增产 , 品质改善效果 明显 , 特别是对环保 的特殊作用 , 在农业上的作用已逐 渐被人们 所认 可 , 目前 已得到 了广泛应用 。 国有 3 0多家企业年产约数 十万 吨的生物肥料应用于生产 , 我 0 国际上有 7 O多个
1养殖条件 : 内外均可养殖 。 、 室 水源 以山区溪流水 , 库水 、 T k 地下水等清 、 、 凉 活水为好 , 能做到排灌 自如。 在水
温上 , 应严格控制在 0— 8 2' E以内, 1 2 Y 为好 。 以 O 2: 在水质上 , 要求溶氧丰富 , 35 /L以上 ,H值 65 .。 在 . mg p . 75 水 中的总硬度和总碱度及氯化物 、 硫酸盐 、 酸盐 、 硅 氨态氮等都 不能超过渔业用水 标准 。养殖池须分 阶段 设稚鲵 池、 幼鲵池 、 成鲵池 、 亲鲵池 。 室外为露天专 门修建 的养殖池 , 室内为各 种闲置设施改造成的养殖池 。 养殖池只需保 证安全牢 固不渗漏 , 保持流水或配备增氧机。室内养殖池 的大小可从 1 平方米到几十平方米不等 。养殖场池 四周 及底部应光滑 , 顶部建 防逃设施或加盖防逃网 。
黑 龙江水产
3 饵料 投喂 : 、 大鲵饵料 以鲜活的鱼虾蟹蛙及动物 内脏为好。其饵料投 喂与鱼类养殖饵料投喂一样 , 应做 到“ 四 定” 定时、 即“ 定位 、 质、 定 定量” 。定 时 , 根据大鲵活动状况 , 投喂多在傍 晚进 行 ; 定位 , 饵料投放位置应 在大鲵 洞穴 附近 , 便于懒惰 的大鲵取食 ; 质 , 定 大鲵对饵料质量要求 较严 , 要求鲜 活 , 并且对饵料 的品种不能变化太大 , 避免大 鲵拒食 ; 定量 , 大鲵贪食 , 喂食量应 由少到多 , 循序 渐进 , 一般按体重的 1 1 %进行投喂 , 0 5 具体投 喂时还应根据水 温、 天气 、 大鲵个体等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另外 , 在大鲵饵料投喂吃食时 , 应尽 量保 持大鲵不受惊 吓 , 避免其吐食 。 4 日常管理 : 、 了解大鲵 的生态习性很重要 。大鲵喜 静怕吵 , 清水 怕浑水 , 喜 喜阴暗怕强光 , 养殖 中要尽量照顾 它的这些习性。另外 , 定时对鲵体及养殖池消毒 防病 , 注意水温变化 , 夏季控制水温不超过 2  ̄ 冬季防止水温低 6C,
于结冰温度。 二 、 害 防治 病
大鲵在人工养殖环境 中 , 由于环 境 、 饵料 、 密度 等影响 , 人工养殖 大提高养殖大鲵成活率必须在加强 日常管理的前提下 , 注重预 防为主 , 能保证 大鲵养殖成 功出成效 。 方 每天
消毒剂 , 寄生虫病 的发生也明显减少 , 同时各项水质指标也稳定 良好 , 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都很 明显。这种生物复
合肥是一种科技含量高 的肥料 , 在渔业生产领域应用潜力 巨大 , 在无 公害水产 品、 绿色水产 品和有机水产品生产 中将扮演重要 的角 色。
大鲵人工养殖技术及 日常疾病 的防治
换水一次 , 时清池排 污是 预防疾病 的重要措 施之一 。因为人工饲养 大鲵 疾病的高发季节在高温 时期 , 及 水温 如果
2种 苗放养 : 、 大鲵养殖一般引进 le Om以上 的幼鲵 , 每平方米水 面可放鲵 2 条左右。 0 种苗放养前养殖地用硫酸
铜2g m/ L浸泡 5小时消毒 , 鲵体用氯化钠 5 %药浴 1 0分钟 。 事先在池内用麻石搭建 洞穴 , 放置水草 , 以供大鲵躲藏 。
3 9
2 1 年第 3期 01
国家生产 、 应用和推广生 物肥料 , 这些国家主要分布在亚洲 、 南美 洲 、 欧洲和非洲。 生物肥料在我 国渔业生产 中应用相对 较晚 , 始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 。最早应用 于渔业生产 的是微生物制剂 ,
如芽孢杆菌 、 光合细 菌等 , 具有 一定 的调整微生态 失调 、 增强免疫 和改善水质 等作 用 , 但不能 提高水体初级 生产 力 。2 世纪初 , l 又开始生物复合肥 的研究 , 生物复合肥产 品除了含有特定功能的微生物外 , 还有较高的营养源 , 具 有显著提高水体初级生产力 、 增产 、 防病和改善水产 品品质 的效果 。生 物复合肥 的研 发已在我国南 方省份初 见成 效 , 在我 国北方高寒 区的研究 尚属空 白, 但 有待开展相关研究。最近三年, 涝洲镇顺鑫渔场对生物复合肥 的配制和 池塘养殖施用技术进行了实验探 索 , 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在 主养花 自鲢的池塘施用 , 鱼产 量较 单一施用有机肥或 无机肥 的池塘多增产一倍 以上 ; 在其它品种的主养 池施用增产 1%以上。 0 而且长期连续施用后基本不必使用水体
金
( 黑龙 江省水产技术推广站
峰
黑龙 江 哈 尔滨 10 1 ) 508
大鲵 , 俗称娃娃鱼 , 属两栖纲大鲵属 。 大鲵是一种名贵的野生动物 , 其营养高于甲鱼 2 倍 , 7 具有很高的经 济价 值、 药用价值和观赏价值 , 而且在动物进化史上有着重要 的科学研究价值 。
一
、
养 殖 技 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