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化肥教案

合集下载

教案第十一单元盐化肥

教案第十一单元盐化肥

第十一单元盐化肥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的组成及其在生产中的主要用途;○2能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能否发生;○3掌握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4学习蒸发操作技能并综合运用相关操作分离、提纯固体化合物。

2.过程与方法○1学会分析实验中出现的问题;○2学会观察实验现象,并能分析整理实验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到化学与生产、生活有密切的联系;○2了解前人的经验,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信心。

【教案重点】○1分析粗盐提纯实验的误差;○2归纳复分解反应及条件。

【课时分配】二课时【教案过程】第一课时氯化钠食盐是每个家庭必不可少的调味品,没有它食之无味。

能不能说,“食盐是盐,盐就是食盐”?这句话是错误的,化学中的盐除了食盐外还有好多种,如CuSO4、KNO3、NaNO2等。

生活中的盐除食盐外,常见的还有Na2CO3、NaHCO3、CaCO3等。

仔细观察这些盐的组成发些:它们都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

一、盐:。

1.氯化钠化学式:NaCl 俗名:食盐食盐是一种白色颗粒状固体,易溶于水,有咸味。

食盐由精制盐、KIO3和抗结剂组成,食盐是一种混合物。

食盐是盐中的一种。

2.氯化钠的生理作用食用的氯化钠大部分以离子形式存在于体液中。

钠离子,:维持细胞内外正常的水分分布,促进细胞内外物质交换。

氯离子是胃液中的主要成分,有促生盐酸、帮助消化、增进食欲的作用。

补充食盐可补充出汗、排尿等排出的氯化钠。

需注意的是不能长期过量食用食盐,而钠离子摄入过少会使钾离子进入血液,使血液变稠,皮肤变黄。

上世纪40年代关于食盐摄入过量是高血压发病率高的说法,最近出现了质疑。

有研究指出:易引起高血压的因素是饮食中的钙和钾过低,而不是钠摄入量过多。

并认为,为预防高血压而采取的低盐饮食,可能会影响其它营养元素的摄入,因此低盐饮食不是无区别地对所有人都适合。

初中化学盐与化肥教案

初中化学盐与化肥教案

初中化学盐与化肥教案【篇一:初中化学第十一单元盐化学肥料教案】第十一单元盐化学肥料教案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一、教学目的要求1.了解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的组成及其在生活中的主要用途。

2.能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能否发生。

3.掌握碳酸根离子检验的方法。

4.学习蒸发操作技能并综合运用相关操作分离、提纯固体混合物。

二、本课题分析食盐是生活中最常见、人们最熟悉的盐,也是学生最早认识的盐。

把盐等同于食盐是较常见的误解。

本课题一开始就在上一单元所学盐的概念的基础上,提醒学生注意这二者的区别,既有警示作用,说明学习化学知识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性,也可加深学生对盐类概念的理解。

教材接着指出即使在生活中,人们常见的盐也不止食盐一种,进一步印证上述盐类的概念,同时引出本课题主题──生活中常见的盐。

本课题主要介绍了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四种盐。

考虑到后三种盐在组成上的共性及相关内容量的平衡,将四种盐分为两部分:一是氯化钠,简介氯化钠的用途、在自然界的存在及晒制,并由此引出粗盐提纯的活动与探究──学习蒸发操作,进一步训练溶解、过滤等操作技能。

二是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在简要介绍了这三种盐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之后,通过前面已学的碳酸钙与盐酸的反应及含碳酸钙的建材被盐酸腐蚀的照片,自然地引出碳酸钠、碳酸氢钠相关性质的探讨实验,意在让学生认识到含碳酸根和碳酸氢根的盐具有与盐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的共性。

至此,在酸、碱、盐的反应中,从生成物情况来说,学生已接触过生成水的反应(中和)和生成气体的反应,尚缺生成沉淀的反应,因此教材列举了碳酸钠与氢氧化钙生成沉淀的反应,并由此概括出复分解反应的概念,进而由讨论得出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本课题末给出了两个资料,一个结合纯碱用途简介为我国制碱工业做出巨大贡献的侯德榜先生的事迹,这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素材;另一个结合碳酸钙的性质简介石笋和钟乳石景观的形成,是联系实际和地理知识的好例子,具有展现化学魅力、激发学生兴趣的作用。

最新初三化学盐和化肥教案例文

最新初三化学盐和化肥教案例文

最新初三化学盐和化肥教案例文教学目标可分为三类,包括课程、单元目标和班级目标;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类别来分析和考虑目标层次。

对于教案来说是针对课时定制的,我们需要注重目标的制定。

今天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分享有关于初三化学盐和化肥教案,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最新初三化学盐和化肥教案例文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一种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质量分数的计算,引导学生查看商品的标签,认识化学在生活中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重点有关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难点理解溶液组成的含义及有关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教学工具投影仪及相关图片、实验用品(烧杯、试管、药匙、玻璃棒、量筒、水、食盐、硫酸铜固体、鸡蛋)。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师:上一节我们学习了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对平时我们认为的“饱和溶液就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就是稀溶液”的错误观点有了明确的认识。

那么判断溶液的浓或稀的依据又是什么呢?这就是这节课要讨论的问题。

(板书:溶液的质量分数)二、新课教学师:同学们,你们在夏天喜欢游泳吗?生:喜欢。

师:那你们到水里后,是漂浮在水面上,还是沉在水下呀?(生纷纷议论,有的说沉入水里,有的说漂在水面上,但大多数人认为会沉到水下)师:请同学们看下面两幅图片:(死海图片)师:这是死海里的景象,你能解释一下,为什么人可以漂浮在水面上吗?生:盐份多,浓度大。

师:说得好!下面我们来做实验,来具体说明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奇景。

【活动与探究】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区别两杯糖水的浓度大小?如何区别两杯食盐水的浓度大小?生:通过品尝它们的甜味和咸味大小鉴别,更甜或更咸的为浓度大的糖水或盐水,反之浓度小。

师:但是在实验室,由于很多试剂有毒,根本不能通过品尝来判断浓度大小。

那如何判断它们的浓度大小呢?[实验]在三只试管中各加入10mL水,然后分别加入约0.5g、1.0g、1.5g固体硫酸铜。

初中化学盐和化肥教案6

初中化学盐和化肥教案6

初中化学盐和化肥教案6
时间:第6节课
目标:了解化学盐和化肥的定义、分类及用途。

教学步骤:
一、引入(5分钟)
1. 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化学概念。

2. 引入化学盐和化肥的概念,让学生猜测它们的定义。

二、概念解释(10分钟)
1. 介绍化学盐的定义:由阴离子和阳离子组成的化合物,通常来源于酸与碱中的一种。

2. 介绍化肥的定义:一种提供给植物所需的营养元素的化合物。

三、化学盐的分类(15分钟)
1. 阴离子和阳离子的结合形式不同,化学盐可以分为氯化物、硫酸盐、硝酸盐等不同类别。

2. 举例说明不同类别的化学盐的结构和性质。

四、化肥的分类(15分钟)
1. 化肥可以分为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

2. 有机肥料来自动植物残体,提供多种养分。

3. 无机肥料通常来自矿物或化学合成,提供特定的养分。

五、化学盐和化肥的应用(10分钟)
1. 化学盐在生活中的应用:食盐、硝酸铵等。

2. 化肥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土壤质量等。

六、练习与总结(5分钟)
1. 分发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化学盐和化肥的重要性。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化学盐和化肥的概念、分类及应用,增强他们的化学基础知识。

同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

初中化学盐和化肥分解教案

初中化学盐和化肥分解教案

初中化学盐和化肥分解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盐和化肥的分解反应过程。

2. 掌握盐和化肥的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教学内容:1. 盐和化肥的定义及类型。

2. 盐和化肥的分解反应。

教学重点:1. 盐和化肥的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盐和化肥的分解反应的反应条件和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1. 应用化学方程式解析盐和化肥的分解反应过程。

2. 理解化肥在土壤中的分解反应机理。

教学准备:1. 实验室设备:试剂瓶、试管、集气瓶等。

2. 实验废弃物处理设备。

3. 教学PPT、实验视频等教学辅助资料。

教学步骤:一、引入活动(10分钟)1. 利用图片或实验视频展示盐和化肥的分解反应,引起学生兴趣。

2. 提出问题:盐和化肥在什么条件下会发生分解反应?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讲解盐和化肥的定义及分类。

2. 解释盐和化肥的分解反应的基本概念。

3. 分析盐和化肥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反应机理。

三、实验操作(20分钟)1. 进行盐和化肥的分解反应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

2. 让学生观察、比较实验结果,讨论反应条件对分解反应的影响。

四、实验总结(10分钟)1. 引导学生总结盐和化肥的分解反应特点及影响因素。

2. 提出问题:化肥在土壤中分解反应是否与微生物有关?五、讨论分享(10分钟)1. 让学生分享自己对盐和化肥分解反应的见解和体会。

2. 引导学生思考盐和化肥分解反应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作业:自行搜索一例盐或化肥的分解反应实例,并总结相关知识。

2. 提醒学生复习本课内容,准备小测验。

教学反思:1. 在实验操作中,要注意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实验技能,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2. 在讨论分享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促进思维碰撞和知识分享。

3. 根据学生反馈和评估结果,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九年级化学盐化学肥料教案

九年级化学盐化学肥料教案

教案:九年级化学,盐和化学肥料教学目标:1.了解盐的定义和性质。

2.了解盐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3.了解化学肥料的种类和作用。

4.能够解决盐和化学肥料在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重点:1.盐的定义和性质。

2.盐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3.化学肥料的种类和作用。

教学难点:1.盐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2.化学肥料的种类和作用。

教学方法:1.谈话教学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

2.实验教学法:通过实验观察和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实验所需材料:氢氧化钠、盐酸、硝酸、氯化银等。

2.教师准备教案、幻灯片或者视频等教学辅助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出示幻灯片或者播放视频,介绍盐的概念和性质。

2.引导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使用到的盐有哪些?盐的化学式是什么?二、盐的制备方法和应用(15分钟)1.讲解盐的制备方法:例如氯化钠的制备,可以通过直接晒盐法、蒸发结晶法等。

2.指导学生进行实验:从氯化钠溶液中制备氯化钠晶体。

3.引导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是如何使用到盐的?盐有哪些应用领域?三、化学肥料的种类和作用(15分钟)1.展示不同种类的化学肥料:氮肥、磷肥和钾肥,讲解其成分和作用。

2.介绍化学肥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3.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需要使用化学肥料?化学肥料的应用有哪些注意事项?四、小组讨论(10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结合所学知识,讨论和总结盐和化肥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和问题。

2.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小组讨论中的问题。

五、拓展应用(10分钟)1.提出一些拓展应用的问题,例如:食盐可以除冰吗?肥料使用过多会对环境造成什么影响?2.引导学生思考并给出自己的答案和理由。

六、归纳总结(10分钟)1.带领学生进行知识总结和归纳,概括盐和化学肥料的主要内容。

2.指导学生制作相关知识图表或者笔记。

七、作业布置(5分钟)1.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和复习所学知识。

常见的盐和化肥(复习教案)

常见的盐和化肥(复习教案)

常见的盐和化肥(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识别和了解常见的盐和化肥的种类、性质和用途。

(2)能够运用化学知识解释盐和化肥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分析盐和化肥的性质和作用。

(2)学会使用化学实验仪器,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热情。

(2)培养学生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常见盐和化肥的种类、性质和用途。

(2)盐和化肥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原理。

2. 教学难点:(1)化肥的分类及作用机理。

(2)盐和化肥的正确使用方法。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复习相关理论知识,准备实验器材和试剂。

(2)设计实验方案和教学活动。

2. 学生准备:(1)预习相关知识,了解盐和化肥的基本概念。

(2)准备好实验所需仪器和材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盐和化肥的基本概念。

(2)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2. 知识讲解:(1)讲解常见盐和化肥的种类、性质和用途。

(2)分析盐和化肥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原理。

3. 实验演示:(1)进行盐和化肥的性质实验,如溶解性实验、燃烧实验等。

(2)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解释实验结果。

4. 学生实验:(1)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盐和化肥的性质和作用。

(2)记录实验结果,进行小组讨论。

5. 总结与拓展:(1)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盐和化肥的正确使用方法。

(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课后思考和探究。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调查常见化肥的使用情况,了解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3. 思考如何合理使用化肥,保护环境和提高农作物产量。

六、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盐和化肥的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

2. 实验观察: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技能和观察能力,以及他们对实验结果的解释能力。

初中化学盐和化肥分解教案

初中化学盐和化肥分解教案

初中化学盐和化肥分解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盐和化肥的定义、分类和作用。

2. 掌握盐和化肥的分解原理和分解方法。

3. 能够运用盐和化肥的分解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盐和化肥的分类和作用。

2. 盐和化肥的分解原理和分解方法。

教学难点:1. 盐和化肥的分类和作用。

2. 盐和化肥的分解原理和分解方法。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或黑板,展示盐和化肥的图片和化学式。

2. 准备一些盐和化肥的实物样品,用于展示和实验。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盐和化肥的定义和作用。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需要了解盐和化肥的分解。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讲解盐的分类和作用,如氯化钠(食盐)、硫酸铜等。

2. 讲解化肥的分类和作用,如氮肥、磷肥、钾肥等。

3. 讲解盐和化肥的分解原理,如化学反应、加热等。

4. 讲解盐和化肥的分解方法,如酸碱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

三、实验演示(15分钟)1. 教师演示盐和化肥的分解实验,如氯化钠与硫酸铜的反应、氮肥与氢氧化钙的反应等。

2.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分解现象。

四、练习与应用(15分钟)1. 学生根据盐和化肥的分解原理和分解方法,解答一些相关的练习题。

2. 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如何运用盐和化肥的分解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农业施肥、环境保护等。

五、总结与评价(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盐和化肥的分解知识点。

2. 学生评价自己在实验和练习中的表现,以及对于盐和化肥分解知识的理解。

教学延伸:1. 邀请农业专家或环保专家,进行专题讲座,深入探讨盐和化肥的分解在农业和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2.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观察盐和化肥的分解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验,让学生了解了盐和化肥的分类、作用以及分解原理和分解方法。

在实验环节,学生能够亲身体验盐和化肥的分解过程,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在练习与应用环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铵态盐不能与碱性肥料混合施用,易分解遇碱后具有刺激性气味
五、杂质的去除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1、溶解
2、过滤
3、蒸发
三个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加快溶解、引流、使受热均匀
第三课时
练习
课堂反馈
学生接受程度:完全能接受□ 部分能接受□ 不能接受□
备注:
学生课堂表现:很积极□ 比较积极□ 一般□ 不积极□
备注:
化合物:Cu(OH)2:;Fe(OH)3:;Fe2O3:;CuO:
B、盐+酸——新盐+新酸
实验探究2:向盛有碳酸钙的固体中加入稀盐酸,观察现象。
固体减少,产生大量的气泡
CaCO3+2HCl==CaCl2+H2CO3
H2CO3==H2O+CO2↑
CaC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3+2HCl==CaCl2+ H2O+CO2↑
应用:制取二氧化碳 检验碳酸钙 治疗胃酸过多
应用:制取氢氧化钠或碳酸钙
D、盐+盐——新盐+另一种新盐
实验探究4、向硫酸铜溶液中加氯化钡溶液,观察现象
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CuSO4+BaCl2==BaSO4↓+CuCl2
应用:检验钡离子
B C D中的反应都为复分解反应
复分解反应:有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并不是所有的酸碱盐之间都能发生复分解反应,只有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物中有水,气体或沉淀
实验探究1:向装有铁粉的烧杯中加入硫酸铜溶液,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黑色粉末慢慢减少,红色固体增多
Fe+CuSO4==FeSO4+Cu
置换反应(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拓展:有颜色的单质:Cu:;Fe:;C:
离子:Fe2+:;Fe3+:;Cu2+:
授课教案
日期:年 月 日 时间::学员:
辅导课程
盐化肥
课前预习
盐的基本概念
授课内容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盐的组成并熟悉掌握常见的盐的物理性质
2、掌握鉴别化肥的方法
3、掌握盐的化学性质
4、理解并掌握复分解反应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盐的化学性质
难点:离子共存和离子的鉴别
教与学互动设计
第一课时
了解孩子的学习状况和学习进度
四、化肥
农作物中必须的营养素:C H O N P K Ca Mg其中N P K三种元素需要量大
氮肥:尿素 氨水铵盐
磷肥:磷酸盐等Ca2(PO4)3
钾肥:硫酸钾 氯化钾等
鉴别化肥:一看二闻三溶
一看外观:氮肥钾肥为白色晶体 磷肥为灰白色粉末
二闻气味:硝酸铵有强烈的铵味
三溶于水:加水溶解,氮肥和钾肥全部溶于水,磷肥大多不溶于水
如何收集二氧化碳并验证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收集:排水法 排气法
排水法与排气法比较,优点是什么?(不需要验满)
验证:将收集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二氧化碳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C、盐+碱——新盐+新碱
实验探究3、将氢氧化钙溶液加入至碳酸钠溶液中,观察现象
有白色沉淀生成
Na2CO3+ Ca(OH)2==CaCO3↓+NaOH
第二课时
一、盐:是指一类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与酸根离子或非金属离子结合的化合物
例:氯化钠NaCl
二、常见的盐
NaCl无色晶体食盐的主要成分 水溶液呈中性
Na2CO3白色粉末俗称纯碱 苏打 水溶液呈碱性
碳酸氢钠白色粉末俗称小苏打
碳酸钙白色固体大理石石灰石的主要成分 难溶于水
三、盐的化学性质
A、盐+金属——新盐+新金属
教案讲义
辅助教材
作业及对
应知识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