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肥料 优秀教案

合集下载

初中化学肥料教案设计

初中化学肥料教案设计

初中化学肥料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 了解化学肥料的种类和作用。

2. 理解化学肥料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3. 掌握化学肥料的正确施用方法。

教学内容:
1. 化学肥料的种类和成分。

2. 化学肥料的作用及作用机理。

3. 化学肥料的施用方法。

教学步骤:
一、引入(5分钟)
1. 团体讨论:学生们分享自己对化学肥料的了解。

2. 导入话题:介绍化学肥料的概念,并引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讲解化学肥料的种类和成分(10分钟)
1. 介绍常见的氮肥、磷肥、钾肥等化学肥料的种类和主要成分。

2. 讲解化学肥料的作用和作用机理,引导学生理解化学肥料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

三、实验探究(15分钟)
1. 组织学生进行化学肥料施用实验,观察植物生长情况。

2.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讨论不同种类化学肥料的效果。

3. 让学生总结出适合植物生长的化学肥料种类。

四、讲解化学肥料的施用方法(10分钟)
1. 介绍化学肥料的正确施用方法,包括施肥时间、施肥量等。

2. 强调施肥要注意环境保护和安全用药。

五、小结和延伸(5分钟)
1.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要点。

2. 提出延伸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兴趣。

教学反思: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对化学肥料的种类和作用有了初步的了解,同时也培养了他们观察、实验和分析的能力。

在未来的学习中,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了解化学肥料的施用原则
和使用注意事项,帮助他们更好地应用化学肥料促进植物生长。

九年级化学下册(人教版)《化学肥料》第2课时优秀教学案例

九年级化学下册(人教版)《化学肥料》第2课时优秀教学案例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情景的创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例如,我可以通过展示农田中化肥使用的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到化肥对农作物的影响,引发他们的思考。同时,我还可以通过设计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化肥的作用和影响,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
(二)问题导向
问题导向是我教学中的重要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例如,在讲解化肥的作用时,我可以提问:“化肥对农作物有什么作用?过度使用化肥会导致什么问题?”通过问题的引导,让学生自主查阅资料、进行实验和观察,从而得出答案。
在教学过程中,我以“以学生为本,注重实践,培养能力”为指导思想,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自主探究化肥对农作物的影响。同时,我还注重引导学生从实验现象中总结规律,提高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化肥的分类、作用和施用方法,能够根据农作物的需要选择合适的化肥。
2.掌握化肥对农作物的影响,能够通过实验和观察,分析化肥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3.学会合理施用化肥,提高化肥的使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自主探究化肥对农作物的影响的能力。
2.培养学生从实验现象中总结规律,提高科学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能够与他人共同完成实验和探究任务。
作为一名特级教师,我深知教学案例亮点的重要性。在本节课中,我注重实践性、问题驱动、小组合作、情境创设以及教学策略的灵活运用,使得学生在学习化肥知识的同时,也能够培养实践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这些亮点不仅使得课堂更加生动有趣,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激发他们继续探索科学的欲望。

化学肥料教案5篇

化学肥料教案5篇

化学肥料教案5篇化学肥料教案5篇化学肥料教案1 本课题分为两局部,一是化肥简介,简要介绍化肥的种类和作用,这局部内容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讲使用化肥有利的一面,以常用的氮、磷、钾肥为例,进一步详细介绍氮、磷、钾在植物生长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展现化学价值。

另一方面讲使用化肥所带来的问题——化肥对环境的污染,同时从环境角度简单提及了农药的使用,让学生理解到科学开展已经解决的问题,同时理解科学开展中尚待解决的问题。

第二局部以活动与探究和资料的形式分别探究和介绍了氮、磷、钾肥的区分及不同氮肥的鉴别。

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1)理解化学元素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及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2)理解化肥、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1)学惯用分析^p 、归纳的方法对有关信息进展加工。

(2)学会自学,进步自己组织语言的才能。

(3)擅长用辩证的方法对待问题。

(4)学习如何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为进步人们生活程度、维护人体安康而好好学习化学的决心。

教学重点能初步区分氮肥、磷肥、钾肥。

教学难点归纳初步区分氮肥、磷肥和钾肥的步骤和方法。

教学方法自学,学生讲解,实验,分析^p ,归纳,应用实际。

教具准备老师用具:投影仪。

学生用具:仪器:药匙、烧杯、玻璃棒、天平、铁片、酒精灯、三角架、试管;药品:氯化铵、碳酸氢铵,磷矿粉、过磷酸钙、硫酸钾、氯化钾、硫酸铵、熟石灰。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引言]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人类对农产品需求量增大,增施化肥逐渐成为农作物增产的最有力措施。

农作物对氮、磷、钾的需求量大,因此氮肥、磷肥、钾肥是最主要的肥料。

[板书]1.氮肥、磷肥、钾肥是重要的肥料。

[学生讲课](根据学生自己的预习情况及搜集资料的情况,归纳常见氮肥及作用、常见磷肥及作用、常见钾肥及作用,老师适当补充)1.氮肥:常见的氮肥有尿素[CO(NH2)2〕、氨水(NH3H2O)、铵盐(如:NH4HCO3、NH2Cl)、硝酸盐(如:NH4NO3、NaNO3)等含氮化合物。

化学肥料教案范文大全初中

化学肥料教案范文大全初中

化学肥料教案范文大全初中【教学目标】1. 了解化学肥料的种类和作用;2. 掌握如何正确选用、施用化学肥料;3. 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教学重点】1. 化学肥料的种类和作用;2. 化学肥料的正确选用和施用方法。

【教学难点】1. 不同类型的化学肥料适用于不同类型的作物;2. 化学肥料对环境的影响及如何减少负面影响。

【教学准备】1. 化学肥料的样本或图片;2. 不同类型作物的施肥需求资料;3. 实验用的化学肥料;4. 实验器材;5. 图片资料和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介绍化学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并引导学生思考:化学肥料有哪些种类?作用是什么?为什么要使用化学肥料?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化学肥料的种类和作用;2. 不同类型作物的施肥需求;3. 化学肥料的正确选用和施用方法。

三、实验操作(20分钟)教师将实验用的化学肥料分发给学生,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化学肥料在不同类型土壤中的溶解情况,并记录实验结果。

四、讨论和总结(10分钟)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进行讨论,总结化学肥料的特点,可以在图表、报告等形式进行总结展示。

五、拓展延伸(10分钟)教师播放相关视频资料或展示相关图片资料,介绍化学肥料对环境的影响及如何减少负面影响。

【课堂作业】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个关于化学肥料的小作业,并在下节课时展示。

【教学反思】学生在实验操作中对化学肥料的溶解情况观察不够仔细,有待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

下节课可以增加更多实验环节,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肥料教案的范本,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完善。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九年级《化学肥料》教案、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肥料》教案、教学设计
(3)实验探究:组织学生进行化学肥料的使用实验,观察不同化肥对作物生长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4)案例分析:分析化学肥料在实际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案例,让学生了解合理施肥的重要性。
(5)课堂讨论:引导学生针对化学肥料的优缺点、使用注意事项等问题展开讨论,提高辩证思维能力。
(6)总结反馈: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总结,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反馈。
4.评价与反思:
-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技能提升、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发展。
-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提高他们的自我认识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师通过课后反思,调整教学策略,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5.教学拓展:
-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了解化学肥料在现代农业技术中的应用,拓宽知识视野。
(四)课堂练习,500字
为了巩固所学知识,我将设计以下课堂练习:
1.判断题:让学生判断一些关于化学肥料的陈述是否正确,以检验他们对化肥知识的掌握。
2.计算题:设计一些化肥配比计算的题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应用题:给出一些实际农业生产中的化肥使用案例,让学生分析并给出合理的施肥建议。
九年级《化学肥料》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化学肥料的定义、分类及作用,掌握主要化学肥料的组成成分及特点。
2.学会计算化学肥料中各种养分的含量,并能够根据作物需求进行合理施肥。
3.掌握化学肥料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以及过量使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农业生产中化学肥料的选用和施用问题。
-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如参观农场、开展环保宣传等,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化学肥料》优秀教案

《化学肥料》优秀教案

《化学肥料》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化学元素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

(2)了解常见化肥的种类并能举例。

(3)通过观察和探究常见的化肥,(4)了解化肥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和对环境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1)探究初步区分氮肥、磷肥、钾肥的方法。

(2)了解常见化肥在使用和贮藏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科学进步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所作出的巨大贡献(2)在化学发展中所导致的环境问题。

二、教学重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简单鉴别;化学与生产生活的联系。

三、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思路引入新课(民以食为天)→化肥的定义→常见化肥介绍(氮、磷、钾、复合肥)→农药化肥对环境的影响(善待自然)→化肥的简易鉴别(学生互动)→布置作业(社会调查)五、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随着人类不断进化,驾驭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逐渐对那些人类可利用、可食用的植物进行栽培,由于早期人口总数少,生产水平低,植物的生长全靠自然调节;而到了现在,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对植物特别是农作物的产量要求提高,人们可以用很多方式来提高产量。

改变基因就是一种方法,比如现在油菜就有两种:黑油菜和黄油菜,前者的产量就要高些。

而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是另一种常见的方法:施用化学肥料。

那什么是化学肥料呢?(二)新课探究【交流与讨论】化学肥料1、什么是农家肥?2、什么是化肥?3、各自的优缺点是什么?]【讲解】农作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有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等,其中氮、磷、钾需要量大。

因此氮肥、磷肥和钾肥是最主要的化学肥料。

(一)氮肥【交流与讨论】①氮元素在植物体内的作用;②植物缺氮元素表现出来的症状;③哪些是常见的氮肥④少数植物如大豆、花生有固氮的能力。

【活动与探究】①阅读教材②看教材上相应的图片和教师提供的图片③仔细观察教师出示的化肥样品④阅读教材通过这四个问题的解决,对氮肥有更深入的了解。

(二)磷肥【交流与讨论】①磷元素在植物体内的作用②植物缺磷元素表现出来的症状③哪些是常见的磷肥(出示样品)【活动与探究】①阅读教材②看教材上相应的图片和教师提供的图片③仔细观察教师出示的化肥样品,通过这三个问题的解决,对磷肥有更深入的了解。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化学肥料》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化学肥料》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化学肥料》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常见化学肥料的种类和作用。

(2)学习初步区分氮肥、磷肥和钾肥的方法。

(3)了解化肥、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2)通过实验探究,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认识化学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增强学生对化学与生活密切联系的认识。

(2)培养学生关注环境、合理使用化肥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常见化学肥料的种类和作用。

(2)区分氮肥、磷肥和钾肥的方法。

2、教学难点(1)理解不同化学肥料的作用原理。

(2)培养学生正确看待和使用化学肥料的观念。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段农业丰收的视频或图片,引出农业生产与化学肥料的关系,提问学生对化学肥料的了解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授新课(1)化学肥料的种类介绍常见的化学肥料,包括氮肥(如尿素、氯化铵等)、磷肥(如过磷酸钙、磷矿粉等)、钾肥(如氯化钾、硫酸钾等)以及复合肥(如硝酸钾、磷酸二氢铵等)。

(2)化学肥料的作用结合具体的例子,讲解每种肥料对植物生长的主要作用。

例如,氮肥能促进植物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磷肥能促进作物根系发达,增强抗寒抗旱能力;钾肥能促使作物生长健壮,茎秆粗硬,增强抗病虫害和抗倒伏能力。

(3)化肥的简易鉴别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探究,通过观察颜色、状态、溶解性,以及分别与熟石灰混合研磨等方法,区分氮肥、磷肥和钾肥。

3、课堂讨论引导学生讨论化学肥料使用的利弊,以及如何合理使用化学肥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4、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化学肥料的种类、作用和鉴别方法,强调合理使用化肥的重要性。

5、课堂练习布置一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练习题,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6、布置作业(1)让学生回家调查自家农田使用化肥的情况,并写一份调查报告。

《化 学 肥 料》 教案

《化 学 肥 料》 教案

《化学肥料》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化肥的种类、性质和作用。

2. 使学生掌握合理使用化肥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3. 培养学生对化肥使用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化肥的种类: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等。

2. 化肥的性质:含氮、含磷、含钾等元素的含量。

3. 化肥的作用: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产量等。

4. 合理使用化肥的方法:根据作物需要施肥、控制施肥量、避免过量施肥等。

5. 注意事项:避免化肥的污染、正确存储和使用化肥。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化肥的种类、性质、作用及合理使用方法。

难点:合理使用化肥的注意事项及环保意识。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导入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利用多媒体展示化肥的图片和实例,直观地展示化肥的作用。

3. 分组讨论法,让学生共同探讨合理使用化肥的方法。

4. 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化肥使用不当造成的污染和危害。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展示化肥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化肥的作用和种类。

2. 讲解化肥的种类、性质和作用:分别讲解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等。

3. 小组讨论:讨论合理使用化肥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4. 案例分析:分析化肥使用不当造成的污染和危害,引导学生关注环保。

5.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谈谈对化肥使用的认识和体会,提出改进措施。

六、教学拓展1. 介绍化肥的替代品:生物肥料、有机肥料等。

2. 探讨化肥替代品的发展前景和优势。

3. 分析化肥替代品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实例。

七、实践操作1. 安排学生参观化肥生产厂家或农田,了解化肥的生产和应用过程。

2. 让学生参与施肥实践,掌握施肥技巧。

3. 引导学生观察作物生长情况,分析化肥使用效果。

八、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化肥的种类、性质、作用及合理使用方法。

2. 强调化肥使用中的注意事项和环保意识。

3. 激发学生对化肥替代品的研究兴趣。

九、课后作业1. 查阅资料,了解化肥替代品的研究进展和应用情况。

3. 调查身边农民的施肥习惯,分析其合理性,提出改进建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肥料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化学元素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

了解常见化肥的种类并能举例。

2.过程与方法:探究初步区分氮肥、磷肥、钾肥的方法。

了解常见化学在使用和贮藏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化学是有用的,同时了解在化学发展中尚有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
探究初步区分氮肥、磷肥、钾肥的方法。

【实验准备】
实验准备:碳酸氢铵、硫酸铵、磷矿粉、氯化钾、熟石灰、水、氯化钡溶液、硝酸银溶液;试管、药匙、铁架台、酒精灯、铁片、研钵;火柴。

【教学过程】
一、引入:
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人类对农产品的需求量逐渐增大,提供优良的种子和增施化肥已经成为农作物增产的最有力措施,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有关化学肥料的相关知识。

二、出示学习目标:(以小黑板或投影的方式呈现)
1.了解化学元素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

了解常见化肥的种类并能举出1~2例。

了解农药、化肥的负面影响。

2.探究初步区分氮肥、磷肥、钾肥的方法,了解常见化肥的性质、贮藏和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三、学习“化肥简介”部分
1.出示自学指导:阅读教材,找出黑板上检测题的答案,在书上相应地方做记号,记号不要太多。

2.出示自学检测题:
①植物需求量大,土壤中又缺乏的三种元素是什么?
②列举常见的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各2~3种。

③化肥的不合理使用有什么危害。

④用自己的话说出农药进入人体的1~2条途径。

3.学生自学。

①小组交流(主要是针对上述四个自学检测题交流)。

②学生汇报自学结果,根据情况点拨(学生能解决的由学生自己解决)。

解析:
1.化肥的种类可以从化学式来确定,含氮元素的叫氮肥,含磷元素的叫磷肥,含钾元素的叫钾肥。

含氮、磷、钾中的两种或三种的叫复合肥。

一般说来,磷肥的名称中有一个“磷”字,钾肥的名称中有一个“钾”字,氮肥的名称有什么规律呢?
2.一方面,化学肥料及农药促进农作物增产,体现了化学科学的价值,另一方面,从化肥农药的不合理使用带来的危害,我们也看出科学发展中尚有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人类对农产品需求量增大,增施化肥逐渐成为农作物增产的最有力措施。

农作物对氮、磷、钾的需求量大,因此氮肥、磷肥、钾肥是最主要的肥料。

板书:氮肥、磷肥、钾肥是重要的肥料。

常见的氮肥有尿素[CO(NH
2)
2]、氨水(NH
3·H
2O)、铵盐(如:NH
4HCO
3、NH
2Cl)和硝酸盐(如:NH
4NO
3、NaNO
3)等含氮化合物。

氮是植物体内蛋白质、核酸和叶绿素的组成元素。

氮肥对植物的生命活动以及作物的产量和品质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合理施用氮肥是极为重要的。

作物缺氮会绿色褪淡,生长缓慢,瘦小,直立,成熟提早,产量品质下降,果小皮硬。

大豆,蚕豆等一些植物无需或只需少量施用氮肥。

它们可以将氮气转化为氮的化合物而被植物吸收。

将氮气转化为氮的化合物的方法叫做氮的固定。

常见的磷肥有磷矿粉〔Ca
3(PO
4)
2〕、钙镁磷肥(钙和镁的磷酸盐)、过磷酸钙(磷酸二氢钙和硫酸钙的混合物)等含磷物质。

磷是植物体内蛋白质,核酸和酶等多种重要化合物的组成元素。

磷可以促进作物生长,还可增强作物的抗寒、抗旱能力。

作物缺磷时会生长迟缓、产量降低、植株矮小、苍老、瘦弱,茎细直立、分枝少,叶片小、缺光泽,根系发育差,易老化,成熟迟缓。

常见的钾肥有硫酸钾、氯化钾等含钾化合物。

钾具有保证各种代谢过程的顺利进行、促进植物生长、增强抗病虫害和抗倒伏能力等功能。

作物缺钾表现为最初老叶叶尖及叶缘发黄,以后黄化部逐步向内伸展同时叶缘变褐、焦枯,叶片出现褐斑,严重时叶肉坏死、脱落。

以上各化肥营养元素比较单一,为使作物均匀地吸收各营养成分,人工合成了一些含多种营养元素的复合肥料。

例如:硝酸钾、磷酸铵。

【小结】
通过本课时学习,我们知道:金属的物理性质主要包括颜色、光泽、熔点、沸点、硬度、密度、延展性、导热性等,金属的物理性质可决定金属的一些用途。

这也启示我们看待问题不应是独立片面的,要从大局出发,权衡利弊,然后在做决定。

【布置作业】
完成相应作业,并预习下一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