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的受热过程导学案(含答案)
大气受热过程导学案

大气受热过程导学案一、引入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大气受热过程的相关内容,你们对大气受热过程有哪些了解?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能够感受到大气受热过程的影响吗?举例说明。
二、学习1.温度和热量的区别是什么?温度是物体内部微观颗粒运动的程度,是热能的度量;而热量是物体之间传递的能量。
2.大气受热的方式有哪些?大气受热的方式主要有辐射、传导和对流三种方式。
3.辐射是如何实现能量传递的?辐射是通过电磁波的方式进行能量传递的,例如太阳辐射的热能通过空间传递到地球上。
4.传导是如何实现能量传递的?传导是通过物质内部颗粒之间的碰撞和传递进行能量传递的,例如我们手摸到热物体会感觉到热量的传递。
5.对流是如何实现能量传递的?对流是通过流体的流动进行能量传递的,例如空气受热上升形成对流气流。
6.大气受热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大气受热的主要因素包括太阳射线的照射强度、地面的反射率、地理位置和海陆分布等。
7.大气受热过程对气候的影响是什么?三、拓展1.辐射对大气受热的影响有哪些?辐射对大气受热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太阳能辐射的吸收、散射和反射过程中。
2.热力学第一定律是关于能量守恒的原理,你能够解释一下吗?热力学第一定律是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它指出在封闭系统中,能量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只能在各种方式之间转换,总能量保持不变。
3.大气受热过程对于人类生活的影响有哪些?四、总结1.大气受热过程涉及的方式主要有辐射、传导和对流。
2.大气受热过程对气候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3.热力学第一定律是关于能量守恒的原理,能够解释各种能量转化的过程。
五、课后练习1.在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刻一般是在什么时候?为什么?2.请解释一下为什么在海滨地区一般比内陆地区的温度要低?。
大气的受热过程导学案

我参与,我进步,我展示,我提高。
让笑声、掌声、欢呼声在课堂上响起。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之热力环流【课标要求】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
【课标细化】热力环流的形成,应用热力环流原理解释自然界中的实际问题。
【我的预习】阅读教材P29弄清大气的能量来源以及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我的疑惑】【合作探究1】回顾概念:什么是气压?气压的单位是什么?什么是热力环流?【典型案例1】读图,判断A 、B 两处的温度差异。
【迁移案例1】读北半球因热力原因造成的近地面与高空气压状况如图所示,回答: (1)在A 、B 、C 、D 四处用箭头表示出热力环流的方向 (2)B 地的气温比A 地 。
(3)C 处气压比D 处 。
(4)高空的气压高低往往与近地面 。
【合作探究2】阅读教材P30回答(1)---(4)【典型案例2】我国南方某地新建一小型水库,某日两时刻(3时和15时)测得水库及其东西两侧气温分布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1-3题。
1. 关于水库及其周围地区气温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水库中心区的气温日变化最大B .水库中心区的气温日变化最小C .一天中水库中心区的气温始终高于东西两侧地区的气温D .一天中水库中心区的气温始终低于东西两侧地区的气温2.水库与周围地区存在着气温差异,导致水库与周围地区之间形成了热力环流。
关于该热力环流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热力环流的方向不变B .水库中心区始终存在上升气流C .白天风由水库吹向四周D .晚上风由水库吹向四周3.度假村建在水库岸边对游人的吸引力强,其主要的气候原因是( )A .库区阴雨天少B .库区昼夜风小C .库区温差较大D .库区湿度较大,空气清新 【迁移案例2】画出山谷和城市之间的热力环流。
描述其形成发生过程。
【我的收获】【牛刀小试】 1.下图中abcd 四点间存在热力环流,根据四点气压数值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于a 处气压低于c 处,所以a 处气温比c 处高 B .由于c 处气压高于a 处,所以气流由c 处流向a 处C .由于b 处为高压,d 处为低压,所以气流由b 处流向d 处D .由于c 处为高压,d 处为低压,所以c 处为晴朗天气,d 处为阴雨天气2.读“某区域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3.2大气受热过程导学案(原卷答案)必修一高一上学期

第三章第二节大气受热过程导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2.理解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大气的保温作用知识导引新知预习一、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1.表现:太阳辐射要穿过厚厚的大气,才能到达地表。
由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和作用,投射到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不能完全到达地表。
2.反射作用:大气中的和,能将投射在其上的太阳辐射的一部分,又反射回宇宙空间。
云的反射作用最为显著。
云层越、越,云量越,反射越强。
夏季天空多云时,白天的气温相对来说不会太高,就是因为云的减少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没有选择性,因而反射光呈。
3.散射作用:当太阳辐射在大气中遇到或时,太阳辐射的一部分便以这些质点为中心,向弥散,这种现象称为大气的散射。
散射改变了太阳辐射的,使一部分太阳辐射不能到达地面。
在太阳辐射的可见光中,蓝光、紫光的波长较短,容易被空气分子散射,因而晴朗的天空呈现色。
4.吸收作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具有。
平流层大气中的,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波长较短的紫外线。
对流层大气中的和等,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波长较长的红外线。
大气对太阳辐射中能量最强的可见光却吸收得很少,大部分可见光能够透过大气射到地面上来。
对于大气来说,太阳辐射不是主要的直接热源。
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1.地面长波辐射使大气增温:对流层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等,可强烈地吸收。
地面辐射释放的能量,除极少一部分透过大气返回宇宙空间外,绝大部分(75%~95%)都被截留在对流层大气中,使大气增温。
所以说,是对流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2.大气逆辐射使地面增温: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增温的同时,也向外辐射能量。
大气的温度比地面还低,所以大气辐射也是。
大气辐射的一部分向上射向宇宙空间,大部分向下射到地面。
射向地面的大气辐射,其方向与地面辐射,故称为大气逆辐射。
大气逆辐射又把热量归还给地面,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
天空中有云,特别是有浓密的低云,或空气中湿度比较大时,大气逆辐射就会。
大气的受热过程导学案答案

1 大气的受热过程导学案 答案【知识存盘】【自主学习】【知识点一:大气的受热过程】①太阳辐射 ②大气层 ③太阳辐射 ④大气【知识点二: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⑤反射 ⑥云层 ⑦可见光 ⑧散射 ⑨空气分子 ⑩细小尘埃 ⑪吸收 ⑫臭氧 ⑬水汽 ⑭二氧化碳 ⑮可见光 ⑯递减【知识点三: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⑰地面辐射 ⑱水汽 ⑲二氧化碳 ⑳地面 ○21大气逆辐射 ○22保温 ○23温室效应 ○24削弱作用 ○25保温作用 ○26缩小 【自学检测】1.B [“天雨新晴,北风寒彻,是夜必霜”,一是由于受冷空气的影响,二是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弱,导致气温低,故B 选项正确。
]2.A [“烟气”的成分主要是CO 2,它可以强烈吸收地面的红外线长波辐射,大气逆辐射增强,近地面气温较高,故A 选项正确。
]3.不需要。
原因是夜间多云,大气逆辐射增强,气温不会太低,霜冻出现的几率小。
4.新疆地处内陆,气候干旱,晴天多,云量少。
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气温高,出现“午穿纱”的现象;晚上云少,水汽少,大气逆辐射弱,大气的保温作用弱,地面损失热量多,近地面气温低,故有“早穿棉袄”的现象。
【合作探究】1.对流层大气基本上不能直接吸收太阳短波辐射中可见光的能量,而能够直接吸收部分地面长波辐射,其中以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的地面长波辐射最多。
因此,地面长波辐射是对流层大气增温的直接热量来源。
2.(1)多云时云层的反射作用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
(2)红色光线波长较长,穿透力强,不易被散射,以红灯作为停止信号更为醒目。
3.因为晴朗的夜晚大气中水汽和固体杂质含量少,大气逆辐射弱,保温作用差,气温低,所以容易造成明显的降温霜冻天气。
【反思归纳】吸收 多云 蔚蓝 吸收 臭氧 红外【当堂检测】1.D2.B3.A 低;白天阴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强;高;夜晚多云大气逆辐射作用强(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强)4.D5.C6.A7.D8.B9.B 10.B 11.C12、(1)太阳 地面 大气逆(2)削弱(3)75 95 保温(4)太阳高度角 太阳高度角越大,单位面积地面获得的热量越多;太阳高度角越大,经过大气层的路程越短,被削弱的越少(5)① ②。
大气的受热过程导学案

大气的受热过程学习目标1、 运用图表分析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2、 了解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的保温作用一、 知识梳理大气热量的根本来源 。
(一) 大气的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作用形式参与作用的大气成分波长段作用特点实例云层和较大尘埃云层越厚,云量越多,反射越强空气分子和细小尘埃 波长较短的蓝紫色光 向四面八方散射平流层中_________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具有特点。
平流层气温随海拔升高而上升。
对流层中_________红外线(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的作用。
1.太阳暖大地:太阳辐射到达地面,地面吸收 后增温。
2.大地暖大气:地面增温后产生 ,能量主要集中在 部分。
与太阳辐射相比,地面辐射为 。
是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
3.大气返大地:大气增温后,向外辐射能量,它将其中很大部分返还地面,这部分称作 。
它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地面辐射所损失的能量,从而起到了________作用。
(三)意义大气对太阳辐射的 能降低白天近地面的气温,大气的 能使地面散热的速度放慢。
这两种作用共同影响的结果是缩小了气温 ,为生物的生长发育和人类的活动提供了适宜的 条件。
【案例探究】指出下列现象与大气的哪种作用形式有关。
1.2.霜冻出现在晴朗的早晨(晴朗的夜晚气温低) ( )3.人造烟雾可以起到防霜冻的作用 ( )4.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 ( )5.夏天白天阴天时气温较低 ( )6.冬天下雪的夜晚温度不太冷,晴朗的夜晚反而较冷 ( )7.回答下例序号代表的意义三、知识落实1.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主要是由于 ( )A .大气吸收太阳辐射而增温B .大气逆辐射补偿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C .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反射作用D .大气热容量大,不易降温2.新疆地区形成“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白天大气的反射作用强B 、夜间大气逆辐射强C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 C 、大气吸收的太阳辐射少3.大气的温室效应是指( )A 、B 、大气吸收了太阳辐射,保存在大气中,使大气温度增高C 、大气毫无阻挡地使太阳辐射投射到地面,使地面温度增高D、E、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几乎吸收了全部的地面辐射,使热量散失很少F、平流层中的臭氧强烈地吸收紫外线4.深秋时节,我国北方菜农用浓烟笼罩大白菜预防冻害,其主要原因是()A、浓烟散射地面辐射,使气温升高B、浓烟反射大气逆辐射,使地面增温C、D、浓烟可阻挡冷锋前进,减少受害面积E、浓烟吸收地面辐射,增强大气逆辐射5.下列现象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太阳辐射、地面吸收、大气削弱、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B.太阳辐射、地面吸收、大气削弱、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C.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大气削弱、地面吸收、地面辐射D.太阳辐射、大气削弱、地面吸收、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6.我国青藏高原地区小麦高产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当地( )A、昼夜温差大,太阳辐射强B、CO2浓度高C、雨量充沛D、气温偏低,水分蒸发少7.下面是几处少数民族的对话,你认为哪个对()A.高山族人说:“我们这里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所以,太阳辐射最强。
大气的受热过程导学案

大气的受热过程导学案一、导入大家好!今天我们来学习大气的受热过程。
大气的受热过程是指太阳的辐射能传递给大气层,使得大气层的温度升高的过程。
二、理论讲解1.太阳的辐射能2.大气的主要成分大气主要由氮气、氧气、水蒸气和微量的二氧化碳、氩气、氦气等组成。
其中,氮气占大气总量的78%,氧气占21%。
3.大气的受热过程(1)太阳辐射能的传递太阳的辐射能通过短波辐射(主要是可见光和紫外线)传递到地球的大气层上。
(2)大气的吸收和散射可见光和紫外线进入大气层后,部分被大气层吸收,部分被散射.吸收和散射作用使得大气层的上部升温,但不会使地面直接升温。
(3)地面的吸热和辐射太阳辐射到达地面后,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能变为热能,地面转化为长波辐射(红外辐射)向大气层散射。
(4)大气层的吸收和透射大气层吸收地面的红外辐射,气体分子会因此而振动增强,温度升高,然后通过气体自身的辐射向四周散射。
(5)温室效应大气层能够吸收并散射地表红外辐射,使得地球温度适宜,形成了所谓的“温室效应”。
三、案例分析请大家思考下面的问题:1.太阳的辐射能是如何传递至大气层和地面的?2.大气层是如何吸收和散射太阳辐射能的?3.地面是如何吸收太阳辐射能的?4.大气层通过什么方式向外散射能量?5.温室效应是怎么形成的?四、讨论与总结根据案例分析的结果太阳的辐射能通过短波辐射传递至大气层和地面,大气层通过吸收和散射来吸收部分太阳辐射能,地面通过吸收太阳辐射能转化成热能,然后将热能以长波辐射形式散射到大气层。
大气层通过自身的辐射向四周散射能量。
温室效应是大气层吸收和散射地表红外辐射,使得地球温度适宜的结果。
五、拓展延伸1.地球的温度是如何维持动态平衡的?2.温室效应对地球有哪些影响?3.温室效应与全球气候变暖有什么关系?六、课堂小结在今天的课堂上,我们学习了大气的受热过程。
太阳的辐射能传递给大气层,大气层通过吸收和散射来吸收部分太阳辐射能,地面通过吸收太阳辐射能转化为热能,然后将热能散射到大气层,大气层通过自身的辐射向四周散射能量。
大气受热过程导学案

姓名:班级:座号: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主备人:陈春冰组员:高一备课组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第1课时大气的受热过程一、【学习目标】1、运用图表说明大气的过热过程2、理解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以及对地面的保温作用3、通过对大气受热过程的理解,能正确认识常见的自然现象,从而建立科学的世界观。
二、【教学重点】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三、【教学难点】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的理解【课前预习】1、大气的受热过程:太阳辐射通过大气,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得较,大部分太阳辐射可以到达,受热,产生辐射,绝大部分被吸收,所以,辐射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
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主要表现在作用、作用。
晴天云层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云层厚,削弱作用。
3、大气保温作用:大气在增温的同时产生辐射,其中绝大部分辐射向下把热量还给地面,叫辐射,辐射对地面起到作用。
晴天业务云层薄,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夜晚云层厚,保温作用。
注:物体辐射的波长波短与距离无关、与温度有关,通常温度越高,波长越短。
因此太阳辐射属于短波,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属于长波。
分层气温垂直变化大约高度与人类的关系A 随高度增加而____km以下与人类关系最密切,天气现象复杂多变B 随高度增加而____km~ km 有利于,臭氧层起保护作用C 随高度增加先,后____km以上80~500千米存在,对无线电短波通信有重要作用2.为什么飞机在起飞和降落时颠簸得较厉害,而在高空飞行却很平稳?3、为什么月球表面昼夜温度变化比地球表面剧烈?4.天气晴朗且大气污染较轻时( )A、气温日变化幅度较小B、夜晚气温较阴天稍高C、白天大气反射作用加强D、白天天空呈现蔚蓝色5.读下面大气的受热过程示意图中,注出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吸收、大气逆辐射并分析它们的先后顺序。
6.下列几种情况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是()7.深秋时节,我国北方菜农用浓烟笼罩大白菜预防冻害,其主要原因是()A.浓烟散射地面辐射,使气温升高B.浓烟反射大气逆辐射,使地面增温C.浓烟可阻挡冷锋前进,减少受害面积D.浓烟吸收地面辐射,增强大气逆辐射【课后练习】为什么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多会导致温室效应、全球气候变暖?为什么温室大棚在寒冷的冬天也可以种植蔬菜水果?大气上界大气地面。
2.1.1大气的受热过程 学案(含答案)

2.1.1大气的受热过程学案(含答案)第一节第一节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第第11课时课时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的受热过程学习目标1.了解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反射作用。
2.运用图表分析说明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逆辐射之间的关系。
3.运用图表分析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和大气保温作用的基本原理。
1.大气热量的根本来源太阳辐射。
2.大气受热过程的三个环节1太阳辐射穿过大气层。
2太阳辐射到达地表。
3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温的同时,再把热量传给大气。
3.大气对太阳辐射的三种削弱作用代号削弱作用成因或特性反射作用大气中的云层和较大的尘埃对可见光的作用散射作用大气中的空气分子或细小尘埃对可见光的作用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臭氧强烈吸收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主要吸收红外线4.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1能量来源地面是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即大气主要是吸收A地面辐射而增温。
2保温原理大气辐射大部分以B大气逆辐射的形式把热量返还地面,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人们通常称之为大气的“温室效应”。
5.影响1降低白天近地面的气温,提高夜间温度,减小气温日较差。
2为生命活动提供了适宜的温度条件。
判断1.大气受热能量的根本来源是地面。
2.三种辐射按波长排列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
3.夜晚大气逆辐射比白天强。
探究点大气的受热过程xx年12月2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xx中国的航天白皮书。
白皮书指出,到xx年年底,我国将发射“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实现区域软着陆及采样返回,全面实现月球探测工程“三步走”战略目标。
但民间热议的“月球移民”难度依然较大。
这是因为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很大,白天阳光垂直照射的地方温度高达127;夜晚温度可降到183。
1请在下图中合适的位置标注太阳辐射.吸收大气对太阳.反射大气对太阳.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
2月球上的气温变化为什么会如此剧烈3地球.月球与太阳的距离相当,为什么地球上的气温比较稳定4运用“大气的受热过程”原理,分析塔里木盆地昼夜温差大的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第1课时大气的受热过程
【学习目标】1.根据图示,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
2.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分析解释一些
现象的成因。
大气的垂直分层:
读左图,其读图方法与“地震波传播速度图”相类似,大气自
下而上可分为层、层、
层、层等。
其中的对流层,气温随着高度的增加而。
和
人类的关系最为密切的
层,也就是我们生活所在的层是。
【知识梳理】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球大气最重要的、最根本的能量来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大气的受热过程:太阳辐射透过大气,大部分到达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 吸收热量并产生
辐射,该辐射的绝大部分又被__________ 吸收并增温。
最主干的过程为:太阳热量T____________ 热量T ________ 热量
3. _______________ 太阳辐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波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是波辐射。
大气对于______ 波辐射
的吸收能力很强。
所以说,__________ 是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的热源。
4•大气在增温的同时,也向外辐射热量。
大气辐射的方向中,既有向上的,也有向下的,向下的部分因与地面辐射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称为________________ ,它的存在,对地面具有________ 作用。
\ /
【课堂探究】
1. 运用大气受热过程的原理,说明下列现象的成因。
(1 )同一地点,多云白天比晴朗白天气温如何?为什么?
(2 )同一地点,多云夜晚比晴朗夜晚气温如何?为什么?
(3 )月球上没有大气,据此分析:与地球相比,它的表面白天温度高的原因是?晚上温度低的原因又是?
2. 填图分析大气受热过程
(1)读右图,把A 、B C 、D 分别代表的过程填 在图
中。
(备选答案:大气的反射作用、太阳暖大地、 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
(2)读右下图:
a. 图中左、中、右三个部分,所代表的辐射类
型依次是太阳辐射、 __________ 辐射、 _________ 辐 射。
b. 将如下现象和其在图中的序号对应起来: 大
气逆辐射( )、射向宇宙空间的大气辐射
(
)、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 (
)、射向
宇宙空间的地面辐射( 、、太阳辐射 (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
)、大气
吸收的太阳辐射(
)。
【反馈练习】
1.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主要是由于( 、。
A.
大气热容量大,不易降温 B. 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反射作用
C.大气直接吸收太阳辐射而增温
D.大气逆辐射对地面辐射损失热量的补偿
2. 青藏高原比长江中下游平原气温日较差大的原因是
()
(日较差:指的是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
、
①
离太阳近
②青藏高原比长江中下游平原太阳高度角小
③云层厚而且夜晚长
④地势高,空气稀薄
⑤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少
⑥夜间大气逆辐射弱
A .①②③
B .④⑤⑥
C .②⑤⑥
D .②④⑥
3•读气温日变化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B
两条曲线中,表示晴天时的气温曲线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天阴天,气温比晴天时 ,
这是由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夜晚多云,气温比晴天时 _________ ,这是由于 __________。
4.
冬春季节霜冻为什么容易出现在晴朗的夜
晚?( 、
1
\
-•
--
1 ** 1
*
/
<
L
地面
太阳
... 大气上界
A. 大气的直接热源不存在了
B.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强
C. 大气的散射作用强
D. 大气逆辐射弱
百度文库
没有放土的足足高了 3 C 。
回答8-9题。
5. 古人有“放火作煴(yun —声)(燃烧不旺的火堆冒出的浓烟),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
的防御霜冻做法。
该做法使(
)
A.大气逆辐射减弱
B.地面辐射增强
C.大气逆辐射增强
D.短波辐射增强
6. 下图为“大气热力作用相互联系示意图” ,图中①②所代表的内容分别是(
①
大气辐射宇空
A.大气的削弱作用 大气逆辐射 B C.大气的保温作用
大气辐射
D
7.下面是一些居民的对话,正确的是( .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 •大气的保温作用 大气逆辐射
)
A. B. C. D. 台湾人说: 黑龙江人说:
新疆人说: 西藏人说: “我们这里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所以,太阳辐射最强。
“我们这里纬度高,夏季白昼时间长、日照长,故太阳辐射最强。
“我们这里深居内陆,气候干旱,晴天多,云量少,太阳辐射当然最强。
“我们这里地势高,空气稀薄,尘埃少,大气透明度好,水汽又少,晴天多,
日照时数也多,太阳辐射最强。
梵綫
氐IN
甲
同时测玻璃箱里的气温, 结果发现底部放土的比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取用相同规格的玻璃箱,甲底部放一层土,中午同
时把两个玻璃箱放在日光下, 十五分钟后, 8. 该实验主要目的是测试( A. 大气的温室效应 B. 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C. 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的时刻 D. 大气的运动
9. 甲箱温度计示数比乙箱温度计示数高的
原因是(
)
A.太阳辐射强弱差异 C.大气吸热强弱差异
电视剧《闯关东》 B.地面辐射强弱差异 D.大气辐射强弱差异
中的场景:
“主人公朱开山为了避
免所种的庄稼遭受霜冻危害,在深秋的夜晚带领全家人及 长工们在田间地头点燃了柴草……”。
结合大气受热过程示
意图回答10-11题。
10.关于图中a 、b 、c 所代表的内容叙述正确的是 A. a 代表大气的直接热源
B. a 是短波辐射;b 、c 是长波辐射
百度文库
C. b 代表的辐射主要被大气中的臭氧吸收
D. c 代表的辐射与天气状况无关
11.朱开山一家燃烧柴草防御霜冻的做法, A.增强a 辐射 B C.增强c 辐射
D
【阅读材料】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太阳辐射要穿过厚厚的大气层, 才能到达地球表面。
由于以下几种作用,使得到达地面
的太阳辐射被削弱了。
① 反射:大气中的云层和尘埃,具有反光镜的作用,把投射在其上的太阳辐射的一部分, 又反射回宇宙空间。
白天天空多云时,气温不会太高,就是这个道理。
② 散射:当太阳辐射在大气中遇到空气分子或微小尘埃时,
太阳辐射的一部分能量就以
这些质点为中心,向四面八方散射开来。
在太阳辐射的可见光中, 波长较短的蓝色光最容易 被散射,所以
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
③ 吸收:太阳辐射在经过大气层时, 其中一小部分被大气吸收。
平流层中的臭氧, 强烈
地吸收紫外线;对流层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等,
主要吸收红外线。
大气对太阳辐射中能
量最强的可见光却吸收得很少,大部分可见光能够透过大气射到地面上来。
\
参考答案
【预备知识】对流;平流;中间;热;降低;对流层。
【知识梳理】1.太阳辐射能2.地面;地面;大气;地面;大气 3.短;长;长;地面
4.相反;大气逆辐射;保温
【课堂探究】
1. ( 1)气温低;因为多云的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强。
(2 )气温高;因为多云的夜晚,大气逆辐射作用强。
(3) 白天,没有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晚上,没有大气对月球表面的保温作用(或 大气逆辐射)。
2. (1) A.太阳暖大地B.大地暖大气C.大气还大地D.大气的反射作用 (2)大气;地面;依次为③④⑤⑥⑦①②
【反馈练习】
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强;高;大气逆辐射作用强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强)
有利于 •增强b 辐射 .改变b 的辐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