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生态设计文献综述

合集下载

校园景观设计文献综述

校园景观设计文献综述

1国外大学绿化设计校园景观设计文献综述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逐步发展,经济水平的稳步提升,教育现代化的步伐不断加快,校园绿化逐渐为人们所重视,并成为校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优美的生活环境、和睦的学习氛围、优雅的人文景观,不仅能培养学生高尚的生活情操、涵养其人文精神,更能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的心灵,在生活和学习上有着不可忽视的积极影响[1]。

学生大部分时间集中在课堂学习,生活节奏较快,而优美的校园绿化环境能很好地平衡生活节奏,不仅能为学生课外学习与休憩提供良好的环境,更能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良好发展。

同时,校园绿化不仅是提高学校整体文化底蕴的有利途径之一,也是衡量和体现一个城市现代化的标准,在创建文明城市中起着一定的辅助作用,因此在基于客观地理和气候条件下,不断地优化校园的环境,打造一个因地制宜、既能满足学生内外在需求、又能体现校园文化形象的校园绿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研究现状涂慧君在《大学校园整体设计》中指出,“校园”源于拉丁语“campo”,意指一块连绵不断的绿色场地,特指大学[2]。

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时期出现了文人园,哲学家们在露天场地公开授课,例如柏拉图就曾经在雅典城内开设讲堂,园内配置有绿植、凉亭等,是校园绿化的雏形[3]。

随着时代的发展,更加广义的校园绿化及景观设计不仅体现在校园特有的办公、学习、居住等功能性场所和其所处的微环境,也包含了校园景观形成的整体或局部环境营造的空间氛围,以及其打造的人文气息等非物质精神。

卞素萍在《国外大学校园绿化景观的塑造及借鉴》中研究并阐述了国外大学的绿化塑造方法和特点,发现国外大学绿化景观的特点是开敞自由。

国外大学绿化设计的空间构造方法中,较为普遍的是利用自然的地理和地貌优势,再配合符合当地气候条件的植物来对空间界面进行围合,引以形色协调的绿植在垂直或水平方向上构成自然边界[4]。

虽稍显简陋和单调,但却也体现了西方思想开放的价值理念。

其采用大规模观赏绿地,乔、灌、草的合理搭配,营造出开阔的露天区和阴凉区,能在不同季节和天气条件下营造出小环境,供以不同需求的学生休憩和学习。

景观设计总结文献

景观设计总结文献

景观设计总结文献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对宜居环境的需求不断提高,景观设计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重视。

景观设计不仅仅是美化城市环境的工作,更是通过科学规划和设计,打造出有利于人们生活、工作、休闲的空间。

本文将就景观设计的总体理念、方法和技巧进行总结,为今后的景观设计工作提供一些建议。

一、总体理念景观设计的总体理念是通过规划和设计创造出环境与人类之间的和谐关系。

景观设计要根据不同地域、气候、文化等因素,结合城市的用途和功能需求,考虑人们的活动习惯和文化背景,设计出适合人们生活和活动的景观空间。

景观设计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尽量减少对自然的破坏,促进自然与人类的共生共荣。

二、方法1. 地形分析:通过对地形的分析,包括地势、水系、植被等要素的研究,为景观设计提供基础数据。

地形分析可以帮助设计师充分了解场地特点,为设计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2. 空间构成:景观设计的空间构成要素包括场地大小、形状、结构等,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应根据功能需求和美学要求,合理构成景观空间,使其具有良好的功能性和美感。

3. 植物选用:植物是景观设计的重要元素之一,通过合理选用植物,可以为景观增添丰富的色彩和层次感。

在植物选用上,要考虑到植物的生长环境、光照条件、水分需求等因素,确保植物能够生长良好,同时与周围环境协调统一。

4. 色彩运用:色彩是景观设计中的重要表现手段,通过合理的色彩运用,可以营造出丰富多彩的景观效果。

在设计中,应根据不同的场地特点和功能需求,选用适当的色彩搭配,打造出具有个性和魅力的景观空间。

5. 灯光设计:灯光设计是景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灯光的设置和布置,可以为夜间景观增添动感和神秘感。

在灯光设计中,要考虑到景点的重要性、安全性和节能性,设计出合理的灯光方案,提升景观设计的整体品质。

三、技巧1. 创新设计:景观设计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设计师要敏锐地捕捉时代潮流和人们需求,运用新颖的设计理念和手法,打造出具有创意和个性的景观作品。

景观设计总结文献

景观设计总结文献

景观设计总结文献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一、景观设计的发展历程二、景观设计的核心理念景观设计的核心理念是通过对自然和人文环境的调整和设计,创造一个宜居、宜游、宜休的生活环境。

景观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兼顾自然、人文和社会等因素,通过艺术的手法将这些因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实现美学、实用和可持续性的平衡。

景观设计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强调景观设计应该符合人们的生活习惯和审美需求,创造出令人愉悦的环境。

三、景观设计的设计原则景观设计的设计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尊重自然:景观设计应该尊重自然规律,合理利用现有的自然资源,避免过度人为干预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

(2)人文关怀:景观设计应该考虑人们的生活习惯和审美需求,创造出适合人们休闲和游憩的场所。

(3)可持续发展:景观设计应该注重生态环保和可持续性,避免浪费资源和破坏环境,实现景观设计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四、景观设计的未来趋势在未来的发展中,景观设计领域将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将越来越强烈,景观设计将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未来的景观设计将更加注重生态环保和可持续性,强调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努力创造一个更加宜居、宜游、宜休的生活环境。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景观设计也将融合更多的科技元素,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来创造出更具创新性和科技感的景观作品。

第二篇示例:1.景观设计的定义和发展历程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景观设计逐渐发展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涵盖了广泛的领域,包括城市、园林、自然、农村等。

随着社会变革和科技进步的不断推动,景观设计的概念和方法也在不断演进和完善,逐渐形成了一套成熟的理论体系和实践经验。

2.景观设计的重要概念在景观设计的理论体系中,有一些重要的概念和原则,对于理解景观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实践方法至关重要。

其中包括以下几点:(1)景观整体性原则:景观设计要从整体和系统的角度思考,将自然与人类活动融为一体,力求达到地方特色和环境适应性的最佳平衡。

园林专业文献综述范文

园林专业文献综述范文

园林专业文献综述范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园林学越来越引人注目。

园林学作为一门综合学科,涉及植物、土壤、气候和水文等多个学科领域,其研究内容涉及到城市景观设计、植物生态学、土地利用和城市气候等方面。

在本文中,笔者将综述园林学领域的一些重要研究成果和应用案例。

一、城市绿地系统的生态效益城市绿地系统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提供生态服务,还能改善城市环境,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

相关研究表明,城市绿地系统可以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减少空气污染物的排放,提高城市内空气质量。

此外,城市绿地系统还可以产生影响气候和降低城市气温的作用。

研究人员使用地理信息技术来模拟城市绿地系统对城市气候的影响,并评估其生态效益。

二、城市景观设计城市景观设计是园林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其目的是为城市提供舒适、美观、安全、便利的居住环境。

在城市景观设计方面,近年来研究者主要关注于绿化带的设计、街道绿化、院子和公园的设计等。

对于每一个场地的设计,都要考虑到各种不同的因素,比如地形、气候、植被等,以便为场地的使用者打造一个最具感染力的空间。

同时,城市景观设计也需要考虑其可持续性,包括使用可持续性材料、在设计中引入生物多样性等。

三、植物生态学植物生态学是园林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其研究内容包括植物的生长、适应性、生态位和物种组成等。

植物有时候被视为城市空气的过滤器,因此植物的种植可以极大地改善城市环境。

研究发现,与种植大量单一品种不同,种植多种树种和植物更有助于提高生态效益。

此外,不同的树种还具有不同的适应性,因此对于城市植物园林设计的考虑,需要充分优化不同植物的生态位,使其在城市环境中具有最佳的生存条件。

综上所述,园林学作为一门综合学科,在城市化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从城市景观设计到植物生态学,园林学研究范围广泛,希望通过本文的综述可以让读者对园林学有更深入的了解。

景观生态学研究综述

景观生态学研究综述

景观生态学研究进展综述(贵州省贵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态101班)摘要:景观生态学以景观为对象,强调景观空间异质性的维持和发展,生态系统间的相互作用,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的关系,以及人类对景观及其组分的影响。

景观生态学早在1939年就已经提出,但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它才开始发展成为一门相对独立、为国际学术界公认的生态学分支学科。

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景观生态学是现代生态学中内容最丰富、发展最快、影响最广泛的学科之一,本文通过回顾景观生态学的产生,概述国际上景观生态学的研究进展、中国景观生态学上的研究进展、了解景观生态学的几个新的学科生长点,进而了解目前景观生态学研究方面亟待加大研究力度的方向。

关键词:景观生态学;国际;中国;研究景观生态学是本世纪70 年代以后蓬勃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

它以生态学理论框架为依托,吸收现代地理学和系统科学之所长,研究景观和区域尺度的资源、环境经营与管理问题,具有综合整体性和宏观区域性特色,并以中尺度的景观结构和生态过程关系研究见长。

自80 年代后期以来,逐渐成为世界上资源、环境、生态方面研究的一个热点。

现在普遍的看法是景观生态学是研究景观空间结构与形态特征对生物活动与人类活动影响,以及生物活动与人类活动对景观空间结构与形态特征影响的科学。

因为我们坚持认为环境影响生物和人类活动的同时生物和人类活动也会反过来影响环境,而这两个方面都应该是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内容。

1景观生态学的产生景观生态学一词是德国著名的地植物学家C. 特罗尔(C. Troll) 于1939 年在利用航空照片研究东非土地利用问题时提出来的。

从一开始,Troll 就认为:“景观生态学的概念是由两种科学思想结合而产生出来的,一种是地理学的(景观) ,另一种是生物学的(生态学) 。

景观生态学表示支配一个区域不同地域单元的自然- 生物综合体的相互关系的分析”。

后来,Troll 对前述概念又作了进一步的解释,即景观生态学表示景观某一地段上生物群落与环境间主要的、综合的、因果关系的研究,这些研究可以从明确的分布组合(景观镶嵌,景观组合) 和各种大小不同等级的自然区划表示出来。

公园规划设计文献综述(优秀范文五篇)

公园规划设计文献综述(优秀范文五篇)

公园规划设计文献综述(优秀范文五篇)第一篇:公园规划设计文献综述城市公园景观设计文献综述1、城市公园产生背景城市公园是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城市生态系统、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公园作为城市的休息地,是市民的另一种生活方式,也是日常生活和身心再生所必需的“平常景观”,是居民日常工作与生活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

城市公园设计在地块划分时不再是一个孤立的绿色块,而是弥漫于整个城市用地中的绿色液体[1]。

随着我国人口迅速增长、环境的恶化,以及人们对于休闲游憩的需求与日俱增,城市的生态园林环境建设显得越来越重要。

城市公园作为城市的绿肺,是城市生态园林环境的重要体现。

所以,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对城市公园建设提出[2]了更高的要求。

2、城市公园的发展2.1西方园林的发展纵观世界造园的发展,至今已有六千多年的历史,而服务于大众的公园出现才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公园是随着社会的变革、城市的发展以及更重要的是,随着民主思想意识的诞生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3]。

早在19 世纪末,西方城市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求开始建造公共绿地等城市景观系统。

1880 年,著名美国设计师奥姆斯特德设计的“波士顿公园体系”便成为了世界公园景观设计和建设的蓝本。

之后,公园景观又逐渐开始结合灯光、建筑艺术、休闲设施等等元素[4]。

2.2我国园林的发展中国古典园林建造的历史始于何时,至今尚无明确的定论。

但从园林建筑的使用性质来分析,园林主要是供游憩、文化娱乐、起居的要求而兴建,而使用者则必须占有一定的物质财富和劳动力,才有可能建造供他们游憩享乐的园林。

故而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园林大多数为皇家园林或权贵大臣的府邸园林,同时寺庙园林也是我国古代一笔财富。

辛亥革命以后,孙中山提出将广州的越秀山辟为公园(现为越秀公园),当时的一批民主人士也极力宣传西方当时诞生不久的“田园城市”的思想,积极响应倡导筹建公园。

于是在一些城市相继出现了一批公园,并已经初步具备了动植物展示、儿童活动、运动、展览等设施功能,但1949年前我国的公园数量还是很少,容量也很有限。

景观文献综述

景观文献综述

森林景观格局研究进展的探讨森林经理学吴兆艳 2009116022013 摘要:森林在生态系统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景观尺度上的森林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研究已经成为当前森林的研究热点。

在阐明森林及其景观格局与过程概念的基础上,综述了现在森林景观格局与过程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的进展情况,指出了以下几个方面有望成为今后森林景观研究的发展方向以及在森林景观格局的不足之处。

关键词:森林景观;景观格局;3S技术;景观指数Abstract:Forest ecological system in plays an irreplaceable role on landscape scale, the forest landscape patterns and ecological processes of forest has become the hotspot. The forest and landscape patterns and process on the basis of the concept of forest landscape pattern are reviewed and the process is the research contents, the research methods of progress, pointed out the following aspects are expected to become the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of forest landscape in the forest landscape pattern and the deficiencies.Keywords: Forest landscape, The landscape pattern, 3S technology, Landscape index1.森林景观森林景观是以森林生态系统为主体所构成的景观。

近十年来中国景观生态学文献分析

近十年来中国景观生态学文献分析

实验设计用于探究生态系统内部的作用机制和影响因素,通过设计实验和操作 程序,获取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实证研究则通过对实际案例的调查和分析, 验证研究成果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这些研究方法具有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例如,文献调研可以快速了解研 究领域的整体状况和发展趋势,但可能受到文献来源和作者主观意愿的影响; 数量分析可以定量描述生态系统特征和过程,但需要高质量的数据支持;实验 设计可以深入探讨生态系统的作用机制,但实验条件和结果可能受到实验设计 和操作的影响;实证研究可以对实际案例进行验证和分析,
然而,中国景观生态学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研究领域过于分散, 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虽然研究内容广泛,但研究深度不够,对于一些重要的 生态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其次,研究方法和技术还需要进一步优化和 完善。目前的研究方法和手段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不足,需要加强创新和研究 力度,提高研究质量和效率。
谢谢观看
近十年来中国景观生态学文献分析
01 一、引言
目录
02 二、研究现状
03 三、研究方法
04 四、研究成果和不足
05 五、结论
景观生态学是一门涉及自然生态、人类活动和景观结构的综合性学科,对于研 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 次演示将对近十年来中国景观生态学文献进行深入分析,旨在揭示该领域的发 展历程、现状、方法、成果和不足,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在研究成果方面,中国景观生态学研究在揭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探究生态系 统格局和过程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例如,研究者利用遥感技术和 GIS技术对生态系统进行了精细化的分类和评估,深入探究了生态系统服务的 空间分布和影响因素;通过对景观格局和过程的模拟和分析,研究了生态系统 服务的优化管理和保护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