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苏打生产的优化改造

合集下载

我国小苏打现状及发展对策

我国小苏打现状及发展对策

我国小苏打现状及发展对策碳酸氢钠(小苏打)产品的生产可以看作是纯碱工业的一个分支,作为世界大宗交易的化学品,其生产和消费有一定的特性。

我国小苏打行业近几年得到了快速发展,国内小苏打的年产量已在30万吨以上,近四年以来的出口量也呈直线上升态势,2000年达到约11万吨。

我国小苏打从开发生产起至今,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就一直是主要的,可占到国内消费总量的30%,主要用于食品的发酵过程。

近年来小苏打生产企业不断开发新的领域,在某些方面可以同国外相当。

目前,国内小苏打的其它消费比例是化学工业制造占20%,消防品制造16%,医药制造业10%,出口20%,其它4%。

我国的小苏打生产能力在几年内能够基本稳定在40万吨/年左右,要有更大的发展还有更多的工作要做。

首先是应用领域的拓展。

通过比较不难看出,我国小苏打的消费领域不但与国外有较大的差别,而且在不少方面还未有应用的突破,突出的一点是饲料添加剂中的应用。

此外在水处理、个人用品方面的应用的开发还比较少,使得国内小苏打的应用增长速度较慢,与企业扩大产量的速度不相适应,特别是近两年来出现了较严重的供大于求的不利境况。

其次是产品的品种比较单调,还不能够完全根据用户的需求提供满意的产品。

小苏打品出口价格节节下降。

从前5年的150美元/吨降至前年的128美元/吨,去年的出口平均价格更是低到了98美元/吨。

今年来我国进口的小苏打价格也逐渐下降,随着我国加入WTO的临近,关税还要降低,国外低价格小苏打的进口无形中会对国产小苏打产生冲击。

当前,我国小苏打工业几乎陷入了危机之中,究其原因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产品价格偏低,目前国内小苏打产品的价格纯碱法的在900元/吨上下,天然碱法的在650元/吨左右,企业只能是微利、无利甚至亏损经营。

没有资金积累,企业就没有发展的动力和保障,行业发展更是无从谈起。

(2) 产品品种单一,结构不合理国产小苏打还不能很好地满足市场的个别特殊方面的需要,每年要花大笔外汇进口部分小苏打,低价出,高价进,把利润拱手让给了国外。

小苏打的生产现状

小苏打的生产现状

小苏打的生产现状小苏打,也叫做重碳酸钠,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家庭清洁、烹饪和个人护理的多功能产品。

它具有清洁、脱臭、漂白、去污以及调节酸碱平衡等多种作用,因此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使用。

小苏打的生产过程主要包括原料采购、研磨、溶解、结晶和干燥等环节。

首先,矿石或矿渣是生产小苏打的主要原料。

这些原料需要经过研磨处理,使其粒度均匀。

然后,加入合适的溶剂进行溶解,形成含有重碳酸钠的溶液。

接下来,溶液通过过滤和蒸发等过程,使重碳酸钠结晶出来,并通过离心机进行分离。

最后,将重碳酸钠晶体进行干燥,成为成品小苏打。

首先,小苏打的生产规模逐渐扩大。

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环保意识的提高,清洁和护理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

小苏打作为一种天然、无毒、无害的清洁剂,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

因此,生产商不断扩大生产规模,以满足市场需求。

其次,小苏打的生产技术不断提升。

在生产过程中,不仅要求原料的质量稳定和成本控制,还需要提高产品的纯度和溶解度。

为此,生产商必须不断改进生产工艺,引进新的设备和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此外,小苏打的生产过程趋向于自动化和智能化。

随着科技的进步,自动化和智能化生产设备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在小苏打的生产过程中,生产商倾向于使用自动化的控制系统和机器人来实现原料加工、溶解、结晶和干燥等环节的自动化操作,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减少人工操作的误差和成本。

最后,小苏打的生产过程中注重环境保护。

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是当前面临的严重问题,生产商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

在小苏打的生产过程中,生产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节能降耗、废气废水处理和资源循环利用等,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提高生产的可持续性。

总的来说,小苏打的生产现状呈现出规模扩大、技术提升、自动化智能化和环境保护等特点。

随着消费者对清洁和护理产品需求的不断增加,小苏打的生产前景十分广阔。

生产商需要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和品质标准,以满足市场需求,并在环境保护方面做出努力,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小苏打生产工艺的技术分析

小苏打生产工艺的技术分析

小苏打生产工艺的技术分析发表时间:2018-05-31T10:02:05.020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10期作者:吉敏[导读] 摘要: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知道纯碱是生产小苏打的主要材料,但是利用纯碱不止可以生产小苏打,还能生产其它很多产品。

江苏井神盐化股份有限公司淮安碱厂江苏淮安 223200摘要: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知道纯碱是生产小苏打的主要材料,但是利用纯碱不止可以生产小苏打,还能生产其它很多产品。

而运用纯碱生产小苏打的工艺的技术,与纯碱生产其他产品的工艺技术是有极大的差别的,因此,在生产过程当中,小苏打与其他纯碱生产的产品的生产流程是大相径庭的,近年来,我国食品检测局与市场监督局对于食品质量要求的提高,每个企业对于生产小苏打产品的质量要求也逐步的升高,而小苏打的工艺技术是需要研究。

关键词:小苏打;生产工艺;技术分析;前言纯碱产品中的小苏打是国内外都会使用的一种产品,因此,国内外对于生产小苏打的工艺技术也不同。

如果要改变小苏打生产工艺,打破传统的技术,我们需要找出差异,提高小苏打的质量,以及在设备技术上也需要有先进的改进。

在本文当中,我们将讨论传统的生产小苏打工艺技术,有哪些是现今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部分。

在生产小苏打的过程当中,我们的生产工艺技术,哪一步的技术才是最重要的,并且哪一步的技术是需要改进的?1 简述小苏打我们都知道运用纯碱作为主要原料能够生产小苏打,但并不是只能用纯碱才能生产小苏打,用天然碱也是可以的,同时在我国早期生产小苏打的过程当中,通常用的都不是纯碱,而是在纯碱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料,当作生产小苏打的原料的,因此,在我国早期时候生产的小苏打质量多半都是不过关的,给我国国民的身体健康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才要找到能够代替纯碱,并且非常健康的原料,作为制作小苏打的生产原料。

1.1 小苏打的生产技术我们都知道我国是人口大国,因此,在生活当中,我们需要的商品较其他国家相比要多出很多倍,因此对于小苏打的需求也不例外,在上述文中,我们可以得知,生产小苏打的原料,我们不仅可以用纯碱,并且可以用天然碱,但是在我国早期生产小苏打的过程当中,我们用的是生产纯碱的废料,而这些废料并不足以达到一个工厂小苏打的规模,而我国对于小苏打的需求日益增加,因此,仅仅是废料已经不足以支撑一个工厂的生产使用,因此我们需要另辟蹊径,并且我们还要选择经济适用的原料,因此目前我国生产小苏打的行业当中,目前运用比较合理的原料是煅烧炉产生的轻灰化碱工艺。

精盐碳酸氢铵一步法生产食品级小苏打工艺研究

精盐碳酸氢铵一步法生产食品级小苏打工艺研究
精盐和水 水 N碗 C 伪 .N 如 S
1. 2 精盐工艺流程如下: 工 艺过程 如下 :
N凡 旧C O I
成 品小苏打 打


到 丝 三些 盐碳 酸 匆 按 一 步 法 生 产 食 品 级 小 苏 打 工 艺 研 究
1. 2.1 精盐水 (饱和) 的配制与净化 根据级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配制饱和精盐水 ,
l协 17 0 叭 . 比海水高 终 一 倍 " 山东莱州湾地下卤 水资源 " 初步估计其总贮量为 1302 3 亿吨 " 此外 , 辽东湾和渤海湾 , 沿岸地下, 也有丰富的卤水盐矿 2 1" 因此 , 加大盐卤化工的开发力度 , 具有十分重 1
要 的愈义 "
卫东及青 岛盐场; 江苏海州 ! ; 连云港等淮北盐场 有台北 ! 淮东 ! 青 口盐场 " 我国第二个盐资源属现 在盐矿床 # 湖盐 ! 资源丰富 " 在育海 ! 西藏 ! 方夏 !
,a 6 O n 9 充 J q 咤 甘 口 , k 毛 `
A 配比加 认
3 A 气 凡 I A
B 沮度/ e 3 Z I B 残 氏 l B
C 反应时 间瓜
Z C I c l 岛 3 c l c q
2 实验方法及结果 按试 验设计方 案共 进行 了 9 次试验 , 对 每个 因 素的每个水平 1 位级 ) 进行了三 次组合试验 "每次 实验 取盐水 30 0 m l , 升温至指定温度搅拌 , 在规定
知. l % , 产品总碱度倒a 8 H CO 分 在9 . 0 % ~ 10 0 . 5 % 之间, 均达到食品级标准的要求.
关健 词: 精盐; 破故 氢按 ; 小苏打
我 国是一个产 盐大国仅次 于美 国居世界第二 位" 我国* 盐资源极其丰宫 , 辽宁省有大连蓖子窝 !

小苏打的生产工艺及研究进展

小苏打的生产工艺及研究进展

小苏打的生产工艺及研究进展2.1 小苏打的生产工艺小苏打生产方法主要有合成法、复分解法和天然碱法等。

2.1.1 合成法合成法又称纯碱法、纯碱碳化法。

目前,国内的合成法小苏打生产装置基本上都是与纯碱装置配套建设的,以便直接利用该过程煅烧系统出来的高温纯碱,加速母液化碱过程,为后续操作提合格碱液。

为了保证母液中过量的NaHCO3充分分解,减少在碱液运送过程中NaHCO3结晶堵管现象的发生,在整个操作过程中要维持较高的物料温度,因此也常称合成法为高温制碱工艺,其工艺流程见图2.1。

图2.1 合成法生产小苏打工艺流程图2.1.2 复分解法复分解法是以中国丰富的原盐和易购的碳酸氢铵为主要原料生产小苏打的工艺。

国内主要以天然卤水为原料生产小苏打,也称天然卤水法。

是将卤水与农用碳酸氢铵进行复分解反应,利用碳酸氢钠的溶解度较小直接从溶液中析出。

反应原理如下:NaCl + NH4HCO3 =NaHCO3 + NH4Cl离心分离出湿重碱(含水的NaHCO3),经水洗、离心分离、气流干燥、流化床冷却包装即可出厂,生产工艺流程见图2.2。

图2.2 复分解法生产小苏打工艺流程图…2.1.3 天然碱法…2.2 小苏打的生产工艺研究进展…四川理工学院化学系、宜宾学院化学化工系曾凤春、张开仕等根据我国合成法原理分析,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开发出合成法生产小苏打的低温制碱新工艺,其工艺流程见图2.3。

图2.3 合成法生产小苏打新工艺流程图将从纯碱界区送来的高温纯碱加入到盛有循环母液和冷凝水的化碱锅内,同时在搅拌下加入适量的高纯度烧碱(纯度99.9%片碱)和硫化钠,使母液中过量的NaHCO3转化为Na2CO3,母液中铁、铅等杂质转化为难溶的FeS和PbS,化碱锅内得到温度低于70℃的低温碱液。

待碱液中Na2CO3含量达到要求时,送澄清桶澄清,澄清液直接进入碳酸化塔,在60~70℃的条件下碳酸化,再经分离、干燥步骤,便得到小苏打细粉和微细粉产品,母液和碱尘返回化碱锅内循环使用。

江苏井神盐化股份有限公司万吨年小苏打技术改造项目简本

江苏井神盐化股份有限公司万吨年小苏打技术改造项目简本

1 建设项目概况建设项目的地点及相关背景江苏井神盐化股份有限公司前身是江苏省井神盐业有限公司,为江苏省盐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控股公司,是集科研、生产、配送、销售于一体的全国大型盐化企业。

公司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的岩盐盆地中心,拥有丰厚的资源储备,所产的“淮”牌系列盐以品种齐全、质量上乘备受客户依赖,畅销省内外,远销东南亚。

公司禀承“合纵联横、创业不止”的发展观,加快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步伐,在“科技第一生产力”的强力支持下,产销规模、经济实力、利税水平迅速增长,连续多年被中国轻工业总会授于“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

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公司已形成180万t/a真空制盐能力,具备完善的基础设施,盐、电、汽、水、码头等公用工程可支持产业链的延伸,在该公司的基础上发展盐的下游产业,具有投入少、产出高的优势。

延伸产品链是井神公司的发展规划重点之一,以制盐为基础,建设下游产品纯碱,形成制盐、联碱两大主导工业产品,从而改善井神公司单一的产品结构,将井神公司建设成为省级食盐配送中心、盐及盐下游产品生产研发基地。

目前,井神公司下关矿区谢碾矿区已建成投产,下关矿区输卤管线已经建成投产,于2008年10月通过淮安市环境保护局组织的竣工验收,下关矿区蒋南块段矿产已经建成投产,目前等待验收,“江苏省井神盐业有限公司张兴块段输卤工程”已通过淮安市环保局批复,制盐“综合技术改造项目”通过技改达到35万t/a已经建成投产,于2005年2月通过淮安市环境保护局组织的竣工验收,“盐硝联产及卤水净化技改”已经建成投产,于2004年1月通过淮安市环境保护局组织的竣工验收,“60万t/a盐硝联产” 已经建成投产,于2009年7月通过淮安市环境保护局组织的竣工验收,“矿盐资源延伸加工60万t/a 联碱(一期)技术改造项目”即30万吨/年联碱工程已经建成投产,于2011年5月30日通过淮安市环境保护局组织的竣工验收,“井神盐化股份有限公司60万t/a联碱(二期)技术改造项目” 已经淮安市环保局批复,目前还没有进行建设。

小苏打扩改技术方案与实践

小苏打扩改技术方案与实践

2 13 不锈钢鲍尔环填料应用于 1 2 塔 .. 、
1 2 塔具体改造是将其第 5 、 人孔、 4人孔 第 均割除塔板 , 各整齐铺 1 层不锈钢鲍尔环填料 , 2 隔
日 各把 1 2 塔 的第 4 、 人孔均再铺高。不锈钢鲍尔 环填料应用于 1 、 塔后指标对 比 #2 见表 3 。
21 . 碳化塔 内件改造 2 11 .. 5 瓷鲍尔环在 3 塔探索试验 把塔上部第 5 人孔 ( 从下往上数 , 以下同) 的塔 板割除 , 铺 5 瓷鲍尔环填料 , 运行 1 h , 4 后 发现塔 堵厉害。经检查 , 有部分填料被掀翻 , 并且落到塔下 部不 同层位 , 有摔碎现象 , 发现后全部清除。3 塔
更利于提高产率 , 但在前 2 项改进实践中, 碳化温度
控制难 , 不利于生产平稳 , 考虑对碳化塔下部的内部
维普资讯




进行冷却 , 以带走反应热。
来管改换大 , 以保证来压, 并提高供气量 ; 2 利用大修改造小苏打 c 2 ) o 冷气塔 , 将塔内木 栅格填料全部更换为鲍尔环填料 , 降低填料层高度 ,
表 9 粒 度分析比较
3月 2 2 4~ 7日
3月 2 7—3 0日
3 3 月 Biblioteka 日起 9 一l , 定其 中 N o < 7 8 O 规 2  ̄c 3 2
从表 9 可知 , 通过 10t 标准筛 , 8 n a 技改后产品
粒度 相对更 细 。
23 碳化塔 内冷技术 . 由于小苏打反应特点 , 故低温对碳化吸收有利 ,
8 8( 0 6 新增 的指标 )
7 0—7 4 6 5~6 8
碳化中温
碳化出碱温

6万吨小苏打技改基础资料

6万吨小苏打技改基础资料

1 总论1.1 项目背景1.1.1 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项目名称: 6万吨/年小苏打节能达产技改项目承办单位:鄂托克旗隆诚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法人代表:郭树成总经理:郭树怀企业性质:有限责任公司厂址: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木肯淖镇白彦淖尔碱湖北岸。

1.1.2承办单位概况鄂托克旗隆诚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是在原白彦淖尔化工厂经改制而设立的以天然碱加工、产品销售为主的企业。

它拥有白彦淖尔天然碱湖资源的开采权,碱湖地理位置:东经108°27′43〞,北纬39°22′35″占地7平方公里,原湖水面积5.5平方公里,现有效面积3平方公里。

水深1~1.7米。

湖表片碱厚2~10cm,底碱面积3.7km2,埋深:0.1~0.46m,厚1.2~2.5m,伴生盐、硝。

湖水相对密度1.2352,pH值9.9,总盐量269.9克/升。

沉积物为天然碱、苏打。

Na2CO3保有储量150万t。

该公司利用湖水生产化工产品食用小苏打,年设计生产能力6万吨,实际产量为3-4万吨。

附产3万吨石灰,灰砂砖1000万块。

还有2500吨/年煅烧芒硝碱,烧碱、泡花碱和纯碱等生产装置,现均已闲置或拆除。

公司现有2口机井,每小时供水能力为160吨,日供水量为3840吨。

现生产日用水为480吨,井深150米。

水质情况:碱度为3-6、氯根为120、硬度为8.9。

公司拥有两台10吨蒸汽锅炉和750KW、500 KW背压式发电机组。

现每月消耗电量为70万度。

其中自发电60万度,10万度用网电。

输变电器10KV进线,2台变压器: 800KVA和630KVA各一台,供电所容量为4000KVA。

公司现有员工208人。

其中:管理人员24人,工人184人。

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2人。

厂区占地面积2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

该公司的“亚华”牌小苏打获自治区著名商标称号,是国内经过“绿色认证”的天然碱类产品。

1.1.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与原则1.1.3.1 编制依据1.《化工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中石化协产发(2006)76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苏打生产的优化改造
李敬辉
(南化集团连云港碱厂,江苏连云港 222042)
摘要:简述了小苏打生产工艺流程,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小苏打产品的产量、质量,狠抓小苏打生产经营优化管理,深入挖潜增效,严格内部管理,通过开展小苏打优化改造,达到增效降本目标。

关键词:小苏打;优化改造;刮刀卸料离心机;热碱液;白度
中图分类号:TQ114.1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8370(2014)02-29-02
连云港碱厂年产1.5万t小苏打装置于1999年10月建成投产。

2001年经过扩产改造,具备2万t/a的生产规模。

2004年9月、2010年8月分别对离心机进行了改型,使产能得到进一步提升。

因市场变化等原因小苏打装置于2005年3月停产、封存,2010年3月根据市场需求又重新恢复生产,同时为减少生产成本,提高小苏打产品的产量、质量,对小苏打装置进行一系列改造,改造使用后效果较好。

1 小苏打生产工艺流程简介
纯碱与小苏打洗涤液、滤液、自来水等在化碱罐内经低压蒸汽间接加热配置成合格的碱液送往碱液桶,再由清碱液泵送往PE管过滤器后到碳化塔,在碳化塔内与窑气逆向接触反应,生成湿小苏打稠浆,湿小苏打稠浆靠自身压力送至稠厚器,然后再送至离心机,经离心机分离出湿小苏打,滤液同稠厚器溢流液经不同管道进入滤液桶,部分送往化碱罐化碱,部分外送至煅烧回收。

湿小苏打经绞龙输送到圆盘给料器再经进料螺旋送至干燥管。

在干燥管内与从空气加热器来的热空气接触干燥后经旋风分离器分离出小苏打,由凉碱机冷却后送往成品料仓以备包装。

含碱尘的尾气经洗涤塔洗涤后送往化碱罐化碱。

进碳化塔碱液当量 ≤25m3/h
碱液浓度70~85tt
碱液温度70~82℃
稠厚器清液浓度≤58tt
碳化塔中部温度72~85℃
出碱液温度55~75℃2 设备改造
2.1 小苏打离心机换型
2.1.1 GK800-N卧式刮刀卸料离心机
我厂小苏打装置原有3台GK800-N卧式刮刀卸料离心机,离心机运行振动较大,产量低,出碱不畅,需人工卸料;且其控制系统与离心机本体相连,故障率高。

多次系统开停后,已基本不能使用。

2.1.2 GKH800-N卧式虹吸刮刀卸料离心机2004年我们将1#离心机改为GKH800-N卧式虹吸刮刀卸料离心机,该机运行平稳,故障率低,连续性强,分离效果好,产量高。

2005年3月该套装置停产、封存。

自2010年3月恢复生产以来,一直运行不稳定,故障率较高,而且该离心机生产厂家倒闭,导致检修离心机时无备件,使生产不能连续,产品质量不稳定,碱耗高。

2.1.3 GKH800-NB虹吸刮刀卸料离心机
根据同行企业的经验,分别于2010年、2013年将2#、3#离心机改为GKH800-NB虹吸刮刀卸料离心机。

该离心机在生产使用过程中,在油路的密封和刮刀装置部分还存在一定的缺陷,电磁阀损坏频繁,刮刀刮料时瞬间冲击力较大,易出现刮刀片损坏、刮刀轴轴承损坏、刮刀油缸密封磨损等问题。

1)针对刮刀片出现刀口崩裂、缺口等损坏,采取对离心机的门盖螺栓加固,减少刮刀在处理物料时,产生巨大冲击力导致端盖和刮刀振动,使刀口受力不均匀,导致刀口崩裂,延长刮刀的使用周期。

2)对离心机刮刀主轴外端盖固定圆螺母进行加固处理,减少圆螺母松动;同时定期对刮刀主轴加油


2014年第2期 李敬辉:小苏打生产的优化改造DOI:10.16554/ki.issn1005-8370.2014.02.011
维护,延长刮刀轴轴承使用周期。

3)对液压系统控制所有阀门及油缸动作,在面板给出信号的情况下电磁阀无动作,应将程序打到手动模式,再检查电磁阀机械部件、电磁线圈,减少电磁阀损坏频次。

2.2 系统管线材质改造
小苏打泵区各输送碱液管线由普通碳钢管改为不锈钢管,解决了管线泄露及小苏打红碱的问题。

3 优化小苏打生产
3.1 碳化塔作业周期由24h延长至36h
2011年小苏打碳化塔倒塔周期为24h,作业周期短,倒塔较频繁,系统波动大,原料损耗多,生产成本高。

2012年逐步稳定碳化塔操作,在进塔碱液温度70~82℃,进塔碱液总碱度75~85tt时,碳化塔处于最佳作业状态,同时加入蒸汽提高塔内温度,减少结疤,使碳化塔作业周期由24h延长至36h。

3.2 提高生产中热碱液用量
由于盐水车间使用原盐由海盐改用进口盐,盐内钙镁杂质减少,所以热碱液用量减少,造成轻灰系统热碱液膨胀。

因热碱液浓度基本上达到小苏打碱液浓度要求,几乎不需要向化碱罐内加原料碱。

2012年小苏打生产尽可能多使用热碱液作为小苏打原料,降低生产成本。

每吨小苏打需消耗原料碱0.8t,若其中75%使用热碱液,可节约成品纯碱0.6t。

通过优化小苏打生产,延长了小苏打碳化塔作业周期,提高了小苏打生产中热碱液用量比例达到75%以上,提高小苏打产量实现增产18.2%,使小苏打生产系统波动变小,原料损耗减少,生产成本降低,达到了增效降本的目标。

4 减少系统膨胀,有效回收利用
由于小苏打使用回收热碱液量的增加,使小苏打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滤液,碳化塔清洗后产生的洗塔水增多,在系统内长时间循环使用,不但导致系统膨胀,而且也影响产品的品质,消耗增加。

鉴于以上原因,对现有工艺流程进行改造,先将小苏打滤液泵出口增加甩头,把滤液送至煅烧配碱槽内,解决了滤液在小苏打系统内长时间循环问题;然后又增加一条管线,将小苏打洗塔水经碱液泵送至煅烧冷母液桶内,解决了洗塔水在小苏打系统内长时间循环问题。

同时规定小苏打使用回收热碱液量200m3/d,小苏打外送给回收的滤液量80m3/d,进一步促进节能降耗。

5 提高小苏打白度
因小苏打产品质量关乎食品质量安全,所以要高度重视。

在生产中小苏打湿分解液在系统内长时间循环,回收送来的热碱液有时发红,造成小苏打白度不合格,低于80%,经过攻关优化,小苏打白度由80%提高到85%,具体攻关优化措施如下:
1)合理安排好湿分解液输送至化碱池的时间与回收配碱送盐水苛化的时间同步,其目的是尽可能的回收湿分解液,减少湿分解液在小苏打系统内长时间循环使用,循环时间不要超过4h,减少对产品白度的影响。

2)加大对回收送来的碱液白度质量监控,每班不少于4次对现场碱液取样对比,发现碱液白度变红,立即停止使用;同时联系回收岗位对碱液白度变红进行排查原因,首先检查往热碱液系统补充的废淡液是否有杂质,若有杂质,立即停止补充废淡液,联系重碱车间排除废淡液杂质,热碱液系统补水改用脱盐水。

然后检查热碱液塔内部构件是否脱落,如有异常,及时停下修理恢复。

3)在回收岗位碱液能够满足小苏打使用时,尽可能不使用一楼地下碱液桶碱液,缩短碱液流程。

6 小苏打装置的不足及改进建议
两台化碱泵一直运行不稳定,该型号泵为小苏打系统关停前改型的液下泵,泵轴与轴套之间无润滑、无冷却,工作时石墨材质轴套在极短时间内断裂,使用铜质轴套易将轴磨损;异物进入叶轮频繁,泵的入口处无过滤装置。

建议对现有的两台液下泵进行改型,将液下泵改为自吸泵,扬程15~20m,流量45~50m3/h。

该类型泵潍坊小苏打厂目前正作为化碱泵使用,效果较好。

参考文献
[1] 陈学勤.氨碱法纯碱工艺[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收稿日期:2014-02-20
作者简介:李敬辉(1976—),工程师,1997年毕业于连云港化工高等专科学校化工工艺专业,连云港碱厂煅烧车间工艺组组长。


3纯 碱 工 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