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巴酚丁胺
临床上多巴胺级多巴酚丁胺的应用

临床上遇到循环障碍的新生儿,常会用到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改善微循环,对于它的用量,有些文献为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均为2.5~5 μg/(kg·min)加入10%或5%葡萄糖注射液30~50 ml静脉滴注,5滴/min(5号或4号输液针头,20滴约1 ml),或用输液泵,10%或5%葡萄糖注射液20 ml,5 ml/h;有些为多巴胺4 μg-1·kg-1·min-1,多巴酚丁胺6 μg-1·kg-1·min-1。
我院用量为2 μg-1·kg-1·min-1(主任认为新生儿血管脆性差,若用量太大,会导致出血),血压偏低者逐渐加量。
不知大家所在医院对此药的用量有何不同?以下附说明书供参考:1.盐酸多巴胺注射液药理毒理激动交感神经系统肾上腺素受体和位于肾、肠系膜、冠状动脉、脑动脉的多巴胺受体其效应为剂量依赖性。
⑴小剂量时(每分钟按体重0、5-2ug/㎏),主要作用于多巴胺受体,使肾及肠系膜血管扩张,肾血流量及肾小球滤过率增加,尿量及钠排泄量增加;⑵小到中等剂量(每分钟按体重2-10ug/㎏),能直接激动β1受体及间接促使去甲肾上腺素自储藏部位释放,对心肌产生正性应力作用,使心肌收缩力及心搏量增加,最终使心排血量增加、收缩压升高、脉压可能增大,舒张压无变化或有轻度升高,外周总阻力常无改变,冠脉血流及耗氧改善;⑶大剂量时(每分钟按体重大于10ug/㎏),激动α受体,导致周围血管阻力增加,肾血管收缩,肾血流量及尿量反而减少。
由于心排血量及周围血管阻力增加,致使收缩压及舒张压均增高。
①对心脏β1受体激动,增加心肌收缩力作用强的多;②由于增加肾和肠系膜的血流量,可防止由这些器官缺血所致的休克恶性发展。
在相同的增加心肌收缩力情况下,致心律失常和增加心肌耗氧的作用较弱。
总之,多巴胺对于伴有心肌收缩力减弱、尿量减少而血容量已为补足的休克患者尤为适用。
药代动力学口服无效,静脉滴入后在体内分布广泛,不易通过血-脑脊液屏障。
多巴胺与多巴酚丁胺资料

中文名称: 盐酸多巴酚丁胺注射液英文名称: Dobutamine Hydrochloride Injection英文又名: Injectio Dobutamini Hydrochloridi药品介绍本品为无色的澄明液体。
药理作用:本品为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主要兴奋β1肾上腺素受体,有轻微的α作用,大剂量时有β2的血管扩张作用,对心肌有正性肌力和较弱的正性频率作用,能激活腺苷环化酶,使ATP转化为c-AMP,促进钙离子进入心脏细胞膜,从而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排血量,降低肺毛细血管楔压。
本品可与硝普普钠等血管扩张药联合使用。
本品静脉注入1-2分钟内起效,如缓慢滴注可延长到10分钟,一般静注后10分钟作用达高峰,t1/2约为2分钟,一般静注后10分钟作用达高峰。
T1/2约为2分钟。
适应症用于治疗各种不同原因引起的心肌收缩力衰弱的心衰,如冠心病引起的急性心肌梗塞泵衰竭,扩张型心肌病,风湿性瓣膜病引起的心衰,心脏直视手术后所致的低排血量综合征以及难治性心力衰竭等。
注意事项不良反应:可有心悸、恶心、头痛、胸痛、气短等。
剂量较大时偶有收缩压增加或心率增快。
注意事项:1.梗阻型肥厚性心肌病患者禁用。
2.本品不能与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药联合使用。
3.对房颤伴有室率增快患者,需先用洋地黄,再用本品治疗。
4.滴速超过每分钟每公斤体重10μg时,可能出现血管扩张,血压下降。
5.本品在使用期间要持续观察心率、血压、心电图,根据病情调节合适剂量。
6.本品不得与碳酸氢钠等碱性药物混合使用。
用法用量成人常用量:静脉滴注取本品,加入5%葡萄糖或0.9%氯化钠注射液中稀释后滴注,每分钟每公斤体重2.5-10μg。
:8088/datalib/2003/Leechdom/DL/DL-64456/多巴胺的药理作用特点和临床适应症是什么?2003年3月31日11:34[关键词] 多巴胺药理作用临床适应症健康网讯: 多巴胺(Dopamine)是去甲肾上腺素生物合成的前体。
【药物知识】多巴酚丁胺Dobutamine

【药物知识】多巴酚丁胺Dobutamine来源:小动物药物手册编辑:黄淑成多巴酚丁胺Dobutamine【制剂与规格】注射:12.5、50 mg/ml溶液。
【作用】多巴酚丁胺是一种合成的有直接作用的儿茶酚胺,是异丙肾上腺素的衍生物,有直接兴奋β1-肾上腺素的作用,标准剂量有轻度兴奋β2 -和α1-一肾上腺素能受体的作用。
通过兴奋心脏的β1 -肾上腺素能受体而产生正向的肌收缩力,同时有不明显的变时性作用、致心律失常性和血管扩张作用。
多巴酚丁胺不引起内源性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
【应用】对于收缩功能障碍(例如扩张型心肌病)、败血症和心源性休克导致的心脏衰竭的动物起短效的变力性支持作用。
动物麻醉中,主要由于心收缩力减弱导致低血压时,可用于支持心肌功能。
多巴酚丁胺是一种有效但作用时间短的药物,所以应以低剂量连续输注,剂量准确非常重要。
多巴酚丁胺的剂量要根据临床效果进行调整,因此建议在给药过程中监测动脉血压。
所有拟交感神经药物均有致心律失常的性能,因此输注过程中应监测ECG。
输注的最快速度以血压升高、灌注或临床状况改善或出现不良反应(通常出现快速性心律失常)为上限。
多巴酚丁胺的有益作用在48h后由于β-受体的下调而减弱。
【安全性和操作】用葡萄糖或生理盐水稀释为25μg/ml的溶液,保存于冰箱。
多巴酚丁胺溶液降解会变为粉色。
复溶的溶液至少在24h内是稳定的,此后变色的溶液应弃用。
【禁忌证】禁用于心脏流出道阻塞(例如主动脉狭窄)的患病动物。
【不良反应】多巴酚丁胺是短效的,因此不良反应有心动过速、心律失常、高血压,通常可通过停止输注而缓解。
长期使用可能导致低血钾,容易导致快速性心律失常。
综合的室性心律失常可用利多卡因治疗。
在心房纤维性颤动的病例中,给予多巴酚丁胺之前预先给予地高辛;即使如此,使用时也应非常谨慎。
也可能出现恶心、呕吐和抽搐(尤其在猫)。
【药物相互作用】患有糖尿病的动物使用多巴酚丁胺治疗时可能会增加胰岛素的需求量。
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辅助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辅助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分析引言小儿重症肺炎是指病原微生物感染所致的一种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是导致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临床上,重症肺炎患儿有明显的呼吸窘迫、氧合障碍、感染毒血症等症状,病情变化快、危害大。
重症肺炎的治疗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难度,加上病程进展迅速,病变范围广泛,使得治疗难度加大。
目前,小儿重症肺炎常规治疗方法多为抗感染、抗炎、呼吸支持和对症治疗等,而近年来,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辅助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作用逐渐引起关注。
多巴胺是一种能够扩张支气管和血管的生物胺类神经递质,能促进肺泡灌洗液分泌,改善肺通气/血流比例,故对呼吸窘迫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多巴酚丁胺是一种β2受体激动剂,有β2-肾上腺素能激动作用,可扩张支气管,增加呼吸道分泌物的清除和降低肺部阻力,有助于改善患儿的呼吸功能。
多巴胺和多巴酚丁胺联合应用,可能具有显著的协同作用,有望改善患儿的呼吸功能、氧合和循环稳定,提高治疗效果,减少病死率。
方法1.对象选择收集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小儿重症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共180例。
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
观察组为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对照组为常规治疗组。
2.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抗生素、抗病毒、抗炎、呼吸支持、抗休克、对症支持治疗等。
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
小剂量多巴胺首剂0.5~1.0μg/kg/min持续静脉滴注,维持剂量0.5~2.0μg/kg/min;多巴酚丁胺根据患儿体重给药,每次0.125~0.25mg/kg,每4~6h静脉滴注。
3.观察指标记录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动脉氧分压(PaO2)、呼吸频率(RR)、心率(HR)、血乳酸水平(Lac)、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肺部炎症灶面积、呼吸机支持时间、住院时间、不良反应情况等。
多巴酚丁胺

密度:1.189g/cm3 沸点:527.7℃ 闪点:169.8℃ 外观:白色或灰白色结晶性粉末
安全术语 S22:Do not breathe dust. 不要吸入粉尘。 S26:In case of contact with eyes, rinse immediately with plenty of water and seek medical advice. 眼睛接触后,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并征求医生意见。 S36/37/39:Wear suitable protective clothing, gloves and eye/face protection. 穿戴适当的防护服、手套和眼睛/面保护。 风险术语 R20/21/22:Harmful by inhalation, in contact with skin and if swallowed. 吸入、与皮肤接触和吞食是有害的。
取本品约0.25g,精密称定,加无水甲酸10mL使溶解,再加入醋酐50mL,照电位滴定法(附录Ⅶ A),用高 氯酸滴定液(0.1mol/L)滴定,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内试验校正。每1mL高氯酸滴定液(0.1mol/L)相当于 33.79mg的C18H23NO3·HCl。
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遮光,密封保存。
药品简介
0 1
药理学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0 2
适应症
0 4
不良反应
0 6
注意事项
0 3
用法和用量
0 5
禁忌症
选择性心脏β1受体激动剂,能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排血量,但对心率的影响远小于异丙肾上腺素,较少 引起心动过速。临床对心肌梗死或心脏外科手术时心排血量低的休克患者有较好疗效,优于异丙肾上腺素,较为 安全。
多巴酚丁胺说明书

多巴酚丁胺说明书【药品名称】通用名称:多巴酚丁胺英文名称:Dobutamine【成份】本品主要成份为多巴酚丁胺。
【性状】本品为无色的澄明液体。
【适应症】用于器质性心脏病时心肌收缩力下降引起的心力衰竭,包括心脏直视手术后所致的低排血量综合征,作为短期支持治疗。
【规格】2ml:20mg【用法用量】成人常用量:将多巴酚丁胺加于 5%葡萄糖液或 09%氯化钠注射液中稀释后,以滴速每分钟25 10μg/kg 给予。
在每分钟15μg/kg 以下的剂量时,心率和外周血管阻力基本无变化;偶用每分钟﹥15μg/kg,但需注意过大剂量仍然有可能加速心率并产生心律失常。
儿童常用量:按体重每分钟25 10μg/kg 给予。
【不良反应】可有心悸、恶心、头痛、胸痛、气短等。
如出现收缩压增加(多数增高 10 20mmHg,少数升高 50mmHg 或更多),心率增快(多数在原来基础上每分钟增加 5 10 次,少数可增加 30 次以上)者,与剂量有关,应减量或暂停用药。
【禁忌】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注意事项】1、交叉过敏反应:对其他拟交感药过敏者,可能对本品也过敏。
2、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不宜使用,以免加重梗阻。
3、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慎用。
4、用药期间应定时或连续监测心电图、血压、心排血量。
5、低血压、血容量不足者应用本品时需先补足血容量,纠正血压,以减少低血压风险。
6、药液的浓度随用量和患者所需液体量而定,但不应超过 5mg/ml。
7、如出现持续的快速心律失常或血压过度下降,应立即减量或停药。
8、运动员慎用。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孕妇应用时必须权衡利弊。
哺乳期妇女应用时应停止哺乳。
【儿童用药】儿童用药剂量应根据体重和病情调整,使用过程中应密切监测。
【老年用药】老年患者用药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同时密切监测血压、心率等指标。
【药物相互作用】1、与全麻药尤其环丙烷、氟烷等同用,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可能性增加。
多巴胺与多巴酚丁

多巴胺是大脑奖赏系统的重要神经递质,与成瘾行为和情绪调节有 关,而多巴酚丁胺主要参与运动控制和注意力等认知功能的调节。
内分泌系统
多巴胺可以抑制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而多巴酚丁胺可以刺激 胰岛素的分泌。
与疾病的关系比较
神经系统疾病
多巴胺与帕金森病和亨廷顿氏病等神 经系统疾病有关,而多巴酚丁胺与注 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和孤独症等认知障 碍疾病有关。
心血管疾病
多巴胺可以用于治疗低血压和休克等 心血管疾病,而多巴酚丁胺可以用于 治疗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
05
结论
研究意义
揭示多巴胺与多巴酚丁在神经系统中的作用
多巴胺和多巴酚丁是神经递质中的重要成分,对神经信号的传递起着关键作用。通过研究它们的作用机制,有助于深 入了解神经系统的运作原理,为神经系统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理论支持。
• 探索多巴胺与多巴酚丁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目前已有一些药物利用多巴胺和 多巴酚丁的作用机制来治疗某些疾病,如帕金森病等。未来可以进一步探索它 们在治疗其他神经系统相关疾病中的应用,如抑郁症、焦虑症等。
• 开发基于多巴胺与多巴酚丁的药物:基于对多巴胺与多巴酚丁作用机制的理解 ,可以开发出更多具有创新性的药物。例如,开发能够更精确地调节多巴胺和 多巴酚丁释放的药物,以提高治疗效果并减少副作用。
促进神经科学的发展
对多巴胺与多巴酚丁的研究有助于推动神经科学领域的发展,为神经科学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拓展药物研发的领域
多巴胺和多巴酚丁作为潜在的治疗靶点,对药物研发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研究它们的生理和药理作用, 有助于发现新的药物作用机制,为药物研发提供新的方向。
研究展望
• 深入研究多巴胺与多巴酚丁的生理和药理作用:尽管目前对多巴胺与多巴酚丁 的作用机制已有一定了解,但仍有许多未知领域需要进一步探索。例如,它们 在神经系统中的具体作用机制、与其他神经递质的相互作用等。
盐酸多巴酚丁胺注射液-详细说明书与重点

盐酸多巴酚丁胺注射液英文名:Dobutamine Hydrochloride Injection汉语拼音:Yan Suan Duo Ba Fen Ding An Zhu She Ye【成份】化学名称:4-[2-[[1-甲基-3-(4-羟苯基)丙基]氨基]乙基]-1,2-苯二酚盐酸盐,子式:C18H23NO3·HCl,分子量:337.85,辅料:亚硫酸氢钠、依地酸二钠、稀盐酸、注射用水。
化学结构式:【性状】本品为无色的澄明液体。
【适应症】盐酸多巴酚丁胺适用于:心脏血液输出量不能满足体循环要求而出现低灌注状态,需要采用强心剂治疗的患者;由于心室充盈压异常升高,导致出现肺充血和肺水肿的危险,需要进行强心治疗的患者。
下列情况可造成低灌注状态。
1、心源性A、急性心力衰竭(1)急性心肌梗死。
(2)心源性休克。
(3)心脏手术以后。
(4)药物引发的心脏收缩力下降,例如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剂过量。
B、慢性心力衰竭(1)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急性代偿失调(2)作为常规口服强心剂、全身性血管扩张药以及利尿药的补充,对晚期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进行暂时性的强心。
2、非心源性的A、由于创伤、手术、败血症或血容量不足导致急性低灌注状态,出现平均动脉压高于70mmHg且肺毛细管楔压为18mmHg或更高,并伴有对高容量及心室充盈压升高的反应不充分时。
B、继发于机械换气且伴有呼气终正压(PEEP)的低输出量。
在采用运动负荷试验诊断冠状动脉疾病时,盐酸多巴酚丁胺也许能用来替代体育运动。
如同负荷试验中运动一样,当把盐酸多巴酚丁胺用于这一目的时,必须告知病人这种试验的潜在风险。
此外,病人必须接受同样的严密监测,以进行标准的运动负荷试验,包括连续的心电图监测。
【规格】2ml:20mg(按多巴酚丁胺计)。
【用法用量】给药方法:将盐酸多巴酚丁胺注射液加于5%葡萄糖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中稀释后静脉滴注。
由于盐酸多巴酚丁胺的半衰期短,所以必须以连续静脉输注的方式给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巴酚丁胺
规格:2ml:20mg
用法用量:成人常用量:将多巴酚丁胺加于5%葡萄糖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中稀释后,以滴速每分钟2.5-10μg/㎏给予,在每分钟15μg/㎏以下的剂量时,心率和外周血管阻力基本无变化;偶用每分钟﹥15μg/㎏,但需注意过大剂量仍然有可能加速心率并产生心律失常。
不良反应可有心悸、恶心、头痛、胸痛、气短等。
如出现收缩压增加〔多数增高1.33 -2.67Kpa (10-20mmHg),少数升高6.67Kpa(50mmHg)或更多〕,心率增快(多数在原来基础上每分钟增加5-10次,少数可增加30次以上)者,与剂量有关,应减量或暂停用药。
注意事项1、交叉过敏反应,对其他拟交感药过敏,可能对本品也敏感。
2、对妊娠的影响,在人体应用未发生问题。
3、本品是否排入乳汁未定,但应用未发生问题。
4、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不宜使用,以免加重梗阻。
5、下列情况应慎用:①心房颤动,多巴酚丁胺能加快房室传导,心室率加速,如须用本品,应先给予洋地黄类药;
②高血压可能加重;③严重的机械梗阻,如重度主动脉瓣狭窄,多巴酚丁胺可能无效;
④低血容量时应用本品可加重,故用前须先加以纠正;⑤室性心律失常可能加重;
⑥心肌梗死后,使用大量本品可能使心肌耗氧量增加而加重缺血。
⑦用药期间应定时或连续监测心电图、血压、心排血量,必要或可能时监测肺楔嵌压。
给药说明用药前应先补充血容量、纠正血容量。
药液的浓度随用量和病人所需液体量而定。
治疗时间和给药速度按病人的治疗效应调整,可依据心率、血压、尿量以及是否出现异位搏动等情况。
如有可能,应监测中心静脉压、肺楔嵌压和心排血量。
药物相互作用
1、与全麻药尤其环丙烷、氟烷等同用,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可能性增加。
2、与β受体阻滞剂同用,可拮抗本品对β1受体的作用,导致α受体作用占优势,外周血管的总阻力加大。
3、与硝普钠同用,可导致心排血量微增,肺楔嵌压略降。
4、本品不得与碳酸氢钠等碱性药物混合使用。
作用
盐酸多巴酚丁胺正性肌力作用比多巴胺强,对β2-受体和α-受体兴奋性较弱。
治疗量能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加心排血量,很少增加心肌耗氧量,可降低外周血管阻力,能降低心室充盈压,促进房室结传导。
适应症
临床用于治疗器质性心脏病心肌收缩力下降引起的心力衰竭、心肌梗塞所致的心源性休克及术后低血压。
包括心脏直视手术后所致的低排血量综合征,作为短期支持治疗。
副作用1、少数病人可能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可以滴速减慢处理。
2、其它不良反应有头痛、恶心、心悸、胸痛、气促与心绞痛,但不常见。
严重的可有心律失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