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生物化学丙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导论 浙江大学生物化学及实验(丙)课件

导论 浙江大学生物化学及实验(丙)课件

Symbiotic system can now carry out aerobic catabolism. Some bacterial genes move to the nucleus, and the bacterial endosymbionts become mitochondria.
efficient because fuel is oxidized to CO2.
HH
H H C=C
/\
"J R—C ZCH
基团
Carbonyl (aldehyde)
Carbonyl (ketone)
R —C—R 2 0
Ether
R1—O—R2
Guanidinium
Ester Acetyl R
O H
OH
Imidazole Sulfhydryl
Anhydride (two
carboxylic acids)
A2
Amino (protonated)
H l + R—N—H
1H
Thioester
H
H
R—N—C—N/
JI ,
+N H / \ H H
R——C=CH
HN、 、夕
H
R— O
Carboxyl
R —C—O-o
R—C—N O
Hydroxyl R —O—H <(alcohol)
Enol
?—H,H
R—C=C
Imine N-Substituted
线粒体的进化
Anaerobic metabolism is inefficient because fuel is not completely oxidized.

生物氧化 浙江大学生物化学及实验(丙)课件

生物氧化 浙江大学生物化学及实验(丙)课件

Interlocking gears (coupHng device)
Battery (two leal species of
different reduction
potential)
Motor (energy transducer)
(a)
Weight being lifted (mechanical work)
膜结构。外膜outer membrane可允许小分子 (Mr<5000)和离子自 由通过。内膜inner membrane只允许
在内膜上有特异通道的物质通过,对大部分的小分子及离 子不通透。
外膜
Outer membrane ---- Inner membrane
内膜
-Cristae -Matrix
基质
CH2
产—8。一
CO2
CH2
c—COOJ
o
II
a-Ketoglutarate
C—S-CoA
II
o
Succinyl-CoA
CoA-SH
CO2

Oxidative
decarboxylation
二、电子传递链:又称为呼吸链。是由存在于线粒体内膜上 的一系列能接受氢或电子的中间传递体组成。
•电子传递链的组成成分
Dehydrogenation
CH2—coo一
CH2
coo-
Succinate CoA-SH
succinyl-CoA synthetase
GTP (ATP)

Substrate-level phosphorylation
GDP (ADP)
+R
\a-ketoglutarate dehydrogenase \ complex CH2—COO~

浙江大学生物化学丙实验报告1

浙江大学生物化学丙实验报告1

专业:农业资源与环境姓名:李佳怡 ____________学号:_J6 _______________日期: __________________ 地点:生物实验中心310课程名称:生物化学实验(丙)实验名称:蔗糖酶的提取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三、实验材料与试剂(必填)五、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必填)七、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指导老师:方祥年 成绩:_ _同组学生姓名:金宇尊、鲍其琛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 四、实验器材与仪器(必填) 六、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八、讨论、心得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 学习掌握蔗糖酶的提取、分离纯化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巩固理论知识,学会学以致用并发现新问题。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订 1、实验内容:线 蔗糖酶的提取、分离纯化2、实验原理:① 酵母细胞破碎液体剪切法―超声波法.机械搅拌法.高压匀浆法固体剪切法一压力和研磨 非机械法——> 物理法.化学渗透法.酶溶本实验采用研磨的方法。

通过固体剪切法(研磨)将酵母细胞破碎,把蔗糖酶从酵母细胞中提取岀来。

② 蔗糖酶的初步分离纯化蛋白酶常用的初步分离纯化方法有:盐析、选择性变性、有机溶剂沉淀等。

本实验采用选择性变性(加热)、有机溶剂(乙醇)沉淀等方法对蔗糖酶进行初步的提纯以及收集 样品。

由于一般酶蛋白在常温下分离纯化过程中易变性失活,为了能获得尽可能高的产率和纯度,在提纯 操作中要始终保持酶的活性,如在低温下操作等,这样才能得到较好地分离提纯效果。

实验报告细胞破碎的常用方法三、实验材料与试剂1、实验材料市售干酵母粉10g/组(3〜4人)2、实验试剂石英砂,95%乙醇(-20*0,20mmol/L Tris-HCl 缓冲液。

四、实验器材与仪器电子天平(称量干酵母粉):研碎(每组一套):50ml高速离心管(4支/组、4孔50ml离心管架一个/组);托盘天平(离心管平衡用):高速冷冻离心机:恒温水浴箱(50°C);量筒(50ml)、微量移液枪(lOOOu 1)及枪头或移液管(1ml)、玻棒、滴管等;离心管(留样品I、II用)及离心管架:制冰机:一20°C冰箱。

生物化学实验(整理版)

生物化学实验(整理版)

生物化学实验(整理版)一、实验目的1. 了解生物化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掌握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实验技能。

3. 培养科学探究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深入了解生物体的化学组成、结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二、实验内容1. 氨基酸的分离与鉴定2. 蛋白质的结构与性质3. 酶的催化作用与活性测定4. 糖类的分离与鉴定5. 脂类的提取与鉴定6. 核酸的分离与鉴定7. 代谢途径的探究三、实验操作1. 实验前的准备工作:了解实验原理、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实验所需试剂和仪器等。

2. 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严格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注意实验安全,保持实验环境的整洁。

四、实验报告1. 实验报告的格式: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实验讨论、实验结论等部分。

2. 实验报告的要求:内容完整、条理清晰、数据准确、分析深入、讨论充分、结论明确。

五、实验拓展1. 结合实验内容,查阅相关文献,了解生物化学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

2. 尝试设计新的实验方案,对生物化学现象进行深入探究。

3. 参加学术讲座、研讨会等活动,拓宽生物化学知识面。

生物化学实验(整理版)一、实验目的1. 了解生物化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掌握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实验技能。

3. 培养科学探究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深入了解生物体的化学组成、结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二、实验内容1. 氨基酸的分离与鉴定2. 蛋白质的结构与性质3. 酶的催化作用与活性测定4. 糖类的分离与鉴定5. 脂类的提取与鉴定6. 核酸的分离与鉴定7. 代谢途径的探究三、实验操作1. 实验前的准备工作:了解实验原理、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实验所需试剂和仪器等。

2. 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严格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注意实验安全,保持实验环境的整洁。

四、实验报告1. 实验报告的格式: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实验讨论、实验结论等部分。

浙江大学生物化学丙实验报告3、4

浙江大学生物化学丙实验报告3、4

实验报告课程名称: 生物化学实验(丙) 指导老师: 方祥年 成绩: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名称: 蔗糖酶蛋白含量的测定、蔗糖酶活力测定及其分离纯化效果的评价同组学生姓名: 金宇尊、鲍其琛、袁平、朱耀仁、蔡玉林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三、实验材料与试剂(必填) 四、实验器材与仪器(必填) 五、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必填) 六、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七、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 八、讨论、心得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蔗糖酶蛋白含量的测定——Folin-酚法①学习Folin-酚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的原理和方法;②掌握分光光度法制作标准曲线,准确测定未知样品的蛋白质含量; ③掌握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

2、蔗糖酶活力测定——3.5-二硝基水杨酸法 ①掌握酶活力测定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②学习酶的比活力的计算。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1、Folin-酚测定法Folin-酚试剂是由甲、乙两种试剂组成的。

甲试剂由碳酸钠、氢氧化钠、硫酸铜和酒石酸钾钠组成,在碱性条件下蛋白质中的肽键与酒石酸钾钠铜盐起作用,生成紫红色络合物;乙试剂是由磷钼酸和磷钨酸、硫酸、溴等组成,在碱性条件下,铜-蛋白质络合物以及蛋白质中的酪氨酸残基(酚基)和色氨酸还原磷钼酸-磷钨酸试剂(乙试剂)产生深蓝色(钼蓝和钨蓝的混合物),其色泽深浅与蛋白质含量成正比。

可用500nm 波长比色测定,适于测定蛋白质含量0.05~0.5g/L 。

优点: 简单、迅速、灵敏度高;反应较稳定。

缺点: 该反应受多种因素的干扰。

2、蔗糖酶活力测定蔗糖酶(β-D-呋喃型果糖苷-果糖水解酶EC 3.2.1.26),是一种水解酶。

它能催化非还原性双糖(蔗糖)的1,2-糖苷键裂解,将蔗糖水解为等量的葡萄糖和果糖(还原糖)。

因此,每水解1mol 蔗糖,就能生成2mol 还原糖。

还原糖的测定有多种方法,例如:纳尔逊-索模吉试剂比色法,斐林试剂法等。

2023年生物化学实验报告化学实验报告

2023年生物化学实验报告化学实验报告

2023年生物化学实验报告化学实验报告在当下这个社会中,报告的使用成为日常生活的常态,报告具有成文事后性的特点。

那么报告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优秀的报告文章怎么写,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生物化学实验报告化学实验报告篇一实验目的:1.熟悉清洗设备2.掌握清洗流程以及清洗前预准备实验设备:1.半导体兆声清洗机(sfq-1006t)-1;sc-2清洗的目的在于清除表面污染杂质,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

这些杂质有的以原子状态或离子状态,有的以薄膜形式或颗粒形式存在于硅片表面。

有机污染包括光刻胶、有机溶剂残留物、合成蜡和人接触器件、工具、器皿带来的油脂或纤维。

无机污染包括重金属金、铜、铁、铬等,严重影响少数载流子寿命和表面电导;碱金属如钠等,引起严重漏电;颗粒污染包括硅渣、尘埃、细菌、微生物、有机胶体纤维等,会导致各种缺陷。

清除污染的方法有物理清洗和化学清洗两种。

我们这里所用的的是化学清洗。

清洗对于微米及深亚微米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良率有着极大的影响。

sc-1及sc-2对于清除颗粒及金属颗粒有着显著的作用。

仪器准备:①烧杯的清洗、干燥②清洗机的预准备:开总闸门、开空气压缩机;开旋转总电源(清洗设备照明自动开启);将急停按钮旋转拉出,按下旁边电源键;缓慢开启超纯水开关,角度小于45o;根据需要给1#、2#槽加热,正式试验前提前一小时加热,加热上限为200o。

本次实验中选用了80℃为反应温度。

③sc-1及sc-2的配置:我们配制体积比例是1:2:5,所以选取溶液体积为160ml,对sc-1 nh4oh:h2o2:h2o=20:40:100ml,对sc-2 hcl:h2o2:h2o=20:40:100ml。

① 1#号槽中放入装入1号液的烧杯,待温度与槽中一样后,放入硅片,加热10min,然后超纯水清洗。

② 2#号槽中放入装入2号液的烧杯,待温度与槽中一样后,放入硅片,加热10min,然后超纯水清洗。

浙江大学生物化学丙教学大纲

浙江大学生物化学丙教学大纲

第一次:绪论;第一章蛋白质化学主要内容:绪论生物化学的概念;生物化学研究的范畴。

生命系统的基本特征: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的化学组成;生物大分子的结构特点。

第一章蛋白质化学蛋白质的发现;蛋白质的功能简介;蛋白质的元素组成;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位-氨基酸。

氨基酸:蛋白质氨基酸的一般结构特征;蛋白质氨基酸的分类和结构(名称,符号);非蛋白氨基酸的结构特点,意义。

氨基酸:蛋白质氨基酸的性质(两性解离和等电点)。

第二次:第一章蛋白质化学主要内容:氨基酸:蛋白质氨基酸的性质(主要的化学反应〈Edman反应;Sanger反应〉)。

肽:肽的概念;肽的结构;肽键;肽的命名;寡肽;多肽;N端;C端;肽的性质;天然多肽(谷胱甘肽)存在及意义。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概念;蛋白质一级结构测定的大致步骤。

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构型和构象的概念;肽单位;肽平面;二面角;蛋白质的二级结构(α-螺旋;β-折叠;β-转角;维持二级结构的作用力);超二级结构;结构域;蛋白质的三级结构(概念;特点;维持蛋白质三级结构的作用力;肌红蛋白的结构);蛋白质的四级结构(概念;特点;血红蛋白的结构)。

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一级结构决定高级结构;蛋白质一级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同源蛋白质的种属差异性;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第三次:第一章蛋白质化学;第二章酶主要内容:第一章蛋白质化学: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蛋白质空间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蛋白质的别构效应;蛋白质的变性与复性)。

蛋白质的常用分离技术:色谱法(分子筛;离子交换;亲和层析);电泳(SDS-PAGE;等电聚焦;双相电泳)。

第二章酶酶的一般性质:酶的概念;酶催化作用的特点;酶的化学本质。

酶的分类和命名:习惯命名法;系统分类和系统命名法。

酶的组成分类(单纯酶;结合酶);单体酶;寡聚酶;多酶复合体。

酶的活性中心:概念;特点;胰凝乳蛋白酶的活性中心。

酶活力测定:酶活力;酶活力的大小;酶促反应初速度;酶活力单位;酶的比活力。

实验报告生物化学实验结果与分析

实验报告生物化学实验结果与分析

实验报告生物化学实验结果与分析实验报告:生物化学实验结果与分析本次实验旨在研究蛋白质的组成和功能。

通过对不同样本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我们探索了不同蛋白质的特性和潜在应用。

以下是实验结果和分析。

1. 实验方法我们使用了多种技术和试剂来分析蛋白质样本。

首先,我们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方法,将不同样本中的蛋白质分离。

接着,我们使用染色剂对蛋白质进行染色,并通过分析染色带的迁移距离和颜色密度,评估蛋白质的相对含量。

最后,我们利用质谱技术,鉴定和分析蛋白质的序列和结构。

2. 实验结果与分析2.1 蛋白质组成分析在SDS-PAGE实验中,我们观察到每个样本中的多个蛋白质带。

根据迁移距离和颜色密度,我们可以初步判断不同样本中蛋白质的相对含量和分布情况。

通过与已知标准品进行比对,我们鉴定了几种主要蛋白质。

进一步的质谱分析结果显示,这些蛋白质具有不同的氨基酸序列和结构。

2.2 蛋白质功能分析针对不同样本中的蛋白质,我们通过文献研究和功能检测,评估了它们可能的功能和应用。

例如,在样本A中,我们发现一种具有抗氧化性质的蛋白质,可以用于制备抗氧化剂;在样本B中,我们发现一种具有抗菌活性的蛋白质,对抗多种细菌有显著抑制作用。

这些发现为进一步研究和应用这些蛋白质提供了潜在的方向。

2.3 蛋白质结构与功能关系通过蛋白质质谱分析和文献研究,我们尝试探究蛋白质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通过比对不同样本中蛋白质的结构,我们发现不同结构和序列的蛋白质可能具有不同的功能和特性。

例如,在一些样本中,我们发现含有特定结构域的蛋白质对特定生物过程具有重要影响。

这一发现为进一步研究和改造蛋白质提供了理论基础。

3. 结论和展望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分析了不同样本中蛋白质的组成和功能。

我们发现不同样本中存在多种蛋白质,并且这些蛋白质具有不同的氨基酸序列、结构和功能。

这为进一步研究和应用蛋白质提供了基础和方向。

然而,本次实验还存在一些限制,如样本数量不足和分析深度有限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报告课程名称: 生物化学实验(丙) 指导老师: 方祥年 成绩: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名称: 离子交换柱层析分离纯化蔗糖酶 同组学生姓名: 金宇尊、鲍其琛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三、实验材料与试剂(必填) 四、实验器材与仪器(必填) 五、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必填) 六、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七、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 八、讨论、心得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学习离子交换层析的基本原理;2、学习离子交换层析分离蛋白质的基本方法和技术;3、学习蔗糖酶活性检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1)实验原理 1、离子交换层析:以离子交换剂为固定相,液体为流动相进行。

离子交换剂与水溶液中离子或离子化合物的反应主要以离子交换方式进行,或者借助离子交换剂上电荷基团对溶液中离子或离子化合物的吸附作用进行。

这些过程都是可逆的。

在某一pH 值的溶液中,不同的蛋白质所带的电荷存在差异,因而与离子交换剂的亲和力就有区别。

当洗脱液的pH 改变或者盐的离子强度逐渐提高时,使某一种蛋白质的电荷被中和,与离子交换剂的亲和力降低,不同的蛋白质按所带电荷的强弱逐一被洗脱下来,达到分离的目的。

离子交换剂是由基质、电荷基团(或功能基团)和反离子构成。

基质 电荷基团 反离子 电荷基团反离子电荷基团反离子基质基质—+—+可逆交换可逆交换溶液中的离子(交联纤维素、交联葡聚糖、交联琼脂糖)阳离阴离子交由于蔗糖酶的pI偏酸性,所以在pH7.3 缓冲液的环境中,粗分离纯化样品蔗糖酶带负电荷,因此我们用阴离子交换剂达到分离蔗糖酶的目的。

2、酶活力检测(定性检测)蔗糖酶(β-D-呋喃型果糖苷-果糖水解酶EC 3.2.1.26),能催化非还原性双糖(蔗糖)裂解,将蔗糖水解为等量的葡萄糖和果糖。

本实验采用 3.5-二硝基水杨酸法,其原理是 3.5-二硝基水杨酸与还原糖共热(100℃)被还原成棕红色的氨基化合物,在一定范围内还原糖的量和反应液的颜色深度成正比,由此来确定并收集蔗糖酶纯化样品。

(2)实验内容1、离子层析分离纯化实验1中粗分离纯化的蔗糖酶样品Ⅲ;2、定性检测判断所提取的蔗糖酶纯化样品多少。

三、实验材料与试剂1、实验材料蔗糖酶粗分离纯化样品Ⅲ2、实验试剂① DEAE-Sepharose Fast Flow (弱碱性阴离子交换剂);②20mmol/L Tris-HCl pH7.3 缓冲液;③20mmol/L Tris-HCl,(1mol/L NaCl) pH7.3缓冲液;④0.2mol/L乙酸缓冲液,pH4.5 ;⑤5%蔗糖溶液;⑥3,5-二硝基水杨酸试剂(DNS试剂)。

附:3,5-二硝基水杨酸试剂配置方法甲液:溶解6.9g 结晶酚于15.2ml 10%NaOH溶液中,并用水稀释至69ml,在此溶液中加6.9g亚硫酸氢钠;乙液:称取255克酒石酸钾钠加到300ml 10%NaOH溶液中,再加入800ml 1%3,5-二硝基水杨酸溶液。

甲,乙二溶液相混合即得黄色试剂,贮于棕色瓶中备用,在室温放置7-10天以后使用。

四、实验器材与仪器1、高速冷冻离心机;2、层析柱(φ1.0×20㎝);3、恒流泵(流速0.8~1ml/min)(10rpm);4、梯度混合器(100ml梯度杯);5、核酸蛋白检测仪(灵敏度0.5A);6、记录仪(纸速:0.5mm/min;灵敏度:50mV);7、部分收集器及收集试管(4ml/管);8、铁架台、夹子(固定层析柱用);9、-20℃冰箱(保存样品用);10、微量移液枪 200ul、1000ul;11、1.5ml离心管(留样品Ⅲ和样品Ⅳ用);12、7ml离心管(留样品Ⅳ用);13、恒温水浴(100℃);14、试管、移液管、试管架等。

五、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1、样品处理(实验1已经完成)①取其中体积较多一只离心管中保存溶液用作离子交换柱层析进一步分离纯化蔗糖酶;②剩余一只用于蔗糖酶蛋白含量测定、蔗糖酶活力的测定以及用于SDS-PAGE分析。

③本实验中取离心管中较多的一只离心管用于实验。

2、装柱、平衡:①检漏:在层析柱中装入水,观察其有无渗漏,如有渗漏,需进行更换;②连接纯化检测系统:按照示意图将系统连接;(梯度混合器在之后打开)③调流速:装柱前先调好流速0.8ml~1ml/min;④加固定相(离子交换剂):a将柱下端的出水口关闭;b加进5ml(约1/3柱床体积)20 mmol/L Tris-HClpH7.3的缓冲液;c将处理好的DEAE—Sepharose Fast Flow,轻轻搅匀沿玻棒靠近柱管壁慢慢连续加进柱内至层析柱上端。

注意事项:a凝胶不能太稀,也不能太稠,刚好呈流质状态;b加入过程不能带进气泡。

⑤调整、平衡:待凝胶自然沉积离柱管上端约1-3cm后松开层析柱出口,控制流速 0.8ml~1ml/min;待柱内凝胶沉降至稳定高度并分出水层后,吸去水层,用玻棒将沉降界面搅匀,再补加处理好的凝胶,直到凝胶沉降至稳定高度距层析柱上端约3cm处为止(注意保持凝胶柱面平整)。

用20 mmol/L Tris-HCl、pH7.3的缓冲液连通层析柱,进行柱平衡,直到流出液与缓冲液的pH一致。

3、加样:①关闭恒流泵:停止加入20mmol/L Tris-HCl pH7.3 缓冲液。

待缓冲液液面与胶体表面相切时,恒流泵停止工作。

②加样品:用胶头滴管缓慢将蔗糖酶蛋白样品溶液(样品Ⅲ)加入层析柱中,注意顺着柱壁滴加,尽可能保持胶面平整。

注意事项:a加样过程中要缓慢,防止凝胶扬起;b在操作的过程中可以采取虎口加样的方法③进行洗脱:打开恒流泵,使样品溶液进入胶体,待样品溶液完全进入胶体后,用少量洗脱缓冲液将残余在层析柱壁上端样品洗下,并完全进入胶体后,再加洗脱缓冲液至一定高度。

4、洗脱(梯度洗脱法)①平衡:加样后,用20mmol/L Tris-HCl pH7.3 缓冲液进行平衡,洗脱流速为0.8ml~1ml/min,洗去未被凝胶吸附的杂蛋白;②梯度洗脱:待层析柱流出液在核酸蛋白检测仪上绘出基线稳定,用20mmol/L Tris-HClpH7.3 缓冲液NaCl梯度洗脱(浓度为0-1mol/L NaCl )层析柱联上梯度混合器,混合器中分别为50ml 0.05mol/L Tris-HCl pH7.3缓冲液和50ml含1mol/LNaCl的0.05ml/L Tris-HCl pH7.3缓冲液。

洗脱流速为0.8~1ml/min,每4ml 接一管,洗脱至缓冲溶液流完为止。

5、酶活力检测①检测:跟踪测定峰值及两侧对应试管的蔗糖酶活力(用3,5-二硝基水杨酸法测定还原糖,从而测定酶活力)蔗糖酶活力检测②留样:将蔗糖酶活力高的若干管酶液集中,留样用于蔗糖酶蛋白含量测定、蔗糖酶活力测定、SDS-PAGE 分析、酶的基本性质实验和用于“用正交法测定几种因素对蔗糖酶活性的影响”(半自主性设计实验),样品低温-20℃保存。

六、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样品离心后:上层淡黄色,下层乳黄色。

柱层析图:七、实验结果与分析活力测定结果:根据水浴后各个试管内的颜色深浅判断,第11、12管颜色最深,判断其酶活力最高,与图谱波峰状况相吻合。

图谱分析:洗脱共有两个峰,第一个峰较高,为杂质峰,第二个峰才为洗脱峰。

但洗脱凤峰形并不好,没有明显的下降坡,峰拖的很长。

判断原因可能为:在加入蔗糖酶蛋白样品溶液时,由于样品量过多,分两次加入,前后两次之间有一定的时间差,导致洗脱峰出现后,下降缓慢,甚至有微微上升的趋势。

并且,杂质峰也有下降后重新上升的峰,由此推断洗脱峰峰形不好的原因为加入样品时的不当操作。

同时杂质峰很高,并且持续时间较长,表明杂质很多。

小结:蔗糖酶含量高而且活性强的时候,能在短时间内将大量的蔗糖水解成还原性糖,而3.5-二硝基水杨酸(DNS)与还原糖共热(100℃)被还原成棕红色的氨基化合物,在一定范围内还原糖的量和反应液的颜色深度成正比,可依此检验还原糖的量从而标定蔗糖酶的活力及含量。

据实验结果检验可知第一个峰为杂质蛋白,第二个峰为蔗糖酶蛋白。

实验收集的11、12管颜色最深,收集该两管酶液。

八、讨论、心得1、此次实验涉及了很多仪器的使用,由此也总结了一些使用要点和此类实验中的一些注意事项:①在进行凝胶的装填时需要一段时间等待沉降且在整个装填过程中决不能使凝胶暴露在空气里,一旦暴露,那么需要重新装填。

且要求填装得均匀,整齐,没有气泡。

本次试验我们小组就因为干胶而导致了实验的失败。

不仅浪费了很多时间,也表明我们的实验能力还有待提高。

②在使用浓度梯度时需要注意首先应该排出其中的气泡,用胶头滴管分别对准气孔吹吸已达到出去气泡的目的。

气泡的存在会影响盐溶液的浓度,从而影响实验的进行。

③在使用移液枪时应当注意不同的液体应当换取枪头,以免引起液体的污染。

④试管收集器有些时候不够灵敏,应当注意手动调节。

⑤在检测蔗糖酶时由于可以大致推测出现的试管号,在检测时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选取,比如可以按照1,3,5,6,7,8等这样的顺序检验。

⑥分离柱的螺帽在使用前应该清洗干净,防止堵塞。

同时应该检查长细管是否流畅,以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

⑦在进行实验前需检查分离柱是否是垂直的。

⑧打开浓度梯度仪时,当有气泡进入柱时,要求凝胶上方有液体则保证了实验的安全性。

⑨由于该实验较为耗费时间,三个人应该明确分工,有条不紊,这样才可以做到高效。

2、理论深化:①防凝胶干的目的:防气泡,使柱床压紧,减少死体积,从而避免颗粒大小不等的交换剂在自然沉降时分层的问题,有利于分辨率的提高。

②柱平衡的原因:离子层析法使用前必须平衡至所需的pH和离子强度。

柱子装好后用起始缓冲液淋洗,直至达到充分平衡方可使用。

③为什么要洗脱加样?——层析所用的样品应与起始缓冲液有相同的pH和离子强度,所选定的pH值应落在交换剂与被结合物有相反电荷的范围,同时要注意离子强度应低,可用凝胶过滤达此目的。

④梯度洗脱优点:提高柱效,改善检测器的灵敏度⑤梯度洗脱原理:当样品中的一个峰的k值和最后一个峰的k值相差几十倍至几百倍时,使用梯度洗脱效果特别好。

梯度洗脱中为保证流速的稳定,必须使用恒流泵,否则难获重复结果。

梯度洗脱常用一个弱极性的溶剂A和一个强极性的溶剂B。

如图(两个图一种原理,前者为洗脱装置和柱子之间封闭,适用于配备压力泵的色谱柱,后者为洗脱装置和柱子之间隔离开来,是梯度洗脱的简易装置。

)两个容器放于同一水平上,两容器连通,B与柱相连,当溶液由B流入柱时,A中的溶液就会自动来补充,经搅拌与第一容器的溶液相混合,这样流入柱中的缓冲液的洗脱能力即成梯度变化。

3、实验体会这次试验整体感觉是混乱,主要原因是对实验过程和仪器操作的不熟悉以及思路的不清晰。

虽然课件上已经把实验讲述的十分清楚,但是我们小组三人在操作过程中对实验的注意事项不了解,导致了干胶之类的事情发生,应该在每一个环节前理解每个操作的意义,关注注意事项,防止实验失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