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从粒子到宇宙测试题

合集下载

第十章 从粒子到宇宙 测试题

第十章 从粒子到宇宙 测试题

第十章从粒子到宇宙测试题班别:姓名:分数: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下列现象中,不能体现“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花香满园B.尘土飞扬C.樟脑丸变小D.糖在水中溶解2.首次发现电子,打破原子不可再分观念的科学家是()A.汤姆生B.卢瑟福C.伽利略D.奥斯特3.“便利贴”的背面有粘性,可方便地贴在课本上,其利用的物理知识是()A.分子间有引力B.分子是运动的C.分子间有斥力D.分子间有间隙4.荷叶上的两滴水珠互相接触时,能自动结合为一滴较大的水珠,这表明()A.分子在不停做无规则运动B.分子间有间隙C.分子间有引力D.分子间有斥力5.人们在探索微观粒子的进程中,人们认识到“原子是有结构的”,这是源于发现了()A.电子B.中子C.原子核D.夸克6.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A.分子间只存在引力,不存在斥力B.在电子、质子和原子中,尺度最小的是质子C.扫地时灰尘飞舞可以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D.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是有起源、膨胀和演化的7.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物,是造成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之一。

把它和电子、原子核、原子等粒子一起按照空间尺度由大到小排序。

以下排列正确的是()A.原子原子核PM2.5 电子B.原子PM2.5 原子核电子C.PM2.5 原子原子核电子D.原子原子核电子PM2.58.美国赖斯大学的科学家利用纳米技术制造出了世界上最小的汽车,和真正的汽车一样,这种纳米车拥有能够转动的轮子。

只是它们的体积如此之小,甚至即使有两万辆纳米车并排行驶在一根头发上也不会发生交通拥堵。

科学家用它在人工操纵下运输药物分子到病源处释放以杀死癌细胞。

下列有关“纳米车”的说法正确的是()A.人为操控“纳米车”需要借助分子间的作用力B.“纳米车”运输药物分子的过程用放大镜可以直接看见C.“纳米车”研制成功说明分子的运动不是无规则的D.由图可以看出“纳米车”分子之间没有间隙9.如图甲是一个铁丝圈,中间松松地系一根棉线,图乙是浸过肥皂水并附着肥皂液薄膜的铁丝圈,图丙表示用手轻轻地碰一下棉线的任意一侧,图丁表示这一侧的肥皂液薄膜破了,棉线被拉向了另一侧.这个实验说明了()A.分子间存在着引力B.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C.分子间有间隙D.组成物质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10.201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颁给了发现中微子振荡的两位科学家,中微子是一种比电子还小的基本粒子,下列微粒中最小的是()A.质子B.中微子C.原子D.中子11.气体、液体和固体分子间的距离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固体、液体、气体B.气体、液体、固体C.气体、固体、液体D.液体、固体、气体12.水蒸发时,水由液态变为气态,水分子()A.分解成氢原子与氧原子B.体积膨胀C.没有改变D.质量变小13.一群蜜蜂不小心飞入小区一户人家里,聪明的保安将装有蜂蜜的木桶置于门外,蜜蜂陆续飞入桶中。

第10章从粒子到宇宙 达标测试(含答案)

第10章从粒子到宇宙 达标测试(含答案)

第十章从粒子到宇宙达标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图中是几种我们比较熟悉的现象,其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2.如图,两个铅块磨平并挤压后就能“吸”在一起,下列实例与它原理相同的是( )A.用胶水把两张纸粘在一起B.磁铁吸引铁块C.穿着化纤的衣服在操场上跑步后容易“粘”上灰尘D.炒菜时闻到香味3.20世纪初,科学家先后提出了如图a、b、c所示的三种模型,依照提出时间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a、b、c B.c、b、a C.b、c、a D.a、c、b(第3题) (第4题)4.如图所示,往盛有水的试管中加满酒精,并用胶塞密封好,通过反复翻转试管直至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发现试管内的混合液体总体积变小。

这主要说明( )A.分子是静止不动的 B.分子间存在着间隙C.分子间存在着引力 D.分子间存在着斥力5.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分子间同时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B.温度越低,分子的热运动越缓慢,当温度低到一定程度,分子的热运动会停止C.通常液体分子之间的距离比气体的小,比固体的大D.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原子构成的6.科学家在探索物质结构的历程中,相继发现原子核可以释放出质子和中子,这一发现说明( ) A.分子是可分的 B.原子是可分的C.原子核是可分的 D.质子和中子是可分的7.能够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现象是( )A.用塑料梳梳头时吸引头发B.筷子很难被拉断C.向两张平行且靠得很近的纸吹气,两张纸相互靠得更近了D.两块磁铁的南极和北极相互吸引8.氧气的密度比氮气的密度大,用“●”表示氧气分子,“〇”表示氮气分子,静止的封闭容器中有氧气和氮气,图中最能代表久置后封闭容器里的氧气和氮气分布情况的是( )9.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 )A.扩散现象只发生在气体之间B.液体分子间只存在吸引力C.固体的分子间没有空隙D.宇宙天体、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运动10.如图是学习分子动理论时做的一些实验,其中实验现象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图甲:浓硫酸铜溶液与清水开始界面十分清晰,几天后两种液体混合均匀了图乙: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总体积小于混合前水和酒精的总体积图丙:将红墨水滴入水中,可以看到它在水中扩散开来图丁:将两个底面干净、平整的铅块紧压在一起,两个铅块就会结合在一起,下面还能吊一个较重的物体A.甲、乙 B.甲、丙 C.丙、丁 D.乙、丙(第10题) (第20题)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11.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称为________。

第10章 从粒子到宇宙测试题

第10章 从粒子到宇宙测试题

第十章 从粒子到宇宙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1、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运动快慢跟温度有关的是A .打开一盒香皂,很快就会闻到香味B .空气容易被压缩C .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天更容易干D .两块用水刚洗干净的平玻璃板叠在一起不易分开2.我们在实验室用酒精进行实验时,整个实验室很快就闻到了刺鼻的酒精气味,这是一种扩散现象。

以下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 .扩散现象只发生在气体、液体之间 B .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息地运动C .温度越高时扩散现象越剧烈D .扩散现象说明分子间存在着间隙 3、如图所示,将两个底面平整、干净的铅柱紧压后,两个铅柱就会结合在一起,即使在下面吊一个较重的物体也不会将它们拉开.这个实验表明 A .分子间存在引力 B .分子间存在斥力 C .分子间有间隙 D .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4.密闭的房间里打开香水瓶的盖子,一会儿整个房间都能闻到香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温度越高,香味扩散得越慢 B .若温度低于0℃,这个现象就消失 C .这个现象能说明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 D .这个现象能说明分子运动是无规则的 5.关于微观粒子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B.0℃所有物质的分子都停止了运动C.组成固体的分子式静止的D.固体和液体分子间没有空隙 6.如2所示的四个实验现象中,能够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7.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解释的是 A.荣县旭水大曲的瓶盖一开,酒香四溢B.金块和铅块紧压在一起,过几年后会发现铅中有金,金中有铅。

C.沙尘暴起、尘土满天D.衣橱里的樟脑球会越变越小 8. 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春暖花开时,能闻到花的香味B.打开酒瓶盖能闻到酒的气味C.空气中飘动的浮尘D.在盛有热水的杯子中放几片茶叶,过一会整杯水都变成茶水图1图29.原子的中心是原子核,周围有电子绕核运动,图3是四种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第十章 从粒子到宇宙 单元测试题

第十章 从粒子到宇宙 单元测试题

第十章从粒子到宇宙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将50 mL的水与50 mL的酒精混合,所得液体体积小于100 mL。

下列对此现象的解释合理的是()A.分子间是有间隙的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C.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D.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2.东亚文化之都——泉州,风景秀丽。

如图10-Z-1所示的情景,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图10-Z-13.关于扩散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有气体和液体才能发生扩散现象B.扩散现象说明分子是很小的C.气体、液体、固体都会发生扩散现象,其中气体扩散最显著D.扩散现象使人们直接看到了分子的运动4.如图10-Z-2所示,将两表面磨平的铅块压紧后可吊起台灯,这说明()图10-Z-2A.分子间存在斥力B.分子间存在引力C.分子间存在间隙D.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5.关于物质的组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原子组成的B.原子是由原子核和中子组成的C.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D.质子和中子是由更小的微粒组成的6.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A.扩散现象只发生在气体之间B.液体分子间只存在引力C.固体的分子间没有空隙D.宇宙天体、分子都在不停息地运动7.在近代原子学说的发展过程中,有下列观点:①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②原子都是实心球体;③正电荷均匀分布在整个原子内。

1911年卢瑟福用带正电的α粒子轰击原子,发现多数α粒子穿过后仍保持原来的运动方向,但有极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角度的偏转,如图10-Z-3所示。

分析实验结果,可以否定上述观点中的()图10-Z-3A.①②B.①③B.C.②③D.①②③8.19世纪末,汤姆生发现了电子,人们开始研究原子内部结构。

科学家提出了许多原子结构的模型,最为大家接受的原子结构与图10-Z-4中哪个模型最相似()图10-Z-49.下列现象中用分子动理论的相关知识解释错误的是()A.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B.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C.春江水暖鸭先知——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D.花气袭人知骤暖——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10.关于宇宙、物体、物质以及物质的组成有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都处于不停的运动和发展中B.用铁可以制成铁锅,也可以制成铁钉,这里铁锅和铁钉称为物质,铁称为物体C.任何物质都是由微小粒子组成的,这些粒子保持了物质原来的性质,被称为原子D.原子的结构与太阳系十分相似,位于中心的原子核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的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45分)11.在苹果园中,会闻到苹果的清香味儿,说明分子在不停地________;把两个铅块紧压在一起,结合成一个整体,需要用足够大的力才能把它们拉开,说明分子之间存在________。

第十章 从粒子到宇宙 达标测试卷(含答案)

第十章 从粒子到宇宙  达标测试卷(含答案)

第十章从粒子到宇宙达标测试卷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得分: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2西藏)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下列生活现象能体现分子热运动的是() A.酥油茶飘香B.赛马尘土飞扬C.歌声余音绕梁D.冬天大雪纷飞2.关于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系是最大的恒星系B.万有引力定律解释了行星围绕恒星旋转的原因C.光年是时间单位D.恒星静止不动,永恒不灭3.下列关于原子结构的说法错误的是() A.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B.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C.质子和中子是由更小的微粒组成D.原子不带电是因为中子不带电4.下列关于分子动理论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加盐时,炒菜比腌菜咸得快,说明分子热运动与温度有关B.0 ℃的冰块中的分子也在做无规则运动C.将黄豆和芝麻混合,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混合前的总体积,说明分子间有间隙D.手中的笔杆不易被压缩和拉伸,说明分子间既有斥力又有引力5.如图1所示,荷叶上的水珠如颗颗珍珠一般,摇一摇荷叶,水珠会很快滑落,荷叶上竟然滴水不沾。

下列关于荷叶上水珠的一些说法正确的是()A.当水珠静止不动时,水珠中的水分子也静止不动B.很小的水珠就是一个水分子C.荷叶不沾水,是因为水珠与荷叶的分子之间只有斥力没有引力D.当太阳照射水珠时,水珠中水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变剧烈图16.如图2-甲,小彤用注射器抽取一小段水,用手指封闭注射器的口,推压注射器的活塞,发现水很难被压缩;如图2-乙,小彤把注射器中的水排掉,吸了同样体积的空气后,用手指封闭注射器的口并推压活塞,发现空气更容易被压缩。

关于这个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水分子之间不存在间隙B.水分子间存在斥力C.空气分子间的间隙比水分子大D.空气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很小7.李老师在引导学生们理解固态、液态和气态物质的微观结构时,带领学生们做游戏。

物理第十章从粒子到宇宙检测题

物理第十章从粒子到宇宙检测题

八年级物理第十章从粒子到宇宙检测题(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班别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请把正确的答案填在下表,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器材能够观察到物质分子的是()A.放大镜 B.三棱镜 C.天文望远镜 D.电子显微镜2、通常物质分子的直径约为()A.10-10m B.10-8m C.10-10cm D.10-14cm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空气中细小的尘埃就是分子B.把铜块锉成极细的铜屑,可以认为就是一个个铜分子C.大雾天时,我们看到的空气中许多极小的水珠就是一个个水分子D.虽然分子非常小,但现代科技可以使人们观察到构成物质的分子4型,在二十世纪上半叶,最为大家接受的原子结构与图5—1中哪个图最相似?()图5—15、“哥白尼”提出了()A、“地心说”B、“日心说”C、“大爆炸说”D、“星云说”6、1687年,伟大的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经过多年的研究终于发现了()A.原子的核式结构 B.电子云 C.万有引力定律 D.第一宇宙速度7、平常物体不带电的原因是()A.物体的原子内没有电荷B.原子核内所带正电荷与中子带的负电荷数相等C.原子核内中子不带电造成的D.原子核所带的正电与核外电子的负电数相等8、下列物体的尺度按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A.夸克、原子核、质子、原子 B.夸克、质子、原子核、原子C.质子、原子核、原子、夸克 D.原子、原子核、质子、夸克9、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月亮是地球的卫星B.太阳系是银河系中的一个星系,它比银河系小得多C.太阳系和银河系是宇宙中并列的两大星系D.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都是围绕太阳运行的10、关于宇宙的产生的看法,下列说法正确是()图5—2 A .宇宙没有起源,天然而成的B .多数科学家认为宇宙诞生于150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C .宇宙肯定是恒星的湮灭造成的D .宇宙产生于气候的变化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11、物质是由__________组成的,分子很小,它的直径以纳M 来量度。

八年级下册物理 第十章 从粒子到宇宙 练习题

八年级下册物理 第十章 从粒子到宇宙 练习题

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十章从粒子到宇宙练习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1 . 下列现象中,用分子动理论解释正确的是A.压缩弹簧需要用力,说明分子间有斥力B.热水瓶的瓶塞有时很难拔出,说明分子间有引力C.一桶污水把整个池塘都污染了,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D.用粉碎机可以把岩石打成粉末,说明岩石分子很小2 . 有关分子热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B.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C.“SARS”病毒可以通过“飞沫”传染,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D.在做墨水滴入水中的扩散实验中,我们看不到墨水的分子在运动3 . 关于如图的热现象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中,活塞压缩气体做功,使筒内空气内能增大,但温度不变B.图乙中,做小炒肉主要是通过做功的方式使肉和菜的内能增加C.图丙中,暖气片中常用水作为介质,这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较小的特点D.图丁中,抽去玻璃板,两个瓶子内的气体混合在一起,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4 . 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滑梯上滑下臀部发热,属于机械能转化为内能B.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C.0℃的冰块内能为零D.反复弯折铁丝,铁丝温度升高,这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加了铁丝的内能5 . 如图所示,在索契冬奥会上,运动员脚踩滑雪板收起雪杖后从高处加速滑下的过程中,运动员的()A.动能减少,重力势能增加B.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增加C.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减少D.动能减少,重力势能减少6 . 原子核中带正电的粒子是()A.质子B.中子C.电子D.原子7 . 2013年4月,安装在国际空间站上的阿尔法磁谱仪累计观测到超过40万个正电子,进一步证实了反物质的存在反物质是由反粒子构成的,反质子、正电子都属于反粒子,它们分别与质子、电子的质量、电量相等,但电性相反那么,根据你的理解,下列关于反氢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正确的是A.B.C.D.8 . 将A、B、C、D四个小通草球(一种密度较小且容易带电的物体)两两悬挂在一起,相互作用的情况如图所示,那么D球可能()A.带与A球相同的电荷 B.带与B球相同的电荷C.带与C球相同的电荷 D.不带电二、多选题9 . 下面是我在“物理学习笔记”中的摘录,其中正确的是A.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热量上是等效的B.在远处闻到酒的香味,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结果C.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D.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不一定增大,但是温度一定升高10 . 如图所示展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成果,对其中所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孔明灯在上升过程中只受重力B.司南能够指南北是利用了磁体受地磁场的作用C.紫砂壶属于连通器D.编钟发声时不会振动三、填空题11 . 物体所受的重力与它的质量_____,表达式为______,一个质量是30kg的物体所受重力是_____ N.一只熊猫的体重是490N,它的质量是______ .(g取10N/kg)12 . 各种原子都有相似的结构,原子中心的_________和中子组成原子核,原子核周围有带_____(选填:“正”或“负”)电的__________绕核运动。

新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 从粒子到宇宙 检测题(附答案解析)

新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 从粒子到宇宙 检测题(附答案解析)

第十章从粒子到宇宙检测题(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1. 地球位于宇宙的中心,太阳、月亮、水星、金星等都绕着地球转,这种思想的实质是()A.地心说 B.日心说C.哥白尼的观点 D.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2. 若把宇宙中与太阳最近的行星称为“甲星”,与太阳最近的恒星称为“乙星”,则下列对于两星体的推论最不合理的是()A.甲星位于银河系内B.乙星位于银河系内C.甲星像太阳般自行发光、发热D.乙星像太阳般自行发光、发热3. 在1911年,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的科学家是()A.牛顿B.卢瑟福C.热纳D.法拉第4. 物质世界多姿多彩,从浩瀚宇宙到微观世界,都体现了物质的不停运动和发展。

以下与物质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不能再分割B.纳米科学技术的研究对象是比原子更小的微粒C.分子是由原子组成,各种原子都有相似的结构D.物质的不同物态表现出不同的性质是由分子的排列决定,与分子力无关5. 平常说物体不带电,这是因为()A.物体内部原子个数与电子个数相等B.物体内部没有电荷C.物体内部原子核所带正电荷数与电子所带负电荷总数相等D.物体内部原子核所带正电荷数与一个电子所带负电荷总数相等6. 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运动快慢跟温度有关的是()A.打开一盒香皂,很快就会闻到香味B.空气容易被压缩C.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天更容易干D.两块用水刚洗干净的平玻璃板叠在一起不易分开7. (2015·福建漳州)夏日,荷花盛开,漫步在荷塘边,闻到淡淡的花香,这是因为()A.分子间存在引力B.分子间存在斥力C.分子间有间隙D.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8.下列关于粒子和宇宙的说法正确的是()A.汤姆生发现电子说明原子是可分的B.扫地时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C.大到天体,小到微观粒子都在不停地运动,其中太阳是宇宙的中心D.把酒精和水混合在一起,体积等于9. (2015·江苏徐州)下列微粒中最小的是( )A.原子B.夸克C.质子D.原子核10. 小阳对正在抽烟的爸爸说:“吸烟不但危害您的健康,我和妈妈也在被动吸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章 从粒子到宇宙测试题
一、 选择题
1、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运动快慢跟温度有关的是 ( )
A .打开一盒香皂,很快就会闻到香味
B .空气容易被压缩
C .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天更容易干
D .两块用水刚洗干净的平玻璃板叠在一起不易分开
2.我们在实验室用酒精进行实验时,整个实验室很快就闻到了刺鼻的酒精气味,这是一种扩散现 象。

以下有关分析错误..
的是 ( ) A .扩散现象只发生在气体、液体之间 B .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息地运动
C .温度越高时扩散现象越剧烈
D .扩散现象说明分子间存在着间隙
3、如图3所示,将两个底面平整、干净的铅柱紧压后,两个铅柱就会结合在一起,
即使在下面吊一个较重的物体也不会将它们拉开.这个实验表明 ( )
A .分子间存在引力
B .分子间存在斥力
C .分子间有间隙
D .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
4.密闭的房间里打开香水瓶的盖子,一会儿整个房间都能闻到香味.正确的是 ( ) A .温度越高,香味扩散得越慢 B .若温度低于0℃,这个现象就消失
C .这个现象能说明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
D .这个现象能说明分子运动是无规则的
5.关于微观粒子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B.0℃所有物质的分子都停止了运动
C.组成固体的分子是静止的
D.固体和液体分子间没有空隙
6.如图6所示的四个实验现象中,能够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 ( )
7.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解释的是 ( )
A.沙尘暴起、尘土满天
B.金块和铅块紧压在一起,几年后会发现铅中有金,金中有铅。

C.大曲的瓶盖一开,酒香四溢
D.衣橱里的樟脑球会越变越小
8. 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
A.春暖花开时,能闻到花的香味
B.打开酒瓶盖能闻到酒的气味
C.空气中飘动的浮尘
D.在盛有热水的杯子中放几片茶叶,过一会整杯水都变成茶水
9.原子的中心是原子核,周围有电子绕核运动,由
图9的四种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中信息可知 ( )
A .质子、电子所带的电荷不等
B .所有原子的中子数都与质子数相等
C .中性原子的电子数与质子数相等
D .所有原子都由电子、质子、中子组成 10.关于微观粒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原子结构与西瓜很相似,西瓜籽就如同分布在原子中的电子
B .原子结构与太阳系很相似,质子、中子和电子就象行星绕太阳运动一样在绕核运动
C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和中子则由更小的粒子组成
D .只要视力足够好,人们凭肉眼就能看到电子

3
图 6
图9
11.小琪同学读书笔记中的部分摘录如下,其中错误..
的是 ( ) A .用吸管能吸取饮料是由于大气压的作用
B .根据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火车站的站台设置了1米安全线
C .在家熏醋可预防流感,房间充满醋味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 .拦河大坝的截面上窄下宽呈梯形,应用了连通器原理
12.下列有关厨房的物理知识,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拧开香油瓶盖香味扑鼻,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的运动
B .菜刀刀口磨得很锋利,是为了增大压力
C .挂勺子用的塑料挂钩的吸盘,是大气压的作用
D .饺子在油中煎比在水中煮容易焦,说明油的沸点比水高
13、小阳对爸爸说:“你吸烟时,不但危害您的健康,我和妈妈也在被动吸烟。

”的科学依据是 ( )
A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 .分子间有作用力
C .分子间有空隙
D .分子很小
14、对下列常见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
A .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B .破镜难圆,是因为分子间有斥力
C .花香四溢,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 .尘土飞扬,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15、中国古诗意境优美,内涵丰富。

下面是一首完整的古诗,能反映“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这一物理知识的诗句是 ( )
A .绿树荫浓夏日长
B .楼台倒映入池塘
C .水晶帘动微风起
D .满架蔷薇一院香
16、在宇宙和微观世界中,大到宇宙,小到夸克,以下四种物质空间尺度最小的是 ( )
A .电子
B .银河系
C .地球
D .分子
二、填空题
17.烧菜时,在很远我们就能闻到菜的浓浓香味,当菜凉下来后,所闻到的香味就逐渐变淡,其中 蕴含的物理知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吸烟有害健康,吸“二手烟”危害更大,因此公共场所通常有“禁止吸烟”的标志,
如图18所示。

在空气不流通的房间内,只要有一个人吸烟,整个房间就会充满烟味,
造成其他人吸“二手烟”。

这是由于分子 的结果。

19.将体积分别为V 1、V 2的水和酒精混合,发现混合后液体的总体积V 总 V 1+V 2,(选填“<”、“=”或“>”)这一实验表明液体分子间有 。

20、我国的民谚、俗语和诗词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

现列出以下几条民谚、俗语和诗词: ①“潭清疑水浅”;②“墙内开花墙外香”;③“坐井观天,所见甚少”;④“余音绕梁,三日不 绝”。

能够用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解释的是____;能够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____。

21、专家称甲型H1N1流感感染病人咳嗽所产生的大量病毒的飞沫,会使1m 范围内的其他人吸入而 约为1×10-9m ),可判断飞沫 _ 分子。

(选填“是”或“不是”)
22、在探索微观世界的过程中,科学家对原子的结构进行猜想和实
验,并提出了多种模型。

在图22所示的两种模型中,卢瑟福提出的
原子核式模型是_____。

(填“左图”或“右图”)
23、物理学中一个基本的观念是“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

1811年,
意大利物理学家阿伏加德罗将组成物质的仍能保持其化学性质
不变的最小微粒命名为 。

1909年,著名科学家卢 瑟福在进行了α粒子 散射实验后,提出了原子________模型。

24、电冰箱里的食物容易变干和相互“窜味”,请你从物理角度分析食物“窜味”属于________现

18 图7 图22
象,电冰箱里的食物主要是通过___________方式失去水分的。

25.图25是用来说明原子内部结构的示意图.由图知:原子是由
和 组成,原子核由中子和 组成.
26、我们知道,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其它
单位还有:千米、分 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和光年。

银河系很大,一般用_______作长度单位表示最方便;而分子
直径很小,一般用_______长度单位表示最方便。

三、实验探究题
27、把一块表面很干净的玻璃板水平地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图27a),手持弹
簧测力计上端,将玻璃板放到恰好与水槽内水面相接触(图7b),并慢慢
向上提起弹簧测力计.试说出这两次弹簧测力计示数有何不同,其原因
是什么。

28、如图28所示,李华小心地在冷水杯和热水杯中滴入两滴墨水,他会
看到 杯中的墨水扩散较快。

这个实验表明 ________________扩散越快。

29、综合问答一:
暑假,小雨到海边码头,看到渔民将小鱼虾摊在地上晾晒,准备做成干
货。

对于准备马上卖的大鱼虾,因为天热怕其变质,不断用凉水使其降
温。

小雨发现,今天的海鲜腥味儿比春节前来时浓重多了。

请你运用2
个物理知识,分别解释上 述场景中的相关现象。

1)、解释现象一: 2)、解释现象二:

27 图
28
图25
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C A A D A A A C C C D B A C D A
二、填空题
17、分子永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热运动越剧烈.(或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
18、做无规则运动 19、<间隙、
20、②③ 21、不是 22、右图
23、分子核式 24、扩散汽化(或蒸发)、升华,
25、原子核电子质子 26、光年纳米
三、实验探究题
27、第二次示数较大;分子间有引力
28、热水温度越高
29、(1)解释现象一:将小鱼虾摊在地上晒,增大了其中水分的表面积,从而加快了水分的蒸发,以便做成干货。

(2)解释现象二:夏天比冬天气温高,海鲜散发出的分子运动加快,因此暑假闻到的海鲜的腥味比春节前来时浓重多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