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纲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资料

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资料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资料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1.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落后封闭的封建国家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中国的发展方向发生变化,封建社会在缓慢地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

3.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战前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而战后主要矛盾则包括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及中华民族与外国殖民侵略者的矛盾,也就是社会主要矛盾复杂化。

4.是革命任务发生变化,原先的革命任务是反对本国封建势力,战后则增加了反对外国殖民侵略的任务,革命的性质也由传统的农民战争转为旧民族主义革命。

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是互相交织在一起的,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2)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3)基本特征1.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2.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3.中国的自然经济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在广大地区内保持着,成为中国走向近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4.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一定作用,但是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下,他的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而且大部分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5.由于近代中国处于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的争夺和间接统治之下,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中国长期处于不统一状态。

6.在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的广大人民特别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致大批破产,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力的生活。

史纲期末复习资料.

史纲期末复习资料.

史纲期末复习资料简答题第一章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鸦片战争失败后,中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接着又签订一系列条约。

通过这些条约,英国等西方列强在中国攫取了大量侵略特权。

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的封建社会逐步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人民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简述近代中国工人阶级的产生及其特点产生:中国工人阶级最早出现于19世纪40至50年代外国资本主义在华企业中。

它的来源主要是城乡破产事业的农民、手工业者和城市贫民。

特点:早期中国工人阶级人数不多,却是中国新生产力的代表;它深受帝国主义、封建势力、资产阶级三重压迫,工资低、劳动时间长、劳动条件恶劣,受剥削最深,革命性最强,组织纪律性强、集中、团结、与广大农民有着天然联系等优点,是近代中国最革命的阶级。

简述中国资产阶级的产生及其特点产生:中国资产阶级是在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和影响、刺激下,主要由一些买卖、商人、地主、官僚投资的新式企业转换而形成的,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中国民族资本开办的新式企业发展起来。

特点:中国阶级来源不同,构成比较复杂——官僚买办资本家、民族资本家民族资本阶级同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主义有联系,在政治上表现出两面性,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既有矛盾斗争,又有依赖,妥协的一面简述近代中国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及其相互关系主要矛盾:①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②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相互关系:两对主要矛盾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矛盾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大历史任务是什么,他们之间的关系如何?历史任务:①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②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关系:相互区别而又紧密联系.前者为后者清扫障碍,创造必要前提。

后者是前者的延续和追求目标。

两者共同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主题。

第二章1.如何评价《天朝田亩制度》?①《天朝田亩制度》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是一个以解决土地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②《天朝田亩制度》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体现了广大农民要求平均分配土地的愿望,具有进步意义洋务运动期间创办的新式学堂主要有哪些类型?三种:①翻译学堂,如京师同文馆,培养翻译人才②工艺学堂,培养西医,电报,矿物,铁路人才③军事学堂,如船政学堂,培养新式海军人才洋务运动的民用企业主要通过哪些方式创办?少数采取官办或官商合办的方式,多数都采取官督合办的方式。

史纲大题必考知识点总结

史纲大题必考知识点总结

史纲大题必考知识点总结一、史学概论1. 史学的定义、特点和方法2. 史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学派3. 史学研究的价值和意义二、人类社会的起源和发展1. 旧石器时代的人类社会2. 新石器时代的人类社会3. 世界各大洲古代文明的发展4. 古代东方文明的兴起和发展三、世界中古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1. 罗马帝国的兴衰和分裂2. 古代印度的国家和社会3. 希腊城邦的政治体制和社会制度4. 古代中东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5. 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和文化四、世界近代史1. 欧洲文艺复兴的社会背景和意义2. 宗教改革和宗教战争3. 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扩张4. 统一的意大利和统一的德国5. 世界近现代政治、经济和文化五、中国古代社会和文化1. 夏商周的政治体制和社会结构2. 秦汉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3. 魏晋南北朝的政治变革和社会变迁4. 唐宋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5. 元明清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六、中国近代史1. 清朝的政治体制和社会结构2. 鸦片战争和条约的签订3. 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4. 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5. 中华民国的建立和发展七、世界两次世界大战1.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结果2.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结果3. 海战、空战和地面战役4. 世界两次世界大战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八、当代世界政治、经济和文化1. 冷战的背景和全球体系2. 东西方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3. 世界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与变革4. 当代世界的主要国家和国际组织九、中国当代社会和文化1.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党的领导2. 新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3. 中国的对外关系和对外政策4. 当代中国的社会和文化变革。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自考复习资料)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自考复习资料)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自考复习资料)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资料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1.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2.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3.全民族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法宝4.世界上所有爱好和平和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国际组织以及各种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持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地位1.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伟大贡献,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2.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3.中国人民的持久作战,不仅遏制了日本的北进计划,推迟了日本的南进步伐,而且大大减轻了其他战场的压力4.中国作为亚洲太平洋地区盟军对日作战的重要后方基地,还为盟军提供了大量战略物资和军事情报三、抗日救国十大纲领的内容及意义1.使已发动的抗战成为全民族的抗战2.实行全国军事的总动员、全国人民的总动员3.必须改革政治机构,给人民以充分的抗日民主权利,适当改善工农大众的生活4.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要求,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人民战争路线,是彻底的抗日纲领四、中国共产党关于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五、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1.1936年12月,蒋介石飞抵西安,逼迫张学良、杨虎城攻打陕甘地区的红军,张学良在哭谏无效的情况下,与杨虎城毅然实行兵谏,扣留了蒋介石。

2.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十年内战由此结束,国内和平基本实现六、中国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坚持革命的武装斗争;坚持共产党的自身建设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及三大经济纲领1.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提出,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这就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这就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总政策。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资料大全(完美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资料大全(完美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资料大全(完美版)(最全的纲要复习资料,涵盖本科目所有知识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总复习提纲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第一节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1、中国经历了二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其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

2、乾隆朝后期,清王朝由盛转衰。

3、中国封建社会前后延续了两千多年,中国的封建社会的特点包括(1)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2)政治上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3)社会结构上是族权与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4、简述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转达衰的主要表现。

答:(1)政治上,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官僚职能扩大,官僚机构膨胀,官吏贪污腐败严重,巧取豪夺,无所不用其极;(2)经济上,史无前例的人口大增长、各级官吏和地主大肆兼并土地,造成人均土地占有量逐年下降,无地或少地的农民日益增多,流民不断增多。

赋税征收、苛捐杂税、徭役摊派逐年加重,广大农民生活日渐困苦;(3)思想文化上,厉行专制主度,大兴文字狱,读书人动辄以只言片语获罪,整个社会万马齐喑,一片死寂。

(4)军事上,军力衰败,军备废弛,八旗军无所事事,不劳而获,绿营军纪茫然,不堪一击;(5)对外关系上,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使中国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

第二节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及近代中国的演变1、1842年,中英间签署《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上海为通商口岸。

2、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抢劫焚毁了有“万园之园”美誉的皇家园林——圆明园。

3、1894年11月,日军制造的连续4天大屠杀,造成30万中国居民死亡的旅顺大屠杀惨案。

4、1900年,俄国军队侵入中国东北,制造了江东六十四屯惨案。

5、1860年,《北京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是天津。

6、1860年,《北京条约》开放的陆路商埠是伊犁和喀什噶尔。

7、1858年清政府与英、法、美、俄签订《天津条约》,允许外国公使常驻北京。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复习资料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复习资料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资料一、单项选择题1.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的时间是( )A.1851年1月 B.1853年3月 C.1856年9月 D.1864年6月2.标志太平天国由盛到衰转折的事件是( )A.北伐失利 B.天京事变 C.安庆失守 D.天京被围3.1911年4月,资产阶级革命派在黄兴带领下举行的起义是( )A.惠州起义 B.河口起义 C.广州起义 D.武昌起义4.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是( ) A.《钦定宪法大纲》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C.《中华民国约法》 D.《总统选举法》5.1913年,资产阶级革命派为反对袁世凯刺杀宋教仁和“善后大借款”发动了( )A.二次革命 B.护国战争 C.第一次护法运动 D.第二次护法战争6.1914年7月,孙中山在东京正式成立的革命党派是( )A.兴中会 B.中国同盟会 C.国民党 D.中华革命党7.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 )A.梁启超在上海主办《时务报》B.严复在天津主办《国闻报》C.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D.周恩来在天津创办《觉悟》杂志8.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导火线是( )A.北洋军阀接受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B.北洋军阀与日本签订“西原借款”合同C.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D.华盛顿会议上中国外交的受挫9.曾有报刊不切实际地宣传“某人民公社小麦亩产10万公斤,一棵白菜250公斤”这种宣传应出现在( )A.土地革命时期B.三大改造时期C.大跃进时期D.改革开放时期1O.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纲领的会议是( )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 D.中共四大二、多项选择题1.19世纪60到90年代,洋务派举办的洋务事业主要包括( )A.派遣留学生 B.兴办近代工业 C.创办新式学堂 D.建立新式海陆军2.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是( )A.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 B.洋务运动对西方列强具有依赖性C.洋务企业管理具有腐朽性 D.顽固势力多方阻挠3.康有为宣传变法维新的著作有( )A.《新学伪经考》 B.《孔子改制考》 C.《人类公理》 D.《变法通义》4.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体现为( )A.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B.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C.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D.在改革社会风气方面具有重要作用5.20世纪二三十年代成立的中间党派,其社会基础主要是( )A.农民阶级 B.工人阶级C.民族资产阶级 D.上层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三、简答题1、简述资本—帝国主义列强操纵中国经济命脉的主要表现?2、试述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3、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4、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经验教训)?四、材料分析题材料1:1841年12月,曾担任过美国总统的亚当斯在马萨诸塞州历史协会发表演说,为英国挑起侵华战争辩解,称“战争的原因是叩头”,即“中国妄自尊大”,不愿与西方国家平等交往。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资料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资料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资料专题一: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与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1.简要说明中国工人阶级的产生极其特点。

答:近代中国诞生的新兴的被压迫阶级是工人阶级,它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资产主义三重压迫,工资低,劳动时间长,劳动条件恶劣受剥削最深,革命性最强,而且它还有组织纪律性强,集中团结,与广大农民有着天然联系等优点。

2.简要说明中国资产阶级的来源和构成。

答:由一些买办,商人,地主,官僚投资新兴企业转化而成。

还有一些华侨商人投资创办。

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答: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共同富裕两个任务。

联系则是前一个任务为后一个任务清扫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

4.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教训是什么?答:第一,腐朽的社会制度。

第二,经济技术的落后。

总结一句话就是落后就要挨打。

给我们的教训是充分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进行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斗争。

5.帝国主义列强没有能够实现和瓜分中国图谋的原因是什么?答:第一,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利益的互相矛盾。

第二,中国人民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帝反封建斗争。

6.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特征。

答:第一,在经济上:自给自足的经济体制占绝对优势。

第二,在政治上:中央集权的君主社会。

第三。

在思想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第四,在社会特征上:是祖宗家长制。

7.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的起点?答:第一,鸦片战争以后,独立的中国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

第二,封建的中国逐渐变成半封建的中国。

第三,在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丧失了大量的领土主权,领海主权,关税主权,司法主权等,中国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8. 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答:1)军事侵略: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勒索赔款,抢掠财富。

2)政治控制: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扶植、收买代理人。

3)经济掠夺: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操控中国的经济命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资料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资料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辛亥革命;建党;遵义会议;抗日战争;四个全面一、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1.主要矛盾及其关系: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主要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这两对主要矛盾交织在一起,贯穿了整个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始终。

一是当外国列强向中国发动侵略战争时,民族矛盾上升到主要地位;二是外国侵略者同中国封建政权相互勾结时,阶级矛盾就上升为主要矛盾2.主要历史任务及其关系: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实现方式: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这两个主要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

第一,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必须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第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是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最终目的和必然要求。

二、戊戌变法维新运动1898.6.11-意义: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是资产阶级性质政治改良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政治上,促进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走上政治舞台,为辛亥革命奠定阶级基础;经济上,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思想文化上,促进高等教育发展;社会上,移风易俗,促进资本主义文明发展。

失败原因:客观:1.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2.守旧势力强大主观:资产阶级自身的局限性,不能否定封建主义,对帝国主义抱幻想,没有发动群众教训:1.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能走资产阶级改良道路2.争取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必须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社会制度3.清政府是腐朽和顽固的4.帝国主义具有投机性三、辛亥革命1911.10.10历史条件:1.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2.清末“新政”预备立宪破产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4.革命时机成熟,保路运动调动湖北新军,清朝在湖北统治空虚,为武昌起义的爆发提供了有利时机思想上,民主革命思想广泛传播,革命逐渐成为社会主要思想潮流;组织上,资产阶级革命团体,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政治上,三民主义革命纲领失败原因: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本主义建国方案行不通1.没有提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2.没有解决农民土地分配问题,不能充分发动群众3.没有建立统一的革命团体和领导核心4.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自身的软弱性和局限性历史意义:1.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2.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3.推动了中国人民的思想解放4.推动了中国的社会变革,促使中国的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5.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四、1.中国共产党的建立1921.7.23特点:1.以马克斯列宁主义为基础2.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础上产生,区别于第二国际旧式社会改良主义意义:1.是中国民族发展史上一个开天辟的大事变2.中国共产党肩负领导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历史任务2.八七会议1927.8.7历史意义:结束了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确定了党在农村领导武装暴动、开展土地革命的斗争方针,第一次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思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洋务运动是近代中国历史从单纯农民战争 向资产阶级政治运动发展的不可缺少的中间环 节。
荣氏企业 荣宗敬 荣德生 唐延枢――轮船招商局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曾纪泽
李鸿章
1、三千里外欲封侯 2、洋务重臣 3、危急时刻“出场”

高翠莲著《落日孤臣李鸿章》
海陆统筹:值得吸取的历史教训
李鸿章:全力筹办海防 左宗棠、张之洞:塞防重于海防 朝廷议决:塞防为先 中国是海陆二元的国家,海防与塞防不可
马克思:“一切发展,不管其内容如何, 都可以看做一系列不同的发展阶段,它是以一 个否定另一个的方式彼此联系着。”
鸦片战争的失败 ————
太平天国——
(清腐败、外资入侵) (反清,引发洋务运动
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另一个方面农民不是新生产方式的 代表,不可能引进新的生产方式。)
洋务运动————
(引进新生产方式,资产阶级文化, 选派留学,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天朝田亩制度》 《资政新篇》
二、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
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 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专题一、兴也浡焉 亡也忽焉
——太平天国失败原因探析 天上神权,地上皇权
—— 一个解不开的历史死结
地上天国,封建体制
—— 生产腐败的温床和土壤
“以汉制汉”
2、关于历史人物出现的偶然性及个性的评价
3、关于对历史人物作多元的,分阶段,分方 面的研究
纵向――阶段论 方法 横向――方面论
总体论中的重点论
第三阶段 : 九十年代至今
1,历史人物是否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社会进步。 2,历史人物活动是否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3,坚持历史主义原则。 4,坚持“两点论”原则。 5, 坚持大节原则。 6,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
义理论的绝对要求,就是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 围之内。”一切都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评价历史人物究竟是依据今时今地的标准,还是依 据当时当地的标准。
第二阶段 :“文革”结束后至八十年代
1.关于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的估价。
阶级分析是一个基本的观点与方法 ,不是 评价历史功过的标准。历史评价的标准,是否比 前人提供了新的东西。
聚也上帝教,离也上帝教
—— 宗教对太平天国的巨大影响
得人则昌,失人则亡
—— 洪秀全的孤家寡人政策
北伐西征,形同流寇
—— 太平天国战略上的重大失误
不修德政,治国无章
—— 洪秀全等人治国政策的检讨
专题二:从太平天国的失败看农民阶级的 局限性
农民阶级固有的弱点(局限性),是太平天国出现封建化趋势 的根本原因。
《曾文正公家书》 “禁骚扰以安民”
《爱民歌》 “军士与民如一家” “千万不可欺负他” ,“制胜之道,
实 在人而不在器。” 蔡锷 《曾胡治兵语录》 胡林翼 飞鸟尽,狡兔死,走狗烹
“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莫向收获;但 问耕耘”。
点翰林 一甲进士 朝考
“大考”
经世致用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国荃
亲兵
鲍春霆 祁门
课堂讨论:如何正确评价历史人物 ( 曾国藩)
1. 镇压太平天国应负何种罪责 2. 天津教案的是与非 3. 洋务运动的功与过 4. 个人评价 反面人物
“大索”,军阀,厘金 “先清关内,暂弃关外”
爱国者
郭嵩焘 沈葆桢 徐寿 华蘅芳
专题(二):历史人物评价标准问题
第一阶段:建国――文革前 历史主义 三标准:a ,对人民有贡献,有利的; b ,在一定历史阶段起进步作用的; c ,表现本民族高贵品质的。 列宁:“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马克思主
小私有的特点,决定了农民阶级的自私性
彼此间毫无联系,像一袋土豆――散漫性
没有任何多种多样的发展 ――保守性
一家一户,自给自足
――狭隘性
农民自发倾向等级精神和特权思想。他们反封建,不是作 封建制度来反,反皇帝,不是作为皇权主义来反,他们自己就 是皇权主义者。农民政权封建化趋势是不可避免的。
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兴衰
局限:地主阶级不触动封建政体。)
戊戌变法————
(资产阶级改良,资产阶级的软弱,无权,无军队,不触动封建政 体)
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政体,由资产阶级革命派承担)
2,洋务运动是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 重要途径。
近代公交体系产生
3,洋务运动Βιβλιοθήκη 近代中国民族觉醒低层次的表现。
漠河金矿
“金穴”
871/1000 金 51/1000银
一、洋务事业的兴办
兴办近代企业 建立新式海陆军 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二、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
历史人物介绍与评价 —— 曾国藩
曾国藩 理学 湘乡 “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 《讲堂录》 韩愈 “读书以训古为本,作诗文以声调为本, 养亲以欢心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 治家以不晏起为本,居官以不要钱为本, 行军以不扰民为本。”
淮军 赵烈文
知音
阅人
丰大业 崇厚
攻心术 愚忠 伪降图举 天津教案
欣慰
德才兼备――圣人, 德 >才――君子, 才>德――小人
雄奇瑰伟
“气象”――面貌 ,神志
“外惭清议,内疚神明,为一生憾事”。
容闳
文章之道,以气象光明俊伟为最难能可贵, 如久雨而晴,登高山而望旷野,如登高楼俯视大 江,……..文章达此地步,乃最高境界,很不容 易做到。
曾国藩评价
1,太平天国起义,是一场危害社会的动乱, 还是一场正义的事业?
2,“洋务运动”,曾国藩是实践了他人的 创新思想,还是他自己的思想创新?
3,“天津教案”是一次屈辱外交,中国当 事者抱定“力保和局”的宗旨。这个宗旨对否?
4,曾国藩在学术、道德、文章等方面的成 就是否超越前人?是否比前人提供更多的新东 西?
韦俊
牵线阵 螃蟹阵 百鸟阵
伏地阵 一旗偃
忠义血性
宋代岳家军 明代戚家军
湘军
统领――营官――哨官――什长――士兵
私军 粮饷自筹
军权下移 督抚
厘金
财权下移 晚清督抚 专政
政权下移
尾大不掉 “处大位大权 而兼享大名,自古曾 有几人能善其末路者? ”
两个选择: 一是自剪羽翼,清除猜忌; 二是率军反叛,自立为帝 .
唐浩明眼中的曾国藩
乱世立功 功成身退
高起点: 30岁进翰林院 修身五律:诚敬谨静恒 升迁快: 37岁连升四级 看准时机:乱世中建军队 硬挺忍: 好汉打落牙齿和血吞 为自保: 功成身退赢人心 最好境界:花未全开月未圆
拙诚 “求缺惜福”
洋务运动的历史意义
1,洋务运动是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必经 阶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