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三言”“二拍”与明代短篇小说
明代文学第十章

明代文学第十章“三言”:“三言”的编著者冯梦龙,“三言”即《喻世明言》、《醒世恒言》、《警世通言》。
“三言”每部四十卷,计一百二十卷,一百五十万字。
“三言”是冯梦龙的编纂之作,只有一部分是自己创作;“三言”每篇的篇名为单句,与“二拍”代表了我国古代白话小说的高峰,也开创了拟话本小说的新时期。
“二拍”:“二拍”的编著者凌濛初,“二拍”即《初刻拍案惊奇》与《二刻拍案惊奇》。
“二拍”仿“三言”体例,每卷四十篇。
“二拍”基本上是凌濛初一人创作;“二拍”的篇名为一联,这是凌濛初有意区别于冯梦龙“三言”的地方。
“二拍”的素材,除当时社会流传的故事以外,主要是“因取古今来杂碎事可新睹听、佐谈谐者,演而畅之”者。
与“三言”代表了我国古代白话小说的高峰,也开创了拟话本小说的新时期。
答、杜十娘美丽,热情,心地善良,轻财好义。
她有心向李甲,爱的是人,不是钱。
见他“手头愈短,心头愈热”,足见真情。
她聪敏,机智,颇有心机。
为赎身,早有准备。
她跟鸨母争执时,机敏地抓住鸨母一时气话,达成口头契约,使鸨母没有翻悔余地。
从中,既表现了她的心计,又可以看出她为争取幸福自由所付出的艰苦努力。
她刚强,坚定。
当她知道李甲听信孙富的巧言谗语,为了千金之资,得见父母,将她出卖时,她的内心痛苦和悲愤是可想而知的,杜十娘的一声冷笑,显示着她的尊严,更显示出她的刚烈。
最后,她“用意修饰”自己,也是用美丽的形象来维护自己人格的美丽和尊严。
从杜十娘骂孙富、骂李甲,又投江自尽可以看出,杜十娘有着自尊自爱,坚强守信,宁折不弯的性格。
答、唐以后,文言传奇小说的创作渐趋衰落,到明代出现了几部引起人们重视的文言小说,其代表作有:1、瞿佑的《剪灯新话》。
明初,轰动文坛。
此书共4卷20篇,另有附录一篇。
内容多为元末天下大乱时的一些故事,具有幽冥离奇的色彩。
有些甚至荒诞怪异的。
书中约占一半的爱情故事,散发出一些市民气息,有对礼教的蔑视以及对自主婚姻的追求。
2、李昌祺的《剪灯馀话》。
第十章“三言”、“二拍”与明代的短篇小说

[拟话本]:是文人模拟话本形式而
作的小说。现在多用以指明代文人 模拟话本而写的白话短篇小说。这 类作品已不是供艺人演讲之用,而 成为一种主要供案头阅读的作品。 如冯梦龙“三言”中的一部分作品 和凌蒙初“二拍”中的作品就是 “拟话本”的代表。
二、“三言二拍”的进步思想倾向
1、对“好货”的肯定(商人成时代的宠儿) 儒家肯定义,否定利如《孟子· 梁惠王上》云:“孟子见 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是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如: 《滕大尹鬼断家私》中的滕大尹,《转运汉巧遇洞庭红》中 的许多商人,《赵春儿重旺曹家庄》中的赵春儿,《叠居奇 程客得助》程宰都具“好货”的特点。
(3)把情跟欲相联系,通过肯定欲进而肯定情。如《蒋兴 哥重会珍珠衫》、《况太守断死孩儿》、《两错认莫大姐私 奔,再成交杨二郎正本》等 。 《闲云庵阮三偿冤债》开篇伊始,就为情欲张目(《古今小 说》): 常言道:“男大须婚,女大须嫁;不婚不嫁,弄出丑 吒。”多少有女儿的人家,只管要拣门择户,报高嫌低,耽 误了婚姻日子。情窦开了,谁熬得住?男子便去偷情嫖院, 女儿家拿不定定盘星,也走差了道儿,那时悔之何及! 《满少卿饥附饱飏》两性关系的议论: 《蒋兴哥重会珍珠衫》
继“三言”之后,崇祯年间有凌蒙初编著的《初刻拍案 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实收小说78篇,人称“二拍”, 它是我国最早的个人创作的白话短篇小说集,开创了文人拟 话本专集的先例。 “三言”“二拍”问世后,出现了文人创作编辑拟话本的热 潮。“三言”“二拍”中的明代作品,涉及了当时社会生活 的各个方面,其中大多数是围绕市民生活及其兴趣点展开的, 颇为全面地反映了晚明市民阶层的情感意识、道德观念和价 值取情和情欲的肯定即对“好色”的肯定 (1)一般地歌颂男女情爱。如《卖油郎独占花魁》、 《玉堂春落难逢夫》、《错调情贾母詈女,误告状孙郎得 妻》、《闲云庵阮三偿冤债》 。 (2)痛斥负心薄幸行为。如《王娇鸾百年长恨》、《金 玉奴捧打薄情郎》、《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等 。 杜丽娘形象: 1.一位纯洁、善良、精细而双异常刚烈的烟花女子。 2.普通人的正常生活理想,以及寻求平等人格的知己之爱。 3.突破“才子佳人式”爱情格局,她的爱情观、生活观以及贞 操观念都与传统礼法发生矛盾与冲突。
第十章_三言二拍与剪灯三话

二,冯梦龙和“三言”
• 冯梦龙,字犹龙 (1574~1646),长 洲(今苏州)人。别 署龙子犹、墨憨斋主 人,顾曲散人等。富 有才情,通俗文学大 家。一生蹭蹬,抗清, 忧愤而亡。
冯梦龙的进步文学观
• 一、重视通俗文学的作用; • 二、推崇“童心”、“真心”,认为 凡是好的作品都是发乎性情、自然而 真率的。认为民歌就是“性情之响”; • 三、强调作品的通俗化,要让百姓看 得懂,要“谐于里耳”; • 四、认为写作允许虚构,但要合情合 理。
最早的话本小说总集
• 是嘉靖年间洪楩编刊 的《清平山堂话本》, 原书名《六十家小 说》。 • 分为《雨窗》《长灯》 《随航》《欹枕》 《解闷》《醒梦》六 集。现仅残存29篇。
又称《六十家小说》
• 《熊龙峰小说四种》 • 《今古奇观》抱瓮老人
三言二拍影响下诞生40多本拟话本
• 如天然痴叟的《石点头》、周清源的《西 湖二集》、陆人龙的《型世言》、西湖渔 隐主人的《欢喜冤家》、古吴金木散人的 《鼓掌绝尘》、华阳散人的《鸳鸯针》、 东鲁古狂生的《醉醒石》、圣水艾衲居士 的《豆棚闲话》、酌玄亭主人的《照世 杯》、李渔的《连城壁》《十二楼》等。
六,剪灯三话及其它文言小说
• 包括《剪灯新话》 (瞿佑宗吉)、 《剪灯余话》(李 祯昌祺)和《觅灯 因话》(邵景詹)。
瞿佑和《剪灯新话》
• 瞿佑(1347~1433),字宗吉,别号 存斋,江苏山阳(今淮安)人。很早 就有诗名,虽多才多艺,一生却流落 不偶。 • 《新话》中的绝大多数都是以元末明 初时的社会大动荡为背景。作品的主 人公基本是书生,相当集中且真实而 细腻地表现了士人在明初战乱时期的 生活状况。
• 《喻世明言序》:“明者,取其可以道愚 也。通者,取其可以适俗也。恒则习之而 不厌,传之可久。”“三刻殊名,其义一 也。” • 强调了文学的教化作品,即达到劝喻、警 戒、唤醒世人的目的。
第十章“三言”“二拍”与明代短篇小说

明初文言小说: 明初文言小说:
瞿佑《剪灯新话》 李祯《剪灯余话》 瞿佑《剪灯新话》、李祯《剪灯余话》。
第二节 凌蒙初与“二拍” 凌蒙初与“二拍” 凌蒙初,别号空观主人,浙江吴兴。 一、凌蒙初,别号空观主人,浙江吴兴。 二拍” 初刻拍案惊奇》 “ 二拍 ” : 《 初刻拍案惊奇》 和 《二刻拍案惊 奇》。每集40篇,一篇重刻,一篇杂剧,实有78 每集40篇 一篇重刻,一篇杂剧,实有78 篇 。 凌蒙初 《 拍案惊奇序》 : “ 今之人但知耳目之外、 凌蒙初《 拍案惊奇序 》 今之人但知耳目之外 、
《徐老仆义愤成家》的阿寄,长途贩运艰苦发家。 二拍”商人更加“逐利” 常是投机致富, 4、“二拍”商人更加“逐利”,常是投机致富, 冒险发财: 冒险发财:
《转运汉巧遇洞庭红》的文若虚,海外冒险而发家; 《叠居奇程客得助》的程宰,囤积居奇而暴富。
二、张扬婚恋自主和女性意识 1、肯定以“情”抗“礼”,张扬执着真爱 肯定以“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卖油郎独占花魁》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卖油郎独占花魁》
B,将“真情说”贯穿到爱情作品中 。
《乐小舍拼生觅偶》 乐小舍拼生觅偶》
C,肯定男女情欲的合理性与正当性 。 《蒋兴哥重会珍珠衫》 蒋兴哥重会珍珠衫》
2、对“重农抑商”传统观念的反拨 、 重农抑商” 《叠居奇程客得助》:“ 《叠居奇程客得助》:“徽州风俗,以商
明中叶后文言小说: 明中叶后文言小说:
陶辅《桑榆漫志》 陶辅《桑榆漫志》、《花影集》 花影集》 邵景瞻《觅灯因话》 邵景瞻《觅灯因话》 宋懋澄《九龠别集》 宋懋澄《九龠别集》
三言二拍

(2)痛斥负心薄幸行为。如《王娇鸾百年长
恨》、《金玉奴捧打薄情郎》、《杜十娘怒沉 百宝箱》等篇,赞扬了女子坚贞执着的爱情, 谴责了喜新厌旧、富贵易妻,始乱终弃的卑劣 行为,揭露了门第观念、封建礼教的吃人罪恶。
(3)把情跟欲相联系,通过肯定欲进而肯定
情。如《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况太守断死 孩儿》、《两错认莫大姐私奔,再成交杨二郎 正本》等篇中,受情欲驱使而越礼的行为常受 到同情,“失节”妇女常被原谅。
三、《型世言》和其它白话短篇小说集 在“三言”、“二拍”的推动下,明末清初白
话短篇小说的创作如雨后春笋,繁盛一时。先 后刊印的有天然痴叟的《石点头》、周清源的 《西湖二集》、陆人龙的《型世言》、西湖渔 隐主人的《欢喜冤家》、古吴金木散人的《鼓 掌绝尘》、华阳散人的《鸳鸯针》、东鲁古狂 生的《醉醒石》等多种。这些作品随着明末政 治形势的严峻,人文思潮的变化,大致从侧重 于主情到倾向于重理,虽然更关心现实,但说 教气味更加浓重。在艺术表现方面,呈下降的 态势。
第六节 “三言二拍”与明代短篇小 说
第一部分 “三言”“二拍”
“三言二拍”的编著者
冯梦龙(1574—1646),字犹龙,又字
耳犹,号墨憨斋主人,别号龙子犹,长 州(今江苏苏州市)人。晚明著名通俗 文学作家。其最著名的作品是《喻世明 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三 个白话短篇小说集,全称“三言”每集 四十篇,共一百二十篇。“三言”是宋 元话本和明“拟话本”的选集 。
“二拍”的《满少卿饥附饱飏》中,有这样一
段关于两性关系的议论: 天下事有好多不平的所在!假如男人死了,女 人再嫁,便道是失了节,玷了名,污了身子, 是个行不得的事,万口訾议;及至男人家丧了 妻子,却又凭他续弦再娶,置妾买婢,做出若 干的勾当,把死的丢在脑后,不提起了,并没 有人道他薄幸负心,作一场说话。就是生前房 室之中,女人少有外情,便是老大的丑事,人 世羞言;及至男人家撇了妻子,贪淫好色,宿 娼养妓,无所不为,总有议论不是的,不为十 分大害。所以女子愈加可怜,男子愈加放肆。 这些也是伏不得女娘们心里的所在。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复习笔记及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三言”“二拍”与明代的短篇小说)

第10章“三言”“二拍”与明代的短篇小说10.1 复习笔记一、白话短篇小说的繁荣1.《清平山堂话本》及“熊龙峰小说四种”(1)宋元的“说话”技艺到明代仍然流行,一般称之为“说书”或“评话”。
到明代中后期,统治者对评话、话本和通俗小说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民间说书等也受到广大市民的普遍欢迎。
(2)现知最早的话本小说总集是嘉靖年间洪楩编刊的《清平山堂话本》,又称《六十家小说》,现存残篇,基本上保存了宋元明以来的一些话本小说的原貌,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3)万历年间书商熊龙峰刊印了一批话本小说,今存仅四种,后定名为《熊龙峰小说四种》。
(4)缪荃孙刊行的《京本通俗小说》一书,含小说九种,今多数学者认为它是一部伪书。
2.拟话本明代中叶以后,随着话本小说的流行,一些文人在润色、加工宋元明旧篇的同时,开始有意识地模仿“话本小说”的样式而独立创作一些新的小说。
这类白话短篇小说有人称之为“拟话本”。
从鲁迅起,一般又将“三言”之后的白话短篇小说都归属于“拟话本”一类。
3.冯梦龙与“三言”(1)冯梦龙是晚明主情、尚真、适俗文学思潮的代表人物,是通俗文学的一代大家,而他在通俗文学方面最大的成就是“三言”的编著。
(2)“三言”是《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三部小说集的总称。
《喻世明言》亦称《古今小说》,但“古今小说”实为“三言”的通称。
“三言”每集40篇,共120篇。
(3)“三言”包容了旧本的汇辑和新著的创作,是我国白话短篇小说在说唱艺术的基础上,经过文人的整理加工到文人进行独立创作的开始。
(4)“三言”“极摹人情世态之歧,备写悲欢离合之致”,是宋元明三代最重要的一部白话短篇小说的总集。
它的出现,标志着古代白话短篇小说整理和创作高潮的到来。
4.凌濛初与“二拍”(1)凌濛初编著了《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各40卷,人称“二拍”。
(2)“二拍”与“三言”不同,基本上都是个人创作,它已经是一部个人的白话小说创作专集。
“三言”、“二拍”与明代的短篇小说--中国古代文学史笔记

“三言”、“二拍”与明代的短篇小说第一节白话短篇小说的繁荣一.宋元“说话”伎艺明代称为“说书”或“评话”。
(一)现知最早的话本小说总集是嘉靖间洪 便《清平山堂话本》。
1.原书分《雨窗》、《长灯》、《随航》、《欹枕》、《解闷》、《醒梦》6集,每集又分上下两卷,每卷5种,共60种,故称《六十家小说》。
2.今仅残存29篇,其中24篇为《宝文堂书目》著录,一般认为其保存宋元明以来的一些话本小说的原貌。
(二)万历间书商熊龙峰刊印的话本小说,今存四种,1958年由古典文学出版社合在一起影印出版,定名为《熊龙峰刊四种小说》:一般认为《张生彩鸾灯传》是宋话本,《苏长公章台柳传》元,《冯伯玉风月相思小说》、《孔淑芳双鱼扇坠传》明。
(三)《京本通俗小说》含小说9种,1915年由缪荃孙刊行。
(四)“三言”之前话本小说主见于《清平山堂话本》和“熊龙峰刊行小说四种”。
二.“拟话本”:(一)概念:明中叶以后,随着话本小说的流行,一些文人在润色、加工宋元明旧篇的同时,开始有意模仿“话本小说”样式而独立创作的新小说;从鲁迅起,一般将“三言”之后的白话短篇小说都归于“拟话本”类。
(二)冯梦龙,字犹龙,别署龙子犹、墨憨斋主人、顾曲散人等。
1.受李贽思想影响,成为晚明主情、尚真、适俗文学思潮代表人物。
2.曾改编长篇小说《平妖传》《列国志》;纂辑文言小说及笔记《情史》、《古今谭概》、《智囊》和散曲选集《太霞新奏》;创作、改编传奇剧本十馀种,合刊为《墨憨斋定本传奇》;收录、编印民歌《挂枝儿》、《山歌》等。
3.“三言”是《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三部小说集的总称。
(1)《喻世明言》亦称《古今小说》,但“古今小说”实为“三言”通称。
(2)“三言”每集40篇,共120篇;分别刊于天启元年(1621)前后、天启四年(1624)、七年(1627)。
①有的辑录宋元明以来旧本,但一般都作不同程度的修改;②也有据文言笔记、传奇小说、戏曲、历史故事,乃至社会传闻再创作而成,故“三言”包容了旧本的汇辑和新著的创作,是我国白话短篇小说在说唱艺术的基础上,经过文人的整理加工到文人进行独立创作的开始。
第十章三言二拍与明代短篇小说..

第二节 市民社会的风情画
一、商人成为时代的宠儿 1、鲜明的重商思想: • 《蒋兴哥重会珍珠衫》:“一品官,二品客”。 • 《赠芝麻识破原形》:“经商亦是善业,不是贱 流!” • 《叠居奇程客得助》:“徽州风俗,以商贾为第 一等生业,科第反在次着”。 2、全新的价值取向: • 婚嫁重金钱而轻门第、仕途:《韩秀才乘乱聘娇 妻》、《通闺闼坚心灯火》、《两县令竟义婚孤 女》。
• 二、冯Leabharlann 龙与“三 言” • 1 、冯梦龙 ( 1574 -
1646 ) :字犹龙,又 字子犹,号龙子犹、墨 憨斋主人、顾曲散人、 吴下词奴、姑苏词奴、 前周柱史等。长洲人, 书香门第出身,少有才 气,狂放不羁,一生功 名不顺,57岁补为贡生, 61岁任福建寿宁知县。 曾参与抗清宣传,后忧 愤而死。
第十章
“三言”“二 拍”与明代短
篇小说
话本与拟话本
• 话本是宋元时期说话人讲演故事时所 用的底本。 • 拟话本指明代文人模拟话本形式而创 作的专供案头阅读的白话短篇小说。
• 体制形式: • 题目:单句为主。 篇首:一般为诗词 • 入话:头回(得胜头回)。解释性的,和 篇首的诗词有关系,或涉议论,或叙背景, 或叙述一段小故事作引子,以引入正话, 亦有等候听众的作用。 • 正文:主体部分,散文与韵文相间。 • 结尾:多以一首诗总结故事的主题,或以 “话本说彻,权作散场”之类的套话作结。
“二拍” 佳作40篇,民间流传较广。
“二拍”是在“三言”的影响下产生的
,但与“三言”不同,基本上是凌濛初个
人的创作。 因为冯梦龙所辑“三言”,于
宋元旧籍已“搜括殆尽”,凌濛初只有“
取古今来杂碎事可新听睹,佐谈谐者,演
而畅之”(《拍案惊奇序》)。事实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三言”“二拍”与明代短篇小说
第一节白话小说的繁荣
一、“三言”之前的话本小说
嘉靖年间洪缏编刊《清平山堂话本》,共有小说60种,又称《六十家小说》今仅残存29篇。
万历年间熊龙峰刊刻的话本小说今仅存四种,名为《熊龙峰刊四种小说》,其中宋一种,元一种,明两种。
《京本通俗小说》,1915年缪荃孙刊行,宣称“的是元人写本”,但被多数学者疑为伪书。
二、冯梦龙与“三言”
1、冯梦龙:书香门第出身,少有才气,狂放不羁,一生功名不顺,57岁补为贡生,61岁任福建寿宁知县,4年秩满归乡。
曾参与抗清宣传,后忧愤而死。
冯梦龙长在商业经济活跃的苏州,非常熟悉市民生活,思想上又受李贽影响,是晚明主情、尚真、适俗文学思潮代表,一代通俗文学大家。
他搜集、整理、编撰的通俗文学作品涉及白话短篇小说、长篇小说、民歌、散曲、传奇等各个方面,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是“三言”。
2、“三言”:三部小说集《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的总称,每集40篇,共120篇。
“三言”几乎收集了宋、元、明三代较优秀的白话短篇,包括旧本汇集和新著创作。
宋元旧作约占1/3,明代新作约2/3。
“三言”的明代作品,都是模拟宋元话本小说形式写成的专供人们阅读的新小说,通常被后人称为“拟话本”。
“三言”的出现,标志着古代白话短篇小说的整理和创作高潮的到来。
三、凌蒙初与“二拍”
1、凌蒙初,别号空观主人,乌程(浙江吴兴)人,18岁补廪膳生。
科举不利,转而著述。
55岁任上海县丞,因功拔为徐州判官。
崇祯17年,李自成部进逼徐州,他忧愤而死。
2、“二拍”:是凌著“拟话本”《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的合称,简称“二拍”。
崇祯初刊行,每集40篇,一篇重刻,一篇杂剧,故实有小说78篇。
3、《今古奇观》:明末“姑苏抱瓮老人”编,选“三言”、“二拍”佳作40篇,民间流传较广。
四、其他白话短篇小说集
主要有:天然痴叟的《石点头》、周清源的《西湖二集》、陆人龙的《型世言》、西湖渔隐主人的《欢喜冤家》、古吴金木散人的《鼓掌绝尘》、华阳散人的《鸳鸯针》、东鲁古狂生的《醉醒石》等等。
以上作品随着明末政治形势严峻,人文思潮变化,大都从侧重于“主情”到倾向于“重理”,虽更关心现实,但说教气更浓。
比之“三言”“二拍”的成就呈下降趋势。
第二节市民社会的风情画
一、商人成为时代的宠儿
1、鲜明的重商思想:
《蒋兴哥重会珍珠衫》:“一品官,二品客”。
《赠芝麻识破原形》:“经商亦是善业,不是溅流!”
《叠居奇程客得助》:“徽州风俗,以商贾为第一等生业,科第反在次着”。
2、全新的价值取向:
婚嫁重金钱而轻门第、仕途:《韩秀才乘乱聘娇妻》、《通闺闼坚心灯火》、《两县令竟义婚孤女》,
3、“三言”商人往往“重义”,多为善良致富,辛劳发财:
《吕大郎还金完骨肉》的布商吕玉、《施润泽滩阕遇友》的小商人施复,都拾金不昧,心地
善良
《卖油郎独占花魁》的小贩秦重,“做生意甚是忠厚”,顾客“单单做成他”的买卖。
《徐老仆义愤成家》的阿寄,长途贩运艰苦发家。
4、“二拍”商人更加“逐利”,常是投机致富,冒险发财:
《转运汉巧遇洞庭红》的文若虚,海外冒险而发家;《叠居奇程客得助》的程宰,囤积居奇而暴富。
二、张扬婚恋自主和女性意识
1、肯定以“情”抗“礼”,张扬执着真爱
《宿香亭张浩遇莺莺》莺莺主动追求张生。
《乐小舍拼生觅偶》青年男女生死相爱。
《乔太守乱点鸳鸯谱》:“相悦为婚,礼从义起”。
《卖油郎独占花魁》小贩秦重和名妓莘瑶琴成婚,强调“情”的力量。
《通闺闼坚心灯火》罗惜惜与张幼谦相爱、私会,肯定女性情欲。
2、冲破贞节观念,主张男女平等
《蒋兴哥重会珍珠衫》:丈夫蒋兴哥原谅妻子王三巧的失贞。
《单符郎全州佳偶》:“不以良贱为念”,毅然娶娼女为妻。
《酒下酒赵尼媪迷花》:巫娘子遭人奸污后设计报仇,丈夫见她“立志坚贞,越相敬重”。
《满少卿饥附饱飏》关于两性关系的议论。
3、抨击负心薄幸,维护女性尊严
鞭挞负心汉、薄情郎:《金玉奴棒打薄情郎》富贵弃妻的莫稽,《王娇鸾百年长恨》“贪财慕色”的周廷章。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解剖伪君子李甲灵魂的卑劣丑恶,表现杜十娘的人格尊严,演绎“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的价值观。
杜十娘既死于李甲对礼教的信守,又死于李甲对金钱的贪求。
小说对晚明社会相当顽固的封建势力、日渐增长的金钱势力,给予了无情揭露和批判。
第三节“无奇之所以为奇”
“奇”有两类:一是幻奇,像《西游》《封神》等神魔之作;二是常奇,如《金瓶》《红楼》等世情之作。
“三言”“二拍”显属后者。
故抱瓮老人辑其40篇名为《今古奇观》。
凌蒙初《拍案惊奇序》说:“今之人但知耳目之外、牛鬼蛇神之为奇,而不知耳目之内、日用起居,其为谲诡幻怪非可以常理测者,故多也。
”其艺术追求是“耳目前怪怪奇奇”,在日常题材、平凡故事中显出传奇性,被睡乡居士《二刻拍案惊奇序》称为:“无奇之所以为奇”。
1、将平凡故事写得曲折工巧
常采用巧合、误会手法,使情节波谲云诡、曲折多变。
《十五贯戏言巧成祸》,以“巧”传“奇”,以“巧”寓“真”。
《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围绕“珍珠衫”写蒋氏夫妻离合悲欢,既巧合,又曲折。
善将悲喜剧的情节交互穿插,使作品愈加曲折奇巧,趣味横生。
《乔太守乱点鸳鸯谱》裴刘孙徐
刘璞×孙珠姨
裴政×刘慧娘孙玉郎×徐文哥
2、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
《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写兴哥得知妻子有私后内心的气恼、悔恨、矛盾、痛苦。
《卖油郎独占花魁》秦重初见莘瑶琴既惊又喜、既想追求又有担心的心理。
《施润泽滩阕遇友》施复拾到银子后内心矛盾。
3、体式和语言的变化
体式上,“入话”删减大量游离内容;正文删除大量累赘韵文;结尾不再说“话本说彻,权且散场”之类套话。
语言上,消除文言奥语、陈词滥调,代之以清新活泼、富于表现力的口语、通俗语。
第三节文言短篇小说
明代文言小说成就远不如唐、宋传奇。
明代文言小说为拟话本、戏曲提供了大量素材。
明文言小说是唐宋传奇发展到《聊斋》的桥梁。
明初文言小说:
瞿佑《剪灯新话》、李祯《剪灯余话》。
明中叶后文言小说:
陶辅《桑榆漫志》、《花影集》
邵景瞻《觅灯因话》
宋懋澄《九龠别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