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感官评定试题答案.doc

合集下载

食品感官分析期末试题及答案

食品感官分析期末试题及答案

食品感官分析期末试题及答案试题部分:一、选择题1. 食品感官分析是指通过人的感官来评价食品的质量和特征,其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 味觉B. 视觉C. 嗅觉D. 以上都是答案:D. 以上都是2. 下列哪一个感官不属于食品感官分析的范围?()A. 触觉B. 听觉C. 味觉D. 视觉答案:B. 听觉3. 食品感官评价通常包括以下几个要素,除了()之外,还有颜色、外观和质地。

A. 味道B. 香气C. 口感D. 产地答案:D. 产地4. 以下哪个条件不会影响食品的感官特性?()A. 储存温度B. 处理方法C. 加工工艺D. 食品包装答案:D. 食品包装5. 口感是指食品在嘴中接触到人的舌面和口腔黏膜时产生的感觉,其中包括以下几个要素:()A. 酸度B. 甜度C. 温度D. 以上都是答案:D. 以上都是二、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简要说明理由。

1. 同一种食物的味道只会因为品种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答案:错误理由:同一种食物的味道不仅会因品种的不同而变化,还会受到生长环境、成熟度、储存时间等因素的影响。

2. 视觉是评价食品质量最重要的感官之一。

()答案:正确理由:视觉是食品感官评价中最直观、最直接的一种感官,人们在购买食品时往往首先通过外观来判断其质量和新鲜度。

3. 食品的气味主要来自食材本身,与加工工艺关系不大。

()答案:错误理由:食品的气味受到加工工艺的影响很大,例如烤制、煎炒、腌制等会使食材散发出不同的香气。

4. 不同食物的口感差异主要取决于其含水量的不同。

()答案:错误理由:不同食物的口感差异除了含水量的不同外,还受到脂肪含量、纤维素含量、口感成分的不同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5. 食品的颜色与其口感无关,不影响人对食物的观感和食欲。

()答案:错误理由:食品的颜色对人的视觉有巨大的影响,不同颜色的食物会引发人不同的观感和食欲。

三、综合题请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 请列举出三种影响食品气味的因素,并分别进行说明。

食品感官评定试题答案

食品感官评定试题答案

一、简答题(本题总分55分,每小题5分)1、什么是感官评定理化分析能否在短时间内取代感官分析答:是用于揭示、测量、分析和说明食品或材料在为人的视、嗅和触等感觉器官所接受时的特性的一门学科或是用人们的感觉器官(即嗅、味、触、听、视)对食品的感官特性进行评价的一门科学。

(2分)理化分析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取代分析型感官分析(1分),其原因如下(2分):(1)理化分析方法操作复杂,费时费钱,不如感官分析方法简单、应用;(2)一般理化分析方法还达不到感官方法的灵敏度;(3)用感官可以感知,但其理化性能尚不明了;(4)还没有开发出合适的理化分析方法。

2、感官评定可分为哪几种类型各有何特点和要求答:(1)分析型感官评定(分)特点:将人作为测量仪器来测定试样感官质量性质及其差别,主要用于品质管理;只有具有一定感觉灵敏度的人才能参加此类试验;评价结果不反映评定员主观喜好或接受性。

(2分)(2)偏好型感官评定(分)特点:以物品为工具来测定人对物品的感受官嗜好性,市埸研究时常用;对参加感官评定的人的感觉灵敏度无要求;对试验方案,参加试验者的人群特点有许多要求,如年龄、性别、生活水平、文化素养、地区、生活习惯、嗜好和宗教习俗等。

(2分)3、什么是感觉阈可分为几种类型答:感觉器官所能感受范围的上下限和对这个范围内最微小变化的灵敏程度。

(2分)感觉阈可分为:绝对阈:指以产生一种感觉的最低刺激量为下限,到导致感觉消失的最高刺激量为上限的一个范围值。

(分)差别阈:是指感官所能感受到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

(分)4、什么是味觉舌头上四种基本滋味的感受器是如何分布的(见下图)答:味觉是可溶性呈味物质溶解在口腔中对人的味觉感受器进行刺激后产生的反应。

(2分)舌头上四种基本滋味的感受器的分布见下图(3分)5、视觉对感官评定有何影响答:(1)食品处于正常颜色才会使味、嗅觉评定正常,否则灵敏度下降或不能正确感觉(2分)(2)色泽对分析评价食品具有的作用(3分)☆ 便于挑选食品和判断食品质量☆ 影响对该食品的食欲☆ 有助于判断该食品所应具有的特征6、试述产生嗅觉的基本途径和嗅觉的基本特性。

《食品感官评定》期终考试试卷(B卷)及答案

《食品感官评定》期终考试试卷(B卷)及答案

适用专业:一、填空题(每小空1分,共20分)1.评价员分为:、、。

2.差别检验法包括为、、、、。

3.对某人的味觉敏感度进行测定时,酸、甜、苦、咸四种基本味道所对应的是、、、四种味感物质。

4.影响阈值(味觉)的因素很多,例如:、、等。

5.分析或描述试验可分为和。

6.分析型感官检验是利用测定。

7.“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由感觉的产生的。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一般来讲,人的舌头最先感知的是味,而对味感觉最敏感。

()A、甜味咸味B、咸味苦味C、酸味苦味D、苦味甜味2.食品感官分析中的主要感觉,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

A、手感B、嗅觉C、触觉D、听觉3.感官检验宜在饭后( )小时内进行。

A、0.5B、1C、2~3D、84.食品的质量标准通常不包括:( )。

A、感官指标B、品质指标C、理化指标D、微生物指标5.实验人员对食品进行感官检验时可以()A、吃得过饱B、抽烟C、喝凉开水D、吃零食6.盛样品的容器可用以下哪种材质( )A、玻璃制品B、橡胶制品C、纸杯D、塑料制品7.基本味觉种类不包括()。

A、酸B、甜C、苦D、涩8.“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由感觉的( )产生的。

A、对比现象B、疲劳现象C、掩蔽现象D、拮抗现象9.刷过牙后吃苹果就有苦涩味产生是由感觉的()造成的。

A、对比现象B、疲劳现象C、掩蔽现象D、拮抗现象10.靠嗅觉评价的物质必需具有( )A、一定的温度B、挥发性及可溶性C、旋光性和异构性D、脆性和弹性11.下列( )食品是可以直接进行感官检验的。

A、香精B、调味料C、面包D、卤汁12.感官评定实验室最基本的组成为()A、试验区和样品制备区B、试验区和会议室C、试验区和盥洗室D、样品制备区和会议室13.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称为( )A、绝对阈B、差别阈C、识别味阈D、察觉味阈14.感官检验要获得理想结果必需具备的三个要素不包括哪项( )。

A、外部环境条件B、品评员C、适宜的器皿D、样品的制备15.同时提供三个编码样品,其中两个是相同的,要求评价员挑选出单个样品的检验方法称为()A、敏感性试验B、配比检验C、三点检验D、“A”-“非A”检验16.当品评员品尝两种以上溶液样品时,两个样品间需要用清水漱口,等待( )分钟后再进行品尝。

食品感官的试题及答案

食品感官的试题及答案

食品感官的试题及答案食品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我们对食品的感官体验也是决定我们是否喜欢某种食物的重要因素之一。

以下是一些关于食品感官的试题以及它们的答案。

试题一:食物的味觉分类答案:食物的味觉可以分为五种基本味觉:咸、甜、酸、苦和鲜。

咸味来自钠离子的刺激,甜味来自食物中的糖,酸味来自食物中的酸性物质,苦味来自食物中的苦味化合物,而鲜味则是由谷氨酸等物质引起的。

试题二:食物的气味认知答案:人类的嗅觉可以分辨出数千种食物的气味。

气味通过与鼻腔内的嗅觉感受器结合,被转化成我们所感知的气味。

气味对我们的食欲和味觉体验有着重要影响。

试题三:食物的外观对口感的影响答案:食物的外观对我们的口感和食欲产生影响。

颜色鲜艳、外观美观的食物会让我们觉得更有食欲,而外观不佳的食物可能会让我们产生厌恶感。

此外,食物的外观也会对我们对食物的质量进行评估,如水果是否成熟、肉类是否新鲜等。

试题四:食物的口感分类答案:食物的口感可以分为软硬、酥脆、润滑、爽口等不同特点。

不同的食物口感给我们带来的食用体验也不同,例如口感酥脆的食物常用于零食,口感爽口的食物则常用于夏季消暑。

试题五:食物温度对味觉的影响答案:食物的温度会对我们的味觉产生影响。

一般来说,温度较高的食物会更容易激发我们的味蕾,使食物的味道更为浓郁。

而温度较低的食物则会使我们的味觉相对减退。

试题六:食物的口味偏好的形成答案:食物的口味偏好是在我们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个人的口味偏好受到遗传、文化背景、个人经验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因此,不同人对相同食物的口味评价可能存在差异。

试题七:食物的口感优化答案:为了使食物的口感更好,人们在烹饪过程中会采用多种技巧。

例如,使用红烧、炒、蒸等烹饪方法可以使食物变得酥脆、软糯或润滑。

此外,香料的使用也可以为食物增添特定的味道和香气。

以上是关于食品感官的试题及答案。

通过了解食物的味觉分类、气味认知、外观对口感的影响、口感分类、温度对味觉的影响、口味偏好的形成以及口感优化等方面的知识,我们能更好地理解食物的感官特点,从而更好地享受美食。

食品感官评定试卷及答案

食品感官评定试卷及答案

的解释(5分)2、听觉在食品感官鉴评中的作用(10分)(教材p13)答案要点:听觉是人类认识周围环境的重要感觉。

听觉在食品感官评定中主要用于某些特定食品和食品的某些特性的评析上。

(5分)听觉与食品感官评定有一定的联系。

食品的质感特别是咀嚼食品时发出的声音,在决定食品质量和食品接受性方面起重要作用(3分)鉴评员熟悉声音强度与音质两个概念,强度使用分贝来衡量的,而音质是用声波的频率来衡量(2分)3、答:试述感官评定样品的制备要求及注意事项(15分)(教材p21)答案要点:样品的制备要求:(1)均一性这是感官鉴评试验样品制备中最重要的因素。

是指制备的样品除要有评价的特性外,其它特性完全相同。

样品在其他感官质量上的差别会造成对所要评价特性的影响,甚至会使鉴评结果完全失去意义。

对不希望出现的特性,采用不同方法消除样品间特性上的差别(2.5分)(2)样品量大多数感官鉴评试验每次的可鉴评样品数控制在4—8个,对含酒精饮料和带有强烈刺激(如辣味)感官特性的样品,可鉴评样品数应限制在3—4个。

呈送给每个鉴评员的样品分量应随试验方法和样品种类的不同而分别控制。

(2.5分)(3)样品的温度恒定和适当的样品温度才可能获得稳定的结果,通常是该产品的日常食用的温度。

在试验中,可采用事先制备好样品保存在恒温箱内,然后同一呈送,保证样品温度的恒定和一致。

(2.5分)(4)器皿呈送样品的器皿应为无色、无气味、清洗方便的玻璃或陶瓷比较适宜。

同一试验批次的器皿,外形、颜色和大小应一致。

试验器皿和用具的清洗应选择无为清洗剂洗涤。

器皿和用具的储藏柜应无味。

不相互污染(2.5分)样品制备过程的注意事项:(1)样品的总量要用精确仪器测量、称重或测量体积;(2)样品中添加的每种配料也要用精确仪器测量;(3)制备时注意时间、温度、搅拌速率、制备器具的大小及型号;(4)注意保留时间,即样品制备好后到进行评定时允许的最长和最短时间。

(5分)三、论述题(共计35分)1、试述食品感官评定室的设计及注意事项(15分)(教材p15)答案要点:感官评定室的设计:(1)小间品评室试验区是感官鉴评员进行感官评定的场所,通常由多个隔开的鉴评小间构成。

食品感官试题及答案

食品感官试题及答案

食品感官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食品感官评价中,味觉包括哪些基本味道?A. 甜、酸、苦、咸B. 甜、酸、苦、辣C. 甜、酸、苦、咸、鲜D. 甜、酸、苦、咸、辣答案:C2. 下列哪一项不是食品感官评价的常用方法?A. 描述性分析B. 差别测试C. 消费者测试D. 化学分析答案:D3. 在食品感官评价中,视觉评价主要关注哪些方面?A. 颜色、形状、大小B. 味道、气味、口感C. 颜色、气味、口感D. 形状、大小、口感答案:A4. 以下哪种感觉不属于食品感官评价的范围?A. 味觉B. 嗅觉C. 触觉D. 视觉答案:C5. 食品感官评价中,哪种感觉与食品的鲜味有关?A. 味觉B. 嗅觉C. 触觉D. 听觉答案:A6. 在进行食品感官评价时,评价员需要避免哪些因素的干扰?A. 环境噪音B. 个人偏好C. 食品包装D. 所有以上答案:D7. 食品感官评价中,以下哪种测试方法可以用于评价食品的新鲜度?A. 描述性分析B. 差别测试C. 消费者测试D. 保质期测试答案:B8. 在食品感官评价中,评价员的筛选标准通常包括哪些方面?A. 年龄、性别、职业B. 味觉敏感度、嗅觉敏感度C. 教育背景、工作经验D. 所有以上答案:B9. 食品感官评价中,评价员的培训通常包括哪些内容?A. 食品科学知识B. 评价方法和技巧C. 统计分析方法D. 所有以上答案:D10. 在进行食品感官评价时,评价员需要控制哪些变量?A. 评价环境B. 评价时间C. 评价顺序D. 所有以上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食品感官评价中,_________是评价员对食品风味的描述性评价。

答案:描述性分析2. 食品感官评价的目的是_________食品的感官特性。

答案:评价3. 在食品感官评价中,评价员需要_________食品的感官特性。

答案:客观4. 食品感官评价中,_________测试是评价员对两个或多个样品进行比较的方法。

食品感官试题及答案

食品感官试题及答案

食品感官试题及答案### 食品感官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食品感官评价主要评价的是食品的哪些方面?A. 营养成分B. 外观、风味、口感C. 保质期D. 安全性2. 感官评价中,以下哪个不是常用的评价方法?A. 描述性分析B. 差异性测试C. 消费者接受度测试D. 化学分析3. 在进行食品感官评价时,评价员需要具备哪些基本条件?A. 良好的健康状况B. 敏锐的感官C. 受过专业训练D. 所有选项4. 食品感官评价的目的是:A. 确定食品的化学成分B. 评估食品的质量和消费者接受度C. 预测食品的保质期D. 以上都是5. 以下哪个因素会影响食品感官评价的准确性?A. 评价环境B. 评价员的个人偏好C. 评价工具的准确性D. 所有选项6. 描述性分析通常用于:A. 确定食品的主要成分B. 描述食品的所有感官属性C. 比较不同品牌的食品D. 评估食品的营养价值7. 消费者接受度测试的目的是:A. 了解消费者对食品的喜好程度B. 确定食品的保质期C. 分析食品的化学成分D. 评估食品的安全性8. 食品感官评价中,评价员的培训包括:A. 学习食品化学知识B. 学习食品加工技术C. 训练感官识别能力D. 学习食品法规9. 食品感官评价的常用工具包括:A. 电子天平B. 色谱仪C. 感官评价表D. 离心机10. 食品感官评价的常用统计方法有:A. 方差分析B. 回归分析C. 聚类分析D. 所有选项####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食品感官评价的三个主要感官是视觉、______和味觉。

2. 食品的______是评价食品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3. 描述性分析可以提供食品的______信息。

4. 食品感官评价中的“三角测试”主要用于检测评价员是否能______。

5. 食品感官评价的目的是评估食品的______和消费者接受度。

6. 食品感官评价中,评价员需要在______的环境中进行评价。

食品感官分析试题及答案

食品感官分析试题及答案

食品感官分析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食品感官分析主要研究的是以下哪一方面?A. 食品的化学成分B. 食品的物理性质C. 食品的感官特性D. 食品的营养价值答案:C2. 以下哪个不是感官分析的方法?A. 描述性分析B. 差异性检验C. 消费者测试D. 气相色谱分析答案:D3. 食品感官分析中,哪种感官是最重要的?A. 视觉B. 嗅觉C. 味觉D. 触觉答案:C4. 以下哪个不是感官分析的常用术语?A. 阈值B. 敏感性C. 适应性D. 稳定性答案:D5. 在感官分析中,评价员通常被分为哪两类?A. 训练有素的评价员和消费者B. 专家和新手C. 男性和女性D. 成年人和儿童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食品感官分析中常用的评价方法包括以下哪些?A. 定量描述分析B. 排序检验C. 配对比较检验D. 消费者偏好测试答案:ABCD2. 感官分析中,评价员的选拔标准通常包括哪些?A. 年龄B. 感官敏感度C. 健康状况D. 教育背景答案:BC3.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感官分析的结果?A. 环境条件B. 评价员的疲劳程度C. 评价员的情绪状态D. 评价员的饮食习惯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感官分析只能用于评价食品的风味。

答案:错误2. 感官分析是食品科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答案:正确3. 感官分析的结果完全依赖于评价员的主观感受。

答案:错误4. 感官分析中,评价员的培训是不必要的。

答案:错误5. 感官分析可以用于新产品的开发和改进。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感官分析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答案:感官分析在食品工业中用于评估食品的风味、口感、外观和整体可接受性,帮助企业改进产品并满足消费者需求。

2. 描述性分析在感官分析中的作用是什么?答案:描述性分析用于详细描述食品的感官特性,如风味、口感、外观等,为食品的质量控制和产品开发提供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简答题(本题总分55 分,每小题 5 分)1、什么是感官评定?理化分析能否在短时间内取代感官分析?答:是用于揭示、测量、分析和说明食品或材料在为人的视、嗅和触等感觉器官所接受时的特性的一门学科或是用人们的感觉器官(即嗅、味、触、听、视)对食品的感官特性进行评价的一门科学。

( 2 分)理化分析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取代分析型感官分析( 1 分),其原因如下( 2 分):(1)理化分析方法操作复杂,费时费钱,不如感官分析方法简单、应用;(2)一般理化分析方法还达不到感官方法的灵敏度;(3)用感官可以感知,但其理化性能尚不明了;(4)还没有开发出合适的理化分析方法。

2、感官评定可分为哪几种类型?各有何特点和要求?答:( 1)分析型感官评定(分)特点:将人作为测量仪器来测定试样感官质量性质及其差别,主要用于品质管理;只有具有一定感觉灵敏度的人才能参加此类试验;评价结果不反映评定员主观喜好或接受性。

( 2 分)(2)偏好型感官评定(分)特点:以物品为工具来测定人对物品的感受官嗜好性,市埸研究时常用;对参加感官评定的人的感觉灵敏度无要求;对试验方案,参加试验者的人群特点有许多要求,如年龄、性别、生活水平、文化素养、地区、生活习惯、嗜好和宗教习俗等。

( 2 分)3、什么是感觉阈?可分为几种类型?答:感觉器官所能感受范围的上下限和对这个范围内最微小变化的灵敏程度。

( 2 分)感觉阈可分为:绝对阈:指以产生一种感觉的最低刺激量为下限,到导致感觉消失的最高刺激量为上限的一个范围值。

(分)差别阈:是指感官所能感受到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

(分)4、什么是味觉?舌头上四种基本滋味的感受器是如何分布的(见下图 )?答:味觉是可溶性呈味物质溶解在口腔中对人的味觉感受器进行刺激后产生的反应。

( 2 分)舌头上四种基本滋味的感受器的分布见下图( 3 分)5、视觉对感官评定有何影响?答:( 1)食品处于正常颜色才会使味、嗅觉评定正常,否则灵敏度下降或不能正确感觉( 2 分)( 2)色泽对分析评价食品具有的作用( 3 分)☆ 便于挑选食品和判断食品质量☆ 影响对该食品的食欲☆ 有助于判断该食品所应具有的特征6、试述产生嗅觉的基本途径和嗅觉的基本特性。

答:产生嗅觉的基本途径( 2 分):空气中气味物质分子在呼吸作用下进入嗅感区,吸附和溶解在嗅黏膜表面→ 进而被嗅细胞所感受→ 嗅细胞将所感受的气味刺激通过传导神经以脉冲信号形式传递到大脑,从而产生嗅觉。

嗅觉的基本特性( 3 分):⑴嗅觉疲劳:嗅觉长期作用于同一气味刺激而产生的适应现象特点:施加刺激到嗅觉疲劳或嗅感消失有一段时间间隔;产生嗅觉疲劳过程中嗅味阈逐渐增加;刺激疲劳发生后嗅觉灵敏度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恢复。

⑵气味的相互影响两种或两种以上气味混合时可能产生:主要气味特征受压制或消失,无法辨认混合前气味;混合后无味而发生“中和作用”;某种气味被压制而其它气味特征保持不变;原气味特征彻底改变,形成新气味;保留部分原气味特征,同时产生新气味。

7、应怎样选择食品感官评定试验方案?答:( 1)按国家标准或规定( 1 分)(2)采用惯用法( 1 分)(3)试样差别微小选用的方法(分)三角试验:无标样,以新样为单个样品二 /三试验:有标样,重复两组,排除猜测因素多个试样:评分法 /熟练者;多样比较法 /新评价员;排序法 /精度较粗糙;成对比较 /滞后明显试样(4)试样差别明显选用的方法(分)二点法:二个样品;排序法:多个样品;评分法:多个试样8、分析型评价员应具备哪些条件?答:( 1)候选条件( 3 分)对此项工作感兴趣;有较强责任心;具有正常感觉敏锐性;了解感官评定基本知识;身体健康;无不良嗜好;有一定的表达能力;无生理异样。

(2)筛选时的具体条件( 2 分)确定是否存在感官缺陷;确定感官灵敏度;估价评定员描述和表达感官知觉的潜在能力9、常用哪些方法筛选和培训分析型评价员?答:筛选方法( 3 分)⑴感官缺陷的检查:色盲本检验辩色能力;私语法、钟表法或音叉法检查听力;匹配法检验味觉和嗅觉:气味的匹配试验,滋味的匹配试验。

⑵敏感度的测定:三点检验法检测基本识别能力(被检样品的浓度在阈限水平之上);排序法检测对特性水平的识别能力 .⑶描述性评价员的选定:基本味道识别检验;气味描述;风味强度排序检验培训方法( 2 分)⑴培训时间的安排:培训工作定期进行;开始密度高(1 月 1 次 ),以后培训密度降低 (半年 1 次 );每次培训时间 1 周左右⑵培训的主要内容:评价样品正确方法的培训;识别和觉察基本味道和气味的培训;使用标度的培训;设计和使用描述性语言的培训。

10、食品感官评定时对样品制备有哪些要求及外部影响因素?答:样品制备的要求( 3 分)⑴均一性:制备的样品除所评价特性外,其它特性完全相同实现均一性应做到:精心选择适当制备方法减少出现特性差别的可能性;对不期望出现差别的特性,采用不同的方法消除样品间该特性上的差别。

⑵样品量:试验样品量可在相当大范围内变化,通常把样品获得的难易程度及物料安全性作为决定样品量的基础;每次试验样品数控制在4~8 个,含酒精饮料和带强刺激感官特性样品的样品数控制在3~4 个。

样品制备的外部影响因素( 2 分)( 1)温度:恒定 /适宜温度保证稳定结果,选择日常食用温度( 2)器皿:清洁、易编号、无色、易洗涤的玻璃或陶瓷容器,容量<50ml(3)样品编号:随机编号(4)样品摆放顺序:在每个位置上出现的几率相同11、差异识别试验常用哪些方法?试任选两种方法比较各自的特点。

答:差异识别试验常用方法:两点检验法;二-三点检验法;三点检验法;“A”或“非A”法;五中取二法3 分)检验法;选择检验法;配偶检验法。

(任选两种方法比较各自的特点( 2 分)二、综合分析题(本题总分45 分)1、感觉有哪些基本规律?感官评定时应如何应用这些规律?(10 分)答:( 1)适应现象( 3 分)适应现象是指感受器在同一刺激物的持续作用下,敏感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在整个过程中,刺激物的性质强度没有改变,但由于连续或重复刺激,而使感受器的敏感性发生了暂时的变化。

除痛觉外,几乎所有感觉(嗅觉、视觉、味觉)都存在适应现象。

一般情况下,强刺激的持续作用使敏感性降低,微弱刺激的持续作用使敏感性提高,可利用此特点培训评价员。

(2)对比现象( 3 分)当两个刺激同时或相继存在时,把一个刺激的存在造成另一个刺激增强的现象称为对比增强现象。

在感觉这两个刺激的过程中,两个刺激量都未发生变化,而感觉上的变化只能归于这两种刺激同时或先后存在时对人心理上产生的影响。

在吃过糖后,再吃山楂感觉特别酸;吃过糖后再吃中药,会觉得药更苦。

进行感官检验时,应尽可能避免对比效应的发生,在品尝评比几种食品时,品尝每种食品前都要彻底嗽口,以避免对比效应带来的影响。

(3)协同效应和拮抗效应( 2 分)协同效应是两种或多种刺激的综合效应,它导致感觉水平超过预期的每种刺激各自效应的叠加,协同效应又称相乘效果。

与协同效应相反的是拮抗效应。

它是指因一种刺激的存在,而使另一种刺激强度减弱的现象,拮抗效应又称相抵效应。

(4)掩蔽现象( 2 分)同时进行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时,降低了其中某种刺激的强度或使该刺激的感觉发生了改变,可利用此性质掩蔽产品的某个不受欢迎的感官性质。

2、味觉是怎样产生的?影响味觉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怎样影响?(10 分)答:味觉的产生途径( 5 分)首先是呈味物质溶液刺激口腔内的味感受器;然后通过一个收集和传递信息的神经感觉系统以脉冲形式传导至大脑的味感中枢;最后通过大脑综合神经中枢系统的分析产生味感。

注意:呈味物质只有溶解后才能刺激味觉细胞产生味感,口腔中由腮腺、颌下腺、舌下腺以及无数小唾液腺分泌出来的唾液是呈味物质天然溶剂。

影响味觉的主要因素( 5 分)( 1)呈味物质的结构呈味物质的结构是影响味感受的内因,一般来说,糖类产生甜味;能解离出 H+ 的物质产生酸味;盐类产生咸味;生物碱产生苦味。

但有例外,如乙酸铅呈甜味,草酸无酸味而呈涩味,有些分子结构上的微小变化会致味感发生很大变化。

( 2)呈味物质与味觉细胞接触的部位味觉感受器——舌头上味蕾分布不均匀,因而存在敏感区,利用这一特性,人们经适当训练可大大提高味觉敏感度,某些难以区分的味感(如酸与涩)也可通过呈味特性加以区别。

(3)温度不同呈味物质的味感与温度关系不同,一个食品体系的风味是数种味感的综合结果。

温度对味觉的影响表现在味阈值的变化上,感觉不同味道所需要的最适温度有明显的差别。

四种基本味中,甜味和酸味的最佳感觉温度在 35 ~ 50℃,咸味最适感觉温度为 18 ~ 35℃,而苦味则是 10℃。

( 4)介质介质的粘度会影响可溶性呈味物质向味感受器的扩散,辨别味道的难易程度随呈味物质所处介质粘度而变化;介质的性质会影响呈味物质的可溶性或者是抑制呈味物质有效成分的释放;介质影响还与呈味物质浓度有一定关系。

( 5)各种呈味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大多数天然呈味物质的味道不是单纯的基本味,而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味道组合而成,大多数食品也是包含有多种基本味的体系。

因此,不同味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味觉会产生重大影响,如补偿作用和竞争作用。

3、某饮料厂为降低饮料成品的异味,在加工中添加了某种除味剂,为了了解除味效果,运用二-三点检验法进行试验,由40 名鉴评员进行检查,其中有20 名接受到的对照样品是未经去味的制品,另20 名接受到的对照样品是经去味处理的制品,共得到40 张有效答案,其中有28 张回答正确。

请据此分析该饮料去除异味的效果是否显着?在什么水平上有显着差异?为什么采用未经去味制品和经去味处理制品各为一半?试述此措施必要性。

(10 分)答:查表可知:该饮料去除异味的效果显着,在1%水平上有显着差异。

( 6 分)采用未经去味的制品和经去味处理的制品各为一半的必要性:消除顺序效应( 2 分)在评定两个感官强度有差异的样品时,品尝顺序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评价员对两弱一强样品组做出正确判断的几率比对两强一弱样品组做出正确判断的几率高,进行二三检验法差别检验,每种方法经13 次测试:弱样本为对照样品,正确答案数(两弱一强);混合样本为对照样品,正确答案数;强样本为为对照样品正确答案数。

( 2 分)4、在火腿肠、片片桔、酸奶、薯片四种产品中任选一种产品确定描述分析性试验的主要评价指标、评价程序和方法?(15 分)答:制定主要评价指标( 5 分)制定评价程序( 5 分)评价方法( 5 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