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气温和气温的分布练习题 最新
4.2《气温的变化与分布》作业练习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人教版地理(2024)七年级上册】第四课第二节气温的变化和分布1.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中午12 点左右。
( )2.世界气温大致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 )3.北半球陆地上最热月一般出现在8 月。
( )4.在山地和丘陵,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
( )5.在地图上,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温线。
( )1. 山西太原某同学在学校气象站进行了气温观测。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当天的最高气温出现在( )A.8 时左右B.14 时左右C.20 时左右(2).当日的平均气温为( )A.3℃B.6℃ C.9℃2.如图是武汉某时段的天气预报手机截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天气预报情况,人们出门需要携带雨具的是( )A.周一B.周二C.周三D.周四(2)根据气温状况判断,此时最有可能是( )A.1 月B.7 月C.5 月D.11 月3.中央气象台天气预报:徐州3 月17 日气温为2℃~ 8℃, 2℃是指一天中什么时候的气温( )A.午夜B.日出前后C.日落之后D.早晨8 时4.一天中气温最高时刻一般出现在( )A.正午12 时B.下午1 时C.下午2 时D.下午3 时5.一年中,北半球陆地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出现在( )A.1 月、7 月B.7 月、1 月C.6 月、12 月D.8 月、2 月1.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读图可知,全球气温分布的规律是从向气温逐渐降低。
(2)造成这种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因素。
(3)世界气温最低的地方是洲。
2.读右面“世界1 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1)在等温线图中,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
读世界1 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可知,在南半球20℃等温线大致分布在虚(纬线)附近。
(2)从纬度位置看:世界1 月平均气温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选填“递增”或“递减”)(3)从海陆位置看:北半球1 月份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并不一样,相对温度较低是(4)从海拔看: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商100 米气温大约下降C。
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章节测试习题(7)

章节测试题【答题】同一纬度,白天陆地气温和海洋气温哪个较高?______。
【答案】陆地【分析】【解答】由图可知,海洋气温变化幅度较陆地气温变化幅度小。
【答题】是陆地气温最高值和最低值出现的时间较早,还是海洋较早?______。
【答案】陆地【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图能力。
【解答】陆地气温变化幅度更大,其气温最高值和最低值出现的时间较早。
1.【答题】一年中,北半球陆地最高气温出现在()A. 一月B. 二月C. 七月D. 八月【答案】C【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解答】一年当中,夏季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北半球太阳高度角较大,且白昼较长,地表接受到的太阳辐射多,气温高;冬季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北半球太阳高度角较小,且白昼较短,地表接受到的太阳辐射少,气温低,所以北半球陆地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7月,故本题选C。
2.【综合题文】读世界1月平均气温(单位:℃)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答题】从全球范围看,1月平均气温分布规律是()A. 从北向南递减B. 从高海拔向低海拔递减C. 从内陆向沿海递减D. 从低纬度向两极递减【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世界气温分布图。
【解答】受太阳辐射的影响,全球一月平均气温分布规律是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低纬度受太阳辐射强,气温高,高纬度地区气温低,故选D。
【答题】一般而言,北温带同纬度的1月平均气温()A. 海洋高于陆地B. 陆地高于海洋C. 高原高于平原D. 荒漠高于森林【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读图分析能力。
【解答】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气温,冬季陆地气温低于海洋气温,因此北温带同纬度的1月平均气温海洋高于陆地,故选A。
【答题】关于世界气温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 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降低B. 气温从南向北逐渐降低C. 纬度越高气温越高D. 同纬度夏季海洋气温比陆地高【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
【解答】气温从低纬向高纬降低.纬度越高气温越高,冬季同纬度的地区陆地气温比海洋低.夏季则相反;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3.【答题】如下图所示,若A为陆地,B为海洋,则图示表示( )A. 南半球7月等温线的分布B. 北半球7月等温线的分布C. 北半球1月等温线的分布D. 南半球1月等温线的分布【答案】D【分析】气温变化规律是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图示位于南半球。
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训练经典题目(附答案)

一、天气与气候选择题1.读等温线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1)从上图中获得的正确信息是()A. 同纬度的①②两地,若①是陆地,②是海洋,此时该地区是冬季B. 由等温线分布情况可知,该地区位于南半球C. 图中等温线能反映世界气温随纬度变化的规律D. 图中等温线能反映由大洋中心向四周递减的规律(2)若①地位于纬度30°~40°的大陆西岸,下列气温和降水资料反映的气候类型与其一致的是()A. B.C. D.(3)若②地为亚欧大陆东岸的滨州市,下列月份与季节搭配正确的是()A. 1—3月为春季B. 9—11月为秋季C. 10—12月为冬季D. 5—7月为夏季【答案】(1)C(2)C(3)B【解析】【分析】(1)根据等温线分布可知,该地区位于北半球。
若①处是陆地,②处是海洋,陆地等温线向是向高纬凸,海洋等温线向低纬凸,说明此季节同纬度陆地温度比海洋温度高,应为北半球夏季;图中等温线能反映世界气温纬度越高,气温越低,故选择答案C。
(2)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以地中海地区最为典型,所以称为地中海气候,其特点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A为温带季风气候,B是温带海洋性气候,C是北半球地中海气候,D是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
(3)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北半球的春季是3、4、5月,夏季是6、7、8月,秋季是9、10、11月,冬季是12、1、2月;南半球的春季是9、10、11月,夏季是12、1、2月,秋季是3、4、5月,冬季是6、7、8月,滨州位于北半球,故选择答案B。
故答案为:(1)C;(2)C;(3)B;【点评】(1)考查陆地和海洋等温线的区别,需要学生进行假设性分析,难度大。
(2)考查几种主要气候类型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需要学生先分析图,再判断气候类型然后找分布位置,难度大。
(3)考查南北半球的四季划分,学生关键是抓住南北半球季节相反这个点就比较简单。
初中地理-气温和气温的分布练习题最新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复习精要1、日平均气温=(8时气温+14时气温+20时气温+2时气温)・41、一天最高气温出现在14点;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P51 3、气温日较差=日最高气温二日最低气温例:开远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测得该学校某天8时、14时、20 时、2时的气温分别为6℃、16℃、14℃、4℃。
则这天的最高气温是。
日平均气温是。
4、一年中,北半球陆地上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最低气温出现在1 月;海洋上最高气温出现在8月、最低气温出现在2月。
(南半球相反)5、能绘制和判读气温曲线图并能根据气温曲线图正确描述当地的气温年变化。
6、气温分布的规律:①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②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③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
例:某座山山脚海拔500米、气温15 ℃ ,而山顶海拔2500 米,山顶气温是℃。
典型例题1.下面是某一气象观测站根据测得的某日气温数据绘制的气温曲线,请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当地当日最高气温是,出现时间是;当地当日最低气温是,出现时间是;当地当日气温日较差是。
【解析】解答本题应注意读图的准确性,一般的顺序是先依据纵坐标读出气温值,再依据横坐标读出时间值;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叫做气温日较差。
【选题角度】本题考察学生气温曲线图的阅读,能根据资料读出气温的变化并计算气温日较差。
【答案】31℃、14点、24℃、4点、7℃2.读甲乙、丙、图三地气温变化曲线图,回答问题:(1)甲地最热月是___ 月,平均气温是_____ ,最冷月是_____ 月,平均气温是 ____ ;(2)乙地最热月是月,平均气温是,最冷月是月,平均气温是 ____ ;(3)丙地表示的气候带是带。
(4)甲、乙两地中, _______ 地在北半球,____ 地在南半球。
【解析】解题中要抓住南北半球季节相反这一自然规律,掌握7、8月北半球气温高、南半球气温低,而1、2月北半球气温低,南半球气温高的特点进行判别。
初中地理天气气候专题练习题以及答案

模块三:天气和气候专题基础必背知识点:天气与气候天气与生活天气: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态。
气温变化与分布1、空气的温度,常用℃表示,在北半球,陆地最热月出现在月,陆地最冷月出现在海洋一年内的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叫做气温年较差。
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小。
2世界“雨极”世界气候类型1、热带的气候类型分布——热带雨林气候:亚马逊平原、马来群岛。
热带季风气候: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
热带沙漠气候:非洲撒哈拉大沙漠2、亚热带的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
温带的气候类型——温带海洋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一年内降水均。
3、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
4、人类活动与气候气候对人类的影响:衣(藏袍、阿拉伯长袍)、食(南方米饭,北方面食;欧洲西部牛排、乳酪)、住(南北方民居差异;竹楼)行(南船北马,沙漠骆驼、青藏高原牦牛)气候恶化:二氧化碳导致温室效应;二氧化硫导致酸雨;制冷剂导致臭氧层空洞练习题天气考点1 天气及其影响、天气预报1.“天气”与“气候”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下列描述天气的是( )A.云南冬无严寒,夏无酷暑B.四季无寒暑,一雨便成秋C.昨天晴空万里,艳阳高照D.五原春色归来迟,二月垂柳未挂丝2.(2018·湖北宜昌)下列词语中描述气候的是()A.风和日丽B.四季如春C.暴风骤雨D.阴转多云3.(2018·安徽)读懂天气预报是人类生产生活的一项必备技能。
下列天气符号代表的天气与我们生产生活组合合理的是()4.下列有关卫星云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绿色表示海洋B.蓝色表示陆地C.白色表示云区D.云层越厚颜色越黑5.下图为沿我国东部一条经线附近地区的天气状况示意图,此天气过程一般发生在(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2018·山东青岛)读“某地天气资料表”,完成6~7题。
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章节测试习题(4)

章节测试题【答题】假如由你来完成上面表格的填写,32℃的气温值将填在哪个时间栏内()A. 2时B. 8时C. 14时D. 20时【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气温的时间分布,一天中最低气温出现在何时【解答】一天之中,最高温出现在14时左右,最低温出现在日出前后,题目中32℃为当天的最高温,所以应该填在14时时间栏内,C对,ABD错。
故选C。
1.【答题】下图为成都和拉萨某时段气温变化曲线图,与成都相比,拉萨()A. 气温日较差大B. 日均温更高C. 正午气温更高D. 气温变化曲线起伏更小【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图能力【解答】由图可知,图中拉萨的气温日较差更大,成都的日均温更高,正午气温也更高,气温变化曲线起伏更小,A对,BCD错。
故选A。
2.【综合题文】下图为徐州市某年11月3日10时至11月4日10时的气温变化曲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答题】一天之中,徐州市()A. 太阳高度最大的时候,气温最高B. 12点左右气温最高C. 半夜时分气温最低D. 日落时气温高于日出时气温【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的读图和分析图能力【解答】由图中徐州市的气温曲线图可以看出,一天中,徐州市气温最高的时候是在14时左右,而不是12时太阳高度最大的时候,故A和B错误。
气温最低的时候是在日出前后,故C错误。
日落时气温会高于日出时气温,故D正确。
根据题意可知,故选D。
【答题】影响徐州气温日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A. 云量B. 植被C. 太阳高度D. 降水量【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影响气温变化的因素【解答】影响一个地方气温的日变化主要是受太阳高度的影响,气温最高时是正午太阳高度最高后再持续两小时左右;在日落后热量散发一直持续到日出前后达到最低,云量、植被和降水量的影响不是最主要的,故选C。
【答题】赤道与两极地区气温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A. 地形B. 纬度位置C. 海陆位置D. 人为因素【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影响气温变化的因素【解答】离地球十分遥远,体积非常巨大的太阳,照射到地球上的光线,几乎是平行的。
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训练经典题目(含答案)

一、天气与气候选择题1.据某市天气预报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星期一气温日较差最大B. 每天最高温都出现在正午12时C. 未来七天以阴天为主D. 该市很可能是拉萨【答案】 A【解析】【分析】解:由图中天气预报图可以看出,星期一的气温差异是12摄氏度,是一个星期中日温差最大的一天;一般情况下,每天的最高气温是出现在午后两点;未来七天以多云和雨天为主,阴天只有一天;该城市气温高,不可能是位于青藏地区的拉萨,因为拉萨终年低温,夏季的平均气温也在16摄氏度左右。
故答案为:A【点评】天气预报就是应用大气变化的规律,根据当前及近期的天气形势,对某一地未来一定时期内的天气状况进行预测。
它是根据对卫星云图和天气图的分析,结合有关气象资料、地形和季节特点、群众经验等综合研究后作出的。
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雨区。
平时我们可以通过手机、互联网、电视等媒体了解天气状况。
学生要记住几个常考的天气符号,如冰雹、雾霾、霜冻、台风等。
2.如图所示兰州水车,起源于明朝,到解放前后,上至青海贵德,下至宁夏中卫的黄河岸边共有水车350多轮。
在解放前,水车的作用是()A. 水上航运B. 防洪排沙C. 防止凌汛D. 灌溉农田【答案】 D【解析】【分析】解:兰州水车历史悠久,外形奇特,起源于明朝,是兰州市古代黄河沿岸最古老的提灌工具。
故答案为:D。
【点评】甘肃省年降水量自东向西减少,东南部年降水量大于800mm,属于亚热带湿润地区,向西北依次是半湿润、半干旱、干旱区,西北部年降水量少于200mm。
甘肃省重要的农业区是河西走廊,尽管这里降水较少,但依靠祁连山的冰雪融水,这里发展了灌溉农业,主要农产品有冬小麦、棉花等。
3.兰州市规划生态绿地以南北两山森林公园和郊野公园为主体,形成城市生态绿地系统。
据次完成下列小题。
(1)夏季人们喜欢去兰山公园休闲度假的原因之一是()A. 气温比市区低B. 物价比市区便宜C. 交通比市区方便D. 便于野炊(2)下列行为符合兰州市生态绿地规划的是()A. 在林区开垦耕地,种植粮食B. 在林区修建高档私家别墅C. 保护林区植被D. 在林区修建中央商务区【答案】(1)A(2)C【解析】【分析】(1)夏季城市因大量的人工发热、建筑物和道路等高蓄热体及绿地减少等因素,使得城市“高温化”。
人教版(2024)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二节《气温的变化与分布》同步精品分层练)

七年级地理上学期同步精品课堂(人教版2024)4.2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分层练)第3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于2023年7月28日在成都开幕,下图示意世界局部年平均气温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成都年平均气温约为()A.20°C B.18°C C.22°C D.10°C2.据图可推测,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规律是()A.从北半球向南半球递增B.从内陆地区向沿海递减C.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D.从低海拔向高海拔递增3.运动会开幕期间正值堪培拉的()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大翅鲸在全球范围内都有分布,每一个种群都有特定的捕食区、繁殖区和洄游路线。
夏季到冷水海域捕食,冬季到温暖海域繁殖。
右图为全球大翅鲸分布及洄游路线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大翅鲸的繁殖区和捕食区大致位于()A.20℃以上,-10℃—10℃B.-10℃--10℃,20℃以上C.20℃以上,0℃—10℃D.20℃以上,一10℃—o℃5.影响大翅鲸全球洄游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因素B.海陆因素C.地形因素D.人类活动下左图为某地2023年12月份连续4天的天气预报图,右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题。
6.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是()A.℃B.℃C.℃D.℃7.12-07日气温日较差最大的主要原因是()A.℃减弱,℃增强B.℃减弱,℃增强C.℃增强,℃减弱D.℃增强,℃增强8.图是我国东北部年平均气温(°C)分布图,图示地区年平均气温的最大差值是()A.4°C~8°C B.8°~12°CC.12°C~16°C D.10°C~14°C石家庄市7月31日的天气预报是雷阵雨,23-34℃,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34°C大概会出现在7月31日的()A.上午8时B.上午10时C.午后2时D.午后4时10.该日的气温日较差是()A.11℃B.23°C C.34℃D.57℃(2024·山东临沂·中考真题)下图为某地连续四天的天气预报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复习精要
1、日平均气温=(8时气温+14时气温+20时气温+2时气温)÷4 1、一天最高气温出现在14点;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P51 3、气温日较差=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
例:开远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测得该学校某天8时、14时、20时、2时的气温分别为6℃、16℃、
14℃、4℃。
则这天的最高气温是。
日平均气温是。
4、一年中,北半球陆地上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最低气温出现在1月;海洋上最高气温出现在8月、最低气温出现在2月。
(南半球相反)
5、能绘制和判读气温曲线图并能根据气温曲线图正确描述当地的气温年变化。
6、气温分布的规律:①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②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③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
例:某座山山脚海拔500米、气温15℃,而山顶海拔2500米,山顶气温是℃。
典型例题
1.下面是某一气象观测站根据测得的某日气温数据绘制的气温
曲线,请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当地当日最高气温是,出现时间是;
当地当日最低气温是,出现时间是;
当地当日气温日较差是。
【解析】
解答本题应注意读图的准确性,一般的顺序是先依据纵坐标读出气温值,再依据横坐标读出时间值;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叫做气温日较差。
【选题角度】
本题考察学生气温曲线图的阅读,能根据资料读出气温的变化并计算气温日较差。
【答案】31℃、14点、24℃、4点、7℃
2.读甲乙、丙、图三地气温变化曲线图,回答问题:
(1)甲地最热月是_____月,平均气温是______,最冷月是______月,平均气温是______;
(2)乙地最热月是_____月,平均气温是______,最冷月是______月,平均气温是______;
(3)丙地表示的气候带是______带。
(4)甲、乙两地中,______地在北半球,______地在南半球。
【解析】
解题中要抓住南北半球季节相反这一自然规律,掌握7、8月北半球气温高、南半球气温低,而1、2月北半球气温低,南半球气温高的特点进行判别。
【选题角度】
本题既考察了学生阅读气温曲线图的能力,又检测了学生是否掌握了根据气温曲线图的形状判别所属半球的能力,是一道对学生要求较高的综合题。
【答案】
(1)一27°七14°
(2)七27°一-5°
(3)寒带
(4)乙甲
3.夏天人们为什么选择海边或山上去避暑?
【解析】
本题的解题重点在于要理解世界气温的分布中同纬度地区夏季海洋气温低于陆地和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将这样两个知识点与学生所喜闻乐见的实际生活结合在一起,易引起学生的共鸣,从而达到巩固知识点、活学活用的目的。
【选题角度】
本题考查学生利用课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答案】
因为夏季时海洋地区的气温要比陆地地区的气温低,由于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故山上的气温也低于海拔较低的地区。
4.这里有来自热带、温带和寒带的小明、小强和小芳三位同学生活所在地的年气温变化曲线图,你能判断出来他们谁生活在热带、谁生活在温带、谁生活在寒带吗?他们各自生活地区的气温年变化情况又怎样呢?
地区温度
气温年变化特点
带
小明家
小强家
小芳家
【解析】
本题是本节内容的全面考察,既要求会读气温曲线图,并能描述气温的变化特点,又要求根据气温的变化特点能判断其所属的温度带,因此,对学生的要求相应较高,难度较大。
【答案】
热带、全年高温;
温带、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气温年较差大;
寒带、终年严寒
智能达标
选择题
1.北京的气候特点是()。
A.春季多雨雪
B.夏季干旱高温
C.秋季秋高气爽
D.冬季寒冷有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