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配合推拿治疗儿童多动症50例
通督揉腹法配合中药治疗儿童抽动障碍验案举隅

·36·山 西 中 医 2019年5月第35卷第5期 SHANXI J OF TCM May .2019 Vol .35 No .5通督揉腹法配合中药治疗儿童抽动障碍验案举隅焦西安 洪曹栋 王 丽关键词:儿童抽动障碍;推拿;中药;验案中图分类号:R24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0-7156 (2019) 05-0036-01基金项目: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院级课题:(编号:2017zj01)。
作者简介:焦西安,男,主治中医师,山西霍州煤电集团总医院(霍州 031412);洪曹栋,山西中医药大学; 王丽,山西省中医院。
通讯作者:王丽, E-mail:872954770@1 验案举隅姜某某,女,10岁,2018年1月5日初诊。
腹部抽动、耸肩、点头、双下肢抽动反复发作1年余。
患儿于1年前出现腹部抽动、耸肩、点头等症状,到某医院诊断为“多发性抽动症”,曾口服1年泰必利、半年妥泰治疗,因副作用明显停药,遂求治于中医。
诊见:腹部抽动,随即出现耸肩、点头、双下肢抽动,情绪紧张时症状加重,形体偏瘦,急躁,上课欠专注,小动作多,纳眠可,时有梦呓,舌质红、苔黄稍厚,脉细。
诊断:儿童抽动症;辨证:痰热内扰。
治法:清热化痰,平肝息风。
推拿处方:通督揉腹基础方:百会、四神聪、风池、风府、大椎 (安神方) 加肝俞、胆俞,揉腹10 min,捏脊6遍合中脘、内关、公孙、丰隆、列缺 (祛痰方) 加阳陵泉、太冲、迎香,每穴按揉200次,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中药方选温胆汤加减,药用:清半夏、茯苓、天麻、钩藤各8 g,陈皮、竹茹、僵蚕各6 g,珍珠母 (先煎) 、薏苡仁各15 g,葛根10 g,甘草3 g。
10剂,每日1剂,水煎服。
二诊:患儿双下肢抽动减少,仍有腹部抽动,耸肩点头抽动症状,以夜间为主,近有感冒,流白稠涕,少许咳嗽,夜间偶有打鼾,纳眠可,二便调,舌质淡红有芒刺、苔白厚。
推拿初诊方加头面部四大手法、揉大椎、肺风、风门至微发汗为度,并拔罐5 min。
中医治疗小儿多动症医案

中医治疗小儿多动症医案小儿多动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神经行为障碍,其特征为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和冲动。
中医认为多动症是由于脾胃虚弱、肝郁脾虚、心脾不交等多种因素引起的。
下面是一则中医治疗小儿多动症的医案,供参考。
患者男性,7岁,主要症状为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和冲动。
体格发育正常,食欲一般,睡眠良好。
家族无类似病史。
中医诊断为脾胃虚弱、肝郁脾虚、心脾不交所致多动症。
治疗原则:1. 调和脾胃,补益心脾,疏肝理气。
2. 平衡阴阳,调节气血。
方剂组成:疏肝理气汤 + 金匮肾气丸处方药物:1. 疏肝理气汤:柴胡、青皮、白芍、当归、川芎、黄芩、丹参、郁金、桂枝、香附、生姜、大枣。
2. 金匮肾气丸:肉桂、熟地、山药、山茱萸、枸杞子、淫羊藿、鹿角胶、麦冬、茯苓、丹参、川芎、龙眼肉、牡蛎、白芍、枳壳、柴胡、青皮、桂枝、白术、茯神、香附、生姜、大枣、炙甘草。
服用方法:早、中、晚饭后各服一次。
疏肝理气汤煎煮后分两次服用,金匮肾气丸每次10粒,用水送服。
疗程:每个疗程为1个月,连续服药3个疗程。
配合疗法:1. 睡眠规律:保持固定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
2. 饮食调理:少食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增加蔬菜、水果、粗粮、鱼、豆类等营养食物的摄入。
3. 家庭环境营造: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电视、电脑等电子产品过多使用,提供安静、整洁的学习环境。
治疗效果: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患儿的注意力集中度有所改善,多动和冲动的行为减少。
经过三个疗程的治疗,患儿的注意力集中度明显增加,多动和冲动的行为得到有效控制。
总结:中医治疗小儿多动症主要是从调和脾胃、补益心脾,疏肝理气,平衡阴阳气血等方面入手。
配合适当的饮食和生活习惯的调整,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然而,由于每个患儿的体质和病情不同,治疗方案应个体化,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同时密切关注病情的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中医治疗多动症需要长期坚持,综合治疗效果更佳,希望患儿可以通过中医的治疗得到有效控制和改善。
〖中医实战〗两千年老方子,治好儿童多动症!

〖中医实战〗两千年老方子,治好儿童多动症!【中医实战】两千年老方子,治好儿童多动症!(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处方。
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本文理论依据:《中医方剂学》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我常常跟我的朋友讲,也跟我的读者说——中国人,应该对中医有信心。
因为无数的经验告诉我们,中医这东西,是可以治病的。
而且,就效果来说,令人称奇。
现在,我跟你说一张真实的医案故事。
话说有这么一个小孩子,当时才4岁。
他是一个早产儿,刚生出来的时候,才4斤多一点。
也许是因为早产的缘故吧,这孩子一生下来,就容易感冒。
后来,在就诊前的大概半年时间里吧,这孩子逐渐就不对劲了,经常摆头、扭脖子、耸肩,晚上睡不好觉,常常半夜惊醒。
后来,家长带孩子到医院去,确诊是多动症,经过治疗,效果不好。
再后来,这孩子的问题越发明显,一天发作4到9次,抽搐、抖腿、挤眉弄眼。
在发作之后,有时候还嗜睡。
摸手脚,发现不热乎。
怎么办?到最后,家长带孩子看中医。
如果中医也没办法,这孩子可能就真的没救了。
刻诊,见舌淡、苔白,脉迟缓。
这时候,医家开了一张配伍。
但见——【配方】:桂枝6克,芍药15克,炙甘草4克,大枣4枚,生姜4片。
【用法】:水煎服。
每日一剂。
【疗效】:结果如何?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孩子在服用7剂以后,诸证好转。
再服7剂,诸证悉平。
能取得这么好的疗效,孩子家长高兴得无以言表,几次欲下跪感谢。
这是1994年《湖北中医杂志》上,刊发的案例。
现在,有读者可能一眼看出来了:这用的是桂枝汤。
桂枝汤,不就是生姜、大枣、炙甘草、芍药、桂枝吗。
这个古方,是张仲景在《伤寒论》里记载的,是辛温解表剂,可以治外感,是应对着凉感冒的。
它都2000来年了,从来没听说可以治小儿多动症。
这个道理,到底在哪里?对此,我也一度不明白。
我曾经,拿这个案例,去请教我师父。
经过老师的指点,我多少懂了一点。
为什么用桂枝汤呢?第一个,你仔细看医案,你发现,这个孩子是早产儿,他体质差,容易感冒。
中医治疗“小儿多动症”三例

中医治疗“小儿多动症”三例痰浊内盛、火邪扰心证(黄甡)赵某,男,12岁。
以频繁眨眼、吸鼻、耸肩半月,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1年为代主诉就诊,患儿1年前出现注意力不集中,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学习成绩下降明显,平素脾气暴躁,易冲动,难以进行有秩序活动,汗多,纳可,眠差,大便干,日1次,舌红,苔白腻,脉弦滑,予SNAP-Ⅳ量表评估、DSM-Ⅴ量表评估、耶鲁抽动程度综合量表、注意力测试,诊为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伴抽动,中医诊为小儿多动症,辨为痰浊内盛,火邪扰心之证,治当清热化痰开窍,予加味温胆汤治之。
处方:清半夏9g,陈皮12g,茯苓12g,枳实6g,菖蒲10g,远志10g,郁金10g,黄连5g,白芍10g,钩藤12g,菊花10g,决明子10g,炙甘草6g。
7剂,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复诊:患儿眨眼、吸鼻较前明显好转,仍有耸肩、注意力不集中,舌边尖红,苔薄白,患儿服上方无不适,症状缓解明显,原方去黄连继服2周。
三诊:患儿眨眼、吸鼻、耸肩消失,大便干缓解,注意力不集中较前缓解,舌质正红,苔薄白,予上方去决明子,加党参、炒白术、砂仁、木香水泛为丸,丸剂服用2月余,患儿注意力不集中较前明显好转,冲动、多动好转,嘱家长不要给予孩子过多学习压力,应尽量多带孩子参加户外活动,后随访未再复发。
按:患儿注意力不集中时间1年,眨眼、吸鼻等发病半月,其注意力不集中时间较长,继发眨眼、吸鼻等抽动症状,患儿平素脾气急躁,纳可眠差,脉弦滑,可知其首发于肝,肝木旺盛,克制脾土,致使水谷精微不能运化,反而化生痰浊,痰湿之邪郁久化热,上扰心神,故注意力不集中。
方中以清半夏为君,清半夏辛、温,归脾、胃、肺经,可燥湿化痰,与石菖蒲、茯苓相伍,能化痰祛浊,起釜底抽薪之效;黄连味苦性寒,入心与胞络,泻心之实火;陈皮、枳实理气血,气行则血行,气血行则无湿邪可停滞;远志、郁金豁痰开窍,宁心安神;白芍、钩藤柔肝熄风,风熄则火消,肝得其条达之性;菊花味甘、苦,性微寒,能平肝息风、疏风清热,可使邪有出路;炙甘草以调和诸药。
中医治疗多动症方剂

中医治疗多动症方剂文章目录*一、中医治疗多动症方剂1. 中医治疗多动症方剂2. 多动症如何预防3. 孩子患上多动症的原因*二、多动症如何调理*三、多动症不治疗的后果中医治疗多动症方剂1、中医治疗多动症方剂材料:淮山、熟地、黄柏、山萸、丹皮、茯苓、龙齿、泽泻、远志、知母、石菖蒲。
做法:将所有中草药洗净,加水煮成汤。
第一疗程先服3次,停药5-10天再服3次,以此类推,坚持服用2-3个月。
疗效:多动症儿童服此汤药后,多动症状会有所缓解,情绪也会变得安稳,做事更镇定有条理。
2、多动症如何预防要培养孩子的做事善始善终的好习惯:孩子常常是喜欢做什么就做什么,等到其他的事情吸引他的时候,他会马上放下手里的事情而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地方去了,要培养孩子把一件事情做完再去处理其他的事情的习惯。
如果孩子有多动症倾向时候,可以偿试让孩子转移注意力,比如孩子喜欢画画或者其他的什么事情时,可以有意识的让孩子学习他喜欢的东西,而且还要注意锻炼孩子的集中性,持久性。
3、孩子患上多动症的原因孩子患上多动症可能是被遗传了,如果父母或亲属在儿童时期也曾有多动症病史,很可能会遗传给下一代。
如您在孕期时出现毒血症或者分娩时间过于长,可能导致胎儿长大后注意力不易集中,而且患上多动症的机率就加大了。
多动症如何调理儿童多动症的症状表现不难辨别,在生活中只要家长多留心关注,孩子的健康状况,完全可以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生活中如果发现孩子出现异常的表现,家长应该要及时做全面的检查,并且要采取合适的调理方法。
1、饮食上要做好护理很多的家长认为,现在只有一个孩子,总是想着给孩子吃的好一点,认为荤食的营养价值高,所以就会不断的给孩子吃荤食,而忘记了给孩子吃一些素的食物,这样是不对的,因为荤食中脂肪高、能量高,维生素就会比较少,当孩子体内的能量过多的话,孩子用不完就会造成孩子出现多动的情况,所以饮食上还是需要荤素搭配的好。
2、增加孩子的室外活动时间我们要知道多动症的孩子,在学习上或者是生活上,总是喜欢动来动去,安静不下来,这个时候家长就更加地烦恼,会控制孩子出门玩耍的时间,总是以为盯着让孩子写作业会有效果,其实不然,这个时候我们家长越是看得紧我们的小朋友越容易出现逆反的心理,我们的家长应该做的是,带着孩子出门活动一下而已,例如可以跑步、打球、溜冰等,这样就消耗了孩子过多的能量,减少多动症的发作。
中药治疗儿童多动症30例临床观察

中药治疗儿童多动症30例临床观察【摘要】目的探讨中药治疗儿童多动症的临床效果。
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多动症患儿30例,按照治疗时间分为三组,实施中药汤剂治疗方案,同时家长配合实施患儿的心理辅导,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评价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时间在30天以下的有6例,显效、有效以及无效例数均为2例;治疗时间在30~60天的有16例,12例痊愈,3例显效,1例有效;治疗时间在60~90天的有8例,6例痊愈,显效及有效的均为1例,三组治疗效果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中药治疗儿童多动症的治疗效果与治疗依从性关系密切,坚持治疗、家长积极配合,治愈率较高。
【关键词】中药;儿童多动症;行为障碍;心理辅导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ing children hyperactivity 30 cases clinical observation【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medicine treating children hyperactivity effect. methods randomly 30 patients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the implement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programs, while parents treatmentresult children cooperate to implement the psychological counselling. results time to treatment in 30 to 60 days has 16 cases, 12 patients healed, 3 cases powerfully. conclusion the treatment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in treating children with a.d.h.d.【keywords】 chinese medicine, children hyperactivity, behavioral problems, psychological counselling儿童多动症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儿童发育行为障碍,一般可以分为三类,即:多动冲动型、注意力缺陷型以及混合型。
名老中医治儿童多动症秘方

名老中医治儿童多动症秘方
本病病因未明。
不少学者认为是由于大脑发育迟缓,神经纤维成熟推迟引起;也可能与遗传、脑外伤、内分泌激素失常等因素关联。
特征是多动、注意力难以集中、情绪不稳。
冲动任性等。
1 .珍珠汤治多动症
[方剂] 白芍、天麻、珍珠母(先煎)各10克,枸杞子、女贞子、夜交藤、柏子仁、生牡蛎(先煎)各15克,大枣5 枚。
[加减] 若疲倦乏力、纳少便溏者,加白术、茯苓、党参各10克;若阴血不足、面色萎黄者,加鸡血藤、全当归、熟地各10克;若夜寐不安者,加远志、炒枣仁各10克。
[制用法] 将上药水煎3次后合并药液,分早、中、晚3次口服,每日1剂。
10剂为l个疗程,直至痊愈为止。
[验证] 用本方治疗儿童多动症患者80例,均获得痊愈。
其中,用药1个疗程治愈者乃例;2个疗程治愈者32例;3个疗程治愈者23例。
治疗中未见不良反应发生。
2 .龙骨汤加琥珀粉治小儿多动症
[方剂] 生地、茯苓、钩藤、菖蒲各15克,生龙骨、生牡蛎各30克,炙远志5克,琥珀2克(研末分3次吞服)。
[加减] 若心烦难眠者,加龟板、百合、熟地黄各10克;若形寒肢冷者,加鹿角1克,生黄芪10克;若胸闷、食少者,加法半夏、焦山楂各10克;若大便秘结者,加龙胆草6克,火麻仁10克。
[制用法] 将上药水煎,分3次口服,每日1剂,半个月为1个疗程
[验证] 经本方治疗儿童多动症患者61例,用药1-3个疗程,其中治愈者58例;好转者2例;无效者1例。
中药治儿童多动症的方子

中药治儿童多动症的方子多动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行为障碍,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和冲动。
传统中医认为,多动症是由于脏腑功能失调引起的,可以通过草药治疗来调理。
1.阿胶膏阿胶膏是一种古老而有效的中药,可以帮助儿童镇静和改善神经系统功能。
将适量的阿胶膏放入温水中溶解,让儿童每天服用一次。
此药对安抚多动症儿童的情绪波动和焦虑情绪有良好的疗效。
2.白芍汤白芍汤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方剂,主要成分是白芍和桂枝。
它可以调节心脏功能和改善血液循环,从而帮助儿童改善多动症状。
将适量的白芍和桂枝放入开水中煮沸,然后让儿童每天饮用一次。
注意,此药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并根据儿童的具体情况调整剂量。
3.丹参汤丹参汤是一种古老的中药方剂,主要成分是丹参和黄连。
它可以平衡儿童的体液和温血,从而有助于改善多动症状。
将适量的丹参和黄连放入开水中煮沸,然后让儿童每天饮用一次。
此药能够缓解儿童的过度活跃和冲动行为,使其更加平静和集中注意力。
4.龙骨汤龙骨汤是一种用来治疗多动症的传统中药方剂,主要成分为龙骨和牡蛎。
它可以平静儿童的神经系统,促进儿童的睡眠和休息。
将适量的龙骨和牡蛎放入开水中煮沸,然后让儿童每天饮用一次。
此药能够帮助儿童放松身心,减少多动症状。
5.三七粉三七粉是一种中药材,具有平肝潜阳、安神定志的作用。
将适量的三七粉放入温水中溶解,让儿童每天服用一次。
这种中药可以安抚过度活跃和冲动的儿童的神经系统,减少多动症状。
除了草药治疗,中医也建议在多动症治疗中注意以下几点:1.合理安排饮食避免儿童摄入过多的刺激性食物,如威化饼干、巧克力和碳酸饮料。
增加摄入蔬菜、水果和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有助于提高儿童的抗压能力和改善注意力控制能力。
2.规律生活作息建立起儿童的规律生活习惯,包括规律的作息时间、饮食时间和运动时间。
保持充足的睡眠对多动症的改善有着重要的作用。
3.适度运动鼓励儿童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游泳、跑步和球类运动。
这些运动可以帮助儿童消耗过剩的能量,减少多动症状的发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配合推拿治疗儿童多动症50例
作者姓名:陈学智
(作者单位:浙江省景宁县人民医院)
我院自2005年1月~2009年2月,近五年来运用中药配合推拿治疗儿童多动症50例,并与单纯应用推拿治疗者30例进行对照,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治疗组50例中,男34例,女16例;年龄最小为4岁,最大为15岁,年龄4~8岁35例,年龄9~15岁15例,智力均正常。
对照组30例的性别、年龄、病程与治疗组无显著差异。
两组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根据目前应用的美国DSM-IV症状诊断标准,儿童多动症患者的临床表现的主要特性有以下几点。
活动过度:大多数患儿开始于幼儿期,入学后更为明显。
表现为烦躁不安,过多的奔跑、翻滚或爬上爬下、或与人打闹;在课堂上不时翻弄课本等学习用品,或喜欢撕纸,玩弄物品;在家时喜欢高声大叫,做作业边做边玩。
行为冲动,自控能力差:喜欢打断别人的讲话或干扰他人的工作和学习,上课时无缘无故发出喊叫,与同学争吵或打架,集体活动或排队等候时极易不耐烦。
注意力不集中,漫不经心:易健忘,干事容易丢三拉四。
由于疏忽,经常出差错。
学习成绩较差或不理想。
2.治疗方法
2.1)中药治疗熟地黄24 g,山萸12 g,山药12 g,丹皮10 g,茯岑10 g,泽泻10 g,牡蛎10 g,龙齿10 g,钩藤105g,生地24 g,天麻12 g。
每日1剂,水煎温服。
7天为1个疗程。
2.2)推拿治疗①头部手法:患儿仰卧位,术者坐于其头侧。
以拇指点按百会及四神聪各30秒;开天门,即两拇指自下而上从印堂—前庭交替直推50次;推坎宫,即双手拇指自眉头向眉梢分推50次;运太阳50次;拇指按揉睛明、鱼腰、丝竹空,迎香各30秒;指按人中、承浆各30秒;头部啄法1 min;头部擞法1 min;五指拿头顶30次。
②胸腹部手法:患儿体位同上。
术者掌推任脉,即以掌或掌根自膻中直推至曲骨穴30次;双手掌自上而下分推胸胁部30次。
③背部手法:患儿俯卧位,术者立于一侧。
以手掌或掌根自上而下,即从大椎直推至长强(推督脉)30次;施滚法于背腰部5 min;双手重叠自大椎至长强按压,并结合震颤法10次;捏脊10次;拇指点按双侧心俞、肝俞、脾俞、肾俞各30秒;双手掌分推背部,自上而下10次。
患儿取坐位,术者立于其后。
双手提拿双侧肩井5次;虚掌拍打大椎穴10次;拿双侧曲池,合谷各30次。
以上治疗每日1次,7天为一疗程。
3结果
3.1)疗效判断痊愈:各项症状全部消失,随访半年病情无复发。
显效:各项症状基
本消失,随访半年情况稳定。
好转:各项症状明显改善,随访半年病情无明显发展。
无效:各项症状无明显变化,病情无改善或有所加重。
3.2)治疗结果治疗组50例中痊愈30例,显效9例,好转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
治疗次数最长者12次,最短者3次,平均治疗次数7.5次。
对照组30例中痊愈9例,好转15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0﹪。
治疗次数最长者15次,最短者6次,平均治疗次数11.8次。
4 讨论
儿童多动症是一种无明确器质性病变的综合征,目前医学界对其发病原因、病理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甚至没有统一的诊断标准,更缺乏统一的客观诊断指标在。
中医的医籍中也没有对儿童多动症有专门的记载,其临床表现多归属于风证、失聪、健忘等范畴。
中医认为肾为阴阳并存之脏,肾阴虚则阳易亢,水亏火旺;“阳主动”,阴虚阳亢,则动不能己,肾阴虚则肝阴亦虚,肝阴虚则肝火旺,肝主风,主动,故患儿烦躁易怒,坐卧不宁,阳不交阴,则失眠少睡;“脑为髓海”,肾阴虚则脑失所养,故患儿神不守舍,神情恍惚,答非所问,注意力不集中,无耐性。
本组中药方中熟地兹肾阴、益精髓,为君药;山茱萸酸温,滋肾益肝;山药滋肾补脾,泽泻泄肾降浊,丹皮泄肝火,茯芩渗脾湿。
诸药共用,滋而不腻,“状水之主,以制阳光”。
笔者采用推拿手法治疗儿童多动症的指导原则是宁心益智,平肝安神。
开天门,推坎宫等头部手法能开窍醒脑,镇静安神以宁心益智;推督脉,理任脉及捏脊等胸背部手法为交通、平衡阴阳之法,能够平衡阴阳,调节周围神经,促进脏腑机能和新陈代谢;腹部手法及按揉足三里能补气益血以安神;搓胁肋、拿曲池、合谷以平肝潜阳。
笔者认为中药配合按摩治疗儿童多动症无副作用,无痛苦,患儿易接受。
同时推拿手法作为一种接触疗法,通过手法作用于患儿肌肤,对其心理治疗也有良性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姜静雯等. 儿童注意缺乏多动症的研究近况. 国外医学妇幼保健分册1999, 10(4):12~15
2.)岳维真,华能.中西医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临床观察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6,13(3):68-69
3.)代美英.推拿治疗儿童多动症的临床观察 .按摩与导引2006,22(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