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复习整理

合集下载

《国际金融学》复习要点

《国际金融学》复习要点

《国际金融学》复习要点第一篇:《国际金融学》复习要点《国际金融学》复习要点1、经常项目2、全球失衡3、国际收支4、J型曲线效应5、外汇储备6、错误与遗漏7、汇率8、马歇尔-勒纳条件9、国际收支失衡调节的政策性措施主要有哪些?10、明斯基金融危机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1、什么是哈伯格条件?12、国际收支调节理论中乘数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3、国际收支调节理论中的吸收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4、大卫﹒休谟的价格-铸币流动机制是什么?15、三代金融危机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6、第三代货币危机理论中的道德风险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7、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有哪些?18、什么是马歇尔-勒纳条件?19、谈谈你对全球失衡问题的看法?20、谈谈你对“这次不一样”综合症的看法?21、简述美国次债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联系和区别有哪些?22、你认为通过人民币汇率的单边升值能否改善我国的国际收支失衡?第二篇:国际金融学2014年7月末外汇市场上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为: 即期汇率6.1510/20,3个月远期点数为14/12.现有一家中国出口商向美国出口价值100万美元的玩具,3个月后收到货款.问题: 1.中国出口商在这一交易中会面临什么样的外汇风险?2.该中国出口商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管理其外汇风险?3.随着人民币汇率浮动的增加,中国的外向型企业都会面临哪些外汇风险,应该如何管理这些风险?答:可以选择做外汇掉期交易,对冲外汇风险。

以前人民币汇率波动率在正负2%,中国央行倾向于人民币市场化,波动区间有望加大,8月人民币连贬,打开了人民币贬值空间,德国商业银行预测,至2015年底,人民币兑美元将触及6.55,至2016年底目标则看至6.9。

如果人民币贬值,则利好中国对外贸易,如果升值,则利空中国对外贸易。

假定一家中国进口商向美国进口价值1000万美元的机器设备,3个月后支付美元。

若中国进口商预测3个月后USD/CNY将升值到6.2028/38。

国际金融复习重点

国际金融复习重点

国际金融复习重点一、重要名词国际收支平衡表是一国对其一定时期内的国际经济交易,根据交易的特性和经济分析的需要,分类设置科目和帐户,并按复式簿记的原理进行系统记录的报表。

经常项目指本国与外国进行经济交易而经常发生的项目,是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最主要的项目,包括对外贸易收支、非贸易往来和无偿转让三个项目。

马歇尔—勒纳条件是指:货币贬值后,只有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和进口商品的需求弹性之和大于1,贸易收支才能改善,即:货币贬值改善贸易收支的条件是:EM + EX>1绝对购买力平价是指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之间的均衡汇率等于本国与外国货币购买力或物价水平之间的比率。

相对购买力平价从动态角度考察汇率的决定与变动,认为汇率的变动由两国通货膨胀率差异决定,是两国货币所代表的购买力变动率之比。

利率平价论从金融市场的角度分析了汇率与利率之间的关系。

认为,两国间的利率差异会引起资金在两国间的流动(套利),以获取利差收益。

而资金的流动会引起不同货币供求关系的变化,从而引起汇率变动。

汇率的变动会抵消两国间的利率差异,从而使金融市场处于平衡状态。

资产市场学说:资产市场的失衡引进汇率的变动,而汇率的变动促使资产市场从不平衡达到平衡。

均衡汇率是资产市场平衡时两国货币的相对价格。

国际收支失衡的影响国际收支失衡,无论是顺差还是逆差,特别是长期性的,持久性的、巨额顺差或逆差,都不利于一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1.国际收支逆差的影响(1)使本国经济增长受阻。

由于长期逆差的存在,大量减少了本国的外汇储备,外汇的枯竭会影响经济发展所必需的生产资料和原料的进口,从而阻碍国民经济的发展,使国民收入的增长速度放慢。

(2)调整国际收支逆差的政策会引起经济衰退。

在国际收支出现巨额逆差时,实行紧缩性的财政货币政策,通过降低社会总需求来压缩进口,减少外汇支出,也会引起国内经济的衰退。

(3)不利于该国的对外经济交往。

存在巨额逆差的国家,会增加对外汇的需求,从而促使外汇汇率上升,本币不断贬值或者产生贬值的预期,对本国的对外经济交往会产生消极影响;另外,巨额逆差将使本国的偿债率降低,如果陷入债务困境而不能自拔,这又会影响本国的经济和金融实力,降低其国际信誉。

国际金融复习要点

国际金融复习要点

其对象为:承担外汇风险的外币资金(风险头寸、敞口) 外汇风险一般包括三个要素:本币、外币与时间。 2.交易风险:又称结算风险,指一般企业以外币计价进行贸易或非贸易交易时, 因汇率波动而引起的应收资产与应付债务本币价值变化的风险。(最常见、最主要的外汇风险) 3.以货币兑换为特征,外汇风险主要表现:进出口贸易、国际借贷、外汇买卖 4.折算风险(会计风险、转换风险):指企业根据会计制度的规定,对企业的 经营活动进行会计处理时,资产负债表中某些以外币计量的资产、负债、收入和费用在折算成以本国货币表示的项目时,因汇 率变动而可能产生账面损失或收益的可能性。 5.经济风险:又称经营风险,是指意料之外的汇率变动而引起企业未来预期收 益发生变化的一种潜在性风险。(或指企业的世纪经济价值因汇率变动而产生的不确定产量、成本、价格可能产生影响的程度,它对企业而言比交易风险、会计风险更 重要 6.加价保值法:用于出口交易中,指出口商接受软币计价成交时,将汇率损失 摊入出口商价格中,以规避风险。 出口商品新价=原商品价值×(1+计价货币预期贬值率) 7.压价保值法:用于进口交易中,指进口商接受硬币计价成交时,将汇率变动 可能造成的损失从进口商价格剔除,以规避汇率风险。 进口商品新价=原商品价值×(1-计价货币预期升值率) 8.企业在外向型经济中可能会遇到哪些外汇风险?应采取怎样的对策? 可能会遇到的风险:交易风险、折算风险、经济风险 对策:(1)灵活选择和使用结算货币:○1争取使用本币计价结算(有利成本核算、汇率风险转移、自由兑换货币、国际惯 例:国际黄金、石油、主要农产品等交易以美元计价)○2争取硬货币取汇(出口),软货币付款(进口)○3多种货币报价 (一篮子货币计价法)○4出口配合进口币种对外报价 (2)价格调整法:○1加价保值法○2压价保值法(价格调整法不能消除外汇风险,只能转嫁外汇风险) (3)货币保值法:○1黄金保值条款(固定汇率时期)○2外汇保值条款(货币风险条款)○3“一篮子”货币保值条款(SDR) (4)提前或延期结汇:迟收早付,迟付早收 (5)配对管理(6)资产与负债管理(7)损益均摊法(8)净额结算(9)建立多国货币管理中心(10)参加汇率保险 (11)利用金融交易抵补或调整以外币计价的债权债务:○1远期外汇市场避险○2货币市场避险 (12)福费廷(13)出口押汇 第五章汇率制度及选择政策 1.固定汇率:指两国货币比价基本固定,或把两国货币汇率波动的界限限定在 一定幅度之内的汇率制度。 2.浮动汇率:指汇率水平完全由外汇市场上的供求决定,政府对汇率波动不进 行任何干预。 3.自由浮动:又称不干预浮动,是指国家政府对汇率上下浮动不采取任何干预 措施,完全听任外汇市场供求变化,自由涨落。(理论上) 4.管理浮动:又称干预浮动,是指政府采取各种方式干预外汇市场,使汇率不

《国际金融学》复习资料

《国际金融学》复习资料

《国际金融学》复习资料《国际金融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国际收支:指一国在一定时间内全部对外经济往来的系统的货币记录。

2、国际收支平衡表:指将每一笔国际收支记录按照特定账户分类和复式记账原则而汇总编制的会计报表。

3、经常账户:是对实际资源在国际间的交易行为进行记录的账户。

4、资本与金融账户:指对资产所有权在国际间流动行为进行记录的账户。

5、错误和遗留账户:是一种抵消账户,它归结了各种统计误差和人为差异,其数值与经常账户、资本和金融账户余额之和相等,方向相反。

6、自主性交易:指个人和企业为某种自主性目的的(比如追逐利润、旅游、汇款赡养亲友等)而从事的交易。

7、补偿性交易:指为弥补国际收支不平衡而发生的交易,比如为弥补国际收支逆差而向外国政府或国际金融和机构借款、动用官方储备等。

8、临时性不平衡:指短期的、由非确定或偶然因素引起的国际收支失衡。

9、结构性不平衡:指国内经济、产业结构不能适应世界市场的变化而发生的国际收支失衡。

10、货币性不平衡:指一定会率水平下或内货币成本与一般物价上升而引起出口货物价格相对高昂,进口货物价格相对便宜,从而导致的国际收支失衡。

11、收入性不平衡:一国国民收入相对快速增长而导致进口需要的增长所引起的国际收支平衡。

12、预期性不平衡:由于人们对未来经济的预期,使实物流量和金融流量发生变化,从而引起国际收支失衡。

13、货币—价格机制:当国际收支发生逆差时,对外支出大于收入,外汇的需求大于外汇的供给,本国货币贬值,由此引起本国出口商品价格相对下降,进口商品价格相对上升,从而出口增加、进口减少,贸易收支得到改善。

14、收入机制:当国际收支逆差时,对外支付增加,国民收入水平下降。

国民收入下降引起社会总需求下降,进口需求下降,从而贸易收支得到改善。

15、利率机制:当国际收支发生逆差时,本国货币的存量相对减少,利率上升;而利率上升,表明本国金融资产的收益率上升,从而对本国金融资产的需求相对上升,对外国金融资产的需求相对减少,资金外流减少或资金内流增加,国际收支改善。

国际金融复习

国际金融复习
➢ 信用证(letter of credit):由银行依照申请人 的要求和指示或自己主动,在符合信用证条款 的条件下,凭规定单据向第三者或其指定方进 行付款的书面文件。
第二章 外汇与汇率
第一节 外汇 ➢外汇的含义、特点和种类
第二节 汇率 ➢汇率的含义、标价方式和分类 ➢汇率的变动及其影响
第三节 汇率制度 ➢汇率制度的分类 ➢人民币汇率制度
2.1.2外汇的特点
➢ 外币性(相关链接:世界货币符号)
➢ 自由兑换性 ➢ 普遍接受性和可偿付性 2.1.3外汇的种类 ➢ 按自由兑换性分:自由外汇 (Free
Convertible Exchange)/ 记 账 外 汇 (Exchange Of Account) ➢ 按来源分:贸易外汇/非贸易外汇
➢ 外汇市场的作用:清算作用、授信作 用、套期保值作用、投机作用
➢ 外汇市场特点:无形市场、24小时循 环作业、交易货币相对集中、交易价 格趋于单一、政府干预频繁
二、 外汇市场类型
➢ 按其交易主体不同,可划分为银行间外汇市场 (Inter-bank Markets)、客户与银行间外汇市 场(Customer Markets) 、中央银行与银行间 外汇市场(Exchange Intervention)
2.2.3汇率的分类
(二)按银行买卖外汇的角度划分: 买入汇率(Buying Rate) ;卖出汇率 (Selling Rate) ;中间汇率(Middle Rate) ;现钞汇率(Bank Notes Rate)
(相关链接:中国银行外汇牌价)
(三)按汇率计算方法划分: 基本汇率(Basic Rate) ;套算汇率(Cross Rate) 相关概念:关键货币(Key Currency)
相关链接:货币战争——人民币,人民币汇率改革

国际金融复习重点整理

国际金融复习重点整理

一、名词解释1、冲销政策:也称中和政策,特指一国中央银行为了防止因外汇变化引起基础货币投放而进行的资金运用的反向操作,从而抵消对内部经济运行的不利影响。

常见的方法包括调整国内信贷和公开市场业务等。

2、外债境内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或者其他机构对中国境外的国际金融组织、外国政府、金融机构、企业或者其他机构用外国货币承担的具有契约性偿还义务的全部债务。

3、套汇指在同一时间内当不同外汇市场同—货币汇率发生差异时以低价买进、高价卖出而获取利润的交易活动。

4、自主性交易又称事前交易,是指微观主体基于商业利润动机或其他考虑而独立发生的交易5、金融脆弱性在信息不完全且不对称的情况下,任何不利传言都可能引发恐慌,存款人的挤兑行为将制造更大的恐慌,带有明显的“自我实现”的特点。

6、外债境内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或者其他机构对中国境外的国际金融组织、外国政府、金融机构、企业或者其他机构用外国货币承担的具有契约性偿还义务的全部债务。

7、离岸金融市场,是从事境外金融业务的离岸市场。

离岸市场(offshore market) 不是指某一市场的地理位置,而是相对于在岸(onshore)市场(传统的国内市场) 而言,以区别市场中交易货币的性质。

8、双挂钩制度即美元与黄金挂钩,其它货币与美元挂钩,它实际上是一种固定汇率制度。

9、金融危机指利率、汇率、资产价格、企业偿债能力、金融机构倒闭数等金融指标,全部或大部分出现恶化,致使正常的投融资活动无法继续的情况。

10、回购协议指在买卖证券时出售者向购买者承诺在一定期限后,按预定的价格如数购回证券的协议。

11、折算风险一般是指跨国企业在编制母公同与境外子公司的合并财务报表所引致不同币种的相互折算中,因汇率在一定时间内发生非预期的变化,从而引起企业合并报表账而价值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

12、间接标价法一种外汇汇率标价方法,以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为标准,来计算折合若干单位的外国货币。

国际金融期末复习整理

国际金融期末复习整理

国际金融期末复习整理第一章整理:选择整理:1. 《国际收支和国际投资头寸手册》(第六版)将国际收支账户分为( )。

A.经常账户B.资本账户C.储备账户D.金融账户2. 国际收支反映的内容是以交易为基础的,其中交易包括( )。

A.交换B.转移C.移居D.其他根据推论而存在的交易3. 经常账户包括( )。

A.商品的输出和输入B.运输费用C.资本的输出和输入D.财产继承款项4. 下列项目中应记入贷方的是( )。

A.反映进口实际资源的经常项目B.反映出口实际资源的经常项目C.反映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的金融项目D.反映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的金融项目5.若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储备资产项目为-100亿美元,表示该国( )。

A.增加了100亿美元的储备B.减少了100亿美元的储备C.人为的账面平衡, 不说明问题D.无法判断6.下列( )账户能够较好地衡量国际收支对国际储备造成的压力。

A. 货物和服务账户差额B.经常账户差额C.资本和金融账户差额D.综合账户差额7.因经济和产业结构变动滞后所引起的国际收支失街属于( )。

A.临时性不平衡B.结构性不平衡C.货币性不平衡D.周期性不平衡E.收入性不平衡8.国际收支顺差会引起( )。

A.外汇储备增加B.国内经济萎缩C.国内通货膨胀D.本币汇率下降判断整理:1.国际收支是一个流量的、事后的概念。

( √)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采用的是狭义的国际收支概念。

( ×)3.资产减少、负债增加的项目应记入借方。

( ×)4.由于一国的国际收支不可能正好收支相抵,因而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最终差额绝不恒为零。

( ×)5.理论上说,国际收支的不平衡指自主性交易的不平衡,但在统计上很难做到。

( √)6.因经济增长率的变化而产生的国际收支不平衡,属于持久性失衡。

( √)7.资本和金融账户可以无限制地为经常账户提供融资。

( ×)8.综合账户差额比较综合地反映了自主性国际收支状况,对于全面衡量和分析国际收支状况具有重大意义。

国际金融学_复习资料

国际金融学_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外汇:外汇是以外币表示的,用于清偿国际债权债务的一种支付手段国际收支:在一定时期内,一国所发生的全部国际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

国际储备:一国货币当局为平衡国际收支赤字和维持本国货币汇率的稳定以及用于紧急国际支付而持有的为各国普遍接受的一切资产。

固定汇率:就是两国货币比价基本固定,或把两国货币汇率的波动界限规定在一定幅度之内。

浮动汇率:对汇率不加以固定,也不规定上下波动的界限,听任外汇市场根据供求情况变化,自行决定本国货币对外币的汇率。

即期汇率:即期汇率是指目前的汇率,用于外汇的现货买卖。

远期汇率:远期汇率是指将来某一时刻的汇率,用于外汇期货买卖。

货币期货:指货币期货交易的双方约定根据成交单位、交割时间标准化的原则,按固定价格购买与出卖远期外汇的一种交易。

外汇期权:指合约购买方在向出售方支付一定费用(期权费)后所获得的未来按规定汇率买进或卖出一定数量外汇的选择权远期交易:又称期汇交易,是指交易双方在成交后并不立即办理交割,而是事先约定币种、金额、汇率、交割时间等交易条件,到期才进行实际交割的外汇交易欧洲货币市场特别提款权:一种无形货币资产,作为成员国账面资产,赋予成员国在原有的普通提款权以外的特别的提款权利,不能直接用于贸易支付。

外汇风险:以外币计价的资产与负债,因外汇汇率波动而引起其价值增减的可能性即为外汇风险,或称汇率风险。

交易风险:指汇率变动而引起的应收资产与应付债务变化的风险。

会计风险:亦称折算风险,指企业在将各种资产与负债转换成记帐货币的会计处理业务中,因汇率变动而出现账面金额变动的风险。

经济风险:指外汇汇率发生波动而引起国际性企业未来收益发生变化的一种潜在的风险。

补:套汇:交易者利用同一时刻不同外汇市场上汇率的差异,通过买卖外汇赚取利润。

择期:择期业务是远期外汇的购买者或出售者在合约的有效期内的任何一天有权要求银行实行交割的一种外汇业务。

升水(At Premium)表示远期外汇比即期外汇贵贴水(At Discount)表示远期外汇比即期外汇便宜二.简答论述1.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原因如果是论述题——这么回答:1 、经济周期和国民收入的影响市场经济国家,由于受商业周期的影响,周而复始地出现繁荣、衰退、萧条、复苏四个阶段,在周期的不同阶段,对国际收支状况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efinition of TermChapter 121、Balance of Payments Accounting国际收支平衡账户是指根据一定原则用会计方法编制出来的反映国际收支状况的报表。

国际收支平衡账户:一国的国际收支账户,记录的是该国对外国的支付和从外国获得收支的情况。

每一笔国际交易都有两方,并且每一笔国际交易都会进入国际收支账户两次:一次作为贷方,记正号(+);一次作为借方,记负号(-)。

2、current account balance经常账目平衡: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每一季度关于美国和世界其他国家贸易和投资关系的最广泛的核算。

数据在季度结束后的两个半月发布。

年度基准的变化在6月发布。

经常项目余额:出口的商品和服务与进口的商品和服务之差。

(英文版是出口大于进口,跟这个不太一样)3、official settlements balance官方结算差额:政府用于平衡自发收支项目总差额的项目,因此官方结算差额等于经常项目和资本金融项目的借、贷总值之差。

官方结算差额的绝对值是基本差额与私人短期资本流动差额之和。

官方结算余额:会计上,把用来抵消官方储备交易余额的登录,称为官方结算余额。

它是对官方国际储备的一种度量,表明了中央银行持有外国资产对应着中央银行持有的国内资产。

4、national saving国民储蓄:是国民可支配总收入减去最终消费收支后的差额,它是衡量一个国家在不举借外债的情况下,可用于投资的最大资金量。

国民储蓄:是国民收入(Y)中没有用于家庭消费(C)或政府购买(G)的部分。

Chapter 135、appreciation货币法定升值(Appreciation)是指一国政府正式宣布提高本国货币的含金量,或者提高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的基础汇率,降低外汇汇率的一种措施。

升值:指一国货币相对外币价格上升6、depreciation贬值:指该单位货币的价值下降。

当一国货币相对外币价格下降时,称该货币发生贬值。

7、exchange rate汇率:一种货币以另一种货币所表示的价格称为汇率。

Real rate of return实际收益率:储蓄者在对持有何种资产进行考虑时,依据的是预期收益率,即用一些具有广泛代表性的、储蓄者经常购买的商品作为标准来计量资产价值进而计算的收益率。

Forward exchange rate远期利率:在未来一定的时期进行交割,而事先由买卖双方签订合同,达成协议的汇率。

远期汇率:外汇交易有时可以指定在未来一个时间上交割。

这一时间可以长达30天、90天、180天甚至数年。

这种交易中所报的汇价,称为远期汇率。

Spot exchange rate即期汇率:交易双方同意交易银行存款,并立即进行交割。

这种即期交易的汇率,被称为即期汇率。

交易双方达成外汇买卖协议后,立即办理交割的汇率。

Interest parity condition利率平价条件:用相同货币衡量的任意两种货币存款的预期收益率相等的条件,被称为货币平价条件。

Vehicle currency载体货币:是一种在发行该种货币以外国家的国际交易中被广泛用作度量标准的货币,因为美元在众多交易中发挥着中枢作用,美元有时也被称为载体货币。

Capter14:Aggregate money demand货币总需求:指经济中所有家庭和企业对货币总的需求,即经济中所有的个人货币需求之和。

Money supply货币供给:是指联邦储备系统所称的货币总量,即M1。

M1包括家庭和企业持有的现金和支票存款总量。

Exchange rate overshooting汇率超调:当汇率对于货币波动的即刻反应超过了长期反应时,我们称之为汇率超调。

Chapter 15Fisher effect费雪效应P395:是由经济学家费雪第一个揭示了通货膨胀预期与利率之间关系的一个发现,它是指当通货膨胀率预期上升时,利率也上升。

且在长期中纯粹的货币正常不会对经济生活中的相对价格产生影响。

费雪效应: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若一国的预期通货膨胀率上升,最终会导致该国货币存款利率的同比例上升。

同样,预期通货膨胀率降低最终会导致利率水平下降。

通货膨胀率与利率之间的这种长期关系被称为费雪效应。

Law of one price一价定律P389:当贸易开放且交易费用为零时,同样的货物无论在何地销售,用同一货币来表示的货物价格都相同。

这揭示了国内商品价格和汇率之间的一个基本联系。

一价定律认为,在没有运输费用和官方贸易壁垒(例如关税)的自由竞争市场上,同样的货物在不同国家出售,按同一货币计量的价格应该是一样的。

Nominal interest rate名义利率:是央行或其它提供资金借贷的机构所公布的未调整通货膨胀因素的利率,即利息(报酬)的货币额与本金的货币额的比率。

名义利率:为了区分两个商品篮子的相对价格和两种货币的相对价格,我们把后者称为名义汇率。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PPP)(购买力平价P389):是一种根据各国不同的价格水平计算出来的货币之间的等值系数,在对外贸易均衡的情况下,两国之间的汇率将会趋向于靠拢购买力平价。

购买力平价理论认为:两国货币的汇率等于两国价格水平之比。

Real exchange rate实际汇率:是相对于名义汇率而言的,实际汇率是指名义汇率减去通货膨胀率。

实际汇率:两国货币之间的实际汇率是一国商品和劳务价格相对于另一国商品和劳务价格的一个概括性度量标准。

Relative PPP相对购买力平价:在任何一段时间内,两种货币的汇率变化的百分比将等于同一时期两国国内价格水平变化的百分比之差。

如果不一致,就会出现套利情况。

Chapter 16AA scheduleAA 曲线:国内货币市场和外汇市场均衡条件下的汇率和产出水平的组合成为AA曲线。

Aggregate demand总需求:指的是世界范围内的家庭和厂商对于一个国家的商品和劳务的需求总和。

DD scheduleDD曲线:短期产品市场均衡:当产品市场均衡时,产出和汇率必须满足的关系。

该曲线给出了产品市场均衡时所有产出和汇率的组合。

Chapter 17:Balance of payments crisis国际收支危机:即对未来汇率预期的变化会导致官方外汇储备的急剧变化。

国际收支危机:当中央银行没有足够的官方国际储备资产来维持固定汇率,其结果为国际收支危机。

Capital flight(资本抽逃P452):基于贬值恐慌的储备流失常常被称为资本抽逃,这是由于国际收支账户上有关的借方项目上有私人资本流出。

资本迅速从国内市场流向国际市场。

Devaluation(本币币值下调P449):实行固定汇率制的国家有时会突然决定改变本币的外币价值,当中央银行提高了外币的本币价格E时,就称为本币币值下调。

Reserve currency储备货币P459:充当官方国际储备的货币。

中央银行通过持有储备货币以保持其国际储备,确认本币与储备货币之间的固定汇率,并按此汇率来进行外汇交易。

一国政府持有的可直接用于国际支付的国际通用货币资金。

Revaluation:币值上调P449:当中央银行降低外币的本币价格时,就称为本币币值上调。

Self-fulfilling currency crises自我实现的货币危机P453:即使一国经济并非处于固定汇率制必然失守的情况下,也可能遭到货币投机,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货币危机被称为自我实现的货币危机。

自我实现的货币危机:预期的国际收支危机反而加剧了危机和加速贬值,出现在这种情况下通常被称为自我实现的货币危机。

Chapter 19 (老师新增的)Destabilizing speculation不稳定的投机:在实行浮动汇率制下,货币市场的投机可能会造成汇率更大幅度的波动。

如果国际外汇交易商发现一种货币正在贬值,他们可能不会关心这种货币的长期发展前景,而只要预期到这种货币还要贬值,就会将其出售;当越来越多的外汇交易商来赶这股抛售的潮流时,对这种货币贬值的预期将变为现实。

3、short answer and explaining graphicallyChapter 131、the effect of changing interest rates on the current exchange rate利率变动对汇率的影响当其他条件相同时,一国货币的利率上升会导致此货币对外国货币的升值。

美元利率的上升会导致美元对欧元升值。

画图部分:欧元利率的上升会导致美元对欧元的贬值。

(画图部分)2、effect of changing expectation on the current exchange rate预期变动对当期汇率的影响●预期变动对当前汇率的影响图13-6也可用于研究预期美元/欧元汇率E 上升对当前汇率的影响给定当前汇率,欧元的预期美元价格上升会对美元的预期贬值率上升。

例如,如果当前汇率为每欧元1.0美元,一年后的预期汇率为每欧元1.05美元,美元相当于欧元的预期贬值率为(1.05-1.00)/1.00=0.05;如果预期汇率现在上升为每欧元1.06美元,则预期贬值率也上升为(1.06-1.00)/1.00=0.06。

因为美元的预期贬值率上升会使欧元存款的预期美元收益增加,所以向下倾斜的曲线会向右移动,如图13-6所示。

在原来的汇率E 处,存在美元存款的过度供给,欧元存款比美元存款的预期收益率高(以美元计算)。

因此,美元相对于欧元会出现贬值,直至达到均衡(点)为止。

我们因此得出结论,当其他条件相同时,预期汇率的上升会使当前的汇率上升,同样,预期汇率的下降会使当前的汇率下降。

(图是上一题第二幅)Chapter 141、money supply and the exchange rate in the short run结论:一国货币供给的增加,会使该国货币在外汇市场上贬值;而货币供给的减少,会使该国货币升值。

说明:举例美国货币供给对美元/欧元汇率的影响。

当美元供给增加,利率下降,欧元存款的预期收益将高于美元存款的预期收益,这时欧元更具吸引力,使得美元在外汇市场上贬值,反之亦然。

2、permanent money supply changes and the exchange rate结论:当其他条件相同时,一国货币供给的永久性增加,会使该国货币相对于外国货币在长期内产生相同比例的贬值。

同样,一国货币供给的永久性减少,会使该国货币相对于外国货币在长期内以相同的比例升值。

说明:假如美国政府用一个新美元代替两个旧美元。

如果改革前汇率是每欧元1.20旧美元,改革后,汇率会立刻变为每欧元0.60新美元。

同样,如果把美国货币供给变为原来的一半,将最终使美元升值,汇率从1.20美元/欧元升至0.60美元/欧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