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发展历史

合集下载

汽车概论-中国汽车发展历程

汽车概论-中国汽车发展历程
●木炭汽车试制成功。留法归来在开封铁路工作的汤仲明,
1928年他自费购买了废旧汽车汽缸、水箱等物,租借工务段附近农 民的一间破草房开始了艰苦的木炭汽车研制工作。在1931年终于试 制成功木炭汽车。1935年,汤仲明在上海创办生产木炭汽车公司。 木炭汽车时速可达26公里/小时,每公里消耗木炭0.5公斤,加炭一 次可以行驶4小时。在车头侧面装有特制的炉子,象烧开水锅炉, 还带个手摇鼓风机,在火力不足鼓风,只有烧足蒸汽才能开动。木 炭汽车因为燃料易得,原理简单,造价低廉,被广泛使用。
东风CA71型轿车
●东风CA71型轿车。这辆CA71型东风牌小轿车,流线型的车体,
银灰色的车顶,降红色的车身。镀铬的保险杠在阳光下翊翊生辉。 车的设计突出了民族特点,车里的内饰全部用的是我国名贵的织锦, 里边还装上了冷热风。汽车的尾灯采用了宫灯的造型,车头上的标 徽是一条昂首腾越的小银龙。车的发动机是四缸的,最高时速可达 128公里,百公里耗油9到10升。
探索阶段取得的成果
探索阶段取得的成果。这一阶段中国只建一些小型的汽车配
件厂、修理厂和改装厂,曾多次想发展汽车工业,但由于帝国主义 的侵略,均没能成为现实。
二、汽车工业创建成长阶段(1953-1981)
●第一汽车制造厂奠基典礼。1953年6月,中央指示力争3年建
成第一汽车制造厂。同年7月15日,在长春举行了隆重的第一汽车 制造厂建设奠基典礼。 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第一批建设者们的欢 呼声和锣鼓声震醒了这片黑土荒原。
制造汽车尝试
●木炭汽车抗战立功。1937年抗战爆发,由于石油奇缺,汽车
改装为木炭汽车。完成了抗日战争时期繁重的运输任务,为保障战 时的公路交通运输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949年,由于美国的 “禁运” 汽油供应短缺,广州等一些城市公共汽车改燃木炭,有 的城市一直延续到60年代,有了大庆油田,才逐渐为汽油车所取代。

中国汽车发展史

中国汽车发展史

Professional believable
1994年3月 金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与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合作协议签字仪式在沈 阳举行。
Professional believable
1996年6月11日 天津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 司与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合资兴建的天津丰 田汽车发动机有限公司开业。 年生产纲领15万台,部分产品出口
1999年9月6日 一汽-大众汽车 有限公司奥迪A6轿车下线
Professional believable
1999年12月15日 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首辆第三代轿车--帕萨特(PASSAT)下线。
Professional believable
2000年2月22日中国第一款全新概念多功能 RV车(多功能休闲旅行车)--东南富利卡 (Freeca)在东南(福建)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下线,标志着我国商用旅行车进入了一个崭 新的时代。
Professional believable
1931年12月 山西汽车修理厂试制成山西牌1.5吨汽油载货汽车。 1936年1月 湖南机械厂制成衡岳牌25座客车一辆。 黄汉忠自制中华牌3吨载货汽车。
1939年5月买下美国斯图尔特汽车厂全部器材和设备。9月在昆明成立
中央机器厂,第五分厂生产汽车,
12月 中国汽车制造公司在南京举行成立会, 以汤仲明命名的上海仲明机器股份有限公司试制出煤气汽车一辆。 1937年2月 中国汽车制造公司在湖南株洲设立总厂,在上海设立分厂组装汽车。
Professional believable
1958年6月20日 北京第一汽车附件厂 试制成功井冈山牌轿车
6月25日 天津试制成功第一辆轿车,定名为和平牌I型轿车
Professional believable

中国汽车发展史

中国汽车发展史

3、全方面发展阶段(1981~2023年)
• 在改革开放方针指导下,汽车工业进入全方面发展阶段。汽车 老产品(解放、跃进、黄河车型)升级换代,结束30年一贯制 旳历史;调整商用车产品构造,变化“缺重少轻”旳生产格局; 引进技术和资金,建设轿车工业,形成生产规模;行业管理体 制和企业经营机制改革,汽车车型品种、质量和生产能力大幅 增长。在这23年中,中国汽车工业发生了大变革,成为中国汽 车工业旳一种旧时代旳结束和一种新时代开始旳分水岭。
• 该车是德国本茨企业1898年旳产品,设有4个座位,发 动机在前排底座下方,经过链条驱动后轮。汽车旳造 型还算气派,但谈不上豪华,采用开式车身,6根垂直 旳杆子支起一种精美旳顶棚,车头还挂着两盏精美旳 黄铜煤油灯,更为杰出旳是钢板弹簧悬架和4只充斥气 体旳轮胎大大提升了汽车旳平顺性.
• 1923年后来,上海已陆续出现了从事汽车或零部件销售、汽车 出租旳洋行。1929年汽车进口量已达8781辆,世界各国汽车蜂 拥而入,1930年中国汽车保有量为38484辆,却没有一辆国产 汽车,不少有知之士都想制造中国旳汽车,可是限于当初旳情 况,都没能实现。
• 1966年此前,汽车工业共投资11亿元,主要格局是形成一大四 小5个汽车制造厂及一批小型制造厂,年生产能力近6万辆、9个 车型品种。1965年底,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近29万辆,国产汽 车17万辆(其中一汽合计生产15万辆)。
2、成长阶段(1966~1980年)
• 1964年,国家拟定在三线建设以生产越野汽车为主旳第二汽车 制造厂,二汽是我国汽车工业第二个生产基地,与一汽不同, 二汽是依托我国自己旳力量创建起来旳工厂(由国内自行设计、 自己提供装备),采用了“包建”(专业对口老厂包建新厂、 小厂包建大厂)和“聚宝”(国内旳先进成果移植到二汽)旳 措施,同步在湖北省内外安排新建、扩建26个要点协作配套厂。 一种崭新旳大型汽车制造厂在湖北省十堰市兴建和投产,当初 主要生产中型载货汽车和越野汽车。二汽拥有约2万台设备, 100多条自动生产线,只有1%旳关键设备是引进旳。二汽旳建 成,开创了中国汽车工业以自己旳力量设计产品、拟定工艺、 制造设备、兴建工厂旳纪录,检验了整个中国汽车工业和有关 工业旳水平,标志着中国汽车工业上了一种新台阶。

中国汽车的发展史

中国汽车的发展史

中国汽车的发展史一、旧中国的汽车1901年,一个叫李恩思的匈牙利人将两辆美国生产的奥兹莫比尔汽车从香港运到上海从此中国开始出现汽车。

我国现在保存最早的汽车——存放在颐和园的慈禧太后的座驾(图1),被人冠以“中国第一车”的美名。

这是袁世凯1902年从香港购买赠给慈禧的厚礼。

图1 袁世凯送给慈禧的奔驰第二代汽车其时,慈禧经历了庚子年间八国联军之乱,偕同光绪皇帝微服逃窜至西安避乱,直至签订了屈辱的“辛丑条约”,才回到北京。

此次,慈禧对袁世凯护驾有功甚为欣赏,晋升他为直吏总督。

袁世凯更是感恩戴德,为取悦慈禧,就进贡了这辆时髦的名牌洋车。

该车是德国本茨公司1898年的产品,设有4个座位,发动机在前排底座下方,通过链条驱动后轮。

汽车的造型还算气派,但谈不上豪华,采用开式车身,6根垂直的杆子支起一个精美的顶棚,车头还挂着两盏精美的黄铜煤油灯,更为出色的是钢板弹簧悬架和4只充满气体的轮胎大大提高了汽车的平顺性.尽管袁世凯为这件供品费尽心思,但慈禧并不喜欢这件供品,黑色的车身在西方人眼里威严庄重,但比不上她心目中象征至高无上皇权的金黄色,汽车座位的式样和侧面的线条很容易使人联想起当时在中国已逐渐盛行的黄包车,汽车后面的座位较高。

慈禧穿着3寸高底的旗鞋实在无法爬上去,侍从好不容易才把他抬上去,在宫廷内到处是高大的门槛使汽车无法行驶,而在宫廷外这辆车也远不如前呼后拥的十六抬大轿显得威风凛凛。

更令“老佛爷”不能容忍的是驾驶员竟然大模大样的坐在她前面,感到有失体面,于是她下令驾驶员孙长富跪着给她开车……这辆车虽然是文物,但也反映了当时历史的一面镜子。

1903年以后,上海已陆续出现了从事汽车或零部件销售、汽车出租的洋行。

1929年汽车进口量已达8781辆,世界各国汽车蜂拥而入,1930年中国汽车保有量为38484辆,却没有一辆国产汽车,不少有知之士都想制造中国的汽车,可是限于当时的情况,都没能实现。

孙中山先生1912年在江阴视察江防工作时,曾作了“关于道路与自动车建设”的专题报告,阐明了修筑公路、开办长途客货汽车运输对货物流畅、便利交通、发展经济的重要作用。

3.3中国汽车发展史

3.3中国汽车发展史

六七十年代,除了红旗外,中国惟一大批量生产的 轿车就是上海牌轿车。1964年,凤凰牌轿车改名为 上海牌,并对制造设备做了一系列改进。首先制成 了车身外板成套冲模,结束了车身制造靠手工敲打 的落后生产方式,又以此为基础制成各种拼装台, 添置点焊机,实现拼装流水线生产,轿车质量得到 稳定和提高。1965年上海轿车通过一机部技术鉴定, 批准定型。到1979年,上海牌轿车共生产了一万七 千多辆,成为我国公务用车和出租车的主要车型。 1972年起还对车身进行了改型,并减轻了自重。 1980年,该车年产量突破5000辆。1985年,已经开 始与德国大众公司合资的上海轿车厂和嘉定县联营 另行建厂继续生产上海轿车,并继续做了一些技术 改进,1987年决定放弃生产上海牌汽车,在相当长 的时间里,上海轿车支撑着国内对轿车的需求,为 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
辆产量的历史,这个数字几乎是当时全国汽车产量的一半。 辆产量的历史,这个数字几乎是当时全国汽车产量的一半。
我国汽车的产生与发展
●新中国计划经济发展阶段 ★初创时期 一汽试制轿车:1957年5月,一机部正式通知一汽研 一汽试制轿车:1957年 发轿车。 发轿车。 首先研制的是名为“东风”的普及型轿车。1958年 首先研制的是名为“东风”的普及型轿车。1958年5 日试制出第一辆东风CA71型轿车来。 CA71型轿车来 月5日试制出第一辆东风CA71型轿车来。
我国汽车的产生与发展
●新中国计划经济发展阶段 ★初创时期 一汽试制轿车:东风轿车的试制成功, 一汽试制轿车:东风轿车的试制成功,标志着中国迈出 了自制轿车的第一步。 了自制轿车的第一步。 为了解决高级领导干部的交通问题, 为了解决高级领导干部的交通问题,一机部汽车局 要求一汽再研制高级轿车,并定名为“红旗” 要求一汽再研制高级轿车,并定名为“红旗”牌。要求 1959年 月前试制出一批,向国庆十周年献礼。 在1959年9月前试制出一批,向国庆十周年献礼。

中国汽车发展史

中国汽车发展史

中国汽车发展史
新中国成立后,在经济恢复、百业待兴的形 势下,中央人民政府即着手筹划建立汽车工 业。1949年12月毛泽东主席与前苏联商定的 援建中国项目中就有建设大型汽车厂项目。 从1950一1953年,中央展开了一系列建设汽 车制造厂的准备工作。
中国汽车发展史
为了建立中国汽车工业,1949年10月中央重 工业部成立。重工业部机器工业局筹备组立 即开始进行建设汽车工业的筹备工作。1950 年2月召开全国机械工业会议,提出了建设 独立的机器工业,并按专业化的分工方向筹 建新厂和调整旧厂。同时讲座了汽车制造厂 的建设问题,决定成立单独的汽车工业筹备 组,负责筹建汽车工业的具体工作。
60—70年代光荣与遗憾
1969年,一汽又悄悄研制出红旗772型特种车, 朱德、周恩来、林彪都坐上了这种车。1972年, 毛泽东的专车也换成了红旗特种车,从而最后奠 定了红旗轿车的至尊地位。红旗曾采用v8发动机, 这在当时的世界轿车中是非常罕见的,体现出中 国轿车的特色,红旗的特殊地位、独特的工艺及 其精美、典雅的造型使其成为世界名车,当时, 坐红旗车成为很多到中国来的外国贵宾的一大心 愿。红旗车是中国人的骄傲,也是那个时代人们 寄托情感的一大标志。
50年代中国轿车呱呱坠地
1956年是中国汽车史上令人难忘的一年。5月, 第一汽车制造厂试制成功东风牌轿车,送往北京 向党的八大”献礼,这是中国自制的第一部轿车, 6月,北京第一汽车厂附件厂试制成功井冈山牌轿 车,同时工厂更名为北京汽车制造厂。8月一汽又 设计试制成功第一辆红旗牌高级轿车,9月上海汽 车配件厂(上海汽车装修厂,后更名为上海汽车 厂)试制成功第一辆凤凰牌轿车。在大跃进的年 代,这几辆稚嫩的国产轿车确实让全国人民欢欣 鼓舞了一阵子。
80—90年代轿车梦渐圆

中国汽车发展历程

中国汽车发展历程

际水平的技术开发平台。随后,在奇瑞诞生了中国第一个汽车发动机自主品牌ACTECO,并且在
2006年3月有5000台发动机出口美国,实现中国自主发动机品牌出口“零的突破”。

走合资道路有其历史原因,但是自主品牌、自主创新才是中国汽车工业的终极目标。在今年两
献礼。8月设计试制成功第一辆红旗牌
高级轿车。
1956年10月14日,第一汽车制造长正时 交工验收;15日隆重举行了开工典礼。
1958年9月,一汽试制成功第一辆 CA30型2.5吨军用越野汽车,上海汽车 装配厂(上海汽车装修厂)试制成功第 一辆凤凰牌轿车。
1956年12月,中国汽车工业公司 决定成立第二汽车制造厂筹备处。由饶 斌、齐抗负责。
2000GSi(时代超人)轿车举行新车上市仪式。

1998年4月28日,广州和日本本田签署
合资合同。

1998年7月1日,广州本田汽车集团有限
公司和日本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各资50%
成立广州本田汽车有限公司。

1998年9月27日,中国一汽集团公司所
属9个汽车零部件专业厂和9个汽车零部件合
资厂组成的富奥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宣告成
的车型还是多集中于经济型车。在Aoo级轿车中,自主品牌占据了55%的份额;在Ao级车中,自
主品牌占据了50.4%的份额;而在A级车中,自主品牌的份额只有5%。

随着国内汽车自主企业的成长壮大,作为民族汽车自主企业代表的奇瑞开始脱颖而出。从零到
20万辆轿车下线,奇瑞只用了四年时间,而从2004年20万辆下线到如今奇瑞第50万辆轿车下线还

1984年10月5日,二汽襄樊基地举行奠
基典礼。

1984年11月,国家计委批准第一汽车制

中国汽车发展史

中国汽车发展史

中国汽车发展史中国汽车发展史一、汽车元年(1896)1、爱斯特博士在柏林发明了世界上第一辆实际可用的汽车;2、爱斯特的发明成果被当时的诸多欧洲帝国所应用,汽车从此迅速向世界扩展,开创了无穷的可能性;二、中国汽车出现(1915—1917)1、1915年,中国著名实业家章祥瑞开始尝试汽车制造,于1917年成功制造出中国第一辆汽车;2、该车是章祥瑞以美国特罗布奇号加工制造而成,号称南侠号,史称中国第一辆实用汽车;三、到1937,发展到实用水平1、1937年,汽车工业两年前才刚有所萌芽,在始祖老大哥的斗争中取得了非常大的进展;2、他在1937年以柴油机缸盖拖拉机为基础,设计制造出了中国首辆实用柴油拖拉机,把我国汽车产业发展到实用水平;四、新中国成立后汽车发展迅速(1950—1980)1、1950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倾力扶植了汽车行业,中国汽车工业迅速发展;2、1953年,元老级的汽车上演着行业的荣光,历史第一辆国产轿车,史称“太阳车”,随即诞生;3、1978年,三十年汽车计划的实施,让中国的汽车工业取得了更大的发展,汽车行业迅速发展;五、汽车工业变革(1980—2000)1、1986年,汽车私营企业开始发展,中国汽车工业开始多元化发展;2、1996年,中国汽车工业迎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转折点,中国汽车赶超德国成为营收最高的汽车国家;3、2000年,中国汽车工业基础设施日臻完善,集塑料、汽车零部件、汽车车身、丰田设计等多种技术于一体,汽车行业变革势在必行;六、汽车产业进入另一个高速发展阶段(21世纪)1、21世纪,汽车行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自2009年以来,中国汽车行业已连续6年稳定保持世界第一;2、2012年3月,中国汽车产业总产值、销量均突破2万亿,变革汽车产业的现代营销理念;3、2015年,中国汽车行业制造营收突破30万亿元,进入汽车产业市场新纪元,汽车产业进入了另一个高速发展阶段;七、汽车行业未来广阔前景(2020)1、2020年,全球经济仍处深度调整期,但中国汽车行业崭露头角,今年新能源汽车的销量预计将大幅提升;2、受到新能源汽车概念的追捧,中国汽车行业将进入新一轮变革,未来汽车行业前景广阔;3、汽车行业在持续创新的同时,汽车技术和服务水平持续改进,汽车行业正在步入未来新纪元,未来汽车行业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刚进入20世纪,一位匈牙利人李恩时,在中国从国外购买某一类型的汽车两辆,从造型看属于早期福特“T”型车。

上海公共租界工商局捐务处根本不知应该将这一类型的车归入何种物品,竟稀里糊涂地把它划入马车的行列。

2年后,袁世凯从香港购进一辆德国杜依尔公司的宫廷汽车送给慈禧太后。

开车的驾驶员叫孙富岭。

车辆经常出现毛病,慈禧太后不喜欢驾驶员坐在她的前面,令驾驶员跪着开车,驾驶员受不了就设法逃跑了。

后来,这辆车在颐和园存放着,逐渐损坏。

解放后不知哪位有心人把它藏到颐和园的戏楼上。

该车系敞开木制车身,带有顶蓬,双排座,驾驶员座位基本上在汽车中央,驾驶员对面有一方块平台可存放行李,并有栏杆遮护。

车身两侧各有两个马蹄形踏板,一高一低,是专门用来供上下车踩踏用的。

次年在上海南京路街头开始出售汽车,在汽车左右两侧也是脚踏板,这就是最早在中国出现的轿车。


在日本人炸死张作霖之后,雄心勃勃的张学良将军感到必须要发展自己的工业。

由他掌管的辽宁追击炮厂制造出了我国第一辆汽车。

张学良让民生工厂的厂长李宜春从美国购进了一辆“瑞雪”号整车作为样车,李宜春对“瑞雪”车进行了拆卸研究。

除了发动机后轴、电气装置和轮胎等采用原车件外,其他零部件都重新进行了设计制造,终于成功地制造出了我国第一辆“国产车”。

汤仲明研究过木炭汽车,并于1932年亲自首次驾驶木炭汽车,时速达40余km。

1934年中国汽车制造公司创建,有20名德国专家协助专门经营装配德国
奔驰三吨载重汽车,计划先搞散件组装,5年后自制柴油汽车。

上海交大毕业的支秉渊,1931年创建了上海新中工程公司,1935年买回一台美国帕克意斯柴油机进行试验,1936年即试制出中国第一台柴油发动机,即中国第一台柴油机。

到1949年为止,我国共进口汽车7万余辆,全国汽车保有量5万多辆,但质量不稳定,配件、轮胎、汽油还均要依赖进口。

有这样一首打油诗:一去二三里,抛锚四五回,修理七八次,八九十人推。

1950年底按前苏联支援中国工业建设的协议,前苏联派沃容涅茨基等二人到北京帮助建设中国的汽车制造厂。

1952年2月6日前苏联送来了第一汽车厂的初步设计。

经过建设者的
艰苦努力,终于建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座汽车厂,1956年7月首批试装成12辆解放牌4吨中型载重汽车。

“国产”车的问世,宣告了“万国”汽车已经开始成为历史了。

1958年中国第一辆轻
型(2.5吨)载重汽车试制成功。

1958年5月13日生产出
的第一辆轿车——东风牌轿车送到了北京中南海,21日毛泽东主席和林伯渠先生乘坐了国产的东风轿车。

1960年4月,济南汽车制造厂试制生产出我国第一批重型载重汽车——黄河8吨汽车。

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全国出现了第一次“汽车热”。

70年代初,在全国汽车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出现了第二次“汽车热”。

1975年我国现代化第二汽车制造厂开始生产汽车,该厂分布在很长很长的公路两旁,在几十条小山沟里。

由于种种原因,80年代以前我国汽车工业发展十分缓慢,汽车
品种不多,技术经济指标落后,质量不高,生产率低,人们都知道“产品二十年一贯制”就是源于我国的汽车行业。

80年代以后,中国的汽车工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1979至1988年,汽车总产量共为327万辆。

在改革开放年代,全国范围内出现第三次“汽车热”。

1985年末,全国汽车制
造厂猛增到114家。

从1988年起,为把汽车工业建设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形成了上海桑塔纳、一汽奥迪、二汽雪铁龙三大轿车生产基地,还有北京切诺基、天津夏利和广州标致小轿车基地。

据统计,1990年全国共生产各种轿车4万辆,而1991年,仅上海桑塔纳轿车生产就突破3万辆。

至90年代中期我国拥有民用车一千多万辆。

尽管我国汽车工业有了很大发展,1995年全国生产汽车150万辆,这相当于以前30年生产汽车的总和,而且我国已有130家汽车厂,但是我国的汽车工业相对世界上的一些国家来说,相差还甚远。

我国汽车拥有量,大约平均100人一辆,而全世界在1990年就已达到平均10人一辆汽车(50亿人口有5亿辆汽车),这说明,我国汽车工业还远远落后于某些国家。

我们的汽车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还有待努力发展。

我国自己生产的红旗轿车曾以显赫的贵族身世和浓郁的民族特色受到世界重视,曾是中国汽车工业的骄子,后因种种原因被迫停产。

1991年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改进了红旗轿车,并请国家和党的领导干部观看和试乘,得到认可后恢复了生产。

它代表了民族汽车的形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