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个著名科学家
中国著名科学家资料

吴有训(1897~1977)
字正之,教育家,1921年赴 美入芝加哥大学,随康普顿从 事物理学研究,1926年获博士 学位。1926年秋回国,先后在 江西大学和中央大学任教, 1928年秋起任清华大学教授, 物理系主任、理学院院长(包 括1938年以后在西南联合大学 的8年)。1945年10月任中 央大学校长。1948年底任上海 交通大学教授。1949年任校务 委员会主任。1950年夏任中国 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所长, 同年12月起任中国科学院副院 长,吴有训曾经任中国物理学 会理事长。
李四光
(1889-1971)
李四光,字仲拱, 原名李仲揆. 是世界 著名的科学家、地质 学家、教育家和社会 活动家,我国现代地 球科学和地质工作奠 基人。
竺可桢(1890—1974)
竺可桢,又名绍荣, 字藕舫。我国著名的 科学家和爱国教育家, 当代闻名的科学家、 地理学家和气象学家, 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 象学的奠基人。
(公元前507年-公元前444年)
张衡(78-139)
张衡是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 天文学家,为我国天文学、机 械技术、地震学的发展作出了 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数学、地 理、绘画和文学等方面,张衡 也表现出了非凡的才能和广博 的学识。 张衡观测记录了两千五百颗 恒星,创制了世界上第一架能 比较准确地表演天象的漏水转 浑天仪,第一架测试地震的仪 器——候风地动仪,还制造出 了指南车、自动记里鼓车、飞 行数里的木南朝宋齐间著名数 学家、科学家。字文远。 范阳遒 (今河北涞水人)。 在数学、天文、历法、机 械制造等方面均有重大的 成就。他在前人的基础上, 推算出圆周率的值在 3.1415926和 3.1415927之间,是世 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值精 确计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 的数学家 。
中国著名科学家PPT

李四光,(1889年10月26 日-1971年4月2获博 士学位,首创地质力学。中央 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 被人称为"中国地质之父"。
杨振宁,安徽省肥西县人。 著名美籍华裔科学家、物理学家、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与李政 道共同获得了1957年诺贝尔物理 学奖。在统计物理学、凝聚态物 理学、量子场论、数学物理学等 领域做出多项卓越的重大贡献。
苏步青(1902年9月23日-2003 年3月17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 国杰出的数学家,被誉为数学之王, 与棋王谢侠逊、新闻王马星野并称 “平阳三王”。主要从事微分几何 学和计算几何学等方面的研究。
中国最著名的十大科学家

中国最著名的十大科学家华罗庚:1910年11月12日-1985年6月12日;中国现代数学的领军主帅;中国现代理论数学“之父;把数学应用于中国经济建设的开拓者“和领导者;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的创建者、首任所长;曾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全国政协副主席。
苏步青:1902年9月23日-2003年3月17日;中国现代几何学奠基人;“中国微分几何学派”创始人;被誉为“东方第一几何学家”、“中国数学之王”,曾任复旦大学校长、名誉校长,全国政协副主席。
吴有训:1897年4月26日-1977年11月30日;中国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中国物理学研究的“开山祖师”,物理学家的导师,其学生有钱三强、钱伟长、杨振宁、邓稼先、李政道等科学家;曾任清华大学理学院院长,中华民国中央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
杨振宁:1922年10月1日生于安徽合肥;当代世界最杰出的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当代世界量子物理学研究的领军人物;全美华人协会创办人、首任会长;曾任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香港中文大学数学科学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后更名为高等研究院)创办人、主任。
2003年底,杨振宁回中国定居,从此往返于北京和香港之间。
2015年4月1日,杨振宁放弃美国国籍,成为中国公民。
钱伟长:1912年10月9日-2010年7月30日;中国现代力学的开创者;中国现代力学之父;把理论力学应用于工程技术的杰出代表;曾任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副校长,上海大学校长,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海外交流协会会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
唐敖庆:1915年11月18日-2008年7月15日;中国现代理论化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中国量子化学之父;曾任吉林大学校长,中国化学会理事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奖励委员会主任。
谈家桢:1909年9月15日-2008年11月1日;中国现代遗传科学奠基人;中国遗传学之父;被誉为“中国的摩尔根”,曾任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复旦大学副校长;中国遗传学会创建者、首任会长,中国生物工程学会会长。
科学家简介——精选推荐

世界著名物理科学家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1879~1955。
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科学革命的旗手查理(Jacques Alexander Cesar Charles,1746~1823)法国物理学家、数学家和发明家。
盖.吕萨特(Joseph Louis Gay-Lussac,1778~1850)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
居里夫妇Pierre Curie,Marie Curie)牛顿(Isaac Newton,1643~1727)伟大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数学家,经典力学体系的奠基人。
爱迪生(Thomas Alva Edison,1847~1931)美国著名发明家。
笛卡儿(Rence Descartes,1596~1650)法国哲学家、物理学家和数学家。
高斯(Carl Friedrich Gauss,1777~1855)德国数学家、天文学家、物理学家。
开尔文(Lord Kelvin,1824~1907)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发明家,原名W.汤姆孙(William Thomson)。
欧姆(George Simon Ohm,1787~1854)德国物理学家,安培(Ampére,André-Marie,1775—1836)是法国物理学家、数学家.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
祖籍中国山东省日照市哥白尼(Nicolaus Copernicus,1473~1543)波兰天文学家,日心说的创立者,近代天文学的奠基人。
开普勒(Johannes Kepler,1571~1630)德国天文学家、光学家。
帕斯卡(Blaise Pascal,1623~1662)法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哲学家,奥斯特丹麦物理学家法拉第(Michael Faraday,1791~1867)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化学家。
在化学、电化学、电磁学等领域都做出过杰出贡献。
哈雷(Edmund Halley,1656~1742)英国天文学家、数学家。
生物学贡献最大的20位科学家

生物学作为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学科,涉及到生命的起源、结构、功能、发展和演变等多个方面。
在这个领域里,有许许多多的科学家为人类的认识和探索生物领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生物学领域中,贡献最大的20位科学家。
1. 查尔斯·达尔文(Charles Darwin)查尔斯·达尔文是进化论的创立者,他的著作《物种起源》深刻影响了后世人的思想,开创了生物学的新纪元。
2. 路易·巴斯德(Louis Pasteur)路易·巴斯德是微生物学的奠基人,他发现了发酵和疫苗的原理,为生物制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 雷·沃伦伯格(Lynn Margulis)雷·沃伦伯格是一位突出的进化生物学家,提出了内共生理论,对于细胞内共生的理论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4. 罗伯特·霍尔(Robert Hooke)罗伯特·霍尔是细胞学的奠基人之一,他使用显微镜观察到了细胞的结构,提出了细胞的概念。
5. 托马斯·亨特·摩尔根(Thomas Hunt Morgan)托马斯·亨特·摩尔根是遗传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发现了遗传物质的存在和遗传规律,为后世的遗传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6. 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理查德·道金斯是进化生物学的著名学者,他的著作《自私的基因》深刻阐述了进化的机制和原理。
7. 安德烈·马拉尔·贝莱里(André-Marie Ampère)安德烈·马拉尔·贝莱里是现代生理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电生理学研究为生物电磁领域的发展开辟了新的方向。
8. 约翰·辛杜尔(John Enders)约翰·辛杜尔是病毒学的著名科学家,他首次成功培养了麻疹病毒,为病毒学研究打开了新的局面。
9. 扬·范·侯克(Jan van Helmont)扬·范·侯克是生态学的奠基人之一,他首次提出了植物的光合作用原理,为生态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科学家介绍

科学家简介1、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年_公元前322年),古希腊斯塔基拉人,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
是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的老师。
公元前335年,他在雅典办了一所叫吕克昂的学校,被称为逍遥学派。
马克思曾称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恩格斯称他是古代的黑格尔。
作为一位最伟大的、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家。
他对哲学的几乎每个学科都作出了贡献。
亚里士多德堪称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
亚里士多德一生勤奋治学,从事的学术研究涉及到逻辑学、修辞学、物理学、生物学、教育学、心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美学、博物学等,写下了大量的著作,他的著作是古代的百科全书,据说有四百到一千部,主要有《工具论》《形而上学》《物理学》《伦理学》《政治学》《诗学》等。
他的思想对人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创立了形式逻辑学,丰富和发展了哲学的各个分支学科,对科学等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最早论证地球是球形的人。
亚里士多德是集古希腊科学文化知识之大成的百科全书式的思想家,他不仅为后来的许多科学门类奠定了基础,也把古希腊好学深思的精神发展到了顶峰。
在他死后的几百年中,再也没有出现过一个人有勇气和智力像他那样对全部知识进行系统考察和全面掌握。
他那浩如烟海的著作成为全人类的精神财富,而其伟大的思想不仅一度统治过整个欧洲,也为后来的思想家留下了标尺,为人类的后辈在追求知识的路上留下了一座丰碑。
2、伽利略·伽利雷(1564年2月25日-1642年1月8日)。
世界著名科学家,他既是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又是发明家,他发明了温度计和天文望远镜。
是近代实验物理学的开拓者,被誉为“近代科学之父”、“现代观测天文学之父”、“现代物理学之父”、“科学之父”及“现代科学之父”。
他的工作,为牛顿的理论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传说1590年,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做了“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著名试验,从此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物体下落速度和质量成比例”的学说,纠正了这个持续了1900年之久的错误结论。
初中物理中的科学家介绍

初中物理涉及的科学家及其成就1、沈括(宋)----地球磁偏角2、爱因斯坦(德国、瑞士、美籍)-----真空中的光速是物体运动的极限速度。
3、中国的墨子(墨翟)-----小孔成像。
4、牛顿(英国)-----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惯性定律) 、光的色散。
即试验运用了理想模型,绝对光滑平面。
(物体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特性,也就是惯性)5、伽利略(意大利)----伽利图实验(证明了运动着的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6、托里拆利(意大利)-----首先测定了大气压强的值测为1.013×105帕。
7、阿基米德(古希腊)----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
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液体竖直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受到的重力。
公式是:F浮=G排=ρ液gV排。
阿基米德-----杠杆原理(当杠杆平衡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8、法拉第(英国)-----电磁感应现象(磁生电)(1831年)9、欧姆(德国)---------欧姆定律(I=U/R)10、焦耳(英国)-----焦耳定律(Q=I2Rt).11、电量、电流、电压、电阻、电功率的单位分别是库仑、安培、伏特、欧姆、瓦特。
12、笛卡尔(法国)-----研究了物体不受其他物体的作用,它的运动方向就不会改变。
13、力、压强、功率、功、能、频率的单位分别是牛顿、帕斯卡、瓦特、焦耳、焦耳、赫兹。
14、摄尔修斯(瑞典)----摄氏温标。
15、开尔文(英国)----热力学温标。
16、摄氏温度、热力学温度、热量的单位分别是摄氏度、开尔文、焦耳。
17、格里克(德国)-----完成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
18、奥斯特(丹麦)---- 奥斯特实验,证明了电流的周围存在磁场(电生磁)20、安培(法国)-----总结了安培定则:也叫右手螺旋定则,用右手握螺线管,让四指指向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那么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线管的N级;②磁场对电流有力是作用,力的方向跟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有关。
中外科学家的杰出代表

一、中国科学家的杰出代表1.张仲景张仲景(约150——219),医学家,所著《伤寒杂病论》为中医史上第一部“理、法、方、药齐备的论著”,后人称之为“中医方书的鼻祖”。
2.祖冲之祖冲之(429——500),南北朝时期人,杰出的数学家、科学家。
其主要贡献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三方面。
祖冲之计算出圆周率值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
这是当时世界上最精确的值,直到1100多年以后才被阿拉伯和法国的数学家超过。
3.贾思勰贾思勰,北朝北魏人,杰出的农学家,代表著作为《齐民要术》,为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的农学著作。
4.沈括沈括(1031——1095),北宋科学家、改革家。
晚年以平生见闻,在镇江梦溪园撰写了笔记体巨著《梦溪笔谈》,沈括是一位博学多才、成就显著的科学家,是我国历史上最卓越的科学家之一。
精通天文、数学、物理学、化学、地质学,气象学、地理学、农学和医学。
5.秦九韶秦九韶(1208——1261),南宋人,数学家,与李冶、杨辉、朱世杰并称宋元数学四大家,精研星象、音律、算术、诗词、弓剑、营造之学,其代表著作《数书九章》,其中的大衍求一术、三斜求积术和秦九韶算法是具有世界意义的重要贡献。
6.李时珍李时珍(1518——1593),明代人,药学家,所著《本草纲目》为一部世界上伟大的药典。
7.张衡张衡(78—139),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地理学家、制图学家、文学家、学者,在汉朝官至尚书,为我国天文学、机械技术、地震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发明了地动仪。
8.梁思成梁思成(1901—1972),建筑学家,梁启超长子。
1924年,梁思成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学习,获建筑硕士、美术学士学位。
他代表中国参加了联合国大厦的设计,为东北大学和清华大学创办了建筑系,长期从事教育事业和中国建筑史的研究工作。
9.钱学森钱学森(1911——2009),人类航天科技的重要开创者和主要奠基人之一,在多个学科领域取得卓著成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屠呦呦,1930年12月30日出生于浙江宁波,女,药学家,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
1980年被聘为硕士生导师,2001年被聘为博士生导师。
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了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并因此在2011年9月获得了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
2015年10月5日,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12月6日,屠呦呦参加由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组织的新闻发布会。
屠呦呦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
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
北京时间2015年12月11日凌晨,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莫言,生于1955年2月17日,本名:管谟业,生于中国山东省高密市,中国大陆作家,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北京师范大学鲁迅文学院文艺学硕士,香港公开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兼职教授,青岛科技大学客座教授,汕头大学兼职教授,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2000年,莫言的《红高粱》入选《亚洲周刊》评选的“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
2005年莫言的《檀香刑》全票入围茅盾文学奖初选。
2011年莫言凭借作品《蛙》获得茅盾文学奖。
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2013年10月30日,中国首家培养网络文学原创作者的公益性大学“网络文学大学”开学,莫言担任该校的名誉校长。
2014年12月6日莫言获授澳门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
祖冲之(429—500)字文远,祖籍范阳郡遒县,是我国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科学家。
他从小接受家传的科学知识。
青年时进入华林学省,从事学术活动。
其主要贡献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三方面。
在数学方面,他写了《缀术》一书,被收入著名的《算经十书》中,作为唐代国子监算学课本,可惜后来失传。
祖冲之算出圆周率π的真值在
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相当于精确到小数第7位,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成就。
这一纪录直到15世纪才由阿拉伯数学家卡西打破。
在天文历法方面,祖冲之创制了《大明历》,最早将岁差引进历法。
在机械学方面,他设计制造过水碓磨、铜制机件传动的指南车、千里船、定时器等等。
此外,他在音律、文学、考据方面也有造诣,他精通音律,擅长下棋,还写有小说《述异记》。
杨振宁(英语:Chen-Ning Franklin Yang,1922年10月1日-)出生于安徽省合肥市,是一位美籍华裔物理学家。
1957年,他与李政道提出了“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理论,该观念被实验证明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是最早的华人诺贝尔奖得主。
1966年
任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的爱因斯坦物理学讲座教授,并任新创办的该校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
其于1954年提出的规范场理论,于70年代发展为统合与了解基本粒子强、弱、电磁等三种相互作用力的基础。
此外杨振宁在统计物理、凝聚态物理、量子场论、数学物理等领域做出多项贡献。
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涌现出的一代物理学家重在理论和实验两方面都有重要影响的物理学家之一。
2015年9月3日,杨振宁参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礼。
李政道,1926年生于上海,江苏苏州人,哥伦比亚大学全校级教授,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因在宇称不守恒、李模型、相对论性重离子碰撞(RHIC)物理、和非拓朴孤立子场论等领域的贡献闻名。
他31岁时与杨振宁一起,因发现弱作用中宇称不守恒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他们的这项发现,由吴健雄的实验证实。
李政道和杨振宁是最早获诺贝尔奖的华人。
另有同名之国际著名免疫血液学家,中国HLA专业的奠基人,现任台湾慈济骨髓捐献资料中心主任李政道。
陈景润(1933年5月22日-1996年3月19日),出生于福建福州,中国当代数学家。
陈景润毕业于厦门大学(数学系),1953年9月被分配到北京四中任教;1955年2月,由当时厦门大学校长王亚南举荐,陈景润在厦门大学数学系任助教;1957年10月,陈景润被调到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1973年,他发表(1+2)的详细证明,被公认为是对哥德巴赫猜想研究的重大贡献;1981年3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2年,任《数学学报》主编。
1996年3月19日下午1点10分,陈景润在北京医院去世,享年63岁。
邓稼先,安徽省怀宁县人,中国杰出的科学家、中国“两弹”元勋,先后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和美国普渡大学,获物理学博士学位,1950年回到祖国;他参加组织和领导我国核武器的研究、设计工作,是我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奠基者之一。
邓稼先,领导开展爆轰物理、流体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输运等基础理论研究,对原子弹的物理过程进行了大量模拟计算和分析,迈出了中国独立研究核武器的第一步。
钱学森,浙江省杭州市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享誉海内外的杰出科学家和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之一。
曾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加州理工学院教授,曾担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七、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等重要职务。
1938年在美国获博士学位,1950年开始争取回归祖国,受到美国政府迫害,历经5年于1955年才回到祖国。
1958年起,钱学森长期担任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为中国火箭和导弹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极为重要的实施方案。
钱三强(1913.10.16-1992.6.28),浙江湖州人,原名钱秉穹,核物理学家,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创始人,中国“两弹一星”元勋,中国科学院院士。
与钱学森、钱伟长被周恩来总理合称为“三钱”。
曾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浙江大学校长。
早年从事原子核物理研究,在“核裂变”方面成绩突出,并且是许多交叉学科和横断性学科的倡导者。
他是中国发展核武器的组织协调者和总设计师,中国“两弹一星”突出贡献者。
晚年的钱三强仍担任了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中国核学会名誉理事长等职务,中国“两弹一星”元勋。
1992年逝世,终年79岁。
袁隆平,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被称为中国的“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
现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湖南省政协副主席,湖南省科协副主席。
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名誉院长、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中国农业大学客座教授、怀化职业技术学院名誉院长、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名誉院长、联合国粮农组织首席顾问、世界华人健康饮食协会荣誉主席。
1981年6月6日,袁隆平获第一个特等发明奖。
1987年11月3日,联合国向袁隆平颁发科学奖。
2014年,被挪威议员提名与印度遗传学家和巴基斯坦人权活动家角逐2014年度诺贝尔和平奖。
钱伟长,江苏无锡人,民盟成员,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应用数学系毕业,博士,研究员,教授,中国力学家,应用数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大学校长,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名誉校长,耀华中学名誉校长。
钱伟长教授是我国近代力学的奠基人之一,擅长于应用数学、力学、物理学、中文信息学等。
现已出版有《圆薄板大扰度问题》、《弹性力学》、《变元法和有限元》、《穿甲力学》、《广义变分原理》、《应用数学》等学术专著20余部,在国内外发表的学术论文200余篇。
他在科学理论和工程技术上都有许多开创性的成就,主要学术贡献是板壳非线性内禀统一理论,板壳大扰度问题的摄动解和奇异摄动解,广义变分原理,环壳解析解和汉字宏观字形编码(钱码)等。